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控管理

搜索文档
一句话证明你在国资机构
叫小宋 别叫总· 2025-08-12 11:48
领导指示与工作安排 - 领导频繁使用简洁直接的指令如"来下"、"你来下"、"你到我这来下"等召唤下属 [1] - 工作指示包括"你去一下"、"你跟我去一下"、"你替我去一下"等多样化任务分配 [1] - 具体事务性指令涵盖"去我办公室把我茶杯拿过来"、"去我办公室把我烟拿过来"等物品取送 [1][2] - 会议相关安排包括"把今天的会议纪要尽快拿出来"、"字体用方正小宋三号"等细节要求 [2] - 商务招待涉及"把他俩的桌牌位置换一下"、"一会开会的时候,你拍个照"等会务工作 [2] 商务接待礼仪 - 酒桌文化体现为"今天不喝酒"、"我不会喝酒"等饮酒推辞 [2] - 用餐礼仪包括"李总你先请"、"赵总你先动筷"等谦让用语 [2] - 敬酒环节有"王总你提一杯吧"、"周总你收杯吧"等程序化表达 [2] - 商务宴请以"干杯!咱们下次再聚,就是签投资协议的时候"作为结束语 [2] 内控与审计管理 - 审计工作涉及"年度审计"、"专项审计"、"集团审计"等多种类型 [2][3] - 责任书签署包括"把回购目标责任书签一下"、"把尽调反贿赂责任书签一下"等合规文件 [3] - LP相关事务有"lp审计"、"lp尽调"等特定流程 [2][3] 项目投资与管理 - 返投落地关注"这个项目能返投落地不"、"能返多少投比例"等具体指标 [4] - 固定资产相关询问包括"能多落点固定资产不"、"能搬总部不"等落地内容 [4] - 投后管理强调"日常监督与跟踪,风险应对与防控,价值提升与协同"等全流程管控 [4] - 退出机制体现为"对于项目退出,应退尽退"、"国有资产不流失是红线"等原则 [4] 工作汇报与决策 - 汇报用语包括"以上投资方案妥否,请领导批示"、"以上是全部汇报内容,以兹领导决断"等标准化表述 [3] - 信息同步采用"我有一些最新信息跟您报告/汇报/同步/分享一下"等多样化表达 [3] - 领导决策用语有"原则上同意立项"、"夯实基础,狠抓落实,在此基础上同意立项"等模式化批复 [3]
ST凯利“一口气”披露15个公告背后:修订多项制度文件、加强内控管理
证券时报网· 2025-08-07 15:17
公司治理与内控完善 - 公司集中披露15个公告 拟于8月28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公司治理、内控制度及薪酬等关键议案 [2] - 此前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主要涉及重大投资管理及关联交易相关的内控缺陷 [2] - 修订《董事会议事规则》《股东会议事规则》等基础制度文件 将信息披露、关联交易等监管红线明确写入制度 [2] - 首次制定《反舞弊与举报制度》 强调源头防范经营风险 明确"谁违规、谁担责"原则 [2] - 强化内审部职责 由新聘内审总监牵头 直接向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汇报 [2] 高管调整与激励机制 - 拟为全体董事及高管购买责任险 但条款明确证券违规导致的监管处罚不予理赔 [3] - 授权审计委员会对离任高管开展专项审计 强化问责机制 [3] - 聘任惠一微为副总经理 任期至第六届董事会届满 [3] - 审议2024年度高管奖金及2025年度高管薪酬方案 [3] 业务调整与财务表现 - 拟出售景正医疗间接持有的洁诺医疗36.9%股权 通过定向分红和减资方式退出对景正医疗的投资 [3] - 剥离非核心资产有助于回笼资金 优化资产结构 聚焦骨科医疗器械等核心板块 [3]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65亿元 同比增长7.56% 归母净利润2175.65万元 同比增长100.03% [3]
因财务数据造假,大家人寿一支公司被罚21万元
南方都市报· 2025-07-18 20:29
大家人寿违规处罚事件 - 大家人寿延边中心支公司因"财务数据不真实"被罚款21万元 时任总经理胡羽被警告并罚款4万元 [2][3] - 2025年以来大家人寿累计收到12张罚单 罚没金额超150亿元 违规行为涉及虚列费用、数据造假、内控执行不到位等 [4][5][6] - 具体案例包括吉林分公司未按规定进行银保渠道业务录音录像被罚12万元 齐齐哈尔中心支公司虚列费用被罚11 5万元 河南分公司编制虚假报告被罚60万元等 [4][5][6] 公司经营情况 - 大家保险集团2024年实现原保费收入1377亿元 连续三年超千亿元 大家人寿银保新单期交业务258亿元 市场排名行业第二 个险新单期交超16亿元 [4] - 大家人寿成立于2010年 主要经营人身保险业务 已开设19家省级分公司 [4] - 大家保险集团由保险保障基金、上汽集团、中石化共同出资设立 旗下包括大家人寿、大家财险、大家养老等子公司 [3] 行业监管动态 - 2025年全国保险公司累计收到罚单645张 合计罚没1 16亿元 其中280张罚单涉及"虚假材料"问题 [7] - 监管部门下发《通知》要求人身险公司建立数据表责任制 加强全流程数据管理 存在数据问题的公司需在2025年8月20日前完成修正 [7] - 专家认为监管数据标准化工作有助于促进保险业数据流通与价值释放 提高监管效率 [8]
阳光财险两家支公司合计被罚38.6万,多名高管连带受罚
南方都市报· 2025-07-16 17:19
阳光财险行政处罚事件 - 阳光财险两家分支机构因"财务数据不真实、虚构中介业务"合计被罚款38.6万元,4名相关责任人被警告并罚款合计9.5万元 [2] - 阳泉中心支公司因虚构保险中介业务套取费用被罚10万元,时任总经理施占伟被罚3万元,客户经理梁晓磊被罚1万元 [3] - 咸阳中心支公司因财务数据不真实、直营业务虚挂中介被罚28.6万元,时任总经理马利涛被罚4.5万元,业务管理部负责人都苏智被罚1万元 [4][5] 公司历史违规记录 - 2025年开年至今累计收到22张罚单,罚款金额超600万元,违规事由包括财务数据不真实、虚构中介业务、虚列薪酬等 [5] - 2025年1月重庆分公司因虚构中介业务套取费用、编制虚假财务资料被罚41万元,13名责任人被追责 [7] - 2025年2月长春中心支公司和宁波分公司分别因虚构中介业务被罚53万元和56万元 [7] 重大骗保案件 - 河南许昌信保部原经理何庭含2017-2023年策划骗保案,涉案金额7623万元,涉及297名受害者 [8] - 何庭含被判有期徒刑15年并处罚金22万元,需退赔3236万元,2025年6月被终身禁止进入保险行业 [8]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阳光财险原保险保费收入478.2亿元(同比+8.1%),净利润6.1亿元(同比-37.2%),承保综合成本率99.7%(同比+1个百分点) [9] - 2025年一季度阳光财险营业收入124.02亿元(同比+3.08%),净利润3.5亿元(同比+133.33%) [9] - 2024年集团总保费1283.8亿元(同比+8.0%),归母净利润54.5亿元(同比+45.8%),内含价值1157.6亿元(同比+11.2%) [8]
七年冲击四次IPO,第五次菊乐股份能否冲击成功
搜狐财经· 2025-07-09 23:39
公司概况 - 四川菊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是成都菊乐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1996年进入乳制品行业,深耕含乳饮料及乳制品领域二十多年,拥有完整产业链,是西南地区规模乳制品企业之一 [1] - 公司近期通过北交所上市辅导验收,正式获得IPO申报资格 [1] IPO历程与问题 - 公司7年内4次冲击IPO失败,主要问题包括内部控制缺陷和研发投入不足 [5][6][7] - 2014-2019年期间,公司眉山分公司出纳挪用资金9577.89万元,公司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内控漏洞 [6] - 公司存在利用个人账户对外收付款项的情况,直至2021年12月才注销该账户 [6] - 2023年上半年研发费用率仅0.29%,远低于同行超过1%的水平,2020年研发投入仅199.66万元 [7] 财务表现 - 2019-2021年营收分别为8.29亿元、9.94亿元、14.2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11亿元、1.3亿元、1.58亿元,净利润率从13.39%下滑至11.12% [8] - 2020-2024年营收从9.94亿元增长至16.41亿元,增长65.09%,净利润从1.3亿元增长至2.32亿元,净利润率从13.08%回升至13.58% [8] - 2024年四川地区营收12.40亿元,占总收入76.03%,电商渠道同比增长73.81% [9] 业务结构 - 含乳饮料是公司主要业绩支撑,2024年占总营收58.2%,毛利率超40%且呈上升趋势 [9] - 公司将牦牛乳品作为未来20年发展重点,已注册3家相关子公司 [9] - 2023年国内牦牛奶市场规模26.24亿元,牦牛存栏量超1600万头,年产奶量超90万吨 [9] 市场定位 - 公司95%营收来自四川省,其中70%来自成都,区域特征明显 [8] - 公司正通过牦牛乳品及产业链创新增强竞争力,但牦牛奶市场规模仍有限 [9][10]
漩涡中的阳光保险:半年领罚32次,员工用假章多年未被发现
南方都市报· 2025-07-07 21:18
业绩表现 - 2024年总保费达1283亿元创历史新高 同比增长8% 旗下阳光人寿新单期缴保费203.7亿元(同比+12.6%) 阳光财险原保费478.2亿元(同比+8.1%) [2]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14.36亿元(同比+4.55%) 但净利润17.89亿元(同比-9.92%) 其中阳光财险净利润3.5亿元(同比+133%) 阳光人寿净利润14.39亿元(同比-21.6%) [13] - 2024年集团归母净利润54.5亿元(同比+45.8%) 内含价值1157.6亿元(较上年末+11.2%) [14] 合规问题 - 2025年上半年累计收罚单32张 罚金超760万元 其中阳光财险20张罚单(罚金560余万元) 阳光人寿12张罚单(罚金200余万元) [3][4] - 主要违规行为包括财务数据造假(阳光财险占比60%) 虚构中介业务 虚列薪酬 欺骗投保人 未按规定使用备案费率等 [4][6] - 河南分公司原经理伪造公章实施7623万元骗贷案 持续6年未被发现 导致1543万元未偿还损失 [10][11] 消费者投诉 - 黑猫投诉平台涉及"阳光保险"投诉量达5954条 其中阳光财险939条 阳光人寿701条 [9] - 投诉集中在理赔纠纷(占比38%) 销售误导(27%) 合同条款争议(19%)等 [6][9] 业务瓶颈 - 人身险业务承压主因:银保渠道受"报行合一"政策冲击 一季度投资收益率骤降至0.86%(2024年为10.25%) 产品结构转型滞后 [13] - 行业整体增速放缓:2025年前三月人身险原保费1.79万亿元(同比+0.25%) 财产险3867亿元(同比+4.23%) [13] - 需突破三大瓶颈:重塑银保渠道价值 提升资产配置能力 补齐内控短板 [14] 公司背景 - 2005年成立 首个5年内进入中国500强的保险集团 拥有财险/寿险/资管等7家子公司 2022年港股上市 [14] - 2024年战略转向内涵式发展 强调特色化经营与精细化管理 [14][15]
内控管理争议频发,植物医生IPO之路存隐患
搜狐财经· 2025-06-25 08:54
公司概况 - 公司是国内首个冲击资本市场的单品牌美妆企业,主打"高山植物"差异化定位与下沉市场战略 [1] - 2023年8月启动A股IPO辅导时拥有4500家门店和1400万会员 [1] - 2025年6月完成IPO辅导,耗时远超预期的1.5年 [1] 经营问题 加盟模式失控 - 采用"农村包围城市"策略快速扩张,但加盟店占比过高导致管理脱节 [3] - 存在门店管理松散、加盟体系埋雷问题,消费者投诉加盟店强制推销现象普遍 [3] 产品质量问题 - 2021-2023年多地门店因销售违规添加苯乙基间苯二酚的化妆品、过期产品等问题受罚 [4] - 2022年"紫灵芝多效驻颜洁面乳"菌落总数超标21倍(检测值21000 CFU/g,国标≤1000 CFU/g) [4] - 问题产品在监管通报后仍于天猫、京东平台热销 [4] 虚假宣传争议 - 门店导购宣称产品曾赠予"泰国亲王、乌克兰总理",后被证实为董事长个人行为 [5][6] - "国礼"宣传被律师定性为违反《广告法》,渠县门店因此被罚5000元 [6] IPO风险 内控缺陷 - 旗下门店存在进货查验记录缺失、台账缺失等问题,反映ERP系统权限管理和供应链追溯失效 [9] - 招股书未披露菌落超标事件及集体诉讼风险,涉嫌违反《证券法》第63条 [9] 财务影响 - 若召回菌落超标产品(按1%会员购买量测算),直接成本超5000万元 [10] - 若1%会员发起集体诉讼(参照人均2000元标准),赔偿额将达2.8亿元,可能导致净利润腰斩 [10] 估值影响 - 内控问题或致估值从60亿缩水至30-35亿元,市盈率折价40% [11] - 若诉讼未解决,市盈率可能进一步降至15倍,远低于行业20-30倍均值 [11] 公司治理问题 - 副总裁胡红文千万年薪中60%为股权激励,与IPO进度深度绑定 [13] - 每提前1个月上市,创始团队股权增值2.3亿元,存在短期业绩导向 [13] - 5名核心高管薪资总额占净利润7.9%,远超行业3%平均水平 [13]
百亿A股大动作!停牌!
中国基金报· 2025-06-05 22:45
控制权变更事项 - 公司控股股东共青城胜帮英豪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正在筹划涉及公司控制权变更的事项 [4] - 上述事项尚在筹划中 尚未签署协议 具有较大不确定性 [6] - 公司股票自2025年6月6日开市起停牌 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2个交易日 [6] 内控问题及监管处罚 - 公司因内控问题遭山西证监局行政监管处罚 子公司与客户及推广商签署的附带责任义务条款补充协议未纳入内控体系 导致信息披露不准确 [10] - 公司部分重大事项未进行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 部分登记档案不完整 [10] - 公司董事长李昊 总经理荣先奎 董事会秘书赵玉林及前任董事长付绍兰 前任总经理袁华刚均被出具警示函 [10] 公司业务及战略 - 公司主营业务为血液制品研发 生产及销售 产品属于国家重要战略性储备物资及重大疾病急救药品 [10] - 公司表示血液制品企业盈利能力取决于产品数量 将加大研发创新提升吨浆净利润水平 [10] - 公司计划通过外延式扩张做大血液制品主业 同时布局第二赛道保障可持续发展 [10] 市场表现 - 截至6月5日收盘 公司股价报16 96元/股 总市值为161亿元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