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
搜索文档
汇付天下受邀出席第十四届中国支付清算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
搜狐财经· 2025-09-20 08:23
行业发展趋势 - 支付行业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阶段 传统模式难以适配数字时代发展需求 技术进步对产品架构 业务流程与客户体验带来重大革新 产业数字化催生支付后市场新需求 行业SaaS从单纯工具升级为数字生态重要连接点[3] - 数字化与国际化被视为破局核心路径 通过系统架构重塑 效能体验提升 管理精细化与商业模式转型实现数字化突破 依托出海解决方案 全球资金结算及汇兑增值服务拓展国际市场 形成双轮驱动助力可持续发展[3] 公司战略定位 - 公司作为支付领域技术和产品领军者 为企业提供全球收款 数据集成 资金管理等数字化解决方案[3] - 斗拱平台依托云原生技术架构 搭建涵盖全栈支付处理 数据集成 运营服务与软件开发的综合性平台 与数百家SaaS/软件公司建立生态连接 为品牌连锁 综合集团 互联网平台 跨境电商及出海企业高效定制场景化解决方案[3] 技术能力建设 - 构建云原生+大数据+区块链硬核支撑体系 率先实现100%云原生架构部署 2024年系统可用性达99.996% 保障业务稳定运行[4] - 大数据能力以连接器+数据处理+数据服务为核心 打通企业内外部数据链路 解决数据流通壁垒[4] - 成立业内首个区块链技术实验室 聚焦核心技术实用性突破 为跨境结算 资金安全等场景提供技术保障 截至2025年上半年累计获得613项知识产权[4] 智能化应用成果 - 构建AI Family体系全面升级客户服务全旅程 围绕客户全旅程搭建数字化运营体系[4] - 商户可通过自主进件系统完成快速注册 电子签约替代传统纸质合同 联调进度实时可视化[5] - ICS智能客服系统与工单处理进度跟踪功能结合 将售后问题一次解决率从60%提升至95% 平均联调时长从30天优化至9天 实现服务效率与客户体验双重提升[5] 未来发展愿景 - 公司将与行业各方协同发力 推动传统模式适应数字化新需求 营造规范健康的收单外包服务市场环境[5] - 共建公平可持续发展的行业竞争生态 携手共筑支付互联生态 共享数字金融未来 为现代支付体系建设与实体经济发展贡献更多力量[5]
数字人民币加速落地,支付市场格局或将重塑
搜狐财经· 2025-09-19 20:49
数字人民币发展现状与规模 - 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数字人民币已在全国341个城市实现常态化应用,覆盖人口超过12亿,累计开通个人钱包数量达到7.9亿个,交易总额突破4.3万亿元 [1] - 与2023年同期相比,交易规模增长了217%,用户活跃度提升了156% [1] - 截至2025年8月,全国已有超过1200万家商户支持数字人民币支付,较2024年底增长了85% [6] 政策支持与监管导向 - 央行联合银保监会发布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6年底,数字人民币在零售支付中的占比要达到25%以上,政府采购和公共服务领域支付占比达到60%以上 [3] - 央行将建立数字人民币专项考核机制,对商业银行和支付机构推广数字人民币的情况进行评估 [3] - 央行规定至2026年底,使用数字人民币结算的商户可享受零手续费优惠,相比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通常收取的0.3%-0.6%费率具有明显优势 [4] 应用场景渗透与用户接受度 - 2025年第二季度,数字人民币在公共交通、便利店、餐饮等小额高频场景的渗透率已达到18.7%,环比增长3.2个百分点,在部分试点城市特定商圈甚至超过30% [3] - 北京某知名购物中心数据显示,2025年7月份数字人民币支付占比首次超过20%,而去年同期仅为5.6% [4] - 数字人民币硬钱包支持"双离线支付"功能,在无网络环境下也能完成交易 [4] 对现有支付格局的影响 - 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合计占据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约90%的份额,但市场研究机构预测到2026年底数字人民币在移动支付市场的份额将达到20%-25%,意味着现有双寡头将共同损失约15%-20%的市场份额 [6] - 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已全面接入数字人民币服务,用户可以在平台上开通数字人民币钱包,支付宝还推出了"数字人民币+支付宝积分"的双重激励计划 [6] - 蚂蚁集团披露已有超过1.5亿支付宝用户开通了数字人民币钱包,占其活跃用户的约15% [7] 国际化进程与全球影响 - 2025年上半年,数字人民币已在香港、澳门、新加坡、泰国等地区试点跨境支付业务,累计跨境交易金额达到217亿元 [7] - 央行已与15个国家和地区的央行签署了数字货币合作备忘录,推动构建"数字货币走廊" [7]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报告预测到2027年全球约40%的央行将发行数字货币,数字人民币的先发优势将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新机遇 [8]
支付宝主体更名!加速迈入增长新周期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19 12:11
公司战略与治理升级 - 支付宝支付牌照主体公司更名为支付宝支付科技有限公司 支付宝App经营主体更名为支付宝(杭州)数字服务技术有限公司 支付和数字化两大业务板块更加清晰[1] - 主体更名是支付宝双飞轮战略推进下的公司治理升级 不影响用户服务和体验 支付宝品牌和App名称保持不变[1] - 更名举措是蚂蚁集团2024年3月启动的三大核心战略(AI First、支付宝双飞轮、加速全球化)及组织架构调整的延续 包括成立支付宝与数字支付两大事业群 相关业务直接向蚂蚁集团CEO汇报[3] 双飞轮战略实施进展 - 支付科技板块继续深化支付科技创新研发与应用 数字服务板块致力于在AI时代加大产品技术研发和开放合作 推动中国服务业数智化升级[5] - 支付宝碰一下功能在1年3个月内用户突破2亿 从0到1亿用时321天 从1亿到2亿耗时不到一半时间 支持场景超1000个 近1亿用户使用过多项服务[3][7] - 推出国内首个AI付功能 联合瑞幸咖啡首发上线 实现智能体内下单与支付全链路闭环 推出支付MCP Server、AI打赏服务、AI订阅付费等功能完善AI商业变现路径[11] 产品创新与用户体验 - 碰一下功能解决多元人群痛点:视障人群无需对准扫码框 老年人避免复杂操作 外国人可延续当地支付习惯 体现普惠设计理念[9] - 支付宝App上线AI服务入口探一下 链接上万种服务 推出出行、就业等多领域AI智能助手 缩短服务与用户距离[3][12] - AI健康应用AQ累计服务1.4亿用户 其中近60%来自小城乡镇 通过AI能力提供24小时专家咨询服务 助力医疗资源均等化[12] 业务规模与行业影响 - 支付宝出行年服务用户超6亿 累计服务超3亿车主 覆盖9大出行场景和100多种出行服务 发布景区、高速出行等几十款智能体[14] - 行业评论认为中国应用AI已达到非常高水平 从可用加速迈向好用 AI与支付深度融合成为焦点[9] - 支付宝推动三轮支付创新浪潮:快捷支付解决信任难题 扫码支付解决身份难题 AI支付解决体验难题 降低交易摩擦成本[15] 战略定位与未来展望 - 更名战略可类比财付通和微信在腾讯集团的分属角色 本质是公司治理和架构厘清[5] - 系列创新实践表明聚焦用户与商户需求、坚持开放协同才能在行业变革中持续领先[15] - 战略确定、产品创新、主体更名预示支付宝第三次跃迁正式启幕 开启下一阶段增长新周期[3][15]
汇付支付获批变更注册资本及高管
北京商报· 2025-09-19 11:29
北京商报讯(记者 岳品瑜 董晗萱)9月19日,据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更新的行政许可信息,同意上海汇 付支付有限公司变更注册资本为3亿元;同意上海汇付支付有限公司变更梁立明为副总经理,张皛为副 总经理兼合规负责人。 ...
独家丨亚马逊云前任大中华区一号位张文翊加入支付巨头Visa
雷峰网· 2025-09-18 17:58
人事任命 - Visa任命亚马逊云科技前任大中华区负责人张文翊担任大中华区高级副总裁及集团总经理[1][2] - 张文翊拥有半导体 在线零售 云计算等领域30多年工作经验 曾任职英特尔 亚马逊等科技公司[4] - 其职业经历包括1993年加入英特尔担任软件设计工程师及多项市场管理职位 2013年加入亚马逊负责Kindle中国业务 2016年升任亚马逊中国总裁 2019年担任AWS大中华区负责人 2023年10月转任生成式AI全球推广营销[4] 公司背景 - Visa为全球支付巨头 成立于1958年 总部位于美国 业务覆盖超200个国家和地区[4] - 在全球银行卡支付市场 Visa与万事达形成双寡头格局 两者合计占据约80%市场份额[4] - 在中国市场以跨境支付为核心业务 已深耕近40年[4] 行业挑战 - 金融行业属于强监管及政策敏感领域 新任管理者相对缺乏金融垂直行业直接经验可能面临挑战[5]
谷歌联合 Coinbase 推 AP2 协议,智能体现在能自主支付了
36氪· 2025-09-18 10:47
协议概述 - 谷歌与Coinbase联合发布开放支付协议AP2 旨在使AI智能体能够自主安全地进行支付 [1][2] - 协议解决AI代理支付中的三大核心挑战:授权验证 意图真实性确认和问责机制界定 [4][7] - 超过60家支付和科技公司参与推动 包括万事达 PayPal 美国运通等行业领导者 [7][17] 技术机制 - 引入"授权指令"(Mandate)概念 作为加密签名的数字合同 记录用户指令细节如商品类型 价格上限和触发条件 [8] - 支持两种场景流程:人在场时需实时签署"购物车授权指令" 人不在场时可预签"意图授权指令"实现全自动购买 [12][13] - 通过x402支付轨道整合稳定币支付 使AI智能体具备加密钱包地址 支持小额高频微支付场景 [14][15] 生态合作 - 合作方覆盖支付巨头(万事达 美国运通) 技术服务商(Salesforce ServiceNow)和区块链机构(以太坊基金会 MetaMask) [17] - 协议设计兼容信用卡与加密货币支付 避免技术碎片化 为全球智能商务提供互操作基础 [21] 应用前景 - 当前支持实物商品和常规服务 医疗教育等复杂资质领域尚未接入 [22] - 欧盟将协议纳入高风险AI类别 要求交易记录保存至少10年并配备实时监管接口 [22] - 推动智能体经济发展 未来可实现AI代理全流程自主购物与服务采购 形成机器驱动的微服务市场 [23]
跨境支付的牌照竞赛
北京商报· 2025-09-18 10:12
支付"卷"向海外,布局海外业务牌照成为重要一环。9月17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全球化跨境支付 服务平台CoGoLinks结行国际日前宣布,其海外主体公司递交的验收材料已通过迪拜金融服务管理局 (DFSA)审核,正式在阿联酋获得"金钱服务许可"。 据了解,CoGoLinks结行国际是结行科技集团的子品牌,主要在跨境贸易领域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服 务范围涵盖跨境电商、传统外贸、服贸出海等领域。在中国境内,CoGoLinks结行国际的支付牌照由兄 弟品牌随行付持有,公司业务类型为储值账户运营Ⅰ类、支付交易处理Ⅰ类(除吉林省、辽宁省、浙江 省、福建省、黑龙江省以外地区)。 围绕本次获牌,CoGoLinks结行国际回应北京商报记者表示,阿联酋作为中东地区的金融与贸易核心, 是该地最具活力的经济体之一,中国跨境支付平台在阿联酋的支付牌照落地,将有助于推进阿联酋的数 字化支付普及率再次提升,也使中国支付产业出海的进程再次向前迈进一步。当前,CoGoLinks结行国 际已在中国香港、美国、阿联酋获得了支付牌照,同时获得了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原则性批复,准许推进 新加坡大型支付机构牌照的筹备工作。 近年来,随着中国跨境电商与出海 ...
首批机构接入“统一网关” 跨境支付“一点对接”进展顺畅
上海证券报· 2025-09-18 03:28
统一网关建设进展 - 中国人民银行支持符合条件的市场机构通过统一网关开展跨境二维码支付业务[1] - 统一网关由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牵头建设 提供统一技术接口和跨境交易信息转接分发服务[2] - 自7月底上线试运行以来 业务量已达198.1万笔 金额4.27亿元[3] 参与机构接入情况 - 蚂蚁集团已支持七大品牌国际银行卡和12个国家地区31个电子钱包在华使用[2] - 腾讯将接入WeChat港币钱包 PayPal Venmo等多家海外钱包[2] - 汇付天下成为首个完成与统一网关技术调通的支付机构[3] - 越南NAPAS 马来西亚PayNet 土耳其Aktif Bank等境外机构已与腾讯签署合作备忘录[3] 技术架构与功能设计 - 统一网关形成跨境二维码支付服务的对外统一接口 解决多头连接标准不一问题[4] - 不直接处理资金结算 而是在机构层面发挥支付交易信息高效转换传递作用[5] - 技术支持主扫与被扫两种方式 逐步实现各类消费场景一码通行[5] 市场影响与生态协同 - 统一网关有利于降低跨境移动支付对接难度 避免重复建设与资源浪费[5] - 构建高效双向桥梁 对外无缝对接境外机构 对内深度融入商户日常经营[6] - 促进旅游商贸和文化交流 提升外籍人士来华支付便利性和体验[6]
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有何影响
北京商报· 2025-09-18 00:54
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进展 - 中国人民银行支持境内外机构通过统一网关开展跨境支付合作 以提升跨境支付效率和体验[2] - 统一网关于2024年7月底上线试运行 支持符合条件的市场机构接入开展跨境二维码支付业务[6] - 网关系统支持交易信息转接的实时处理 跨境支付业务高效有序且用户端无感[7] 参与机构及业务范围 - 腾讯通过微信支付开放"外包内用"服务 支持境外钱包在中国境内使用微信支付二维码[1][3] - 蚂蚁集团通过支付宝支持7大品牌国际银行卡及12个国家地区的31个电子钱包在华使用[4] - 交通银行 汇付天下 拉卡拉 嘉联支付 乐刷 通联支付等支付机构已调通网关能力实现进阶[1] 技术合作与接入情况 - 腾讯将接入WeChat港币钱包 PayPal Venmo 蒙古国Hipay 新加坡LiquidPay 越南Zalopay等海外钱包[3] - 腾讯已与越南NAPAS 马来西亚PayNet 土耳其Aktif Bank 老挝BCEL One 东南亚GrabPay等机构签署合作备忘录[3] - 蚂蚁国际成为首批参与统一网关业务试点的机构 近期新增印尼 乌兹别克斯坦 泰国等地区钱包[3][4] 行业影响与效率提升 - 统一网关解决原有"两两对接"模式导致的标准化不足 重复建设及合作链路互不兼容问题[6] - 技术对接复杂性降低 境外钱包可通过统一网关实现"一次对接 多方使用"[7] - 开发和维护成本降低 资金清算效率提升 避免市场碎片化并增强支付产业国际竞争力[6][7] 用户端与商户端体验 - 境外用户无需额外注册 使用原有钱包App即可扫描中国商户收款码消费[7] - 商户端延续原有收银习惯和收单流程 一码可收各类境外钱包覆盖更多入境客源[7] - 支付体验顺畅 主要改造工作由微信支付 支付宝和相关聚合码牌服务商合作完成[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