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UC
icon
搜索文档
马云回复!15年老员工长文离职信谈阿里
证券时报· 2025-06-12 16:26
阿里巴巴发展脉络与现存问题 - 公司辉煌源于时代机遇、创始人战略眼光、价值观凝聚和制度保障,但自2017年起出现疲态 [3] - 使命"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曾驱动员工,但15年后内部心态转变为过度关注KPI、薪资等功利指标 [3] - 外部收购业务如口碑、饿了么、单车、Lazada等多数失败,仅高德、UC成功,银泰、大润发收购亏损 [3][4] - 内部创新不足,难以抓住行业机会,电商主业外独立成长的创新业务稀缺 [4] 人财物管理积弊 - 人力资源问题:迷信外部人才导致"阿里味儿"淡化,绩效竞争恶性化推高合作成本,"白兔员工"堆积 [6] - 制度失灵:职级通胀、奖惩不明、员工短期主义盛行,团队合作演变为胜者为王 [6][7] - 价值观崩塌:诚信缺失,文化名存实亡,与早期"有情有义做有意义的事"形成反差 [7] 战略与运营挑战 - 战略层面存在"既要又要"的模糊性,运营数据掩盖真实问题,官僚主义蔓延 [6] - 建议改革方向:修复价值观、重整HR体系、清理中高层冗余、统一职级标准,把握AI机遇 [7] 高层回应与反思 - 马云回应认可元安观点,承认公司需经历成长过程,并提及AI电商时代的挑战与机会 [8][9] - 蔡崇信与吴泳铭联合反思"大公司病",提出未来10年以初创企业心态重新创业 [10] - 此前拼多多市值逼近阿里时,马云曾强调"伟大公司诞生于冬天",呼应此次变革信号 [9]
马云回应!15年老员工万字离职信谈阿里
证券时报· 2025-06-12 16:25
阿里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 阿里辉煌源于时代机遇、马云战略眼光、价值观凝聚及制度保障 但2017年起逐渐显现疲态[4] - 公司使命"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和"活102年"的愿景曾吸引人才 但15年间员工心态转向KPI、薪酬等功利指标 客户被视作流量和数据[5][6] - 外部收购业务多数失败(口碑、饿了么、单车、银泰、大润发等) 仅高德、UC运营成功 内部创新业务稀缺[7][8] 人财物管理积弊 - 人力资源问题:过度依赖外部人才致"阿里味儿"流失 恶性绩效竞争导致合作成本高、"白兔员工"堆积 职级通胀与奖惩不明[10] - 战略层面问题:战略不清、运营数据虚假繁荣、官僚主义盛行[11] - 价值观危机:团队合作异化为胜者为王 诚信缺失 需重整HR体系、清除低效中高层[12] 高层回应与反思 - 马云罕见两次回应内网帖:承认发展必经过程 强调AI电商时代机遇[16][17] - 蔡崇信与吴泳铭联合致股东信:承认"大公司病" 提出未来10年以初创企业心态再创业[18] 离职员工核心建议 - 呼吁"刮骨疗伤"式改革:修复价值观、职级公开透明、管理体制革新[12] - 期待抓住AI时代机遇 重拾"有情有义做有价值的事"的初心[12][13]
离职高管谈阿里“大公司病”,马云回应
新华网财经· 2025-06-11 19:57
阿里巴巴发展历程与现状 - 公司辉煌源于时代机遇、创始人战略眼光、价值观凝聚和良好制度保障 [1] - 自2017年起公司增长疲态显现 主要由于互联网整体增速放缓、外部收购失败率高、内部创新不足 [1] - 收购业务中仅高德和UC成功 口碑/饿了么/单车/音乐/视频/Lazada等均失去行业领先地位 银泰/大润发收购亏损 [1] - 电商主业外独立成长的创新业务稀缺 错失多个行业机会 [1] 公司内部管理问题 - 人力资源方面存在迷信外部人才、新人文化适配不足、恶性绩效竞争、激励制度失效等问题 [2] - 组织层面出现员工级别通胀、奖惩机制模糊、短期主义思想蔓延现象 [2] - 战略层面存在方向不清、运营数据虚高、官僚主义盛行等系统性弊端 [2] 改革方向与高层回应 - 需重建"客户第一/团队合作/战略清晰"的企业文化 改革HR体系/管理体制/中高层团队 [2] - 建议实施职级透明化/绩效公示/业务精简/数据求真等具体措施 [2] - 创始人马云承认发展必经阵痛 称公司正处于变革阶段 [4] - CEO吴泳铭提出"重新创业"理念 将AI视为新增长突破口 重点培养年轻管理团队 [4] 行业共性问题 - 互联网大厂普遍面临"大公司病"挑战 京东同样存在员工躺平现象 [4] - 组织架构调整难以根治深层问题 需通过文化重塑实现"刮骨疗伤"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