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
搜索文档
汽水之王大窑,被美国KKR啃下85%
搜狐财经· 2025-07-24 11:05
交易动态 - 大窑饮品通过境外控股主体远景国际被KKR收购85%股权,创始人王庆东保留15%少数股权[1][8] - 交易获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无条件批准,标志大窑从拒绝外资收购到突然转向美资私募的立场转变[1][7] - KKR作为"华尔街收购王"以绝对控股入主,交易结构显示大窑估值可能低于此前传闻的100亿元[7][8] 市场地位 - 大窑以2.64%市场份额位列碳酸饮料第三,是冰峰10倍、北冰洋3倍,2023年营收突破32亿元[7] - 餐饮渠道贡献85%销售额,通过极致让利策略(终端毛利70%+)绑定大排档等场景[15] - 520毫升产品经销商进货价不足2元,终端售价5-15元,单瓶毛利超3元[15][21] 品牌策略 - 采用"大汽水喝大窑"洗脑广告+吴京代言,精准切入消费降级趋势[16] - 产品定位填补"非酒精大瓶饮料"空白,复购率声称达80%[14][15] - 2024年推出果汁气泡茶等新品试图年轻化,但市场反响平淡[17][18] 行业背景 - 碳酸饮料市场被可口可乐、百事垄断90%份额,国产品牌多因外资收购后雪藏而衰落[2][5] - 2021-2024年碳酸饮料赛道发生70余起融资,超六成资金流向国产品牌[21] - 当前消费赛道并购活跃,蜜雪冰城等饮品企业密集推进资本运作[21] 发展路径 - 创始人1983年收购八一饮料厂,通过餐饮渠道错位竞争避开商超红海[13][15] - 2014年启动全国建厂降低供应链成本,2021年营销升级加速扩张[15][16] - 面临上市估值分歧(传闻5亿美元IPO未果)后选择出售控股权[7][18][19]
事关绿证核发,重要方案出炉;国资接棒!北京证券,归来;优必选再度融资超24亿港元→
新华网财经· 2025-07-24 08:27
宏观政策与行业动态 - 国家能源局印发浙江、河南、广东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绿证核发工作方案,探索自发自用电量绿证核发机制[1][7][9] - 海南自贸港出台进出口货物清单,取消60个旧机电商品编码进口许可证,覆盖80%相关产品,并允许38个商品编码开展保税维修[3] - 财政部将深化自贸港税制改革,优化离岛免税政策并研究岛内居民消费进境商品税收政策[3] - 上半年电信业务收入9055亿元(+1%),移动互联网流量1867亿GB(+16.4%)[4] - 2025年7月起开展车辆运输车专项治理,严控超标装载运输[4] - 截至6月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36.5亿千瓦(+18.7%),其中太阳能11亿千瓦(+54.2%)、风电5.7亿千瓦(+22.7%)[4] - 国家电网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2700亿元(+11.7%),风光新能源新增并网2.03亿千瓦(+108.7%)[5] - 国家版权局推进版权质押融资线上办理,支持保险及证券化等金融创新[6] 资本市场与金融 - 瑞信证券更名为北京证券,控股股东变更为北京国资[2][13] - 2025年6月ABS新增备案923.41亿元,存续规模达21338.82亿元,基础设施REITs相关ABS存续1803.96亿元[8] - 广期所调整工业硅期货合约参数:涨跌停板8%、投机保证金10%、套保保证金9%[9] - 腾讯控股市值突破5万亿港元创三年新高,股价涨4.94%至552港元[10][17] - 荣盛石化现3.72亿元大宗交易,成交价9.35元/股[11] - 上海数据交易所研讨RDA(真实数据资产)价值化议题[12] - 东方电气股价异常波动,三日涨幅超20%后再度涨停[12] 大公司与产业动向 - 京东自营外卖品牌七鲜小厨投入运营,10亿现金招募菜品合伙人已收2万份报名[15] - 智元机器人发布行业级四足机器人D1 ULTRA,最高速度3.7米/秒[15] - 可口可乐中国加码投资,海南生产基地年内启动,贵州易拉罐线新增年产能5万吨[15] - 华润集团上半年营收4376亿元、利润474亿元[16] - 中国中免成立成都市内免税品公司,注册资本7000万元[16] - 上海机电合资成立动界智控科技,布局智能机器人研发[17] - 中国儒意2.4亿元收购快钱金融30%股权[17] - 优必选以每股82港元折价9.14%配售H股,募资24.1亿港元[18] - 中信金融资产增持光大银行至8%持股比例[18] - 容知日新预计上半年净利润1400-1500万元,同比增幅2027%-2179%[18] 展会与科技前沿 - 2025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在沪开幕,展出全球首发产品19件,包括7座eVTOL、氢能无人机等[5] - 第五届中国新电商大会聚焦"数智新时代",设置10项活动[7]
吴晓波:宗先生的布鞋破了
吴晓波频道· 2025-07-24 06:31
公司发展历程 - 1987年公司以"杭州上城区校办企业经销部"名义成立,初始资金14万元通过借款方式注入[5] - 1991年公司营收突破2亿元,利润达4000万元,随后并购杭州罐头厂并推出娃哈哈果奶实现三个月扭亏为盈[6] - 1994年首创"产销联合体"模式解决经销商拖欠款问题,要求经销商缴纳保证金并支付高于银行的利息[11] - 1996年引入法国达能4500万美元及5000万人民币商标转让费,完成首次产权变革[16] - 2007年通过舆论攻势解除与达能合作,最终由宗氏家族全资控股[22] 营销与市场策略 - 早期通过儿童口服液切入市场,广告语"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形成差异化定位[5] - 1992年南京"果奶风波"事件引发全国媒体关注,《人民日报》头版报道推动打破区域市场壁垒[9][13] - 提出"头顶住、腰发力""农村包围城市"等营销理念,建立超20年稳定经销商体系[12] - 经销商体系中"娃二代""娃三代"占比高,体现渠道传承性[12] 企业治理特点 - 创始人全年超50%时间用于经销商货源调配,极少参与外部社交活动[14] - 员工管理以稳定性著称,极少主动裁员且注重老员工保护[14] - 坚持非上市策略,1994年"娃哈哈美食城"上市计划因资产结构不透明未果[30] 品牌形象塑造 - 通过"不上市""无海外资产""高铁二等座""年开销5万元""穿布鞋"等标签构建民族企业家形象[26][27][28] - 2017年公开质疑数据服务器安全问题,强化"爱国"话语体系[24] - 布鞋等生活细节被符号化传播,形成公众对"富而不骄"的集体想象[33] 行业影响 - 1991年"小鱼吃大鱼"式国企并购案例被《解放日报》头版报道,成为改革典型[6][8] - 与太阳神、三株、秦池等同期品牌相比,展现出更强的品牌延续性和营销稳健性[12] - 达能事件引发外资合作契约精神的行业讨论[17] 创始人特质 - 出身底层经历塑造独特商业风格,被描述为"狼性"与"冷酷清醒"并存[6] - 专注企业运营近乎工作机器,缺乏高尔夫、名车等传统企业家爱好[14] - 擅长捕捉消费者心理,将饮料营销策略迁移至公众形象塑造[25][38]
可口可乐二季度净利增长58%,计划秋季在美推蔗糖版可乐
YOUNG财经 漾财经· 2025-07-23 20:28
财务表现 - 公司二季度营收125.35亿美元,同比增长1%,有机营收(非公认会计准则)同比增长5% [1] - 净利润38.1亿美元,同比增长58%,营业利润增长63%,营业利润率从21.3%提升至34.1% [1] - 每股收益(非公认会计准则)0.87美元,同比增长4%,高于预估的0.83美元 [1] - 价格/产品组合增长6%,受市场定价策略和有利产品组合推动 [8] 产品策略 - 计划秋季在美国推出蔗糖版可乐,补充核心产品组合,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 [1] - 公司已在多款饮料中使用蔗糖,包括柠檬水、茶、咖啡和维他命水饮料 [2] - 美国市场目前使用玉米糖浆,墨西哥、英国、澳大利亚等国使用蔗糖,两种甜味剂在风味上有细微差别 [3] - 改用蔗糖可能推高成本,包括供应链调整 [3] 市场表现 - 整体出货量下降1%,中亚、阿根廷和中国市场增长被墨西哥、印度和泰国市场下滑抵消 [5] - 含气软饮料销量下降1%,可口可乐品牌销量下降1%,零度可口可乐增长14% [5] - 含气口味饮料销量下降2%,果汁、增值乳制品和植物基饮料销量下降4% [5][6] - 水、运动饮料、咖啡和茶销量持平,运动饮料下降3%,咖啡增长1% [7] - 亚太区整体出货量下降3%,价格组合增长10% [8] 管理层观点 - 公司保持专注与灵活应变,业务稳步推进,有信心实现2025全年业绩指引及长期目标 [4] - 全球贸易动态造成的成本冲击在可控范围内 [4] - 预计下半年销量恢复正增长,上半年利润表现优于预期,为下半年提供更多投资选择空间 [8] 其他信息 - 截至7月22日收盘,股价跌0.59%,报69.660美元/股,总市值2998亿美元 [9]
均瑶健康: 湖北均瑶大健康饮品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23 18:17
股东大会召开情况 - 股东大会于2025年7月23日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康桥东路2弄1号楼大会议室召开 [1] - 出席会议的普通股股东及其持有股份比例为70.5681% [1] - 会议采用现场与网络投票相结合的方式召开 由董事长王均豪主持 [1] - 会议召集 召开和表决方式符合《公司法》及《公司章程》规定 [1] 议案审议情况 - 非累积投票议案获得通过 同意票数412,450,202票 占比99.7691% [1] - 反对票数532,600票 占比0.1288% 弃权票数421,820票 占比0.1021% [1] - 议案1为特别决议议案 获得出席股东所持表决权股份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1] 律师见证情况 - 律师林惠 柯凌峰见证本次股东大会 [2] - 律师认为会议程序及表决方式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 [2] - 律师确认出席会议人员资格合法 召集人资格有效 表决结果真实合法 [2]
可口可乐2025Q2净利润增长58%,中国市场销量增长加快冰柜投放
金融界· 2025-07-23 18:04
财务表现 - 2025年二季度营收125.35亿美元,同比增长1%,有机营收增长5% [1] - 净利润38.03亿美元,同比增长58% [1] - 营业利润增长63%,主要受益于有机收入增长、营销投入时机及成本管理 [2] - 价格/产品组合增长6%,但高通胀对市场的推动作用减弱 [2] 产品表现 - 无糖可口可乐实现14%增长,所有地理运营板块均有贡献 [1] - 整体箱量销售下降1%,其中含气软饮下降1%,果汁、增值乳制品及植物基饮料下降4% [1] - 咖啡增长1%,亚太地区为主要驱动力,茶类产品持平 [1] - 饮用水、运动饮料、咖啡及茶类产品销量持平 [1] 品牌与市场 - 可口可乐蝉联2025凯度BrandZ最具价值全球品牌100强食品饮料品类榜首,整体排名第14位(较去年上升一位) [1] - 中国市场销量提升,得益于品牌产品强劲表现及餐饮渠道增长 [2] - 公司正制定精细化渠道策略和客户执行方案,推动针对性促销并加快冰柜投放 [2] 产能与投资 - 中粮可口可乐贵州公司新建易拉罐生产线投产,预计年产能新增约五万吨 [2] - 海南太古可口可乐生产基地项目落户海口国家高新区,预计年内启动建设 [2] 未来展望 - 公司预计2025年全年有机收入增长5%至6% [3] - 管理层强调战略执行信心,重申长期目标 [1] 行业与战略 - 咖啡业务(乔雅、Costa)被视为分散且增长的品类 [2] - 公司持续尝试咖啡领域,Costa为第四次尝试 [2]
匠心出海,国产品牌如何破浪领航?|2025「以匠心至世界」出海大会亮点全剧透
36氪· 2025-07-23 17:25
中国品牌全球化趋势 - 2025年国产品牌进入"大航海时代",从"衬衫换飞机"转向硬科技、匠心制造和东方美学的全球化输出 [2] - 品牌出海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飞跃,核心是从"产品输出"升级为"价值输出",包括定规则、建生态和文化影响力 [4] - 中国企业通过技术+文化双轮驱动全球化,例如AI技术应用于交通管理和智慧城市等实际场景 [6] 行业案例与策略 - 麻六记以川菜文化为内核,结合IP流量和社交营销,破解海外对中餐的刻板印象 [4] - 元气森林通过品类创新(无糖气泡水)定义全球市场,将"0糖"概念从网红变为刚需 [4] - 正泰集团从"走出去"贸易思维转向"造出去"产业思维,打造国际能源品牌 [4] - 商汤科技通过视觉AI和MaaS平台深耕中东市场,聚焦交通管理和智慧城市等场景化创新 [6] 全球化挑战与解决方案 - 消费电子行业面临从"中国制造"到"全球品牌"的转型挑战,需突破技术瓶颈和差异化竞争 [7] - 文化出海需实现本地化运营和文化共鸣,例如通过产品设计融入目标市场文化 [7] - 全球供应链波动下,企业需从"出口依赖"转向"全球布局",破解单一市场困局 [4] 基础设施与政策支持 - 中东市场(如迪拜)成为重要机遇,但需跨过政策准入门槛并利用其辐射力 [10] - 跨境支付面临合规性、汇率波动等挑战,需打造安全高效的支付基建 [10] - 合规是出海"生命线",涉及数据合规、劳动法差异、反垄断和知识产权保护 [11] 活动与资源对接 - 2025"以'匠心'至'世界'"出海大会聚焦消费、科技、电商、金融、医疗、新能源等领域,推动跨行业资源对接 [3] - 分论坛"投资金砖"聚焦阿联酋市场,邀请阿布扎比、迪拜等区域代表解读投资机遇 [12] - 大会发布East Forward 2025出海全球化创新名册,树立行业典范 [12]
可口可乐2025第二季度财报:营销创新与中国市场韧性支撑持续增长
经济观察报· 2025-07-23 16:03
财务业绩 - 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 净利润同比增长58% [1] - 更新2025年全年业绩指引 预计可比货币中性每股收益增长约8%(原预期7%-9%)有机营收增长5%-6%(维持不变)每股收益增长约3%(原预期2%-3%) [1] 中国市场表现 - 中国市场表现强劲 旗舰品牌和餐饮渠道推动整体销量增长 [2][3] - 针对中国市场制定精细化渠道策略 开展针对性市场活动并加速冷饮设备投放 [2][3] - 本地化产能布局取得重大进展 包括太古可口可乐海南生产基地和贵州新建易拉罐生产线 [3] 产品创新与品牌营销 - 无糖可口可乐第二季度强势增长14% 精准锁定年轻消费者群体 [2] - "分享瓶(Share a Coke)"活动回归 通过瓶身定制化社交标签强化与Z世代情感共鸣 [2] - 芬达与游戏《绝区零》跨界合作 推出"多巴胺,即刻行动!"主题联动 [3] 战略重点 - 系统保持专注与灵活应变 坚定执行战略重点以实现长期目标 [1] - 通过跨界合作与本地化战略深度融合 扩展目标群体并增强品牌文化渗透力 [3] - 本地化投资密切与中国市场联系 彰显在华长期发展承诺 [4]
可口可乐公司第二季度营收125.35亿美元
贝壳财经· 2025-07-23 15:47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125.35亿美元,同比增长1%,有机营收增长5% [1] - 净利润38.03亿美元,同比增长58% [1] - 全球单箱销量下降1%,但中亚、阿根廷和中国市场实现增长,墨西哥、印度和泰国市场下滑 [1] 品牌与产品表现 - 旗舰品牌"可口可乐"表现稳健,无糖可口可乐第二季度增长14% [1] - 中国市场销量增长,得益于可口可乐品牌产品及餐饮渠道表现强劲 [1] - 公司在美国推出蔗糖版产品,部分柠檬饮料、咖啡饮料和维他命饮料已采用蔗糖配方 [2] 市场策略与产能扩张 - 公司制定更精细的渠道与客户执行策略,推动针对性促销活动并加速冰柜投放 [1] - 中粮可口可乐贵州新建易拉罐生产线投产,预计年产能新增约五万吨 [1] - 海南太古可口可乐饮料生产基地项目落户海口国家高新区,预计年内启动建设 [1] 管理层观点 - 公司保持专注与灵活应变,确保业务稳步推进,有信心实现2025全年业绩指引及长期目标 [3]
维他鸭屎香柠檬茶以“茶柠双香”破局,轻爽少糖赢年轻人青睐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23 15:46
行业趋势 - 柠檬口味占据即饮果茶市场39%份额 成为第一大果味甜茶 [1] - 香水柠檬是73%中国柠檬茶消费者喜欢的柠檬品种 [3] - 39%的柠檬茶消费者对鸭屎香茶底感兴趣 [3] 产品创新 - 维他推出鸭屎香柠檬茶新品 采用"鸭屎香单丛乌龙茶+香水柠檬"创新组合 [3] - 产品通过减糖工艺降低负担 平衡酸涩口感 打造"酸、甜、涩、香"融合体验 [3] - 新品以绿色包装区别于传统黄色包装 形成鲜明视觉识别 [3] 市场策略 - 维他柠檬茶以"真茶真柠檬"口号和黄色包装占领消费者心智 [1] - 新品瞄准聚会聚餐、休闲放松、短途出游等多元饮用场景 [5] - 公司计划持续夯实"本涩+轻爽"产品矩阵 巩固品类领导地位 [5] 竞争格局 - 维他柠檬茶展现出穿越周期的品类渗透力 成为年轻人偏爱的即饮品牌 [1] - 鸭屎香与香水柠檬组合正推动柠檬茶赛道创新升级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