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材料
搜索文档
 福斯特(603806):胶膜盈利阶段性承压,电子材料快速发展
 民生证券· 2025-11-02 19:25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4][6]   核心观点 - 公司是光伏胶膜龙头企业,有望通过全系列产品品类、优秀成本控制能力及海外产能扩张平稳穿越光伏行业周期 [3][4] - 胶膜业务盈利阶段性承压,但受益于9-10月胶膜价格持续上涨,盈利有望改善 [1][2] - 电子材料业务受益于消费电子复苏和AI应用加速,即将进入高速发展期 [3]   2025年三季度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17.88亿元,同比下降22.32%;归母净利润6.88亿元,同比下降45.34% [1]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38.29亿元,同比下降13.18%,环比下降11.65%;归母净利润1.92亿元,同比下降41.79%,但环比大幅增长102.74% [1]   胶膜业务分析 - 原材料EVA粒子价格自8月初波动上涨,10月22日价格达11750元/吨,较8月初上涨约16% [2] - 光伏胶膜价格跟随上涨,9月底透明EVA和白色EVA胶膜价格分别较8月底上涨12%和11%,至6.17元/平米和6.67元/平米;10月22日价格进一步上涨至6.26元/平米和6.76元/平米 [2] - 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胶膜业务盈利将继续改善 [2]   公司发展战略与优势 - 公司致力于为XBC、TOPCon、HJT、0BB、薄膜电池、钙钛矿等新技术提供最佳封装方案 [3] - 加快海外光伏胶膜产能扩张以满足新兴市场需求,稳定全球市场份额 [3] - 通过差异化产品开发和提升海外销售占比,降低行业周期性影响 [3]   电子材料业务展望 - 电子材料事业部主导产品包括感光干膜、FCCL和感光覆盖膜 [3] - 受益于消费电子需求复苏和AI应用演变,PCB行业将进入新增长周期 [3] - 业务已实现核心原材料自供、华东华南双基地布局、海内外分切基地建设,并成功导入全球头部PCB企业供应链,即将进入高速发展期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66.82亿元、191.28亿元、220.02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12.9%、14.7%、15.0% [4][5]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01亿元、16.24亿元、22.60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23.5%、62.3%、39.2% [4][5] - 以10月31日收盘价计算,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41倍、25倍、18倍 [4][5] - 预计毛利率将从2025年的12.25%提升至2027年的15.99%,净利润率从6.00%提升至10.27% [11]
 赛伍技术(603212):2025年三季报点评:25Q3出货环比略有下滑,非光伏材料业务持续高增
 东吴证券· 2025-11-02 18:21
 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1]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光伏材料业务出货及价格环比下滑,但非光伏材料业务持续高速增长,成为新增长极[7] - 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随胶膜价格回升,公司盈利有望逐步改善[7] - 基于非光伏材料业务的持续突破,报告维持对公司的“增持”评级,但下调了2025-2026年盈利预测[7]   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表现 - 2025年初至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39亿元,同比下降11.61%;归母净利润-1.17亿元,同比下降22.46%;毛利率0.72%,同比下降5.98个百分点[7]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87亿元,同比增长4.84%,环比下降3.18%;归母净利润-4488.76万元,同比增长43.92%,环比下降15.27%;毛利率-2.18%,同比下降2.77个百分点,环比下降3.92个百分点[7]   光伏材料业务分析 - 2025年第三季度胶膜出货0.85亿平方米,环比略有下降;销售均价环比下降24%至4.7元/平方米[7] - 2025年第三季度背板出货326万平方米,环比下降30-40%;销售价格环比下降29%至5.75元/平方米,主要系下游需求较弱所致[7]   非光伏材料业务分析 - 2025年第三季度非光伏材料业务实现营收约2-2.5亿元,其中新能源材料业务营收约1.8亿元,同比增长50%以上[7] - 公司正积极布局固态电池材料、储能材料等新品,消费电子材料及半导体材料在2026年也有望实现新突破[7]   费用与现金流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期间费用为0.49亿元,同比下降28.30%,环比下降3.87%;费用率为7.11%,同比下降3.29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05个百分点[7] - 2025年第三季度经营性净现金流为0.99亿元,同比下降60.66%,环比上升17.64%[7] -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存货为4.59亿元,同比下降26.90%;合同负债为1269.96万元,同比下降22.44%[7]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亿元、0.3亿元、1.4亿元(此前2025-2026年预测值为0.2亿元、0.8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58%、125%、372%[1][7]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6.64亿元、34.76亿元、43.77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1.32%、30.49%、25.92%[1]
 赛伍技术
 2025-11-01 20:41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公司:赛伍技术 [1] *   行业:光伏材料(胶膜、背板)、新能源汽车材料、消费电子材料、半导体材料、钙钛矿等 [1][3][31][54][71]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整体业绩与战略方向 *   公司三季度单季度收入为6.87亿元,同比增长4.8%,收入同比下滑趋势止住并企稳 [1] *   归母净利润亏损4489万元,但同比实现44%的增长,环比亏损略微扩大 [2] *   业绩处于底部承压状态,战略方向是光伏板块企稳,非光伏板块快速增长 [4][5] *   公司希望在未来短时间内实现单月度扭亏为盈 [5] *   长期战略模板参考美国3M和日本日东电工,规划多元化发展,目标到2030年拓展至15个产品领域 [80][81][82]   2 光伏业务板块分析 *   **胶膜业务**:价格企稳,三季度毛利率为负1%,较二季度的负3%-4%明显回暖,10月份预计毛利率转正 [15][17] *   **胶膜业务**:产能利用率接近70%,月销售量约2000-3000万平米,订单饱满 [15][16][68] *   **胶膜业务**:提升利润措施包括优化原材料期货采购策略、内部挖潜设备改造、合理分配越南与国内生产订单 [18] *   **背板业务**:下游需求不佳,收入占比降至约3%,处于亏损状态,对公司整体销售额影响已很小 [2][9][12] *   **背板业务**:未来规划保留特种背板产能(如建筑一体化屋顶、便携产品),转向高附加值产品,放弃追求市占率,目标明年第二季度看到绩效改善 [8][9][11][13] *   **背板业务**:原有生产线可通过技改转产非光伏产品(如蓝膜),避免资产闲置 [37] *   **行业环境**:光伏行业反内卷进展缓慢,硅料环节已缓解,但压力尚未完全传导至下游组件厂,行业整体盈利恢复仍需时间(以半年为单位) [63][66]   3 非光伏业务板块进展 *   **新能源汽车材料**:三季度单季度收入达到约1.8亿元,上半年同比增长50%多,已取代背板成为公司第二大业务板块 [3][28] *   **新能源汽车材料**:主要产品为蓝膜,占比70%以上,其他包括CCS系统用热压膜、FFC胶膜、冷板材料等 [25][27][28] *   **技术迭代**:蓝膜向高剪切、UV固化方向发展,公司7兆帕高剪切蓝膜已实现量产并有持续订单,为行业首家 [29][30] *   **未来布局**:积极布局固态电池材料(电芯内部过程膜、胶粘剂等,预计27年量产)、储能市场材料、车体材料、BMS导热散热材料 [20][21][22][44] *   **消费电子材料**:重点发展光学膜(如TPF,后续规划五件套)、导热散热材料(应用于AI服务器、家电等)、声学振膜(已为头部客户量产)、绿色胶带(无溶剂、生物基)等 [31][32][33][34] *   **半导体材料**:研发重点方向之一,已量产CMP固定胶带,布局晶圆切割膜等过程材料,瞄准国产替代日系供应商的机会 [54][55][56][58] *   **钙钛矿材料**:已有小规模订单和盈利,技术方案准备较全面,预计未来将随下游应用(如叠瓦技术)逐步放量,而非爆发式增长 [71][72][74]   4 产能与资产规划 *   **九龙工厂**:现有厂房一半已用于3C和半导体材料并接近满产,剩余一半厂房已规划用于扩产新能源汽车材料、高端光学膜(数条产线)、绿色胶带,建设期约一年 [40] *   **越南基地**:胶膜产能已满产,月销量约1500万平米,目前存在外协代工,四季度目标实现盈亏平衡 [59][60]   5 其他研发与业务 *   **AI技术**:成立AI研究公司主要用于辅助高分子材料研发,未来可能作为软件/硬件支持商产生千万级收入,但非主业 [77][78] *   **研发资源**:研发团队约130人,重点投入新能源汽车材料、3C材料、半导体材料三大方向 [53][54]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财务状况可控,单季度亏损额维持在3000万至4000万 [5] *   背板业务调整对整体销售额影响有限,重点在于减少其利润拖累 [12][13] *   半导体材料市场利润较好,虽规模不及其他板块,但有望达到数亿元销售额 [56]
 海优新材(688680.SH):前三季度净亏损2.08亿元
 格隆汇APP· 2025-10-30 18:48
格隆汇10月30日丨海优新材(688680.SH)发布三季报,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8.7亿元,同比下 降57.62%;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08亿元,较上年同期亏损减少4084.18万元;基本每股收益为-2.51 元。 ...
 福斯特(603806.SH):前三季度净利润6.88亿元,同比下降45.34%
 格隆汇APP· 2025-10-30 00:12
 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为117.88亿元,同比下降22.32%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6.88亿元,同比下降45.34% [1] - 2025年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26元 [1]
 福斯特:第三季度净利润为1.92亿元,同比下降41.79%
 新浪财经· 2025-10-29 18:15
福斯特公告,第三季度营收为38.29亿元,同比下降13.18%;净利润为1.92亿元,同比下降41.79%。前 三季度营收为117.88亿元,同比下降22.32%;净利润为6.88亿元,同比下降45.34%。 ...
 9.6亿元利润!协鑫科技三季度突然扭亏背后
 国际金融报· 2025-10-17 22:17
 光伏材料业务业绩 - 公司光伏材料业务录得利润约9.6亿元,与去年同期18.1亿元的亏损形成巨大反差,实现扭亏为盈 [1] - 扭亏主要得益于硅料价格上涨及出售一家联营公司获得税后收益6.4亿元 [4]   颗粒硅业务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颗粒硅平均外部含税售价为42.12元/公斤,较第二季度的32.93元/公斤显著上升 [4] - 颗粒硅平均生产现金成本(含研发成本)下降至24.16元/公斤,较第一季度的27.07元/公斤持续优化 [4]   资产出售详情 - 公司出售的资产为联营公司鑫华半导体,该交易是扭亏的最大原因 [4] - 鑫华半导体由协鑫集团与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联合成立,产能规划为2万吨,全部达产后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电子级多晶硅企业 [4] - 2025年9月,项目完成交割,合肥国材叁号对鑫华半导体注资14.76亿元并成为第一大股东 [5] - 业内评价此次出售为“壮士断腕”式自救,为行业在亏损加剧时剥离非核心资产提供了经验 [5]   公司融资与战略布局 - 2025年9月16日,公司通过定向增发约47.36亿股,成功募资54.46亿港元(约合人民币50亿元) [7] - 融资用途包括:18亿港元用于多晶硅产能优化,9亿港元用于硅烷气新业务拓展,8亿港元用于优化资本结构,4亿港元用于一般营运资金,14.87亿港元用于偿还银行贷款 [7] - 公司押注硅烷气作为第二增长曲线,其子公司江苏中能硅业的硅烷气年产能超过2万吨,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30% [7] - 公司目标是通过发展高端电子级硅烷气实现国产替代 [7]
 【有色】钴各品类价格均上涨,六氟磷酸锂价格连续 3 个月上涨 ——金属新材料高频数据周报(1006-1012)(王招华/马俊等)
 光大证券研究· 2025-10-14 07:07
 军工新材料 - 电解钴价格本周为34.50万元/吨,环比上涨3.9% [4] - 电解钴和钴粉价格比值为0.94,环比下降5.9%;电解钴和硫酸钴价格比值为4.22,环比下降9.6% [4] - 碳纤维价格本周为83.8元/千克,环比持平,毛利为-8.38元/千克 [4]   新能源车新材料 - 锂精矿(Li2O 5%)中国到岸价为725美元/吨,环比微降0.14% [5] - 电碳、工碳和电池级氢氧化锂价格分别为7.39、7.13和7.35万元/吨,环比变化分别为-0.0%、+0.05%和-0.1%,电碳与工碳价差创2024年11月以来新低 [5] - 硫酸钴价格本周为7.60万元/吨,环比大幅上涨16.92% [5] - 磷酸铁锂、523型正极材料价格分别为3.43、12.23万元/吨,环比分别持平和上涨2.3% [5] - 氧化镨钕价格为557.34元/公斤,环比下降0.9% [5]   光伏新材料 - 光伏级多晶硅价格为6.54美元/千克,环比持平 [6] - EVA价格为11,100元/吨,环比持平,价格处于2013年以来较低位置 [6] - 3.2mm光伏玻璃镀膜价格为24.0元/平米,环比持平 [6]   核电新材料 - 铀价(2025年9月)为62.88美元/磅,环比上涨6.6% [6] - 氧氯化锆、海绵锆、氧化铪、硅酸锆、锆英砂价格分别为13750元/吨、145元/千克、9000元/千克、13313元/吨、14012.5元/吨,环比均持平 [6]   消费电子新材料 - 四氧化三钴价格为27.90万元/吨,环比上涨9.41%;钴酸锂价格为304.0元/千克,环比大幅上涨20.2% [7] - 碳化硅价格为5,600.00元/吨,环比持平 [7] - 高纯镓、粗铟和精铟价格分别为1,800.00、2,425.00、2,525.00元/千克,环比均持平 [7][8] - 二氧化锗价格为9,250元/千克,环比持平,其下游50%用于光纤,15%用于电子和太阳能器件;高纯镓下游80%用于半导体 [8]   其他材料 - 99.95%铂、铑、铱价格分别为382.00、1,925.00、1,185.00元/克,环比变化分别为+2.1%、+3.2%、-0.8% [9]
 宇邦新材(301266) - 2025年09月2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26 16:58
 业务布局与战略规划 - 设立参股子公司无锡苏能超导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依托技术积淀和工程化能力实现超导材料研究成果产业化转化 [1] - 围绕超导材料的生产制造与市场推广进行业务布局 [1]   产品竞争力与研发进展 - 多层复合焊带产品保持较高市场份额 属于公司率先推出的前瞻产品 [1] - 研发团队持续开展多层复合焊带产品的技术研究与应用 [1]   产能建设与智能化升级 - 安徽宇邦焊带生产项目基建已完成 具备扩产基础条件 [1] - 结合光伏行业市场变化有序实施扩产计划 [1] - 正在导入信息化系统打造智能化工厂 提升整体运营管理效能 [1]   信息披露说明 - 本次活动不涉及未公开披露的重大信息 [2]
 赛伍技术与国内头部光伏企业达成钙钛矿光伏材料战略合作
 证券时报网· 2025-09-24 20:07
 公司战略合作 - 赛伍技术与国内头部光伏企业签订钙钛矿光伏原材料研发与应用合作协议 [1] - 公司为钙钛矿组件提供一站式高分子材料解决方案 包括Raybo光转胶膜 低温层压胶膜等封装材料及阻水材料 [1] - 双方达成相互优先采购和供应合作意向 重点推动光转膜在钙钛矿叠层组件中的验证和应用 [1]   技术优势与产业地位 - 钙钛矿技术具有光电转换效率理论极限高 应用场景广泛等突出优势 [3] - 合作将整合双方优势资源 深度融合材料研发能力与产业转化能力 [3] - 合作补强钙钛矿产业链生态 提升公司在钙钛矿技术领域的领导地位 [3]   业务能力与产品交付 - 赛伍技术主要从事以胶粘剂为核心的薄膜形态高分子功能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公司为光伏 锂电 新能源汽车 消费电子 半导体等行业提供高分子材料解决方案 [1] - 公司实现对合作企业钙钛矿封装胶膜的批量交付 展现强大产品交付能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