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服务业
icon
搜索文档
7月份经济数据解读:内生动能复苏有待宏观政策进一步呵护
银河证券· 2025-08-15 16:37
宏观经济表现 - 7月GDP增速回落至4.8%,前值为5.4%,显示经济内生动能减弱[2] - 工业生产强度下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较前值6.8%回落1.1个百分点[2] - 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8%,信息软件、商务服务业和金融业保持强劲增长[2] 消费市场 - 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较5月和6月的6.4%和4.8%明显下滑[2] - 餐饮收入增速仅为1.1%,限额以上餐饮收入更是-0.3%,显示消费疲软[18] - 以旧换新政策效果减弱,家电、家具等品类零售增速环比下滑3.7%-10.6%[5] 固定资产投资 - 1-7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1.6%,较1-6月的2.8%继续下滑[2] - 制造业投资下滑明显,1-7月增速6.2%,较前值下滑1.3个百分点[5] - 基建投资受气候影响,1-7月增速3.2%,较上月回落1.4个百分点[4] 房地产市场 - 1-7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2.0%,当月估算增速-17%[8] - 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4.0%,销售额下降6.5%,量价齐跌[8] - 新开工面积累计增速-19.4%,施工面积增速-9.2%,显示建设端持续低迷[8] 就业市场 - 7月城镇调查失业率5.2%,本地户籍失业率升至5.3%,为历史同期较高水平[9] - 外来农业户籍失业率保持在4.9%,显示短期用工需求仍有韧性[9] - 居民就业感受指数下滑至2009年水平,反映就业市场压力[64]
中叶私募:非农数据公布,美股与黄金走势分化,经济趋势现端倪
搜狐财经· 2025-08-15 14:18
非农就业数据表现 - 就业岗位增幅高于市场预期 失业率保持在相对低位 表明美国劳动力市场依然强劲 [2] - 部分细分行业就业增长放缓 服务业和制造业岗位增长乏力 科技和医疗等新兴领域表现突出 [4] 美股市场反应 - 美股三大指数普遍走高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 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均录得上涨 [5] - 就业市场向好意味着消费者信心提升 有助于企业盈利能力回升 支撑股市继续攀升 [5] - 资金流入科技和金融等板块 带动相关股票表现活跃 [5] 黄金市场表现 - 黄金价格出现回落 短线下挫 显示投资者风险偏好上升 对避险资产需求减弱 [6] - 就业数据强劲增强美元汇率 美元走强令以美元计价的黄金承压 [7] - 美联储可能因就业过热而延迟降息步伐 抑制金价上行空间 [7] 经济趋势分析 - 就业持续改善为实体经济注入活力 推动企业盈利和消费增长 [8] - 高利率环境下部分行业面临融资成本上升 需求恢复缓慢等挑战 [8] - 美国通胀水平虽有所回落 但仍高于美联储设定目标 [8]
一图读懂2025年7月份我国国民经济数据
新华财经· 2025-08-15 13:41
国民经济恢复向好 - 7月份国民经济克服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和国内极端天气等不利影响 保持稳中有进发展态势 展现出较强韧性和活力 [1] 工业生产 - 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 7% 环比增长0 38% [1] - 1-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 3% [1] - 7月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 4% [2] 服务业 - 7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 8% [2] - 1-7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 9% [2] - 7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 0% [2] 市场销售 - 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780亿元 同比增长3 7% [2] - 1-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4238亿元 同比增长4 8% [2] - 1-7月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 2% [2] 固定资产投资 - 1-7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88229亿元 同比增长1 6% [3] - 1-7月份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4% [3] - 1-7月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25% [3] - 1-7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2 0% [3] 货物进出口 - 1-7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256969亿元 [3] - 1-7月份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7 4% [3] - 7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39102亿元 同比增长6 7% [3] 就业形势 - 7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 2% [3]
【新华解读】两项贴息政策力促居民消费潜力释放 财政金融联动支持促消费、扩内需
新华财经· 2025-08-14 21:55
新华财经北京8月14日电(记者董道勇)近日,《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和《服务业经 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两项政策正式发布,备受市场关注。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提振消费是扩大内需的重要发力点,是当前和未来宏观政策的重中之重。两项贷款 贴息政策通过财政和金融的联动,支持促消费、扩内需,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有助于进一步稳定和提升 居民消费弹性。 两项贷款贴息政策释放居民消费潜力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提振消费、提 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十项重点任务之首。2025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 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正式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并明确"对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 款和消费领域的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给予财政贴息"。 根据本次实施的《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居民 个人使用贷款经办机构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不含信用卡业务)中实际用于消费的,且贷款经办机构可 通过贷款发放账户等识别借款人相关消费交易信息的部分,可按规定享受贴息政策,年贴息比例为1个 百分点,且最 ...
恒银科技:8月14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4 19:20
公司治理与会议 - 公司于2025年8月14日在天津自贸试验区西八道30号恒银金融科技园A座五楼会议室以现场和通讯相结合方式召开第四届第七次董事会会议 [2] - 会议审议《关于召开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的议案》等文件 [2] 财务表现与业务结构 - 2024年1至12月份营业收入构成中制造业占比69.06% [2] - 服务业收入占比30.35% [2] - 其他业务收入占比0.59% [2] 基础信息 - 公司证券代码SH 603106 [2] - 8月14日收盘价10.73元 [2]
长春高新:祝先潮辞去公司第十一届董事会董事职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4 17:35
公司业务结构 - 2024年1至12月制药业收入占比94.07% [1] - 房地产业务收入占比5.61% [1] - 服务业收入占比0.32% [1] 公司治理变动 - 董事祝先潮因个人工作原因辞去第十一届董事会职务 [2] - 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任何职务 [2] - 辞职申请自送达董事会之日起生效 [2]
长春市202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32.19亿元,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次同比增长17%
证券时报网· 2025-08-14 10:43
地区生产总值 - 2024年长春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32.19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8% [1] - 第一产业增加值507.3亿元 增长4.5% 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6.6% [1] - 第二产业增加值2699.15亿元 增长4.3% 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35.4% [1] - 第三产业增加值4425.74亿元 增长5.1% 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58.0% [1] - 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3930元 增长4.6% [1] 农业经济 - 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26.45亿元 比上年增长4.5% [2] - 粮食种植面积158.94万公顷 增加0.3万公顷 [2] - 粮食总产量1299.6万吨 增长2% 其中玉米产量1143.35万吨增长2.5% 水稻产量140.94万吨下降1% [2] - 新增绿色食品标识产品33个 绿色有机环境监测面积764.4万亩 [2] - 新建续建农产品加工业项目56个 省级以上龙头企业193户 市级龙头企业139户 [2] 工业经济 - 工业增加值2211.41亿元 比上年增长4.3% [3] - 规模以上工业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5.7% 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0.8%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20.8% [3] - 汽车制造业下降1.3% 通用设备制造业下降0.4%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0.5% [3]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527.14亿元 比上年下降27.9% [3]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88.32元 比上年增加1.76元 [3] 服务业经济 - 服务业增加值4425.74亿元 比上年增长5.1% [4]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263.86亿元 增长14.6% [4] - 金融业增加值470.69亿元 增长5.5%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563.62亿元增长6.4% [4] - 批发零售业增加值548.76亿元下降0.3% 房地产业增加值554.25亿元下降0.3% [4] - 移动电话用户1124.83万户 互联网络宽带接入用户699.17万户增长7.7% [4] 交通运输 - 公路货物运输总量20859.9万吨 比上年下降0.01% [4] - 民航货邮发运量4.11万吨增长6.1% 货邮吞吐量9.86万吨增长6.8% [4] - 旅客运输量3143.64万人增长12.7% 民航完成旅客发送量882.50万人增长13.4% [4] 旅游业发展 - 接待国内外游客17251.78万人次 比上年增长17% [5] - 接待入境游客20.24万人次增长25.2% 其中外国游客16.25万人次增长29.2% [5] - 全年游客出游总花费3026.1亿元人民币 增长25.5% [5] - 旅游外汇收入7078.1万美元 增长24.9% [5] - 全市有旅行社287家 国家A级旅游景区46家其中5A级旅游景区4家 [5]
财政金融协同发力 撬动更多信贷资金精准投向消费领域
金融时报· 2025-08-14 09:00
8月13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财政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介 绍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制定个人消费贷款和消费领域的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两项贴息政策,目的就是要通过进一步强化 财政和金融协同,撬动更多信贷资金精准投向消费领域,降低居民和经营主体的信贷成本,在保障和改 善民生的同时,通过提振消费畅通经济循环。"财政部副部长廖岷表示。 "支持范围既包括商品消费,也包括服务消费,这符合我国居民目前消费的最新的多元化发展趋 势。"廖岷表示。 释放服务消费增长潜力 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大力发展服务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培育服务消费新的增 长点。2020年至2024年,我国服务消费保持了较快增长,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年均增长9.6%。 2024年,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达46.1%,对居民消费支出增长贡献率达 63%。 中央财政首次对个人消费贷款进行贴息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直接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是中央财政首次对个人消费贷款进行贴息。 财政部金融司司长于红表示,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 ...
“双贴息”撬动供需正循环
北京商报· 2025-08-14 00:24
与此同时,多家银行、消金机构火速跟进,表态推进政策实施。市场对于"双贴息"政策的期待值被推向 高潮。 从政策本身来看,可谓亮点纷呈。首先,政策惠及范围更为广泛,既将众多服务业经营主体纳入其中, 又覆盖了广大个人消费者,无论是街边的小餐馆、理发店,还是普通家庭购置家电、外出旅游等消费行 为,都有可能受到政策的眷顾。 其次,在支持消费的力度上实现重大突破。与过往直接的财政补贴不同,此次两项贴息政策推动财政政 策与金融政策协同发力,充分发挥公共资金的引导作用,如同精准的"引水渠",撬动更多金融"活水"流 向真正的消费领域,激发消费潜力,提升市场活力。 金融"国补"靴子正式落地。 8月12日,财政部联合多部门重磅发布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即备受 瞩目的"双贴息"政策。紧接着,8月13日,财政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在国新办新 闻发布会上对这一政策进行详细解读。 此外,贴息流程更加高效便捷。以个人消费贷款为例,借款人主要操作仅需授权经办机构识别相关贷款 账户交易信息,用于贴息资金测算。两项贴息政策涉及的贷款利息扣减、贴息资金申请等工作,均由经 办机构负责,借款人无需额外操心,大 ...
“双贴息”促消费,钱要好用也要专用
南方都市报· 2025-08-13 23:41
发布会上,财政部副部长廖岷表示,两项政策不设繁琐的门槛、不搞复杂操作,力求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生活和服务业经营主体经营所需,贴息测算和申请等工作主要由贷款经办机构完成,最大程度便利借款 人。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是中央财政首次对个人消费贷款进行贴息,直接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从政 策支持范围看,从单笔5万元以下日常消费,再到单笔5万元以上的家用汽车、养老生育、家居家装、电 子产品等居民衣食住行的重点领域消费,均被涵盖在内。贴息力度上,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大体为 当前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利率水平的1/3。 从居民消费需求一端来看,降门槛是促消费的重要一步。一方面,贴息的门槛更低,此次个人消费贷贴 息政策可以多笔叠加,打破以往整笔贷款贴息的惯例,精准惠及有消费意愿的借款人。另一方面,办理 负担也有所减轻,贴息测算和申请等工作主要由贷款机构完成,意味着借款人无需额外的操作。具体而 言,借款人只需要多一步,即授权贷款机构识别相关贷款账户的交易信息;而对于已经签订的贷款,贷 款机构可通过签订补充协议等方式来取得借款人的相关授权,有效降低居民短期还款压力。 此外,此次"双贴息"还包括从企业服务供给端给予"国补"。目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