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航天
icon
搜索文档
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亏损且营收为0也可上市!
搜狐财经· 2025-07-18 21:41
科创板上市标准 - 第一套标准要求公司预计市值10亿元以上,且最近两年净利润合计5000万元以上或最近一年盈利且营收1亿元以上 [1] - 第二套标准允许亏损上市,要求预计市值15亿元以上,最近一年营收2亿元以上且近三年研发投入占比不低于15% [2][3] - 第三套标准要求预计市值20亿元以上,最近一年营收3亿元以上且近三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亿元以上 [4] - 第四套标准要求预计市值30亿元以上且最近一年营收3亿元以上,不要求现金流 [5][6] - 第五套标准不要求盈利、营收或现金流,但需预计市值40亿元以上,且产品需经国家批准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如医药企业需核心产品进入二期临床试验) [7][8] 第五套标准实施动态 - 科创板开板以来已有20家生物医药企业通过第五套标准上市 [9] - 2023年下半年暂停第五套标准审核,2025年6月重启并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 [10] - 适用领域包括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 [11] 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定义 - 需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 私募基金投资的企业近五年有5家以上在科创板上市或10家境内外上市 [12] - 政府基金或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产业投资人 [13] - 持股超两年且持股比例≥3%或投资额≥5亿元,无关联关系 [14][15] 科创板行业要求 - 禁止房地产、金融、投资类企业上市 [17] - 限制金融科技(如蚂蚁金服)、模式创新企业(如滴滴)上市 [18] - 鼓励七大领域: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及其他符合定位的领域 [19][20][21][22][23] 科创属性技术指标 - 需同时满足四项指标: - 近三年研发投入占比≥5%(软件企业≥10%)或累计研发投入≥8000万元 [25] - 研发人员占比≥10% [26] - 主营业务相关发明专利≥7项(软件企业除外) [27] - 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率≥25%或最近一年营收≥3亿元(第五套标准豁免) [27] - 替代条件包括核心技术获国家认定、参与国家级科技奖项、承担重大科技专项等 [28] 其他上市要求 - 需管理规范且股权架构合规,股权问题可能导致上市失败 [24][29] - 常见股权问题包括创始人持股、合伙人纠纷、股权转让瑕疵等 [34][35][36]
航天科技7月18日全情报分析报告:「天舟九号发射彰显航天科技进步」对股价有积极影响
36氪· 2025-07-18 20:41
航天科技股价表现 - 7月18日缩量上涨1.10%,收盘价12.91元,较昨日上涨0.14元 [4][5] - 当日开盘价12.60元,交易量51.85万手,换手率6.50%,成交额6.64亿元 [5] - 3日涨幅1.25%,5日涨幅5.22%,总市值103.05亿元 [5] - 较过去一年平均收盘价微涨0.16%,但日均交易量下降0.99% [5] 天舟九号发射事件舆情 - 事件全网舆情总量8088条,正面占比60.3%,负面仅1.0%,舆论倾向积极 [8] - 主要传播渠道为今日头条,传播篇次1395条,占比17.25% [10] - 天舟九号成功发射并精准对接空间站,展示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技术 [7] - 上半年中国完成35次航天发射,成功率100%,发射次数同比增长16.7% [7] 行业影响因素分析 - **技术进步**:测控通信、高精度发动机技术推动地面领域革新 [7][15] - **政策支持**:政府重视带来政策红利和资金支持预期 [15] - **国际地位**:发射次数全球第二,吸引国际合作与投资 [7][15] - **市场需求**:教育、通信等领域应用拓展商业机会 [15] - **媒体关注**:抖音、B站等平台内容提升公众认知度 [7][15] 专业机构观点分歧 - **看空观点**:部分公司营收增长乏力,净利润波动下滑,商业航天面临民企竞争 [19] - **看多观点**:2025年上半年预计净利润6800万至9500万元,同比增幅1628.83%-2315.27% [20] 其他舆情事件 - 7月10日SWES眠花糖与合肥太空科技研究中心签署合作协议,位列近期舆情TOP3 [17]
中国重工: 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换股吸收合并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暨关联交易报告书摘要
证券之星· 2025-07-18 20:11
证券代码:600150 证券简称:中国船舶 上市地:上海证券交易所 证券代码:601989 证券简称:中国重工 上市地:上海证券交易所 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换股吸收合并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暨关联交易报告书摘要 吸并方 被吸并方 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浦东大道 1 号 北京市海淀区昆明湖南路 72 号 吸并方独立财务顾问 被吸并方独立财务顾问 二〇二五年七月 公司声明 一、吸收合并双方及其全体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重组报告书及其摘要内 容的真实、准确、完整,并对其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负相应的法律 责任。 二、吸收合并双方控股股东及全体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承诺,如就本次交易 所提供或披露的信息因涉嫌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被司法机关立 案侦查或者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的,在案件调查结论明确之前,将暂停转让各 自在吸收合并双方拥有权益的股份,并于收到立案稽查通知的两个交易日内将暂 停转让的书面申请和股票账户提交吸收合并双方董事会,由董事会代承诺人向证 券交易所和登记结算公司申请锁定;未在两个交易日内提交锁定申请的,授权董 事会核实后 ...
140位投资人眼中的2025上半年
钛媒体APP· 2025-07-18 19:57
市场情绪与投资节奏 - 一级市场呈现"理性回暖"态势,投资人表现出"带着冷静的信心",出手节奏加快但标准更高[2] - 2025年上半年"零出手"机构比例大幅下降,部分活跃VC基金已投资接近15个或更多新项目[4] - 超过1/3投资人计划未来6个月内"显著增加"出手次数,"显著减少"比例较去年Q3下降超10个百分点[18] 赛道热度与估值变化 - AI与具身智能仍是最热赛道,但估值分歧加剧,部分具身项目A轮估值达10亿人民币但商业回报路径不清晰[6][7][20] - 消费、半导体、新能源板块呈现"低估中的机会",消费赛道因港股消费股反弹出现结构性抄底窗口[7] - 航空航天及低空经济赛道活跃度从第一位降至第三,新能源与新材料、新能源车与医疗赛道整体低迷[24] 退出路径与港股IPO - 港股超越A股成为最主流退出通道,过半人民币机构倾向推动被投企业港股IPO[8] - 推动港股IPO三大原因:流程确定性高、流动性改善明显、发行估值合理[13] - 近50%投资人预计2025年港股IPO数量和融资金额将超去年同期,70%受访者已推动企业加快IPO准备[15] 医疗投资策略转变 - 医疗投资从"冷观"转向"精选",形成三大策略:聚焦盈利项目、关注AI+医疗交叉创新、采用PE+并购逻辑[25][27] - 仿制药、器械、专科医院等盈利项目受青睐,AI4S、AI制药、脑机接口等科技+医疗方向成为焦点[27] 出海战略与区域变化 - 北美市场关注度从17%降至8.8%,东南亚与欧洲成为重点区域,东南亚因市场准入灵活、并购机会丰富受关注[29] - 34%投资人关注绿地投资形式出海,新能源领域出现投资海外电站资产趋势[33] - 品牌与文化类出海项目受关注,如AI玩具、智能硬件等产品,要求收入达5亿以上且具备出海属性[33] 具身智能与AI领域 - 具身智能赛道因融合AI大模型与机器人技术吸引多家机构入局,但多数公司仍停留在demo阶段[20] - 投资人开始关注具身模型真实任务解决能力及商业化收入,同时聚焦芯片、关节等上游技术壁垒领域[20] - AI Agent方向关注度显著上升,尤其看好面向C端或Prosumer群体、具备出海能力的产品公司[22]
《GEI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2025》发布
证券日报网· 2025-07-18 19:40
深圳独角兽企业大会概况 - 2025中国(深圳)独角兽企业大会以"新质驱动·未来领航"为主题在深圳开幕 [1] - 深圳市政府及多家机构高层出席,包括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中国企业联合会、交通银行等 [1] - 长城战略咨询发布《GEI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2025》,深创投发布《深圳市独角兽企业及瞪羚企业研究报告2025》 [1] 政策与资本支持 - 深圳出台《深圳市有力有效支持发展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行动计划(2025-2027年)》,构建全链条支持体系 [2] - 深圳拥有深交所等头部金融机构和超万亿规模产业基金群,为创新企业提供资本支撑 [2] - 深圳42家独角兽企业中66.7%集中在硬科技领域,平均每家拥有141件发明专利 [2] 独角兽企业数据与行业分布 - 2024年全国独角兽企业达372家,总估值突破1.2万亿美元,其中11家超级独角兽贡献近40%估值 [3] - 集成电路行业以56家企业、1618亿美元估值连续四年领跑,商业航天领域增速达150% [3] - 前沿科技企业占比达70.2%,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集聚85%企业 [3] 地域分布与创新实力 - 北京(75家)、上海(59家)、深圳(42家)形成第一梯队,深圳新晋13家数量全国居首 [3] - 288家独角兽企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27200件,95家企业申请PCT专利1627件 [3] - 创始人中博士占比创新高,科技人员背景达15.3% [3] 资本动向与投资趋势 - 人民币融资占比升至74.3%,国资参与度达60% [3] - 投资重点向"卡脖子"技术领域倾斜,反映硬科技企业的蓬勃生机 [3] 独角兽企业服务联盟成立 - 联盟由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中小企业服务局指导,长城战略咨询等牵头筹建 [4] - 覆盖粤港澳三地及北上广深,包括投资、银行、证券、智库等各类专业服务机构 [4] 圆桌讨论与投资观点 - 投资标准优先考虑企业先进性、独特性及团队能力,强调创始人评估 [5] - 资本市场关注技术独特性、研发能力及商业化潜力,强调长期经营理念 [6] - 企业融资周期长,耐心资本和政府引导基金是初创企业重要支持来源 [6]
超卓航科: 超卓航科关于使用部分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8 18:11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2240.0828万股,每股发行价格为41.27元,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9.24亿元[2] - 募集资金到位情况已由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验证并出具验资报告[2] - 募集资金已全部存放于专户管理,并与商业银行、保荐机构签订监管协议[2]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调整后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节余资金为1.253245亿元[2][3] - 公司已通过董事会、监事会及股东大会审议,同意变更"增材制造生产基地项目"及"洛阳增材制造生产基地项目"的投资总额并进行结项[3] - 项目节余资金将在短期内出现闲置,公司计划合理利用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3] 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计划 - 拟使用不超过1.5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购买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保本型理财产品[1][4] - 投资品种包括协定性存款、结构性存款、定期存款、大额存单、通知存款等[1] - 使用期限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12个月内有效,资金可循环滚动使用[4] 现金管理实施细节 - 投资产品期限不超过12个月,不得用于质押或证券投资[4] - 现金管理收益归公司所有,到期后资金将归还至募集资金专户[4] - 董事会授权董事长及财务部负责具体实施,包括选择金融机构、签署协议等[5] 审议程序及专项意见 - 董事会审计委员会以3票同意通过该议案[7] - 第三届董事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以9票同意审议通过[7] - 保荐机构国泰海通证券及中航证券出具无异议核查意见[8]
超卓航科: 超卓航科关于董事会换届选举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8 18:11
董事会换届选举 - 公司第三届董事会任期将于2025年8月7日届满,现开展第四届董事会换届选举工作 [1] - 股东李光平提名李光平、蒋波哲、郭霖、陈垚为非独立董事候选人,提名黄亿红、周洁、赵升吨为独立董事候选人 [1] - 国家产业投资基金提名孙继光为非独立董事候选人 [1] - 第四届董事会将由8名董事组成(含1名职工代表董事) [3] 董事候选人资格审查 - 非独立董事候选人李光平、蒋波哲、郭霖、陈垚、孙继光均符合《公司法》等规定的任职资格 [2] - 独立董事候选人黄亿红、周洁、赵升吨均符合《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等规定的任职资格 [2] - 独立董事候选人在公司连续任职均未超过六年,与提名人均无利害关系 [2] - 独立董事候选人任职资格已获上海证券交易所审核无异议 [3] 董事会表决情况 - 第三届董事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以9票同意通过董事候选人提名议案 [3] - 相关议案需提交2025年第五次临时股东会审议 [3] 董事候选人持股情况 - 李光平持有公司14,127,248股股份,为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4] - 蒋波哲持有公司500,000股股份 [5] - 郭霖持有公司230,080股股份 [6] - 陈垚、孙继光、黄亿红、周洁、赵升吨未持有公司股份 [7][8][9][10] 董事候选人背景 - 李光平现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具有航空发动机制造领域专业背景 [4] - 蒋波哲现任公司航空部件维修事业部总经理 [5] - 郭霖现任公司航空部件维修事业部总检验师 [6] - 陈垚现任航证科创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7] - 孙继光曾任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副总审计师等职 [8] - 黄亿红为南昌大学会计学副教授,注册会计师 [9] - 周洁为执业律师 [10] - 赵升吨为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 [10]
超卓航科: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持股及变动管理制度》(2025年7月制定)
证券之星· 2025-07-18 18:09
公司股份管理制度总则 - 制度适用于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所持股份及其变动的管理 [1] - 制定依据包括《公司法》《证券法》及上交所科创板相关规则等7项法律法规 [1] 股份持有与交易限制 - 董事及高管持股范围包括登记名下账户、他人账户及信用账户股份(融资融券除外) [2] - 禁止交易情形包含9类场景:上市首年、离职半年内、立案调查期间等 [2][3] - 年度报告前15日、季度报告前5日等敏感期禁止买卖股票 [3][4] - 短线交易限制:买入后6个月内禁止卖出或反向操作 [4] 股份转让规则 - 任期内及届满后6个月内每年转让不得超过持股总数25%(司法强制等情形除外) [5] - 计算基数以上年末持股为基准,新增无限售股份计入当年基数 [5] - 持股≤1,000股可一次性全部转让 [5] - 离婚分割股份后双方均需遵守25%年度转让比例限制 [6] 股份变动申报流程 - 董事会秘书负责管理持股数据并办理个人信息申报 [7] - 交易前需书面通知董事会秘书核查信息披露情况 [7] - 新任/离任董事及高管需在2交易日内申报个人信息 [8] 股份减持信息披露 - 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减持需提前15日披露计划,含数量、价格区间等要素 [9] - 减持期间遇高送转等重大事项需同步披露关联性 [10] - 股份被强制执行需在2交易日内披露处置细节 [11] 违规处罚措施 - 短线交易收益由董事会收回并披露计算方法 [12] - 违规减持将面临责令购回、监管谈话等处罚 [13] - 情节严重者可被采取市场禁入措施 [14] 制度执行与附件 - 持股变动需填报申报表,含变动方向、价格等12项要素 [15][16] - 制度由董事会解释修订,自审议通过日起生效 [17]
超卓航科: 《内部审计管理制度》(2025年7月修订)
证券之星· 2025-07-18 18:09
内部审计管理制度总则 - 公司制定内部审计制度旨在加强内部管理和控制,确保管理层行为合法合规,为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保护投资者权益,提升运营效率[1] - 内部审计定义为内审部依据法律法规和公司规定,对内部控制、风险管理、财务信息真实性及经营活动效果的评价活动[2] - 内部控制目标由董事会、高管及其他人员共同实现,需结合行业特点和生产经营实际建立健全制度[3] 内部审计机构设置 - 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并制定披露其工作细则[6] - 内审部作为审计委员会的执行机构,独立运作且不得与财务部门合并,直接向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汇报[7][10] - 内审部负责人由审计委员会提名任免,人员配置需符合公司规模和业务特点[8][9] 审计职责与权限 - 内审部需评估内部控制有效性,审计财务数据合法性及完整性,包括财务报告、业绩预告等关键信息[13] - 审计范围覆盖全业务流程,如销售收款、采购付款、资金管理等,可根据行业特点调整[16] - 内审部有权调阅文件、现场核查、封存资料,并提出奖惩建议[20] 审计实施与监督 - 每年至少提交一次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说明审查范围、结论及改进建议[21] - 每半年检查重大事项如关联交易、对外投资等实施情况,并提交报告[22] - 发现内控缺陷需督促整改并跟踪落实,重大风险需立即上报[23][24] 信息披露与档案管理 - 内审部需监督信息披露制度的执行,确保流程合规并落实保密责任[25] - 审计档案保存不少于10年,查阅需经批准[17][19] - 年度报告需同步披露内控评价报告及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意见[26][27] 奖惩机制 - 对审计贡献突出者给予表扬奖励,对渎职或泄密人员追究责任直至解聘[29][30] - 被审计单位妨碍工作的,董事会可处分相关责任人[31] 制度适用范围与修订 - 制度适用于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未尽事宜按证监会及交易所规定执行[32][33] - 董事会负责解释制度,自决议通过日起生效[34]
梅特科航空深耕叶片涂层及清洗技术,联袂多家领军企业共推国产“两机”核心技术开发
新浪证券· 2025-07-18 17:54
战略合作签约 - 梅特科航空与中船重工龙江广瀚燃气轮机、青岛中科国晟动力科技、上海万泽精密铸造、华瑞燃机四家企业签署深度合作协议 [1] - 合作聚焦高性能涂层技术联合开发、燃气轮机热端部件涂层及维修技术、精密铸造部件涂层处理、氟离子清洗技术在发动机维护中的应用 [3] - 目标为打通技术研发到工程应用再到市场服务的全链条堵点,打造国产两机产业生态圈 [3] 公司技术实力 - 梅特科航空在涂层浆料、工艺、设备及清洗维修设备等核心板块实现全链条覆盖,并管控交付周期、质量一致性和生产成本 [5] - 公司研发投入占比超20%,拥有11项自主知识产权及5项专业资质(GJB国军标、AS9001D、CNAS等) [5] - 国内首家实现先进涂层批量交付的民营企业,产品体系和资质体系最完整 [5] 生产基地与产学研合作 - 公司在沈阳、贵阳拥有近20000平米的两大生产基地 [6] - 与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共建"航空发动机热防护涂层及维修联合实验室",聚焦热端部件防护涂层核心技术难题 [6] - 实验室目标为全链条打通核心装备国产化、材料工艺研发、寿命评估、智能修复及行业标准制定 [6] 行业活动与影响力 - GTF2025航空动力和燃气轮机聚焦大会首日吸引逾万名专业观众 [8] - 梅特科航空通过展会平台成功签约四大合作伙伴,展现产业链核心企业协同攻坚的决心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