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P+
icon
搜索文档
2025Q2商社板块基金持仓分析:新消费热度高,化妆品、医美持仓增加
民生证券· 2025-07-27 14:5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2社会服务、商贸零售、美容护理基金重仓持股比例分别环比-0.15pct、-0.76pct、+0.08pct至1.11%、1.87%、0.54%;若剔除阿里巴巴和美团,社会服务、商贸零售基金重仓持股比例分别环比-0.075pct、+0.001pct至0.61%、0.61%;行业间对比来看,二季度社会服务、商贸零售、美容护理基金配置比例排名分别为第21、17、25 [4][8][34] - 关税扰动外围市场震荡、内需顺周期相对低迷、优质消费资产稀缺的多元背景下催生了“新消费”的板块效应,后市结构化机会仍将演绎,包括把握优质新消费品牌产品向上周期、持续看好IP+、AI+产业发展机遇、积极关注股价处于底部区域、低估值但基本面已经发生变化的线下零售/服务公司 [11][34] 各部分总结 板块:美容护理基金配置比例环比提升 - 2025Q2社会服务、商贸零售、美容护理基金重仓持股比例分别为1.11%、1.87%、0.54%,环比分别-0.15pct、-0.76pct、+0.08pct;行业间对比来看,二季度社会服务、商贸零售、美容护理基金配置比例排名分别为第21、17、25 [4][8][14] - 2025Q2社会服务、商贸零售、美容护理分别-2.18%、+5.35%、+4.10%,相对沪深300指数分别-2.72pct、+4.81pct、+3.57pct,相对上证综指分别-4.96pct、+2.57pct、+1.32pct,二季度绝对收益在所有申万一级行业中分别排名第23位、第6位、第12位 [14] 子行业:化妆品、旅游零售Ⅱ环比提升幅度大 - 2025Q2商社子板块重仓比例排序依次为互联网电商、本地生活服务Ⅱ、酒店餐饮、一般零售、医疗美容、化妆品、旅游及景区、旅游零售Ⅱ、个护用品、专业服务、专业连锁Ⅱ、教育、贸易Ⅱ、体育Ⅱ [17] - 化妆品、旅游零售Ⅱ、教育、医疗美容、体育Ⅱ、贸易Ⅱ环比提升;酒店餐饮、旅游及景区、个护用品、一般零售、专业连锁Ⅱ、专业服务、本地生活服务Ⅱ、互联网电商环比下滑 [9][17] - 重仓前五依次为阿里巴巴-W、美团-W、小商品城、百胜中国、锦波生物;重点个股环比加仓前五名分别为若羽臣、锦波生物、毛戈平、中国中免、珀莱雅 [9] 北上资金:商贸零售为净流入 - 2025Q2北上资金净流入商贸零售行业62.64亿元,净流出美容护理行业5.26亿元,净流出社会服务行业8.18亿元 [10][30] - 2025Q2外资增配锋尚文化、首旅酒店、宋城演艺幅度最大,环比分别增加1.78pct、1.75pct、1.63pct;外资增配小商品城、茂业商业、居然智家幅度最大,环比分别增加8.83pct、7.26pct、4.06pct;外资增配上海家化、登康口腔、豪悦护理幅度最大,环比分别增加4.68pct、3.86pct、2.78pct [10][30][31] 投资建议:拥抱产业新机遇,把握产品上行期 - 把握优质新消费品牌产品向上周期,推荐老铺黄金、毛戈平、润本股份、巨子生物、上美股份、丸美生物、珀莱雅 [11][34] - 持续看好IP+、AI+产业发展机遇,推荐板块内优质标的布鲁可、名创优品、小商品城、北京人力 [11][34] - 积极关注股价处于底部区域、低估值但基本面已经发生变化的线下零售/服务公司,推荐锅圈、途虎,并建议关注商超调改龙头、会展龙头、首旅酒店、中国中免等细分领域龙头标的 [11][34]
国联民生证券:拥抱商社产业新机遇 把握产品上行期
智通财经网· 2025-06-20 14:01
新消费板块效应 - 关税扰动、外围市场震荡、内需顺周期低迷及优质消费资产稀缺等多因素催生"新消费"板块效应 [1] - 结构化机会集中在优质新消费品牌产品上行周期、IP+/AI+产业机遇、低估值的线下零售/服务公司 [1] - 建议关注商超调改龙头和会展龙头 [1] 珠宝美护行业 - "新消费"行情本质是脱离宏观扰动的强alpha行情,优质品牌逆势增长源于结构性红利与产品周期共振 [2] - 美容护理、黄金珠宝等可选消费板块呈现大行业小公司格局,国货品牌通过细分红利和供给侧创新实现突破性增长 [2] - 2024Q2-Q3化妆品与珠宝类可选消费处于低基数,企稳回升趋势延续,差异化明显的品牌有望逆势增长 [2] IP+与AI+产业 - 国内IP产业链从内容生产、授权运营到消费变现已形成完备基础,2025年将更积极拥抱资本市场 [3] - 三丽鸥中国等显示IP行业景气度高,持续看好IP+产业链黄金发展期 [3] - AI+消费在招聘、跨境电商等场景实现应用落地及C端付费转化 [3] 线下零售与服务 - 2024年/2025Q1线下零售/服务行业收入增速承压,但低位蕴含政策托底和低基数带来的改善机会 [4] - 中观层面2025Q2以来酒店、人服等顺周期行业同比增速企稳并上行 [4] - 微观层面如锅圈等企业同店数据已现好转,政策提振+低基数下改善趋势有望延续 [4]
慈文传媒:持续高效经营,构建可持续发展新格局加快泛文娱产业落地,持续增厚公司业绩-20250610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6-10 21:4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评级为增持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多元泛娱乐公司转型,维持“增持”评级,因创新业务仍在拓展期,下调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新增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采用PB估值,给予公司2025年4倍PB估值,对应目标价8.88元/股 [11] 财务摘要 - 2023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61、366、481、509、564百万元,同比变化-1.1%、-20.6%、31.5%、5.7%、10.9%;净利润(归母)分别为28、30、56、63、72百万元,同比变化-43.9%、9.8%、84.2%、12.1%、15.7%;每股净收益分别为0.06、0.06、0.12、0.13、0.15元;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2.9%、3.0%、5.3%、5.6%、6.1%;市盈率分别为131.00、119.25、64.75、57.77、49.95 [4] 交易数据 - 当前价格7.62元,52周内股价区间4.53 - 8.61元,总市值3,619百万元,总股本/流通A股475/475百万股,流通B股/H股0/0百万股 [6] 资产负债表摘要 - 股东权益999百万元,每股净资产2.10元,市净率3.6,净负债率14.32% [7] 股价升幅 - 1M、3M、12M绝对升幅分别为8%、3%、39%,相对指数升幅分别为6%、9%、28% [10] 业务情况 - 影视业务为基石,2024年开机拍摄长、中、短剧9部,影视剧收入3.53亿元,占总收入比重96.4%,毛利率18.9%(同比+11.1pct),截至2024年底储备超10个S级影视项目等 [11] - 2024年成功举办4场大型演出,新增演唱会业务板块,收入1213.65亿元,占总收入比重3.3%,与多方合作,有望拓展文旅、演出板块业务布局 [11] - 公司积极转型为多元、轻资产、平台运营型泛文化公司,打造“IP +”多产品形态,布局科技向(XR/AI)发展,与多家公司达成合作 [11] 财务预测 - 2023 - 2027年,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等资产项目及短期借款、应付账款等负债项目有相应变化,各项财务比率如ROE、ROA等也呈现不同趋势 [12] 主营业务收入预计 - 2024 - 2027年,影视剧收入分别为35288.96、45000.00、45600.00、46000.00万元,同比变化-23.1%、27.5%、1.3%、0.9%;演唱会收入分别为1213.65、3000.00、5000.00、10000.00万元,同比变化147.2%、66.7%、100.0%;游戏及互联网服务业务、艺人经纪业务收入也有相应增长 [13] 可比公司估值 - 选取华策影视、上海电影、横店影视为可比公司,2025年平均PB为5.71 [14]
慈文传媒(002343):持续高效经营,构建可持续发展新格局:加快泛文娱产业落地,持续增厚公司业绩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6-10 19: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评级为增持 [5][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持续夯实国有影视龙头优势,积极打造“IP+”多产品泛文化平台 [2] - 多元泛娱乐公司转型,维持“增持”评级,采用PB估值,给予公司2025年4倍PB估值,对应目标价8.88元/股 [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摘要 - 2023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61、366、481、509、564百万元,增速分别为 - 1.1%、 - 20.6%、31.5%、5.7%、10.9% [4] - 净利润(归母)分别为28、30、56、63、72百万元,增速分别为 - 43.9%、9.8%、84.2%、12.1%、15.7% [4] - 每股净收益分别为0.06、0.06、0.12、0.13、0.15元,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2.9%、3.0%、5.3%、5.6%、6.1% [4] - 市盈率分别为131.00、119.25、64.75、57.77、49.95 [4] 交易数据 - 52周内股价区间为4.53 - 8.61元,总市值3619百万元,总股本/流通A股为475/475百万股,流通B股/H股为0/0百万股 [6] 资产负债表摘要 - 股东权益999百万元,每股净资产2.10元,市净率3.6,净负债率14.32% [7] 股价走势 - 52周内,慈文传媒与深证成指有不同升幅表现,1M、3M、12M绝对升幅分别为8%、3%、39%,相对指数升幅分别为6%、9%、28% [9][10] 业务情况 - 影视业务为基石,2024年开机拍摄长、中、短剧9部,影视剧收入3.53亿元,占总收入比重96.4%,毛利率18.9%(同比 + 11.1pct),截至2024年底储备超10个S级影视项目等 [11] - 2024年成功举办4场大型演出,新增演唱会业务板块,收入1213.65亿元,占总收入比重3.3%,与多方合作拓展文旅、演出板块业务布局 [11] - 公司积极转型为多元、轻资产、平台运营型泛文化公司,打造“IP+”多产品形态,布局科技向(XR/AI)发展,与多家公司达成战略合作 [11] 财务预测表 - 涵盖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财务数据预测,如2023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461、366、481、509、564百万元等 [12] 分项主营业务收入预计 - 影视剧2024 - 2027年收入分别为35288.96、45000.00、45600.00、46000.00万元,增速分别为 - 23.1%、27.5%、1.3%、0.9% [13] - 演唱会收入分别为1213.65、3000.00、5000.00、10000.00万元,增速分别为147.2%、66.7%、100.0% [13] - 游戏及互联网服务业务收入分别为17.70、21.24、23.36、24.53万元,增速分别为 - 86.3%、20.0%、10.0%、5.0% [13] - 艺人经纪收入分别为13.43、26.86、53.72、107.44万元,增速均为100.0% [13] 可比公司估值表 - 列出华策影视、上海电影、横店影视等可比公司收盘价、BPS、PB等数据,2025E可比公司PB平均值为5.71 [14]
港股消费板块再度走强,泡泡玛特等“港股消费品F4”盘中股价齐创新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4 14:51
港股市场表现 - 6月4日港股三大指数低开高走,恒生科技指数午后一度涨超0.5%,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跟随指数小幅上涨 [2] - 港股消费ETF(513230)午后一度涨超1.5%,受思摩尔国际、名创优品、泡泡玛特等持仓股大涨带动 [2] - 今年以来港股新消费股走势亮眼,泡泡玛特、毛戈平、蜜雪集团、老铺黄金股价盘中续创新高 [2] 消费板块驱动因素 - 消费板块爆发受"政策助力+悦己消费"双重驱动及假期效应影响 [2] - 政策明确支持"IP+"、"AI+"等新业态,推动消费从"量增"向"质升"转型 [2] - 消费板块因兼具"抗周期属性"与"成长确定性",成为资金"避风港" [2] 品牌出海机会 - 太平洋证券看好品牌出海东南亚市场的机会,东南亚国家消费需求未被充分满足,当地供应制造能力偏弱 [2] - 中国消费品品牌如蜜雪、名创优品、泡泡玛特已迈出东南亚出海重要一步 [3] - 强大供应链支撑及国力&文化输出为品牌出海提供基础 [2] 港股投资标的 - 港股消费ETF(513230)打包电商+新消费,覆盖A股稀缺的新消费赛道 [3] -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软硬科技兼备,囊括A股稀缺的科技龙头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