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外授权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创新药烈火烹油:突破性涨幅背后的产业质变|创新药观察
华夏时报· 2025-07-18 18:04
资本市场表现 - 港股创新药板块全线飘红,康方生物、信达生物等龙头股价屡创新高,恒生创新药指数今年以来涨幅达93.46% [2]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BD出海交易额逼近500亿美元,行业从"至暗时刻"转向"烈火烹油" [2] - 港股18A板块超80%的创新药企曾经历股价腰斩甚至跌破发行价,现实现惊天逆转 [2] 政策支持 - 国家医保局第十一批药品集采首次明确"集采非新药,新药不集采"原则,保护创新药利润预期 [4] - 证监会发布《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科创板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第五套标准上市 [4] - 国家层面首次提出"制定创新药目录,支持创新药发展",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基本医保、惠民保、商业健康保险) [5] - 政策组合拳精准拆除行业"三座大山":价格压制、融资无门、支付受限 [5] 产业竞争力 - 2025年上半年BioBAY园区企业完成近120亿美元出海交易,三生制药PD-1/VEGF双抗以60.5亿美元授权辉瑞创国产单笔纪录 [7] - 康方生物双抗依沃西(AK112)获50亿美元授权款,头对头试验击败全球"药王"K药 [7] - License-out爆发成为行业盈利解决方案,MNC大额首付款被视为对中国研发质量的硬核认可 [7] 研发投入 - 2020-2023年A股健康科技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占比稳步上升至5.1%,但整体水平仍较低 [8] - 医保科技研发投入占比最高但不足10%,医疗科技和医药科技研发占比呈浮动上升趋势 [8] 行业挑战 - License-out虽带来现金流与国际认可,但中国药企需建立自主全球商业化能力,研发外包非长远之策 [10] - 产业考验在于能否持续产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品,临床数据扎实且跟紧不掉队 [10]
国家医保局:2024年中国药企海外授权交易总额超500亿美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7-01 19:16
政策支持创新药发展 - 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促进创新药全球市场发展 [1] - 发挥中国产能、市场和经验优势,在国际交流中宣传推介中国创新药成果 [1] -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搭建全球创新药交易平台,面向东南亚、中亚及"一带一路"国家加强国际推广 [1] - 支持创新药企业借助香港、澳门优势,推动中国创新药走向世界 [1][2] 创新药海外市场表现 - 2024年中国药企完成超过90笔海外授权交易,总金额超500亿美元 [1] - 国家医保局指导广西依托中国—东盟医药区域集采平台,促进国产药品、耗材进入东盟国家 [1] - 创新建立跨境购药便捷服务通道,标志着医药集采跨境合作迈出实质性一步 [1] 政策具体举措 - 搭建平台助力拓展海外市场,支持更多地区发挥区位优势建立创新药交易平台 [1] - 支持商业保险扩大对创新药投资规模,培育耐心资本,助力生物医药创新型企业发展 [2] - 提供价格支持助力创新药出海,借鉴国际做法执行谈判价格保密机制 [2] - 对商保创新药目录内药品探索建立更严格价格保密机制 [2]
荣昌生物: 荣昌生物关于签署授权许可协议暨对外投资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6 10:21
交易事项概述 - 荣昌生物与美国Vor Bio公司于2025年6月25日签署许可协议,将泰它西普在除大中华区以外的全球范围内的开发和商业化独家权利授予美国Vor Bio公司 [1] - 交易对价包括1.25亿美元现金及认股权证,最高可达41.05亿美元的临床注册及商业化里程碑付款,以及高个位数至双位数的销售提成款 [1] 许可产品信息 - 泰它西普是全球首个由荣昌生物自主研发的重组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增殖诱导配体(APRIL)双靶点融合蛋白,通过抑制BLyS和APRIL与B细胞表面受体结合,阻断B细胞异常分化和成熟 [2] - 该产品在中国已获批治疗重症肌无力(MG)、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类风湿关节炎(RA),2024年销量突破150万支 [2] - 治疗MG的全球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已获美国FDA快速通道资格及欧美孤儿药资格 [2] 被许可方基本信息 - 美国Vor Bio公司是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创新型生物制药公司,专注于新型抗体药物的临床开发和商业化,致力于解决全球严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2] 许可协议主要内容 - 首付款及认股权证:荣昌生物获得4500万美元首付款,荣普合伙获得价值8000万美元的认股权证,可认购美国Vor Bio公司3.2亿股普通股(约占其经扩大总发行股本的23%) [3] - 里程碑付款:基于开发及销售进度,美国Vor Bio公司将支付最高可达41.05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 [3] - 销售提成:美国Vor Bio公司将支付达到实际年净销售额高个位数至双位数比例的销售提成 [3] - 双方设立联合战略委员会,协调许可产品的全球开发和商业化 [4] 证券购买协议主要内容 - 美国Vor Bio公司向荣普合伙发行认股权证,荣普合伙有权认购其3.2亿股普通股,行权价格为每股0.0001美元 [4] - 认股权证的行使需满足美国Vor Bio公司股东会批准、中国监管机构批准及公司章程修订等条件 [4] 本次交易对公司的影响 - 加速泰它西普的海外市场拓展,提升公司品牌价值和国际影响力 [5] - 通过引入合作伙伴,加速产品全球开发进程,获得可观的里程碑付款及销售提成,增强现金流并分散研发风险 [5]
6.24犀牛财经早报:16家公司率先“透底”半年报 国际原油期货结算价大幅收跌超7%
犀牛财经· 2025-06-24 09:34
公募"后浪"汹涌而来 控制回撤成必修课 "后浪"汹涌,公募新势力席卷而来。在今年以来业绩排名前十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中,半数基金经理管理 年限不足3年。他们凭借对新消费和创新药领域的精准布局,业绩表现相对抢眼。在业内人士看来,新 生代基金经理们进攻性十足,但在注重进攻锐度的同时,还需深刻理解控制回撤的重要性,做好收益和 回撤的平衡,这是保持长期高回报的关键所在。(上证报) 近一个月以来,中国创新药企对外授权巨额交易捷报频传。先是三生制药公布了一项总金额超60亿美元 的对外授权BD(商务拓展)大单,其12.5亿美元首付款创下此前最高纪录;紧接着是石药集团宣布与 阿斯利康订立战略研发合作协议,总金额达53.3亿美元。三生制药、石药集团的巨额BD交易大单,让 外界看到了中国创新药产品的价值,也使得"中国研发,海外授权"的创新药发展逻辑被广泛认可,中国 创新药行业的角色正在实现从"跟随者"到"参与者"乃至"贡献者"的跨越式发展。(证券时报) 业绩分化显著 16家公司率先"透底"半年报 A股半年度业绩预告陆续披露。数据显示,截至6月23日17时,A股共有16家上市公司对外披露2025年半 年度业绩预告,其中包括多家行业头部 ...
思诺金医药助力智翔金泰与Cullinan就BCMA/CD3项目达成超7亿美元海外授权合作协议
IPO早知道· 2025-06-06 04:51
智翔金泰与Cullinan Therapeutics的合作 - 智翔金泰与Cullinan Therapeutics达成海外授权合作协议 Cullinan获得GR1803注射液在大中华区以外的全球开发、生产及商业化权益 智翔金泰保留中国内地的权益 [1] - 智翔金泰将获得2000万美元首付款 最高达6.92亿美元的潜在里程碑付款 以及大中华区外基于净销售额的分级特许权使用费 [1] - 合作有望加速GR1803的全球研发进程 推动创新成果惠及全球患者 是公司深化全球化战略布局和创新转型的重要里程碑 [2] GR1803注射液产品信息 - GR1803注射液是智翔金泰自主研发的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双特异性抗体药物 靶点为BCMA和CD3 [2] - 该产品于2022年8月被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 目前处于2期临床试验阶段 [2] 思诺金医药的BD服务 - 思诺金医药担任本次交易的BD顾问 提供全程商务服务 包括合作模式选择、数据包整理、项目推荐、尽调、商务谈判等 [3] - 思诺金医药团队由副总裁周思翔博士牵头 首席商务官Jung Lee博士和李晗博士组成 在生命科学和医疗健康交易领域提供全方位支持 [3] - 公司成立于2022年3月 核心团队分布在中国上海和美国波士顿、旧金山 拥有丰富的BD经验和广泛的行业资源 [3] - 自成立以来 公司已评估超过300个项目 与20多家国内公司合作 完成3个交易 涉及小分子、大分子、ADC等多个领域 [3]
创新药:仿创型公司专题会议
2025-05-25 23:31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创新药行业 - **公司**:苑东生物、信立泰、新麦公司、伊帆医药、罗欣药业、舒泰神、华东医药、一品红、远大医药、四环医药、先声药业、海思科、金鑫药业、奥泰康、奥赛康、三生制药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创新药市场表现与策略** - 过去三个月创新药表现突出成医药行业焦点,当前市场对创新药有优选、均衡、高切低三种策略,本轮驱动因素更多来自海外BB授权[3] 2. **仿创型公司选股因素** - 应关注基础业务和仿制药业务发展,核心驱动是海外BB授权,选股重点关注基本面和临床数据驱动,高切低策略操作空间大[4] 3. **各公司发展情况** - **苑东生物**:2025年业绩稳健增长,参股公司超阳医药在骨髓瘤治疗领域潜力显著,新产品是来那度胺升级,处于单药一期爬坡阶段,初步数据好,预计占40 - 50亿市场份额,今明两年进度值得期待[1][5] - **信立泰**:仿创转型成功,产品线夯实业绩基础,2025年108和S086上市及那都司他推动发展,持续推新巩固市场地位[1][6] - **新麦公司**:创新药领域表现突出,核心产品JK07二期数据显示射血分数大幅改善超诺欣妥,预计明年下半年读出完整数据,成药性明确,今明两年多款品种将进入研发阶段[1][7][8] - **伊帆医药**:近年来业绩显著提升,中药和化药业务收入增加弥补原料药收入缩减,新品种放量,创新药放量且有新分子将进入研发阶段,公司架构更稳定[1][9] - **三生制药**:获得肺小细胞肺癌实体瘤一线国际竞争入场券,与港股其他企业比估值有空间,与辉瑞合作项目受关注[10] - **罗欣药业**:消化系统领域优势显著,P - CAB产品拉伸销售趋势好,是首个进入医保目录的国产P - CAB,今年参加医保谈判有望推动销量,持续拓展消化系统布局,仿制药业务提供现金流,一季度扭亏为盈[1][11] - **舒泰神**:核心产品0,601波米泰梅阿尔法治疗血友病抑制物适应症获突破性疗法认定,有效止血率90%,半衰期长,市场前景广阔;1,002针对ARDS进入二期临床收尾阶段;整体在研管线布局丰富,未来发展空间大[1][2][12][13] - **华东医药**:2025年业绩和科研显著推进,去年研发投入27亿,在研管线聚焦糖尿病、肿瘤、自免领域,糖尿病管线进展良好,今年利润目标约40亿,对应市值900亿左右,看点是创新药和医美板块[14] - **一品红**:将AR882中国区权益从85%提升至100%,助推临床进展,9月预计读出海外三期中期数据[15] - **远大医药**:关注两个创新药,脓毒症新药3,141达中国二期临床终点获多中心开展机会,核药板块190去年销售额5亿,峰值超10亿,ADC产品CDX591处于后期阶段,成都温江生产基地有望7 - 8月供应核药[16] - **四环医药**:2025年重点发展医美板块与创新药研发平台,医美板块新品上市及肉毒素销售预计达10亿收入,创新药比洛昔利获批用于乳腺癌治疗[17] - **先声药业**:2025年亮点包括商业化、研发、存量业务修复及潜在BD进展,重点商业化品种恩利妥和科赛拉,业务结构持续迭代转型有弹性[18] - **海思科**:持续在镇痛领域发展,环泊酚占静脉麻醉市场第一份额,去年销售12亿,今年预计增长40%,新品种不断获批,有潜在合作机会[20] - **金鑫药业**:2025年轻装上阵,吉达西尼上市放量元年,成品药业务预计稳健增长,医疗器械板块进入国际知名企业供应链,新产品商业化带动创新药管线新阶段,推进慢病领域新品种[21] - **奥泰康**:2024年仿制药板块业绩恢复增长,利润回正,抗感染仿制药有潜力品种将推动板块进一步增长[22] - **奥赛康**:2024年仿制药板块恢复增长,创新药部分成药确定性强的管线陆续进入商业化阶段,有望参加医保谈判;细胞因子技术平台有突破,未来持续扩展仿制药板块,加速创新药管线发展[23][24][25][26]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先声药业的西妥昔单抗贝塔在安全性上比同类产品有明显优势,先必新获批舌下片新剂型,是全球首个获FDA突破疗法认证的脑卒中创新药物,去年注射液销售20亿,今年有望冲刺五六十亿量级,公司推进海外临床,布局自免和肿瘤领域,预计收入和利润双位数以上增长[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