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

搜索文档
国际投行点:互联网企业应将资源投向具有更大增长潜力的市场
环球网· 2025-07-23 12:08
外卖市场现状 - 外卖市场"烧钱"大战引发四大负面效应:削弱线下餐厅客流、行业整体利润压缩、中小餐厅不堪重负、加剧浪费现象 [1] - 外卖补贴过度助长用户"低价依赖"思维,加剧行业通缩风险 [1] - 外卖行业去年总计300亿利润,利润率在互联网行业排名倒数,远低于电商的6000亿利润 [3] - 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表示卷单量对外卖行业没有价值,公司处于"被迫防守"状态 [3] 即时零售市场分析 - 即时零售市场价值可能低于部分企业预期,与外卖一样难以带来巨额利润 [3] - 预计3年后即时零售市场规模翻倍至1.5万亿人民币,但仅占整个电商市场的10% [3] - 按2.5%营业利润率计算,即时零售市场实际利润约300亿人民币 [3] - 当前三家企业千亿量级的投入和亏损与后期可能带来的利润不成比例 [3] 互联网企业战略建议 - 头部互联网企业应将资源投向更具增长潜力的市场,如国际市场或AI领域 [4] - 美国科技巨头在AI领域资本布局规模巨大:微软计划2025年投资6000亿人民币,Meta 600亿美元,谷歌750亿美元,亚马逊1000亿美元 [4] - 四大巨头AI Capex总额达3200亿美元,同比增长39% [4] 行业竞争态势 - 外卖商战被概括为"懦夫博弈",率先认输方将导致前期投资受损 [4] - 预计商战将持续到双十一 [4]
外卖大战:残暴的开始必将以残暴结束
创业邦· 2025-07-23 11:13
外卖行业补贴大战 - 美团、阿里、京东三家每月总计在外卖行业烧掉200亿人民币 [4] - 2023年中国外卖市场日均订单量不超过1亿单,但7月5日单日突破2亿单 [4] - 补贴导致用户非理性消费行为增加,如囤积奶茶等商品 [4] - 阿里加入战局较晚,因其需要先完成组织架构调整 [6][7] - 美团被迫用去年利润的一半进行防御,影响其到店和出海业务 [8] - 京东在阿里入场后失去话语权,股价已下跌20% [10][16] 公司战略与竞争格局 - 阿里通过"1+6+N"拆分后重新集中权力,整合饿了么和飞猪进入电商事业群 [7][8] - 美团掌握中国Top 2第三方运力供给(麦芽田和青云),控制配送生态 [14][15] - 外卖平台做即时零售比零售平台做外卖更具优势 [11] - 美团在应对阿里和京东时采取不同策略,对阿里更紧张并全力狙击 [15] - 阿里希望通过补贴让美团长期"失血",但美团在效率上具有真实竞争力 [10] 行业数据与市场反应 - 美团股价下跌10.3%,阿里股价下跌16% [16] - 奶茶股(茶百道、奈雪等)在补贴后全线上涨 [18] - 京东补贴力度从100%降至商家承担70% [18] - 高盛预测2030年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 [19] - 2024年电商规模15.5万亿,社零48.3万亿,预计电商增长30%而社零仅增长5% [19] 商业模式与效率竞争 - 外卖业务本身不盈利,需依靠到店、酒旅等业务补贴 [21] - 美团通过精细化商圈数据(百米半径内)优化即时零售布局 [19] - 效率是行业核心竞争力,美团外卖第一因其效率第一 [22] - 拼多多和抖音等平台正在调研是否加入外卖大战 [22] - 补贴结束后商家将面临平台明码标价和数据共享要求 [20]
京东,变革外卖
搜狐财经· 2025-07-23 10:52
京东外卖新模式七鲜小厨开业 - 京东旗下首家外卖自营门店七鲜小厨于7月20日在北京东城区长保大厦正式营业,定位为颠覆传统外卖模式的前沿试验田 [1] - 运营模式采用"菜品合伙人计划",通过菜品合伙人+中央厨房+即时配送体系实现全链路协同,并执行透明厨房等高卫生标准 [1] - 门店不设堂食,设有外卖员取餐区和自提区,配备大量外卖柜,消费者可通过透明厨房观看厨师工作状态,全部现炒现做无预制菜 [1][2] 商业模式与供应链战略 - 公司创始人刘强东表示外卖业务核心目标是服务生鲜供应链,前端卖饭菜可以不赚钱,通过供应链盈利 [5] - 计划推出与美团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七鲜小厨是探索新商业模式的第一步,旨在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7] - 启动10亿元"菜品合伙人"招募计划,为1000道招牌菜寻找合作大厨,合伙人可获得100万元保底分成及销售分成 [7][9] 产品与市场表现 - 已在京东App秒送栏目上线,提供多品类餐食,商品单价20-40元,显示已售1000份 [2] - 消费者可通过京东App线上下单,采用"外卖+自提"模式,用户反馈肯定菜品质量和服务 [5] - 计划3年内在全国建设10000家七鲜小厨 [11] 行业竞争与市场前景 - 2025年中国外卖市场规模较2020年增长近3倍,年复合增长率8%-10%,进入"品质消费升级元年" [14] - 京东外卖日订单量已突破2500万单,入驻品质餐饮门店超150万家,全职骑手规模达12万人 [12] - 相比第三方入驻模式,七鲜小厨以全自营模式构建差异化竞争壁垒,整合菜品资源搭配供应链能力 [14] 行业发展趋势 - 美团孵化"浣熊食堂"业务,饿了么推出"食安钉"系统,行业巨头均在加强食品安全管理 [16] - 专家认为七鲜小厨模式符合长期消费趋势,能更好解决行业痛点,可能形成强大竞争闭环 [16]
“外卖大战”硝烟未止:平台补贴仍继续,茶饮单量回归正常,有骑手称收入腰斩
搜狐财经· 2025-07-23 09:51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平台企业 -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企业,要求进一步规范促销行为,理性参与竞争 [1] - 尽管"0元购"等极端优惠消失,但外卖平台价格战未完全落幕,淘宝、京东、美团仍持续发放大额满减券 [1] 平台补贴现状 - 淘宝闪购发放18.8元满减券(满38元可用)及"满55-20""满75-25"午晚餐专属外卖红包 [2] - 京东推出"满60-30""满40-20""满30-15"三档大额券 [2] - 美团发放"满38-18""满48-18""满55-25"等大额券 [2] 价格战持续时间 - 餐饮连锁行业专家王冬明预计价格战至少持续1-2个月,新平台进入赛道后流量拉扯不会转瞬结束 [1][2] - 中国饭店协会外卖委副理事长闫寒提到外卖行业烧钱大战基本结束,但补贴会持续很长时间,电商平台争夺即时零售市场 [2] 商家经营状况 - 河南某瑞幸咖啡门店店长透露,外卖补贴大战被叫停后订单量逐步回归正常水平 [2] - 高峰时段每分钟涌入60多单,超九成订单为超低价订单,仅一成订单以正常价格成交,利润很低仅能保本 [3] - 外卖补贴战期间员工很累、老板不赚钱,常态经营更可持续 [3] 骑手收入变化 - 美团官方数据显示,7月周末骑手日收入增长111%,日单量增长33%,超40万众包骑手日收入超500元 [3] - 骑手单日收入突破千元现象屡见不鲜 [3] - 北京地区骑手老张单日收入从千元左右缩减至500元,大部分骑手日均收入回落至300元上下 [4] 行业影响与商家策略 - 外卖补贴价格战对餐饮产业带来巨大冲击,电商平台短期内将资金补贴和运力倾斜向头部大连锁商家,联手制造远低于餐饮成本临界值的价格,冲击中小实体商家 [6] - 嘉和一品创始人刘京京指出"百亿补贴"迫使商家承担大头费用,陷入"不参与没流量,参与则赔本"困境 [7] - 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表示即时零售行业"绝大多数是泡沫",举例1块钱买12瓶水、1分钱买纸巾、16元减16元的"0减券"行业价值不大 [7] 价格战副作用 - 宿迁外卖单量规模涨4倍,快餐店堂食被外卖取代,堂食一份面18元,外卖6元,价格扭曲不可持续 [8] - 补贴大战打破长期建立的价格心智,影响堂食正常经营秩序 [8] 行业竞争与未来趋势 - 餐饮行业面临三重竞争:本平台内商家、其他平台、其他平台的商家,利润变薄根源是竞争对手过多 [9] - 未来餐饮行业将加速向超级连锁与极致单店两极分化,商家存活核心在于读懂规则、低成本内卷并实现流量长期变现 [9] - 南城香董事长汪国玉建议商家在利润与客群规模间权衡,选择性退出薄利活动,找到适配自身品牌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1][9]
外卖战没有熄火,商家、骑手、消费者面临的问题也未解决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3 07:18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平台企业 -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企业,要求规范促销行为 [1] - 约谈后外卖补贴明显克制,美团取消"到店自取"优惠券,"0元购"奶茶宣传横幅消失 [1] - 淘宝闪购茶饮促销价位普遍提升至10元以上 [1] 餐饮行业对补贴的反馈 - 湖北、山西、云南等十余个省区市餐饮行业协会呼吁平台遏制激进补贴 [2] - 中国烹饪协会指出高额补贴导致外卖价格低于堂食,挤压堂食空间,餐饮企业陷入"有订单无利润"困境 [2] - 西贝莜面村、嘉和一品、南城香等品牌创始人称实体商户面临经营秩序紊乱、服务质量下滑等压力 [4] 补贴对商家的影响 - "一心饭团"老门店订单增长近三成,毛利率从70%降至65% [3] - 33家企业反馈价格补贴期间单笔订单平均利润率普遍下降10%~30% [3] - 小品牌商家因流量绑架进退两难,不参与活动订单跌至30~40单,参与活动客单价低导致亏损 [4] 补贴战的复杂性 - 外卖补贴战不仅是价格竞争,还涉及商家出餐、平台调度、骑手履约等运营体系 [7] - 中小商家首次接入平台系统,获得数据化经营能力 [7] - 平台资源向连锁品牌倾斜,小商户既得不到流量,也无力运营 [4] 补贴规则与公平竞争 - 山东大学曲创指出两类不正当补贴:强迫商家承担补贴、只补贴头部品牌商家 [7] - 商务部李鸣涛强调补贴规则需公示,保障中小商家利益和流量公平分配 [8] - 平台不能发放与具体品牌商家关联的补贴券 [7] 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 平台应着眼长期,通过开发运营工具、提升数字化能力支持中小商家 [9] - 外卖平台供应链、食品安全、履约体系成为行业竞争新起点 [9] - 补贴战可能成为从"流量竞争"转向"品质竞争"的转折点 [9]
淘宝闪购称不会做“0元购”这类事;美团拼好饭日订单峰值超过3500万单|未来商业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3 07:16
零一万物企业级Agent智能体 - 零一万物发布万智企业大模型一站式平台2.0版本,推出企业级Agent智能体,定位为"超级员工",具备深度思考和任务规划能力 [1] - 该Agent支持企业基于自身业务场景定制开发,提供工具与配置平台,旨在解决复杂业务需求痛点 [1] - 与同行相比,其在企业业务场景理解及工具调用精度上可能更具优势,但需进一步拓展应用广度和控制成本 [1] 美团拼好饭"万家品牌"计划 - 美团拼好饭启动"万家品牌"计划,目标为全国1万家知名餐饮品牌提供流量倾斜、联合定制服务和品牌扶持 [2] - 目前入驻拼好饭的餐饮品牌已超过5000个,全国超百万商家上线运营,日订单量峰值超过3500万单 [2] - 该计划通过吸引知名品牌入驻,提升平台吸引力并丰富供给,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2] 淘宝闪购辟谣"1分钱外卖自提" - 淘宝闪购否认上线"1分钱外卖自提"产品,强调保障商家实收与盈利空间,不会参与"0元购"等行为 [3] - 公司表示从未设定"冲单目标",坚持按市场规律运营 [3] - 此举旨在维护商家生态,通过服务和商品品质构建长期竞争壁垒 [3] 京东"七鲜小厨"扩张计划 - 京东启动"菜品合伙人"招募计划,投入10亿元现金为1000道招牌菜寻找合伙人,提供100万元保底分成及销量分成 [4] - 计划三年内投入百亿元资金建设供应链,在全国开设1万家七鲜小厨 [4] - 该模式通过统一制作与品控保障品质,试图打破美团、饿了么主导的外卖市场格局 [4] 滴滴暑期打车优惠活动 - 滴滴推出暑期打车7折起活动,覆盖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9个国家及中国香港地区 [5][6] - 暑期海外出行热门目的地包括东京、首尔、新加坡,用户主要来自国内一二线城市,以旅游度假为主 [6] - 滴滴凭借全球布局和用户基础,通过优惠活动吸引跨境出游用户,强化暑期市场份额 [6]
住房租赁条例正式落地,全国彩票收入创历史新高 | 财经日日评
吴晓波频道· 2025-07-22 23:39
住房租赁条例 - 《住房租赁条例》将于2025年9月15日起施行,这是中国第一部专门规范住房租赁的行政法规,旨在规范租赁活动、维护当事人权益、稳定租赁关系、促进市场高质量发展[1] - 条例共7章50条,内容涵盖出租承租活动规范、住房租赁企业行为规范、经纪机构行为规范、监督管理和责任追究等方面[1] - 2023年中国租房人口接近2.6亿,预计2025年将突破3亿,为租赁市场提供广阔发展空间[1] - 条例填补了住房租赁专门立法空白,有望加强监管有效性,解决行业存在的长收短付、随意抬高租金等经营乱象[1] - 租房者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上的权益仍有待强化,租购同权需要各地进一步推动[2] 六大经济大省经济表现 - 上半年除广东省外,浙江、江苏、河南、四川、山东五个经济大省GDP增速均超过全国5.3%的水平[3] - 浙江省以5.8%增速领跑,出口首次突破2万亿元,达2.07万亿元,增长9.1%[3] - 江苏、河南增速均为5.7%,四川、山东增速均为5.6%[3] - 广东省上半年GDP增速仅为4.2%,大幅低于全国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9.7%[3] - 工业部门为江苏、浙江及河南三省经济增长提供重要驱动力,民营企业拉动浙江外贸增长[3] - 房地产调整对广东经济拖累严重,规上工业及出口增速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 全国彩票销售 - 上半年全国彩票销售3178.54亿元,同比增长3%,创历史新高[5] - 近年彩票销售收入增速逐步放缓:2023年增长36.5%,2024年降至7.6%,2025年上半年降至3%[5] - 竞猜型彩票销售1402.57亿元增长4.7%,即开型彩票销售679.60亿元增长6.9%,乐透数字型彩票销售893.56亿元下降0.8%[5] - 26个省份彩票销量实现增长,山东、湖北、广东、重庆增加额较多[5] - 年轻彩民对"刮刮乐"类即开型彩票情有独钟,成为购买彩票的"生力军"[6] 惠誉下调美国行业评级 - 惠誉将美国25%行业前景展望下调至"恶化",原因是政策不确定性增加、经济增长放缓及预期利率长期维持高位[7] - 美国财政前景面临长期挑战,医疗保健相关行业将承压,政府总赤字可能保持在GDP的7%以上[7] - 预计2025年美国高收益债券违约率升至4.0%-4.5%,杠杆贷款违约率升至5.5%-6%[7] - 惠誉对美国经济前景预测较标普和穆迪更为悲观[8] 锂电池出口 - 上半年中国锂离子电池出口额341.02亿美元(约245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14%,创历史新高[9] - 出口数量21.56亿个,同比增加17.52%,出口总重量208.72万吨,同比增长72.62%[9] - 碳酸锂价格从每吨7.5万元持续下探至6万元关口,出口量增长抹平价格低位负面影响[9] - 锂电池与新能源车、光伏构成中国外贸"新三样",但下半年出口增速可能放缓[10] 京东外卖业务 - 京东首家外卖自营门店"七鲜小厨"开业,采用"外卖+自提"模式,无堂食[11] - 门店位于北京东城区,使用透明厨房,提供现炒现做菜品,无预制菜[12] - 京东外卖业务面临餐厅运营管理、现金流等多方面挑战,业务不确定性增多[12] 神经连接公司进展 - 马斯克旗下神经连接公司一天内完成两例脑机接口芯片植入手术,累计完成9例[13] - 2025年计划完成20-30次植入手术,二代手术机器人植入电极速度提高11倍[13] - 技术最终目标包括治疗多种疾病和实现"人机意识融合",但面临数据安全与隐私问题[14] 股市表现 - 7月22日沪指涨0.62%报3581.86点,深成指涨0.84%报11099.83点,创指涨0.61%报2310.86点[15] - 两市成交额1.89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931亿元[15] - 基建和"反内卷"两条主线联手上行,超级水电概念股持续爆发[15]
京东回应外卖新模式:七鲜小厨不是抢餐厅生意,三年建设10000家
36氪未来消费· 2025-07-22 22:58
京东七鲜小厨商业模式 - 京东推出"七鲜小厨"作为外卖新业态,定位为"合营品质餐饮制作平台",采用"合营厨房+菜品合伙人"模式,由京东负责门店运营,餐饮品牌提供菜品配方并参与销售分成 [3][4] - 该模式已吸引近7000名厨师或餐饮品牌报名成为"餐饮合伙人",包括费大厨、嘉和一品等知名品牌 [5][12] - 首店位于北京东城区,提供10-20元补贴后单价的特色小炒、意面等菜品,支持外卖和自提两种服务形式 [3] 核心运营模式 - 菜品合伙人可获得100万保底分成及后续销售分成,京东承担租金、人力等全部运营成本 [10][13] - 通过集中采购中粮等大品牌食材,工厂端完成净菜加工,门店省去洗切环节以保障食品安全 [16] - 计划3年内在全国建设10000家门店,首日营业即出现爆单情况 [7][18] 与美团模式差异 - 京东采用全链条介入模式,从供应链到出品经营全程参与,而美团浣熊食堂定位为外卖服务基础设施提供商 [6][7] - 双方扩张目标差异显著:京东计划3年10000家店,美团同期规划1200家浣熊食堂 [7] 市场定位与竞争优势 - 主攻20元以下客单价市场,通过供应链优势实现"好吃、便宜、安全"的三角平衡 [9][18] - 选址聚焦"幽灵外卖"高发区域,避免与合伙人现有门店直接竞争 [11] - 采用开放式厨房设计增强透明度,配备40项检验检疫标准和专业消杀服务 [14][18]
3年要开1万家外卖自营店,京东最新回应:已有7千人报名开发菜品
第一财经· 2025-07-22 22:49
京东七鲜小厨业务模式 - 公司宣布投入10亿现金招募1000道招牌菜合伙人,计划3年内在全国建设10000家七鲜小厨门店 [1] - 业务定位为合营品质餐饮制作平台,京东负责整体经营,合伙人仅参与菜品研发 [2] - 目前已吸引近7000位报名者,包括嘉禾一品、紫燕百味鸡等知名品牌 [2] - 采用"现炒+透明厨房"模式,拒绝预制菜,注重食品安全与新鲜度 [6] 合作与运营机制 - 合作模式中京东承担选址、建店、运营等全链路成本,合伙人获得菜品分成 [2] - 选址策略优先考虑幽灵外卖订单集中区域,避免与合伙人原有门店业务冲突 [2] - 初期仅入驻京东外卖平台,但对其他外卖平台持开放合作态度 [2] - 遵循京东外卖品质准入标准,属于线下即提模式,支持24小时直播展示 [3] 价格与供应链策略 - 单份菜品定价10-30元区间,强调低价高品质策略 [5] - 通过供应链整合实现从采购到配送全环节成本压缩 [5] - 目标是通过规模化将客单价下探至15-20元区间 [6] 行业竞争分析 - 区别于美团浣熊食堂的集中式外卖厨房模式,采用差异化竞争路径 [6] - 核心竞争优势在于现炒模式和透明厨房带来的食品安全信任 [6] - 通过零成本加盟降低中小商家参与门槛 [6] - 与美团模式相比,更注重供应链整合和技术壁垒建设 [6]
如何看外卖大战及下半年格局演变
2025-07-22 22:36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外卖行业、电商行业、本地生活服务行业、即时零售行业、社区团购行业 - **公司**:美团、阿里、拼多多、字节跳动(抖音)、京东、诚心优选、青汇团、兴盛优选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外卖市场现状**:竞争激烈,阿里和美团补贴战正酣,监管约谈使补贴力度减弱但大额优惠券仍在,市场单量达 2.5 亿单左右,美团冲击 1.5 亿单,阿里达 8000 万单,多为拆单带来的泡沫式增长 [1][3][4] - **阿里外卖战略**:核心是构建 C 端流量入口,不强求行业领导地位,美团仍是稳态格局下的龙头 [1][6] - **拼多多业务动态**:或 8 月进入即时零售市场应对电商业务影响,下半年 GMV 目标 500 - 600 亿人民币,对应 1600 - 1700 万订单量 [1][7] - **字节跳动优势与进展**:电商领域优势显著,有成熟商家和用户生态系统,抖音电商 2025 年上半年 1 - 2 月增速约 25%,3 - 5 月增速 35% - 40%;本地生活服务推出“探饭”agent,招募品质商户入驻随心团业务,但算力瓶颈限制大规模推广 [1][8][9] - **美团面临压力与机会**:面临多平台竞争压力,低价订单影响致市场份额下滑,若外卖市场增速提至 10%左右,即时零售增速提至 25% - 30%,可通过赛道扩展获增量收入和利润 [2][10][11] - **市场对美团预期**:存在分歧,短期有分歧,二季度财报发布及三季度过半后,美团 UE 状况更稳定,利于投资者预测后续发展趋势 [12]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社区团购业务曾经历监管叫停,2020 年 12 月两部委要求平台遵循 9 个不得,不允许低价倾销,最终老牌平台规模减弱,美团优选因进入外卖大战关停大部分省区业务 [5] - ChatGPT 流量增速较快并考虑收取佣金,AI 应用迭代对电商行业影响深远,阿里加码外卖是应对抖音竞争力增强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