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空气弹簧
icon
搜索文档
保隆科技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问答实录
全景网· 2025-11-05 09:02
业绩与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4%,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37%,出现增收不增利现象[18] - 增收不增利主要受国内市场竞争加剧、客户降价和返点压力以及关税冲击影响[3][18][51] - 公司计划通过拓展境内外业务扩大规模、推行精益生产降本增效等措施改善盈利能力[3][18][22][64][95][106] 智能悬架业务 - 智能悬架业务是核心增长点,前三季度收入约9.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52%[40][43][90] - 四季度是传统旺季,空气弹簧排产滚动预测超20万台套,预计收入将显著提升并带动利润改善[11][40][44][53][81] - 公司具备完整智能悬架产品矩阵,并获得尊界S800、理想MEGA等多个国内高端车型项目定点,并于去年取得首个欧洲项目定点[12][31][67][109] 传感器与ADAS业务 - 传感器业务覆盖压力、光学、速度/位置、加速度等多种类型,客户覆盖国内主要整车企业并获全球业务定点[56] - ADAS业务产品包括前视8MP摄像头、77GHz毫米波雷达和4D毫米波雷达,已规模化出货并获得更多客户订单[25][50][57] - 在TPMS、车用传感器和ADAS产品中已陆续导入国产芯片进入量产,占比超过10%[10] - ADAS业务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公司争取在2027年实现盈亏平衡[23][98] 机器人领域布局 - 公司正通过投资孵化形式与成熟经验创业团队合作拓展机器人领域业务,相关团队成员已从10月起逐步组建[19][35][42][46][60][70][76][77][78][85][94][102][103][104] - 业务初期将聚焦于与公司资源能力协同的传感器产品,后续具体进展需关注公司公告[2][3][4][6][7][8][19][34][35][42][46][56][60][70][76][77][78][85][94][102][103][104] 产能与海外扩张 - 智能悬架产能分布在合肥、宁国和匈牙利,未来三年将根据新项目定点情况补充关键资源并扩大产能[37] - 匈牙利工厂今年前三季度产值约2亿元人民币,明年将有更多传感器和智能悬架海外项目在该工厂量产,预计产值将明显提升[7] - TPMS业务海外产能位于德国,市场份额和新增订单稳定提升,公司预计今年TPMS发射器产量达7600万支,做到全球第一[7][54][101] 客户合作与市场拓展 - 公司与蔚来、理想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在TPMS、智能悬架、传感器等产品上建立深度合作,并在新产品研发定义及供应链管理方面进行共创[1] - 公司也是尊界、智界、比亚迪等品牌的供应商,其腾势N8L车型的空气悬架由保隆供应[8][25][49] - 空气悬架渗透率持续提升,已看到更多20万级别车型配置空气悬架,公司预计未来两年国内渗透率将超过15%[24][45] 研发与技术创新 - 研发费用主要投向智能悬架和智能传感器等主线增长业务,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及子公司在全球共拥有有效授权专利743项[36] - 与威孚高科合资研发的全主动悬架电液泵相较于传统空悬价值量更高,功能更丰富,预计明年下半年逐步形成收入[59][104] - 传感器产品涉及的芯片均为外采,公司在产品软硬件开发、质量保证、成本控制等方面建立核心竞争力[41][50][96][99][105] 市值管理与沟通 - 公司重视市值管理,近年来稳定分红,并于今年实施了1亿元人民币的股份回购[10][42][71][88][89] - 致力于打造信息披露、E互动、业绩说明会、投资人现场调研接待等多渠道沟通体系,加强与投资者交流以传递公司价值[10][35][42][73][87][88][89] - 高管减持系个人资金需求,并非不看好公司,公司致力于提升业绩和布局未来以创造长期价值[40][71][82][89][113]
地方“民营企业家节”热闹背后:同质化和隐性壁垒仍待破解
第一财经· 2025-11-01 17:53
政策与法律支持 -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完善民营企业参与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发挥政府投资基金引导作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并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以保障平等权利[1] - 浙江省率先出台全国首部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省级地方性法规《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及省级民营经济"32条"[1] - 湖州市设立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如每周三"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截至9月底累计归集涉企问题12004个,办结率达99.3%[8][9] 民营经济表现与贡献 - 湖州市民营经济呈现"78899"特征,贡献全市77.3%的生产总值、80.4%的税收、88.6%的出口额、95%的就业和97.5%的市场经营主体[3] - 2023年民营经济增加值首次突破3000亿元,达3115.3亿元,同比增长5%,占GDP比重77.3%,较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3] - 2024年民营规上企业(不含批发业)利润总额309亿元,利润率4.3%,民营规上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达25.8万元/人[4] 企业发展案例与机遇 - 黄鹄机床在国产替代趋势下获得资本注入,2025年销售额预计突破3亿元,同比增长105%,当地政府支持其二期扩产项目[2] - 国科炭美新材料因湖州及长三角新能源供应链生态而落户,2024年硬炭千吨示范线投产,科研成果加速转化[3] - 湖州市开展各类供需对接活动187场次,参与企业5600余家,对接订单85亿元、融资突破136亿元[9] 面临的挑战 - 传统制造业领域产品同质化导致低价竞争恶性循环,企业面临增收不增利困境[6] - 民营企业在进入电信、能源等垄断性行业时存在隐性壁垒,2024年湖州市民间投资中基础设施投资占比仅5.4%[6] - 高端人才资源紧缺,湖州市人才总量约为嘉兴的59%、无锡的35%,中小企业难以吸引和留住核心人才[7] 政府支持与企业转型 - 湖州市举办"创业再出发"总裁读书班,组织企业主要负责人学习并购、数字化转型等,学费按项目金额50%补助[10] - 通过深化政务服务改革和"法护营商"行动,为企业提供从便捷服务到价值创造的增值服务[8] - 孔辉科技在细分市场占半壁江山,但面临研发投入高、资金压力大及技术人才供应不足的挑战[7]
国产替代对冲内卷、下行压力,科技型民企如何穿越周期
第一财经· 2025-10-30 20:01
公司业绩与增长动力 - 纳芯微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15.24亿元,同比增长79.49% [1] - 纳芯微汽车电子业务收入占比超过三成,累计汽车芯片出货量突破9.8亿颗 [1] - 公司增长主要源于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需求提升及对进口芯片的替代效应 [1] - 孔辉科技连续两年在中国空气弹簧市场占有率第一,市占率超四成 [5] - 纳芯微在2022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收入分别约为16.70亿元、13.11亿元、19.60亿元、15.24亿元 [7] 行业趋势与市场机遇 - 汽车模拟芯片领域中国厂商市场份额合计约10%,存量替代空间巨大 [1] - 电动车形态变化为重塑汽车供应链创造可能性 [5] - 电控空气悬架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 [5] - 国内在成熟制程领域已建立完整产业链,但需从“有”到“优”进行迭代优化 [10] - 国家顶层设计强调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国产化趋势加注燃料 [11] 技术突破与产品进展 - 纳芯微在汽车模拟芯片领域推进进口替代 [1] - 孔辉科技为国内首家实现乘用车空气悬架系统OEM量产供货的企业 [4] - 孔辉科技自主研发主动横向稳定杆,并进入国际高端车企全球供应商体系 [5][9] - 国科炭美完成新型载硅多孔炭的中试,加速对进口材料的替代 [3] - 国科炭美2025年与中国中煤合作实现煤基硬炭量产 [3] 资本运作与战略布局 - 纳芯微半年内第二次向港交所递表,目的为补充资金储备及支撑海外战略 [7][8] - 国科炭美2025年已完成三轮融资,正推进第四轮并启动万吨级材料产线建设 [3] - 企业积极布局海外市场,纳芯微扩大海外团队推进与欧洲客户合作 [9] - 孔辉科技依托德国子公司进军国际市场 [9] - 企业持续投入研发,纳芯微布局座舱、底盘安全等新领域 [9] 挑战与应对 - 纳芯微2025年上半年全面收益总额为-7558.6万元,面临利润压力 [7] - 海外汽车产业供应链成熟,客户认证周期较长 [9] - 国内晶圆厂工艺平台与外企自有工厂相比仍存在代际差距 [10] - 科技企业面临融资、技术迭代及人才供应的挑战 [8][9] - 企业通过专项项目聚焦核心能力建设,以应对行业波动和竞争 [9]
中鼎股份(000887):盈利韧性足,稳步推进人形机器人配套业务
平安证券· 2025-10-30 19:06
投资评级 - 报告对中鼎股份的投资评级为“推荐”(维持)[1][8] 核心观点 - 公司传统非轮胎橡胶件业务经营稳健,海外业务控费有成效,新兴业务空气悬架及轻量化业务发展稳健,战略布局人形机器人等业务打开新的成长空间[8] - 维持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6.7亿元、18.9亿元、20.4亿元[8]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6亿元,同比增长0.4%,实现归母净利润13亿元,同比增长2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1亿元,同比增长20%[4] - 2025年三季度公司毛利率达到25.8%,净利率10.4%,盈利能力稳健[7] - 盈利预测显示,2025-2027年营业收入预计分别为209.03亿元、237.75亿元、270.49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0.9%、13.7%、13.8%[6]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计分别为16.73亿元、18.90亿元、20.41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3.6%、13.0%、8.0%[6] - 预计毛利率和净利率将保持稳定,2025-2027年毛利率均为22.9%,净利率分别为8.0%、7.9%、7.5%[6] - 净资产收益率(ROE)预计持续提升,2025-2027年分别为11.7%、12.0%、11.8%[6] 业务板块分析 - 公司传统主业冷却系统、密封系统、智能底盘之橡胶业务经营表现总体稳定[7] - 空气悬架业务:公司旗下德国AMK为空气悬挂系统高端供应商,为捷豹路虎、沃尔沃、奥迪、奔驰、宝马等主机厂配套;AMK中国已取得国内多家造车新势力及传统自主品牌龙头企业订单[7] - 截至2025年半年度,公司国内空悬业务已获订单总产值约为158亿元,其中总成产品订单总产值约为17亿元[7] - 轻量化业务:在保持国内业务稳步发展的同时积极布局海外市场,斯洛伐克及墨西哥的轻量化工厂正在有序建设中;2025半年度该业务累计获得订单约为55亿元[7] - 热管理业务:子公司中鼎流体及中鼎智能热系统主导热管理系统总成业务,并积极布局储能热管理及超算中心热管理;2025年半年度热管理系统业务累计获得订单约为71亿元[7] 新兴业务布局 - 人形机器人业务:公司通过子公司完成在关节总成、谐波减速器、行星减速器、力觉传感器等产品上的产业布局;橡胶产品已完成配套,轻量化骨骼已向客户送样[8] - 公司及子公司已与深圳市众擎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深圳逐际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签订项目意向合作协议,推进机器人本体智造及代工业务发展[8]
西菱动力:EV压缩机、EPS电机等产品可以应用到新能源汽车,产品处于研发阶段尚未量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1 15:30
公司产品与技术研发 - EV压缩机 EPS电机 刹车电机和空气弹簧产品可应用于新能源汽车 [2] - 相关产品目前处于研发阶段 尚未实现量产 [2] 公司信息披露 - 公司信息通过投资者互动平台进行披露 [2][3] - 新闻来源为每日经济新闻 [3]
西菱动力:EV压缩机、空气弹簧等相关产品处于研发阶段尚未量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1 15:26
新产品研发进展 - 公司于今年五月份发布了EV压缩机、空气弹簧、EPS电机和刹车电机等新产品 [2] - 相关产品目前均处于研发阶段,尚未实现量产 [2]
保隆科技202509004
2025-09-04 22:36
公司概况与核心业务 * 保隆科技专注于汽车空气悬架系统及智能驾驶产品的研发与生产 主要产品包括空气弹簧 电控减震器 空气供给单元 悬架控制器 以及传感器和摄像头等电子产品[2][3][11] * 公司自2012年布局空气弹簧领域 2021年实现国内首批乘用车空气弹簧量产 拥有约300人的研发团队 具备从感知元件 执行元件到ECU硬件与软件算法的全栈自主研发能力 提供整套解决方案并打破国外垄断[2][8] 生产制造与自动化能力 * 合肥智能工厂投资逾10亿元建设 历时四五年 主要生产空气悬架核心零部件 目前拥有13条空气弹簧生产线 年产能达100万台套 配套的空气供给单元和电控减震器产能也在逐步提升[3] * 工厂自动化程度国内领先 初期自动化水平超60% 大量采用机械臂和传感器 通过MES系统实现过程追溯和无人化仓库管理[2][4] * 电控减震器产线节拍时间为15秒 单线年产能达100万件 仅需7名工人辅助 配备169道传感器和129个检测点 实现关键零件精确追溯 有效降低质量风险[2][9] * 黑灯工厂实现全程无人操作 从前端原材料上料到自动分拣均通过MACE系统下发料单 由AGV小车运送物料[12] 技术与产品创新 * 空气悬架技术通过空气弹簧和电控减震器 根据路况 车速和驾驶员意图调整弹簧刚度和阻尼 提供舒适或运动模式 优化驾乘体验[2][6] * 空气弹簧从早期单腔设计发展为双腔设计 通过电磁阀控制主 副腔室连通与关闭 以平衡运动性与舒适性[7] * 全主动悬架系统增加双目路面预瞄系统和电动液压泵 可在车速120公里时提前判断前方15米内路面高程信息 主动抵消颠簸 响应速度达每秒300毫米变化速度 计划2026年下半年量产[2][7][14] * 全主动悬架系统能根据手机摆动实现车辆运动 展示高水平的智能化和互动性[15] * 实测表明 开启全主动悬架后 车辆通过减速带时车身更平稳 水杯波动显著减小 舒适性提升明显[16] 市场拓展与战略规划 * 国内自主研发全主动悬架降低了成本 因需求量增加提升了质量保障 相比国外供应商更具经济性和产品体验优势[5][17] * 公司正建设匈牙利工厂 二期专门生产空气悬架产品 预计2025年底完成基础建设 2026年第二季度产线进场 主要服务欧洲客户 同时规划美国市场 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优质产品[5][18] 行业影响与竞争地位 * 空气弹簧和减震器相当于悬架系统的肌肉 提供毫秒级阻尼响应和高度调节 悬架控制器则根据传感器信号控制空气弹簧和减震器 提升车辆舒适性和操控性[10][13] * 全主动悬架系统相比半主动系统增加了预判能力 通过双目预瞄系统提前感知路面信息 主动作动弥补颠簸[14]
保隆科技系列十七-中报点评:产品结构及行业压力影响短期盈利,空悬收入同比增长50%【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09-04 21:50
核心观点 保隆科技作为胎压监测系统全球龙头和汽车电子新贵 传统业务保持领先地位 智能驾驶和空气悬架等新业务进入高速增长期 尽管短期面临盈利压力 但长期增长潜力显著[2][7][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9.05亿元 同比增长24% 归母净利润1.35亿元同比下降9.15%[3] - 单季度看25Q2营收20.45亿元同比增长20% 环比增长7% 归母净利润0.4亿元同比下降51% 环比下降58%[3] - 整体毛利率21.14% 同比下降5.31个百分点 净利率3.42%同比下降1.23个百分点[4] - 期间费用率优化 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06%/5.32%/7.39%/0.43% 同比分别下降0.64/1.72/1.12/1.01个百分点[4] 传统业务 - TPMS业务25H1销售收入12亿元同比增长23% 稳居行业高位[6] - 气门嘴及平衡块25H1收入4亿元同比增长6% 是全球最大轮胎气门嘴企业之一[6] - 金属管件业务向新能源转型 液冷板等新产品持续获单[6] - 2024年TPMS业务收入21.5亿元 共销售发射器6673万只[34] - 气门嘴业务2024年销量2.4亿只 营收7.8亿元[41] - 排气管件2024年销量2009万支同比下降3.77% 收入14.47亿元同比上升1.89%[47] - 汽车金属管件业务2023年收入提升至14.2亿元 是公司第二大收入来源[52] 智能悬架业务 - 25H1智能悬架收入6.37亿元 同比增长50%[7] - 已形成空气弹簧、减震器、供气单元完整产品布局[7] - 2024年配套出货空气弹簧产品超180.93万支 同比增长22%[20] - 获得欧洲某知名主机厂全新平台项目定点 实现国内空簧供应商首次突破[24] - 在手订单超140亿元 与大众、奥迪、宝马、奔驰、比亚迪、蔚来等知名车企建立稳定供货关系[24] - 2023年中国乘用车空悬交付56.88万辆 同比增长103.07% 渗透率约2.2%[20] - 2024年整体渗透率达3.54% 2025年5月攀升至5.7%[20] - 预计2026年搭载规模有望达300万台 假设单车价格8000元对应市场规模约240亿元[20] 产能规划 - 两次扩产新增428万件空簧产能[29] - 2026年规划出货空气弹簧及减振器总成316万支 储气罐等其他产品221万支[29] - 2028年完全释放后产能将达到:空气弹簧484万支/空气供给单元100万支/悬架控制器104万支/储气罐270万只/商用车空簧432万支[30] - 2026年产能覆盖比例:空气弹簧89%/空气供给单元18%/悬架控制器6%/储气罐123%[30] 传感器业务 - 形成6类40种车身传感器布局 覆盖压力类、光学类、速度类、位置类、加速度类、电流类[9] - 传感器平均单车价值量约1000元[9] - 2024年传感器收入6.65亿元 同比增长25%[32] - 销量从2020年1.5亿元提升到2024年6.65亿元[32] - 布局毫米波雷达、摄像头、超声波雷达等环境传感器[41] - 独家量产供货比亚迪的三目800万像素摄像头模组[41] 子公司表现 - 宁国保隆2025年上半年净利率11.97% 同比提升6.57个百分点[18] - 合肥保隆净利率-1.34% 同比提升2.54个百分点[18] - 北美DILL净利率33% 同比下降4.18个百分点[18] - 保富电子海外净利率2.56% 同比下降2.67个百分点[18] 业务拓展 - 获得多份北美一级供应商汽车排气管件及国内新能源车型副车架结构件定点 披露定点金额近9亿元[52] - 2019年与德国霍富合资成立保富电子 专业经营TPMS产品[34] - 2009年被特斯拉确定为TPMS产品唯一定点供应商[34]
中鼎股份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4.11%,空悬订单总值达158亿元
巨潮资讯· 2025-08-30 10:51
财务业绩 - 上半年营收为98.46亿元 同比增长1.83% [2][3] - 归母净利润为8.17亿元 同比增长14.11% [2][3] - 扣非净利润为7.80亿元 同比增长21.53% [2][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6.17亿元 同比下降13.56% [3] - 总资产达257.05亿元 较上年度末增长6.55% [2][3] - 归母净资产为137.05亿元 较上年度末增长5.64% [2][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17% 同比提升0.37个百分点 [3] 空气悬挂系统业务 - 德国AMK为空气悬挂系统行业前三的领导者 服务捷豹路虎、沃尔沃、奥迪、奔驰、宝马等顶级主机厂 [3] - 国内空悬市场处于起步阶段 AMK中国正完善供应链体系 [3] - AMK中国已取得多家造车新势力及传统自主品牌龙头企业订单 [3] - 鼎瑜科技专注于空气弹簧研发生产 产品已获得项目定点 [4] - 磁流变减震器项目已投产 正在积极对接客户 [4] - 国内空悬业务已获订单总产值158亿元 其中总成产品订单17亿元 [5] 轻量化底盘系统业务 - 已取得奔驰、长安、广汽、比亚迪等传统及新势力主机厂订单 [5] - 正在斯洛伐克及墨西哥建设轻量化工厂 [5] - 上半年轻量化业务累计获得订单55亿元 [5] 热管理系统业务 - 基于自研热管理控制器及控制算法等核心技术 推出储能领域系列化液冷机组及浸没式液冷机组 [5] - 超算中心热管理领域主要产品为CDU(冷液分配装置) [5] - 正加速与客户对接 上半年热管理系统业务累计获得订单71亿元 [5] 知识产权储备 -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1304项 包括国外专利259项 中国发明专利206项 [6] - 拥有实用新型专利759项 外观设计专利47项 软件著作权33项 [6]
第十届AAG盛大开幕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27 21:12
展会规模与增长 - 展示面积达80000平方米 较上届增长14% [3] - 汇聚1781家品牌企业 较上届增长17% [3] - 覆盖7个展厅 全面展示汽车后市场创新成果 [3] 参展企业构成 - 超过1200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参展 [5] - 用品改装类企业达500余家 参展活跃度显著上升 [5] - 超过350家企业产品涉及新能源领域 [5] - 240多家企业来自汽车零部件板块 百余家来自用品改装板块 [5] 核心展示板块 - 部件及组件 电气及电子系统板块分布于1 3 5 6及B1号馆 [6] - 改装用品及驾驶服务板块位于2及4号展馆 [11] - 领军品牌包括Sumax 安徽达因 戈尔德 冠盛 斯菱 eBay等 [6][7][9] 产品技术亮点 - 戈尔德展示减震器 空气弹簧 智能悬架等悬挂系统产品 [9] - 冠盛提供传动轴 球笼 轮毂等底盘系统解决方案 [9] - 达因汽车空调产品可同时覆盖传统燃油车与新能源市场 [9] - eBay发挥跨境电商贸易服务功能 分享欧洲站点市场机遇 [9] 主题专区设置 - 重磅打造汽车易损件专区 商用车专区和UTS改装沙龙专区 [12] - UTS改装沙龙专区展现汽车个性化定制文化与改装艺术 [14] - 采用产品展示+实车展示+文化交流的创新展览模式 [14] 国际参与度 - 吸引44个专业买家团 包括东南亚 港澳 中亚 中东等地区 [21] - 海外邀约覆盖澳大利亚 德国 日本等21个国家和地区 [23] - 国内邀约遍及安徽 北京 广东等17个省市 [23] 同期活动安排 - 举办约30场同期活动 覆盖智能网联 改装用品等领域 [24] - 第十七届汽车零部件技术大会聚焦智能座舱 辅助驾驶等前沿议题 [26] - 企业出海高峰论坛探讨欧盟关税 认证与文化融合挑战 [26] 产业生态定位 - 展会从产品展示平台进化为产业生态枢纽 [5] - 广州构建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 落实6+4城市核心功能定位 [26] - 技术创新与消费升级驱动后市场服务形态多元化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