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元潮汐
icon
搜索文档
美联储二度降息:狂欢下的全球资产棋局与投资者破局之道
搜狐财经· 2025-10-27 11:42
来源:余丰慧 当1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破4%关口(2025年10月25日,智通财经),华尔街交易员的欢呼与北京私募经理的焦虑形成奇妙共振——美联储本周即将 落地的年内第二次降息,正以"美元潮汐"之力搅动全球资产定价逻辑。这场被鲍威尔定义为"风险管理式"的宽松行动(2025年9月18日,美联储货 币政策会议纪要),既是对美国就业市场疲软的回应(9月美国失业人数22.7万,2025年10月27日,搜狐网),也为创业投资者埋下了机遇与陷阱 交织的命题。 一、降息逻辑:预防性宽松与通胀博弈的平衡术 三、创业投资者的破局策略:从"流动性博弈"到"价值锚定" 对于创业投资者而言,此次降息周期既是"顺风车",也是"试金石"。盲目追逐流动性红利往往难逃"接盘"命运,唯有锚定产业趋势与估值安全边 际,才能在波动中获利。 科技成长赛道需聚焦"硬创新"。降息降低了研发融资成本,半导体设备(中微公司、北方华创)、AI算力(中际旭创)等领域将迎来业绩兑现期 (2025年9月17日,搜狐网)。但需警惕"估值泡沫"——当前国证成长100指数PEG为0.7,而部分AI概念股市盈率已超100倍(2025年9月24日,有 连云数据),创业投资者应 ...
从就业火爆到数据造假?美联储25个基点降息,揭穿美国经济真面目
搜狐财经· 2025-10-09 13:21
降息背后的"数据陷阱" 美联储最终决定降息,不是拍脑袋定的,而是被一组"反转又反转"的经济数据推着走的,之前特朗普政 府一直跟大家说"美国经济好得很,就业市场火爆得不行",这套说法跟游戏里商家宣传"这副本超简 单,随便打就能爆神装"似的。 不仅是为了"刷政绩",还成了美联储一开始不想降息的理由,毕竟要是经济真这么好,央行的重点就该 是防通胀,哪用得着随便宽松呢? 当地时间9月17日,美联储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这事听起来像是金融圈的"专业 操作",谁能想到,美联储一次25个基点的降息,能把美国经济的"底裤"和全球金融的"敏感神经"都给 扯了出来? 可从8月开始,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的就业数据,就跟游戏里突然出现的"隐藏陷阱"似的,一下戳破了 之前的"美好假象",8月1日先爆了个冷门:7月新增就业才7.3万人,比市场预期的10.4万少了一大截。 更让人意外的是,统计局还把前两个月的就业数据改了,加起来往下砍了25.8万个岗位,这幅度跟游戏 里"装备属性突然被砍半"差不多。 其中6月的数据更夸张,从之前吹的"强劲增长"直接变成负增长,这还是2020年12月特朗普第一任期最 后一个月以来头一回。 ...
突发!外围传来大消息!
券商中国· 2025-09-23 15:42
港元拆息及汇率走势 - 一个月港元拆息报3.91107% 上升29.797基点 连升四日并创四个月高位 [1][2] - 三个月拆息报3.73881% 上升18.107基点 隔夜息报4.4525% 上升31.821基点 [2] - 过去30天港元兑美元升值约1% 升幅为2003年以来罕见水平 [1][2] 资金流动与需求 - 季度末临近推动内地投资者加大港股购买力度 港元需求攀升 [1][4] - KraneShares中证中国互联网ETF连续第六周资金流入1.42亿美元 六周合计流入5.99亿美元 规模不足1-2月同期的三分之一 [4] 港股历史表现与周期特征 - 恒生指数1965-2025年间62%年份实现正回报 其中92.1%正回报年份跑赢1年期美债利率 [6] - 2013-2023年恒指年化回报率-3.1% 2020-2023年累计下跌近40% 为史上首次连续四年负回报 [7] - 2000年以来美联储低利率周期均推动恒指突破历史前高 当前距离新高仍有较大空间 [7] 政策与市场展望 - 除2019-2020年特殊情形外 美联储降息后短期港股均表现较好 科技、可选消费、医药等成长板块有望受益 [8] - 外资增配空间广阔 稳增长政策与基本面筑底背景下港股核心资产配置价值凸显 [8]
美联储终于出手了,首轮降息开启,中国会跟牌么?历史给答案
搜狐财经· 2025-09-21 09:55
美联储降息决策 - 2025年9月18日美联储宣布下调联邦基金利率25个基点 结束近一年加息周期 [1] - 降息决策基于通胀指标PCE从7%降至2.2% 高利率政策已无必要 [5] - 高利率导致美国家庭企业承压 财政部每年多支付180亿美元利息 [7] 市场即时反应 - 美元指数短线下挫 人民币汇率出现升值迹象 [9] - 北向资金9月19日单日净流入超15亿美元 推动A股高开高走 [9] - 全球资本重新布局 国际投行调整资产配置策略 [9] 资本流动趋势 - 2025年上半年北向资金累计流入A股836亿美元 [15] - 美联储降息促使资本寻求高性价比资产 中国成为重点目的地 [13] - 中美利差缩小缓解人民币贬值压力 提升人民币资产吸引力 [13] 货币政策立场 - 中国央行坚持"以我为主"政策定力 不盲目跟随美联储路径 [20] - 政策重点平衡货币宽松 汇率稳定与资本安全三者关系 [22] - 避免重蹈2015年资本外流覆辙 慎用降息工具 [20] 行业影响分析 - 房地产行业可能受益于房贷利率下降 减轻购房压力 [25] - 外贸企业面临人民币升值削弱出口竞争力的挑战 [27] - 金融消费科技板块轮番发力 A股连续两日上涨 [27] 资产配置变化 - 存款利率与货币基金收益预期走低 [25] - 资金流向黄金股票等高风险资产 [25] - 家庭资产配置呈现多元化趋势 [25] 企业应对策略 - 出口企业需加强汇率避险工具使用 [27] - 企业需灵活调整汇率结算与订单定价策略 [27] - 制造业与小微企业持续获得定向政策支持 [20] 市场预期管理 - 监管层警惕流动性泛滥引发资产泡沫 [29] - 市场对"慢牛行情"预期升温 [29] - 外资持续流入增强市场稳定性与活跃度 [29]
美联储降息,大放水要来了吗?对股债汇房有啥影响?
搜狐财经· 2025-09-18 18:04
美联储降息背景与历史模式 - 美联储宣布降息25基点 加拿大央行跟进降息 预计多国央行将跟随[2] - 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运行机制:美国通过印钞购买他国产品输出美元 加息时资金回流美国 降息时美元冲向全球收购低价优质资产[3] - 美元潮汐机制形成对全球财富的周期性收割循环[4] - 本世纪三次大降息周期:2001-2003年为应对互联网泡沫和911事件降息550基点 2007-2008年为应对次贷危机降息500基点 2019-2020年为应对新冠疫情降息225基点[5] - 历次降息后美股表现:第一次降息后4年牛市指数翻倍 第二次降息后指数涨3倍 第三次降息后指数涨60%[5] 本次降息特性与动因 - 本次降息规模预计年内75基点 明年总规模不超150基点 不属于历史级别大降息[6] - 本次属防守型降息而非衰退型降息 核心动因为美国内部矛盾及对东大遏制策略失效[8] - 美国就业数据存在重大偏差:2024年新增就业180万数据下修91万 显示近半数就业增长为泡沫[9] - 政治因素影响货币政策:特朗普更换统计局长并向美联储安插人员 促使鲍威尔由鹰转鸽[11] 对中国资产影响分析 - 人民币汇率突破7.1关口 上半年出口仍增长7.2% 形成汇率稳定与出口增长并存的有利局面[11][13] - 股市受益于降息周期:历史数据显示1995年美元降息期间A股涨3倍 2007年基本翻倍[13] - 房地产市场关注利率变化:二季度建行房贷利率达3.08% 部分银行低至3.05% 若降息75基点可能进入2字头利率区间[13] - 债市将迎资产重估:外资对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兴趣提升[13] 政策预期与市场策略 - 重点关注9月22日LPR报价 可能通过降准降息组合操作释放流动性[13] - 央行已连续四个月通过买断式逆回购投放1.3万亿流动性[14] - 短期需警惕获利盘出货风险 降息周期发力存在延迟效应 需保持耐心[14]
今年首次降息!回顾美联储近年来的利率调整操作
搜狐财经· 2025-09-18 10:02
美联储利率决策 - 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至4.00%-4.25%区间 符合市场预期[1] - 这是2025年首次降息 继2024年三次降息后再次降息[1] - 美联储暗示2025年还将再降息两次[1] 经济状况评估 - 上半年美国经济活动增长有所放缓 就业增长放缓且失业率小幅上升[1] - 通胀率有所上升但仍处于相对较高水平[1] - 经济前景不确定性较高 就业下行风险有所上升[1] 货币政策投票结果 -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投票结果为11比1[1] - 美联储理事斯蒂芬·米兰投反对票并主张降息50个基点[1] - 斯蒂芬·米兰于2024年9月15日获参议院批准出任美联储理事[1] 点阵图预测 - 19名美联储官员中有9名认为到2025年底还将降息两次[3] - 其中一名官员认为2025年要降息1.25% 可能是斯蒂芬·米兰[3] 历史利率调整背景 - 2020年为应对疫情连续降息至近零利率 实施无上限量化宽松[4] - 2022年6月美国CPI同比上涨9.1% 创1980年以来新高[4] - 2022年3月至2023年7月连续11次加息累计525个基点[6] - 2024年9月首次降息50个基点至4.75%-5%区间 10月和12月再次降息[6] 美元政策全球影响 - 美联储通过降息加息形成美元潮汐收割全球财富[4] - 降息时超发美元输出资本劫掠他国 加息时驱使全球资本回流美国[6] - 政策使新兴市场面临融资更难还债更贵的双重困境[6]
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 年内或再降息两次
搜狐财经· 2025-09-18 09:45
美联储降息决策 - 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 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4%至4.25%之间 符合市场预期[1] - 这是2025年首次降息 继2024年三次降息后再次降息 并暗示今年还将再降息两次[1] -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投票结果为11比1 唯一反对票来自美联储理事斯蒂芬·米兰 其主张降息50个基点[1] 经济状况评估 - 美联储声明指出今年上半年美国经济活动增长有所放缓 就业增长放缓且失业率小幅上升 但仍处于历史低位水平[1] - 通胀率有所上升 仍处于相对较高水平 美联储货币政策目标是实现充分就业和长期通胀率稳定在2%[1] - 经济前景不确定性较高 委员会注意到就业下行风险有所上升 为支持达成目标决定启动降息[1] 利率预期点阵图 - 美联储点阵图显示19名官员中有9名认为到2025年年底还将降息两次[3] - 其中一名官员认为今年要降息1.25% 据媒体报道这名官员可能是斯蒂芬·米兰[3] 历史利率调整背景 - 2020年为应对疫情冲击 美联储激进降息至接近零利率 实施无上限量化宽松 推动通胀率在2022年6月达到9.1% 创1980年以来新高[3] - 2022年3月至2023年7月连续11次加息 累计加息525个基点 将利率维持在5.25%至5.5%区间 为2001年以来最高水平[5] - 2024年9月首次降息50个基点至4.75%至5%区间 随后在10月和12月又进行两次降息[5] 美元政策全球影响 - 美联储通过降息加息形成美元潮汐 按照美国利益需要在全球收割财富转嫁危机[3] - 降息时通过超发美元投资他国输出资本 加息时驱使全球资本回流美国支撑美元汇率[5] - 该政策使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面临融资更难还债更贵的双重困境[5]
今晚降多少?
搜狐财经· 2025-09-17 21:56
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降息预期 - 机构预测降息25个基点的可能性超过96% 降息50个基点的可能性为4% [1] - 市场普遍认为9月降息已确定 主要基于疲软的就业数据支持 [2] 美国就业市场数据表现 - 2025年8月非农就业人数仅增加2.2万人 远低于市场预期的7.5万人 [2] - 失业率升至4.3% 创近四年来新高 [2] - 劳工统计局大幅下修5月和6月非农数据 显示数据修正频繁且幅度大 [2] 美联储利率政策历史变化 - 2022年3月加息周期前联邦基金利率为0%-0.25% [4] - 经过11次加息后 2023年7月利率达到5.25%-5.50%高位 [4] - 2024年9月启动四年多来首次降息 累计三次降息后利率降至4.25%-4.50% [3][5] 美元利率政策的全球影响 - 美元利率变动被视为收割全球的工具 而非单纯基于国内通胀和就业 [6][7] - 降息行动将重塑跨资产相关性 推动主要货币波动 改变全球贸易平衡 [8] - 全球资产价格将出现剧烈重估 重新划定全球财富分配边界 [14][18] 降息决策背后的政治经济考量 - 经济数据为服务"政治大局"而设计 非农数据修正频繁 [7] - 降息力度取决于全球资本流动和美国债务压力 而非单纯经济数据 [9] - 美联储需平衡市场安抚和财政脆弱性暴露的风险 [11] 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 中国已深度与世界经济绑定 受美元潮汐影响较以往更明显 [5] - 出口企业将获得喘息之机 但需关注全球资产价格重估风险 [13][14] - 房贷利率继续下行 理财收益可能再创新低 [13]
中美金融巅峰对决,谁将笑到最后?
搜狐财经· 2025-09-13 13:02
美联储货币政策动向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9月可能降息 但未完全承诺 需视数据而定[1][3] - 特朗普政府持续施压美联储降息 甚至威胁换人[3] 美国经济现状与风险 - 美国依靠高利率吸引国际资本流入 但经济存在股市虚高和通胀压力[5] - 美国国债年利息支出达1.2万亿美元 高利率持续将加剧政府债务风险[11] - 若降息导致利差收窄 可能引发资本外流和高负债企业倒闭潮[5] 美元周期战略分析 - 美国可能复制1990年代对日本的美元潮汐策略:先降息推高新兴市场资产泡沫 再加息促使资本回流[6] - 此策略曾在日本导致半导体 汽车 地产和金融领域资产被大量收购 造成"失去的三十年"[6] - 当前美国明显将同样策略对准中国[6] 中国经济应对策略 - 中国采取不跟随放水 不盲目刺激 主动拆解泡沫的稳健政策[7][8][9] - 通过挤压地产泡沫 抑制股市虚火 谨慎降息来争取时间[9] - 全力推进芯片 新能源 AI等关键技术突破以实现产业升级[11] 大国博弈格局 - 美国主要依靠金融战手段 中国拥有全产业链基础 内需市场和技术突破能力[13] - 博弈结果将决定美国能否维持霸权或世界格局重新洗牌[12] - 关键因素在于哪一方先无法承受压力[13]
为什么A股突然涨得这么猛,到底是谁在买?
雪球· 2025-08-29 16:08
核心观点 - A股市场近期上涨的主要推动力是外资流入而非散户行为 外资流动受美国货币政策影响显著 表现为美元贬值时人民币升值且A股上涨 反之则下跌 汇率与股市走势存在明显关联性[6][9][13] 市场资金结构分析 - 散户资金量庞大但力量分散 无法形成统一方向性影响 且普遍存在追涨杀跌行为 难以逆转市场趋势[3][4][5] - 外资是影响A股市场的主力资金 其流向直接决定股市涨跌方向 国内机构投资者通常跟随外资操作[9][10] 汇率与股市关联机制 - 美元升值导致人民币贬值时 资金从中国流向美国 A股市场下跌 例如2022年美国加息期间[13] - 美元贬值推动人民币升值时 资金从美国流向中国 A股市场上涨 例如2024年9月美国降息后[13][15] - 2024年4月8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为7.42 当前降至7.12 人民币持续升值期间A股表现相对强势[16][17] 近期市场表现分析 - 2024年8月28日人民币升值可能是当天下午A股突然上涨的原因之一[18] - 外资流向存在不确定性 通过汇率预测股市走势难度较大 需持续跟踪观察[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