债券承销

搜索文档
2025年上半年债券承销排行榜
Wind万得· 2025-07-01 06:33
中国内地债券市场概况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债券市场总存量达188.11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2.12万亿元,其中利率债116.59万亿元、信用债50.39万亿元、同业存单21.12万亿元 [1] - 2025年上半年债券发行总量17.4万亿元,同比增长6%,利率债发行16.9万亿元(同比+37%),其中国债增长35%、地方政府债增长57%、政策性金融债增长19% [1] - 信用债发行10.4万亿元(同比+6%),同业存单发行17.4万亿元(同比+6%)[1] - 科技创新债券配套政策出台后,Wind已建立专项板块跟踪银行间和交易所发行的相关债券 [1] 债券承销机构排名 银行类机构 - **总承销排名(地方债均摊)**:中国银行(8,453.3亿元)、工商银行(8,143.0亿元)、建设银行(7,574.9亿元)位列前三 [9][10] - **总承销排名(地方债细分)**:工商银行(11,667.6亿元)、中国银行(8,185.8亿元)、建设银行(7,307.4亿元)[14][15] - **NAFMII债务融资工具**:中信银行(4,431.2亿元)、兴业银行(4,234.5亿元)、招商银行(2,881.6亿元)[31][32] - **短融中票承销**:中信银行(4,002.8亿元)、兴业银行(3,947.9亿元)、招商银行(2,791.9亿元)[48][49] 券商类机构 - **总承销(不含地方债)**:中信证券(7,270.7亿元)、国泰海通(5,774.9亿元)、中信建投(5,327.8亿元)[20][21] - **总承销(地方债均摊)**:中信证券(10,606.8亿元)、中信建投(7,809.0亿元)、国泰海通(7,277.0亿元)[23][24] - **公司债承销(Wind口径)**:国泰海通(2,555.0亿元)、中信证券(2,506.8亿元)、中信建投(2,078.4亿元)[56][57] - **ABS承销(不含REITs)**:中信证券(1,051.8亿元)、国泰海通(965.8亿元)、平安证券(787.1亿元)[41][42] 细分债券品种表现 - **非政策性金融债**:中信证券(2,365.0亿元)、中金公司(1,848.1亿元)、中信建投(1,752.1亿元)[38][39] - **中长期债券**:中信证券(9,991.3亿元)、中信建投(7,529.3亿元)、中国银行(7,466.1亿元)[45][46] - **定向工具**:中信银行(292.4亿元)、南京银行(225.9亿元)、江苏银行(179.4亿元)[51][52] - **可转债**:中信证券(68.0亿元)、中金公司(53.6亿元)、华泰证券(34.5亿元)[66][67] ESG及绿色债券 - **银行ESG债券(不含地方债)**:中国银行(489.8亿元)、工商银行(362.8亿元)、建设银行(264.8亿元)[68][69] - **券商ESG债券(不含地方债)**:中信证券(435.8亿元)、中金公司(307.8亿元)、中信建投(266.9亿元)[72][73] - **绿色债券(NAFMII)**:中国银行(194.9亿元)、工商银行(162.0亿元)、建设银行(158.2亿元)[83][84] 市场融资成本 - 2025年上半年债券发行成本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建行-万得银行间债券发行指数2月中旬达42.68高位后回落,当前与年初持平 [7]
整治“内卷”!交易商协会发文规范债券承销,剑指“返费”“自融”等非市场化发行
华夏时报· 2025-06-18 07:18
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承销规范通知 - 交易商协会发布《通知》禁止低价承销费、低价包销、拼盘投资、利益输送等非市场化行为 [2] - 要求发行人及承销机构不得以"返费"扭曲市场价格,不得以低于成本承销费率竞标 [2][3] - 主承销商不得将包销作为争揽客户手段,余额包销需报价公允且不得挤占有效申购规模 [3] - 投资者不得协助发行人"自融"或参与内幕交易等违规活动,承销机构需隔离发行与投资业务 [3] 监管背景与市场现状 - 5月广义信用债供给规模接近1.5万亿元,6月为承销冲量高峰期加剧竞争压力 [4] - 同质化竞争导致承销服务溢价能力弱,包销模式放大风险与定价错配 [4] - 资产荒问题抬升部分承销商对优质主体"低价包销"意愿 [4] 违规案例与监管措施 - 交易商协会通报违规案例:发行人通过资管计划"自融"、上市公司绕道掩盖资金流向、"返费"名义利益输送 [7] - 某国有大行上海市分行因理财资金投向结构化债券业务违规被罚1050万元 [7] - 交易商协会将定期监测发行承销业务,违规行为记入诚信档案并公示 [4] 行业建议与改进方向 - 建议探索簿记建档与包销分离,承销商单独披露包销风险溢价 [8] - 大型银行需强化发行与资金部门防火墙机制,约束中小银行与资管机构互持行为 [8] - 加强"行为监管"与信息披露以引导良性竞争 [8]
早报|21国发表联合声明,谴责以色列袭击伊朗;广汽埃安回应员工股权风波;特朗普:美国将暂缓对俄罗斯实施制裁;波音787再出状况
虎嗅APP· 2025-06-17 08:11
热点追踪 - 21个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联合谴责以色列袭击伊朗 认为此举违反国际法并加剧中东紧张局势 [2] - 特朗普宣布美国暂缓对俄罗斯实施制裁 俄美新一轮双边磋商已取消 [3] 安全事故 - 湖南临澧烟花爆炸事故造成1死6失联9伤 涉事公司山洲烟花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至2027年 [4][5] 政策动态 - 两部门推进新就业群体友好场景建设 重点解决进门、停车、用餐等实际问题 [6][7] - 交易商协会发文规范债券承销 部分AAA主体承销费已低于万1 较去年万4-5水平大幅下降 [21] 公司动态 - 格力钛18.06亿股权被冻结 系原实控人魏银仓2015年违规担保所致 公司称运营不受影响 [8] - 广汽埃安否认员工股权激励计划异常 声明生产经营正常 [12] - OpenAI高管讨论指控微软存在反竞争行为 或寻求联邦监管审查 [15] - 罗马仕召回49.17万台移动电源 涉及三款型号因电芯过热风险 [18][19] 科技行业 - 余承东详解鸿蒙操作系统:连接超10亿设备 命名源于万物初开寓意 [10][11] - iOS 18.6 Beta版即将发布 可能包含小功能更新及安全补丁 [16][17] 金融市场 - 央行将于6月18日在香港发行300亿元6个月期央票 本月有200亿元到期 [20] 国际事件 - 美英达成贸易协议条款 美国为英国汽车设10万辆/年进口配额 钢铝制品享优惠税率 [29] - 波音787客机在日本着陆后抛锚 全日空称系个别事件 [24] - 特朗普集团将推出自有品牌T1智能手机及移动通信服务 含无限国际通话等权益 [26][27][28]
或受2024年罚单影响,东莞农商银行债券承销能力被定为D类
华夏时报· 2025-06-11 19:16
交易商协会主承销商评级结果 - 东莞农商银行在2024年度一般主承销商执业评价中被定为D类,为26家全国性展业银行及28家地方性展业银行中仅有的3家D类之一 [1][2] - 交易商协会未明确说明评级原因,但评分体系包含业务规模(45分)和业务质量(55分)两大指标,细分维度包括总量、结构、效率、履职情况、定价能力等 [2] - 修订后的《评价规则》取消A/B类分类,按业务范围分为一般主承销商和专项主承销商,中小银行有望拓展全国性承销业务 [2] 东莞农商银行承销业务问题 - 公司2019年获批B类主承销商资质,可承销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等债券,但2024年因业务能力弱(承销金额及发行人数低于市场后10%)、合规性差(受自律处分)被划为D类 [6][7] - 2024年12月因"债券承销管理不到位"等违规行为被罚款80万元,相关责任人被警告 [8] - 公司财报称已配置专职团队并制定风控流程,但未披露具体承销业务数据 [6] 财务表现与业务影响 - 公司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连续下滑,2024年同比减少35.9%至4.57亿元,较2016年峰值15.85亿元缩水71.2%,主因保险代销及理财费率调整 [1][9] - 净利润持续下降:2023年53.46亿元(同比-12.11%),2024年48.61亿元(同比-9.08%),利息净收入与中间业务收入双降 [10] - 若连续两年D类将被取消承销资格,可能进一步冲击中间业务收入及整体业绩 [5][10] 行业政策动态 - 2023年修订的《评价规则》取消展业地域限制,主承销商分类调整为一般与专项两类,推动中小银行参与全国性债务融资工具承销 [2][4]
债券承销综合评价结果首次公布!江西银行、吉林银行、东莞农商行被评为D档
新浪财经· 2025-06-06 19:33
主承销商评价结果 - 交易商协会首次公布综合性评价结果,72家机构参与评价,17家获评A档(7家全国展业银行、5家地方展业银行、5家券商)[1][2] - 全国展业银行A档包括3家国有大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和4家股份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2][3] - 地方展业银行A档为5家城商行(宁波银行、江苏银行、杭州银行、徽商银行、青岛银行)[1][3] - 券商A档包括中信证券、中金公司、国泰海通、中信建投、招商证券[1][4] - 3家银行(江西银行、吉林银行、东莞农商行)获评D档,连续两年D档将取消业务资格[1][8] 特色主承销商评选 - 评选四类特色主承销商:价值发现型、普惠型、开创型、开放型[1][5] - 招商银行是唯一获评全部四类特色的机构[1][6] - 中国银行、中信银行各获评三类特色[6] - 价值发现型突出机构:中信建投、工商银行、中信证券、招商银行、中信银行[5] - 普惠型突出机构:中国银行、中金公司、招商银行、中信银行、浙商银行[5] 评价机制与标准 - 评价标准新增D档,考察业务能力、合规性等三方面指标[7][8] - 全国展业银行前30%为A档,后10%为C档[7] - 地方展业银行前20%为A档,后20%为C档[7] - 证券公司前30%为A档,后20%为C档[7] - 建立"评价-反馈-提升-再评价"循环机制,实施"一机构一反馈"制度[6] 违规案例 - 江西银行因参与债券代持交易链条被自律处分[8] - 吉林银行因收取"资金监管账户费"干涉发行利率被通报批评[9] - 东莞农商行因债券承销管理不到位被罚款80万元[9] 债券市场发展 - 截至2025年4月,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承销机构达99家(92家一般承销商)[10] - 1-4月累计发行债务融资工具4055只,金额34396亿元[10] - 中信银行中长期承销额1498亿元居首,中国银行首发企业承销金额82.9亿元居首[11][12] - 交易商协会将持续优化评价机制,提升债券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12]
债券承销哪家强
金融时报· 2025-06-03 22:07
评价机制概述 - 银行间市场对债券主承销商实施持续性考核机制,包括首次评价和日常评价,直接影响业务权限和持续展业资格 [1] - 2024年度日常评价覆盖72家机构,分为A/B/C/D四档,17家获A等(含中国银行、宁波银行、中信证券),3家地方银行被定为D等 [1] - 评价机制通过"正向激励+负面约束"推动主承销商提升专业能力,强化"看门人"角色,优化金融环境 [2] 评价体系设计 - 日常评价聚焦定价、销售、做市等核心能力,采用A-D分档制,推动行业从"规模驱动"向"能力驱动"转型 [3] - 首次评价考察展业基础与市场参与度,日常评价侧重业务质量、合规性及创新贡献 [3] - 增设D档并明确退出机制:连续2年D档取消资格,加速淘汰低效机构 [4] - 强化对科创、绿色、普惠类债务融资工具的专项考察,引导资源向重点领域倾斜 [4] 机构表现分析 - 全国展业银行:7家A档(占比26.9%)、17家B档、2家C档 [5] - 地方展业银行:5家A档(占比17.9%)、18家B档、2家C档、3家D档(江西银行等) [5] - 证券公司:5家A档(占比27.8%)、10家B档、3家C档 [5] - D档机构问题包括:主承销金额低于25亿元、服务企业少于7家、合规性差等 [6] 差异化发展引导 - 创新推出特色主承销商评价,中信建投、工商银行等5家机构在定价能力突出 [6] - 中国银行、中金公司等5家普惠能力领先,中信银行等5家开创能力显著 [6] - 招商银行成为唯一包揽四类特色评价的机构 [6] - 通过标杆效应促进行业专业化分工,构建差异化竞争生态 [7] 反馈与优化机制 - 实施"一机构一反馈"制度,针对性指导评价不理想机构补短板 [8] - 建立"评价-反馈-提升-再评价"循环机制,推动整体执业能力提升 [8] - 未来将深化评价体系与国家战略(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协同 [8]
券商一季度债承榜生变:中信夺科创债、民企债“双冠” 中型券商竞逐“小众”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6 13:59
科创债承销业务 - 2025年一季度40家券商主承销科创债107只,金额1042.9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49%和10.26% [2][4] - 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国泰海通位列主承销金额前三,分别为243.58亿元、150.67亿元、128.26亿元 [4][6] -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交易所鼓励券商联动承销与做市服务,科创债规模有望持续扩张 [9] 民营企业债券承销业务 - 2025年一季度33家券商主承销民企债98只,金额1071.66亿元,同比增长18.84% [10][11] - 中信证券、平安证券、广发证券主承销金额居前三,分别为168.14亿元、133.33亿元、102.59亿元 [13][16] - 资产证券化产品占比51.2%(548.38亿元/1071.66亿元),同比增加19.6% [10][11] 其他债券承销业务 - 乡村振兴债券主承销金额同比激增263%(96.63亿元 vs 26.60亿元),参与券商从4家增至13家 [17][18] - 绿色债券、低碳转型债券、"一带一路"债券承销金额均同比下滑,分别为217.19亿元、31.5亿元、41亿元 [21] - 地方政府债券中标金额420.46亿元,同比减少 [21] 券商竞争格局 - 大型券商主导科创债和民企债市场,前三大券商合计占比超50% [4][6][13][16] - 中型券商在"小众"领域表现突出:财信证券低碳转型债承销第一(9.23亿元),乡村振兴债第四(9.08亿元) [22][23] - 国信证券乡村振兴债承销第一(13.55亿元),中德证券在乡村振兴和低碳转型债均进入前五 [17][22]
最新“成绩单”!这些券商领跑
中国基金报· 2025-05-16 12:47
一季度券商债券承销概况 - 2025年一季度券商债券承销业务中,科创债与民企债承销规模双双突破千亿元,科技创新公司债呈现强劲增长态势 [1] - 行业加速提升债券承销服务能力,布局创新型债券品种以开拓盈利增长点,并在细分领域构筑特色优势 [1][13] 科技创新债券 - 一季度40家券商承销107只科技创新债,规模达1042.93亿元,同比增长10.26% [2] - 中信证券以243.58亿元承销规模居首,前4家券商承销规模均超百亿元 [2][3] - 承销家数排名前五为中信证券(14.27家)、中信建投、国泰海通、中金公司、华泰联合 [2] 绿色债券 - 26家券商承销25只绿色债券,总规模217.19亿元,其中资产证券化产品占比91.89亿元 [4] - 中信建投以51.79亿元承销规模领先,前5家券商合计占比超六成(135.58亿元) [4][5] - 承销家数排名前五为中信建投(3.04家)、国泰海通(2.69家)、中信证券(2.56家) [4] 民营企业债券 - 33家券商承销98只民企债,规模1071.66亿元,同比增长18.84%,资产证券化产品占比548.38亿元 [6] - 中信证券以168.14亿元承销规模居首,平安证券(133.33亿元)、广发证券(102.59亿元)分列二、三 [7][9] - 承销家数排名前五为中信证券(15家)、平安证券(9.15家)、首创证券(8家) [7] 地方政府债券 - 63家券商中标地方政府债420.46亿元,覆盖20个地区 [10] - 华泰证券以40亿元中标金额和15个中标地区双双居首,东方证券、中信证券等5家券商中标超20亿元 [10] 其他细分领域 - 乡村振兴债:13家券商承销11只债券,规模96.63亿元(含13.55亿元资产证券化产品) [11] - 低碳转型债:10家券商承销6只债券,规模31.5亿元 [12] - "一带一路"债:10家券商承销6只债券,规模41亿元 [13] 行业战略动向 - 华北某券商提出深化区域战略,拓展债券分销及转售业务以实现多元化创收 [13] - 华南某券商计划巩固北交所债券业务优势,同时发力科创债、绿色债等细分领域 [13]
一季度券商债券承销榜单揭晓 科创债与民企债承销规模双双破千亿元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5-16 00:38
券商债券承销业务整体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证券公司债券承销业务专项统计显示,券商在绿色债券、低碳转型债券、科技创新债券、乡村振兴债券、"一带一路"债券、民营企业债券和地方政府债券等领域均有布局 [1] - 2024年券商合计主承销科技创新债券6136.86亿元,同比增长68.48% [1] - 一季度券商在地方政府债券领域表现突出,63家券商合计中标金额420.46亿元,覆盖20个地区 [3] 科技创新债券承销情况 - 一季度40家券商合计承销107只科技创新债券,金额1042.9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49%和10.26% [1] - 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国泰海通、中金公司主承销金额分别为243.58亿元、150.67亿元、128.26亿元、100.5亿元 [1] - 券商加速布局科技创新债券承销业务,以把握政策红利并抢占市场份额 [2] 民营企业债券承销情况 - 一季度33家券商合计承销98只民营企业债券,金额1071.6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64%和18.84% [2] - 其中资产证券化产品59只,金额548.38亿元 [2] - 中信证券、平安证券、广发证券主承销金额分别为168.14亿元、133.33亿元、102.59亿元 [2] 其他细分债券领域表现 - 乡村振兴债券:13家券商承销11只债券,金额96.63亿元,同比增长263.27%,其中资产证券化产品1只金额13.55亿元 [3] - "一带一路"债券:10家券商承销6只债券,金额41亿元 [3] - 绿色债券:26家券商承销25只债券,金额217.19亿元,其中资产证券化产品7只金额91.89亿元 [3] - 低碳转型债券:10家券商承销6只债券,金额31.5亿元 [3] 券商战略布局动态 - 东北证券持续推动区域战略,深入分析客户需求并提供转型解决方案,同时拓展债券分销、转售等细分业务 [4] - 第一创业巩固北交所债券业务优势,积极拓展科技创新债券和绿色债券业务,助力新质生产力培育 [4] - 债券承销业务正日益成为券商投行业绩的重要支撑,券商加速提升服务能力并布局创新型债券品种 [3]
申万宏源助力陕西交控集团2025年度第四期中期票据成功发行
申万宏源证券上海北京西路营业部· 2025-05-09 10:32
债券发行情况 - 陕西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25年度第四期中期票据成功发行,发行规模20亿元,期限5+N年,票面利率2.22% [1] - 本次发行主体评级为AAA [1] - 自2024年9月以来,公司与申万宏源证券合作发行了五只中期票据,累计承销规模达85亿元,其中申万宏源证券实际承销规模超过10亿元 [1] 公司基本情况 - 陕西交控集团成立于2021年1月30日,是陕西省政府出资设立的大型国有独资企业 [1] - 公司注册资本500亿元,总资产突破6,100亿元 [1] - 经营范围涵盖交通基础设施勘察设计、投资、建设、运营,交通运输、航空货运、物资贸易等 [1] - 公司养管公路里程6,58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783公里,占陕西省的90%左右 [1] - 公司综合实力已步入全国同行业第一方阵 [1] 合作情况 - 申万宏源证券充分发挥专业承销优势,把握优质发行窗口,圆满完成各项发行工作 [1] - 双方合作关系从互信默契发展到深度协同 [1] - 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持续夯实申万宏源证券在陕西省债券市场的专业品牌形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