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 - M2剪刀差
搜索文档
瑞达期货股指期货全景日报-20251120
瑞达期货· 2025-11-20 17:13
重点关注 股指期货全景日报 2025/11/20 | 数据指标 | 项目类别 | 最新 | 环比 数据指标 | 最新 | 环比 | | --- | --- | --- | --- | --- | --- | | IF主力合约(2512) 4539.2 | | | -31.6↓ IF次主力合约(2511) | 4558.0 | -28.8↓ | | IH主力合约(2512) 3002.6 | | | -14.8↓ IH次主力合约(2511) | 3008.6 | -14.8↓ | | IC主力合约(2512) 7000.0 | | | -59.6↓ IC次主力合约(2511) | 7063.4 | -63.0↓ | | IM主力合约(2512) 7263.6 | | | -35.2↓ IM次主力合约(2511) | 7347.6 | -41.6↓ | | IF-IH当月合约价差 1549.4 | 期货盘面 | | -16.0↓ IC-IF当月合约价差 | 2505.4 | -27.8↓ | | IM-IC当月合约价差 284.2 | | | +10.4↑ IC-IH当月合约价差 | 4054.8 | -43.8 ...
10月社融数据点评:资金活化延续回升趋势
甬兴证券· 2025-11-18 13:5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年11月13日央行公布10月金融统计数据 M2同比增8.2% M1同比增6.2% 10月末社融规模存量同比增8.5% 前十月社融增量累计30.9万亿元 比上年同期多3.83万亿元 受政府债券融资放缓和信贷需求偏弱拖累 社融增速回落 验证经济复苏前景不确定性 M1 - M2剪刀差收窄是资金活化信号 短期提振权益市场情绪 但反弹持续性依赖基本面与政策协同 展望2026年 央行货币政策将延续“适度宽松”基调 [1][2][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社融数据验证债市空间 - 社融增速环比回落 10月同比增速8.5% 连续三月回落 新增社融初值8150亿元 较上年同期少增5808亿元 政府债券净融资4893亿元 较上年同期少增5602亿元 新增人民币贷款减少201亿元 比上年同期多减3166亿元 [2][13] - 直接融资有亮点 10月企业债净融资2469亿 同比多增1482亿元 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696亿元 同比多增412亿元 10月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资金投向数字经济等领域 [13] - 非标融资方面 委托贷款增加1653亿元 同比多增1872亿元 信托贷款增加156亿元 同比少增16亿元 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2894亿元 同比多减1498亿元 整体新增非标融资减少1085亿元 同比少减358亿元 [13] - 信贷需求偏弱 10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200亿元 同比少增2800亿元 企业部门票据冲量明显 中长期贷款增加300亿元 同比少增1400亿元 居民部门贷款减少3604亿元 同比多减5204亿元 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936亿元 同比少增164亿元 [2][14] M1 - M2价差与资金活化 - M1有所回落 M1与M2价差小幅走阔 10月末M2同比增长8.20% 回落0.2个百分点 M1同比增长6.20% 增速较前值回落1.0个百分点 M1 - M2剪刀差绝对值小幅走阔至2.00pct 今年以来整体收窄 是资金活化信号 短期提振权益市场情绪 10月社融与M2增速差为0.30pct [3][25] - 非银存款增加 10月住户存款减少13400亿元 同比多减7700亿元 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10853亿元 同比多减3553亿元 财政性存款增加7200亿元 同比多增1248亿元 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18500亿元 同比多增7700亿元 居民存款搬家或持续 促进资金活化提升 [3][25] 投资建议 - M1 - M2剪刀差收窄短期提振权益市场情绪 反弹持续性依赖基本面与政策协同 10月社融增速回落 经济复苏前景不确定 债券收益率有下探空间 [4][35] - 2026年央行货币政策延续“适度宽松”基调 低通胀为货币政策宽松提供空间 央行可能通过降息降准等维持流动性充裕 债市呈“上有顶、下有底”波动震荡格局 建议利率债波段操作 信用债关注绿色债券及科技债机会 动态调整股债比 关注顺周期可转债等弹性资产 [4][38]
10月金融数据“信贷弱、社融稳”,M1增速维持高位凸显资金活力
华夏时报· 2025-11-14 15:11
核心观点 - 10月金融数据显示信贷增速季节性回落,但社会融资规模和M2增速维持相对高位,反映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仍有力 [2] 广义货币(M2)与狭义货币(M1) - 10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8.2%,增速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7个百分点 [3] - 10月末狭义货币(M1)余额112万亿元,同比增长6.2%,较上月末回落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8.5个百分点 [3] - M1-M2剪刀差为2%,较年初明显收窄,显示资金活化程度较高,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跃度较好及个人投资消费需求回暖 [4][5] 新增人民币贷款 - 10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200亿元,环比季节性少增1.07万亿元,同比少增2800亿元 [2][6] - 10月末贷款增速较上月末放缓0.1个百分点至6.5%,续创有数据记录以来新低 [6] - 前十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4.97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55万亿元 [7] - 10月住户贷款减少3604亿元,同比多减5204亿元,其中居民短贷减少2866亿元,居民中长期贷款减少700亿元 [7] 贷款利率 - 10月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1%,同比下降约40个基点 [7] - 10月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1%,同比下降约8个基点 [7] 社会融资规模 - 10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37.72万亿元,同比增长8.5% [8] - 前十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0.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83万亿元 [8] - 10月新增社融8150亿元,同比减少5970亿元,社融增速8.5%,环比回落0.2个百分点 [8] - 10月委托贷款同比多增1872亿元,企业债券融资同比多增1482亿元 [8] 融资结构变化与政策展望 - 在今年以来社融增量中,除贷款外的其他融资方式占比已超过一半 [9] - 未来货币政策在数量型政策上可能实施新一轮降准,价格型政策上年底前可能实施幅度为10至20个基点的政策性降息 [9][10] - 央行将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流向科技创新、制造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10]
宏观日报:上游原材料价格分化-20251114
华泰期货· 2025-11-14 13:5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行业上游原材料价格分化,中观层面生产和服务行业有不同动态,各产业链上中下游呈现不同发展态势,如部分产品价格有升有降、部分行业开工率有高有低、部分消费市场有季节性变化等[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中观事件总览 - 生产行业:中国开始设计新的稀土出口许可制度,商务部表示依法依规开展稀土相关物项出口管制工作,兼顾国家安全利益与全球产供链安全稳定[1] - 服务行业:2025年前十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30.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83万亿元,前十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4.97万亿元;10月末M2余额335.13万亿元,同比增长8.2%,M1余额112万亿元,同比增长6.2%,M0余额13.55万亿元,同比增长10.6%,前十个月净投放现金7284亿元;10月末M1 - M2剪刀差持续收窄,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跃度提升、个人投资消费需求回暖[1] 行业总览 上游 - 有色:铝、铜价格回升[2] - 能源:国际油价,液化天然气价格震荡[2] 中游 - 化工:PX上行,PTA和聚酯开工偏低[3] - 能源:电厂耗煤量降低[3] 下游 - 地产:二、三线城市商品房销售季节性小幅回升[3] - 服务:影视票房淡季,国内航班班次季节性小幅回升[3] 重点行业价格指标跟踪 - 农业:玉米、鸡蛋、棕榈油、铜、锌、铝等部分产品价格同比有不同程度上涨,棉花、猪肉价格同比下降[38] - 有色金属:铝、锌、铜等部分产品价格同比上涨,镍价格同比微降[38] - 能源:WTI原油、Brent原油、液化天然气价格同比下降,煤炭价格同比上涨[38] - 化工:PTA、尿素、纯碱价格同比上涨,中国塑料城价格指数同比下降[38] - 地产:建材综合指数同比上涨,混凝土价格指数同比下降[38]
前10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近15万亿元 金融总量合理增长
中国证券报· 2025-11-14 07:32
金融总量与增速 - 10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35.13万亿元,同比增长8.2% [2] - 10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437.72万亿元,同比增长8.5% [2] - 前10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30.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83万亿元 [2] - 前10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4.97万亿元,10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70.61万亿元,同比增长6.5% [3] 社会融资规模支撑因素 - 1-10月政府债券累计发行规模约22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近4万亿元 [2] - 企业发债融资热度较高,高于去年同期 [2] - 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规模从1万亿元扩大至1.3万亿元,发行时间提前 [2] 货币供应与经济活动信号 - 10月末狭义货币M1余额112万亿元,同比增长6.2% [2] - 10月M1-M2剪刀差为2个百分点,较去年9月大幅收窄,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跃度提升和个人投资消费需求回暖 [2] 信贷结构优化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5.77万亿元,同比增长11.6% [3] -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4.97万亿元,同比增长7.9% [3] - 以上贷款增速均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 [3] 融资成本 - 10月份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40个基点 [3] - 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8个基点 [3] - 社会融资成本持续处于低位,利率水平低于5%左右的潜在经济增速 [4] 政策效果与展望 - 社会融资规模和M2同比增速总体保持在8%以上,高于同期名义GDP增速约4个百分点 [4] - 货币政策存在时滞,前期政策效果将持续显现 [5] - 未来将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对实体经济的较强支持力度 [1][5]
前10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近15万亿元:金融总量合理增长 货币政策保持力度
中国证券报· 2025-11-14 07:32
金融总量数据 - 10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35.13万亿元 同比增长8.2% [2] - 10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437.72万亿元 同比增长8.5% [2] - 前10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30.9万亿元 比上年同期多3.83万亿元 [2] - 10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70.61万亿元 同比增长6.5% [3] - 前10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4.97万亿元 [3] 社会融资规模结构 - 政府债券发行是社融增长重要支撑 1-10月政府债券累计发行规模约22万亿元 比去年同期多近4万亿元 [2] - 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规模从1万亿元扩大至1.3万亿元 发行时间提前 带动社融增长 [2] - 企业债券发行热度较高 对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形成重要支撑 [2] 货币供应与经济活动 - 10月末狭义货币M1余额112万亿元 同比增长6.2% [2] - 10月M1-M2剪刀差为2个百分点 较去年9月大幅收窄 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跃度提升及个人投资消费需求回暖 [2] 贷款结构优化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5.77万亿元 同比增长11.6% 增速高于同期各项贷款 [3] -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4.97万亿元 同比增长7.9% 增速高于同期各项贷款 [3] 贷款利率水平 - 10月份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1% 比上年同期低约40个基点 [3] - 10月份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1% 比上年同期低约8个基点 [3] - 社会综合融资成本持续下降 为经营主体纾困解难 [3] 货币政策效果与展望 - 社会融资规模和M2同比增速总体保持在8%以上 高于同期名义GDP增速约4个百分点 [4] - 未来央行将继续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把握好力度和节奏 保持对实体经济较强支持力度 [1][4] - 支持性货币政策促进物价回升的效果将持续显现 [4]
前10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近15万亿元 金融总量合理增长 货币政策保持力度
中国证券报· 2025-11-14 04:10
金融总量指标 - 10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35.13万亿元,同比增长8.2% [2] - 10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37.72万亿元,同比增长8.5% [2] - 前10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0.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83万亿元 [2] - 10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70.61万亿元,同比增长6.5% [3] 社会融资规模结构 - 前10个月政府债券累计发行规模约22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近4万亿元,是社融增长的重要支撑 [2] - 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规模从1万亿元扩大至1.3万亿元,发行时间提前 [2] - 企业债券发行热度较高,融资规模高于去年同期 [2] 贷款结构优化 - 10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为35.77万亿元,同比增长11.6%,增速高于各项贷款 [3] - 10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为14.97万亿元,同比增长7.9%,增速高于各项贷款 [3] - 前10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4.97万亿元 [3] 货币供应与市场活力 - 10月末狭义货币M1余额112万亿元,同比增长6.2% [2] - 10月M1-M2剪刀差为2个百分点,较去年9月大幅收窄,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跃度提升和个人投资消费需求回暖 [2] 融资成本 - 10月份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40个基点 [3] - 10月份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8个基点 [3] - 社会融资成本持续处于低位,利率水平低于5%左右的潜在经济增速 [4] 政策导向与效果 - 社会融资规模和M2同比增速总体保持在8%以上,高于同期名义GDP增速约4个百分点 [4] - 未来将继续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对实体经济的较强支持力度 [1][5] - 支持性货币政策促进物价回升的效果将持续显现,政策存在时滞效应 [4][5]
(经济观察)中国金融数据三个“高增长”,意味着什么?
中国新闻网· 2025-11-14 00:32
据市场人士测算,今年1至10月,政府债券累计发行规模约22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近4万亿元,企业发 债融资也高于去年同期。 中新社北京11月13日电 (记者夏宾)中国央行13日公布10月金融统计数据,三个关键指标的同比数据均有 提升。 具体看,2025年10月末,M2(广义货币)余额335.13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8.2%,比上年同期 高0.8个百分点,在上年同期基数提高的背景下,仍保持较高增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437.72万亿元,同 比增长8.5%,比上年同期高0.7个百分点;今年1至10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0.9万亿元,同比多增 3.83万亿元。 金融数据三个"高增长",意味着什么? 一是发债热助社融增长。10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5%,业内专家认为,国债和特殊再融 资债券等政府债券发行进度较快、企业债券发行热度较高,均对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形成重要支撑。 市场人士指出,货币政策虽然还有一定空间,但边际效率已明显下降。过度放松货币金融条件可能产生 的一些负面效果也需要关注。如,资金空转、资本市场波动加大等。未来要继续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 政策,把握好力度和节奏,保持对实体经济的较强支 ...
央行,发布重要数据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3 21:30
社会融资规模与结构 - 2025年10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37.72万亿元,同比增长8.5% [2] - 从结构看,政府债券余额占比21.3%,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而人民币贷款余额占比61%,同比降低1.3个百分点,显示融资结构向政府债券倾斜 [2] - 2025年前十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0.9万亿元,同比多增3.83万亿元,其中政府债券净融资11.95万亿元,同比多增3.72万亿元,是主要贡献项 [2] 货币供应与经济活动 - 10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35.13万亿元,同比增长8.2%,狭义货币(M1)余额112万亿元,同比增长6.2%,较今年2月低点回升6.1个百分点 [6] - M1-M2剪刀差为-2%,较去年9月收窄8.1个百分点,表明更多资金转化为活期存款,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跃度提升和个人投资消费需求回暖 [6] - 10月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0%,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升至扩张区间,节假日对服务消费拉动效应明显 [6] 物价水平与政策环境 - 10月CPI同比由降转涨至0.2%,核心CPI同比上涨1.2%,涨幅连续6个月扩大,为2024年3月以来最高,PPI同比下降2.1%,降幅连续3个月收窄 [9] - 社会融资规模和M2增速保持在8%以上,高于同期名义GDP增速约4个百分点,社会融资成本持续处于低位,利率水平低于5%左右的潜在经济增速 [11] -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持续显效,财政部提前下达2026年度新增地方专项债额度,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资金全部投放完毕,项目总投资约7万亿元 [8] 经济前景与政策导向 - 前三季度GDP增长5.2%,为实现全年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将我国2025年经济增速预测大幅调高0.8个百分点 [7][8] - 宏观调控思路需从高度依赖投资更多转向促消费、惠民生,供给端着力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需求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并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13] - 中美两国元首会晤及经贸团队磋商取得积极成果,有利于增强出口韧性,国内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等措施效果逐步显现,市场竞争秩序不断优化 [7]
10月M1-M2剪刀差为-2%,如何看待信贷小月数据表现?
第一财经· 2025-11-13 17:45
金融总量与增长 - 10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35.13万亿元,同比增长8.2%,比上年同期高0.8个百分点 [1] - 10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437.72万亿元,同比增长8.5%,比上年同期高0.7个百分点 [1] - 1至10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30.9万亿元,同比多增3.83万亿元 [1] - 金融总量保持合理增长,为实体经济提供有力有效的金融支撑 [2] 社会融资规模结构 - 1至10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4.52万亿元,同比少增1.16万亿元 [3] - 1至10月企业债券净融资1.82万亿元,同比多1361亿元 [3] - 1至10月政府债券净融资11.95万亿元,同比多3.72万亿元 [3] - 1至10月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3863亿元,同比多1875亿元 [3] - 除贷款外的其他融资方式占比已超过一半,融资渠道日益多元化 [2] 政府债券与企业融资 - 1至10月政府债券累计发行规模约22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近4万亿元 [2] - 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规模从1万亿元扩大至1.3万亿元,发行时间提前 [2] - 企业发债融资高于去年同期,企业债券发行热度较高 [2] - 政府债券快发多发对贷款有一定替代作用,支持重大项目和国家战略实施 [4] 信贷结构与成本 - 10月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70.61万亿元,同比增长6.5% [4] - 10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5.77万亿元,同比增长11.6% [5] - 10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4.97万亿元,同比增长7.9% [5] - 10月份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40个基点 [1] - 10月份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8个基点 [1] 货币供应与政策环境 - 10月末狭义货币M1余额112万亿元,同比增长6.2%,较年内低点回升6.1个百分点 [6] - M1-M2剪刀差为-2%,较去年9月收窄8.1个百分点,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跃度提升 [6] - 社会融资规模和M2增速保持在8%以上,高于同期名义GDP增速约4个百分点 [6] - 货币政策立场是支持性的,但边际效率已明显下降,需把握好力度和节奏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