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
搜索文档
金风科技(002202) - 2025年11月20日 2025年三季度业绩路演活动
2025-11-20 18:18
风机产品销售业绩 - 2025年1-9月对外销售风机容量18,449.70兆瓦,同比增长90.01% [3] - 4兆瓦以下机组销售容量22.50兆瓦,占比0.12% [3] - 4兆瓦(含)-6兆瓦机组销售容量2,550.05兆瓦,占比13.82% [3] - 6兆瓦及以上机组销售容量15,877.15兆瓦,占比86.06% [3] 风机订单情况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外部待执行订单总量38,861.14兆瓦 [3] - 外部中标未签订单11,012.73兆瓦 [3] - 在手外部订单共计49,873.87兆瓦,其中海外订单7,161.72兆瓦 [3] - 内部订单2,586.97兆瓦 [3] - 在手订单总计52,460.84兆瓦,同比增长18.48% [3] 自营风电场运营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国内外自营风电场权益装机容量合计8,688兆瓦 [4] - 国内风电场权益在建容量4,062兆瓦 [4] - 2025年1-9月国内外风电项目新增权益并网装机容量745兆瓦 [4] - 2025年1-9月销售风电场规模100兆瓦 [4] - 2025年1-9月自营风电场平均利用小时数1,730小时 [4] 气候风险应对措施 - 产品设计使用高阶模型仿真极端天气工况载荷 [4] - 对叶片、塔筒等关键部件进行加强设计以适应台风、雷暴等环境 [4] - 开发气象预测预警信息系统监控风电场情况 [4] - 制定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防台、防汛等专项预案 [4] - 落实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措施 [4] - 购买财产一切险与营业中断险对冲极端天气损失 [4]
风电出海破局高阶竞争 迈向“深耕时代”
证券时报网· 2025-11-20 17:15
价值重构:出海赋能企业长远升级 对风电企业而言,海外市场的价值远不止于短期订单增长,更是商业模式重构、品牌价值提升与技术迭 代的重要契机。通过参与不同区域的风电项目,企业能够积累极端气候、复杂电网等场景下的运营经 验,反哺国内产品研发;通过与国际客户合作,对标全球最高标准,推动自身质量管理与服务能力升 级;通过海外品牌露出与案例积累,逐步建立全球范围内的品牌认知。 从行业前景看,海外风电市场的盈利潜力正逐步显现,数据显示海外风机毛利率高于国内,且2026年将 迎来订单密集交付期。在此背景下,提前布局本地化的企业有望抢占先机。以电气风电为例,其当前的 海外投入虽聚焦长期建设,短期内需沉淀资源,但随着项目落地与产能释放,海外业务将成为盈利增长 的重要支柱,这种"深耕长期价值而非短期规模"的思路,也为行业提供了可参考的全球化发展逻辑。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摆脱单纯的产品供货模式,转向"全链条合作"。这种模式不仅涵盖设备供应,更延 伸至技术授权、本地化生产、运维服务等核心环节,通过与当地市场深度绑定构建竞争壁垒。 本地化实践:破解出海深层挑战的关键 海外市场的复杂环境对企业的本地化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同区域的政策法规 ...
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子公司对外投资的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11-20 10:12
投资概况 - 东方电气控股子公司东方电气风电股份有限公司(东方风电)与安徽省皖能能源交易有限公司(皖能能源)共同成立合资公司木垒皖东新能源有限公司 [2][5] - 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185,683.0205万元,东方风电持股49%,皖能能源持股51% [2][5] - 东方风电以木垒东吉新能源有限公司(木垒东吉)100%股权作价出资,评估价值为90,984.68万元;皖能能源以94,698.3405万元现金出资 [2][5][9] 投资目的与影响 - 投资旨在应对政策变化、适应市场竞争、控制投资风险,提升风电场专业化、市场化运营能力,共同推进东方电气木垒100万千瓦科技创新实验风场项目 [5] - 交易响应国家"双碳"战略,推动国有资本布局优化,有利于推动专业化整合,深化资源互补、战略协同 [16] - 交易完成后,木垒东吉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预计将增加公司2025年利润总额 [4][16] 交易审批与执行 - 交易经公司董事会十一届十五次会议于2025年11月19日审议通过,表决结果为7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 [6][21][22] - 本次交易属于董事会审批权限范围之内,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未构成关联交易及重大资产重组 [3][6] - 出资方需在合资公司设立后2025年12月25日前完成出资 [14] 合作方与公司治理 - 合作方安徽省皖能能源交易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200,000万元,经营范围涵盖发电、输电、供电及多项能源技术服务 [8] - 合资公司设董事会,成员3名,董事长由董事会选举产生;设总经理1名,副总经理1名,财务负责人1名 [8]
当下是牛市“中场休息”,看好五大方向!周应波最新研判
中国基金报· 2025-11-20 10:11
当前市场判断 - A股处于牛市的中场休息阶段,估值优势相较3000点以下时有所减弱,但权益市场依然具备显著的长期配置价值 [2] - 上证指数4000点时沪深300股息率回落至约2.6%,而2600点时超过3.6%,同时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从五年前的3.5%降至当前的1.8%附近,投资股票的机会成本显著下降 [11] 投资理念与策略 - 投资理念迭代为“聚焦成长,价值投资”,强调买股票就是买公司,该理念同样适用于科技股与成长股 [5][6] - 划定清晰的能力圈,聚焦于TMT、制造业、周期和消费这四个领域,重点关注行业发展的1~10与10~50两个成长期,主动放弃0~1等不确定性较高的机会 [6][10] - 选股标准强调“数一数二”原则,即明确投资龙头股,并认为通过理解生意模式,可以对科技类股票进行定价分析 [6][7] - 操作策略上主线是‘AI+’,以科技为主,兼顾消费、‘反内卷’等方向,今年以来基本保持较高仓位 [5] 看好投资方向 - 明确看好五大方向:AI基建、新能源、出海消费、全球基建以及“反内卷”领域 [2][11] - 将当前阶段定义为“AI基建大时代”,AI行业本身仍在快速发展,目前处于泡沫初期,但杠杆率很低,远未到泡沫破裂阶段 [12] - 强调储能行业正进入“10~50”的黄金发展期,将成为锂电池行业在电动车之后的第二增长曲线,并有效解决光伏、风电的消纳难题 [12][13] 产业进步与机会 - 中国企业的产业实力实现大幅提升,产业进步是比估值更重要的因素,例如腾讯、宁德时代、华为、寒武纪等在各自领域展现的技术能力 [11] - 中国正在从人口红利转向工程师红利和制造业全产业链红利,在众多领域涌现出‘10~50’的成长机会 [13]
当下是牛市“中场休息”,看好五大方向!周应波最新研判
中国基金报· 2025-11-20 10:08
当前市场观点 - 当前A股处于牛市“中场休息”阶段,上证指数约4000点,权益市场在产业进步和“资产荒”背景下仍具显著长期配置价值[3][14] - 上证指数4000点对应沪深300股息率回落至约2.6%,相比2600点时的3.6%以上“确实不便宜了”,但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从五年前的3.5%降至当前1.8%附近,投资股票的机会成本显著下降[14] 投资理念与框架 - 投资理念迭代为“聚焦成长,价值投资”,强调“买股票就是买公司”,该理念同样适用于科技股与成长股[6][7] - 划定清晰能力圈,聚焦TMT、制造业、周期和消费四个“看得懂”的领域,践行“在能力圈内做事”原则[8] - 将行业发展划分为0~1、1~10、10~50、90~100等阶段,重点关注1~10与10~50两个成长期,主动放弃0~1等不确定性较高的机会[8] - 选股标准强调“数一数二”原则,明确投资龙头股,并认为科技股和成长股可以通过理解生意模式进行定价分析[8][9] - 引入自上而下的大类资产分析,根据市场信号做好风险防范,风控底线包括不在估值过高时买入股票以及避开“0~1”阶段机会[12] 看好投资方向 - 明确看好五大投资方向:AI基建、新能源、出海消费、全球基建以及“反内卷”领域[3][15] - 操作上“聚焦成长,保持高仓位”,主线是“AI+”,以科技为主,兼顾消费、“反内卷”等方向,聚焦国产算力、互联网、海外算力、新能源、出海消费等领域的优质公司[7] 对特定行业的看法 - 美国AI进入“泡沫初期”,但“泡沫”并非贬义词,泡沫初期往往伴随经济活力,当前阶段定义为“AI基建大时代”,正带动算力、电力、存储等配套产业链发展[16] - 储能行业正进入“10~50”的黄金发展期,是新能源“1~10”发展之后的必然阶段,将成为锂电池行业在电动车之后的第二增长曲线[16][17] - 中国企业产业实力大幅提升,在众多领域涌现出“10~50”的成长机会,中国正在从人口红利转向工程师红利和制造业全产业链红利[15][17]
锂电材料价格上涨,储能需求持续火热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11-20 10:06
储能 - 全球大型储能招标数据持续火热,储能电芯价格上涨验证下游需求旺盛 [1] - 海博思创签订200吉瓦时储能电芯大额订单 [1] - 国内大型储能迎来经济性奇点后需求呈现非线性增长 [1] - 美国数据中心用电量激增带动大型储能需求 [1] - 欧洲户用储能需求温和复苏,新兴市场户储需求超预期 [1] - 内蒙古明确2026年放电量补偿标准 [1] 风电 - 国内海上风电进展保持高景气,江苏公示4个海上风电项目海域使用论证报告 [1] - 阳江启动20兆瓦深远海漂浮式风电示范工程 [1] - 福建“136号文”竞价结果显示电价为每千瓦时0.16元至0.357元 [1] 光伏 - 光伏产业链价格弱势持平,电池片价格延续小幅震荡下行 [1] - 反内卷收储政策的执行被市场积极讨论,实际落地仍需具体细则出台 [1] 电网设备 - 新型电力系统需聚焦“高比例新能源消纳”创新调控模式,提升惯量支撑能力并抑制宽频振荡 [2] - 烟威特高压登州升压项目环评公示,特高压建设取得新进展 [2] 电动车 - 锂电上游原料价格普遍上涨,碳酸锂、氢氧化锂连续第四周抬价,六氟磷酸锂、VC接力上涨 [3] - 动力电池产能利用率超过92%,宁德时代、中创新航等企业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 [3] - 新一轮“整车厂+电池厂”深度合资潮趋势来袭 [3] - 17家主流新能源车企推出购置税兜底方案 [3] - 建议关注供需处于紧平衡的涨价环节,如电解液、负极石墨化、铜箔、碳酸锂等 [3] 人形机器人 - 宇树科技已完成IPO辅导备案 [4] - 特斯拉再度扩建其德州超级工厂 [4] - 优必选全尺寸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2正式开启量产交付 [4] - 板块随科技板块回调,建议关注估值较低的转型标的 [4] 氢能 - 国际海事组织减排目标及欧洲碳税推动全球船运行业绿色转型,绿色甲醇前景可观 [4] - 全球最大规模固态储氢项目成功投产 [4] - 氢能产业支持政策持续加码,要素保障体系加速构建,融资难度降低 [4] - 建议重点关注制氢、储运以及氢能应用等环节 [4]
国家电投集团下属企业领导层调整
中国能源报· 2025-11-20 09:44
公司管理层变动 - 周栋兼任黄河公司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1] - 于淼不再担任黄河公司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职务 [1] 公司业务与资产概况 - 公司是国家电投集团控股的大型综合性能源企业,成立于1999年10月 [3] - 电力总装机容量为3462.32万千瓦 [3] - 拥有19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为1314.24万千瓦 [3] - 清洁能源装机占比高达92.43%,其中光伏装机1351.52万千瓦,风电装机534.56万千瓦 [3] - 年热力产能为1748吨/小时 [3] - 拥有年产3300吨电子级多晶硅、1100兆瓦太阳能电池、625兆瓦组件、60万吨电解铝及30万吨炭素的生产能力 [4] 公司发展规划 - 正在规划建设共和(多隆)、中宁抽水蓄能电站和茨哈峡水电站 [3]
工业硅&多晶硅日评20251120:上方承压-20251120
宏源期货· 2025-11-20 09:3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工业硅市场供需双弱格局未改,硅价上方有压力,建议区间操作 [1] - 多晶硅下游补库意愿有限,现货抬涨压力大,前期多单注意利润保护,供给端改革政策落地前可逢回调轻仓试多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工业硅期现价格 - 不通氧553(华东)平均价格9350元/吨,变动0.00%;期货主力合约收盘价9390元/吨,上涨4.57%;基差(华东553 - 期货主力) - 40元/吨,变动 - 410元/吨 [1] 多晶硅期现价格 - N型多晶硅料51元/千克,变动0.00%;期货主力合约收盘价54625元/吨,上涨4.63%;基差 - 3625元/吨,变动 - 2415元/吨 [1] 工业硅现货价格 - 不通氧553不同地区平均价格在9050 - 9350元/吨,变动0.00%;通氧553不同地区平均价格在9350 - 9600元/吨,变动0.00%;421不同地区平均价格在9750 - 10000元/吨,变动0.00% [1] 多晶硅现货价格 - N型致密料51元/千克,变动0.00%;N型复投料52.30元/千克,上涨0.29%;N型混包料50.50元/千克,变动0.00%;N型颗粒硅50.50元/千克,变动0.00% [1] 硅片价格 - N型210mm 1.60元/片,变动0.00%;N型210R 1.27元/片,下降0.78%;N型183mm 1.26元/片,下降0.79% [1] 电池片价格 - 单晶PERC电池片M10 - 182mm 0.27元/瓦,变动0.00% [1] 组件价格 - 单晶PERC组件单面 - 182mm 0.70元/瓦,变动0.00%;单面 - 210mm 0.72元/瓦,变动0.00%;双面 - 182mm 0.73元/瓦,变动0.00%;双面 - 210mm 0.71元/瓦,变动0.00% [1] 有机硅价格 - DMC 13100元/吨,上涨2.75%;107胶13850元/吨,上涨13.06%;硅油14600元/吨,上涨6.18% [1] 资讯 - 11月18日云南能投中标会泽县大竹山风电场项目,预计装机容量2.5万千瓦 [1] - 德国10月新增光伏装机容量1145兆瓦,较2025年9月上升,低于2024年10月,10月地面光伏系统装机容量超过屋顶系统,屋顶系统需求持续下滑 [1] 工业硅基本面及投资策略 - 西南产区进入枯水期高成本期,部分硅企停炉停产,11月工业硅产量预计降至40万吨以内;需求端多晶硅、有机硅企业减产,硅铝合金企业按需采买,下游囤货意愿有限 [1] - 期货盘面拉涨后回落,硅市供需双弱,本月期货仓单集中注销,硅价上方有压力,关注新仓单注册情况,交易策略为区间操作 [1] 多晶硅基本面及投资策略 - 硅料企业减产但部分有新增产能,10月产量小幅提升,11月预计降至12万吨左右;需求端市场成交清淡,下游抵触高价资源,等待政策指引 [1] - 下游补库意愿有限,现货抬涨压力大,压制盘面上方空间,前期多单注意利润保护,关注多晶硅平台落地及宏观情绪演变,供给端改革政策落地前可逢回调轻仓试多 [1]
新能源产业发展有哪些“痛点”?如何破题?这场“群聊”干货满满→
期货日报· 2025-11-20 08:11
研讨会概况 - 会议于11月19日在成都举行,主题为“期现融合助力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由四川省证券期货业协会、期货日报等机构联合主办 [1] 期货市场对新能源产业的作用 - 期货市场已成为新能源企业不可或缺的风险管理平台,帮助企业在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中实现稳健经营 [1][2] - 期现融合已从“可选项”升级为“必选项”,能有效稳定企业生产经营、优化资源配置并推动产业国际化 [3] - 2024年有1503家实体行业A股上市公司发布套期保值公告,商品套期保值额度同比增长约60% [8] - 碳酸锂、多晶硅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为上下游企业优化采购和销售价格提供了机会 [11] 四川新能源产业现状 - 截至2024年底,四川新能源产业链企业近200家,其中本土上市企业11家,实现营收约2079亿元,综合实力稳居全国前三 [2] - 四川已构建起光伏、风电、氢能“黄金三角”产业格局,光伏电池片产能占全国六分之一 [2] - 四川水电资源丰富,若未来电力期货上市,将增强绿电成本透明度,吸引高端制造企业落户 [12] 宏观经济与能源转型展望 - 宏观经济呈现K形分化特征,科技与能源转型领域形成增长支撑,“十五五”期间中国经济预计保持4.2%左右的年均增速 [4] - 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进程加速,预计2026年新能源对汽油的替代量级将达到3199万吨 [4] 光伏行业挑战与应对 - 2025年全球光伏装机预计下修至480-500GW,同比增速降至2%-5%,硅料名义产能为280万吨,供需比超过2,行业库存偏高 [6] - 产品差异化与ESG合规能力成为光伏企业破局“内卷”的关键核心竞争力 [5][6] 碳酸锂市场供需与风险管理 - 碳酸锂需求迎来多领域爆发,储能行业5年内需求有望增长4倍,2026年全球总需求预计达201万吨 [9] - 2026年全球碳酸锂总供应预计达208.3万吨,供需整体保持紧平衡 [9] - 企业套期保值可分为经营性、战略性、综合性三类,需根据产业链环节精准施策 [8] 产融结合的未来方向 - 产业决策需实现范式转移,从“赌方向”到“锁利润”,从管理实物库存到综合管理头寸 [7] - 构建产业金融生态是主流方向,服务机构需深入产业理解企业痛点,提供适配策略 [13] - 企业应珍惜新能源期货品种尚属“年轻”的发展窗口期,善用期货工具构建自身产业“生态圈” [13]
电力设备新能源2026年度投资策略:全球新型储能堪当大任,新质生产力领航发展
国信证券· 2025-11-19 23:01
核心观点 - 2026年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投资策略聚焦“出海”与“AIDC”两大方向,认为全球新型储能市场将显著增长,新质生产力引领发展 [1] - 风电主机厂盈利能力持续修复,出口成为业绩增长重要驱动力,国内外市场呈现景气共振 [1] - 锂电产业链经历价格下行后,2026年多数产品盈利有望显著回暖,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 [2] - 光伏供给侧调整持续,新技术如无银化浆料、钙钛矿等成为降本突破口,企业向半导体领域拓展 [3] - 投资建议关注新技术、海外拓展及绿电替代三大主线,重点布局固态电池、低空飞行器电机、柔性换流阀等领域 [3] 电力设备产业链 - 2025年1-9月全国电网工程投资完成额4378亿元,同比+9.9%,电源工程投资完成额5987亿元,同比+0.6%,网内投资增长强劲 [14] - 特高压前三批招标金额37.8亿元,同比-59%,但“十五五”期间预计直流项目新增投产15-20条,交流项目投产8-12条 [14][15] - 智能电表第三批招标执行2025版标准,价格显著提升,未来单表价值量有望明显增长 [14][15] - 出海方向表现亮眼,2025年前三季度变压器出口金额455.8亿元,同比+43.5%,自动断路器出口金额114.6亿元,同比+13.9% [26] - AIDC方向催化不断,北美四大云厂2025年资本开支规模近4000亿美元,同比+60%以上,800V HVDC架构预计2026年进入送样窗口期 [29][36] - 2026年投资建议关注四方股份、金盘科技、思源电气等企业在特高压、智能电表及AIDC领域的突破 [37] 风电产业链 - 2025年1-9月全国风电新增装机61.1GW,同比+56%,其中海上风电新增3.5GW,同比+42%,预计全年陆风装机达100GW,海风装机8GW [39] - 陆风投标价格显著修复,2025年9月公开投标均价1610元/kW,较同期上涨100-150元/kW,涨幅约10% [39] - 2025-2028年国内陆风新增装机预计分别为110/120/120/125GW,海风新增装机分别为8/11/14/16GW [39] - 海外市场快速成长,2025-2028年海外陆风新增装机预计42/51/60/66GW,海风新增装机6.3/13.4/10.0/10.8GW [48] - 主机出口交付放量,金风科技等企业海外订单大幅增长,制造业务盈利弹性显著 [48] - 2026年深远海海上风电开发启动,海缆和管桩需求升级,高压和直流海缆占比提升,头部企业如东方电缆、大金重工优先受益 [67][71] 锂电产业链 - 2025年1-10月国内新能源车销量1093万辆,同比+26%,渗透率49.5%,欧洲九国新能源车销量233万辆,同比+31%,渗透率27.7% [72] - 全球动力电池需求2025年预计1370GWh,同比+30%,2028年达2119GWh,2025-2028年复合增速16% [79][82] - 储能电池需求高景气,2025年1-9月全球出货量410GWh,同比+98%,全年预计580GWh,同比+84% [84] - 锂电池价格2025Q2后小幅回暖,2025年全球市场空间7563亿元,同比+18%,2028年达12857亿元,复合增速19% [87][89] - 新技术加速落地,钢壳电池能量密度提升近10%,储能大电芯如500Ah+产品2026年批量交付,固态电池2026年扩大产线规模 [101][105][112] - 投资建议关注宁德时代、亿纬锂能、中创新航等企业,重点布局涨价环节及新技术机会 [124] 储能产业链 - 国内新型储能1-10月新增装机34GW/85.5GWh,同比+75%/+71%,储能系统招标规模166.3GWh,同比+172%,4h系统报价回升至0.52元/Wh [125] - 美国大储2025年1-9月装机9.17GW,同比+31%,全年预计18.3GW,同比+76%,AIDC耗电量占比2030年或达15% [131] - 欧洲2025年储能新增装机预计29.7GWh,同比+36%,其中表前储能占比55%,同比+83% [132] - 新兴市场需求爆发,中东、印度、巴西等地政策推动储能装机,沙特已招标26GWh项目,印度强制配储10%/2h [136][137] - 全球储能新增装机2025-2028年预计291/380/475/575GWh,对应产值2239/2904/3595/4312亿元,复合增速超20% [138][141] - 大储市场为主要贡献,2025-2028年新增装机259/341/426/517GWh,产值1880/2469/3055/3677亿元 [145] 光伏产业链 - 在“反内卷”政策推动下,光伏供需改善推动盈利筑底,硅料盈利率先修复 [3] - 少银化/无银化浆料成为降本突破口,2026年无银化产品或将步入量产前夕,钙钛矿叠层技术逐步市场化 [3] - 光伏企业逐步向半导体领域拓展,重点关注协鑫科技、新特能源、通威股份等企业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