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短剧
搜索文档
TVB试水、福克斯入股,AI会“颠覆”微短剧吗?
环球时报· 2025-11-05 06:53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吕克】当人工智能(AI)渗透到生活的各个层面,方兴未艾的微短剧市场如今也成为其中的"一分子"。不久前,"香港首部AI生成微短 剧"在当地引发热议。在此之前,内地已有此类剧集,国内多个视频平台还发起"微短剧大赛"。低廉的制作成本和较快的流程,给微短剧市场带来巨大潜力 的同时,也引发不少争议和讨论:AI会颠覆微短剧市场吗? 《在我心中,你是独一无二》上线后褒贬不一,有网友认为该剧"总体质量还过得去""人物看起来挺漂亮的,就是细看不像真人";但也有人认为情节简单, 剧长太短,制作不够细致,"三个人的感情线铺垫得都不够"……这正反映出AI微短剧的现状和瓶颈,在人物、场景和剧情上仍有改进空间。 如今,AI短剧成了行业新风口,虽然有些画面"一眼假",但不少"脑洞大开的创意"仍让网友们津津乐道。一些剧集凭借对仙侠剧的模仿和反转剧情引发热 议。 这类微短剧的制作流程相对简单,通常是主创先写出一段设定,让AI扩充成剧本,然后再导入各种AI生成图和视频,最后经过简单的剪辑、配音,即可完 成。凭借各种荒诞式的道具、角色和反转情节,以及借助AI在场景转场、造型变形等方面的独特效果,此类微短剧呈现出独有的"想象力" ...
微短剧行业转向“做精品” 题材、表现形式日趋多元
证券日报· 2025-11-04 23:43
"题材多元化让微短剧从'娱乐产品'升级为'文化载体',传统名著等IP的加入,为微短剧提供了天然的价 值内核,避免了原创IP的市场试错成本,同时也提升了内容深度。"DataEye研究院研究总监刘尊向《证 券日报》记者表示。 近期,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公布了《广电总局2025年10月全国重点微短剧规划备案公 示情况》(以下简称《公示》)。10月份,全国规划备案公示的重点微短剧共253部、8564集。 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相比此前,10月份的公示内容出现了两个重要变化。一是在题材覆盖上,从 9月份的13项题材增加到了15项;二是在IP改编上,出现了针对中国名著以及传统故事改编的微短剧作 品。 专业团队入局 都市题材占比下降 《全球微短剧产业年度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突破504.4亿元,首次超越传统电影市 场,直接或间接带动了64.7万个就业机会。与此同时,行业政策持续赋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微短剧 +"计划通过"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微短剧里看非遗"等项目,推动短剧与文旅、普法、非遗等领域的深度 融合。 政策的引导,让微短剧行业规模扩大的同时,题材和表现形式都日趋多元。 《公示》显 ...
映客直播携手《非你莫属》选拔短剧演员 寻找下一个主角
中国经济网· 2025-11-04 20:15
《2024年中国微短剧产业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达505亿元,首次超过全年电影票房, 预计2027年突破856.5亿元。然而,行业高速发展的背后,演员供需失衡、专业化程度不足等问题也凸显,市场对 优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与此同时,柯淳、刘萧旭等不少素人转型短剧演员,并凭借优秀作品火爆出圈。 以他们为代表的群体,早已不是"小透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红毯拿奖项、上热门综艺、登场音乐节、成 为品牌代言人……强大的粉丝效应和商业价值,让他们成为娱乐圈的新兴力量。更多有才华的素人也开始渴望转 型短剧主角,重启人生的另一个剧本…… 短剧市场爆发式增长,素人转型顶流演员 在短剧行业迈入精细化进程的2025年,一场造星计划正式拉开帷幕!映客直播联合天津卫视王牌节目《非你 莫属》,重磅推出首档台网联动"短剧演员选拔活动"——《短剧约不约》,以"直播+短剧+综艺"的创新形态,为 怀揣表演梦想的素人定制专属星途。 在多方力量聚合下,《短剧约不约》演员选拔活动必将掀起一阵"短剧造星"热潮,为业内注入新鲜血液与活 力。 查收报名指南!开启你的星途之旅 11月3日起,活动报名通道正式开启!《短剧约不约》将以行业顶 ...
A股盘前播报 | 亚马逊与OpenAI签署算力大单 微短剧迎来利好
智通财经网· 2025-11-04 08:26
人工智能与算力行业 - 亚马逊AWS与OpenAI签署为期七年、价值380亿美元的算力协议,将提供数十万颗英伟达GB200和GB300 AI加速器 [1] - 受大单消息影响,亚马逊股价大涨4%创历史新高,英伟达股价也上涨超过2% [1] - 国信证券建议短期关注有利好催化的AI硬件细分方向 [9] 半导体与先进制造 - 台积电决定自2026年1月起,对5纳米以下先进制程执行连续四年涨价计划,报价平均涨幅约3%-5% [3] - 我国实现显示装备新突破,8.6代OLED量产线高端装备发布,四家面板厂商在该产线投资总额接近1700亿人民币 [10] 化工与材料 - 六氟磷酸锂价格在1个月内涨幅接近翻倍,有上市公司表示订单还在增加 [11] - 国海证券认为价格上涨印证行业供需格局实质性改善,建议关注龙头厂商及溶剂、添加剂龙头 [11] 宏观政策与债务管理 -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表示将进一步落实好一揽子化债方案,做好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置换工作 [4] - 将不新增隐性债务作为铁的纪律,推动建立统一的地方政府债务长效监管制度 [4] 传媒与内容产业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在京举办2025年微短剧创作提升培训班,聚焦微短剧精品创作,此为总局首次在该行业举办培训 [2] - 兴业证券看好四季度传媒板块配置价值,认为AI技术将推动行业走向规模化落地重要节点 [12] 机构市场观点 - 申万宏源认为市场短期窄幅震荡波段仍延续,后续反弹行情或来自科技成长催化 [7] - 招商证券指出11月市场为年底指数级别行情蓄势,顺周期资源品可考虑提前布局 [8] - AI应用巨头Palantir第三季度营收同比暴增63%,并上调全年营收指引 [12] 公司公告摘要 - 中国神华实施2025年半年度权益分派,共计派发现金红利194.71亿元 [14] - 均普智能拟以3000万-5000万元回购股份,三花智控截至10月31日已回购193.61万股,金额近5600万元 [14] - 思维列控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赵建州被留置、立案调查,生益科技股东及董监高拟合计减持不超1.03%股份,格科微股东上海橙原拟减持不超1.19%股份 [14]
漫剧&短剧行业专家会
2025-11-03 10:36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行业为微短剧行业,具体聚焦于其中的漫剧(包括动态漫和沙雕漫)细分领域,并与真人短剧进行对比 [1] * 涉及的公司包括拥有IP资源的平台方和版权方,如阅文、中文在线、掌阅、点众(热血次元局)、字节跳动等 [1][9][12]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5年整个微短剧行业(含真人短剧和漫剧)总流水预计接近千亿 [2] * 2025年漫剧行业总流水预计为160亿至180亿,在微短剧行业中占比约30%至35% [2] * 真人短剧市场2025年增速同比约30%,未来几年年复合增长率有望保持在30%以上 [2] * 漫剧收入在头部IP公司(如中文在线、点众)的总收入中占比约为20%,长期有望提升至30%-40% [1][13] 漫剧细分类型与特点 * 漫剧主要分为动态漫和沙雕漫两种类型 [5] * 沙雕漫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份额为60%以上甚至达到70%,制作成本较低,约500-600元/分钟,爆款率较低 [1][8][14] * 动态漫制作更精良,成本较高,为1,200-1,500元/分钟,更受二次元用户欢迎,ROI较高但内容供给相对较少 [1][8][14] * 沙雕漫的内容数量是动态漫的15倍左右 [8] 核心竞争力与IP作用 * 拥有上游IP资源的公司(如阅文、中文在线、掌阅)在漫剧行业占据优势,控制版权是其核心竞争力 [1][9] * 通过IP改编可以实现快速变现,并以较小规模试错,提高收入多样性,形成规模效应 [6] * 版权方可通过收取IP授权费、工具使用费及后续投流费用实现多重收入来源 [6][10] 商业模式与盈利能力 * 在产业链分润方面,动态漫的IP方分成比例约为30%,承制方获得更多收益;沙雕漫的优质IP分成比例可达50%,普通IP则为15%-20% [3][13] * 动态漫的利润率约为30%至35%,沙雕漫的利润率约为10% [16] * 头部动态漫产品最高收入可达2,670万元,沙雕漫最高收入约为1,400多万元 [3][16] * 平均而言,沙雕漫单部剧收入在15万到20万之间,动态漫单部剧收入约为150万左右 [14][16] * 漫剧的付费比例约为7%,低于国内真人短剧的8%和海外真人短剧的6% [1][11] 用户画像与市场定位 * 漫剧用户以男性为主,占比超过60%,符合年轻用户的内容消费习惯 [3][19] * 真人短剧用户则以女性为主,占比约65% [19] * 漫剧未来可能经历从付费模式向免费模式转变的过程 [20] 技术影响与成本趋势 * AIGC等AI技术对动态漫帮助显著,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并提升效率 [3][4][7][21] * 动态漫单分钟生产成本已从年初的2,000-2,500元降至1,200-1,500元,且有望进一步降低 [7][8] * AI技术对沙雕漫影响有限,因其制作要求低,人力成本与AI工具成本相当 [3][21] * 平台(如字节跳动、阅文)向承制方开放制作工具(如大模型),以提升生产效率 [10] 竞争格局与风险 * 头部IP公司发展路径不同,点众侧重沙雕漫和动态漫的批量化生产,中文在线则走动态漫的精品化路线 [1][12][13] * 2025年整体投流环境困难,爆款现象较少,沙雕漫因大量使用普通IP风险较高 [3][14] * 动态漫市场的高收益可能加剧对头部IP的竞争,导致其溢价,但中腰部IP受影响较小 [18] * 真人短剧在投流消耗和ROI方面目前仍优于漫剧 [11]
微短剧观察:杭州临平如何因小“屏”而变?
中国新闻网· 2025-10-31 21:40
微短剧观察:杭州临平如何因小"屏"而变? 杭州临平。临平区委宣传部供图 中新网杭州10月31日电(记者 王逸飞)10月31日,第三届杭州·微短剧大会新闻发布会在杭州举行,"官 宣"本届大会将于11月10至11日在杭州市临平区举办。作为浙江微短剧产业发展的前沿地区,届时临平 也将再次被全国行业目光所聚焦。 如今,临平与微短剧已共同走过"三年之约"。临平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创发展中心主任叶诚介绍, 该区持续推动微短剧产业的跃升蝶变,实现了产业升级、平台跃迁、视野拓展等多维度的发展。 在产业升级方面,从微短剧精品化迈向"大视听"生态构建是临平的鲜明特点。 "自微短剧产业起步之初,我们就率先推动微短剧精品化发展,并致力于构建以微短剧为引擎的大视听 产业生态。"叶诚介绍。 从作品来看,今年,当地企业出品的《赵小姐的日记》成为浙江唯一入选中宣部"优秀微短剧创作扶持 计划"的作品,并获得国家广电总局2024年度优秀网络微短剧;虚拟现实电影《司天勇士》成为浙江首 部获得中宣部电影局虚拟现实电影备案的作品;《燎原之重回1938》入选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 精品创作传播工程"扶持项目。在跨界赋能方面,临平深耕"微短剧+"模 ...
黄埔内容创作潮涌:短剧与直播双轮驱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1 20:08
南方财经记者吴佳霖 广州报道 才刚迈出"医院"的诊室,转身就走进"警察局",这并非移形换景的魔术,而是身处专为微短剧拍摄打造 的一整层楼实景影棚;钟灵毓秀的岭头山下,湖光山色掩映的取景地里正在拍摄全新的影视作品;摩登 感十足的文化产业园里,人气火爆的直播间甚是热闹……在广州黄埔区,高规格、高标准建设的文化产 业园正在成为全新的城市新名片。 在"2025内容创作者嘉年华"召开之后,10月29日,南方财经记者走进黄埔区多个文化产业园,实地观察 黄埔文化产业的新图景。 瞄准一个生产环节的痛点,一个中小企业便可以凭借独特的优势站稳脚跟。在黄埔区,记者看到从事内 容创作成为了不少Z世代的择业方向。 (原标题:黄埔内容创作潮涌:短剧与直播双轮驱动) 如今,短剧发展如火如荼。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国内微短剧的用户规模已超5亿人,市场规模已超500 亿元,有行业机构预测2025年这一数字有可能接近700亿元。对于区域经济发展而言,抓住微短剧产业 的机遇可以说就是找准了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风口。 除老牌影视基地横店外,人们通常将西安、郑州这两座城市引为微短剧升起的"明日之星"。微短剧产业 发展到现在,诸多以此为主题的影视基地和 ...
门头沟发布六个“AI+微短剧”场景资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0-31 18:33
六个场景中包括被誉为"山里的三里屯儿"的山间时尚商圈檀谷、S1线知名打卡地上岸地铁站和周边商 圈,还有潭王路等门头沟知名骑行线路,曾为皇家烧造琉璃的琉璃渠村,红色基因满满的斋堂雁翅地区 和大台矿区。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当AI遇上微短剧,在京西门头沟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10月31日,"永定河微短剧产业合作大会暨 重大主题题材微短剧研讨会"在门头沟区中关村(京西)人工智能科技园正式开幕。会上,门头沟区发 布了六个"AI+微短剧"场景资源,并明确了以京西智谷计算视听产业园为主的"一园多基地"创作联动空 间,以及通过组建AI+微短剧(动漫剧)产业发展联盟等平台,促进AI+微短剧(动漫剧)的产业发展 思路。 AI+微短剧案例展示 据介绍,六个"AI+微短剧"场景资源是门头沟AI+微短剧(动漫剧)产业的亮点。会上,门头沟明确了 下一步推动该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在空间布局,构建"一园区多基地"的创作联动空间,以京西智谷计 算视听产业园为主,联合央视界共建AI赋能技术、内容、场景三位一体协同园区。以区域特色历史文 化资源为载体形成联合创作基地。同时,通过组建AI+微短剧(动漫剧)产业发展联盟、开放技术平 台、强化数 ...
树立“依法纳税、诚信经营”观念 《微短剧行业依法纳税倡议书》今日发布
中国经营报· 2025-10-29 20:08
10月29日,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税务总局指导下,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微短剧工委会面向微短剧行 业发布了《微短剧行业依法纳税倡议书》(以下简称《倡议书》),号召微短剧从业者牢固树立"依法 纳税、诚信经营"的观念。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该倡议紧密结合微短剧行业特点与财税监管要求,从四大维度明确合规方 向:一是厘清从业者纳税责任边界,严禁个人以"税后片酬""税后分成"变相转嫁纳税义务,要求企业落 实代扣代缴法定责任;二是强化企业票据与资金管理,严把业务真实关,反对以"阴阳合同""私户收 款"等手段隐匿收入;三是推动企业构建体系化合规能力,鼓励建立内部税务审核机制,并将税务合规 作为合作的必要前提,抵制用偷逃税款及其他违法违规手段博得收益的恶性竞争行为;四是倡导全行业 参与共治,要求从业者主动学习最新政策、配合监管、对风险作及时核查整改,加强依法纳税培训与税 务合规经验共享。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 签署《倡议书》首批单位有22家,其中包括、爱奇艺、长信影视、抖音、快手、芒果TV、咪咕、听花 岛、腾讯视频、点众、完美世界等。 据悉,微短剧工委会于今年1月获批设立,在10月27日正式举行成立仪式。微短剧工委会 ...
中国移动咪咕三部微短剧作品斩获2025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多项荣誉!
环球网· 2025-10-29 15:57
公司获奖与项目成就 - 咪咕公司微短剧作品《大力村超人》荣获2025中国广电视听精品之夜“2025年度推荐作品”称号[1] - 公司作品《戏比天大》《夕阳下的伪装者》获评“北京大视听'追光计划'国际微短剧大赛优秀项目”[1] - 《戏比天大》导演李根被评为“优秀导演”[1] 获奖作品内容与特色 - 《大力村超人》以体育微短剧形式演绎乡村故事,讲述青年返乡创业投身家乡建设,已入选广电总局2024年微短剧国庆档及2025年春节档双档推荐片单[1] - 《戏比天大》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秦腔”为叙事核心,呈现小人物坚守传统技艺的故事,特邀百年秦腔名社“易俗社”进行艺术指导,并入选2025年度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扶持项目微短剧剧本[3] - 《夕阳下的伪装者》围绕“反诈”主题构建悬疑故事,融入AI换脸等现实诈骗手法进行反诈科普[6] 公司战略与行业布局 - 公司持续推进“微短剧+”在非遗、文旅、科普、运动等多元赛道的布局,构建具有社会影响力与商业价值的微短剧内容矩阵[10] - 公司以“内容+科技+融合创新”为核心战略,深化“微短剧+”战略,推动传统文化传承、社会议题表达与青年审美趣味的深度融合[10] - 公司推出“繁星沐光3.0”计划聚焦共聚、共享、共创,致力于从内容精品化、生态多元化破局[8] 行业动态与公司倡议 - 公司在微短剧论坛上参与发布“微短剧行业依法纳税倡议书”[8] - 公司指出微短剧行业存在同质化问题,国家广电总局正推出政策引导行业健康发展[8] - 公司认为微短剧“百花齐放”需平台、制作、监管三方协同,未来将携手伙伴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