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石化
icon
搜索文档
【广发宏观王丹】8月利润反弹的背后原因分析
郭磊宏观茶座· 2025-09-27 16:19
营收表现 - 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较7月加快1.0个百分点 [1][6] - 前8个月累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持平前值,结束了此前连续4个月的放缓趋势 [1][6] - 年内营收同比增速呈现波动,2-4月中枢在2.6%-4.2%之间,5-7月降至0.9%-1.0%的区间 [1][6] 利润表现 - 8月利润总额当月同比大幅跳升至20.4%,前值为下降1.5%,增速加快21.9个百分点 [1][7] - 前8个月利润累计同比由负转正至0.9%,前值为下降1.7% [1][7] - 利润大幅改善部分源于去年8月基数偏低,当月同比由4.1%降至-17.8% [1][7] 量价与利润率分析 - 8月工业部门呈现“量缩价升”格局,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由5.7%放缓至5.2%,PPI同比由-3.6%回升至-2.9% [2][10] - 价格改善是8月企业营收好转的关键,并对利润率形成支撑 [2][10] - 1-8月营收利润率为5.24%,同比下降0.06个百分点,但显著优于6-7月0.21-0.22个百分点的降幅 [2][10][11] - 8月营收利润率环比回升0.09个百分点,表现优于季节性,可能包含“反内卷”政策的影响 [2][10] 行业分化 - 前8个月利润增速偏高的行业包括有色金属采选和冶炼(利润同比33.9%和12.7%)、公用事业(废弃资源利用34.8%、电热供应13%)、部分必选消费(农副食品11.8%、饮料茶酒19.9%)、电气机械(11.5%)及交运设备(37.3%)等 [3][15][16] - 饮料茶酒行业利润同比实现由负转正 [3][15] - 利润降幅最大的行业集中在煤炭(下降53.6%)、黑色采选(下降30.3%)、石化、纺服、轻工制造等 [3][15][17] 库存与供给约束 - 8月末产成品名义库存同比增长2.3%,环比下降0.1个百分点,连续5个月环比回落 [4][18][19] - 实际库存(剔除PPI)同比增长5.2%,环比下降0.8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回落 [4][18][20] - 工业增加值季调环比连续两个月位于0.37%-0.38%低位,反映企业自发和“反内卷”政策引导下的供给约束特征 [4][18] 资产负债与资本开支 - 8月末规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8.0%,环比上行0.1个百分点,同比上行0.2个百分点 [4][22] - 负债增速在3-7月震荡回落后,8月出现小幅反弹,回升0.3个百分点至5.4% [4][22] - 低产能利用率和低利润中枢制约广泛的企业投资扩张,但“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投资和设备更新有望带来结构性增长 [4][22] 未来展望 - 前8个月营收和利润累计同比分别为2.3%和0.9%,均处于小幅正增长区间 [5][25] - 9-11月利润基数较低(去年同期当月同比分别为-27.1%、-10%、-7.3%),表观利润增速预计持续得到支撑,年度累计利润增速中枢有望巩固 [5][25] - 若实现正增长,将是2022年以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首次回正 [5][25]
外资加码广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6 22:00
广州花都,采埃孚广州技术中心的实验室里,几名工程师正埋头调试智能底盘系统;惠州大亚湾,埃克 森美孚的高端化工新材料从一套全球领先的裂解装置中不断产出;湛江东海岛,槽罐车排着队,将巴斯 夫(广东)一体化基地的化工原料运往附近的下游企业。 这些繁忙的跨国公司,是广东"经济大省挑大梁"的重要力量。 作为世界级化工综合体,该项目将建起年产160万吨乙烯的灵活进料蒸汽裂解装置,以及两套高性能线 性低密度聚乙烯装置和一套世界最大单体的低密度聚乙烯装置,总产能达到265万吨。此外,还有两套 年产共计95万吨的差异化高性能聚丙烯装置。 9月25日,广东省商务厅公布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8月广东新设外资企业2.1万个、同比增长34%,实际 使用外资金额(FDI)708.7亿元、同比增长9.4%。 由此,广东将加快构建全球领先的高价值基础化工原料生产能力。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副院长纪红兵认 为,该项目将涌现一批新产品、新方法、新技术,能有效提升广东的乙烯产能和产业技术水平,从而降 低中国市场对高性能聚烯烃进口的依赖度。 横向对比,广东上述2项关键外资指标增速都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8%、-12.7%),并在东部主要 经济大省中 ...
工信部等七部门:合理确定乙烯、对二甲苯新增产能规模和投放节奏
第一财经· 2025-09-26 15:20
行业政策导向 - 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1] - 加强重大石化、现代煤化工项目规划布局引导[1] - 严控新增炼油产能[1] - 合理确定乙烯、对二甲苯新增产能规模和投放节奏[1] - 防范煤制甲醇行业产能过剩风险[1] 石化领域发展重点 - 严格执行新建炼油项目产能减量置换要求[1] - 重点支持石化老旧装置改造、新技术产业化示范[1] - 支持现有炼化企业"减油增化"项目[1] 现代煤化工领域发展重点 - 重点依托煤水资源相对丰富、环境容量较好地区适度布局煤制油气、煤制化学品项目[1] - 开展煤化工与新能源耦合、先进材料、技术装备、工业操作系统等产业化应用示范[1] - 开展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及封存工程示范[1] 其他项目推进 - 加快天然气提氦、海水提钾等项目实施[1]
中国提出全经济减排目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6 12:42
中国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 到2035年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 [1] - 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30%以上 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2020年6倍以上 力争36亿千瓦 [1] - 森林蓄积量达到240亿立方米以上 新能源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主流 [1] 全国碳市场建设进展 - 全国碳市场运行四年覆盖电力行业2200余家重点排放单位 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碳市场 [3] - 截至2025年8月底累计成交量近7亿吨 成交额约480亿元人民币 [3] - 2024年全年成交额180亿元创历史新高 日均成交量较上一履约周期上涨44% [4][6] 碳市场扩容与行业覆盖 - 2025年新增钢铁 水泥 铝冶炼三大行业 新增1300余家重点排放单位 [10] - 新增管控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30亿吨 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比提高至远超60% [10] - 民航 石化 化工 造纸等行业将按"成熟一个纳入一个"原则有序扩围 [10] 碳市场制度完善方向 - 中央发布首份碳市场文件《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 明确2027年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 [6] - 需建立"碳市场+地区分解+国家灵活储备"总量控制制度 制定行业总量目标 [7] - 建议完善配额分配方案 增加有偿拍卖等调节工具 适应"减存量"需求 [7] 国际合作与全球影响力 - 中国碳市场技术标准将推动国际互认 参与全球碳市场规则制定 [14] - 全球37个国家和地区已建立碳排放权交易机制 中国被欧盟认可为绿色转型领军者 [14][15] - 中国碳市场创新模式被土耳其 巴西 印尼等发展中国家借鉴 [15]
中国提出全经济减排目标,全国碳市场覆盖主要高排放行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20:03
中国国家自主贡献(NDC)目标 - 到2035年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 [1] - 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30%以上 [1] - 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达到36亿千瓦 [1] - 森林蓄积量达到240亿立方米以上新能源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主流 [1] 全国碳市场运行现状与成效 - 全国碳市场自2021年上线覆盖电力行业2200余家重点排放单位 [2] - 截至2025年8月底累计成交量近7亿吨成交额约480亿元人民币 [2] - 2024年全年成交额180亿元创市场启动以来年度新高日均成交量较上一周期上涨约44% [2][4] - 2025年市场扩围纳入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新增重点排放单位1300余家增加管控排放量约30亿吨 [7] - 市场覆盖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国总量比例提高至远超60% [2][7] 碳市场政策与发展规划 - 2024年8月发布碳市场领域首份中央文件明确到2027年基本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 [4] - 目标到2030年基本建成以配额总量控制为基础免费有偿相结合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4] - 生态环境部计划稳步扩大行业覆盖范围和交易主体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 [3] - 将本着成熟一个纳入一个原则有序将民航石化化工造纸等行业纳入碳市场 [7] 碳市场面临的挑战与建议 - 市场存在活力不足配额分配方案发布滞后有偿拍卖等调节工具缺失等问题 [5] - 现有机制需适应十五五期间从控增量向减存量转变的需求 [5] - 建议制定十五五全国碳排放总量净零增长目标建立总量控制制度 [5] - 行业建议修改完善燃煤机组掺烧限制合理设定行业边界确保数据统一可比 [8] 碳市场的国际合作与全球影响 - 中国积极推进跨境碳交易研究建立管理制度探索实施路径 [10] - 将推动碳市场技术标准的国际互认发挥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引领作用 [10] - 国际社会认可中国为绿色转型领军者其碳市场为新兴经济体提供重要参考 [11] - 期待在COP30上中国与巴西等拉美国家进行碳市场交流合作 [12]
中国电气化率已高于欧美,粤港澳大湾区居全国首位
第一财经· 2025-09-25 11:48
电气化率整体发展现状 - 2024年中国电气化率达到28.8%,较上年提升0.9个百分点,已高于欧美主要发达经济体[1] - 预计到2030年全国电气化率将达35%左右,超出经合组织国家平均水平8到10个百分点[1] - 预计到2060年电气化率将超过65%,全社会用电量较2020年实现翻番[2] 区域电气化水平 - 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电气化率最高,达41.7%,其用电量总体与日本处于同一水平区间[1] - 2024年长三角区域电气化率为34.1%,成渝经济圈为29.5%,京津冀区域为21.4%[1] - 各区域电气化率均较上年提升,其中成渝经济圈增幅最大,为1.6个百分点[1] 工业领域电气化进展 - 2024年工业领域电气化率稳中有升,达到27.7%,较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4] - 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电气化率最高,达64.7%,消费品制造业为46.0%[4] - 四大高载能行业合计电气化率约18.4%,2024年全国工业用电量达6.3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64%[4] 电气化发展路径与举措 - 电气化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源转型、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举措[2] - 推动工业电能替代需深化过程替代、设备替代和供热替代,如在钢铁、建材等行业推广电炉炼钢等工艺[5] - 需坚持创新驱动抢占技术高点、深化工业替代拓展应用场景、完善生态体系营造良好环境[4]
天风证券:化工大扩产 产能如何被消化?
智通财经网· 2025-09-25 07:53
行业产能与消费趋势 - 2019-2025E中国石化行业进入集中投产期 多种产品平均产能增速超10%/年[1] - 产能高速扩张导致竞争加剧及开工率/盈利下滑 但主要产品表观消费量仍实现高速增长[1] - 重点关注政策驱动行业:炼油/乙烯/PX/甲醇/炼油副产品 及市场机制主导行业:涤纶长丝/PTA/己内酰胺[1] 出口量价变化特征 - 2023-2025年纺服/家具/文体/电气机械等行业出口价格指数年均下滑2%-7% 呈现以价换量特征[3] - 同期塑料/橡胶/汽车/家具出口量保持10%以上增速 化工品/纺服/机电/玩具保持5%-10%增速[3] - 苯乙烯/PP/PTA/EVA等产品2020-2024年出口量CAGR超40% 其他监测产品增速区间为9%-40%[4] 进口替代与自给率提升 - 乙烯/PX自给率分别提升19%/18% 对应消化949万/855万吨产能[4] - 自给率提升消化产能占2020-2024年总投放产能的41%/41%[4] - 进口替代与出口扩张对消化国内产能具有重要作用[4] 新兴需求拉动效应 - 新能源汽车与风光发电发展带动EVA/POE/环氧树脂/PVDF等化工新材料需求大幅增长[5] - 国补/快递/外卖消费崛起为传统塑料贡献增量需求[5] - 东盟/非洲等新兴市场需求快速增长 欧美日韩石化产能逐步退出[5] 推荐标的 - 重点推荐恒力石化/荣盛石化/东方盛虹/宝丰能源/恒逸石化/桐昆股份/新凤鸣[2]
韩媒:从制衣业到机器人,中国带来太多惊讶
环球网资讯· 2025-09-25 07:14
中国制造业全球主导地位 - 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约30% 是排名第二的美国的两倍 [1] - 在无人机市场 电动汽车市场 造船市场均占据主导地位 [1] - 影响力从制衣业延伸到机器人 人工智能领域 [1] 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 - 人工智能将制衣业重振为具有超级竞争力的产业 [2] - 阿里巴巴智能服装工厂利用AI预测畅销设计 制订生产计划 准确率达99% [2] - 广东和浙江数万家服装厂竞争焦点转向数据和速度而非劳动力成本 [2] - 顺丰物流采用AI计算最佳配送路线 机器人全天候进行分类包装 [2] 全产业链市场优势 - 从维生素C原材料 自行车到高端家电 太阳能电池板 通信设备 高铁等数百个行业占据全球主导市场份额 [2] - 世界对中国制造依赖持续增长 现代生活一天都离不开中国产品 [2] 对韩国产业的竞争压力 - 韩国钢铁行业面临黯淡未来 浦项制铁FINEX炼铁工艺被中国类似技术超越 [3] - 韩国石化行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 因最大出口市场中国进行产能扩张 [3] - 韩国在汽车 造船 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方面已落后中国 [3] - 中国迅速进入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建造等韩企曾主导领域 [3] - 中国在存储半导体领域达到挑战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3D NAND闪存地位的水平 [3]
恒力石化大宗交易成交1232.00万股 成交额2.01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24 21:53
大宗交易概况 - 9月24日发生一笔大宗交易 成交量1232万股 成交金额2.01亿元 成交价16.29元/股 与当日收盘价持平[2] - 买方为西南证券北京昌平证券营业部 卖方为华泰证券上海分公司[2] - 近3个月累计发生16笔大宗交易 总成交金额达15.13亿元[3] 股价与资金表现 - 当日收盘价16.29元 单日下跌0.55% 日换手率0.29% 成交额3.28亿元[3]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350.23万元 近5日资金净流入2334.20万元[3] - 近5日股价累计下跌3.08%[3] 融资余额变动 - 最新融资余额32.01亿元 较5日前增加1.57亿元 增幅达5.17%[4]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1999年3月9日 注册资本70.39亿人民币[4]
石化工程软件国产化替代正在加速
中国化工报· 2025-09-24 20:12
"工程建设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不仅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路径,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 然要求。业内需加快技术融合与生态构建,以数据驱动全链贯通,以人工智能深度赋能工程实践,为行 业转型注入持续动力。"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樊金龙说。 业界提出共建自主生态 中化新网讯 9月16日,工程数字化大会2025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认为,工业软件国产化替代正在加速 进行,已经实现"从无到有",正在探索"从有到优",包括石油和化工工程业在内的各方要打好基础软件 国产化攻坚战,提升其国产化替代水平和应用规模。 "工业软件对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构建国家竞争新优势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国务院国资委规划发展 局有关负责同志表示,应提高政治站位,扎实推进国产工业软件替代与能力提升。同时,还要加强生态 建设,搭建供需交流平台,推动场景开放与平台共享,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服务国家战略做出更大贡 献。 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数智室主任周峰表示,BIMBasePlant可满足部分三维场景的设计需求,面向石化 行业的设计功能完整度较高,基本达到国外同类软件水平。 "我们已与生态伙伴联合发布可应用于石化等领域的十余款软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