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GLP - 1类药物
icon
搜索文档
营收、净利创历史新高 药明康德上半年业绩可圈可点
上海证券报· 2025-07-29 02:58
行业回暖态势 - CXO行业上半年呈现加速回暖态势,药明康德业绩表现可反映行业面貌 [1] - 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207.99亿元(同比+20.64%),归母净利润85.61亿元(同比+101.92%) [1] - 第二季度单季营收首次突破百亿达111.45亿元(同比+20.37%) [1] 业务板块表现 - 化学业务收入163.01亿元(同比+33.51%),占总营收近八成 [2] - 小分子工艺研发生产(D&M)业务收入86.8亿元(同比+17.5%) [2] - TIDES业务(含多肽药物)收入50.3亿元(同比+141.6%),在手订单同比+48.8% [2] - 持续经营业务总收入204.05亿元(同比+24.24%) [1][2] 全球化运营与订单储备 - 境外收入172.6亿元占比超八成,美国客户收入140.3亿元(同比+38.4%) [3] - 欧洲客户收入23.3亿元(同比+9.2%),日韩及其他地区收入9亿元(同比+7.6%) [3] - 持续经营业务在手订单总额566.9亿元(同比+37.2%)创历史新高 [3] 产能与战略规划 - 推进泰兴多肽产能建设,2025年底多肽固相合成反应釜体积将超100000L [2] - 上调2025年收入目标至425-435亿元,持续经营业务预计增长13%-17% [3] - 同步提升自由现金流目标至50-60亿元 [3]
速递|替尔泊肽在治疗肥胖男性性腺功能减退方面优于传统睾酮补充疗法
GLP1减重宝典· 2025-07-23 16:02
替尔泊肽治疗肥胖相关功能性性腺功能减退的研究成果 - 替尔泊肽在治疗肥胖相关功能性性腺功能减退男性患者中表现出显著优势,包括体重下降、内源性睾酮水平提高及勃起功能改善,优于透皮睾酮补充治疗(TRT)或无治疗组 [1] - 研究涉及83名患者,替尔泊肽组在两个月内体重平均下降8 1%,显著高于生活干预组(2 4%)和睾酮组(3 0%)[4] - 替尔泊肽可能通过恢复性腺轴功能从根源解决代谢问题,而非单纯替代睾酮,这与TRT的作用机制不同 [2] 研究设计与分组结果 - 参与者分为三组:替尔泊肽组(28人)、无治疗组(30人)、睾酮组(25人),均建议低热量饮食和每日20分钟快走 [4] - 替尔泊肽组在BMI、腰围、脂肪质量、暴食评分(BES)及瘦体重百分比改善方面显著优于其他两组 [4] - 替尔泊肽组的LH、FSH和总睾酮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组,雌二醇(E2)水平更低(所有P < 0 00001)[5] 临床意义与专家观点 - 替尔泊肽的快速激素恢复效果提示其可能调节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减重并非唯一作用机制 [5] - 专家建议优先考虑GLP-1类药物而非直接使用睾酮治疗,因其对勃起功能障碍(ED)的改善效果更显著 [5] - 此前研究显示减重手术可改善男性生育力,替尔泊肽的数据为临床决策提供了新依据 [2] 研究发表与行业影响 - 研究结果发表于《生殖生物学与内分泌学》期刊,并在ENDO 2025年会上展示 [2][1] - GLP-1类药物在代谢与激素改善方面的优异表现可能改变功能性性腺功能减退的一线治疗策略 [1][5]
速递|年报造假,这家GLP-1原料药龙头企业药企将被ST!
GLP1减重宝典· 2025-07-20 17:23
公司违规处罚 - 诺泰生物因2021年年报虚假记载被中国证监会处罚 公司证券简称将变更为ST诺泰 自2023年7月22日起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1] - 公司2021年12月向浙江华贝转让药品技术并确认3000万元收入 但浙江华贝不具备支付能力和实际运营能力 导致2021年年报虚增营业收入3000万元 虚增利润总额2595.16万元 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20.64% [2] - 公司在2023年发行的可转债《募集说明书》中涉及的2021年度财务数据也存在重大虚假信息 [3] - 证监会拟对公司罚款4740万元 对实际控制人及相关人员合计罚款2880万元 [3]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亿元至3.3亿元 同比增长32.06%至45.27% 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增长30.78%至43.86% [6]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专注于多肽药物及小分子化学药物 战略布局寡核苷酸业务 结合自主研发与定制化研发生产 [5] - 作为中国多肽原料药领域龙头企业 公司在GLP-1类药物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地位 拥有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醋酸兰瑞肽等产品管线 [8] - 国内已有6家企业完成司美格鲁肽原料药登记注册 6家完成利拉鲁肽原料药注册 公司是少数同时布局这两类药物的企业之一 替尔泊肽原料药也在申报中 [9]
博瑞医药六连阳炒作成分偏多?减肥药“内卷”同质化显著 口服减肥药研发进度落后
新浪证券· 2025-07-18 15:17
博瑞医药BGM0504研发进展 - 博瑞医药双靶点GLP-1/GIP受体激动剂BGM0504片IND申请获CDE受理 [1] - 消息公布后公司股价连续6个交易日上涨 累计涨幅达44 03% 其中单日最高涨幅14 73% [1] - BGM0504注射液在24周临床试验中15mg剂量组减重幅度达18 5% 略高于同类竞品 [5] GLP-1类药物竞争格局 - 国内已有约40家企业开发GLP-1减重适应症药物 涵盖单靶点 双靶点及三靶点等多种形式 [2] - 医药魔方数据显示国内GLP-1类药物在研管线达206条 其中3款药物已获批上市 [3] - 礼来替尔泊肽2023年销售额51 6亿美元 同比增长970 1% 2024年销售额预计164 66亿美元 [5] 口服减肥药研发进度 - 博瑞医药BGM0504片刚获临床批件 研发进度显著落后于恒瑞医药HRS-7535等已进入Ⅲ期临床的竞品 [8] - 口服剂型面临生物利用度挑战 疗效数据能否对标注射剂型存在不确定性 [7] - 目前国内有十余款GLP-1口服制剂处于临床阶段 [8] 仿制药竞争威胁 - 司美格鲁肽中国专利最早2026年到期 国内已有至少8家企业申请生物类似药临床 [4] - 替尔泊肽专利保护期剩余10年以上 仿制药短期内无法进入市场 [4] - 未来几年减肥药市场将迎仿制药密集上市期 市场竞争持续加剧 [4] 产品同质化现象 - 头部竞品如HRS9531 HS-20094等均处于临床Ⅲ期或NDA阶段 靶点相似度较高 [5] - 各产品在不同用药周期疗效数据差异较小 整体同质化明显 [5] - 礼来替尔泊肽作为首个GLP-1/GIP双靶点药物 上市后快速放量 [5]
康惠制药收到民事上诉状;*ST苏吴发布业绩预亏公告|医药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5 07:33
百利天恒双抗ADC联合用药获批 - 公司自主研发的iza-bren(EGFR×HER3双抗ADC)联合仑伐替尼±帕博利珠单抗治疗晚期肾癌的II期临床试验获NMPA批准 [1] - 该疗法通过多靶点协同增强抗肿瘤效果 有望填补肾癌治疗领域未满足需求 [1] - 若临床试验顺利 将提升公司在ADC赛道的竞争力 [1] 康惠制药股权回购纠纷进展 - 公司与湖北科莱维的股权回购诉讼一审胜诉 科莱维需支付定金200万元及第二期股权回购款3599.40万元 [2] - 科莱维已提起上诉 案件进入二审阶段 执行仍存不确定性 [2] *ST苏吴业绩预亏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6000万至4000万元 扣非净利润亏损6460万至4460万元 [3] - 亏损主因贸易业务应收款计提大额减值准备 反映应收账款质量恶化 [3] - 作为退市风险警示股 若年内无法扭亏可能面临退市危机 [3] 华东医药布局减脂领域 - 公司在减脂及肌肉健康方向已有早期项目布局 目前处于探索阶段 [4] - 瞄准GLP-1类药物热潮 未来或抢占代谢治疗市场先机 [4] 先为达GLP-1头对头临床 - 公司启动XW003注射液对比司美格鲁肽注射液治疗肥胖的II期头对头临床研究(SLIMMER-UP-SWITCH) [5] - 若II期结果积极 将验证其cAMP偏向型GLP-1机制的临床优势 加速冲击减重市场 [5]
速递|预计礼来替尔泊肽的全球销售额将达620亿美金,成为2030年全球药王
GLP1减重宝典· 2025-07-14 08:56
行业格局重塑 - 礼来预计2030年成为全球处方药销售额最高的生物制药公司 销售收入达1130亿美元 远超诺和诺德的840亿美元 [2] - 糖尿病与肥胖药物市场2024-2030年预计年均增长20% GLP-1受体激动剂将占全球处方药市场9%份额 [2][4] - 2024年全球处方药销售额前七公司将被礼来和诺和诺德超越 包括强生 艾伯维 默沙东等传统巨头 [5] 礼来与诺和诺德的核心产品 - 礼来替尔泊肽(Mounjaro)预计2030年销售额360亿美元 成为全球最畅销药物 减重药Zepbound销售额255亿美元 [4] - 诺和诺德三款GLP-1药物进入2030年销售前十:司美格鲁肽(Ozempic)244亿美元 Wegovy 181亿美元 Cagrisema 152亿美元 [4] - 礼来两款临床阶段肥胖药物Orforglipron(127亿美元)和Retatrutide(56亿美元)预计进入销售前十 [4] 其他制药巨头的增长动力 - 艾伯维2030年处方药销售预计753亿美元 主要依赖免疫炎症类药物Skyrizi(266亿美元)和Rinvoq(148亿美元) [5] - 强生抗肿瘤药Darzalex 2030年销售额166亿美元 推动公司整体处方药销售至678亿美元 [6] - 赛诺菲与再生元联合开发的Dupixent预计2030年销售额250亿美元 推动公司销售增至648亿美元 [6] - 阿斯利康与第一三共合作的Enhertu预计152亿美元销售额 助力公司2030年销售达644亿美元 [6]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案例 - 默沙东Keytruda因生物类似药冲击预计2030年销售下滑至170亿美元 但皮下注射新剂型将贡献76亿美元销售额 [7] - 罗氏虽无单品进入前十 但整体处方药销售将从525亿美元增长至663亿美元 [7] 市场趋势与挑战 - 诺华与辉瑞2024-2030年销售额可能出现轻微下滑 [8] - GLP-1类药物的变革性作用正推动行业格局重塑 礼来与诺和诺德成为新王者 [8]
司美格鲁肽停药后体重反弹?因为你没有这样做
GLP1减重宝典· 2025-07-12 13:03
中国肥胖现状 - 中国是全球肥胖和超重人数最多的国家 2021年数据显示超过一半成年人口超重或肥胖 其中16.4%为肥胖 34.3%为超重 总人数达5.32亿 肥胖人数近1亿 [2] - 预测到2030年中国成年超重人数将达5.4亿 肥胖人数增至1.5亿 较2000年分别增长2.8倍和7.5倍 [2] - 预计2035年全球四分之一人口将被归为肥胖人群 2020年该比例仅为14% [2] GLP-1类药物市场表现 - 司美格鲁肽在减肥药物中依从性最高 三个月后用药比例为63% 六个月为56% 一年为40% 显著高于其他减肥药 [5] - 被开具减肥药的肥胖患者中 三个月后仍在用药比例为44% 六个月为33% 一年后仅19% [5] - 司美格鲁肽自2022年以来一直供不应求 [9] - 用于减肥时通常不在医保范围内 需自费购买 [10] 司美格鲁肽临床效果 - 20周治疗期间结合生活方式干预 参与者平均减重10.6% [6] - 停药48周后体重平均回升6.9% 持续用药组进一步减重7.9% [6] - 68周持续用药并坚持生活方式干预 平均减重17.3% [6] - 停药近一年后减掉体重的三分之二被重新增回 [6] - 持续2年用药配合生活方式干预 平均减重15.2% 77.1%患者减重至少5% [19] - 连续4年用药平均减重约10% 体重减轻持续65周未见反弹 腰围减少7.7厘米 [19] 停药原因与副作用 - 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17%低剂量)、腹泻(12.2%)、呕吐(6.4%) 随剂量增加发生率上升 [8] - 2型糖尿病患者中约4%因副作用停药 [8] - 停药可能因达到目标体重或进入减肥平台期 [11] - 体重减轻进入平台期是正常现象 误以为药物失效 [14] 用药与停药建议 - 建议从最低剂量开始 几个月内逐步增加剂量 减少副作用 [12] - 突然停药不会引发戒断反应 但可能饥饿感增强 [14] - 逐步减少剂量比突然停药更合适 减少饥饿感反弹 [14] - 停药后应监测食欲和体重变化 必要时重新使用低剂量 [14] - 肥胖被视为慢性疾病 需要长期管理 类似高血压或心脏病 [19] 生活方式干预重要性 - 单靠药物很难实现有效减重 生活方式改变至关重要 [15] - 应避免高脂肪、反式脂肪、高糖、高钠和精制碳水化合物食物 [16] - 规律运动有助于防止体重反弹 提升心肺功能和免疫力 [18]
GLP-1类新药上市一周即“上网”,京东健康缘何领跑减重市场?
第一财经· 2025-07-07 23:29
肥胖与减重药物市场现状 - 中国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34.3%,肥胖率16.4%,2030年成人超重肥胖率或达70.5% [1] - GLP-1类创新药物成为国内外药企重点布局领域,肥胖症治疗需求与供给同步增长 [1] - 线上平台因专业服务能力和快速连接药品与患者的优势,成为药企重要合作伙伴 [1] 京东健康的市场策略与合作 - 京东健康与信达生物合作,全网首发全球首个GCG/GLP-1双受体激动剂减重药物玛仕度肽,上市一周内即上线平台 [2][3][4] - 玛仕度肽具备四大优势:改善脂肪肝、基于中国人群临床试验、注射便利性与安全性提升、多项临床试验进行中 [5] - 京东健康与诺和诺德达成战略合作,独家线上销售降糖版司美格鲁肽,首次开放线上渠道 [6][7] - 合作药企还包括先为达生物、银诺医药等,618期间GLP-1类用药成交用户数近30万,销量同比增长超3倍 [8][9] 线上渠道的核心竞争力 - 京东健康整合多学科专家资源推出"减重门诊",服务超1万人次,提供一站式风险评估与用药指导 [10] - 依托"护士到家"服务,实现GLP-1类药物1小时极速采样和专业护士上门 [10] - 冷链物流能力成为竞争关键,京东物流覆盖全国300余城,医药冷链次日达率99%,仓储通过GSP认证 [11] - 京东健康占据线上减重品类70%以上份额,优势包括用户基础、全链条服务、供应链与冷链能力 [11] 减重药物行业趋势 - 药企共识:减重市场竞争从"卖药"转向"管健康",线上平台需兼具流量、教育、健康管理与冷链能力 [8] - 线上渠道帮助药企触达消费者并引导科学减重,实现线上咨询与线下就诊无缝衔接 [10]
净利润大增1664%!翰宇药业连亏7年后靠“减肥神药”翻身
华夏时报· 2025-07-02 19:09
业绩表现 - 公司上半年预计实现归属净利润1.42亿元至1.62亿元,同比增长1470.82%至1663.89% [2] - 扣非净利润1.22亿元至1.42亿元,同比增长304.27%至337.76%,实现扭亏为盈 [2] - 扣非净利润此前已连续亏损7年 [2] 业绩驱动因素 - 主要收入来源于国际业务,受益于利拉鲁肽注射液在美获批及原料药出口放量 [4] - 利拉鲁肽注射液2024年12月获FDA批准,成为美国首款利拉鲁肽仿制药 [2] - 公司与Hikma签署累计3.38亿元合同,已发货接近180万支 [2][7] 产品与市场 - 利拉鲁肽注射液是GLP-1类似物,原研药由诺和诺德生产,2023年全球终端市场规模59.91亿美元 [5] - 美国市场利拉鲁肽终端规模约32.04亿美元,预计2030年持续增长 [5] - 公司利拉鲁肽仿制药采取低出货价+高利润分成的BD模式 [7] 竞争格局 - 健友股份2024年4月获FDA批准利拉鲁肽注射液,将与公司及诺和诺德竞争 [3][5] - 利拉鲁肽面临GLP-1同类药物竞争,如司美格鲁肽销售额增长显著 [6] - 方正证券预测公司利拉鲁肽在美降价30%后可占据约20%市场份额,销售峰值达1.35亿美元 [6] 业务布局 - 公司主营多肽制剂、多肽原料药、小核酸及CDMO/CMO业务 [8] - 原料药收入占比从2023年28.14%增至2024年44.04%,成为第一大收入来源 [9] - 武汉子公司年产能达吨级,计划2025年提升至5-10吨 [9] 研发进展 - 公司推进西曲瑞克、醋酸格拉替雷、司美格鲁肽等制剂国际化 [8] - 司美格鲁肽注射液预计2026年在中国申报上市 [10] - 替尔泊肽注射液正在接洽约5家国际合作方 [10]
7年亏损药企靠“减重神药”翻盘,翰宇药业全力押注GLP-1出海
钛媒体APP· 2025-07-01 18:22
业绩扭亏为盈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预计净利润1.42亿-1.62亿元,同比扭亏(去年同期亏损1035.88万元)[2] - 扭亏主要因利拉鲁肽注射液在美国获批上市并放量销售、原料药出口增长及成本控制[2] - 利拉鲁肽注射液2025年1月完成近140万支发货,截至2024年底累计订单4639.63万美元[2][5] 核心产品利拉鲁肽 - 利拉鲁肽为GLP-1类药物,兼具治疗2型糖尿病和减重效果,是公司业绩翻盘关键[2][9] - 该产品2024年12月获FDA批准,国际业务营业利润率较高[5] - 国内已终止利拉鲁肽项目,全额计提减值5298.82万元[2][11] 海外市场战略 - 公司主动放弃国内GLP-1市场,将司美格鲁肽国内权益转让给三生制药[2][10] - 海外收入占比持续提升,从2022年11.25%增至2024年55.10%[11] - GLP-1原料药获超6600万美元订单,包括DS3 RX LLC的3622.32万美元订单[8][5] GLP-1行业前景 - 全球GLP-1类药物市场空间广阔,辉瑞预测2030年美国市场规模达900亿美元[9] - 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2024年收入292.96亿美元,2025年Q1同比增31%至80.11亿美元[9] - 公司布局司美格鲁肽注射液(III期临床)、HY3003(三靶点激动剂)等管线[10] 研发管线进展 - 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国内首个进入体重管理III期临床,2025年1月完成受试者入组[10] - HY3003采用周制剂、月制剂、口服制剂多剂型并行开发,进入原料药中试阶段[10] - 司美格鲁肽国内专利2026年到期,美国专利2031年到期[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