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户外热
icon
搜索文档
李宁需要自己的「始祖鸟」,但不需要做「安踏」
36氪· 2025-08-22 07:36
李宁需要找回失去的时间。 在李宁品牌刚刚发布的2025中期业绩报告,李宁上半年营收148.17亿元,同比增长3.3%,毛利率下降0.4个百分点至50%,经营利润率减少0.2%。收入微 增,但利润开始下滑。 财报表现亮点难寻,尤其和晋江系运动品牌依然「高歌猛进」的对比之下。 李宁上半年的营收,已经远落后于曾经的对手安踏集团的337.35亿元(截至2024年上半年),也低于18.27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52.63亿元人民币)的阿迪 达斯中国。李宁的品牌认知度自然不输安踏,但以安踏为代表的晋江系运动品牌,早已大举通过国际品牌的收购或代理来维持高的财报增长。 李宁不想缺席户外 李宁家族需要打造自己的「始祖鸟」。 李宁的核心品类跑步和篮球增长面临挑战。2024年业绩会上钱炜提到,看到跑步品类的发展空间,做了很多资源投入,但国内跑步市场已经进入竞争红 海,李宁想在此获得高增长并不容易。李宁篮球2024年流水下降了21%,进入产品调整期。 户外方面,李宁最新财报称,上半年户外品类全渠道流水增速显著,其中鞋类产品表现更为亮眼。中国市场跑步运动热度持续攀升,带动户外领域鞋类品 牌普遍迎来增长,户外鞋履品类已经有昂跑、萨洛蒙、H ...
无论“新手”“老炮”,玩户外都得拧紧安全弦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05 12:34
户外运动安全风险 - 16岁少年登山意外身亡 卡式炉爆炸导致7人受伤 显示户外运动安全事故大幅增加 [2] - 山地徒步 马路骑车 水上桨板等运动看似简单 实则面临复杂环境 存在较高门槛 [2] - 参与者普遍缺乏自然敬畏 知识来源主要依赖旅游广告和网络热帖 风险意识薄弱 [2] - 平台推波助澜传播"人生第一座雪山"等内容 进一步弱化安全观念 [2] 户外运动产业链 - 产业链涵盖装备租售 路线策划 培训领队 保险服务等多个环节 监管难度较大 [3] - 高海拔 深峡谷 湖中岛等冷门区域日益热门 相关管理制度亟待更新 [3] - 城市河湖成为新兴水上运动打卡地 但存在规则模糊和监管真空问题 [3]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人均GDP超1万美元后 非传统体育活动接受度显著提升 个别项目可能成长为重要细分产业 [3] - 中国自2019年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 推动小众户外运动爆发式增长 [3] - 年轻代生活水平提升 健康观念进步 消费能力升级构成行业增长基础 [3] 行业监管建议 - 宜采用疏而非堵的监管思路 需完善治理体系明确自然资源使用边界 [3] - 应厘清"谁来管 管什么 怎么管"的责任归属问题 [3] - 需加大违法违规行为处罚力度 促使各方将安全作为底线 [3]
波司登年报亮眼:经营韧性凸显,营收利润连续8年创新高
观察者网· 2025-06-27 16:46
财务表现 - 24/25财年收入提升11.6%至人民币259.02亿元,连续8年创同期历史新高 [1] - 集团权益股东应占溢利提升14.3%至人民币35.14亿元,连续8年净利润增速快于收入增速 [1][8] - 经营溢利率从18.9%提升至19.2%,库存周转天数从115天小幅上升至118天 [12] 科技赋能与供应链管理 - 采用"拉式补货"策略,基于实际需求启动补货流程,订货会后仅投产40%期货订单 [13][14] - 通过"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制造"实现滚动下单和小单快反,库存周转天数从2021财年175天降至2024财年115天 [14] - 产品创新如"登峰系列"蓬松度达1000,绒子含量95%,采用气凝胶纳米保温材料 [13] 品牌与产品策略 - 主品牌收入增长10.1%至人民币184.81亿元,雪中飞品牌收入增长9.2%至人民币22.06亿元 [13] - 推出冲锋衣系列,具备防泼水、防风、透湿透气性能,并与哈尔滨推出联名款 [17] - 雪中飞品牌推出"防风雪"标准的风雪系列,整合防风、防水、远红外发热等功能 [19] 行业机遇 - 中国户外运动订单人次2023年增长14.99%,2024年上半年同比增长59.78% [15] - 冰雪运动参与人数从2015年不足1亿人跃升至2022年3.13亿人,2023-2024雪季消费规模超1500亿元 [17] - 冲锋衣在京东平台2023年销量增长89%,销售额达9.4亿元,天猫滑雪行业成交增长40% [17]
“户外热”催生中国消费新风潮(专家解读)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21 05:21
中国户外运动市场增长 - 2024年中国户外运动市场消费总额预计超3000亿元,同比增长近40% [1] - 富裕都市消费者转向高性能户外装备(如骑行服、登山靴),替代传统奢侈品消费 [1] - 外媒评价市场呈现"强劲增长",品牌方对市场潜力持乐观态度 [1] 政策与产业规模 - 国家发改委提出2025年户外运动产业总规模目标为3万亿元 [1] - 户外运动产业成为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逐步实现全民化 [1] - 政策支持包括《促进户外运动设施建设与服务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 [1] 行业发展趋势 - 过去10年户外运动是体育产业中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之一 [2] - 消费呈现普及化、多元化(如极限运动受众扩大)及融合化(与文旅、商业结合) [2] - 驱动因素包括居民收入提升、城市化推进健康需求、国家战略(健康中国、全民健身)及设施改善 [2] 全球市场定位与发展方向 - 中国成为全球最具增长潜力的户外运动市场,有望长期保持高速增长 [3] - 未来需转向高质量发展,聚焦差异化、品牌化、专业化、标准化、数字化、集约化 [3][4] - 差异化需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品牌化需提升产品附加值,专业化需供需两端协同 [4] 经济与社会影响 - 户外运动推动城市商圈更新,形成融合性消费业态 [4] - 农村及中西部地区可依托独特自然资源(沙漠、山地等)发展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4] - 产业促进自然资源价值转化,对区域发展和经济转型具有独特作用 [4]
用定价权抵消关税不确定性,始祖鸟母公司上调今年收入预期
第一财经· 2025-05-21 16:39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3%至14.73亿美元,经调整归母净利润大幅提升至1.5亿美元(去年同期约5020万美元)[1] - 业绩提升主要得益于有利的渠道、地域和产品组合,以及相对之前较小的折扣力度[1] - 公司预计2025年全年收入增长幅度为15%-17%,基于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全年维持在30%,其他国家和地区维持在10%[2] - 公司股价大涨,盘中最高涨至37.99美元/股,收盘报收37.37美元,上涨超过19%,市值破200亿美元,较IPO上市当日增长近两倍[3] 区域市场表现 - 大中华区增速最快,一季度同比增长43%至4.46亿美元[2] - 美洲地区收入4.65亿美元,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EMEA)4.05亿美元,均实现12%的增长[2] - 亚太地区收入1.57亿美元,同比增长49%[2] 品牌与产品表现 - 始祖鸟一款蛇年限定8200元的冲锋衣一秒售罄,超6万人加购,官网售罄后在二手交易平台上炒到上万元[1] - 公司旗下高端品牌具有定价权,能够应对各种关税情况[1] - 中国43.6%的年轻群体将露营等户外运动当成社交货币,推动户外运动从短期网红跟风演变成长期消费趋势[3] 行业趋势 - 中国户外运动爱好者年均消费保持在较高水平,在单个户外运动项目上的消费年均达2000至5000元[3] - 行业销售额TOP5的国际品牌均价在千元左右[3] - 户外热利好定位偏中高端的亚玛芬体育[3] 公司策略 - 通过价格策略、与供应商重新谈判以及供应链优化等组合手段,可在绝大多数情境下抵消进口关税上涨的影响[1][2] - 公司二季度将延续一季度强劲增长的势头[1] - 公司凭借长期增长趋势以及相对较低的美国市场收入敞口,有能力应对各种关税情况[1]
“始祖鸟平替”赴港IPO:销售费用为研发费用15倍,产品质检报告成谜,靠营销狂奔的伯希和还能跑多远?
金融界· 2025-05-15 18:30
公司概况 - 伯希和户外运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正式启动上市进程 [1] - 公司由刘振、花敬玲夫妇创立于2012年,2022-2024年净销售额从3.51亿元增至17.3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22.2% [1] - 公司定位中端市场,2022年推出499元三合一冲锋衣,填补千元级国际品牌与百元级低价产品之间的空白 [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总收入分别为3.79亿元、9.08亿元和17.6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15.86% [3] - 2024年毛利率达59.6%,高于始祖鸟母公司亚玛芬(55.4%)和探路者(47.35%) [5] - 2024年单件衣服平均售价约732元,毛利约436元,净利润约117元 [5] 销售与营销 - 2024年线上DTC渠道收入达13.51亿元,占总收入76.5%,主要依赖天猫、抖音、京东三大平台 [18] - 2022-2024年销售及分销费用分别为1.20亿、2.77亿和5.87亿元,占收入比重稳定在30%以上 [18] - 广告及推广费用累计达5.98亿元,销售与营销团队475人,设计与研发部门仅40人 [18][19] 研发与专利 - 2022-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1360万元、1980万元、3150万元,占营收比重从3.58%降至1.78% [19] - 公司在中国内地共有54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仅4项,其余为外观设计及实用新型专利 [19] - 曾因侵害外观设计专利权被起诉,法院判决赔偿3万元 [19] 产品质量与供应链 - 消费者反馈冲锋衣存在质量参差不齐、防水效果不佳等问题,品控管理存在漏洞 [8][10] - 2022年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查显示,伯希和男式皮肤衣防紫外线性能不合格 [14] - 公司采用代工模式,合作委托制造商超过250家,管理难度大 [17] 品牌与市场挑战 - 国际品牌如始祖鸟定价下探至1500元区间,本土品牌骆驼推出399元冲锋衣冲击价格壁垒 [20] - 2024年存货规模达5.95亿元,制成品存货同比增幅180%,库存周转天数从189天延长至213天 [20] - 品牌名"PELLIOT伯希和"被指与法国汉学家保罗・伯希和有关联,引发舆论争议 [21][23] 高端化与渠道布局 - 2024年推出2400元"北极星"系列专业登山硬壳冲锋衣,但线上线下多以6-7折销售 [23] - 2025年推出万元级巅峰系列,但销售额尚未披露 [23] - 内地146家门店中直营仅14家,联营模式难以支撑高端产品所需的场景营造与服务体验 [23]
快手运营:2025年3月快手直播电商营销月报
搜狐财经· 2025-04-10 04:19
3月电商销售趋势 - "她经济"与季节性需求双轮驱动 快手电商3月销售热度环比提升62 70% 推广热度环比提升21 97% [10] - 38购物节期间销售最为集中 春季养生、应季换季、礼赠场景需求旺盛 [10][14] - 黄金借势大促销售额飙升 户外鞋服、骑行用品等品类增长显著 [14][15] 品类表现分析 美容护肤与生鲜 - 美容护肤GMV高增长品类TOP10包括男士防晒、眼部护理、套装礼盒等 [17][18] - 生鲜品类中木瓜、榴莲增速明显 榴莲肉商品价格达169-170元 [32][33] 户外运动相关 - 运动鞋服因"户外热"爆卖 直播销售额增长158 7% 跑步鞋、篮球鞋占比最高 [24][25][26] - 儿童户外服饰销售热度增长152 55% 速干裤占比35 2% 防晒衣占比14 9% [29][30] 礼盒与男装 - 套装礼盒销售额环比增长109 3% 300-500元价格带占比最高 [19][20] - 男装夹克销售热度增长177 3% 100-300元价格带占比55% [22][23] 行业营销活动 - 快手电商推出"春上新""国补来了"等活动 38焕新季期间千元以上商品GMV同比增长 [1][16] - 品牌自播案例中安踏通过促销氛围营造实现GMV增长600 1% [27][28] 4月趋势预测 - 愚人节可推趣味商品 清明谷雨期间主打春日出游装备与居家焕新神器 [1][8] - 世界地球日可推广环保商品 结合季节性需求调整营销策略 [1] 品类榜单参考 - 报告公布3月美容护肤、女装、男装等品类销售热榜 为品牌竞争提供参考 [1][15]
马拉松,中产都要跑不起了
投资界· 2025-04-06 15:21
马拉松赛事行业分析 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23年全国路跑赛事恢复至600多场 2024年突破700场 较2019年巅峰(1164场)仍有40%差距 [14][19] - 参赛人次规模2019年达700万 2023年恢复至600万 2024年已接近疫情前水平 [17][19] - 2011年国内马拉松仅22场 2016年跃升至600多场 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 [16] 用户画像与消费特征 - 单场马拉松综合消费约5000-10000元 包含报名费(200-198元)、装备(数千元)、交通住宿(2000-3000元)及餐饮旅游等 [7][9] - 典型用户年均跑马支出超5万元 部分高消费案例单次港澳赛事花费超1万元 [7] - 中产占比提升催生"跑马旅游"现象 90%参赛者会结合当地消费 形成"42公里流水席"等特色消费场景 [7][27] 商业价值与营销策略 - 头部运动品牌特步2024年赞助44场赛事 较2023年翻倍 其跑鞋在百强男运动员中穿着率达41% [24] - 赛事赞助呈现多元化趋势 涵盖金融(易方达基金)、汽车(零跑)、快消(瑞幸)等跨行业品牌 [24][26] - 城市营销效应显著 无锡马拉松2024年带动2.8亿元经济效益 部分城市推出购房补贴等配套政策 [27] 供需结构与竞争格局 - 头部赛事中签率低于10% 无锡半马中签率仅3.26% 催生黄牛市场(名额溢价10倍至2500元) [20] - 赛事奖金大幅上涨 无锡马拉松冠军奖金从5万增至11万美元 武汉马拉松从3万涨至10万美元 [27][29] - 新手中签难度更高 需提交历史成绩提升概率 典型用户采用"报7中1"策略提高成功率 [20] 产品创新与用户运营 - 装备消费升级明显 从基础跑鞋(特步等)延伸至专业运动手表、康复医疗等衍生需求 [9][24] - "显眼包经济"兴起 角色扮演妆造单次投入数百元 官方摄影服务形成二次消费场景 [12] - 跑团会员年费达数百至上千元 形成社交+培训的复合商业模式 [9][17]
马拉松,中产都要跑不起了
创业邦· 2025-04-04 18:11
马拉松赛事市场概况 - 2024年全国马拉松赛事数量突破700场,相比2019年巅峰期的1164场减少近40%,但参赛人次已恢复至2019年700万人次的水平[16][20][22] - 赛事数量与参赛人数增长不匹配导致中签率持续走低,2024年无锡半程马拉松中签率仅3.26%,统计范围内50%赛事中签率低于10%[22][23] - 中签难催生黄牛市场,部分赛事名额被炒至2500元以上,达到报名费的10倍[24] 参赛者消费结构 - 单次参赛综合成本约5000-10000元,包含报名费(60-198元)、装备(数千元)、交通住宿(机票2000元+酒店千元级)、餐饮娱乐等[8][11][12] - 赛事周边酒店价格暴涨,无锡马拉松期间部分酒店价格从平日100多元涨至千元,涨幅达10倍[11] - 报名费显著上涨:长沙湘江半程马拉松欢乐跑从35元涨至60元(+71%),顺德半程马拉松从130元涨至198元(+52%)[12] - 衍生消费包括"显眼包"装扮(数百元)、赛后照片购买(数百元)、康复理疗等[14] 商业赞助与营销 - 特步2024年赞助44场马拉松赛事,较2023年翻倍,其跑鞋在百强男运动员中穿着率达41%[26] - 赞助商类型多元化:涵盖运动品牌(特步)、金融机构(易方达基金)、车企、房产中介(贝壳)、快消品(瑞幸)等[26][28][29] - 赛事冠军奖金大幅上涨:无锡马拉松从5万美元增至11万美元(+120%),武汉马拉松从3万美元涨至10万美元(+233%)[32][34] 城市经济带动效应 - 2024年无锡马拉松带动2.8亿元经济效益,覆盖餐饮、住宿、旅游等产业[32] - 城市特色营销:柳州提供螺蛳粉补给、武汉供应小龙虾、顺德设置烤鸡补给站[32] - 房产联动:无锡推出3-8万元购房补贴政策吸引参赛者[32] 用户画像与行为特征 - 核心用户为中产阶层,具备较强消费能力,将马拉松视为社交+旅游+自我实现的复合场景[5][19] - 跑团规模扩大反映参与度提升,部分公司内部已形成5-6人的跑马社群[19] - 情绪价值驱动明显,用户通过赛事成绩获取职场中难以获得的成就感[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