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力
icon
搜索文档
电规总院发布2025年系列智库报告
中国新闻网· 2025-08-29 20:50
电规总院发布2025年系列智库报告 中新网北京8月29日电 (陶思阅 王梦瑶)电力规划设计总院29日在北京举行2025年智库报告发布会,《新 型能源体系发展研究蓝皮书》《能源科技创新蓝皮书》《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25》《中国电力发展报告 2025》《2024年度中国电力市场发展报告》《中国新型储能发展报告2025》六本报告在会上发布。 首次发布的《新型能源体系发展研究蓝皮书》,深入分析了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关键问题、重点任务, 系统提出了其特征形态和建设路径建议。 首次发布的《能源科技创新蓝皮书》,明确提出能源领域科技创新是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最重要支 撑。提出了涵盖能源供给、能源消费、品种转化以及系统协同等环节的关键科学问题,提出新型能源体 系建设的重大创新需求、重点技术方向。 《中国能源发展报告》《中国电力发展报告》已是连续9年发布,梳理和综合归纳了截至2024年底我国 能源电力现况,回顾总结了"十四五"能源电力发展成就,并对未来三年的能源电力发展进行了展望。 《2024年度中国电力市场发展报告》总结我国电力市场建设进展和成效,梳理了市场建设的创新实践与 丰硕成果,多层次、多品类、多功能、多主体展现了市场 ...
金开新能(600821):投资收益下降及资产减值影响利润,“绿电+”项目逐步落地
国信证券· 2025-08-29 20:34
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评级 [1][3][21]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9.22亿元同比增长2.07%但归母净利润4.39亿元同比下降9.80%主要受投资收益下降2893.42万元固定资产减值损失1297.23万元及所得税费用增加566.62万元影响 [1][6] - 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10.69亿元同比增长2.77%归母净利润3.19亿元同比增长18.53%显示季度业绩改善 [1][6] - 公司持续推进"绿电+"产业融合和"电算协同"业务包括与无问芯穹的算力技术服务合同落地及一期算力集群交付 [3][20][21] - 控股股东及管理层增持股份控股股东累计增持1.61亿元管理层及核心员工增持773.52万元彰显发展信心 [2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发电量45.8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02%其中风电21.47亿千瓦时增长10.07%光伏24.37亿千瓦时增长12.16% [12] - 毛利率56.17%同比下降1.00个百分点净利率24.07%同比下降3.57个百分点主要受电价下降及限电率增加影响 [12] - 财务费用率20.99%同比下降0.62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6.11%同比上升0.72个百分点 [12] - ROE为4.62%同比下降0.77个百分点经营性净现金流3.76亿元同比增长13.20% [16]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9/9.7/10.6亿元同比增长10.4%/9.9%/8.6%EPS分别为0.44/0.49/0.53元 [3][21] 装机容量与业务发展 - 2025年上半年新增并网装机容量359MW其中风电120MW光伏239MW累计装机容量达5913MW同比增长23.98% [2][19] - 核准装机容量7.85GW同比增长12.85%公司聚焦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并布局新疆西藏等战略性地区 [2][19] - "绿电+"业务拓展包括与电解铝铁合金等高载能用户合作开展源网荷储一体化及绿电直供业务 [3][20] 估值与预测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为12.6/11.5/10.6XPB为1.14/1.08/1.01X [3][4][21]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8.44/43.19/47.54亿元同比增长6.4%/12.4%/10.1% [4] - EBIT Margin预计从2024年的48.3%降至2025E的42.7%并进一步降至2027E的42.4% [4]
中闽能源(600163):电量下降及所得税增加影响业绩,海上风电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国信证券· 2025-08-29 20:33
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3][5][24]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95%至7.94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8.07%至3.14亿元,主要因限电率上升导致发电量下降及个别项目电价补贴到期[1][8] - 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0.58%至2.80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51.62%至0.63亿元,主要因所得税费用同比增长64.41%至0.97亿元[1][8] - 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85亿元(+5.3%)、7.40亿元(+8.0%)、8.15亿元(+10.2%),对应EPS为0.36元、0.39元、0.43元[3][2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57.51%(同比减少1.15个百分点),净利率41.71%(同比减少2.71个百分点)[17] - 2025年上半年ROE为4.56%(同比减少0.76个百分点),经营性净现金流同比下降13.88%至2.40亿元[20] - 2025年第二季度发电量5.07亿千瓦时(-18.08%),上网电量4.90亿千瓦时(-18.30%),福建区域风电发电量4.45亿千瓦时(-18.75%)[2][11] 业务发展 - 长乐B区海上风电场项目(装机容量114MW)于2025年8月启动建设,投运后装机容量将增长[2][22] - 公司积极拓展福建省内海上风电及光伏项目,并计划在省外新能源资源丰富区域开拓市场[2][22] - 2025年上半年福建区域风电上网电量12.50亿千瓦时(+2.70%),黑龙江区域上网电量0.85亿千瓦时(-28.92%)[11]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8.06亿元(+3.7%)、19.27亿元(+6.7%)、21.65亿元(+12.3%)[4] - 当前股价对应PE为15.0倍(2025E)、13.9倍(2026E)、12.6倍(2027E),PB为1.38倍(2025E)、1.29倍(2026E)[4][24] - EBIT Margin预计从2025年的53.1%逐步降至2027年的49.7%,ROE稳定在9.5%-9.8%区间[4]
中广核矿业(01164):存货成本记账方式导致上半年业绩承压,长协落地业绩增长可期
国信证券· 2025-08-29 20:33
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1][4][6][13] 核心观点 - 存货加权平均成本记账方式导致上半年贸易业务亏损扩大,营业额同比减少58.4%至17.09亿港元,公司所有人应占亏损0.68亿港元[1][9] - 新签三年长协定价方案为30%固定价格+70%现货价格,其中2026-2028年固定价格分别为94.22/98.08/102.10美元/磅,固定价较上一周期提高超40%[3][13] - 天然铀供需偏紧支撑长期铀价,供给端新矿山投产准备时间长且部分项目减产,需求端全球核电复苏带动天然铀需求增长[3][1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额17.09亿港元(同比-58.4%),归母净亏损0.68亿港元(同比-159.7%)[1][9] - 天然铀贸易业务分部亏损2.62亿港元(同比增亏265.3%),谢、奥公司应占业绩3.06亿港元(同比-30.9%)[1][9]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下调至4.8/9.5/10.9亿港元(原为6.3/9.5/11.0亿),同比增速39%/99%/14.4%[4][13] 生产与销售数据 - 谢、奥公司总采铀量1351吨(同比+1.2%),生产计划完成率110.3%,平均生产成本26.69美元/磅[2][11] - 包销量526吨,平均销售价格71.07美元/磅,平均销售成本72.85美元/磅[2][11] - 国际贸易交付812吨,单位销售成本68-74美元/磅,销售价格58-61美元/磅,形成价格倒挂[2][11] 库存与合同情况 - 截至6月30日持有天然铀库存1569吨,加权平均成本68.77美元/磅[2][11] - 已签订未交付销售量4564吨,加权平均售价80.52美元/磅[2][11] 行业与市场展望 - 2025年上半年天然铀现货价格整体下行,4月后反弹但仍低于上年水平[3][12] - 美国核能复兴法案计划2050年核电装机达400GW,捷克、日本等国上调核电指引[12] - 美联储降息预期加强,叠加供需偏紧支撑铀价回归上升通道[3][1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2025-2027年预测PE 42.7/21.4/18.7倍,当前股价2.55港元对应总市值193.82亿港元[4][6][13] - 2025-2027年预测ROE 11.1%/18.8%/18.3%,EBIT Margin 9.4%/11.7%/11.3%[5] - 可比公司紫金矿业、洛阳钼业、招金矿业2025年预测PE分别为15.2/15.0/24.4倍[14]
中国广核(003816):电价下行致业绩触底,拟注入惠州核电
国信证券· 2025-08-29 20:33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5][22] 核心观点 - 电价下行导致业绩触底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91.67亿元同比减少0.53% 归母净利润59.52亿元同比减少16.30% [1][7] - 广东电价接近触底 2025年年度电力中长期交易成交均价0.39186元/千瓦时 1-8月月度交易电价在372-377元/kWh区间浮动 2026年下降空间有限 [2][19] - 拟注入惠州核电资产 收购惠州核电82%等股权 交易作价93.8亿元 对应PB约1.17倍 [2][2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发电量1203.11亿kWh同比增加6.11% 上网电量1133.60亿kWh同比增加6.93% [1][7] - 毛利率34.99%同比降低3.57个百分点 净利率22.55%同比下降5.00个百分点 [10] - 经营性现金净流入113.17亿元同比减少11.5% 投资性现金净流出88.1亿元同比增长76.7% [14] 业务发展 - 管理28台在运机组装机容量3179.6万kW 在建机组20台装机容量2422.2万kW 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44.46% [1][19] - 2025-2027年预计投产机组数量为1/2/2台 惠州1号机组已进入调试阶段预计年内投产 [1][7] - 在建规模接近达峰 资本开支随项目建设推进达峰 现金流有望转好 [1][19]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7.5/104.4/111.8亿元 同比增速-10%/7%/7% [3][22] - 每股收益0.19/0.21/0.22元 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19.8/18.5/17.3倍 [3][22]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874.21/940.81/1013.65亿元 同比增速0.7%/7.6%/7.7% [4]
上海电力(600021):燃料成本及财务费用同比下降,25H1归母净利润同比+43.9%
国信证券· 2025-08-29 20:33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3][19] 核心观点 - 燃料成本及财务费用同比下降推动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3.85%至19.09亿元 [1][6] - 煤价下降导致入厂标煤单价同比下降12.7%至936.14元/吨 [1][6] - 新能源装机容量持续增长,截至2025年上半年达1233.31万千瓦 [2][18] - 六台百万千瓦煤电机组预计2026年后陆续投产,位于长三角高负荷需求地区 [2][1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4.75亿元(+1.76%),第二季度营业收入100.32亿元(+5.45%) [1][6]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28.26%(同比+2.04pct),净利率16.49%(同比+3.52pct) [10][14] - 财务费用率6.67%(同比-2.23pct),管理费用率4.46%(同比+0.23pct) [10] - 经营性净现金流61.49亿元(+41.59%),ROE达8.79%(同比+2.46pct) [16] 发电业务 - 2025年上半年总发电量378.48亿千瓦时(+5.48%),上网电量362.85亿千瓦时(+5.51%) [7] - 煤电发电量246.13亿千瓦时(+2.94%),风电发电量58.83亿千瓦时(+16.94%),光伏发电量38.17亿千瓦时(+28.05%) [7] - 气电发电量35.35亿千瓦时(-10.72%) [7] 项目建设 - 新增新能源装机容量114.82万千瓦,其中风电38.50万千瓦,光伏76.32万千瓦 [2][18] - 漕泾综合能源中心二期、江苏滨海三期、外高桥扩容量替代项目有序推进 [2][18] - 新疆木垒120万千瓦风电项目完成首台风机吊装 [2][18] 盈利预测 - 上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30.7/34.2/35.4亿元(原预测26.9/30.1/32.6亿元) [3][19]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1.09/1.22/1.26元,对应PE为13.5/12.1/11.7倍 [3][19]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451.40亿元(+5.6%),2026年516.98亿元(+14.5%) [4]
中国神华: 中国神华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20:18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1381.09亿元,同比下降18.3% [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6.41亿元,同比下降12.0% [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57.94亿元,同比下降11.7% [5] - 基本每股收益1.24元/股,同比下降12.0% [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00%,同比下降1.04个百分点 [5] 业务运营数据 - 商品煤产量1.654亿吨,完成年度目标49.4% [21] - 煤炭销售量2.049亿吨,同比下降10.9% [21] - 发电量987.8亿千瓦时,同比下降7.4% [21] - 自产煤单位生产成本177.7元/吨,同比下降7.7% [21] - 平均售电价格386元/兆瓦时,同比下降4.2% [21] 资产负债状况 - 总资产6825.28亿元,较期初增长2.2% [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015.23亿元,同比下降4.3% [5] - 资产负债率31.1%,同比上升5.4个百分点 [5] - 货币资金1615.81亿元,较期初增长12.3% [22] - 受限资产170.45亿元,主要为限制用途的银行存款 [23] 行业市场环境 -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24.0亿吨,同比增长5.4% [14] - 秦皇岛港5500大卡动力煤成交均价约685元/吨,同比下降22.2% [13] - 全社会用电量484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 [16] - 火电发电量29410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4% [16] - 风电太阳能装机占比达45.8%,火电装机占比40.4% [17] 战略发展举措 - 完成收购杭锦能源100%股权,新增煤炭保有资源量38.2亿吨 [24][21] - 新街台格庙矿区资源储量核实增加资源量34.9亿吨 [21] - 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215兆瓦 [8][21] - 建成高级智能化煤矿7座,智能选煤厂21个 [24] - 获得授权专利244项,其中发明专利58项 [8] 股东回报政策 - 董事会建议派发2025年中期股息每股0.98元(含税) [4] - 按总股本198.69亿股计算,共派发股息194.71亿元 [4] - 提升2025-2027年最低分红比例至净利润的65% [9] - 公司综合市值7623亿元,A股H股股价走势优于行业指数 [7] 产能资源储备 - 煤炭保有资源量415.8亿吨,较2024年底增加72.2亿吨 [20][21] - 煤炭保有可采储量174.5亿吨,较2024年底增加23.6亿吨 [20][21] - 控制并运营发电机组装机容量47632兆瓦 [20] - 总铁路营业里程达2408公里,港口总装船能力约2.7亿吨/年 [20]
兖矿能源: H股市场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20:17
交易概述 - 兗礦能源非全資附屬公司華聚能源以現金出資人民幣25,362.375萬元認繳售電公司新增註冊資本人民幣18,000萬元,增資完成後華聚能源持股比例由25%升至70%,售電公司成為兗礦能源附屬公司並納入合併財務報表 [1][2] - 交易於2025年8月29日簽署增資協議,華聚能源需在協議生效後60個工作日內完成付款,售電公司負責辦理工商變更登記手續 [1][15][19] - 山東能源作為兗礦能源控股股東(持股52.84%),本次交易構成關連交易,適用百分比率高於0.1%但低於5%,根據上市規則由總經理辦公會審議批准而非董事會 [1][20][22] 估值分析 - 採用收益法評估售電公司股東全部權益價值為人民幣16,908.25萬元,較賬面值14,616.95萬元增值2,291.30萬元,增值率15.68%,評估基準日為2024年8月31日 [3][6][14] - 收益法評估結果高於資產基礎法(評估值15,513.08萬元),因收益法包含無形資產價值如客戶資源、管理優勢等,而資產基礎法僅衡量有形資產 [5][6][7] - 折現率採用加權平均資本成本(WACC)11.40%,預測期為5年,明確預測期後收益增長率g假設為零 [9][17][18] 業務協同與戰略意義 - 售電公司2023年交易價差達人民幣0.011元/千瓦時,2024年引入AI技術後提升至0.02元/千瓦時,計劃通過規模擴張將簽約電量從2024年40億千瓦時提升至2027年60億千瓦時 [10][11] - 交易完成後兗礦能源將構建發電、售電、用電一體化產業鏈,發揮新能源發展戰略協同效應,提升市場競爭力 [20][26] - 根據《售電公司管理辦法》,售電公司實收資本需達人民幣1億元至2億元方可從事年售電量不超過60億千瓦時業務,本次增資支持其規模擴張需求 [14][20] 財務影響 - 交易完成後售電公司註冊資本從人民幣12,000萬元增至30,000萬元,華聚能源出資額中人民幣18,000萬元計入實收資本,7,362.375萬元計入資本公積 [3][15] - 售電公司2023年除稅後純利人民幣747.30萬元,2024年升至1,152.25萬元,資產總值截至2024年底為人民幣14,976.09萬元 [27][28] - 兗礦能源預期本次增資不會錄得盈虧,對集團資產及負債無重大影響,具體財務影響需待核數師審查 [21] 公司治理安排 - 增資完成後售電公司董事將全部由華聚能源委派,總經理由華聚能源提名,財務總監及副總經理由總經理提名後董事會決定 [19] - 過渡期(評估基準日至交割日)損益由售電公司享有或承擔,評估基準日前未分配利潤由增資後股東按持股比例享有 [19]
广州发展: 广州金鹏律师事务所关于广州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三个解除限售期限售条件成就、调整回购价格及回购注销部分已获授但尚未解除限售股票等相关事项之法律意见书
证券之星· 2025-08-29 19:44
核心观点 - 广州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三个解除限售期解除限售条件已成就 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激励计划规定 [10][11][18] - 公司因实施年度权益分派 将限制性股票回购价格从3.82元/股调整为3.00元/股 [19][20][21] - 公司将对10名不符合解除限售条件的激励对象所持有的441,887股限制性股票进行回购注销 [18][21][23] 解除限售条件成就情况 - 第三个解除限售期为2025年9月22日至2026年9月21日 激励对象可申请解除限售所获总量的30% [11] - 公司层面业绩考核全部达标:2024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资产收益率为7.96% 超过5.54%的考核目标 [14] - 2024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6,994万元 较2019年增长113.56% 超过50%的增长率考核目标 [14][15] - 2024年末绿色低碳电力控制装机容量达到545.06万千瓦 较2019年增长超过450万千瓦的考核目标 [16] - 个人层面绩效考核:197名激励对象中172名考核结果为"称职"及以上 符合解除限售条件 [16][17] 回购价格调整 - 因实施2021-2024年度权益分派 每股累计派息0.82元 回购价格相应调整为3.00元/股 [19][20][21] - 调整公式为P=P0-V(P0为调整前授予价格3.82元/股 V为每股派息额) [21] 回购注销安排 - 回购注销总量441,887股 涉及10名激励对象 [18][21][23] - 6名激励对象因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超过六个月 回购297,892股 [18][21] - 1名激励对象因担任组织任命管理的企业负责人职务 回购75,000股 [18][22] - 3名激励对象因个人绩效考核未达标(1名不称职 2名基本称职) 回购68,995股 [18][23] - 回购资金全部来自公司自有资金 [24]
广州发展: 广州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三个解除限售期限售条件成就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19:44
公司股权激励计划进展 - 公司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三个解除限售期解除限售条件已成就 涉及限制性股票数量7,115,017股 约占公司总股本的0.21% [1] - 本次符合解除限售条件的激励对象共174名 占原始197名激励对象的88.3% [1][8] - 公司将于限制性股票上市流通前披露解锁上市公告 [1] 激励计划实施历程 - 激励计划于2021年8月30日授予197名激励对象27,259,986股限制性股票 并于2021年9月22日完成授予登记 [8] - 限制性股票分三批次解除限售 限售期分别为24个月、36个月和48个月 第三个限售期将于2025年9月22日届满 [8] - 此前已完成两个解除限售期:第一个解除限售期解除限售10,854,528股(196名激励对象) 第二个解除限售期解除限售7,720,188股(186名激励对象) [4][6] 业绩考核达标情况 - 扣非净资产收益率:2024年扣非ROE达7.96% 超过5%年复合增长率要求(2019年基数为4.34%) [11] - 扣非归母净利润:2024年达156,994万元 较2019年73,514万元增长113.56% 远超50%增长目标 且高于行业均值增长率72.13%和对标企业75分位值72.27% [12] - 绿色低碳电力装机容量:2024年末达712.39万千瓦 较2019年167.33万千瓦增长545.06万千瓦 远超450万千瓦目标 [12][13] 对标企业选取 - 选取16家同行业上市公司作为对标企业 包括京能电力、申能股份、深圳能源、粤电力A、皖能电力等电力及燃气行业企业 [12] 个人绩效考核结果 - 本次174名激励对象中 6名因退休或职务原因不能持股 1名2024年绩效考核不称职 2名基本称职 其余165名考核称职及以上 解除限售比例为100% [13][15] - 历史已回购注销部分股份:2023年注销6名不符合条件人员 2024年注销9名不符合条件人员 [13] 公司治理程序 - 本次解除限售事项已经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第九届董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及第九届监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 [7][15][16] - 监事会认为解除限售符合《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及公司激励计划相关规定 未损害公司及股东利益 [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