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房地产
icon
搜索文档
隔夜美股全复盘(6.25) | 小马智行暴涨近17%,广州称到2027年L2以上级别智能网联车新车占比超90%
格隆汇· 2025-06-25 06:53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股指集体收涨,标普500指数和纳指创超4个月以来收盘新高,道指涨1.19%,纳指涨1.43%,标普涨1.11% [1] - 恐慌指数VIX跌11.85%至17.48,美元指数跌0.42%至97.97,美国十年国债收益率跌1.173%至4.297% [1] - 现货黄金跌1.37%至3322.93美元/盎司,布伦特原油跌3.41%至66.81美元/桶 [1] 行业板块表现 - 标普11大板块中,除能源和日常消费分别跌1.3%和0.09%外,其余8大板块悉数收涨,半导体板块领涨3.79% [1] - 中概股多数收涨,台积电涨4.65%,阿里涨3.47%,拼多多涨5.11%,京东涨3.13%,小马智行涨16.73% [1] - 广州计划到2027年L2以上级别智能网联车新车占比超90% [1] 大型科技股动态 - 大型科技股多数上涨,微软涨0.85%,英伟达涨2.59%,Meta涨1.96%,特斯拉跌2.35% [2] - 英伟达CEO黄仁勋出售10万股公司股票,规模近1450万美元 [2] - COIN涨12.1%,CRCL跌15.49%,国际清算银行指稳定币无法通过货币三大测试 [2] 美联储政策动向 - 交易员削减美联储提前降息可能性,鲍威尔称通胀仍高于2%目标,有条件等待利率行动 [7] - 机构模型显示鲍威尔讲话较此前稍显鹰派,语气较上周FOMC会议后有所转变 [8] - 鲍威尔驳回了7月降息的可能性,表示无需仓促行事,未来利率路径有多种可能 [9][10] - 若劳动力市场疲软或通胀下降,美联储可能提前降息,多数政策制定者认为今年晚些时候降息合适 [11] 公司财报与业务动态 - 联邦快递第四财季营收222亿美元超预期,但不提供全年业绩指引,盘后跌逾5% [12] - Meta在AR/VR头显市场份额达50.8%,全球AR/VR头显市场同比增18.1% [13] - 花旗将Meta目标价从690美元上调至803美元,维持"买入"评级 [14] 半导体与汽车行业 - DDR4现货价持续飙涨,16Gb芯片均价12美元,较DDR5同容量产品贵100% [16] - 瑞银上调特斯拉Robotaxi业务估值至3500亿美元,目标价从190美元上调至215美元 [16] - 特斯拉在得州奥斯汀启动Robotaxi试点,首批投入10辆Model Y,收费4.2美元 [16] 国际政治与经济 - 特朗普称以色列和伊朗已完全同意全面停火,双方将在24小时内结束战争 [3] - 北约成员国国防支出目标对比显示,东欧国家占比最高,拉脱维亚和立陶宛2024年占比分别为3.3%和3.1% [4]
高房贷利率重压,美国4月房价环比跌幅近两年来最大!
搜狐财经· 2025-06-25 06:44
美国房地产市场现状 - 4月份全美房价同比仅上涨2.7%,创2023年夏季以来新低,较3月份的3.4%涨幅明显回落 [1] - 4月份房价环比下跌0.31%,为2022年12月以来最大单月降幅,远超市场预期的0.02%下滑 [1] - 全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数据显示市场疲软,创2009年以来同期最差表现,5月仅小幅反弹 [1] 房价增速放缓原因 - 高房贷利率直接抑制购房需求,增加购房成本压力 [1] - 4月初关税政策带来经济不确定性,加剧市场担忧情绪 [1] - 美联储暂停降息与房价下跌存在关联性,历史显示降息会促使房价加速上涨 [2] 区域市场分化特征 - 20个主要城市中纽约房价同比涨幅最高达7.9%,芝加哥和底特律分别涨6%和5.5% [2] - 坦帕和达拉斯房价同比下跌2.2%和0.2%,其中坦帕成为调整典型代表 [2] - 地方性因素影响凸显,价格合理市场重新吸引投资者,过热市场受冲击最严重 [2] 市场转型趋势 - 房价普涨时代结束,进入选择性市场阶段 [2] - 房价增长与美联储银行准备金水平存在6个月滞后期,未来数月或持续承压 [2] - 美联储货币政策变化将持续深远影响房地产市场走势 [2]
全美房价涨幅放缓 首次购房者比重降至历史低点
智通财经· 2025-06-25 06:28
美国房地产市场结构性转变 - 全美房价同比涨幅从3月的3 4%降至4月的2 7% 为近两年最小涨幅 [1] - 即时数据显示全美房价同比几乎持平 价格疲软趋势确立 [1] - 10城与20城综合指数涨幅明显低于近期高点 市场动力呈现短期化特征 [1] 抵押贷款利率影响 - 4月30年期固定房贷利率一度突破7% 目前仍维持多年高位 [1] - 高利率导致潜在购房者月还款额接近历史极值 [1] - 首套房购房者占比降至30% 显著低于历史平均水平40% [1] 供需关系分析 - 待售房源数量增加 但整体供应仍低于疫情前水平 [2] - 仅约6%房主存在亏本出售风险 略高于一年前但属历史低位 [2] - 现有房主不愿放弃低于4%的低利率 新建住房无法及时满足需求 [2]
抵押贷款利率上升拖累,美国房价4月创近两年最大环比跌幅
华尔街见闻· 2025-06-24 23:40
美国4月房价增速放缓 - 美国全国房价同比上涨2.7%,为2023年夏季以来的最小涨幅,低于3月的3.4% [1] - 4月房价环比下跌0.31%,创下自2022年12月以来的最大月度降幅,远超市场预期的下滑0.02% [1] - 高房贷利率导致部分买家无法负担购房成本,特朗普关税政策引发的经济不确定性也对市场产生影响 [1] 成屋销售表现疲软 - 美国4月成屋销售创2009年以来同期最差 [3] - 5月成屋销售虽小幅上升,但仍为2009年以来最疲软的5月,高房贷成本持续压制需求 [3] 房地产市场转型与地区差异 - 房地产市场正经历转型,房价普遍快速上涨的时代结束,地方性因素比全国趋势更为重要 [4] - 价格承受能力制约最严重影响了曾经过热的市场,而传统上较稳定、价格合理的市场重新吸引投资者关注 [4] - 20个主要城市中,纽约房价同比涨幅最大(7.9%),芝加哥涨6%,底特律涨5.5%,坦帕同比跌2.2%,达拉斯同比跌0.2% [4] 坦帕地区房价领跌与未来展望 - 坦帕地区房价跌幅领跑全国,成为此轮房价下调的典型代表 [6] - 房贷利率波动是影响房价走势的关键因素,美联储货币政策变化将继续对房地产市场产生影响 [6] - 房价增长与美联储银行准备金水平存在约6个月的滞后期,未来几个月房价可能继续承压,随后才会重新加速上涨 [6]
“公积金支付首付款”再扩容 提振购房信心
证券时报网· 2025-06-24 21:59
公积金政策调整 - 多地调整住房公积金政策 允许提取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 包括济南 杭州 西安 深圳等城市 [1] - 济南明确购买保障性住房可提取公积金支付首付款 最低首付比例为15% [1] - 杭州推出公积金直付首付款业务 支持线上办理 适用于新建商品房 [1] - 西安出台12条楼市新政 购新房可提取公积金支付首付款 [1] - 深圳扩大公积金使用范围 符合条件的可提取一次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 [1] 政策影响分析 - 全国至少6个城市在6月出台提取公积金支付首付的新政策 [2] - 政策直接有效减轻购房者首付负担 间接提升居民可支配收入 [2] - 政策有助于促进住房消费释放 激发市场活力 [2] - 各地政策支持范围涵盖新房 二手房 保障房和租房等领域 [2] - 公积金满足本地刚需改善特征明显 主要服务于对房价成本敏感的刚需群体 [2]
高利率及经济不确定性令买家退场 美国4月房价涨幅创2023年夏季来新低
智通财经网· 2025-06-24 21:38
美国4月房价涨幅放缓 - 4月全美房价指数同比上涨2.7%,为2023年夏季以来最小涨幅,低于3月的3.4%同比涨幅 [1] - 20个主要城市中纽约房价同比涨幅最大达7.9%,芝加哥涨6%,底特律涨5.5%,仅坦帕(-2.2%)和达拉斯(-0.2%)下跌 [1] 购房需求下降原因 - 高抵押贷款利率挤压买家预算导致购房计划暂缓 [1] - 特朗普4月征收关税政策引发经济不确定性进一步抑制市场 [1] - 4月成屋签约销售量创2022年9月以来最大跌幅 [1] 市场持续低迷特征 - 5月成屋销售速度为2009年以来最慢,尽管交易量略有回升 [1] - 借贷成本维持高位抵消消费者信心回升的积极影响 [1] 行业转型趋势 - 房价快速普涨时代结束,市场进入选择性阶段,地区基本面因素重要性超过全国趋势 [1] - 可负担性问题重创过热市场,价格合理地区重新吸引投资 [1] 供应端变化 - 更多卖家挂牌出售缓解长期供应紧张 [1] - 凯投宏观预计供应宽松将抑制价格上涨,但更可能维持低涨幅而非下跌 [1] - 基本预期为房价涨幅短期放缓但仍保持上涨 [1]
吴晓灵再预测中国楼市走势,或大概率是正确的,提前做好2个准备
搜狐财经· 2025-06-24 21:24
房地产市场趋势 - 一线城市房价在2023年出现显著下跌,印证了2018年吴晓灵教授关于房地产泡沫即将结束的预判 [1] - 全国房价自2021年起持续下跌,最初从二三线城市(如郑州、天津、石家庄)开始,2023年蔓延至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 [5] - 上海市中心房价平均下跌30%,全国二手房市场普遍出现价格下跌,资产缩水趋势已成定局 [5] 市场参与者影响 - 炒房客、开发商和银行在房地产市场调整期承受巨大压力,昔日繁荣景象不复存在 [1] - 持有数套房产的炒房客面临沉重债务压力,尽管房贷利率降至历史低位,但疫情导致还款压力陡增 [6] - 前几年高位购入房产的投资者面临收入减少或持有成本上升的双重压力,债务风险显著增加 [3] 预判逻辑与市场结果 - 吴晓灵教授的两次预判(泡沫结束和资产缩水)相互关联,构成完整的去泡沫化逻辑链条 [3] - 房价持续下跌且未来进一步贬值的可能性极高,验证了预判的准确性 [3][5]
房地产基本面走弱,重新期待政策窗口
东方证券· 2025-06-24 21:1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以来新房市场部分楼盘热销但旧库存去化不理想,二手房以价换量取得“小阳春”交易量但房价自去年Q4持续回落,5月以来二手房价环比下行加快、交易量4月起明显回落,5月70城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降0.22%、同比降4.08%,房地产刺激政策必要性提高,此刻房地产政策博弈窗口已开启 [2] - 住房公积金政策有望优化,对房地产市场交易及信心提振可能超预期,当前公积金贷款存在额度限制多、流程复杂、使用范围小等问题致贷款余额占缴存余额比例不高,2025年多地密集调整优化公积金政策但属常规手段,若公积金超预期松绑,剩余资金或撬动房地产市场加速企稳回升 [3] 相关目录总结 本周行情回顾 - 第25周房地产板块指数弱于沪深300指数和创业板指,房地产板块较沪深300指数相对收益为 -1.4%,沪深300指数报收3846.6,周度涨幅 -0.5%,创业板指数报收2009.9,周度涨幅 -1.7%,房地产指数(申万)报收2110.8,周度涨幅 -1.9% [4][11] 本周要闻回顾 - 湖南怀化发布2025年住房计划,房票安置与现房销售试点并行;山东淄博发布优化部分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夫妻最高可贷100万元;西安出台楼市新政,降首付利率并允许公积金支付首付款;长沙调整住房公积金业务政策,放宽贷款条件、提高贷款额度;江苏出台住宅品质提升行动方案,2027年前质量投诉目标降30%;武汉调整优化落户政策公开征集意见,放宽买房落户条件;深圳发布城市更新新规,明确配建的出售型保障房可按比例调整为商品房 [5][15] 市场销售情况 - 第25周44大城市新房销售1.8万套,较第24周增加8.2%;21大城市二手房销售2.0万套,较第24周增加1.8%;18大城市库存为85.7万套,较第24周减少0.2万套;库销比为22.0个月,较第24周增加0.5个月;一线城市新房、二手房交易较第24周分别减少8.0%、减少1.2%;二线城市新房、二手房交易较第24周分别增加16.6%、增加2.6%;一线城市库存量25.4万套,较第24周减少0.2万套,库销比为12.0个月,较第24周增加0.1个月;二线城市库存量19.3万套,较第24周增加0.2万套,库销比为17.7个月,较第24周增加0.7个月 [6][13][22] 投资建议与投资标的 - 兼顾政策博弈的股价弹性和公司的财务安全性,推荐金地集团(600383,增持)、保利发展(600048,买入)、招商蛇口(001979,买入)、贝壳 - W(02423,买入)、华润万象生活(01209,买入);建议关注新城控股(601155,未评级)、滨江集团(002244,未评级)、华润置地(01109,未评级) [10]
澳洲楼市反洗钱大变革!新规下,房产中介不查客户身份也能成交?
搜狐财经· 2025-06-24 20:40
澳洲房地产行业反洗钱改革 - 核心改革内容:2025年7月1日起实施"第二阶段"反洗钱改革,约9万家企业(含房地产公司)需履行类似银行的客户尽职调查(KYC)义务 [1][3] - 特殊条款:若客户拒绝提供身份资料,中介无需中止交易,仅需提交"可疑事项报告"(SMR)[3] - 监管态度:AUSTRAC强调需平衡严格执法与行业负担,要求企业"尽合理努力"了解客户,即使拒绝提供资料也需展示尽职调查流程 [6] - 执法预期:监管机构或在新规首日通过典型案例"杀鸡儆猴",重点打击不配合或有问题记录的从业者 [6] 身份验证执行细则 - 灵活机制:允许律师或产权转让代理等第三方代为完成身份核查,但需书面安排并在结算前共享信息 [7] - 风险控制重点:洗钱风险最易发生在交易结算时点,各方需明确交易对象身份 [7] 数字验证市场竞争 - 市场机遇:合规需求推动身份验证市场增长,PEXA和ConnectID等平台加速开发验证服务 [8][9] - 商业争议:PEXA计划商业化验证服务遭竞争对手InfoTrack反对,后者指控可能造成数据滥用和不公平竞争 [9] - 行业协作:PEXA表示正与监管机构磋商,推动完善打击房产洗钱的机制 [9]
长三角5月“成绩单”:上海社零累计负增长一年后首转正,安徽工业领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4 18:06
投资表现 - 1-5月沪浙皖固定资产投资同比正增长 上海增速6.2% 浙江1.9% 安徽0.2% [6][7] - 江苏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4% 主要受房地产开发投资拖累(-15.3%)[1][8] - 上海基础设施投资增速19.1% 制造业投资增速18.7% 领跑长三角 [7] 工业表现 - 1-5月安徽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8.4% 居长三角及中部首位 [9][10] - 长三角工业增长主要驱动力为高技术制造业(安徽+29.3% 江苏+9.8% 浙江+9.5%)和数字经济(浙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9.9%)[10] - 民营工业企业贡献显著 安徽民营工业增加值占比76.9% 浙江拉动规上工业增长4.3个百分点 [10] 消费表现 - 1-5月苏浙皖社零增速超5% 江苏19883.9亿元(+5.6%)浙江1.55万亿元(+5.3%)安徽10014.1亿元(+5.5%)[2][3] - 上海社零增速1.4% 受餐费收入下降2.5%拖累 但5月单月增速达7.5% [3][4] - "以旧换新"政策显效 上海家电类零售额增长39.4% 江苏绿色家电增长91.3% 新能源汽车增长47.9% [5] 政策与趋势 - 长三角消费回暖得益于"两新"政策及非洲进口零关税政策刺激 [1] - 江苏"苏超"文旅消费与"以旧换新"双重效应推动5月社零增速环比提升1.3个百分点至6.3% [4][5] - 上海固定资产投资领跑 反映产业结构转型成效及科技基建投资效益显现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