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杠杆策略
icon
搜索文档
吸引多策略玩家入场 四只信用债ETF跻身百亿俱乐部
中国证券报· 2025-08-08 15:17
信用债ETF交投活跃 - 受纳入质押式回购交易推动 信用债ETF成交显著活跃 6月11日两只基准做市信用债ETF成交额均超百亿元 [1] - 南方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ETF成交额突破155亿元 较上一交易日增长逾70亿元 刷新单日成交额历史纪录 [2] - 易方达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ETF成交额超过90亿元 华夏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ETF 天弘深证基准做市信用债ETF 博时深证基准做市信用债ETF成交额均在60亿元以上 [2] 信用债ETF规模快速扩张 - 截至6月10日 已有4只基准做市信用债ETF规模突破百亿大关 包括易方达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ETF(13724亿元) 南方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ETF(13214亿元) 海富通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ETF(10762亿元) 华夏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ETF(10168亿元) [2] - 博时深证基准做市信用债ETF规模达9012亿元 广发深证基准做市信用债ETF规模达827亿元 天弘深证基准做市信用债ETF 大成深证基准做市信用债ETF规模均在70亿元以上 [2] - 近一个月以来 易方达 南方 海富通 华夏4只基金资金净流入规模均在50亿元以上 广发深证基准做市信用债ETF净流入超40亿元 天弘 博时 大成深证基准做市信用债ETF净流入均超30亿元 [3] 杠杆策略提升吸引力 - 投资者可通过"买入ETF-质押融资-再投资"杠杆策略增厚收益 增强产品吸引力 [1] - 信用债ETF纳入质押库后 投资者可质押融资缓解短期流动性风险 也可融入资金加大杠杆 更灵活进行股债轮动配置 [3] - 机构投资者通过ETF质押融资能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在纯债策略中实现杠杆增厚效果 在多资产策略中快速捕捉投资机会 在结构化投资策略中创设更高效利差交易策略 [4] 政策利好拓展投资群体 - 信用债ETF纳入通用质押式回购标的被业内称为"补齐发展短板"的关键举措 [4] - 该政策显著增强投资吸引力 提升机构持有ETF意愿和信心 同时有望扩大潜在投资群体 [4] - 除传统配置策略外 对流动性要求更高或需要灵活杠杆交易的特定策略(如量化投资 套利策略等)将从中受益 [1][4]
主线未变,调整都是机会
华西证券· 2025-07-13 20:21
报告核心观点 近期债市调整或是市场自发消化过高风险偏好,虽利空轮动但决定债市方向的主线变量未变,调整后债市或对利多敏感、对利空钝化,若央行呵护资金面,债市有望快速修复,7月可关注杠杆和子弹策略 [1][4]。 各部分总结 利空轮动,债市调整 - 7月7 - 11日资金收敛、利空轮动,债市震荡上行,长端和短端国债收益率均上行 [11] - 本周影响因素包括资金利率反弹、关税税率调整、通胀数据出炉、监管猜想、棚改重启预期和险企考核调整等 [15] - 短端跟随资金定价,长端受利空干扰,利率债曲线熊平,信用调整集中在长端,曲线恢复陡峭,同业存单提价发行 [16] 主线未变,调整均是机会 - 7月初债市平稳,9 - 11日进入调整区间,原因多样,市场处于“满弓”状态,久期与杠杆高位,做多力量不足 [22] - 主线变量未变,利率调整压力初步释放,需关注资金面和关税问题,资金面7月中旬承压,缺口约2.3万亿元,央行或增加投放,关税问题有谈判空间,市场暂不定价 [25][31] - 债市定价或由股市切换至基本面,调整后10年、30年国债处于高位,若央行呵护资金面,债市或修复,7月可采用杠杆和子弹策略 [36][39] 理财规模维持千亿级增幅 - 周度规模:6月30日 - 7月6日理财规模季节性回升,本周(7月7 - 11日)持续抬升,环比增1333亿元至31.52万亿元,7月二、三周多稳步上涨 [43] - 理财风险:理财产品净值增幅收窄,区间负收益率小幅上升,近1周负收益率升至1.06%,近3个月降至0.21%,破净率升0.02pct至0.4%,业绩不达标率降1.1pct至15.1% [49][55] 杠杆率:市场开启去杠杆 - 7月7 - 11日资金价格上升,银行间质押式回购成交规模回落,平均隔夜占比下降,存单发行提价,银行间和交易所杠杆率及非银机构杠杆率均下降 [63][66] 利率债基降久期 - 7月7 - 11日,利率型中长债基久期中枢压缩至5.21年,信用型中长债基久期中位数拉伸至2.55年,短债及中短债基金久期中枢先升后降 [73][78] 政府债发行量维持4000亿 + - 7月14 - 18日政府债计划发行规模4642亿元,国债计划发行量减少,地方债发行量提升 [80] - 地方债:本周及7月14 - 18日发行和净发行情况明确,1 - 7月18日新增地方债累计发行占全年额度55%,剩余额度23169亿元 [84][85] - 国债:7月14 - 16日发行国债2130亿元,1 - 7月16日累计净发行占全年额度59%,剩余额度27638亿元 [86] - 政金债:7月7 - 11日发行政金债1650亿元,1 - 7月14日累计净发行同比多4716亿元 [87]
英国央行行长贝利:金融稳定是增长的基石。风险和不确定性仍然很高。对杠杆策略表示特别关注。发布讨论文件旨在增强回购市场韧性。全球前景风险仍然高企。英国借款人具有韧性,银行业能够提供支持。收益率曲线陡峭化是全球趋势,不仅限于英国。量化紧缩(QT)是一个开放的选择。
快讯· 2025-07-09 18:18
金融稳定与增长 - 金融稳定是增长的基石 [1] - 英国借款人具有韧性 银行业能够提供支持 [1] 风险与不确定性 - 风险和不确定性仍然很高 [1] - 全球前景风险仍然高企 [1] - 对杠杆策略表示特别关注 [1] 市场趋势与政策 - 收益率曲线陡峭化是全球趋势 不仅限于英国 [1] - 量化紧缩(QT)是一个开放的选择 [1] - 发布讨论文件旨在增强回购市场韧性 [1]
英国央行行长贝利:对杠杆策略尤为关注。
快讯· 2025-07-09 18:11
英国央行政策关注点 - 英国央行行长贝利明确表示对杠杆策略保持高度关注 [1]
流动性周报:杠杆可以更积极点-20250616
中邮证券· 2025-06-16 14: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杠杆可更积极,仓位可再加重,短端下行后长端空间仍逼仄,鉴于资金宽松确定性,杠杆策略可更积极,重仓位可增加后续行情博弈筹码 [2][3][17] - 融资增长以政府部门为主,存贷款增速差仍在修复,银行负债端风险明显缓释,流动性收紧风险降低 [2][9] - 买断式回购两次操作降低了流动性不确定性,MLF和买断式回购操作需综合看,全月中长期流动性投放变动规模可能不大 [2][11] - 隔夜价格中枢向下突破与大行融出能力恢复有关,资金价格中枢下行趋势未到终点 [2][13] - 资金价格存在季节性波动,6月税期和跨季因素影响资金价格,7月税期偏大,7月中上旬资金价格或延续下行,可能回到稳定宽松状态 [3][1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杠杆可以更积极点 - 前期观点包括资金面宽松可能超预期,不排除资金价格中枢低于1.4%;同业存单1.6%或是合理定价中枢,当前1.7%偏高有配置价值,但6月利率明显下行难度大;债券市场主线是负债成本下行修复和头寸亏损收益修复,需以时间换空间 [8] - 5月信贷增长偏弱,企业部门信贷同比少增,居民部门中长期信贷企稳,企业债券融资同比小幅多增,融资靠政府部门维持,政府债券同比多增2367亿 [9] - 央行本月买断式回购两次操作总计投放1.4万亿,当月可能到期1.2万亿,全月净投放规模不大,操作降低了流动性不确定性 [11] - 大行负债风险4月后明显缓释,近两周资金面验证大行融出能力已修复,资金价格中枢下行趋势未到终点 [13] - 6月中税期、下旬跨季因素影响资金价格,临近月末财政资金或补充流动性,7月税期偏大,7月中上旬资金价格可能延续下行,或回到稳定宽松状态 [3][15] - 近期长端行情情绪升温,但空间逼仄,短端仍有下行空间,1年期国债回到震荡低位且向下突破难度不大,短端国债利率下行幅度或更大,可使国债收益率曲线有变化可能 [17]
摩根资产管理张一格:打造“防御型底仓” 债券投资需精耕细作
证券时报· 2025-06-16 01:50
投资哲学与策略 - 摩根资产管理中国债券投资总监张一格强调"事前预判"为核心的风控机制,通过市场情绪模型、政策信号和收益率曲线监测主动降久期和仓位 [2] - 2023年9月市场亢奋时提前降仓,牺牲部分收益但有效缓冲后续冲击,体现"预判重于事后补救"理念 [2] - 固收投资进入"每个BP都要精抠"阶段,需精耕细作争取超额收益,采用杠杆、久期管理、期限结构配置等策略增强回报 [3] 产品表现与定位 - 摩根瑞欣利率债基金成立至2025年5月30日A份额净值增长4.19%,超越业绩基准2.92%,近一年回报4.10%高于万得中长期纯债指数3.01% [3] - 近一年最大回撤-0.70%,显著优于同类平均-1.56%,夏普比率1.5和卡玛比率5.86大幅领先基准(0.64/1.34)和行业指数(1.41/3.53) [3] - 产品定位纯利率债投资,彻底规避信用风险,目标客群包括商业银行等风险敏感型机构及散户 [2] 团队与资源配置 - 摩根资产管理全球固收团队管理规模达8820亿美元,中国债券投研团队平均从业年限超10年,融合全球化与本土化经验 [4] - 截至2025年3月,公司全球资管规模超3.7万亿美元,拥有310+固收投研人员支持策略执行 [4] 市场观点与操作建议 - 当前杠杆策略性价比凸显,信用债与利率债相对资金利差走阔,适度加杠杆或成收益增强来源 [4] - 期限利差偏低背景下建议"中短端配置+长端交易型操作",中短端受益资金宽松适合作底仓,长端需灵活应对波动 [4] - 超长期国债供给增加未显著冲击市场,保险机构作为配置主力存在再配置需求,券商等交易型机构仅阶段性参与 [5] 宏观环境展望 - 财政政策是债市关键变量,贸易谈判进展将影响财政发力节奏,"高质量发展"理念或抑制短期过度刺激 [5] - 货币政策宽松余地温和,债市或延续震荡,投资者需降低收益预期 [5]
四只信用债ETF跻身百亿俱乐部
中国证券报· 2025-06-12 05:25
信用债ETF交投活跃度提升 - 6月11日南方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ETF成交额突破155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长逾70亿元,刷新单日成交纪录 [1] - 同日海富通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ETF成交额超百亿元,易方达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ETF成交超90亿元,华夏/天弘/博时相关产品成交均超60亿元 [1] - 市场已有4只基准做市信用债ETF规模突破百亿,包括易方达(137.24亿元)、南方(132.14亿元)、海富通(107.62亿元)、华夏(101.68亿元)的产品 [2] 政策驱动规模扩张 - 信用债ETF纳入质押式回购交易后,投资者可采用"买入ETF-质押融资-再投资"的杠杆策略 [1] - 近一个月易方达/南方/海富通/华夏相关产品资金净流入均超50亿元,广发深证基准做市信用债ETF净流入超40亿元 [2] - 博时/天弘/大成旗下深证基准做市信用债ETF规模分别达90.12亿元、超70亿元、超70亿元 [2] 产品功能升级与策略创新 - 质押功能使信用债ETF成为流动性管理工具,可缓解短期流动性风险并支持股债轮动配置 [3] - 机构投资者通过ETF质押融资可提升资金利用效率,在纯债策略中放大票息回报和久期敞口 [4] - 多资产策略中信用债ETF融资提供灵活头寸,结构化策略中可与衍生品结合创设利差交易 [4] 市场结构变化 - 行业认为政策"补齐信用债ETF发展短板",传统配置策略外,量化投资和套利策略将受益 [3] - 基金经理指出质押功能将显著增强产品吸引力,扩大潜在投资群体 [3] - 成立不足半年的基准做市信用债ETF中已有四只快速跻身"百亿俱乐部" [1]
0-4地债ETF(159816)一小时成交额超15亿元,市场交投活跃
搜狐财经· 2025-04-16 11:28
0-4地债ETF表现 - 截至2025年4月16日10:35 0-4地债ETF(159816)上涨0 03% 最新价报113 27元 [1] - 近半年累计上涨1 17% [1] - 盘中换手率达81 66% 成交15 02亿元 市场交投活跃 [1] - 近1周日均成交18 62亿元 [1] - 最新规模达18 40亿元 创近1年新高 [1] 市场环境分析 - 央行1-3月中长期资金净投放超过1 4万亿元 保持流动性充裕和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 [1] - 浙商证券认为特朗普关税政策及后续演绎或成资本市场核心矛盾 国内债市或已从"逆风期"转向"顺风期" [1] 产品特性 - 0-4地债ETF紧密跟踪中证0-4年期地方政府债指数 样本券由剩余期限4年及以下的非定向地方政府债组成 [1] - 指数采用市值加权计算 反映相应期限地方政府债券整体表现 [1] - 支持T+0交易 可通过投资一篮子地方债降低单一债券信用风险 [2] 投资优势 - 利率债ETF起投金额较低 为普通投资者提供参与机会 [2] - T+0交易机制可利用价格波动赚取价差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 - 可质押地债ETF获得资金 采取杠杆策略提高资金效率 [2] - 适合作为场内现金管理工具 [2]
基本功 | 为什么有些债基的资产比例会超过100%?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3-13 16:24
基金投资基本功 - 投资基金需从夯实基本功开始 通过1分钟知识点学习可让投资起步更轻松 [1] 债券基金杠杆操作 - 债基资产比例超过100%的主要原因是使用杠杆操作 通过借贷或融资融券等方式借入资金进行投资 [2] - 杠杆策略是债基常见的增厚收益策略 可能导致总资产超过净资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