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刺激
搜索文档
国际金融市场早知道:11月17日
新华财经· 2025-11-17 07:27
【资讯导读】 ·美国宣布取消从阿根廷、厄瓜多尔、危地马拉和萨尔瓦多进口的部分食品关税,涵盖咖啡、香蕉等日 常消费品,旨在回应民众对物价上涨的关切。 ·美国与瑞士已"基本"达成贸易协议:美方将瑞士商品关税从39%降至15%,瑞士则承诺对美投资2000亿 美元,推动双边经贸关系深化。 ·韩美就关税和防务达成一揽子协议:韩国输美产品若税率已达15%或以上,将免征附加关税;未达标 准者统一提至15%。同时,美国将汽车、零部件及木材类产品关税降至15%。韩国承诺对美投资3500亿 美元。 ·为缓冲美国关税政策影响,韩国政府计划2025年将电动车补贴提升20%,达9360亿韩元,并向汽车零 部件供应商提供超15万亿韩元政策融资,推出全方位产业支持措施。 ·特朗普调整对等关税部分农产品获豁免 ·堪萨斯联储主席:当前利率"恰到好处" ·欧盟废除小额免税政策所有进口货物将征关税 ·全球黄金ETF连续五个月净流入前十月创纪录 【市场资讯】 ·美国总统特朗普于11月14日签署新行政令,将部分农业产品从"对等关税"清单中剔除。更新后的豁免 清单及针对"结盟伙伴"的潜在调整自美东时间11月13日0时1分起生效。 ·堪萨斯联储主席施密德 ...
取消年度预算目标 日本财政政策转向
北京商报· 2025-11-13 23:45
日本财政政策转向 - 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表示将放弃使用年度基本收支盈余作为财政整顿目标,转而支持一个延续数年的新财政目标[1] - 此举被视为淡化了政府对财政整顿的承诺,并为增加财政支出铺路,标志着相对于过去政府政策的重大转变[1][2] - 日本政府计划在明年1月份考虑引入"多财年"方法来衡量国家财政健康状况[1] 财政状况与目标调整 - 日本已成为公共债务问题最为严重的发达国家之一,其公共债务相当于经济规模的两倍[1][2] - 由于往届政府持续部署大规模支出计划,日本已多次推迟实现基本预算盈余的时间表,当前目标是在2026财年末实现年度基本财政收支盈余[1] - 高市早苗未排除未来降低消费税的可能性,强化了市场对政府将优先提振经济而非改善公共财政的预期[1][2] 经济刺激计划草案 - 日本政府拟定的经济对策草案包含三个核心支柱:应对生活保障与物价上涨、通过危机管理投资与增长投资实现强劲经济、强化防卫与外交能力[2] - 该方案将扩充地方政府可自由支配的"重点支援地方交付金",并为受美国关税影响的中小企业提供资金周转支持,旨在支撑疲软的个人消费[2] - 政府计划于11月下旬通过内阁会议决定该经济对策,其规模是否会超过2024年度约13.9万亿日元的预算受到关注[2] 产业政策与争议 - 经济刺激计划草案据报将包含针对人工智能和半导体等17个重点产业的减税措施以促进投资[3] - 有质疑认为这17个领域范围较广,应进一步明确优先顺序,且许多领域与中国10年前提出的政策内容高度重叠[3] - 建议政府产业政策应摆脱"跟随式"战略,转向"前瞻性布局"[3] 股市表现与资金流向 - 受刺激政策影响,日经225指数近期大幅上涨,市场信心重燃[4] - 美国资金流入日本股市的速度是"安倍经济学"以来最快的,美国投资者的积极参与度已创下2022年10月以来的最高水平[4] - 在东京证券交易所和政府推动"改善资本效率"等措施下,自2021年以来日本价值股的表现已连续四年优于成长股[4] 科技股估值风险 - 花旗集团警告日本科技股已出现过热迹象,其估值甚至超越了美国"七巨头"[4] - 数据显示MSCI日本IT族群的PEG已突破东证指数整体水平,更超越美股科技"七巨头",呈现"估值跑赢获利动能"的模式[4] - 尽管对日股长期乐观,但花旗提醒需警惕短期内科技股回调等风险,有分析师也承认日经指数在10月底进入超买区域,市场可能出现盘整[4][5]
国际金融市场早知道:11月13日
新华财经· 2025-11-13 07:51
全球债券市场动态 - 俄罗斯财政部计划首次发行人民币计价主权债券 发行规模及票面利率将根据12月2日认购登记结果确定 技术性配售定于12月8日进行 [1] - 2025年美国投资级债券发行规模已超过去年的1.496万亿美元 距离2020年1.75万亿美元的历史高点仍有距离 [1] - 2025年全球债券发行规模首次突破6万亿美元大关 创下历史新高 [1] - 美国财政部未来几个季度内维持美债拍卖规模不变 但正密切关注特定美国国债需求的潜在长期变化 已开始考虑增加长期债券发行规模以分散到期日并降低展期风险 [1] 美国货币政策与经济数据 - 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哈塞特表示若获提名接替鲍威尔出任美联储主席将接受 并主张12月大幅降息50个基点 批评鲍威尔在政府停摆和通胀回落背景下未更积极降息 [2] - 因政府停摆 10月就业报告和CPI数据恐无法发布 或成史上首次缺失 劳工统计局已暂停运作 关键经济指标收集受阻 [2] - 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宣布将于2026年2月28日任期结束时退休 其任内货币政策立场偏鹰派 [2] - 波士顿联储主席柯林斯称短期内进一步降息门槛相对较高 因通胀仍高 认为当前利率处于轻度紧缩状态 除非劳动力市场明显恶化否则应谨慎行事 [2] 全球能源市场展望 - 国际能源署报告认为全球石油与天然气需求可能会持续增长至2050年 到2030年液化天然气供应量将增长50% 到2050年全球石油需求将达到每日1.13亿桶 较2024年水平增长约13% [3] - 欧佩克预计2026年石油市场将实现供需平衡 维持2026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测不变为每日138万桶 2025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预测为130万桶/日 [3] 主要资产价格表现 - 道琼斯工业指数上涨0.68%报48254.82点 续创收盘新高 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0.06%报6850.92点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0.26%报23406.46点 [4] - COMEX黄金期货上涨2.07%报4201.4美元/盎司 COMEX白银期货上涨4.90%报53.23美元/盎司 [5] - 美油主力合约下跌4.19%报58.48美元/桶 布伦特原油主力合约下跌3.74%报62.72美元/桶 [6] - 2年期美债收益率上涨1.67个基点报3.568% 5年期美债收益率上涨1.04个基点报3.672% 10年期美债收益率持平报4.067% 30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跌0.29个基点报4.665% [6] - 美元指数下跌0.01%报99.47 欧元兑美元上涨0.08%报1.1592 英镑兑美元下跌0.12%报1.3134 [6] 美国财政与贸易政策 - 美国财长贝森特透露特朗普政府将在未来几天公布实质性关税新举措 同时拟对咖啡、香蕉等商品减免关税 并讨论向年收入低于10万美元的家庭发放2000美元关税红利退税 [1] 其他国家经济政策 - 日本政府在经济刺激草案中承诺将毫不犹豫地增加支出 推动大胆且战略性的投资以提振濒临停滞的经济 重点聚焦危机管理与增长领域 [2]
Peter Schiff Slams Trump's $2,000 'Dividend' Checks: '...Defeats The Very Purpose Of The Tariffs' - Apple (NASDAQ:AAPL), Qualcomm (NASDAQ:QCOM)
Benzinga· 2025-11-10 19:18
特朗普关税股息提案 - 前总统特朗普提议利用关税收入向美国民众发放每人至少2000美元的股息 用于偿还巨额债务和支付股息[2] - 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股息可能采取多种形式 包括大幅度的税收减免 而非直接发放支票[4] 经济专家反对观点 - 经济学家彼得·希夫批评该提案在经济上适得其反 股息总成本将超过关税收入[1] - 希夫认为股息支付将导致消费者购买更多昂贵进口商品 从而增加贸易逆差[1][2] - 克雷斯卡特资本的奥塔维奥·科斯塔警告该计划可能引发通胀第三波 无法通过发钱和降息来治愈通胀[3] 市场反应与评论员分歧 - SPDR S&P 500 ETF信托上涨0.97%至677.49美元 Invesco QQQ信托ETF上涨1.54%至619.14美元[5] - 部分分析师将提案视为市场刺激措施 安东尼·庞普里亚诺认为刺激措施将推高股票和比特币[3] - 富图穆证券的谢伊·博洛尔将提案描述为将关税收益返还给纳税人[3]
政府“停摆”一个月 美国错过了多少“截止日期”?
央视新闻· 2025-11-01 07:12
政府停摆事件概述 - 美国政府停摆自10月1日开始,截至10月31日已持续31天 [1] - 此次停摆是时隔近七年联邦政府再度停摆 [3] 对公共服务与机构的影响 - 约75万名联邦雇员被迫停薪休假,多项公共服务陷入停滞 [3] - 美国国家档案馆、美术馆等多家博物馆于10月12日开始关门 [5] - 美国联邦法院系统剩余资金于10月20日耗尽,系统内3.3万名工作人员中部分人员被迫无薪休假,此为近30年来司法系统首次大规模遣休员工 [10] - 美国能源部下属国家核安全管理局大部分员工被强制休假,为该机构成立以来首次 [12] - 10月28日发薪日,约1.3万名空管人员和5万名运输安全管理局职员未能按时拿到全额工资 [13] - 美国众议院工作人员无法领取原定于10月31日发放的薪水 [19] 对经济数据与决策的影响 - 美国劳工统计局未能按计划于10月3日公布月度就业数据统计报告 [3] - 美国劳工部推迟发布9月消费者价格指数报告 [8] - 第三季度美国GDP报告被推迟公布 [15] - 重要数据统计工作的停摆影响美联储等机构决策,迫使政策制定者、金融机构及企业在缺乏关键信息下盲目决策 [5][8][15]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停摆期间通过私营机构数据评估经济状况,但无法取代政府统计,若持续局面将更具挑战性 [10] 对特定行业的影响 - 国家广场附近博物馆关门导致全美多地旅游业受冲击,区域内餐饮、交通、酒店业持续遭受影响 [5][7] - 空管人员申请病假日益增多,人员短缺造成航班延误 10月25日有超过5300个航班延误,26日有超8600个航班延误,27日有近7000架次航班延误 [15] - 10月26日和27日的航班延误中分别有44%和24%是由空管员缺勤造成,停摆前此比例平均仅为5% [15] - 美国商会报告称,停摆前四周内与联邦政府签约的企业已累计损失约120亿美元,约6.55万家小企业每周损失达30亿美元 [17] - 国会预算办公室警告,若停摆持续可能给美国经济造成70亿至140亿美元的损失 [17] 未来潜在风险与截止日期 - 美农业部宣布11月1日停止发放食品救济,其"补充营养援助计划"覆盖约4200万人,约占美国总人口八分之一 [20] - 若11月5日前未通过临时拨款法案,此次停摆将进入第36天,打破历史最长停摆纪录 [21] - 若停摆持续至11月下旬感恩节假期旅行季,可能导致空管员缺勤和航班延误更多、机场安检排队时间更长 [22]
越秀证券每日晨报-20251023
越秀证券· 2025-10-23 14:11
主要市场指数表现 - 恒生指数收报25,781点,单日下跌0.94%,但年初至今累计上涨28.52% [1] - 恒生科技指数收报5,923点,单日下跌1.41%,年初至今累计上涨32.56% [1] - 美股三大指数收市下跌,道琼斯指数跌0.71%至46,590点,标普500指数跌0.53%至6,699点,纳斯达克指数跌0.93%至22,740点 [1][6] - 欧洲股市表现分化,英国富时100指数逆市上涨1.13%至9,533点,德国DAX指数和法国CAC指数分别下跌0.74%和0.65% [1][7] 主要货币与商品表现 - 美汇指数报99.006,一个月内上升1.71% [2] - 黄金价格报每盎司4,083.89美元,一个月及六个月分别上涨9.02%和20.82% [2] - 白银价格报每盎司48.509美元,一个月及六个月分别上涨10.06%和49.17% [2] - 布伦特原油价格报每桶62.34美元,一个月内下跌5.52% [2] 全球市场要闻与动态 - 特朗普政府取消与普京会面并对俄罗斯两大石油公司实施新制裁 [4][11] - 美国正考虑限制对中国出口由软件驱动的广泛产品,从笔记本电脑到喷射引擎 [4][12] - 英国9月CPI按年升3.8%,核心通胀升3.5%,均低于市场预期 [4][15][16] - 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据报正准备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规模可能超过去年的13.9万亿日圆 [4][17] - 中国9月16至24岁青年失业率回落至17.7%,按月下降0.6个百分点 [4][19] 重点公司动态 - 信达生物与日本武田制药达成全球战略合作,涉及三个在研项目,公司目标到2030年推动5条管线进入全球III期临床 [4][20] - 华润医药成功发行11亿元人民币2025年首期科技创新公司债券,期限3年,发行利率1.82%创历史新低 [4][21] - 菜鸟第三季在拉丁美洲市场的全链路产品日均单量实现三位数环比增长,尤其在巴西、墨西哥表现显著 [4][22] - Tesla上季收入按年升12%至281亿美元,结束连续两季跌势,但经调整每股盈利50美仙低于预期 [6] - Netflix因上季盈利不及预期股价急跌10%,德州仪器上季业绩差过预期拖累同业股价 [6] 港股市场具体表现 - 港股主板成交额减至2,275.4亿港元,为两星期以来最少 [4] - 科技股受压,ATMXJ均下跌,阿里巴巴跌近2% [4] - 金价下跌拖累黄金相关股份,紫金矿业、招金等跌近2%或以上,周大福跌近6%成为跌幅最大蓝筹股 [4] - 石油股逆市上升,医药股个别发展,泡泡玛特反弹逾2% [4] - 新股广和通上市首日收报18.98港元,较招股价跌约12% [4] 行业板块表现 - 技术硬件、存储和外部设备板块表现最佳,单日上涨0.75% [26] - 银行板块上涨0.26%,石油、天然气和消费燃料板块上涨0.12% [26] - 汽车板块表现最差,单日下跌2.00%,半导体与半导体设备板块下跌1.59% [26] - 生物技术板块下跌1.58%,金属与矿业板块下跌1.57% [26] 新股与IPO市场信息 - 近期上市新股表现分化,轩竹生物-B上市以来累计上涨417.24%,而广和通上市首日下跌11.72% [30] - 滴普科技、三一重工等公司计划于10月28日上市 [30] - 多家公司已递交上市申请,涵盖清洁能源、AI解决方案、生物科技等多个行业 [31]
印尼推出16万亿印尼盾经济刺激计划
中国新闻网· 2025-09-15 22:03
经济刺激计划概述 - 印度尼西亚政府宣布推出总额16.23万亿印尼盾(约合10亿美元)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 [1] - 该计划被称为"8+4+5"方案,包括8项2025年内实施的项目、4项延续至2026年的政策以及5项中长期就业举措 [1] - 举措将在2025年第四季度启动,部分政策将延续至2026年 [1] - 这是印尼政府继今年1月和6月之后推出的第三个刺激计划 [2] 经济背景与目标 - 印尼一季度经济同比增长4.87%,二季度为5.12% [1] - 政府希望通过本轮刺激措施确保2025年实现5.2%的全年增长目标 [1] - 计划旨在提振消费、降低企业成本并扩大就业岗位 [1] - 目标为推动家庭支出回升,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 [3] 短期刺激措施 - 为2万名高校毕业生提供为期6个月的带薪实习机会 [1] - 扩大个人所得税补贴范围,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延伸至酒店、餐饮业 [1] - 向低收入家庭发放粮食援助,10月至11月每户可领取10公斤大米 [1] - 为灵活就业群体提供工伤和死亡保险缴费50%补贴,为期6个月 [2] - 政府计划提供1050套补贴性房屋,并下调住房贷款利率上限 [2] - 推出"以工代赈"项目,在创造就业的同时改善交通和住房基础设施 [2] 中长期政策与就业计划 - 中小微企业所得税减免等政策将延续至2026年 [2] - 推动5项中长期就业计划,包括村镇合作社运营、渔村发展、鱼塘修复等 [2] 政策覆盖领域 - 刺激计划涵盖教育、税收、住房等领域 [1] - 重点支持劳动者、学生及关键产业 [1]
China’s Economy Suffers Another Setback As Investment Slumps
NDTV Profit· 2025-09-15 12:37
China’s economic activity slowed more than expected across the board in August with a sharp slump in investment, adding to the likelihood that policymakers will roll out more stimulus to ensure growth stays on track to hit the official target.Industrial output and consumption had their worst month yet this year after a sharp slowdown in July. Production at Chinese factories and mines expanded 5.2% last month from a year earlier, according to data released by the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on Monday, the ...
菲律宾央行下调关键政策利率至5.0% 系年内第三次降息
中国新闻网· 2025-08-28 19:15
货币政策调整 - 菲律宾央行将关键政策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5% 系年内第三次降息[1] - 隔夜存款和贷款利率分别降至4.5%和5.5%[1] - 自去年以来累计下调关键政策利率150个基点[1] 通胀预期变化 - 2025年全年通胀预期从1.6%略微上调至1.7%[1] - 2026年和2027年通胀预期分别保持3.3%和3.4%不变[1] - 潜在电价调整及大米关税政策变化可能推高通胀压力[1] 经济环境与政策展望 - 国内需求依然强劲但美国贸易政策外溢效应持续拖累全球经济[1] - 央行对连续降息带来的经济刺激效果持乐观态度[2] - 年内可能再度降息25个基点[2] 农业与贸易政策 - 菲律宾政府自9月1日起暂停所有大米进口60天[1] - 农业部建议将大米进口关税从15%恢复至35%[1] - 近期米价持续回落 措施旨在保护本地稻农[1]
要求降息未果!特朗普再批鲍威尔
搜狐财经· 2025-08-01 15:09
美联储利率政策与政治博弈 - 美联储维持联邦基金利率在4.25%至4.50%区间不变 连续第五次拒绝降息 [1] - 特朗普公开指责鲍威尔是"最糟糕的美联储主席" 并承认任命他是"重大错误" [1] - 高利率导致消费紧缩 信贷收缩 房地产市场冻结 企业投资观望 经济流动性被钳制 [3] 美联储独立性与市场影响 - 美联储独立性被视为资本市场最后底线 货币政策沦为选举工具将引发美元信用 债券稳定 国际资本流向全线失控 [3] - 鲍威尔坚持不向政治压力妥协 避免引发全球对美联储独立性质疑和金融系统性风险 [3] - 特朗普无权直接干预美联储决策 因美联储主席由国会确立任期并享有独立职责 [4] 特朗普的政治压力与经济诉求 - 特朗普急需经济繁荣装点选情 希望操控利率政策作为杠杆 [3] - 特朗普要求"史诗级降息"以刺激经济 但遭到美联储抵制 [4] - 高利率导致房贷 车贷 信用卡利息压力上升 正在侵蚀民众对"经济奇迹"的记忆 [7] 制度冲突与潜在后果 - 特朗普持续攻击美联储 试图摧毁制度边界 将政策讨论沦为人身攻击 [6] - 若特朗普强行通过行政命令改变联储结构 将削弱全球对美国货币体系信任 引发资本撤退 汇率波动和不可控通胀 [10] - 鲍威尔扮演制度守门人角色 维护美联储最后尊严和美元全球储备货币信用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