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后管理
搜索文档
数据不出门 分析快如风——本地部署的Datayes AMS 2.0来了
Datayes· 2025-11-03 19:13
产品定位与核心价值 - 公司推出全新一代金融数据与分析智能平台Datayes!Pro AMS 2.0,定位为AI+HI创新实践者,服务投研、投资和投顾 [3] - 产品核心升级点为“本地部署保安全 + 多维度分析提效率”,旨在解决机构在投后管理中面临的“数据安全”和“分析效率”难以兼顾的困局 [3] - Datayes资管AMS以“投研一体化”为核心,覆盖投资全周期,包括研究阶段、配置阶段和投后阶段 [5] 产品功能升级:四大核心优势 - 合规安全方面,2.0版本采用纯本地客户端,所有敏感数据从上传、分析到存储全流程在本地服务器/终端完成,彻底与云端隔离 [13] - 数据管理提供双重便捷方案:手动上传支持批量导入估值表或净值数据并自动解析;邮箱对接可自动识别抓取新到邮件中的数据,确保实时更新 [15] - 业绩分析功能针对四大痛点进行精准击破,包括多维度展示收益净值趋势、基准对比、多周期收益分析、收益分布规律、历史事件复盘、风险量化评估以及持仓结构分析和底层持仓穿透分析 [18][20] - 产品支持定制开发,可从品牌logo植入到产品报告模板设计按机构需求调整,适配专属业务场景 [19] 产品性能展示与市场定位 - 产品提供了详细的账户绩效示例,例如某账户截至2025年08月27日资产净值为37,469,174.47元,累计收益率0.92%,最大回撤1.38%,年化波动率4.58% [22] - 账户资产配置显示44.74%为权益型资产,23.05%为固收型资产,5.56%为混合型资产,12.82%为其他资产 [22] - 公司提供两种产品形态选择:侧重数据合规和本地管理的AMS 2.0(SaaS轻量版)以及需要更全面投研功能与数据支持的线上SaaS版,以适应不同客户的需求 [33]
并购市场已从机会驱动向战略驱动转变 “十招”提高并购“胜率”
证券时报网· 2025-10-25 12:51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并购基金市场已完成从机会驱动到战略驱动的关键转变,当前步入以产业整合为核心的第三阶段,底层驱动力发生根本改变 [1] - 与美国成熟市场相比,中国并购基金在募资、投资、投后及退出各环节均存在显著差异,市场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但拥有巨大上升空间 [2][3] - 经济转型为并购基金带来多重机遇,专业机构通过特定打法创造价值,但市场发展仍面临长期资本缺位、人才断层等多重挑战 [4][5] - 针对发展挑战,报告提出十项可操作性建议,涵盖标的筛选、流程整合、治理结构、金融工具创新及监管优化等多个维度 [6][7][8] 市场发展阶段与驱动力 - 市场早期聚焦中概股私有化浪潮,PE/并购基金捕捉估值套利机会 [1] - 随后跨国集团在华业务分拆成为市场重点,专业基金通过注入本土化管理释放成熟资产潜力 [1] - 当前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叠加IPO收紧及民营企业家传承需求,市场步入以产业整合为核心的第三阶段,交易服务于产业结构优化、提升行业集中度的战略举措 [1] 中美市场对比分析 - 2024年美国并购基金募资额占私募股权市场总额的67%,规模超2700亿美元,投资额占比近70%,交易额约6900亿美元,并购类退出案例占比超95% [2] - 2024年中国控股型并购基金募资额不足500亿元人民币,全市场并购投资交易总额约280亿美元,并购类退出金额占比不足一成 [2] - 美国募资端LP以养老金、大学捐赠基金等机构化长线资本为主;中国则以政府引导基金、地方国资平台、上市公司等国资与产业资本为主导 [2] - 美国投资主流模式为杠杆收购(债务杠杆可放大至7-8倍)与附加型收购(在PE并购交易中数量占比近75%);中国发展出"上市公司+PE"、产业整合并购等多元模式,但杠杆运用受严格监管限制 [3] - 美国退出渠道以并购为主(产业资本并购与PE二次收购合计占比超90%);中国长期依赖IPO,当前IPO收窄正倒逼市场构建多元化退出格局 [3] 发展机遇与专业打法 - 经济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优化,并购基金以内生性运营改善为核心的价值创造逻辑,在慢周期中提供更强确定性与防御性 [4] - 上市公司战略整合、跨国公司在华业务分拆、央国企并购重组及民营企业代际传承等多重机遇窗口正在打开 [4] - 顶尖机构投资逻辑善于发掘认知偏差下的价值洼地,熟练运用"收购并构建"策略 [4] - 交易设计展现灵活性,如杠杆收购的战略应用、"协议受让+表决权委托"的复合结构实现高效控股 [4] - 投后管理核心转向深度运营赋能,工具包括"治理先行+重塑团队"、数字化赋能和"主人翁"文化激励等 [4] - 退出路径多元化,如并购基金接力的"二次并购"、面向产业方的战略性出售以及"IPO+二级市场"分步退出 [4] 面临的主要挑战 - 市场发展面临长期资本缺位、优质控制权交易标的供给不足、金融与产业复合能力投后人才断层、基金期限与价值创造周期错配,以及商业生态环境不成熟等多重挑战 [5] 发展建议摘要 - 标的筛选应聚焦规模适中、商业模式成熟但存在明确可解决问题的企业,精准匹配自身能力 [6] - 确立"投整一体"流程,尽调阶段同步组建整合团队,预判业务兼容性等隐性风险 [6] - 协调多方利益构建治理结构,在股东协议中明确投后主导权、董事会席位及退出路径 [6] - 畅通资本市场循环,建议监管放宽并购基金控股企业上市审核中"实控人稳定"要求,简化私有化后再上市流程 [6] - 建立跨区域并购的利益分享与协同机制,通过税收分成、经济指标共享等路径破解地方利益壁垒 [6] - 明晰国有资本进退边界,地方国资聚焦战略产业"缺链"环节,动态更新国企非主业资产白名单并配套容错机制 [7] - 创新并购金融工具箱,如优化并购贷款(期限延至10年、承贷比例提至80%)、开发产业并购专项债、试点夹层融资吸引保险资金参与 [7] - 建立专业化整合管理体系的三级架构(整合指导委员会、整合管理办公室、专项小组),并培育"灰度管理"能力 [7] - 监管应明确合规风险与商业风险边界,对财务造假等全链条监测,对业绩未达预期等仅发布风险指南;信息分层披露,重大并购需披露整合团队资质 [7] - 培育本土交易撮合生态,中介机构需从信息对接转向深度赋能,组建垂直行业团队,提供"撮合+融资+整合咨询"一体化服务,并建立评级机制推动优胜劣汰 [8]
进入投后管理,消费产业投资的挑战才真正开始|系列报道③
搜狐财经· 2025-10-20 12:29
产业投资趋势与草根知本定位 - 经济周期切换下,消费企业面临内卷式竞争,产业投资的价值从“发现机会”转向更深层的“创造价值”,通过并购整合行业或寻找第二落点进行产业升级和出海 [2] - 新希望集团在十年前财务投资风靡时,已开始通过产业投资进行战略延伸,并于2015年成立专注食品消费投资与投后运营管理的草根知本 [2] - 产业投资已步入“强投后管理”时代,交易完成是价值创造的起点,消费企业的供应链、渠道、组织管理和用户洞察根基更需要长期有效的投后管理来促进增长 [5] 投后管理核心理念与系统 - 草根知本确立“四分投+六分管”的战略方向,以及“三控、三管、三赋能”的共识,三控指法、财、人以控风险,三管指管战略、组织、激励机制,三赋能包含技术、品牌与公共资源、文化 [7] - 公司建立GPS投后管理系统,涵盖战略制定、行动计划分解、经营复盘到策略调优,其中PD工具帮助企业理清战略定位并制定可拆解、可量化的目标 [9] - PSP工具建构“计划—执行—检查—调整”的闭环管理逻辑,通过数据跟踪发现差距、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实现持续迭代 [10] - 引入东方希望集团的“标准循环管理”,通过自身改善不断缩小现实与标准目标之间的差距,持续优化以增强优势 [11] 战略定位与目标拆解实践 - 使用PD工具作为整合牵引,通过对调味品趋势市场分析,将新希望味业战略目标定位为专注高品质调味料提供者,以实现产品差异化和与竞品区隔 [9] - 在具体管理动作上,将每项目标拆解为“月度开发进度、季度渠道铺市率、年度回款额”等细分动作,明确量化标准并责任到人 [10] - 新希望味业旗下品牌“有言有味”推出树番茄火锅底料后登顶山姆调味酱菜热度榜top1,近3年收入复合增长率超过双位数 [10] 经营过程动态校准案例 - 在徽记食品某产品销售中,通过PSP工具定期梳理各渠道、各区域销售数据,发现销售额波动原因为价格策略未贯彻和重点渠道拓展滞后 [11] - 针对问题制定了改进方案,包括检查价格执行、加强产品研发、分解渠道开发任务并调整考核激励机制,最终销售额得到显著提升 [11] - 鲜生活冷链聚焦“降本增效、提质增收”,推出行业首个《仓储服务时效管理》标准并实行精确到小时内的节点管控,仓储作业效率大幅提升并帮助客户实现毛利提升目标 [12] 增长机会识别与战略调整 - 新希望味业将调味品赛道整合分为三个阶段:2016-2018年并购融合与供应链整合,2019-2021年投入近4亿提升现代化生产能力,2022年后业务逐渐起量 [14] - 2020年判断复合调料是可持续高增长的黄金赛道,并重新孵化新品牌“有言有味”以应对传统品牌消费心智强、难以做复合调料的问题 [16] - 初期产品进入大型商超等传统渠道出现亏损,通过PSP复盘分析原因后,转向与山姆、盒马等新零售渠道进行深度供应链绑定,品牌成为解决方案伙伴 [16] 新零售渠道合作策略 - 新希望味业趋势判断包括:会员制新零售渠道品牌信用覆盖商品品牌、差异化特色产品成为选品核心、供应链关系从博弈走向共生、服务PB产品趋势、品质与信任挂钩 [18] - 公司与叮咚买菜进行葱香味白灼汁等产品共创后,凭借协同战略在山姆、盒马等渠道脱颖而出,2024年新希望味业等品牌获得山姆当年最佳供应商奖项 [18] - 草根知本贯彻B+C协同战略及“做不同、做不易、做不俗”的产品创新逻辑,驱动各经营单元聚焦独特性和商业化产品开发,并与客户共创形成增长飞轮 [20][21] 生态协同赋能体系 - 草根知本作为产业投资中台,构建涵盖渠道、技术、供应链、人才的多维协同体系,例如推动零食有鸣与新希望乳业、徽记食品、鲜生活冷链的合作,实现战略升级与快而稳的增长 [22][23] - 旗下品牌协同发展,如“有你一面”与川娃子食品共同推出“烧椒牛肉拌面”深受欢迎,在外部渠道等资源建设方面实现共建共享 [23][28] - 营养健康食品研究院作为技术中台,以需求导向、全球链接、成果落地为特点,整合新西兰皇家科学院、香港理工大学等资源形成技术资源池 [29] 技术协同与产品创新 - 在海会寺庙腐乳研发中,研究院牵头国酿技术团队联合新希望乳业,筛选菌种库资源找到行业首款酸水发酵专用种,产品成功降盐降酒25%以上,推出“0添加防腐剂”腐乳 [30] - 研究院2024年重点关注减糖减盐等健康趋势及合成生物学方向,与高校共建研发平台,并牵头企业联合申报国家级、省级研发项目,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应用产品 [32] - 鲜生活冷链制定《优质乳冷链物流技术规范》,为新希望乳业“24小时鲜牛乳”等产品提供全链条物流保障,并通过区块链技术建立全程可追溯的食品安全链路 [32] 人才协同与激励机制 - 草根知本建立兼顾“筛选-培养-激发”的人才中台,通过分层筛选机制如“新青年”成长社群选拔绩优青年,并利用飞书平台搭建青年人才库 [33] - 建立定向培养体系如产品经理特训营,涵盖战略思维与产品创新、用户洞察与品牌营销等五个模块,结合导师授课、实战演练和企业参访 [33] - 创立“共识、共创、共享、共担”的“四共”合伙人机制,在三级组织机制中管理层收益与企业实际业绩挂钩,并通过“草根知本合伙人之夜”分享商业案例形成闭环 [35]
朗泰资本陈学梁:深耕十年,我们用「投后管理」成就精品PE
36氪· 2025-09-17 18:15
朗泰资本的战略定位与核心能力 - 公司自2015年成立起即确立以控股型并购和深度投后管理为核心战略,区别于当时普遍的少数股权投资快速套利模式[1][5] - 公司具备处理复杂交易的能力,创始团队能力互补,曾在奇虎360私有化项目中主导设计交易方案,提出创新的一步到位收购模式[5][6] - 公司采用真正的合伙人制度,股权设计无单一绝对大股东,基于长期信任与能力互补[8] 雄伟精工并购案例与投后成效 - 2023年朗泰资本以整体估值11亿元收购雄伟精工,管理层9个核心成员联合出资3500万元实现深度绑定[12] - 收购后第二年(2024年),雄伟精工新增订单超20亿元,同比增长100%,公司向三元收入结构转型[3] - 通过深度投后管理实施一系列运营变革:统一编码系统提升管理效率、开发精准报价模型优化决策、引入定制化ERP系统将采购误差控制在5%-10%[13] - 技术整合成效显著,引入AI模具设计平台将设计时间效率提升80%以上,人形工业机器人样品已进入测试,预计内部可消化500台,投资组合内可消纳2000台[13][14] 纵贯线投资案例与价值增长 - 2020年公司作为唯一投资方参与纵贯线B轮融资,投资时企业年收入仅4000万元且处于亏损状态[11][12] - 投后通过重构组织架构、引入3亿元银行授信、拓展国际客户等赋能,企业工人从两三百人扩大至超千人,工厂扩展至多地[12] - 项目估值较投资时上涨超5倍,公司仍为第二大股东,此项目锻炼了公司的投后能力并为控股型并购奠定基础[12] 双轨基金策略与未来方向 - 公司采用双轨基金策略:并购基金专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创投基金瞄准未来产业和颠覆性技术[17] - 并购策略旨在将传统企业转化为兼具稳定现金流与爆发增长的“现金流资产+创投资产”组合[17] - 创投策略中公司坚持做第二或第三大股东以获得话语权并进行赋能[17] - 新基金筹备延续“精项目、重金额、深介入”风格,聚焦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控制基金规模,注重深度运营[16][18]
华润双鹤陆文超:以战略并购构筑增长新阶梯
上海证券报· 2025-08-25 01:47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战略并购拓展业务版图 聚焦生物制造 特色专科和创新孵化三大方向 以控股中帅医药为例进入精麻产品领域 强化儿科和精神神经专科布局 [2][3] - 公司依托"长征计划"系统化投后管理体系实现并购整合 通过多层次投资生态和产业基金布局前沿技术领域 推动合成生物 国际化和智能化三大重点方向发展 [5][6] - 公司以患者为中心推动国产替代和供应链自主 中帅医药的右哌甲酯缓释胶囊凭借双峰释放技术优势 有望成长为十亿级别大品种 填补临床用药缺口 [4][6] 战略并购方向 - 投资并购聚焦三大核心方向:以技术为主的生物制造企业 特色专科领域细分市场龙头 前沿技术与潜力赛道的创新孵化类企业 [3] - 控股中帅医药获取ADHD核心产品"贯注"独家推广权 进入一类精神药品领域 全国仅18家制剂企业具备相关生产资质 [3] - 通过并购完善高风险高壁垒领域的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 在国家医药战略布局中扮演"压舱石"角色 [6] 产品与技术优势 - 中帅医药核心产品右哌甲酯缓释胶囊采用50%速释与50%迟释微丸技术 实现双峰释放 血药浓度更平稳 起效更快且作用时间更长 [4] - 创新缓释剂型符合学生学习生活规律 可掰胶囊设计提升低幼儿童用药依从性 [4] - 中帅医药具备原料药与制剂一体化生产能力 实现从原料药到制剂全链自主开发 保障供应安全和产品质量稳定性 [4] 投后管理与整合 - 推行"长征计划"投后管理体系 以"四个重塑"结合"辅导员机制"全面赋能被投企业 成功应用于神舟生物等多个项目 [5] - 建立"控股主导+参股布局+业务协同"多层次投资生态 参与设立华润医药(成都)创新投资基金等产业基金 [6] - 通过产业基金加强在合成生物 创新药 生物科技等前沿领域的卡位与孵化 [6] 未来发展方向 - 明确合成生物 国际化 智能化三大重点方向 合成生物被视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具备政策资源优势 [6] - 持续推进原料制剂一体化出海 全面构建以AI底层平台为核心的研发 生产与服务体系 [6] - 从产品驱动经技术驱动向创新驱动阶段迈进 构建更具韧性 更富层次的业务生态 [6]
一句话证明你在国资机构
叫小宋 别叫总· 2025-08-12 11:48
领导指示与工作安排 - 领导频繁使用简洁直接的指令如"来下"、"你来下"、"你到我这来下"等召唤下属 [1] - 工作指示包括"你去一下"、"你跟我去一下"、"你替我去一下"等多样化任务分配 [1] - 具体事务性指令涵盖"去我办公室把我茶杯拿过来"、"去我办公室把我烟拿过来"等物品取送 [1][2] - 会议相关安排包括"把今天的会议纪要尽快拿出来"、"字体用方正小宋三号"等细节要求 [2] - 商务招待涉及"把他俩的桌牌位置换一下"、"一会开会的时候,你拍个照"等会务工作 [2] 商务接待礼仪 - 酒桌文化体现为"今天不喝酒"、"我不会喝酒"等饮酒推辞 [2] - 用餐礼仪包括"李总你先请"、"赵总你先动筷"等谦让用语 [2] - 敬酒环节有"王总你提一杯吧"、"周总你收杯吧"等程序化表达 [2] - 商务宴请以"干杯!咱们下次再聚,就是签投资协议的时候"作为结束语 [2] 内控与审计管理 - 审计工作涉及"年度审计"、"专项审计"、"集团审计"等多种类型 [2][3] - 责任书签署包括"把回购目标责任书签一下"、"把尽调反贿赂责任书签一下"等合规文件 [3] - LP相关事务有"lp审计"、"lp尽调"等特定流程 [2][3] 项目投资与管理 - 返投落地关注"这个项目能返投落地不"、"能返多少投比例"等具体指标 [4] - 固定资产相关询问包括"能多落点固定资产不"、"能搬总部不"等落地内容 [4] - 投后管理强调"日常监督与跟踪,风险应对与防控,价值提升与协同"等全流程管控 [4] - 退出机制体现为"对于项目退出,应退尽退"、"国有资产不流失是红线"等原则 [4] 工作汇报与决策 - 汇报用语包括"以上投资方案妥否,请领导批示"、"以上是全部汇报内容,以兹领导决断"等标准化表述 [3] - 信息同步采用"我有一些最新信息跟您报告/汇报/同步/分享一下"等多样化表达 [3] - 领导决策用语有"原则上同意立项"、"夯实基础,狠抓落实,在此基础上同意立项"等模式化批复 [3]
关于投后管理的小建议
虎嗅· 2025-06-30 10:39
投后管理现状与问题 - 当前市场普遍存在投后管理形同虚设的问题,导致项目退出清算时机构被动[1][2] - 投后管理做不好的核心原因包括不重视、缺乏企业管理经验及专业能力[4][16] - 多数机构投后团队配置不足,常由法务或审计人员兼任,工作仅停留在收集审计报告层面[20][21] 并购与股权投资的本质区别 - 并购需具备接盘运营能力,包括管理团队复制、资产价值最大化等,而股权投资仅涉及资金投入[7][9] - 投资机构通常不具备并购能力,因其缺乏行业运营经验,并购主体应为同行业或上下游企业[8][10][11] - 市场上部分并购基金仅充当资金方或中间商角色,无法真正实现资产整合[12][13] 投后管理改进建议 财务数据监控 - 需同时收集合并报表与单体报表,避免数据失真[24][25][28] - 审计报告在早期阶段价值有限,应更重视盖章版财务报表以确保数据真实性[30][34][36] - 按月/季度收集全套财务资料(序时账、合同、银行对账单等),并在投资协议中明确约定[38][40][41] 企业动态跟踪 - 通过添加关键岗位人员微信、关注招聘信息等方式建立多渠道信息获取机制[49][50][59] - 推荐人才至被投企业可增强信息透明度,但需避免直接干预招聘流程[52][54][55] 体系建设 - 建立标准化资料收集流程,要求企业按模板提供数据以提高分析效率[58][60] - 投后团队需配置具有管理经验的人员,而非仅依赖法务或审计背景[64] 行业发展趋势 - 未来将进入强投后管理时代,机构需从被动监控转向主动赋能[3][22] - 标准化、定制化的投后分析报告比大而全的形式更具实操价值[62][63]
为什么现在业务这么难做?投行大佬们总结出了一些实用建议
梧桐树下V· 2025-06-19 11:52
会员优惠活动 - 年卡年中惠到手价¥2799 较日常价¥4099下降31.8% [1] - 半年卡年中惠到手价¥1799 较日常价¥2599下降30.8% [1] - 月卡年中惠到手价¥599 较日常价¥699下降14.3% [1] - 活动时间为6月19日-26日 扫码办理可享超低价 [2] - 两年卡促销价¥3299 支持两年学习时长 [8] 课程体系与内容 - 学霸会员覆盖8大课程体系 含400+精品课程 [4] - 境内上市课程包含上市监管、财务规范、税务处理等模块 [4] - 境外投融资课程涵盖红筹架构、SPAC上市、财税处理等专题 [4] - 并购重组课程包含140个案例解析及法律要点 [4][7] - 基金课程涉及股权投资、投后管理、各类基金运作 [4] - 公司治理课程包含新《公司法》专题、合规问题、股权激励等 [4][8] - 职业技能课程含估值建模、财务分析、AI工具应用等 [4][7] 热销课程折扣 -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实务专辑原价899 年中惠5折至449.5 [7] - 私募基金实务解析专辑原价799 年中惠5折至399.5 [7] - 投行AI应用技巧课程原价599 年中惠5折至299.5 [7] - 企业出海全攻略课程原价899 年中惠5折至449.5 [7] - 财务估值建模课程原价299 年中惠5折至149.5 [8] - A股IPO筹备课程原价799 年中惠5折至399.5 [8] 细分领域专题 - 香港上市监管规则课程时长3h 年中惠价149.5 [7] - 科技类企业港股IPO通关课程2.5h 年中惠价134.5 [8] - 北交所上市策略课程1.5h 年中惠价84.5 [8] - 股权投资逻辑课程含48案例 年中惠价199.5 [8] - AI法律工具实战课程3.6h 年中惠价99.5 [8]
古鳌科技(300551) - 300551古鳌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5
2025-05-15 17:08
公司发展战略 - 重视技术创新,探索新技术应用,寻求拓展新业务以增强竞争力 [1] - 管理层根据实际情况审慎考虑长远发展战略规划,重视员工激励,如有具体措施将及时披露 [1][2] 子公司管理 - 具有对外投资相关制度和管理办法,后续将加强投后管理以降低投资风险 [1] 盈利情况 - 本期盈利相关信息查阅2025年4月29日发布的《2024年度报告》及《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2] - 盈利增长点包括开发多款自助设备形成销售、拓展外贸销售以及内部开展提质增效降本措施 [2] 行业情况 - 所属行业本期整体业绩因政策、招标等因素影响,相对前几年有所减少 [2] - 现金类产品未来保持稳定发展,智能自助类产品将快速增长 [2]
富达国际A股投后管理报告:中小股东有针对性发声,投票让反馈更有分量
IPO早知道· 2024-12-05 09:58
股东参与投票趋势 - 少数股东已成为A股上市公司决策中不容忽视的力量,在新"国九条"、新《公司法》等政策背景下更有的放矢[2] - 2022-2023年少数股东平均出席率28.4%,较2020-2021年仅增0.85%,增幅为前几年1.67%的一半[4] - 最大股东持股低于30%的上市公司占比增幅平均值仅0.81个百分点,股权分散度增长放缓[4] 投票行为特征 - 高异议率(反对+弃权>10%)议案占比从2022年4.45%降至2024上半年3.39%,但对"潜在争议"议案的高异议比例上升4.35个百分点至25.28%[6] - "章程修订"和"关联交易"是2022-2024上半年被反对最多的议案类型,后者因控股股东回避表决使中小股东权重更大[8] 股东提案与信息披露 - 2022-2024上半年少数股东提案达14项,是2020-2022年同期的两倍,其中13项涉及董事监事选任[9] - 发布整合版股东大会会议资料的公司比例2024年升至63.2%,较2022年不足60%持续提升[9][10] 投后管理实践案例 - 某服装制造商在股东压力下调整治理结构:CEO不再兼任提名委员会主席,改由独立董事担任,并取消已回购股份再发行议案[12][14] - 投票与深度沟通结合的模式有效推动企业ESG改进,公司主动就气候变化、高管薪酬等议题展开后续讨论[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