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刚需
icon
搜索文档
国贸地产,逾5亿元落子广州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4 11:36
广州土地市场动态 - 厦门国贸地产以5.06亿元底价竞得广州荔湾区地块 成交楼面价约2.15万元/平方米 宗地面积9007.07平方米 计容建筑面积约2.35万平方米 容积率3 [1] - 该地块是荔湾区石围塘区域近两年首宗住宅用地 毗邻白鹅潭核心发展区 距离地铁11号线石围塘站约100米 周边二手房成交价约4万元/平方米 [3] - 同区域2023年4月地块由广东建工控股联合体以21.59亿元竞得 楼面价2.2万元/平方米 [3] 房企投资策略 - 国贸地产2023年5月以24.82亿元竞得白云区嘉禾望岗地块 溢价率15% 楼面价2.47万元/平方米 项目销售接近尾声 [4] - 国贸地产联合越秀在天河区开发豪宅项目 产品单价约9万元/平方米 2025年前8个月销售额达254.1亿元 跻身行业TOP20 [4] - 中指研究院分析认为地块体量小且地价合理 适合开发刚需及刚改产品 [3] 土地供应加速 - 9月广州挂牌多宗优质地块:白云新城地块起拍楼面价约3.3万元/平方米 挂牌起始价13.33亿元 太和镇宅地起拍楼面价5692元/平方米 [7] - 海珠区广州大道南地块起拍总价8.6亿元 楼面价1.4万元/平方米 [7] - 2025年广州涉宅地块总建面115.9万平方米 土地出让金211.8亿元 预计后续将推出更多优质住宅用地 [7] 房地产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广州新房成交32861套 同比上涨17% 成交均价3.52万元/平方米 环比上涨2.8% [8] - 8月商品住宅成交面积49.05万平方米 同比增长4% 但环比收缩 [8] - 珠实地产启动"保价"措施 覆盖7个在售楼盘 承诺买贵补差价(最高20万元物管费)至2025年底 [8]
经济学家朱宁:买房从来没有刚需,楼市预计2027年见底
搜狐财经· 2025-07-29 17:14
房地产市场趋势判断 - 行业普遍认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趋势向好但时间节点存在分歧 部分观点预测2024年止跌 另一部分观点认为需3-5年 [1] - 经济学家朱宁预测房价仍有20%-30%下降空间 2023年9月政策组合使市场短期稳定 但近期再次进入下行通道 [3] - 行业调整期将持续至2027年 部分二三线城市2018-2019年见顶 假设10年调整周期 政策干预较早使中国情况介于美日之间 [8] 市场驱动因素变化 - 人口结构逆转 城镇化放缓及年轻人低欲心态持续驱动楼市深度调整 [3] - 行业逻辑从"买房必涨"转变为"买房即亏" 第一套房应视为消费品而非投资品 [3] - 历史"隐性担保"催生刚性兑付预期 推高资产泡沫 2016年预警已得到验证 [5] 需求结构转变 - 当前购房需求以刚需和改善性住房为主 不再追求投资回报 [5] - "住房刚需"概念被质疑 经济学强调有效需求(买得起的需求)而非必需品驱动 [5] - 历史附加条件(赚钱效应 子女教育)改变使"刚需"概念失效 [5][6] 预期与风险形成机制 - 历史预期从"打破头买房"逆转为"打破头卖房" 稳定预期成为市场止跌关键 [6] - 过度杠杆和野蛮生长导致部分房企累积超2万亿负债 以某大为典型代表 [6] - 建议年轻购房者转变思维 从投机转向消费逻辑 重新评估购房标准 [8]
什么叫刚需?就看三点
创业家· 2025-07-28 18:05
刚需定义 - 刚需需满足三大条件:极大提升效率 极大降低成本 极大提升用户体验 [1] - 效率提升需显著(15%幅度不足 易沦为竞争对手的打工者) [1] - 渐进式创新难以形成壁垒 主要受益者为行业龙头 [1] 消费重构精选课 - 课程聚焦中日消费产业方法论 涵盖效率革命 需求重构 资本破局三大方向 [2] - 师资包括日本消费研究权威三浦展 萨莉亚前社长 明治食品爆款开发专家 [2] - 课程时长3天 采用沉浸式教学 重点解析日本30年消费周期经验的中国本土化路径 [2] 课程信息 - 原价12800元/人 早鸟优惠价9800元/人 [3] - 举办地点为上海 时间为8月7日至8月9日 [4]
政策发力、成交回暖、价格企稳!上半年北上广深楼市展现新活力
证券时报· 2025-06-30 12:12
一线城市楼市整体表现 - 多部门联合推出房地产政策"组合拳",一线城市楼市整体保持活跃,展现出新活力 [1] - 北京上半年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套数为18085套,同比上涨20.7% [6] - 北京上半年二手房住宅网签86964套,同比上涨17.7% [7] - 上海前5个月一、二手住房合计成交1094万平方米,同比增加30% [12] - 广州1月至6月二手住宅共网签56613套,同比分别增长12.98% [16] - 深圳上半年新房和二手房成交约6.4万套,同比增长49.6% [20] 北京楼市 - 北京新房成交套均总价780万元,比去年上半年和下半年都有明显上涨 [5] - 北京新房成交排名前五的项目中,海淀区有4个,单价都在每平方米10万元以上 [7] - 北京新房去化周期为28.5个月,核心区库存紧张,远郊高库存板块拖累 [7] - 海淀、西城等核心城区二手房价格坚挺,房山、通州等区域挂牌价下跌明显 [8][9] 上海楼市 - 上海1月至5月一手住房成交266万平方米,同比增加9%,新房价格同比上涨5.9% [12] - 上海豪宅项目"开盘即告罄",如上海壹号院三批次64套房源,套均总价约6200万元,当日全部售罄 [12] - 上海5月二手房成交161万平方米,同比增加14%,为2022年以来同期最高值 [13] - 上海二手房中低总价的刚需型住宅占比67%,70平方米至120平方米户型成交占比45% [14] 广州楼市 - 广州6月二手住宅网签9891套,环比增长7.18% [16] - 广州楼市刚需占比高,300万元以下的房源成为成交主体 [17] - 广州已全面取消限购,中心区外的片区房价下跌明显,年轻购房者达到"上车门槛" [17] 深圳楼市 - 深圳上半年住宅成交接近5万套,同比增长38.3% [20] - 深圳二手房成交中,单价4万元以下的房源成交占比达40.8%,总价300万元以下房源成交占比41.5% [21] - 深圳楼市刚性需求和改善需求旺盛,未来成交量回升幅度可能会更大 [21] 市场分化与趋势 - "好房子"政策标准推动市场分化,高得房率、优质地段项目热销 [5][7][12] - 一线城市楼市区域分化明显,核心城区价格坚挺,郊区价格承压 [7][8][9] - 政策放松、信贷支持等预期将推动下半年市场活跃度提升 [10][22]
日度策略参考-20250617
国贸期货· 2025-06-17 13:4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明确给出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对多个行业品种进行趋势研判,涉及宏观金融、农产品、有色金属、能源化工等领域,指出各品种受地缘政治、经济数据、供需关系、政策变动等因素影响,呈现不同走势,投资者需关注相关进展及数据变化,部分品种给出操作建议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宏观金融 - 股指方面,地缘冲突加剧,可结合期权工具对冲不确定性 [1] - 债期受资产荒和弱经济利好,但短期央行提示利率风险压制上涨 [1] 有色金属 - 黄金短期或重返震荡,中长期上涨逻辑坚实 [1] - 白银短期进入震荡走势 [1] - 铜价走高后存在回调风险 [1] - 铝价维持偏强运行,氧化铝期货贴水明显,盘面价值受产量提升施压 [1] - 镍价短期弱势震荡,中长期一级镍过剩压制仍存,建议短线区间操作 [1] - 不锈钢期货短期弱势震荡,中长期供给压力仍存,建议短线操作 [1] - 锡价短期高位震荡 [1] 农产品 - 棕榈油、豆油短期偏多看待,菜油或回补利空预期差 [1] - 国内棉价预计维持震荡偏弱走势 [1] - 巴西2025/26年度糖产量料创纪录增长,关注原油对制糖比影响 [1] - 玉米短期走势偏震荡 [1] - 豆粕月底USDA种植面积报告发布前盘面偏震荡 [1] - 纸浆需求清淡,下方空间有限,建议观望 [1] - 生猪期货整体呈现稳中有动态势 [1] 能源化工 - 原油受地缘局势和夏季消费旺季影响,走势震荡 [1] - 沥青成本端拖累,库存回归常态,需求缓慢回暖 [1] - 沪胶期现价差回归,成本支撑走弱,库存大幅下降 [1] - BR橡胶基本面弱势,价格恐难延续上涨 [1] - PTA现货基差强势,PXN预计压缩 [1] - 乙二醇延续去库,聚酯减产冲击市场 [1] 黑色系 - 焦煤、焦炭价格承压,可继续做空配 [1] - 玻璃供需双弱,价格偏弱 [1] - 纯碱价格承压 [1] 其他 - 原木主力合约资金博弈激烈,建议观望 [1] - 集运欧线旺季合约可轻仓试多,关注套利机会 [1]
专题回顾 | 从北上深杭二手成交结构、房价变化看市场回稳进程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05-09 17:42
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一季度京沪深杭二手房市场量增价稳,成交面积达820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7% [1][5] - 二手房市场作为新房市场先行指标,政策敏感度高,"认房不认贷"政策后重点城市二手房带看量周增40%,领先新房认购回升2周 [10] - 深圳宝安区二手房议价空间从2024年Q4的8%收窄至2025年Q1的5%,3个月后同区域新房启动涨价 [10] 一二手房成交对比 - 京沪深杭一季度一二手房累计同比持增且显著超30城平均水平,上海、深圳、杭州一季度二手房成交同比增幅均在5成左右 [5][6] - 深圳新房成交同比增83%,主要基于新房供应阶段性爆发和去年基数较低 [6] - 北京、上海、杭州二手房成交同比增幅分别为35%、49%、50%,均高于新房增幅 [8] 挂牌量及结构变化 - 京沪深杭二手挂牌量增速放缓,4月前20日环比3月日均回落,北京、上海同比分别增长16%和55%,深圳、杭州同比下降11%和19% [12][14] - 京沪杭高改和豪宅业主挂牌积极性稳中有增,上海、杭州总价800万以上新增挂牌量占比达2025年以来高点,深圳则显著回落 [15] - 北京、上海、杭州160平以上面积段新增挂牌量占比不足10%,但呈现持稳或稳中有增态势 [18] 成交结构及价格趋势 - 京沪深杭140平以上面积段成交套数占比同环比齐增,高改和豪宅需求旺盛 [23] - 沪深杭低总价成交集中度下降,500-3000万成交占比环比增长 [23] - 2025年3月沪深杭超半数小区房价环比上涨,北京上涨小区占比达46%,杭州二手房价指数环比增长1%,创2022年8月以来新高 [33] - 高端小区领涨,北京、上海、深圳3月高端小区房价环比上涨比重均超6成,上海、深圳约半数刚需小区房价环比回升 [35][45] 市场回稳进程 - 京沪深杭二手房由"以价换量"转向"量增价稳",高改和顶豪产品成交占比回升,城市核心区域成交集中度持续上升 [43] - 二手房价止跌态势确立,北京、上海议价空间逐步收窄,深圳、杭州议价空间稳中有增但仍不足20% [44] - 刚需房源成交占比过半但集中度下降,市场信心持续修复,预计刚需、改善类房源将开启新一轮上涨周期 [35][45]
专题 | 从北上深杭二手成交结构、房价变化看市场回稳进程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05-04 09:29
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一季度京沪深杭二手房市场量增价稳,成交面积达820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7%,高改及豪宅需求回暖,刚需价格止跌[1][5] - 一二手房成交同比持增,二手房表现优于新房,上海、深圳、杭州一季度二手房成交同比增幅均在5成左右,深圳新房成交同比增83%[6][8] - 二手房市场作为新房市场"晴雨表",对政策敏感度更高,"认房不认贷"政策后重点城市二手房带看量周增40%,领先新房认购回升2周[10] 挂牌量及结构变化 - 京沪深杭二手挂牌量增速放缓,4月前20日环比3月日均回落,北京、上海同比分别增长16%和55%,深圳、杭州下降11%和19%[12][14] - 京沪杭千万豪宅业主挂牌积极性稳中有增,北京800-3000万和3000万以上占比持稳14%和0.5%,上海、杭州800万以上挂牌量占比达2025年以来高点[15] - 豪宅挂牌量上升可能源于高位套现避险心态、流动性需求驱动的资产配置优化及"卖旧买新"置换需求[20] 成交结构特征 - 刚需房源成交过半但集中度下降,京深杭90-140平成交占比环比持增,70-90平中等面积段跌幅显著[27][29] - 高改和豪宅需求旺盛,京沪深杭140平以上面积段成交套数占比稳中有增,城市核心区域成交集中度持续上升[23][43] - 总价100万-500万元房源占比约6成仍是新增挂牌主力,500万-800万元中高改房源挂牌稳定且占比约2成[28] 价格走势 - 沪深杭二手房价环比上涨小区占比波动上行至50%以上,杭州3月二手房价指数环比增长1%,创2022年8月以来70城环比涨幅新高[33] - 高端小区率先量价齐升,京沪深3月高端小区房价环比上涨比重均超6成,上海、深圳约半数刚需小区房价环增[35][45] - 京沪近1年议价空间逐步收窄,沪深杭议价空间均不足20%,价格博弈进入新平衡阶段[44] 市场趋势 - 京沪深杭二手房由"以价换量"转向"量增价稳",供需活跃预示回稳进程加速[42] - 高改和顶豪产品成交占比回升,二手房成交区域向城市核心区域聚焦,外围区域市场热度显著回落[43] - 高端小区领涨,刚需、改善积蓄势能,随着成交持续放量,刚需、改善类房源或开启新一轮上涨周期[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