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天然气

搜索文档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计划发行3年期美元债券为2026年到期票据再融资。
新浪财经· 2025-08-29 15:28
债券发行计划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计划发行3年期美元债券 [1] - 发行目的为2026年到期票据进行再融资 [1]
星展:升中国石油股份目标价至8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智通财经· 2025-08-29 14:44
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13%至370亿元人民币 [1] - 业绩略超预期 主要受油价下跌约20%影响 [1] - 中期股息每股0.22元人民币 好过预期 [1] 行业动态 - 油价似乎稳定在每桶65-70美元区间 [1] - 市场关注下游供应过剩可能缓解 [1] 公司展望 - 预期全年股息为0.44元人民币 股息率达6.5% [1]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由7.3港元上调至8港元 [1] - 估值模型更新至2026财年 下游业务估值略为调升 [1]
星展:升中国石油股份(00857)目标价至8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智通财经网· 2025-08-29 14:40
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13%至370亿元人民币 [1] - 业绩略超预期 [1] - 中期股息每股0.22元人民币好过预期 [1] 油价影响 - 净利润下降主要受油价下跌约20%影响 [1] - 油价似乎稳定在每桶65-70美元区间 [1] 市场展望 - 市场关注下游供应过剩可能缓解 [1] - 下游业务估值略为调升 [1] 股息与评级 - 预期全年股息为0.44元人民币 [1] - 股息率达6.5% [1] - 维持买入评级且目标价由7.3港元上调至8港元 [1] 估值调整 - 估值模型已更新至2026财年 [1]
联合能源集团(00467.HK)上半年拥有人应占溢利约7.4亿港元 同比下降26.7%
格隆汇· 2025-08-29 12:2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额80.8亿港元 同比下降4.2%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7.4亿港元 同比下降26.7% [1] - 每股基本盈利2.88港仙 [1] 业务运营 - 原油及凝析油平均实现价格下降导致营业额减少 [1] - 贸易业务和新清洁能源业务增长部分抵消油价下跌影响 [1] - 布兰特原油2025年上半年均价72.03美元/桶 较2024年同期83.79美元/桶下降14.04% [1] 市场环境 - 报告期内油价在60-83美元/桶区间波动 [1] - 原油市场供需总体保持平衡状态 [1]
中国石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一种高平整度渗铝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搜狐财经· 2025-08-29 03:55
公司专利技术进展 - 公司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 专利名为"一种高平整度渗铝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号CN202111681461.6 授权日为2025年8月29日 [1] - 该专利技术通过特定成分配比(含10-15wt%无机纤维素、17-25wt%铝粉、25-44wt%氧化铝粉等)解决渗铝过程中铝原子团聚导致的平整度问题 [1] - 今年以来公司新获得专利授权863个 较去年同期减少46.26% [1] 研发投入与知识产权 - 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98.99亿元 同比增长2.51% [1] - 公司累计拥有专利信息32136条 商标信息107条 行政许可168个 [2] 企业投资与经营动态 - 公司共对外投资1287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项目443次 [2]
中石油上半年赚840亿元 预计国际油价在70美元左右波动
南方都市报· 2025-08-28 21:45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达人民币1.5万亿元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840.1亿元 董事会决定派发中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22元 [2] 油气生产情况 - 油气当量产量达9.24亿桶 同比增长2% 创历史同期新高 [1] - 原油产量4.76亿桶 同比增长0.3% [1] - 可销售天然气产量2.68万亿立方英尺 同比增长3.8% 天然气产量占比持续提升 [1][3] 炼化与销售表现 - 通过优化原油资源配置 动态调整产品结构 增产高效益炼油产品和高附加值化工产品 [3] - 国内成品油销量增长0.3% 市场份额提升1.5个百分点 [3] 绿色低碳转型进展 - 大力发展天然气业务 积极发展新能源业务 加快重点项目落地 [3] - 新能源发展实施"三步走"战略:2025年新能源产能达油气当量7% 2035年油/气/新能源各占三分之一 2050年油气与新能源各占50% [3] - 新能源业务每年有望实现两位数增长 [3] 下半年行业展望 - 国内经济增长回升对能源消费形成支撑 居民出行与工业用油需求增长 航空燃油消费保持较快增长 [3] - 汽油和柴油消费面临下行压力 [3] - 公司通过产业链一体化优势应对市场变化 包括供应链管理与成本管理 [4] 国际油价预期 - 预计三季度国际油价在70美元/桶左右波动 [6] - OPEC+增产已被市场预期 对油价影响有限 [4] - 地缘政治因素与美联储降息可能对油价产生正面影响 [4] - 公司凭借齐全产业链结构 抗油价波动风险能力增强 [6]
延长石油国际(00346)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亏损2853.7万港元,同比扩大5.6%
智通财经网· 2025-08-28 20:22
财务表现 - 收入99.95亿港元 同比下降40.4%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2853.7万港元 同比扩大5.6% [1] - 每股基本亏损2.59港仙 [1]
中银国际:升中国石油股份(00857)目标价至8.59港元 评级“买入”
智通财经网· 2025-08-28 17:32
公司业绩表现 - 上半年纯利同比下跌5%至840亿元人民币 [1] - 业绩高于预期 上游业务和炼油业务盈利能力超出预期 [1] 盈利预测调整 - 2025年至2027年盈利预测上调4%至8% [1] - 预期下半年盈利较上季下降18% [1] 目标价与评级 - 目标价由8.13港元上调至8.59港元 [1] - 维持买入评级 [1] 行业市场展望 - 预计第四季全球石油市场将出现严重供应过剩 [1] - 预期油价将下跌 [1]
中石油,400亿元收购!
中国化工报· 2025-08-28 17:18
收购交易 - 公司拟以400.16亿元收购新疆储气库、相国寺储气库及辽河储气库全部股权 [1] - 通过新设三家控股合资公司分别出资99.95亿元、170.66亿元及129.55亿元收购标的 [1] - 交易标的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下属三家全资子公司100%股权 [1] 战略意义 - 储气库是天然气产运储销中的关键环节和调节工具 [1] - 收购可新增109.7亿立方米储气库工作气量 [1] - 有助于形成与天然气销量匹配的储气调峰能力并实现产业链效益最大化 [1]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万亿元 [1] - 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达840.1亿元 [1]
我国能源上市公司总市值超14万亿!
中国电力报· 2025-08-28 15:48
能源行业总体发展态势 - "十四五"期间能源经济呈现总体平稳、向新向好、韧性增强的良好态势 [2] - 能源行业总市值从2021年11.72万亿元增至2024年底14.17万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6.53% [4] - 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双轨并行 反映能源行业转型期整体温和扩张 [4] 资本市场表现 - A股总市值突破100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能源上市企业形成超10万亿规模板块 [4] - 能源领域两家公司市值超万亿 包括中国石油(1.39万亿元)和宁德时代(1.25万亿元) [6] - 10余家能源央企和民企上市公司总市值超千亿 覆盖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新能源等多个细分领域 [6] 传统能源领域发展 - 中国石油市值从2021年9月1.03万亿元增长至2025年8月1.39万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约7.95% [7] - 油气行业受益于增储上产七年行动计划 国际原油价格震荡上行及需求增加推动量效齐增 [7] - 中国神华收购13家能源资产 标的合计营收1259.96亿元、总资产2583.62亿元 收购后总资产直逼万亿元 [9] - 该收购为2025年规模最大央企并购案 将显著提升资源保有量和产业链完整性 [9] 新能源领域发展 - 2024年中国能源转型领域投资总额达8180亿美元 超过美国、欧盟和英国之和 同比增长20% [7] - 宁德时代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1788.86亿元同比增长7.27% 归母净利润304.85亿元同比增长33.33% [11] - 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全球市占率38.1% 储能电池产量全球第一 [11] - 2021-2024年光伏组件出口额累计超1500亿美元 对33个国家出口额增速超100% [12] - 2024年全球风电整机商新增装机容量前4名均为中国企业 [12] - 新型储能装机占全球总装机40%以上 年均增速超130% "十四五"以来规模增长20倍 [12] - "十四五"前四年新能源领域IPO募资超3000亿元 [12]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能源全产业链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快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8] - 动力电池技术从液态锂离子电池到半固态锂电池 从刀片电池、麒麟电池到800伏高压碳化硅平台持续突破 [13] - 新能源企业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型 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和技术竞争 [12] 未来发展前景 - 新型储能、氢能、虚拟电厂等新业态将迎来飞速发展 市值有望跻身千亿阵营 [14] - 新型储能将保持快速增长 政策支持注重市场机制建设 [14] - 民营资本加速入局虚拟电厂等新业态 新能源制氢成本有望低于煤制氢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