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疗保健
icon
搜索文档
港股投资周报:港股精选组合年内上涨31.17%,相对恒生指数超额15.07%-20250531
国信证券· 2025-05-31 19:49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港股精选组合 -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分析师推荐事件(盈利预测上调、首次关注、研报标题超预期)构建股票池,再通过基本面和技术面双重筛选选出超预期股票[16]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事件筛选:捕捉分析师上调盈利预测、首次覆盖或标题含“超预期”的研报事件 2. 基本面筛选:要求过去6个月至少有5份买入/增持评级研报 3. 技术面筛选:过去250日涨跌幅位于全市场前20%,且通过价格路径平滑性(位移路程比)和趋势延续性(新高距离均值)指标综合排序[22] - **模型评价**:兼顾基本面逻辑与技术面动量效应,长期超额收益显著[16] 2. **因子名称**:250日新高距离 - **因子构建思路**:量化股价接近历史高点的程度,反映趋势延续潜力[21]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250日新高距离 = 1 - \frac{Closet}{ts\_max(Close, 250)}$$ 其中`Closet`为最新收盘价,`ts_max(Close, 250)`为过去250日最高价。取值为0表示创历史新高,正值越大表示回落幅度越大[21] 3. **复合因子名称**:平稳创新高筛选体系 - **构建思路**:结合新高距离、分析师覆盖、价格路径平滑性等多维度筛选动量股[22] - **具体构建过程**: 1. 初筛:过去20个交易日内创250日新高 2. 分析师覆盖:过去6个月买入/增持研报≥5份 3. 动量强度:过去250日涨跌幅前20% 4. 路径平滑性:位移路程比(过去120日涨跌幅绝对值/日涨跌幅绝对值加总)排名前50%[22] ---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港股精选组合** - 年化收益:17.02%(2010-2024) - 超额收益:17.60%(vs恒生指数) - 最大回撤:23.73% - IR:1.19 - 跟踪误差:14.45%[18] 2. **2024年表现** - 绝对收益:31.17% - 超额收益:15.07%(vs恒生指数)[17] ---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辅助因子名称**:股价位移路程比 - **构建思路**:衡量价格路径的平滑性,过滤波动过大个股[22] - **计算公式**: $$\frac{\text{过去120日涨跌幅绝对值}}{\text{过去120日日涨跌幅绝对值加总}}$$ 2. **衍生因子名称**:创新高持续性 - **构建思路**:评估新高趋势的稳定性[22] - **计算方式**:过去120日250日新高距离的时间序列均值 ---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平稳创新高股票筛选** - 医药板块占比最高(10只),其次为消费/科技板块(各10/8只)[21] - 典型案例:先声药业(医药)250日涨幅127.3%,泡泡玛特(消费)537.9%[27] 2. **250日新高距离因子** - 创新高个股(距离=0)平均250日涨幅达137.5%,显著跑赢市场[27] --- 其他量化指标 1. **南向资金监控** - 2025年累计净流入:6509亿港元 - 本周净流入前三:美团-W(66.4亿)、建设银行(27亿)、中国移动(19.1亿)[36] 2. **港股ETF规模** - 总规模3435亿元,前三大:富国港股通互联网ETF(449.7亿)、华夏恒生科技ETF(264.9亿)[48]
同比上涨2%,美国上调一季度GDP,附中、日、英、法、德等国数值
搜狐财经· 2025-05-31 09:26
密歇根大学的消费者调查结果也是如此,2024年底的时候该项数值还是73.3,处在较高位置——这是特朗普上任之前的那个月,到今年4月份却已经下跌至 47.3,成为1980年以来的最低值。 刚刚,美国商务部上调了2025年第一季度的经济成绩单,将GDP的环比增速由之前公布的"下降0.07%",上调至"下降0.06%"。该季度的环比年化增速也由此 被上调至"缩减0.2%",而之前是下降0.3%。 进口大增带来的库存投资,成为最大的贡献因素 从环比角度来看,美国一季度的私人消费贡献了0.80个百分点,其中的"商品消费贡献0.02个百分点,服务消费贡献0.79个百分点"。数个季度以来,美国的 私人消费都是拉动经济上涨的最大贡献因素。 但特朗普第二次担任美国总统后却出现了意外——汽车等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减弱,医疗保健与保险等服务支出的增幅也出现了放缓。好笑吧,特朗普特别盼 望高额关税可以重振美国的汽车制造业。 但今年第一季度的数据却告诉他"老百姓不买账",闭关锁国让很多美国人对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感到不足,而推迟购买大件商品。汽车作为美国重要的消费 耐用品,它的销售下滑对整体消费产生了较大的抑制作用。 与私人消费不振相比,美 ...
加和国际控股(08513.HK)5月30日收盘上涨11.54%,成交8380港元
搜狐财经· 2025-05-30 16:39
市场表现 - 5月30日加和国际控股股价上涨11.54%至0.145港元/股,成交量6万股,成交额8380港元,振幅11.54% [1] - 最近一个月累计跌幅16.13%,今年以来累计跌幅26.55%,跑输恒生指数17.51%的涨幅 [1]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业总收入5565.65万元,同比增长14.33% [1] - 归母净利润-1400.06万元,同比增长61% [1] - 毛利率2.18%,资产负债率75.71% [1] 行业估值 - 医疗保健设备和服务行业市盈率(TTM)平均值为-20.22倍,行业中值0.3倍 [2] - 公司市盈率-7.04倍,行业排名第82位 [2] - 同业比较:巨星医疗控股0.22倍、京玖康疗0.38倍、永胜医疗3.78倍、环球医疗4.64倍、瑞慈医疗5.45倍 [2] 公司业务 - 总部位于新加坡,成立于1981年,主营一次性医疗器械注塑塑胶零部件制造及开模服务 [3] - 产品分为组件和装配塑胶零部件,应用于呼吸产品、透析产品、血袋产品、给药产品及诊断工具 [3] - 2016年在新加坡精密工程行业医疗器械分部上市公司中排名第四 [3]
美中嘉和(02453.HK)5月30日收盘上涨9.09%,成交2.16亿港元
搜狐财经· 2025-05-30 16:39
市场表现 - 5月30日港股收盘,美中嘉和股价报6.84港元/股,单日涨幅9.09%,成交量3133.55万股,成交额2.16亿港元,振幅18.18% [1] - 最近一个月累计跌幅3.24%,年初至今累计跌幅43%,同期恒生指数上涨17.51% [2]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业总收入3.88亿元,同比减少27.91%;归母净利润-4.43亿元,同比减少18.8% [2] - 毛利率-17.32%,资产负债率67.82% [2] 行业估值 - 医疗保健设备和服务行业市盈率(TTM)平均值为-20.22倍,行业中值0.3倍 [3] - 公司市盈率-9.38倍,行业排名第76位;同业对比:巨星医疗控股0.22倍、京玖康疗0.38倍、永胜医疗3.78倍、环球医疗4.64倍、瑞慈医疗5.45倍 [3] 公司业务 - 中国领先的肿瘤医疗整体解决方案平台,业务涵盖肿瘤专科医院、互联网医疗、云系统解决方案、独立影像中心+AI、医学技术科创中心 [4] - 拥有8家自有医疗机构(3家肿瘤医院、2家诊所、1家门诊部、1家影像诊断中心、1家互联网医院),数量居社会办肿瘤医疗集团第二 [4] - 广州泰和肿瘤医院配备瓦里安Probeam质子治疗系统,预计年治疗2000例患者,临床试验推进中 [4] 国际合作与技术 - 与MD安德森癌症中心合作,2018年上海门诊部通过其放疗现场认证 [4] - 与妙佑医疗国际合作制定服务标准,广州医院成为其认证转诊中心 [4] - 开发"嘉和云影远程医疗平台"和"嘉和飞云智能放疗云平台",入围国家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项目,已覆盖51家医疗机构 [4][5] 技术资质 - 主持制定中国首个民营医疗机构获批的放疗指南《全身照射技术实践指南》(2023年发布) [5] - 另有两项放疗质控指南获国家肿瘤质控中心批准(2022年申报) [5] 资本动态 - 2025年5月29日拟配售1860万新股,占扩大后股本2.53%,每股配售价5.38港元,较前收盘折价19.70% [6]
香港推30项措施促“银发经济”发展
南方都市报· 2025-05-30 07:10
第五届亚洲医疗健康高峰论坛、香港国际医疗及保健展现场。 香港本周迎来"国际医疗健康周",举行了多场与医疗和保健相关的重要会议,汇聚全球医疗及保健力 量,共同拓展合作机遇。 本周,第五届亚洲医疗健康高峰论坛、香港国际医疗及保健展在香港举行。本届亚洲医疗健康高峰论坛 共有来自42个国家和地区的逾2900人参会,包括全球医疗卫生领域的政府官员、科研工作者、投资者及 企业领导者,共同探讨医疗科技、银发健康、医健体系等方面的国际合作前景。而香港国际医疗及保健 展有1.3万名买家入场,现场展示了全球最新的医疗健康器械、产品和应用方案。这两大活动汇聚整个 产业链的行业参与者,共举行了超过390场投资项目对接会议及超过660场商贸配对会议,凸显香港作为 区域医疗健康枢纽的优势。 部署五方面工作推动"银发经济"发展 随着香港高龄人口不断增加,"银发经济"发展潜力巨大。针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及老人健康市场的趋势 与投资机会,本届亚洲医疗健康高峰论坛首次设立"银发健康专章"展览部分。一方面,与会专家从科技 角度,探讨老年医学的发展前景;另一方面,中医药对于老年人保健的应用受到与会者的广泛关注。同 时,香港国际医疗及保健展也设有关注老 ...
港股科技ETF(513020)涨近1.8%,科技行业权重提升或推动港股长期结构性变化,资金连续4个交易日净流入港股科技ETF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9 14:18
港股科技ETF表现 - 港股科技ETF(513020)上涨近1.8%,连续4个交易日获资金净流入 [1] 港股科技市场动态 - 5月27日港股市场迎来科技企业上市热潮,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及全球领先优势的企业密集涌向港交所,推动港股向全球科技资本枢纽转型 [1] - 港股市场已形成完整金融体系,科技行业权重显著提升 [1] - 受益于全球对中国资产的重估及政策支持,港股正成为配置中国科技资产的战略要地,预计未来3年将进入科技牛市时代 [1] - 港股市场结构演进至中资科技时代,伴随18A、18C及"科企专线"等上市制度优化,更多优质科技企业将通过港股登陆国际舞台 [1] 港股科技板块概况 - 当前港股科技板块涵盖半导体、新能源、AI等核心领域,总市值达6.29万亿港元 [1] - 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超6000亿港元,流动性持续改善 [1] 港股通科技指数 - 港股科技ETF(513020)跟踪的是港股通科技(港元)指数(931573),该指数由国证指数公司编制 [1] - 指数覆盖信息技术、医疗保健等高科技领域,旨在综合反映港股市场中科技类上市企业的整体表现 [1]
异动盘点0529|联邦法院阻止特朗普关税生效,果链、出口、CRO概念上行;新车上市,小鹏涨超6%;Tempus AI造做空
贝塔投资智库· 2025-05-29 12:01
港股市场表现 - 众安在线月内累计涨幅超50%,稳定币法案利好其虚拟资产业务 [1] - 教育股集体上涨,中教控股涨超5%,新东方涨超2% [1] - 金山软件大跌超6%,Q1营收低于预期 [1] - 出口股走强,申洲国际早盘涨近5%,美联邦法院阻止特朗普关税政策生效 [1] - 黄金股集体走低,国际金价下跌至3250美元 [1] - 苹果概念股齐涨,瑞声科技、丘钛科技、舜宇光学涨超2% [1] - 君实生物再涨超6%,君适达新增两项适应症获批 [1] - 小鹏汽车涨超6%,MONA M03新版本上市一小时大定超1.2万辆 [1] - 泡泡玛特涨超4%,Labubu3.0引发全球现象级热潮 [1] - CRO概念股走强,药明生物涨超8%,药明康德、昭衍新药涨超4% [1] - 鸿腾精密盘中涨超6%,英伟达数据中心收入大涨超70% [1] - 同程旅行涨超4%,一季度首季净利润增长加速 [1] - 药明巨诺-B早盘涨超20%,瑞基奥仑赛第四项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受理 [1] 美股市场表现 - 英伟达盘后一度涨近6%,一季度业绩向好,预计2026财年二季度发货Blackwell Ultra [2] - C3.ai盘后飙升逾12%,25Q4营收同比增长26%至1.09亿美元 [2] - 赛富时盘后一度涨近6%,一季度营收98亿美元同比增长8%,上调全年营收指引 [2] - 惠普公司盘后一度大跌近15%,下调全年盈利预期因关税提高成本 [2] - Spero Therapeutics涨245%,尿路感染药物3期试验取得成功 [2] - 九紫新能大涨近25%,计划未来一年内收购1000个比特币 [2] - Joby Aviation大涨超28%,获丰田投资2.5亿美元 [2] - 中通快递涨超4.5%,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40.9% [5] - 满帮一度涨逾4%,一季度营业利润增长1.7倍 [5] - Tempus AI跌近20%,Spruce Point发布做空报告质疑其AI能力 [5] - 服装零售商爱芬奇涨近15%,财年展望反映关税不影响销售 [3]
固收周报:存款利率破1%对债市影响几何?-20250529
甬兴证券· 2025-05-29 11:0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存款利率下行短期有助于缓解银行净息差,长期可能导致存款流向股票和债券市场;存款利率破 1%标志着中国利率市场化进入新阶段,债市呈现结构性机会,需把握短期流动性宽松红利,警惕中期股债跷跷板效应,投资者应动态跟踪政策传导效果与经济复苏节奏,关注存单利率上行压力对债市情绪的压制 [4][6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利率债 - 流动性观察:2025 年 05 月 16 日 - 2025 年 05 月 23 日,央行净投放 12295 亿元,银行间和交易所资金价格多数上行,DR001 下行 6.61BP 至 1.5652%,DR007 下行 5.14BP 至 1.5860%,隔夜 GC001 上行 10.90BP 至 1.6700%,GC007 上行 7.00BP 至 1.7110% [16][21][23] - 一级市场发行:2025 年 05 月 19 日 - 2025 年 05 月 25 日,利率债发行 9683.22 亿元,净融资额 5480.79 亿元,国债募集 5578 亿元,政策性金融债募集 1620 亿元,地方政府债发行增加,募集 2485.22 亿元 [28] - 二级市场交易:2025 年 05 月 16 日 - 2025 年 05 月 23 日,国债 1、3、5、7 年期收益率下行,10 年期上行,10Y - 1Y 期限利差走阔;国开债 1、3 年期收益率上行,5、7、10 年期下行,10Y - 1Y 期限利差收窄 [34] 信用债 - 一级市场发行:2025 年 05 月 19 日 - 2025 年 05 月 25 日,信用债发行规模增加,新发行 881 只,规模 12482.16 亿元,净融资额 1296.54 亿元;资产支持证券发行只数占比最大,金融债发行额占比最高;AAA 级发行规模占比 78.13%;发行主要以 3 - 5 年以内为主;金融业发行只数最多 [43][45] - 二级市场交易:2025 年 05 月 16 日 - 2025 年 05 月 23 日,城投债和中短期票据到期收益率整体下行,AA 评级 5 年期城投债下行幅度最大为 8.84BP,AAA 评级 7 年期中短期票据下行幅度最大为 6.83BP [53] - 一周信用违约事件回顾:2025 年 05 月 19 日 - 2025 年 05 月 25 日,1 家企业主体信用债出现违约 [56] 大类资产周观察 - 欧美股指多数下行:2025 年 05 月 16 日 - 2025 年 05 月 23 日,美三大股指下跌,欧洲三大股指分化,亚太股指整体下跌 [57][58] - 美债收益率整体上行:2025 年 05 月 16 日 - 2025 年 05 月 23 日,1、3、5、7、10 年期美债收益率上行,10Y - 1Y 期限变动 6.00BP 至 36.00BP [60] - 美元指数走弱,非美货币走强:2025 年 05 月 16 日 - 2025 年 05 月 23 日,美元指数周跌 1.84%,英镑、欧元兑美元上涨,美元兑日元、人民币下跌 [62] - 周内原油回落,黄金价格上涨:2025 年 05 月 16 日 - 2025 年 05 月 23 日,黄金价格上涨,原油价格下跌 [64] 投资建议 存款利率下行短期缓解银行净息差,长期或使存款流向股票和债券市场;部分中小银行或发行 NCD 补充负债致短期存单利率上行;短期存款脱媒,部分资金流向债市推动短端利率下行,风险偏好强的资金流向权益市场;长期商业银行加速改革,拓展财富管理等业务 [65][67]
香港国际医疗健康周聚焦“银发经济”,人口老龄化有何新解法
南方都市报· 2025-05-29 10:48
香港在本周迎来"国际医疗健康周",举行了多场与医疗和保健相关的重要会议,汇聚全球医疗及保健力 量,共同拓展合作机遇。 第五届亚洲医疗健康高峰论坛、香港国际医疗及保健展本周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南都、N视频从主办 方获悉,香港贸易发展局5月2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本届亚洲医疗健康高峰论坛有来自42个国家及地 区、超过2900人参会,其中包括全球医疗卫生领域的政府官员及组织、科研工作者、投资者及企业领导 者,共同探讨医疗科技、银发健康、医健体系等方面的国际合作前景。而香港国际医疗及保健展则有 1.3万名买家入场,展示了全球最新的医疗健康器械、产品和应用方案,包括不少人工智能相关方案。 这两大活动汇聚整个产业链的行业参与者,包括科研技术、初创项目、投资研发、医疗仪器、产品制造 及服务,共举行了超过390场投资项目对接会议以及超过660场商贸配对会议,凸显香港作为区域医疗健 康枢纽优势。 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席林建岳表示,亚洲医疗健康高峰论坛和香港国际医疗及保健展促成了多项创新合作 与投资,为医疗健康产业注入新动能。彰显香港作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独特优势,积极推动医疗科技 发展。 人口老龄化呼唤新解法,"银发经济"前景可期 ...
agilon health(AGL) - 2025 FY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29 05: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现金流量超预期,年末账面现金约4.4亿美元,2025年预计消耗1.1亿美元,目标是到2027年实现现金流收支平衡 [49][50] - V28实施第三年,风险调整净增2%,克服了约3%的逆风,相当于总增长5% [25] - 2023 - 2024年成本趋势约为7%,2025年指南设定为5.3%,第一季度实际为5.5% [30][31]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运营MA和ACO REACH两个项目,ACO REACH最近公布的结果显示节省了约1.5亿美元,总节省率为13% [8] - 公司与3 - 5家支付方签订合同,2025年1月1日部分市场从5家减至4家 [39] - 2025年97%的会员补充福利大幅下降,40%的会员在2025年续约,50%在2026年续约 [47][48]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已进入12个州,拥有2200名初级保健医生、30多个合作伙伴关系,服务60多万老年患者,在质量和成本方面优于当地基准20% - 30% [4] - 2023 - 2024年新增会员各10万,2025年为2万,预计2026年为3 - 4.5万 [15][69][70]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与医疗集团和初级保健医生建立长期合作,将其从按服务收费模式转变为基于预算或风险的模式,推动向价值医疗的转型 [3][4] - 公司计划在2026年减少Part D暴露,争取更多质量激励,优化整体经济和补充福利 [44][46][47] - 公司将在现有业务范围内谨慎增长,同时拓展Medicare fee for service市场,目前渗透率为20% [70][71]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行业向价值医疗转变存在临界点,支付方和医生对此需求强烈,但宏观环境波动使公司增长放缓 [12][13][14] - 支付方对价值医疗的参与度和对话强度增加,公司在投标中会更谨慎评估风险 [18][19] - 公司认为V28政策推动行业向临床模式转变,与公司业务方向一致 [23][24][25]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的净推荐值在70 - 80之间,医生参与度高,公司专注于归因、疾病负担和质量等基础工作 [59][60] - 公司与医生的合作中,部分业务占医生会员的35% - 50%,收入占比达三分之二以上 [64] - 公司的ACO reach业务医疗利润率超过100美元/月/人,MA业务低50美元/月/人,长期目标为150 - 200美元/月/人 [77] - 公司的J曲线虽受宏观环境影响有波动,但长期利润率目标不变,2026年费率通知是个好开端 [82][83]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公司如何为关键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 - 公司以信任的PCP - 患者关系为核心,通过平台推动向价值医疗的转变,实现质量和成本的优化,与医生分享医疗利润 [6][7][8] 问题: 价值医疗的采用是否有临界点,行业目前处于什么阶段 - 存在临界点,公司进入风险较低的市场,推动支付方和医生转型,目前支付方和医生需求强烈,但宏观环境使增长放缓 [12][13][14] 问题: 支付方的参与度和对话有何变化 - 支付方的参与度和对话强度增加,高级团队参与,这是董事会的优先事项,公司在投标中会谨慎评估风险 [18][19] 问题: 公司的风险调整过程是怎样的,V28有何影响 - 公司以疾病负担计划为核心,通过多种审核流程确保诊断准确,V28推动行业向临床模式转变,今年风险调整净增2% [23][24][25] 问题: 行业内其他支付方对V28的影响有不同预期吗 - 目前还处于早期阶段,公司未发现与预期不同的情况 [28][29] 问题: 公司观察到的利用率趋势如何 - 2023 - 2024年成本趋势约为7%,2025年指南为5.3%,第一季度为5.5%,驱动因素与2024年相似 [30][31][33] 问题: 公司的财务数据管道和储备流程有何变化 - 公司在第一季度启用了财务数据管道,提供会员级别的详细信息,旧的储备流程被新流程取代,部分支付方尚未接入 [34][35][36] 问题: 公司在当地市场与多少支付方签约 - 平均每个市场与3 - 5家支付方签约,部分市场因决策减少至4家 [39] 问题: 公司的重新签约策略和进展如何 - 公司计划减少Part D暴露,争取更多质量激励,优化整体经济和补充福利,目前已取得一定进展 [44][46][47] 问题: 公司在改善现金流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未来有哪些计划 - 公司2024年末现金超预期,2025年预计消耗1.1亿美元,目标是2027年实现收支平衡,将通过签约、成本控制和清理应收账款等方式实现 [49][50][51] 问题: 公司的MA人群利用率行为有变化吗 - 利用率与预期一致,2024 - 2025年相对稳定,主要驱动因素是住院费用和Part B药物 [55][56][57] 问题: 公司如何激励医生,提供哪些基础设施和服务 - 公司通过归因、疾病负担和质量等基础工作激励医生,专注于复杂患者的识别和治疗,提供临床项目支持 [60][61][63] 问题: 公司与医生合作的业务占比和收入情况如何 - 部分业务占医生会员的35% - 50%,收入占比达三分之二以上,医生收入可翻倍 [64] 问题: 公司在拓展医生业务时,对公司稳定性有何要求 - 公司将在现有业务范围内谨慎增长,同时拓展Medicare fee for service市场,目前渗透率为20% [70][71] 问题: 医生团体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 - 部分医生团体希望保持独立,公司也看到与医疗系统合作的机会 [74][75][76] 问题: ACO REACH业务与传统全风险全球限额业务的经济和利润率有何差异 - ACO reach业务医疗利润率超过100美元/月/人,MA业务低50美元/月/人,长期目标为150 - 200美元/月/人 [77] 问题: 公司的J曲线未来会怎样 - 公司的J曲线虽受宏观环境影响有波动,但长期利润率目标不变,2026年费率通知是个好开端 [82][83] 问题: 公司在成本控制和结果改善方面有哪些机会 - 公司专注于多慢性病管理和临终关怀,可降低住院率和测试费用,肿瘤学也是一个机会 [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