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

搜索文档
半个月查了300宗,广州向出租车违章行为“亮剑”
南方都市报· 2025-07-05 11:10
南都讯记者蒋臻"证件上这位是不是你?我们查到你和证件上的人不一致。"7月4日晚,一场针对出租车 违章行为的严打行动在广州塔附近展开,市交通运输部门重点严查议价、拒载、高价收费及无证网约 车、网约车线下揽客5个重点违章行为,以维护广州道路运输市场秩序。据悉,自6月16日开展专项整治 以来(截至7月4日),共立案查处出租车违章300宗。其中,联合属地公安、交通等管理部门白云机场 (600004)、广州塔、琶醍、珠江道等8个重点区域查处违章209宗,占比70%。 为提升专项整治成效,市交通运输部门主动联合属地公安等部门,持续开展联合整治行动,查处出租车 议价、高额收费、违停、违规拉客等违法违章行为,对于不配合执法检查,甚至拒检冲卡、暴力抗法等 行为将依法严肃处理,做到"人车并治"。一方面增密重点区域和重点时段巡查频次,提高现场"见勤 率"。另一方面,加大非现场执法力度,通过车载视频、卫星定位等科技手段,对重点区域的巡游出租 车、网约车营运情况开展大数据筛查,发现违章线索,坚决予以查处。 "我们高度重视市民群众投诉的跟进处理。"执法人员介绍,"对于乘客通过广州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 等反映的违章线索,将按照'收到 ...
Robotaxi,真被资本做局了
和讯网· 2025-07-04 14:57
"被资本做局"成了近期的流行词,但要论哪个商业领域最能呈现出典型的资本超前布局特征,无人驾驶 出租车,也就是Robotaxi,一定榜上有名。 一直到现在,几乎所有把Robotaxi作为主营业务的公司都在亏损,但哪怕亏了这么多年,烧了这么多 钱,依然有新的资方持续进入。 6月23日,哈啰出行官宣称,哈啰Robotaxi业务完成超30亿元融资,引入蚂蚁集团、宁德时代 (300750)战略投资。三者通过旗下投资主体共同发起成立的"上海造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已在沪注 册,注册资金为 12.88 亿元人民币。 哈啰方面表示,该公司将专注于L4 级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安全应用和商业化落地。 哈啰跑步进场 要理解哈啰为何此时布局Robotaxi,首先需要厘清其业务版图。 从企业此前披露的招股书看,其业务主要有两块,一是共享两轮车业务,包括共享自行车和共享电单 车;二是顺风车业务。前者在2020年的收入超过了55亿元,同比2019年增长21.1%,占公司收入的比重 超过了九成,毛利占比接近五成。 但两轮业务增长面临瓶颈,当下的共享单车行业,呈现哈啰、美团和青桔三足鼎立的局面。iiMedia Research的数据显示,2024 ...
从中美对比和商业化速度,看Robotaxi产业链发展
长江证券· 2025-07-02 19:4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丨维持 [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特斯拉Robotaxi服务在美国奥斯汀南部启动试运营,迈出自动驾驶商业化关键一步,此次是对纯视觉方案的首次公开验证 [2][6][20] - 中国凭借政策协同性与技术优势,商业化进程与美国头部企业并驾齐驱,2023年已实现限定区域的无主驾安全员商业化运营 [8][29] - 2024年中国出租车及持证网约车总保有量或在400 - 500万台级别,当前国内头部企业运营Robotaxi数量不足3000台,市场渗透率不足1% [8][40] - 无人驾驶商业化落地进程为Robovan>Robotruck>Robotaxi,Robotaxi仍处于量产前夜,加速推广瓶颈在于前期全无人化运营数据积累和区域性运营牌照制约 [9] 各部分总结 特斯拉Robotaxi试运行,无人驾驶商业化加速 - 2025年6月22日,特斯拉Robotaxi服务在美国奥斯汀南部启动,首批约10辆2025款Model Y SUV组成车队,特定区域运营,少部分受邀用户可试乘,每次行程收4.20美元,副驾驶配安全员 [6][20] - 行业头部玩家聚焦Waymo、Zoox和特斯拉,Waymo采用跨越式路径,直接研发L4级无人驾驶;特斯拉选择渐进式路线,基于量产车部署L2/L3级辅助驾驶系统,以纯视觉方案叠加低成本硬件收集数据驱动算法迭代,此次试运营是对该技术路径首次公开验证 [7][24][28] - 截至2025年5月,Waymo车队规模达1500辆,服务覆盖4个城市,每周完成超25万次付费出行,计划2026年底扩展至七个美国城市 [25] - 2024年,Robotaxi行业中国及全球规模分别为16.5亿元、77.8亿元,预计2030年分别为390亿美元、666亿美元 [27] Robotaxi开启商业化运营,中美企业角逐 - 中国凭借政策协同性与技术优势,商业化进展与美国并驾齐驱,2023年多家企业实现Robotaxi平台商业化运营 [29] - 国内头部企业如萝卜快跑、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等已在试点区域运营,萝卜快跑车辆总数超1000辆 [32] - 国家和地方政府频繁发布支持政策,2023年底《准入通知》和《服务指南》弥补政策空白,地方规定相对宽松 [34] - 中国监管“循序渐进”,技术可靠后放开;美国更开放,部分城市大胆放开 [35] - 中国Robotaxi单车成本为美国代表性企业的三分之一左右,领先企业加速全球化布局 [36] - 2021 - 2024年国内网约车保有量从156万台增至328万台,2023年全国巡游出租车137万台,2024年出租车及持证网约车总保有量或400 - 500万台,国内头部企业运营Robotaxi数量不足3000台,市场渗透率不足1% [40] 商业化进程:Robovan>Rotruck>Robotaxi - 无人驾驶商业化落地进程为Robovan>Robotruck>Robotaxi,Robovan率先落地,因商业模型跑通、算法技术门槛低、路权政策宽松 [9] - Robotruck以渐进式技术路线商业化,L2+辅助驾驶前装系统要求低,长距离运输降本,数据沉淀支撑向L4迭代 [45] - Robotaxi单车成本待突破,运营模型未闭环,目前年均成本大于10万元,单公里运输成本是出租车/网约车2倍左右,预计2026年每公里成本有望与有人驾驶出租车持平 [50] - Robotaxi加速推广瓶颈在于前期全无人化运营数据积累和区域性运营牌照制约,区域运营权稀缺排他,运营商有望享受技术迭代红利 [9][54]
智联汽车系列深度之38暨机器人系列深度之29:Robotaxi的加速渗透元年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01 12:4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或将成为Robotaxi加速渗透元年,Waymo口碑、份额反转且加速扩张,特斯拉入局或颠覆行业规则,产业实质性拐点可能到来 [3][4] - 市场认为Robotaxi是蓝海市场,但对其发展轨迹存在分歧,尝试用五要素判断商业化发展轨迹 [4] - 商业模式是2C运营的三方分润,“金三角”协作风靡,预计混合模式推动行业发展 [4] - 中国Robotaxi分四阶段发展,当前开展联合试点开放路权 [4] - 技术路径有渐进式和跨越式之争,长期胜负未明 [4] - 量产平台迭代降低行车成本,安全员有减配趋势 [4] - 中国Robotaxi消费者接受度处于初级阶段,但多数人态度积极,推荐多维度要素合力加速商业化进程 [4] 各目录总结 产业阶段:稳定爬升的复苏期 - Waymo是全球Robotaxi技术标杆与商业化先行者,2025年口碑、份额反转且加速扩张,周订单和车队数量增长,还与麦格纳合作生产超2000辆捷豹版Robotaxi [8] - 特斯拉垂直一体化自研,2024年10月发布Robotaxi和Robovan,计划2025年推服务,2026年Cybercab投产,其运营和购买成本低,但车主意愿和高峰用车有不确定性 [9] - 复盘产业发展,从2004年到2030年有不同阶段,当前处于稳定爬升的复苏期,2025年有多项积极进展,预计2027 - 2030年持续发展 [11] 分析框架:五要素判断发展轨迹 - 基于商业模式,以政策规划、技术路径、行车成本为核心维度,融入市场认知,通过UE模型辅助验证,明晰商业化进程,对比差异并预判拐点 [16] - 商业模式是2C运营的三方分润,“金三角”分工为技术公司、整车厂、出行平台合作,有聚合、混合、自运营三类主流模式,预计混合模式推动行业发展 [4][20][23] - 中国Robotaxi政策“循序渐进,稳扎稳打”,分四阶段,当前开展联合试点开放路权 [4][27] - 技术路径有渐进式和跨越式之争,前者以量产车迭代算法,后者直接瞄准L4,国内厂商接近Waymo,特斯拉方案短期难适应中国路况 [31][32] - 行车成本包括整车和运营成本,量产平台迭代可降本,安全员有减配趋势 [4][38] - 中国Robotaxi消费者接受度处于初级阶段,对技术成熟度和安全性更关注,市场教育应提升认知和传递价值 [41] 定量:UE模型 - 对Robotaxi商业模式盈利弹性测算,先提效、再降本,核心看日均收入,日接单数对毛利率影响大 [43][44] 相关标的 - 文远知行2017年成立,在多国开展业务,有五大产品矩阵,2025聚焦ADAS + Robosweeper + Robovan增长,Robotaxi + Robobus平稳发展,具备海内外经验和技术复用能力 [48] - 小马智行2016年成立,致力于全栈式自动驾驶,有三大核心业务,与丰田、广汽成立合资公司推动Robotaxi量产,坚持自研域控制器,成本将降低 [54]
定制车卡位Robotaxi,剖析曹操出行的长期主义
钛媒体APP· 2025-07-01 10:12
6月25日,中国领先的科技出行平台曹操出行(02643.HK)正式登陆港交所,成为港股市场最大的科技 出行平台。 尽管上市后股价出现波动,但奔驰、国轩高科、速腾聚创等产业链巨头的基石加持,已然证明其"定制 车生态+ Robotaxi战略" 的差异化价值,也让资本市场和投资者再次深度聚焦这家背靠吉利的明星企 业。 深入剖析曹操出行业务布局与行业变革趋势不难发现,随着定制车规模效应持续释放、Robotaxi战略的 持续落地,这家科技出行平台通过差异化竞争力构建的长期价值,正待在智能出行产业变革中逐步释 放。 波动背后:市场逻辑与行业压力 曹操出行此次全球发售得到梅赛德斯-奔驰、国轩高科、速腾聚创等产业链巨头看好,作为基石投资者 锁定过半份额。但受港股市场整体情绪低迷及出行行业盈利预期影响,公司上市以来股价走势经历波 动。 股价波动的背后,是多种因素交织共振而成的短期结果。 首先是恒生科技指数走势的影响。进入2025年第二季度,在经历了年初因 AI概念带来的强势反弹,并 一度冲至6000点大关,创下2022年4月以来新高后,恒生科技指数自3月中旬起便陷入回调,而4月初开 始的关税冲击加剧了回调的幅度。截至 6 月 ...
Robotaxi爆发年,自动驾驶将迎GPT时刻?
36氪· 2025-07-01 07:59
近期,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市场风起云涌,消息不断。 话题度最高的,是特斯拉Robotaxi业务的新进展。6月22日,特斯拉正式启动Robotaxi服务,首批投放的10台Model Y,在美国得州奥斯汀小范围试运营, 接载付费乘客。 但相较于当前已具备较强商业化能力的萝卜快跑和Waymo,同样被列为全球Robotaxi三大家之一的特斯拉显得动作稍慢。此外,其初步运营情况也与公众 预期有些差距,如此次试运营的车辆并非去年发布的、专为Robotaxi打造的CyberCab,试运营期间并非全无人驾驶,而是在副驾配备一名安全员。 尽管较马斯克构建的Robotaxi蓝图来说,试运营期间特斯拉的一系列举动颇为谨慎,流传出的相关体验视频却并非一致好评,但目前来看,市场仍对特斯 拉Robotaxi的前景保持乐观。表现在资本市场上,特斯拉上周一股价大涨8%。 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表态:Robotaxi成功发布意味着其开始商业化运营,更代表着特斯拉无人驾驶所采用的视觉+端到端模型技术路线已完全跑通。抛开 试运营期间出现的一些问题和市场质疑,拥有雄厚技术实力的特斯拉Robotaxi开始商业化运营,无疑标志着,这一实力玩家 ...
无人驾驶出租车,去哪都不方便
36氪· 2025-06-30 19:25
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这一赛道,又一次热闹起来了。 马斯克筹备了近10年的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正式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奥斯汀市启动试点运营。 然而,试运营的特斯拉无人驾驶出租车在技术表现和投放数量上,都未达到马斯克此前的宣传效果,甚至在运营短短两天内就因诸多问题被相关部门通 报。 就在特斯拉宣布正式推出Robotaxi的前两天,国内无人驾驶出租车平台萝卜快跑正加快在东南亚市场布局,并宣布最早今年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推出其无 人驾驶出行服务,以扩大其全球足迹; 而在特斯拉宣布的后一天,一家名为"上海造父智能"的科技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天眼查信息显示,该公司注册资本近13亿,背后站着哈啰出行和蚂蚁集团 等巨头。 图/上海造父智能基本情况 来源/互联网 新能源观截图 新老玩家的争相布局和阶段性进展,使得Robotaxi的"元年"又来了。 但与企业们的积极布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消费者对无人驾驶出租车的接受程度并不高。高额的研发和运营投入,也让这一看似热闹的赛道距离真正实现 盈利遥遥无期。 1. Robotaxi席卷全球,猛将频出 不仅如此,与马斯克此前宣传的卓越的FSD技术相反,特斯拉可以说为无人 ...
特斯拉、哈啰都在搞!Robotaxi突然爆火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30 09:09
新老玩家齐入局,Robotaxi赛道掀全球扩张潮 - 特斯拉在得克萨斯州奥斯汀正式推出Robotaxi服务,首批约10辆基于Model Y改造的车辆投入使用,计划几个月内将车队规模扩展到1000辆 [2] - 大众汽车计划2026年推出自动驾驶汽车ID.Buzz AD,汉诺威大众工厂将生产至少1万辆该车型,优步将成为首批买家之一 [2] - 哈啰宣布进军Robotaxi赛道,与蚂蚁集团、宁德时代共同成立上海造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三方首期合计出资超30亿元 [3] - 文远知行与Uber、迪拜道路交通管理局签约,将在迪拜落地商业化Robotaxi服务,预计2026年第一季度实现纯无人商业运营 [3] - 萝卜快跑计划最早于今年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推出无人驾驶出行服务,小马智行与迪拜合作推进全无人商业化运营 [4] 巨大市场潜力吸引车企纷纷布局 - 全球Robotaxi市场规模预计从2025年的3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700亿美元,中国将成为最大市场 [6] - 汽车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转型,发展自动驾驶成为车企争夺未来市场的重要战略方向 [7] - 小马智行第七代车规级自动驾驶软硬件系统BOM成本较前代下降70%,成本降低将推动Robotaxi成为车企新的盈利增长点 [7] - 中国国家和地方政策积极支持自动驾驶产业发展,已有10余座城市推进自动驾驶地方性立法 [7] 技术成熟与商业化挑战并存 - 车企在Robotaxi领域主要采取独立研发或与科创企业合作两种路径,自动驾驶将推动汽车从私人消费品向共享出行工具转变 [9] - Robotaxi的商业模式与法律框架存在空白,如车辆共享模式下的事故责任划分问题 [9] - 规模化运营面临挑战,需通过大规模投放分摊系统成本,自动驾驶与人工驾驶混合派单的可行性需政策与运营机制支持 [9] - 无人驾驶出租车制造与运营状况正在改善,但盈利时间表尚不明确,拥堵城市可能限制运营规模或增加综合运营成本 [10]
Robotaxi行业专题解
2025-06-30 09:0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Robotaxi 行业 - **公司**:特斯拉、百度(萝卜快跑、Apollo Go)、小马智行、文远知行、哈啰出行、广汽、东风、上汽、一汽、阿里、美团、字节跳动、滴滴出行、大众交通、华为、Momenta、卓驭、理想汽车、元戎启行、小鹏汽车、Waymo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特斯拉 RoboTaxi - **运营现状**:处于尚不成熟阶段,运营规模和里程未提升,副驾需安全员全程监控,运营区域覆盖奥斯汀南部约 70 多平方公里,平均接管率约 30 公里/次,远低于 Waymo,安全行驶里程预计符合德州运营标准 [2][3] - **技术挑战**:纯视觉方案在极端天气下无法运营,夜间性能下降,预计不会新增激光雷达,因引入激光雷达需重新训练模型,且美国运营区域路况相对简单,纯视觉性能与激光雷达方案差异不大 [3] - **拓展节奏和定价**:单次乘坐定价 4.2 美元,半年内扩展至千台规模,2025 年底进入加州等市场,后期按英里计费并根据高峰期上浮,拓展面临技术可靠性不足、监管问题和竞争压力 [4][5] - **运营许可**:需获 NHTSA 企业许可及各州运营牌照,加州、德州和亚利桑那州态度开放 [1][6] 百度萝卜快跑和 Apollo Go - **萝卜快跑**:覆盖十多个城市,武汉部署近 500 台,日均单量约占全城网约车 1%,通信效率低,运营区域集中在郊区,补贴后价格约为网约车七折至八折,适合价格敏感用户,未来渗透率有望提升 [1][9][10] - **Apollo Go**:计划 2025 年底武汉车队规模达千台,面临运营亏损和市场份额抢占挑战,五代车预计 2026 - 2027 年报废或换代,六代车逐步替代,六代车在驾驶、乘坐和补能效率方面更优,补能补贴券由百度与合作方共同提供 [2][11][12][13] 小马智行 - **运营现状**:推出第七代车型,车队规模约 100 余台,主要运营广州、北京、深圳和上海,计划 2025 年底扩展至 500 余台 [2][13] - **技术发展**:正从 Robots 方案向端到端技术迁移,计划抛弃 Word 世界模型,采用车载安全系统,线上安全员比例约为 1:8 [2][13][19] 其他公司 - **文远知行**:车队规模约 60 - 70 台,主要在广州市区运营,技术方案以 Robo 方案为主,计划向量产前装车方案发展 [14] - **哈啰出行**:由蚂蚁集团和宁德时代共同投资,进入 L4 级 RoboTaxi 领域,车辆采用前装换电模式 [14] 行业发展阶段和渗透率 - **发展阶段**:分为技术收敛期(2027 - 2028 年)和标准争夺期,技术收敛期主要优化驾驶体验和效率,标准争夺期竞争转向价格战和先发优势 [17] - **渗透率**:若在一个城市占据 5%市场份额可确立主导地位,长期渗透率或达 20% - 25% [2][17] 运营策略和牌照 - **运营策略**:一线城市适合精细化运营,面向对技术认可度高的用户;二线城市采用“农村包围城市”策略,扩大运营里程和范围,尝试实现盈利 [15] - **牌照颁发**:不同城市存在差异,上海特定区域颁发牌照审慎,二线城市更宽松,厂商因重资产投入且未盈利,若无政府支持不愿大规模拓展二线市场 [16] 车载大模型 - **发展趋势**:从两段式架构向一段式架构(纯端到端或 VLA 模式)发展,预计 2025 年大规模上车,推动智能驾驶升级 [20] - **主要参与者**:纯端到端方向有特斯拉、华为、Momenta 和卓驭等;VLA 方向有理想汽车、元戎启行和小鹏汽车等 [2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无方向盘车辆**:特斯拉 Cybertruck 预计 2026 年量产,需获 NHTSA 审批,安全依赖冗余硬件和远程监管,紧急情况人工干预依赖远程系统,通信受干扰时有优化远程通信和设计冗余系统两种应对方案 [1][7][8] - **运营牌照影响因素**:地方政府在牌照发放上态度不同,二线城市宽松是因规模化运营厂商少且成熟运营能力厂商更少,厂商因重资产投入未盈利且缺乏政府支持不愿拓展 [16] - **产业发展变量**:未来两到三年,主要变量是技术提升(降低接管率、提高通信效率、提升至 90%人类驾驶效率、提高平均安全里程)和运营政策放开(解除区域限制、全面开放区域) [23]
特斯拉Robotaxi“上路”近一周,马斯克给无人驾驶出租车行业带来了什么?
搜狐财经· 2025-06-27 18:17
特斯拉Robotaxi试运营启动 - 特斯拉于2025年6月22日在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启动Robotaxi试运营服务,初期部署10辆2025款Model Y车型,采用邀请制,运营范围限定在特定区域,运营时间为上午6点至午夜12点 [3] - 乘客支付固定费用4.20美元,车辆配备人类安全员,配备紧急中止开关 [3] - 受邀参与者反馈积极,包括减速带减速效果良好、停车平稳、夜间行驶稳定、处理狭窄施工路段和避让动物等场景表现优异 [3][6][9][11] 特斯拉Robotaxi技术表现与问题 - 部分场景出现技术问题:未对倒车卡车刹车导致险情、左转时短暂逆行、系统分配车辆接客困难、无视限速标志等 [11][12][15] - 有用户质疑车辆可能由后台人工操控,因在限速20英里区域以35英里时速行驶 [15] - 马斯克预测到2026年底美国将有数十万至超百万辆特斯拉自动驾驶汽车行驶 [11] 特斯拉Robotaxi商业模式与市场反应 - 特斯拉计划融合Uber和Airbnb模式,车主可通过共享闲置车辆获得收入,公司抽取佣金 [2] - 2025年Q1特斯拉电动汽车交付量暴跌13%,公司将Robotaxi定位为救星,预计2026年底显著改善财务状况 [20] - 官宣Robotaxi后特斯拉股价上涨9%至349美元,市值达1.03万亿美元,马斯克身价超3350亿美元 [20] 中国无人驾驶出租车发展 - 2025年被视为无人驾驶出租车商业化元年,中国已有超15个城市允许完全无人驾驶运营 [21] - 百度萝卜快跑2025年Q1提供超140万次出行服务,同比增长75%,累计服务超1100万次,业务扩展至迪拜、阿布扎比和香港 [21][22] - 滴滴与广汽埃安联合发布L4 Robotaxi车型,计划2025年底量产,2026年在广州、北京示范运营 [22] - 哈啰出行联合蚂蚁集团、宁德时代成立合资公司,注册资本12.88亿元,专注L4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和商业化 [23] 自动驾驶技术路线对比 - 特斯拉采用纯视觉方案,依赖摄像头和FSD计算机,声称比Waymo方案"安全7倍,成本低7倍" [23] - Waymo和中国公司采用多传感器融合方案,配备激光雷达、雷达等实现环境感知 [24] - 全球Robotaxi市场处于关键转型期,技术成熟度、监管框架和公众信任仍是核心挑战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