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 to C
icon
搜索文档
当阿里戴上AI眼镜,AI to C的路能更清晰吗?
36氪· 2025-08-02 15:04
阿里巴巴AI战略布局 - 公司首款自研AI眼镜"夸克AI眼镜"已完成研发,预计年内发布,集成通义千问大模型及支付宝、高德等阿里生态应用[1] - 该产品采用双芯片双电池系统,主打全天候佩戴和语音交互,定位为"AI超级助手",计划联合全球眼镜品牌提升用户体验[19][20] - 互联网大厂纷纷入局智能眼镜赛道,2024年上半年灵伴科技、小米、雷鸟等厂商已密集发布新品[1] AI to C业务转型 - 公司从2024年底开始战略调整,将AI to C与to B并行发展,重组团队并挖来顶尖AI科学家许主洪负责C端业务[6] - 形成智能信息事业群(夸克、UC、通义APP)和智能互联事业群(天猫精灵、AIoT)两大业务板块[6] - 通义APP在2025年初改版接入QwQ-32B模型并新增人格化智能体,直接对标字节跳动豆包[9] 产品矩阵表现 - 夸克累计下载量达3.7亿居行业第一,00后用户占比超50%,但AI功能使用率存疑,月活波动大(高考季2亿vs日常1亿)[12][18] - 通义APP下载量约2000万,在AI应用榜单排名第18,远低于豆包(2亿)、Kimi等竞品[3][4][5] - 七麦数据显示字节跳动豆包、百度文小言等竞品在C端市场认知度显著领先[4][5] 生态协同战略 - 通过"大模型+应用+硬件"闭环:通义大模型赋能应用创新,应用需求拉动硬件增长,硬件数据反哺模型优化[8] - 夸克转型为"AI超级框"成为核心入口,地位超过通义APP,依托现有3.7亿用户基础实现AI场景落地[11][12] - 智能眼镜被视为下一代超级入口,公司同时向Rokid等硬件厂商输出AI能力,布局B端和C端市场[19][20] 市场竞争态势 - 行业呈现"百镜大战2.0"格局,手机厂商和初创企业加速推出AI硬件产品[1] - C端AI应用面临用户留存挑战,QuestMobile数据显示多数AI应用月活呈下滑趋势[12] - 竞品如豆包、Kimi凭借明确的AI原生定位形成更强用户粘性,与夸克"大而全"模式形成差异[16]
80%企业明年会消失,AI玩具的生死线不是“套娃”Labubu
钛媒体APP· 2025-07-31 10:08
"这是为数不多可以低成本进入的AI硬件市场,最近这段时间国内会迎来一波新品的高发,但差不多八 成的新入创业公司会在明年死掉。"一名长期关注AI硬件领域的投资人对作者说道。 近两三年,在AI大模型的推动下,催生了许多新的机遇,并在多行业之间迎来了跨界的融合。这其 中,就包括上述投资人说的AI陪伴行业,以玩具、玩偶、宠物为切入点,基于当下大众的情感陪伴需 求,以及AI带来的交互属性,被认为是AI to C赛道最具潜力的方向。 此前,多项研究数据以及市场行为已经证明,宠物消费已成为万亿蓝海市场,以"Labubu"为代表的潮玩 IP更是引发了全球消费者的疯狂追逐,而当AI与风口产业结合,下一个市场"爆款"自然成了共识,先后 引来马斯克、OpenAI的入局,多家投资机构也在抢先押注。 不过,对比人形机器人,我们在看到AI玩具更容易商业化的潜力同时,也要认识到一个问题,现在市 场对这一行业还未达成一个完全的统一认知,不仅仅是形态设计上,对AI的角色定位也是一样。 与此同时,任何新兴的风口产业,往往都伴随着泡沫的出现,前台的风光不代表着商业化就能跑通。 马斯克、OpenAI入局,"孤独患者"撑起的万亿赛道 新消费时代,大众 ...
AItoC4方向:05:稳定币、NFT与传媒板块的逻辑
国投证券· 2025-06-16 21:0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领先大市 - A,维持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稳定币关注度因合法化进程推进而提高,其与传媒互联网板块存在一定逻辑联系,目前处于政策、预期、试水阶段,暂不梳理投资标的 [2][4][1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稳定币一直都有,当下市场关注度源于其加速合法化 - 稳定币产生是为对冲加密货币高波动性,以美元为虚拟“货币”锚,2014 年起各类稳定币陆续推出 [11] - 当下市场关注度高源于稳定币合法性进程推进,5 月 19 日美国稳定币法案在参议院通过程序性立法,5 月 21 日香港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 [11] - 美国市场偏好交易性、金融性,加密货币、稳定币契合美国文化,美国卡牌市场以体育文化为核心,金融化和投资化特征明显,日本卡牌市场以集换式卡牌为核心,娱乐性和社交性更强 [12] 全球部分 NFT 的交易,是用稳定币来完成 - NFT 是 2021 年以来快速崛起的数字藏品,与稳定币是“交易品”与“交易币种”的关系,部分 NFT 交易用稳定币完成 [3][13] - 香港《稳定币条例草案》作为监管框架,支付场景多元化,持牌机构可销售稳定币并嵌入多种场景,用户可用稳定币支付跨境广告费用或采购 NFT 等商品 [3][13] 传媒行业的 IP 等内容创作,NFT 是分发与变现方式之一 - 传媒行业底层架构包括内容创作、分发、变现,NFT 是 IP 再呈现、再创作方式,利于 IP 影响力提升和商业化变现 [14] - NFT 市场规模等持续攀升能为内容创作提供机遇,叠加 AI 工具多元化,利好创作环境 [14] 传媒互联网与稳定币的逻辑有两点 - 诸多互联网平台因用户内循环需求易介入“支付”环节,如京东及其合作方 [4][15] - 拥有众多或知名 IP 的运营方,可借助支付方式创新和大生态环境优化释放 IP 商业价值 [4][15] 投资逻辑 - 稳定币与传媒互联网板块逻辑处于政策、预期、试水阶段,暂不做投资标的梳理 [4][17]
腾讯阿里,AI to C“吴对吴”
36氪· 2025-05-21 20:35
腾讯与阿里AI to C战略布局 - 腾讯QQ浏览器升级为AI浏览器,推出AI QBot并搭载腾讯混元和DeepSeek双模型,形成与阿里通义、夸克的对峙局面 [1] - 腾讯CSIG集合腾讯元宝和QQ浏览器两大AI to C产品,阿里则押注通义和夸克,双方在AI to C赛道展开直接竞争 [1][4] - 两家公司资本开支大幅增长,阿里一季度资本开支246亿元同比增121%,腾讯275亿元同比增91%,其中AI相关业务占比超八成 [2] "双吴"对决与组织架构调整 - 腾讯吴祖榕负责元宝和搜索部门,推动腾讯会议崛起后内部地位提升,元宝日活用户数一个月内增长超20倍 [3][4] - 阿里吴嘉带领夸克进入创新四小龙名单,今年以"夸克CEO"身份亮相,显示业务战略地位提升并获得更大自主权 [4] - 腾讯将QQ浏览器、搜狗输入法从PCG划入CSIG,搜索应用部直接向吴祖榕汇报,强化AI业务协同 [3][4] 产品策略与用户体验差异 - 夸克彻底重构为AI入口,QQ浏览器采用渐进式AI升级,保留传统搜索功能,体验相对割裂 [5][6][7] - QQ浏览器移动端采用双入口设计(推荐/首页),PC端采用传统搜索+AI搜索分屏模式,相比夸克更保守 [7][9][10] - 夸克月活2亿用户主打无广告纯净体验,QQ浏览器月活4亿但商业化成熟含多种广告和会员服务 [12] 技术架构与生态优势 - QQ浏览器QBot支持微信公众号信源检索,首批上线4个Agent包括AI高考通等实用功能 [6] - 夸克AI超级框强调"深度思考"能力,但部分用户反馈功能过于激进影响使用习惯 [11] - QQ浏览器吸取夸克教训保留传统搜索选项,产品负责人表示"把选择权交给用户" [11] 市场竞争格局 - 浏览器用户规模方面QQ浏览器4亿月活领先夸克2亿,但后者在AI用户心智占据先发优势 [12][13] - 双方竞争实质是新一轮用户入口争夺战,涉及搜索、内容、工具全线业务 [5] - 产品对决结果可能直接影响两位负责人在各自公司的职业发展路径 [5]
夸克与文库,AI的另类战场
36氪· 2025-05-21 11:42
行业趋势 - 2025年AI行业从应用层竞争转向整合型"AI超级框"模式,将AI模型、Agent模块和多功能整合为单一入口,腾讯、阿里、百度、字节、讯飞等大厂均参与布局[1] - "超级框"通过融合AI对话、深度搜索和工具,主动解决用户需求,颠覆传统被动问答式AI体验[4] - Gartner预测2025年全球AI应用市场规模达134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29.2%,增速为传统软件市场2倍[19] 头部企业战略 阿里夸克 - 夸克以1.49亿月活居国内AI产品榜首,通过无广告策略和会员体系(网盘/扫描王/小说/学习/文档)实现商业化,放弃传统广告收入[6][7] - 2025年3月升级为"新夸克",集成AI写作/PPT/解题/学术搜索等20+功能,4月新增AI相机强化视觉搜索[6] - 用户增长路径:从搜索→垂直应用(网盘/高考)→AI超级应用,MAU达1.491亿(4月+0.23%)[5][6] 百度文库 - 百度文库MAU超9000万,付费用户4000万,DAU年增230%,与网盘整合推出"沧舟OS"操作系统,内置数百个AI Agent[8][10] - 商业化成熟但广告加载率高,通过"自由画布"多模型组合和"GenFlow超能搭子"Agent强化创作链[8][9] - 产品测试采用三阶段验证(种子用户→非用户→极客用户),转型相对谨慎[8] 市场竞争格局 - 国内AI应用MAU排名:夸克(1.491亿)>豆包(1.0728亿,+10.18%)>DeepSeek(9688万,+25.81%)>腾讯元宝(4143万)[5] - 字节豆包通过抖音/B站投流(季度均投1.5225亿元)覆盖对话/生图/写作等场景,腾讯元宝依托微信14亿用户生态[16] - 行业同质化严重,夸克/文库均配备写作/PPT/生图等基础功能,但缺乏差异化杀手级应用[13][14] 产品实测表现 - 夸克PPT生成速度10秒但内容简略,百度文库30秒产出27页可编辑PPT(收费2.9元/7天)[24] - 百度文库动漫生成与夸克文档转换功能基本可用,但成熟度距直接商用仍有差距[25][26] 行业挑战 - 功能叠加导致应用臃肿,用户操作复杂度上升,模型调用灵活性不足[15] - 通用型产品在垂直领域(如教育)缺乏版权数据和专业积累,影响结果准确性[15] - 监管风险:夸克曾因色情内容被罚50万元(2023年10月),合规性影响品牌形象[7]
突然“爆了”!超4400亿
中国基金报· 2025-04-27 18:48
公募基金重仓港股情况 - 截至2025年3月末公募基金重仓港股市值达4454.08亿元同比增长124%环比增长38.8% [1][2] - 重仓港股数量达199.68亿股同比增长27%连续五个季度增长 [1][2] - 腾讯控股(849亿元)、阿里巴巴-W(507亿元)、小米集团-W(320亿元)为前三大重仓股中芯国际美团-W中国移动中国海洋石油等个股持仓市值均超百亿元 [2] 主动权益类基金持仓动态 - 2140只主动权益类基金重仓港股平均仓位23.95%较上季度提升4.24个百分点超七成产品加仓最多加仓超40个百分点 [2] - 交银基金加仓港股互联网龙头企业主要看好AI领域发展前景尤其在AI to C方面的引领作用 [2] 港股投资逻辑分析 - 科技股重估空间显著龙头公司估值指标仍处低位当前科技创新周期位置类比2023年一季度美股处于加速期 [3] - "北水"影响力持续提升叠加内地资金成本优势未来增量资金有望继续流入港股 [3] - 宏观环境回暖AI产业业绩兑现全球流动性改善国内通胀环境向好形成多重利好 [3] 行业板块发展前景 - 科技互联网高端制造消费等行业获公募重点布局资金支持将促进产业升级创新 [7] - 科技(尤其AI大数据云计算)和创新药板块代表中国经济增长潜力中长期发展空间更大 [1][6] - 互联网板块盈利能力改善新能源汽车创新药标的丰富度提升港股平台吸引力增强 [4] 市场格局影响 - 公募增量资金提升港股流动性推动估值中枢上移投资者结构更趋多元化 [7] - 南向资金定价权增强港股估值逻辑或向A股靠拢恒生指数估值有望进一步抬升 [7] -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长期优势显著短期波动不改核心资产价值 [6]
大厂AI to C,进攻是最好的防守
虎嗅· 2025-04-10 15:07
大厂AI战略布局 - 百度在ChatGPT-3.5上线四个月内推出文心一言,字节跳动豆包一度是国内日活最多的C端大模型产品 [2] - 腾讯推出基于混元大模型的AI助手应用"腾讯元宝",但上线半年多几乎没有推广动作 [11] - 阿里通义千问上线时间较早,但未进行大面积推广,后由夸克承担AI to C重任 [21][23] - 字节跳动豆包通过大规模买量推广,日活用户超过2900万,同比增速91% [15][17] - 腾讯元宝接入DeepSeek后增长迅猛,单日下载量最高超50万,新增用户近600万 [19] 商业化挑战 - OpenAI推出会员付费订阅模式,但国内效仿者寥寥,百度文心一言曾因收费被吐槽 [29] - DeepSeek开源冲击会员费模式,OpenAI计划取消部分产品会员费,百度文心一言宣布开源 [30] - AI应用月人均使用时长仅132.8分钟,留存率低于40%,商业化问题被延后 [30] - 零一万物尝试toC应用后发现获客成本高、同质化竞争严重,难以收费 [30] 技术生态与竞争 - 大厂更擅长"后发制人",字节跳动豆包凭借产品能力和买量推广成为日活千万级产品 [14][15] - 腾讯元宝版本更新速度提升至"日更模式",一周内迭代五个版本 [39] - 字节跳动启动Seed Edge前沿研究计划,探索AI技术边界 [42] - 腾讯和字节跳动2024年向英伟达采购GPU数量均超过二十万张,仅次于微软 [33] 入口争夺战 - 到2026年,超过80%的企业将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API或应用 [36] - 字节跳动布局多款AI产品,包括智能角色互动产品"猫箱"、图片生成产品"星绘"等 [38] - 腾讯元宝未来将演化为功能齐全的人工智能助手,阿里通义千问成为苹果AI国内合作商 [39][32] - 大厂加速布局AIGC入口,卷产品力、技术力,竞争火药味渐浓 [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