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Bimagrumab
icon
搜索文档
Eli Lilly and Company (LLY) Halts Experimental Study of Muscle-Sparing Obesity Drug
Yahoo Finance· 2025-10-01 05:15
Eli Lilly and Company (NYSE:LLY) is among the 10 Best Money Making Stocks to Invest In. According to a U.S. registry of clinical trials, the firm has halted an experimental drug study designed to stop obesity patients from excessive muscle loss due to undisclosed strategic business reasons. Eli Lilly and Company (LLY) Halts Experimental Study of Muscle-Sparing Obesity Drug The company was testing Bimagrumab, alone or in combination with Tirzepatide, to see how the drugs worked in lowering the body weight ...
中金:首予来凯医药-B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27.02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8-04 10:35
核心观点 - 中金首次覆盖来凯医药-B给予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27.02港元 较当前股价有43.7%上行空间 基于DCF估值法 [1] - 公司LAE102有望在选择性 给药便利 安全性等方面做出差异化优势 看好该管线国际化临床和商业价值解锁潜力 [1] 行业市场前景 - 2024年GLP-1RA市场规模达147亿美元 占全球肥胖超重药物市场86.6% [2] - 预计2034年GLP-1RA市场规模将达到541亿美元 占比提升至93.9% [2] 临床需求与竞争格局 - GLP-1RA减重存在潜在肌肉流失问题 研究显示所减体重中瘦体重占比或高达40%以上 [2] - 激活素受体II(ActRII)靶点具备减脂增肌潜力 瞄准更高质量减重临床需求 [2] - 礼来2023年以19.25亿美元收购Versanis Bio获得ActRIIA/B抗体Bimagrumab 2025年6月将读出数据 [2] 公司产品管线 - LAE102是来凯自主研发针对ActRIIA的单克隆抗体 具备促进肌肉再生和减少脂肪潜力 开发静脉注射和皮下注射 [3] - LAE102中国和美国I期临床研究正在全速推进 2024年11月与礼来签订协议合作推进美国针对肥胖临床试验 [3] - 中国临床进度领先 预计2025年9月取得多剂量递增试验初步数据 [3] 潜在催化剂 - LAE102多剂量递增研究数据有望读出 [3] - 海外临床数据有望读出 [3]
中金:首予来凯医药-B(02105)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27.02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04 10:31
公司评级与估值 - 中金首次覆盖来凯医药-B给予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27.02港元 较当前股价有43.7%上行空间 基于DCF估值法 [1] - 公司是一家全球化的生物医药科技公司 深耕代谢和肿瘤等疾病领域 是国内减脂增肌赛道的新锐 [1] 核心产品管线优势 - 公司LAE102是自主研发针对ActRIIA的单克隆抗体 具备促进肌肉再生和减少脂肪的潜力 开发静脉注射和皮下注射 [4] - LAE102在选择性 给药便利性和安全性方面有望形成差异化优势 [1] - LAE102中国和美国I期临床研究正在全速推进 2024年11月与礼来签订协议合作推进美国针对肥胖的临床试验 [4] - 中国临床进度领先 预计2025年9月取得多剂量递增试验初步数据 [4] - 潜在催化剂包括LAE102多剂量递增研究数据读出和海外临床数据读出 [4] 行业市场前景 - 全球以GLP-1受体激动剂为代表的减重药物市场快速扩容 2024年GLP-1RA市场规模达147亿美元 占全球肥胖超重药物市场的86.6% [2] - 预计到2034年GLP-1RA市场规模将达到541亿美元 占比提升至93.9% [2] 靶点机制与临床价值 - GLP-1RA减重存在潜在肌肉流失问题 研究显示使用GLP-1RA减肥患者所减体重中瘦体重占比或高达40%以上 [3] - 激活素受体II靶点具备减脂加增肌的潜力 瞄准更高质量的减重临床需求 [3] - 礼来2023年以19.25亿美元收购Versanis Bio公司获得ActRIIA/B抗体Bimagrumab 2025年6月Bimagrumab读出数据 其单药或联用GLP-1RA减脂增肌疗效优异 [3] - ActRII靶点减脂增肌的成药潜力已得到验证 [1]
来凯医药-B(02105.HK):减脂增肌赛道新锐 全球化创新布局
格隆汇· 2025-08-03 00:51
投资亮点 - 首次覆盖来凯医药-B(02105)给予跑赢行业评级,目标价27 02 港元,基于DCF估值法 [1] - 公司是一家全球化的生物医药科技公司,深耕代谢、肿瘤等疾病领域,是国内减脂增肌赛道的新锐 [1] GLP-1RA市场分析 - 2024年GLP-1RA市场规模达147亿美元,占全球肥胖超重药物市场的86 6% [1] - 预计到2034年GLP-1RA市场规模将达到541亿美元,占比提升至93 9% [1] 减脂增肌技术潜力 - GLP-1RA减重可能导致瘦体重流失占比高达40%以上,引发肌肉流失担忧 [2] - 靶向ActRII具备减脂+增肌潜力,瞄准更高质量的减重临床需求 [2] - 礼来以19 25亿美金收购Versanis Bio公司获得ActRIIA/B抗体Bimagrumab,2025年6月将读出数据 [2] 公司研发进展 - LAE102是来凯自主研发针对ActRIIA的单克隆抗体,具备促进肌肉再生和减少脂肪的潜力 [2] - LAE102中国和美国I期临床研究正在推进,2024年11月与礼来签订协议合作推进美国临床试验 [2] - 中国临床进度领先,预计2025年9月取得多剂量递增试验初步数据 [2] 差异化优势 - 市场认为礼来Bimagrumab数据强势,但公司LAE102有望在选择性、给药便利、安全性等方面做出差异化 [3] - 看好LAE102国际化临床和商业价值解锁的潜力 [3] 潜在催化剂 - LAE102多剂量递增研究数据有望读出 [3] - 海外临床数据有望读出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亏损2 89亿元、亏损3 09亿元 [3] - 目标价27 02港元,较当前股价有43 7%的上行空间 [3]
礼来+诺和双重减肥药=超级王炸!72周减重22.1%,92.9%自于脂肪!
GLP1减重宝典· 2025-07-05 17:51
联合疗法临床效果 - 礼来公布的Ⅱ期临床试验数据显示,Bimagrumab与司美格鲁肽联合治疗48周后,受试者体重平均下降22.1%,其中92.8%的减重来自脂肪减少 [2] - 单独使用司美格鲁肽的受试者体重减少15.7%,其中71.8%为脂肪减少,联合疗法在减脂效果上显著优于单药 [2] - Bimagrumab通过抑制活化素II型受体,在减重过程中有效保护肌肉质量,与司美格鲁肽形成互补作用 [2][4] 药物作用机制 - 司美格鲁肽是诺和诺德开发的GLP-1受体激动剂,广泛用于减重治疗,但可能导致肌肉流失 [2] - Bimagrumab是礼来研发的靶向ActRII的单克隆抗体,通过阻断肌肉生长抑制素信号通路,调节肌肉生长和维持 [2][7] - 联合疗法通过"双靶向"机制实现减脂与增肌的协同效应,填补了传统减重方案中肌肉保护的空白 [4][13] 行业战略布局 - 礼来以19.25亿美元收购Versanis Bio,获得其双靶点GLP-1/GIP激动剂Zepbound,并推进与Bimagrumab联用的临床试验 [5][6] - 公司聚焦肥胖治疗领域的生物机制研究,尤其关注传统减重方法中被忽视的肌肉保留问题 [4] - ActRII靶点成为下一代减重药研发重点,礼来通过收购和临床研究强化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 [6][13] 市场与临床意义 - 全球肥胖患者数量庞大,且常伴随糖尿病、心脏病等并发症,联合疗法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4][13] - 针对肌少症风险人群,Bimagrumab的肌肉保护特性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4] - 研究强调肥胖治疗需结合药物干预、生活方式改善等多学科管理,联合用药可能成为核心方案 [4][13] 靶点生物学研究 - 肌肉生长抑制素(GDF8)是骨骼肌大小的关键负调节因子,通过ActRIIB受体发挥作用 [7][9] - 缺乏肌肉生长抑制素的动物模型显示肌肉质量增加25-30%,证实该通路在肌肉疾病治疗中的潜力 [9] - ActRII信号通路还参与代谢调节,肥胖小鼠脂肪组织中ActRIIB mRNA水平显著升高 [13]
医药|2025ADA大会:减重药物新进展
2025-07-03 23:28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医药行业 - **公司**:诺和诺德、礼来公司、先为达、信达生物、文泰、Cosell、Bemer、Maritide(AMG 133)所属公司、Bimmer所属公司、Emily技术路线相关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药物研发进展** - GLP - 1 受体激动剂是减重药物研发核心靶点,进入双靶点时代,如诺和诺德的 CagriSema 结合 GLP - 1 和 Amylin 受体激动剂[2] - 国内制药企业活跃,先为达公布偏向型 GLP - 1 受体激动剂三期临床结果,文泰与国际公司合作的小分子 GRP5 受体激动剂 VCTR20 二期临床有显著效果[4] 2. **药物疗效** - **CagriSema**:75 周观察期内与司美格鲁肽联合治疗使体重下降 22.7%,净效达 20.4%[1] - **AMG133**:肥胖伴糖尿病患者二期临床试验中,高剂量组(420 毫克)每月一次或每两个月一次给药,体重下降接近 20%,扣除 IVG 效应后约为 16%[1] - **Bimagrumab 与司美格鲁肽联合**:可减少司美格鲁肽引起的肌肉减少,使体重下降主要来自脂肪组织,高剂量联合治疗组 72 周时体重下降高达 22%[2][4] - **礼来小分子 GLP - 1 受体激动剂**:Achieve One 三期临床试验中,36 毫克剂量组体重下降接近 8%[1] - **先为达偏向型 GLP - 1 受体激动剂**:2.4 毫克组 48 周时体重大幅下降 15.4%,减重效果高于司美格鲁肽 2.4 毫克,接近替西帕肽[1] - **文泰与 Cosell 合作小分子 GLP - 1 受体激动剂**:二期临床 160 毫克快滴定与慢滴定均使体重大幅下降 9.5%至 9.7%,对脂肪肝有明显降低作用[3] - **Bemer 药物**:单用 30 毫克减重幅度与司美格鲁肽 1.0 相近,约为 10%,高剂量组与司美格鲁肽联合使用可达到 22%的体重下降效果[3][21] 3. **药物不良反应** - **B 麻和司美格鲁肽**:单独或联合应用存在胃肠道不良反应,高剂量联合治疗组腹泻发生率增加,高剂量组恶心明显增加,高剂量维玛组肌肉痉挛发生率可达 73%,联合治疗组痤疮发生率首次超过 10%[8] - **AMG133**:联合治疗组恶心发生率超过 80%,恶心、呕吐和便秘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单独使用 GLP - 1 和 GIP 双受体激动剂[14] - **Bemer 药物**:不良反应包括肌肉痉挛和痤疮,单独使用时肌肉痉挛发生率为 73%,联合使用时超过 60%[23] 4. **多靶点治疗展望** - 三靶点组合如 GLP - 1、GIP、GCG 二期临床效果比双靶点好,但开发难度大;四靶点治疗可实现更好效果;有企业研发出五靶点抑制剂,动物实验中可大幅降低体重、提高胰岛素敏感性[24] 5. **未来药物研发方向**:朝着多靶点和创新技术路线发展,但具体结局尚不明确[2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信达公司 2 型糖尿病三期临床**:验证 4 毫克和 6 毫克及 MVG 治疗组,在未接受过药物治疗且血糖控制不理想的 2 型糖尿病人群中,显著改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有明显剂量效应关系[15] - **小分子 GRP 受体激动剂对脂肪肝影响**:高剂量组脂肪含量从基线 17.7%降至 7.3%,绝对脂肪含量减少 8.3%,相对减少 53%;中等计量组接近 50%[19] - **信达和 Cosell 小分子 GIP 受体激动剂**:在全球减重试验中进度排名第二,可能成为继 offer 之后第二个获得减重实验成功的小分子 GIP 受体激动剂[20] - **Bimmer 药物**:安全性良好,Amelin 靶点开发单靶点及与 GLP - 1 受体激动剂结合的双靶点和三靶点药物,Amelin 达药理浓度时有强效抑制食欲和调节代谢作用,但尚无证据表明单独使用或增加剂量能达双靶效果[26]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6月第4周):创新药出海持续进行中-20250630
世纪证券· 2025-06-30 09: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今年以来创新药出海交易持续爆发,本周创新药出海仍在继续,出海对象和管线呈现多样化态势,本轮创新药BD热潮实质是生物科技底层竞争力的提升带来的,BD交易补充现金流重要,加入全球新药研发竞争、拓展全球渠道对国内biotech公司有更深远意义,长线看好创新药出海方向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周度回顾 - 上周(6月16日 - 6月20日)医药生物板块收跌4.35%,跑输沪深300(-0.45%)和Wind全A(-1.07%),各子版块全线下跌,其他生物制品(-6.7%)、医疗研发外包(-5.83%)和化学制剂(-5.65%)领跌,昂利康(21.2%)、悦康药业(19.3%)和创新医疗(19%)涨幅居前,澳洋健康(-16.7%)、康惠制药(-12.2%)和浩欧博(-10.2%)跌幅居前 [3] - 上周(6月23日 - 6月27日)医药生物板块收涨1.6%,跑输沪深300(1.95%)和Wind全A(3.56%),各子版块全线上涨,医院(3.92%)、医疗耗材(3.36%)和医药流通(2.81%)领涨,神州细胞 - U(30.5%)、浩欧博(27.1%)和华人健康(26%)涨幅居前,易明医药(-21.9%)、福元医药(-11.5%)和博瑞医药(-9.4%)跌幅居前 [8] 行业要闻及重点公司公告 行业重要事件 未提及 行业要闻 - 6月27日信达生物玛仕度肽注射液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用于成人患者长期体重控制,是全球首个且唯一获批的GCG/GLP - 1双受体激动减重药物,由信达生物与礼来制药共同开发 [13] - 6月23日礼来公布Bimagrumab治疗减重的2b期临床数据,治疗72周,Bimagrumab治疗组减重10.8%且100%来自脂肪,肌肉增加2.5%;司美格鲁肽治疗组减重15.7%,71.5%来自脂肪,肌肉损失7.4%;联合治疗组减重22.1%,92.9%来自脂肪,肌肉只损失2.9%,常见副作用有肌肉痉挛、腹泻、痤疮等,ALT和脂肪酶早期暂时性升高 [3][13] - 6月26日科济药业舒瑞基奥仑赛注射液新药上市申请获NMPA受理,用于治疗Claudin18.2表达阳性、至少二线治疗失败的晚期胃/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基于一项在中国开展的确证性II期临床试验结果 [13] - 6月26日信达生物与联席配售代理订立配售协议,配售5500万股新配售股份,每股78.32港元,较6月25日收盘价折让约4.90%,所得款项总额约43.10亿港元,净额预计约42.65亿港元,拟用于一般企业用途 [13][14] - 6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保障法(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首次审议,草案共7章50条,规定医疗保障体系框架等内容,立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等原则 [14] - 6月24日复宏汉霖抗PD - 1单抗汉斯状获英国和印度批准,用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由合作伙伴负责当地推广 [14] - 6月23日先声药业停止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研发,2021年6月与Vivoryon合作获得相关药物大中华区开发和商业化权益,2022年在国内获批临床试验,总体投入金额不确定 [14] - 6月23日和铂医药与大塚制药达成全球战略合作,共同推进BCMAxCD3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开发,大塚制药获全球(除大中华区)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独家许可,和铂医药获4700万美元首付款和近期里程碑付款,还有权获高达6.23亿美元额外付款及分级特许权使用费 [3][14] - 6月22日礼来宣布三项3期临床研究结果,评估每周一次胰岛素efsitora alfa在不同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达到主要终点,计划年底前向全球监管机构递交上市申请 [14][15] 公司公告 - 6月26日神州细胞控股子公司产品SCTB39G获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为自主研发的多靶点免疫治疗三特异性抗体注射液 [15] - 6月25日金城医药泊沙康唑原料药取得FDA注册批准函,泊沙康唑用于成人侵袭性曲霉病治疗和预防特定患者感染,由默沙东研制,已在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市销售 [15] - 6月26日迈威生物与CALICO拟就IL - 11靶向治疗签署独家许可协议,CALICO获除大中华区外独家开发、生产和商业化权利,迈威生物获2500万美元首付款,还有权获合计最高达5.71亿美元里程碑付款及阶梯式特许权使用费 [15] - 6月25日荣昌生物将泰它西普有偿许可给Vor Bio,Vor Bio获除大中华区外全球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独家权利,荣昌生物取得1.25亿美元现金及认股权证、最高可达41.05亿美元里程碑付款,总金额42.3亿美元,还将收到销售提成款 [15][16] - 6月23日国邦医药收到德国汉堡健康及消费者保护部颁发的泰拉霉素原料药GMP证书 [17] - 6月23日百利天恒自愿披露注射用BL - M07D1用于HER2阳性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III期临床试验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该产品正在国内外开展12项临床试验,覆盖多项适应症 [17]
ADA大会 - 减重靶点技术路线分析及迭代展望
2025-06-30 09:0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减重药物行业 - **公司**:礼来公司、诺和诺德、阿斯利康、辉瑞、Zelan、Gubra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主要靶点和技术路线** - **核心观点**:减重领域主要靶点包括 GLP - 1、GIP、glucagon、Amylin、PYY,技术路线以 GLP - 1 受体激动剂为基石,口服小分子、多靶点化合物受关注 [2] - **论据**:礼来口服小分子 GLP - 1 受体激动剂临床试验有良好降糖和减重效果,安全性高 [2][5] 2. **多靶点减重药物发展方向** - **核心观点**:方向是增效减毒和超越单靶点产品,重点在 GIP/GLP - 1 双靶点激动剂及其他组合 [3] - **论据**:Bimagrumab 减少内脏脂肪效果显著,最高剂量连用减 21.7 厘米腰围,单用 30 毫克可实现 45.1%内脏脂肪减少,降低心血管风险 [3][12] 3. **口服小分子 GLP - 1 受体激动剂前景** - **核心观点**: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可能成市场重要资产 [5] - **论据**:礼来产品临床试验有显著降糖效果,平均减重 7.3 千克,安全性高,无肝脏安全性问题 [5] 4. **Amylin 在减重领域情况** - **核心观点**:重要性逐渐凸显,可与 GLP - 1 联合产生协同效应 [6] - **论据**:能增强对瘦素敏感性,减少高血糖素分泌,延缓胃排空抑制食欲等,诺和诺德等多家公司参与研究 [6] 5. **减少注射频率影响** - **核心观点**:能显著提高患者体验和生活质量,长效制剂成研发重要方向 [7] - **论据**:两周一次长效制剂减少注射次数,改善治疗依从性,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7] 6. **诺和诺德减重药物进展** - **核心观点**:NN1,213 降低胃肠道副作用,有安全性和有效性,但需注意自杀事件 [8] - **论据**:Redefine 1 实验中受试者平均体重减轻 22.7%,40%受试者体重减轻超 25%,41.4%受试者 BMI 小于 27 [8] 7. **礼来减重药物胃肠道副作用表现** - **核心观点**:通过 C20 脂肪酸修饰 GLP - 1 受体激动剂,减少胃肠道副作用 [9] - **论据**:药物引起腹泻、恶心和呕吐比例分别为 10%、8%和 4%,显著低于诺和诺德产品 [9] 8. **Myostatin 与司美格鲁肽联用效果** - **核心观点**:在减脂增肌方面有很大潜力 [11] - **论据**:Believe 实验显示联合疗法减少体脂、增加瘦组织,最高剂量组合使 70%病人体重减少超 20%,94%的人体脂减少至少 30% [1][13] 9. **Bimagrumab 减肥和减少内脏脂肪效果** - **核心观点**:表现显著,能降低体重和内脏脂肪,改善健康指标 [12] - **论据**:最高剂量连用减 21.7 厘米腰围,单用 30 毫克实现 45.1%内脏脂肪减少,高剂量连用达 58.2% [12] 10. **Bimagrumab 与其他药物联合体重减少效果** - **核心观点**:联合使用表现优异 [14] - **论据**:最高剂量连用达 22.1%体重减少,实现 45.7%脂肪质量减少 [14] 11. **Bimagrumab 安全性表现** - **核心观点**:总体副作用轻中度,无严重不良事件和死亡案例,无新安全性信号 [15] - **论据**:主要副作用为肌肉痉挛、腹泻和恶心,连用未显著增加副作用 [15] 12. **Bimagrumab 对代谢整体改变影响** - **核心观点**:对身体炎症水平、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和血压有积极影响 [16] - **论据**:CRP 水平下降,糖化血红蛋白降低 0.5%,甘油三酯下降 25%,显著降低血压 [16] 13. **使用 Bimagrumab 挑战及优化方向** - **核心观点**:存在给药剂量大、难皮下注射、胃肠道副作用高问题,新分子形式是优化方向 [17] - **论据**:每千克 30 毫克给药剂量大,成本高且生产困难,难以皮下注射,胃肠道副作用比司美鲁肽高 [17] 14. **MNC 在减重领域思路和关注方向** - **核心观点**:关注增肌和减脂,注重减重质量,强调分子形式差异化 [17] - **论据**:交流的 MNC 对增肌和减脂概念感兴趣,但传统分子吸引力弱 [17] 15. **FDA 对新减肥药审批态度** - **核心观点**:更关注安全性,欢迎使现有药物无法获益人群受益的新药 [17][18] - **论据**:对减重幅度要求不如资本市场预期高,有百分之三四十人无法从现有药物获益 [17] 16. **口服肽技术发展情况** - **核心观点**:目前没有特别好的口服肽技术,环肽技术复杂且进展缓慢 [19] - **论据**:需解决胃内消化酶、胃酸 pH 值等问题,增加肠道通透性,业界投入少 [19] 17. **诺和诺德在 GLP - 1 受体激动剂领域展望** - **核心观点**:巩固在减重领域地位,探索多靶点 GLP - 1 受体激动剂,丰富产品线 [20] - **论据**:曾寄予厚望的 Emily 有问题未解决,尝试推出 7.2 毫克司美格鲁肽延长产品寿命 [20]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NAE931 激活四个不同靶点展示良好临床结果,但可靠性需进一步验证 [4] - 单独使用司美格鲁肽可实现 15.7%的体重减少,Bimagrumab 30 毫克单独使用可达到 11.8%的体重减少,与司美格鲁肽 1.0 毫克效果相当 [13] - 单独使用 Bimagrumab 会增加 2.5%的瘦组织,而 Siav 则有 7.4%的瘦组织增加 [14]
医药行业周报:本周医药上涨1.6%,医保目录调整将首度纳入商保创新药目录,荣昌泰它西普完成超40亿美元授权-20250629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29 22: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创新药板块产品收入和对外授权过去三年保持较快增长,今年大额 BD 交易频出推动行情向整体板块扩散,医保目录调整首度纳入商保创新药目录,建议关注未来有大品种放量及 BD 预期的创新药公司及产业链相关的 CXO 公司,如恒瑞医药、贝达医药、迪哲医药、益方生物、诺诚健华、药明康德、凯莱英等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表现 - 本周申万医药生物指数上涨 1.6%,同期上证指数上涨 1.9%,万得全 A(除金融石油石化)上涨 3.6%,医药生物指数在 31 个申万一级子行业中排名第 23 [4][5] - 各三级板块涨跌幅为:原料药(+0.5%)、化学制剂(+0.8%)、中药(+1.3%)、血液制品(+1.0%)、疫苗(+1.4%)、其他生物制品(+2.7%)、医疗设备(+1.2%)、医疗耗材(+3.4%)、体外诊断(+2.4%)、医药流通(+2.8%)、线下药店(+0.5%)、医疗研发外包(+2.1%)、医院(+3.9%) [4][6] - 当前医药板块整体估值 29.0 倍(PE - 2025E),在 31 个申万一级行业(2021)中排名第 5 [4][6] 本周重点事件回顾 - 6 月 26 日消息,国家医保局印发《2025 年基本医保目录及商保创新药目录调整申报操作指南》,首次将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纳入调整方案,旨在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推动创新药惠及参保人员,申报工作近期启动 [4][12] - 6 月 26 日,荣昌生物宣布与 Vor Biopharma 订立许可协议,将泰它西普在除大中华区以外全球范围开发和商业化的独家权利授予后者,Vor Biopharma 支付 1.25 亿美元对价,还可能支付最高 41.05 亿美元里程碑付款 [4][13] - 6 月 22 日,山东药玻公告,国药国际及其子公司对鲁中投资增资获 51%股权,山东药玻间接控股股东将由鲁中控股变更为国药国际,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国药集团 [4][13] - 6 月 23 日,礼来在研药物 Bimagrumab 发布最新 II 期数据,与诺和诺德 GLP - 1 类减肥药 Wegovy 联用时,可在减重同时保留肌肉量,联用患者 48 周体重降低 22.1%,92.8%来自脂肪,单用 Wegovy 患者体重降低 15.7%,71.8%来自脂肪 [4][14][15] 本周港股及美股涨幅 TOP20 公司 - 港股涨幅排名靠前的有隽泰控股(63%)、精优药业(63%)、正大企业国际(60%)等;美股涨幅排名靠前的有 VOR BIOPHARMA(341%)、内克塔治疗(203%)、EYENOVIA(158%)等 [16] 医药生物行业重点公司估值表 - 报告列出迈瑞医疗、恒瑞医药、药明康德等多家公司 2025/6/27 的收盘价、总市值,以及 2024A、2025E、2026E、2027E 的 EPS 预测值和 2025E、2026E、2027E 的 PE 值 [17][18]
行业周报:多款减肥药亮相2025ADA,重点关注AMYR与ActRII靶点-20250629
开源证券· 2025-06-29 14: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 ADA大会上多个潜力在研管线展示减重适应症最新临床数据,减脂增肌、口服药物、超长效药物有望成未来减肥药布局新方向,AMYR与ActRII靶向药物展现优异临床数据,有望成下一代布局核心靶点 [6] - 6月第4周医药生物上涨1.6%,跑输沪深300指数0.35pct,医院子板块涨幅最大 [12] 相关目录总结 多款减肥药亮相2025 ADA,重点关注AMYR与ActRII靶点 - 特殊靶点组合疗法协同机制提升疗效,减脂增肌实现高质量减重 [7] - AMYR靶向药物疗效优异、安全性优于GLP - 1,随着技术成熟有望成下一代减肥药物核心靶点,如礼来eloralintide、罗氏Petrelintide单靶药物及诺和诺德复方制剂CagriSema与双靶多肽药物Amycretin - NN9487减重效果大幅提升 [7][16] - ActRII靶向药物“减脂增肌 + 代谢修复”有望成减重新标准,礼来ActRII靶向药物Bimagrumab单药减重均来自脂肪且瘦体重增加,与司美格鲁肽联用协同降体重,安全性可控 [7][28] - 口服药物关注度持续提升,预期成减重降糖领域下一个风口,有望打开新的增量市场,如闻泰医药/箕星药业VCT220、恒瑞医药HRS9531片等公布临床数据 [8][31] - 超长效药物是差异化竞争路线,安进双靶点长效制剂Maridebart cafraglutide长周期给药间隔保持良好临床疗效 [8][33] - 单靶/多靶GLP - 1是减重降糖基石药物,持续追求疗效与安全性提升,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恒瑞医药HRS9531、华东医药HDM1005等披露最新临床数据 [35] 6月第4周医药生物上涨1.6%,医院子板块涨幅最大 - 板块行情:本周医药生物上涨1.6%,跑输沪深300指数0.35pct,2025年初至今沪深整体呈下行趋势 [37] - 子板块行情:本周全部板块上涨,医院板块涨幅最大,上涨3.92%,线下药店板块涨幅最小,上涨0.47% [41] 推荐标的 - 制药及生物制品:恒瑞医药、华东医药等 [9] - CXO:药明康德、药明合联等 [9] - 科研服务:毕得医药、百普赛斯等 [9] - 中药:东阿阿胶、江中药业等 [9] - 原料药:普洛药业、健友股份等 [9] - 医疗器械:迈瑞医疗、联影医疗等 [9] - 医疗服务:爱尔眼科、通策医疗等 [9] - 零售药店:益丰药房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