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

搜索文档
贵州贸易结构持续优化
经济日报· 2025-10-07 08:32
美国、泰国、越南等传统贸易伙伴保持重要地位。同时,对非洲、拉丁美洲、欧洲的出口占比有所 扩大,多元化的全球贸易网络正在形成。 今年上半年,贵州的出口表现尤为亮眼,出口总额达269.05亿元、同比增长14%,较2024年同期提 高8.79个百分点,对全省外贸增长的贡献率达70.41%,显示出较强的外需拉动作用。贵州省社会科学院 党委常委、副院长赵普认为,贵州进出口结构的变化凸显了该省外贸增长正更多依靠出口扩张带动,贸 易结构持续优化,内陆开放型经济特征进一步明显。 从出口产品结构来看,贵州省出口竞争力持续增强,"新""老"动能协同驱动特征显著。全省共出口 3096种产品,市场遍布全球209个国家和地区,"贵州商品"国际影响力持续扩大。一方面,传统优势商 品继续发挥"压舱石"作用;另一方面,以锂离子蓄电池为代表的高附加值产品出口表现突出,成为拉动 出口增长的新引擎。该产品主要销往西班牙、英国、印度、越南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显示出强大的国际 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多元化趋势。 在国际市场布局方面,贵州省积极构建多元化市场格局,取得显著成效。东南亚作为第一大出口市 场,对贵州出口总额增长的贡献率为30.77%。南美洲市场对贵 ...
贵州贸易结构持续优化 上半年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4%
经济日报· 2025-10-07 06:03
今年上半年,贵州的出口表现尤为亮眼,出口总额达269.05亿元、同比增长14%,较2024年同期提高 8.79个百分点,对全省外贸增长的贡献率达70.41%,显示出较强的外需拉动作用。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党 委常委、副院长赵普认为,贵州进出口结构的变化凸显了该省外贸增长正更多依靠出口扩张带动,贸易 结构持续优化,内陆开放型经济特征进一步明显。 在国际市场布局方面,贵州省积极构建多元化市场格局,取得显著成效。东南亚作为第一大出口市场, 对贵州出口总额增长的贡献率为30.77%。南美洲市场对贵州省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25.20%。 从出口产品结构来看,贵州省出口竞争力持续增强,"新""老"动能协同驱动特征显著。全省共出口3096 种产品,市场遍布全球209个国家和地区,"贵州商品"国际影响力持续扩大。一方面,传统优势商品继 续发挥"压舱石"作用;另一方面,以锂离子蓄电池为代表的高附加值产品出口表现突出,成为拉动出口 增长的新引擎。该产品主要销往西班牙、英国、印度、越南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显示出强大的国际市场 竞争力和市场多元化趋势。 美国、泰国、越南等传统贸易伙伴保持重要地位。同时,对非洲、拉丁美洲、欧洲的出口占比有所扩 ...
河北邢台以链招商力促两大产业聚链成群
新浪财经· 2025-10-06 11:11
近日,在邢台经济开发区中船集团氢能制储运用及储能装备研发制造基地项目现场,设备安装调试正在 紧张进行。该项目是中国船舶集团风电发展有限公司在华北建设的第一个氢能产业园,总投资60.7亿 元,计划明年全部建成投产,为京津冀绿氢应用提供核心装备支撑。在邢台,一大批新能源装备、电子 信息产业项目建设正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势头:2月,总投资50亿元的邢台高新区太行智算中心 点亮了2000P算力,目前算力已达到4000P;6月,总投资53亿元的邢台经济开发区中车株洲所新能源装 备生产基地项目一期试生产,一套套大型风机叶片交付使用……去年以来,邢台市落地实施新能源装备 产业项目28个,总投资692.87亿元;今年,该市在建亿元以上电子信息产业项目36个,总投资113.8亿 元。(河北日报) ...
先进制造业 成都如何从区域中心到全国基地
四川日报· 2025-10-05 09:45
项目与投资 - 国内首条第8.6代AMOLED显示器件生产线有望在成都年内点亮,该项目是四川迄今投资体量最大的单体工业项目 [1] - 成都推进“3+22+N”产业园区体系重点项目599个,2024年1至7月完成投资1163亿元,占年度计划的69.4%,高于时序进度11.1个百分点 [5] 产业地位与目标 - 成都被国家赋予建设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重任,目标是深化重点产业建圈强链,加快建设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 [1][3] - 成都提出构建“9+9+10”现代化产业体系,布局9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9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10大未来产业领域 [8] - 成都力争全市电子信息产业营收突破1.5万亿元,并推动该产业率先迈入世界级产业集群行列 [8] 产业集群与产出 - 成都已建成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和2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形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 [2][7] - 成都大型无人机产量和出口量位居全国第一,生产全球近一半的高端柔性屏,近3年新药出海交易额累计约260亿美元 [2] - 在赛迪顾问发布的《2024年先进制造业城市研究》中,成都位列“2024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八名 [2] 产业园区发展 - 成都将全市90余个园区整合优化至51个,构建“3+22+N”产业园区新体系,要求每个重点园区主导产业原则上不超过3个 [5] - 园区引入动态调整机制,通过“入围赛”和“排位赛”进行培育和绩效管理,以支持园区竞进争先 [6] 企业生态与产品 - 成都卡诺普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焊接机器人国内市占率近15%,销往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机器人核心零部件95%以上实现国产化 [10] - 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成都仅6家企业上榜,策略是“抓大育小”,增强龙头企业实力并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10] - 成都围绕柔性显示屏、创新药、工业无人机等优势领域强化名企名品市场推介,推动“一个终端产品带动一条产业链”的发展态势 [11]
31省市上市公司数量排名:广东884家居首 头部企业带动效应显著
搜狐财经· 2025-10-05 08:15
上市公司区域分布格局 - 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上市公司数量稳居全国前三,分别为884家、727家和713家,体现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活跃度高、企业资本化程度深的优势 [1] - 北京市和上海市作为直辖市,上市公司数量分别为476家和449家,依托总部经济与金融中心地位位居前列 [1] - 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上市公司数量偏少,分别为10家、16家和22家,反映区域经济基础与资本市场参与度的差距 [1] 总市值与平均市值特征 - 北京市以上市公司总市值311,230亿元居全国首位,背后是大量央企和头部科技企业的支撑 [1][2] - 广东省上市公司总市值达196,336亿元,依托庞大的企业基数形成规模优势 [1][2] - 北京市上市公司平均市值达654亿元,贵州省为614亿元,两地遥遥领先,说明上市公司整体规模大 [3] - 上海市和天津市上市公司平均市值分别为260亿元和265亿元,体现区域内企业的整体质量较高 [3] - 吉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上市公司平均市值偏低,分别为89亿元和85亿元,反映企业平均规模偏小 [3] 龙头企业市值影响力 - 北京市、福建省、贵州省拥有超大型上市公司,其最大市值分别达到26,018亿元、18,338亿元和18,083亿元,对区域总市值拉动明显 [4] - 福建省上市公司最小市值仅1亿元,为全国最低,说明当地存在规模极小的上市公司 [4] - 海南省和青海省上市公司最小市值相对较高,分别为27亿元和25亿元,反映这些区域上市公司的市值下限更稳定 [4] 城市层级资本市场表现 - 北京市、上海市、深圳市稳居上市公司数量与总市值前三,北京数量476家、总市值超31万亿,深圳数量424家、总市值12.8万亿,上海数量449家、总市值11.7万亿 [5][8] - 杭州市、苏州市、广州市等新一线与强二线城市表现突出,上市公司数量分别为232家、225家和154家,总市值平均值较高,如杭州146亿元、苏州114亿元 [5][8] - 福州市上市公司平均市值达269亿元,显著高于其他城市,依赖少数高市值企业 [9] - 泰州市和汕头市上市公司平均市值偏低,分别为58亿元和68亿元,体现企业以中小型上市公司为主 [9] 区县级资本市场分化 - 海淀区、浦东新区、南山区上市公司数量位居前三,分别为167家、158家和143家,成为上市公司最密集的核心引擎 [10][11] - 西城区和东城区总市值分别超过13万亿和6.5万亿,体现总部经济与金融产业的市值拉动效应 [10][12] - 西城区上市公司平均市值达3,172亿元,东城区为2,515亿元,福田区为644亿元,大幅领先,反映单个上市公司体量极重 [10][13] - 张家港市和奉贤区上市公司平均市值偏低,分别为67亿元和84亿元,体现以中小型上市公司为主的规模特征 [13] 区域发展路径差异 - 海淀区和南山区走科创驱动路线,依靠大量科技企业资本化实现上市数量领先 [15] - 浦东新区和宝安区走产业集群与资本赋能路线,依托成熟产业基础孵化上市公司 [15] - 江阴市和张家港市等传统工业强区依靠制造业龙头维持上市企业数量,展现制造型发展路径 [15]
淄博凉了?记者实探:烧烤店“下午5点就排队,凌晨2点才收摊”,博物馆被挤爆!当地:已实现从“网红”到“长红”关键一步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04 20:53
淄博网红现象与文旅复苏 - 国庆中秋假期传统旅游目的地及中小城市文旅市场持续复苏,网红城市借助社交媒体被重新发现[1] - 淄博凭借烧烤在2023年初成为现象级网红城市,其应对流量的速度被视为城市治理范本[2][5] - 网红效应直接拉动消费,2023年淄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6%,限上住宿业和餐饮业营业额分别增长28.1%和25.8%[6] 政府战略与流量转化 - 淄博政府从商务局牵头"烧烤专班"转向文旅部门牵头"文旅高质量发展分线指挥部",反映重心从应对烧烤热转移到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9] - 2024年出台行动方案目标到2026年接待游客6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40亿元以上,2023年新创建2家4A级景区[10] - 2024年重点景区游客接待数量和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2%和121.3%,显示短期客流转化为深度游持久兴趣[11] 产业转型与经济发展 - 淄博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从"烧烤"转向"新质生产力"和"制造业转型升级",进行深思熟虑的战略转向[2][6] - "四强"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从2021年48.9%提升至2024年59.8%,提升超10个百分点[17] - 计划在氢能及储能等未来产业新赛道突破300亿元规模,并推进"五年二十万大学生"人才计划[17][18] 城市品牌与长期发展 - 八大局市场蝶变为文商旅综合体"这有局儿",实现从"烟火气"到"文化味"的升华,成为夜游新IP[11] - 推动"工业遗产+现代文创",将老厂房改造为创意园区,擦亮"山东手造·齐品淄博"品牌[16] - 定下"3510"城市发展目标,推动地区生产总值突破7000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迈过万亿大关[19]
徐州鼓楼AI生态再升级
新华日报· 2025-10-04 02:52
大会概况 - 2025徐州第九届人工智能大会于9月28日举办,主题为“智启鼓楼+速未来” [1] - 大会汇聚人工智能领域专家、企业家及商学会代表,探讨技术前沿与产业融合 [1] - 多个涵盖智能制造、低空经济、智慧医疗等前沿领域的优质项目集中签约 [1] 产业发展战略 - 鼓楼区采取都市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发展路径 [1] - 区域明确半导体设备和先进封测、电子信息与数字经济、智慧医疗器械为“三大主导产业” [1] - 通过“租金优惠+金融支持+场景开放”政策体系优化营商环境,并设立产业投资基金 [2] 产业发展现状 -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49.8%,高新技术产业增长23.7% [1] - 高新技术产业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50% [1] - 半导体设备和先进封测已形成研发生产链条,电子信息和数字经济在数据标注等细分领域区域领先 [1] 重大项目进展 - 经控慧谷AI智造产业基地、京业汇数智健康装备制造基地等10亿元级重大项目全速推进 [2] - 预计将引进智能制造、生命健康等领域上下游企业超过200家 [2]
城市24小时 | “工业第一城”,继续“拥抱”传统产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30 23:52
深圳传统产业升级政策 - 深圳推出12条政策措施,目标经过3年左右时间推动全市传统产业总规模突破7000亿元 [1] - 政策核心路径为深化技术赋能、生态共建、模式创新,探索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新路径 [1] - 强化基金赋能,打造“政府引导基金+上市公司产业资本+专业投资机构”的多元投资支撑模式,支持设立并购基金和智能眼镜等产业专项基金 [1] 深圳传统产业基础与转型方向 - 深圳传统产业基础雄厚:高端女装品牌数量、市场占有率、上市企业数量居全国前列;黄金珠宝行业年工业产值全国首位,全年黄金提货量约占上海黄金交易所70%;中高端眼镜产量约占全球50% [2] - 推动家居、家电、健身器材、眼镜、手表、玩具全面导入人工智能技术,三年内推动100家以上传统产业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 [2] - 鼓励传统产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性能材料、国潮IP等融合,目标至2027年培育打造跨界融合时尚新品和国潮爆款产品100个以上 [3] 深圳整体工业实力 - 深圳全年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5万亿元,全部工业增加值突破1.2万亿元 [1] - 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68.2%,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为58.2% [1] 其他地区产业与消费政策 - 全国首个具身智能标准化试点落地上海,将围绕具身智能训练场制定80余项标准 [6] - 上海市印发《加强上海商业品牌建设行动计划》,目标到2028年形成更有竞争力的商业品牌集群 [7] - 深圳出台支持低空经济发展实施细则,涵盖载人航空器适航取证、低空物流、通航航线等资助项目 [8] - 财政部、商务部开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支持50个左右城市,中央财政对超大特大城市每个城市合计补助4亿元 [10] 养老基金投资业绩 - 2024年末养老基金资产总额28396.52亿元,权益总额23350.03亿元 [12] - 地方养老基金2024年投资收益额1056.88亿元,投资收益率5.52%;自2016年12月受托运营以来累计投资收益额4123.59亿元,年均投资收益率5.06% [12] 城市人才吸引力 - 2024年度中国城市外籍人才吸引力指数综合排名前二十位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成都、苏州、深圳、南京等 [13] - 大中城市外籍人才吸引力指数前十城市包括海口、珠海、常州、保定、无锡等 [13]
粤商助力“百千万工程”:链动县域产业集聚,与村集体共享红利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30 21:37
“百千万工程”投资规模与参与主体 - 全省2066家商会与109个县(市、区)、854个镇、1105个村结对共建,投资金额超356亿元 [1] - 11688家民营企业结对8992个村,投资164.3亿元 [1] - 邮储银行广东省分行制造业贷款余额达823亿元,涉农贷款余额1353亿元 [5] 重点地市招商引资政策与产业布局 - 梅州市推出“五个免费”政策,为投资者和创业者提供免费生产、创业、办公、展销、住宿 [2] - 茂名市设立超20亿元产业基金扶持企业,佛茂产业协作引导基金规模达10亿元 [3] - 阳江市已形成千亿级不锈钢产业集群,五金刀剪产量占全国70%,出口量占全国85%,并布局商业航天和现代化海洋牧场 [3] 基础设施与区位优势 - 梅龙高铁使梅州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两小时经济生活圈” [4] - 广湛高铁通车后,广州至阳江将实现1小时直达 [4] - 清远具备“半小时到白云机场、24分钟高铁至广州南”的区位优势 [4] - 深南高铁2027年建成后,云浮将实现“县县通高铁” [4] 龙头企业带动效应与产业集群发展 - 欣旺达在茂名电白电子信息产业园投资建设基地,并带动上下游企业集聚,配套项目计划投资合计超23亿元 [6] - 2025年1至7月,电白产业园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6.88亿元,同比增长35.30% [6] - 温氏集团在云浮市参与的16个“政银企村”合作项目已全部投产,年产值高达15亿元,助力522个行政村实现村集体年收入达标 [7] 产业发展成果与经济效益 - 广东省17个区、2个县(市)获评全国百强区、百强县 [5] - 3个镇地区生产总值超千亿元,124个镇入围全国千强镇 [5] - 2024年全省乡村旅游收入同比增长22.5% [5]
方正科技股价涨5.08%,南方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2693.95万股浮盈赚取1427.7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30 14:34
公司股价及交易表现 - 9月30日公司股价上涨5.08%至10.96元/股,成交金额22.20亿元,换手率5.06%,总市值468.40亿元 [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1993年11月15日,于1990年12月19日上市,主营业务为生产和销售PCB产品、互联网接入服务、IT系统集成及解决方案 [1]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销售商品98.83%和提供服务1.17% [1] 主要流通股东动态 - 南方中证1000ETF(512100)于二季度新进成为公司十大流通股东,持有2693.95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65% [2] - 该股东在9月30日股价上涨中浮盈约1427.79万元 [2] 相关基金产品表现 - 南方中证1000ETF最新规模649.53亿元,今年以来收益率为27.27%,近一年收益率为47.41%,成立以来收益率为12.63% [2] - 该ETF基金经理崔蕾累计任职时间6年329天,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949.76亿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