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酒店投资
icon
搜索文档
Sonim Technologies Special Committee Determines Latest Orbic Proposal to be Inferior to Social Mobile Transaction Amidst Ongoing Strategic Review
Newsfile· 2025-07-03 04:17
Sonim Technologies Special Committee Determines Latest Orbic Proposal to be Inferior to Social Mobile Transaction Amidst Ongoing Strategic ReviewOrbic proposal remains conditional, uncertain, and unlikely to maximize value for Sonim stockholdersJuly 02, 2025 4:17 PM EDT | Source: Sonim Technologies, Inc.San Diego, California--(Newsfile Corp. - July 2, 2025) - Sonim Technologies (NASDAQ: SONM) today announced that its Special Committee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s (the "Special Committee") has con ...
INVESTOR ACTION NOTICE: Moore Law PLLC Encourages Investors in Hayward Holdings Inc. to Contact Law Firm
GlobeNewswire News Room· 2025-07-03 04:17
NEW YORK, July 02, 2025 (GLOBE NEWSWIRE) -- Moore Law, PLLC, a shareholder litigation law firm located on Wall Street, is investigating potential claims against: Hayward Holdings, Inc. (“Hayward”) (NYSE: HAYW)  Shareholders should email Fletcher@fmoorelaw.com; please contact only if shares acquired before October 27, 2021 The investigation concerns several alleged false and/or misleading statements or omissions that led to a decline in stock value. Some of these statements or omissions include that: Haywar ...
人形机器人产业浪潮初起 公司将持续投入
中国证券报· 2025-07-03 04:16
公司战略布局 - 领益智造在深圳福田总部举办机器人战略发布会,展示"三位一体"战略布局、组装产线与产品矩阵,并首次完整展示具身智能应用落地开发成果 [1] - 公司定位人形机器人业务为"三位一体"具身智能:专注核心零部件及总成研发设计、打造全方位硬件服务、提供工业应用场景落地开发 [3] - 计划未来三年每年对人形机器人业务研发投入不少于2亿元,现有业务保持盈利支撑新赛道投入 [4] 行业前景与定位 - 人形机器人产业被视为继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十万亿元级别赛道,目前处于类似手机"大哥大"的早期阶段 [1][2] - 公司目标成为全球前三的具身智能硬件制造商,以消费电子业务为基础拓展机器人领域,未来形成消费电子、汽车、机器人三足鼎立格局 [1][2] - 东方证券认为公司将从消费电子零部件供应商转型为机器人整体硬件制造及ODM领军者,提供一站式服务 [4] 技术研发与产能规划 - 变更募集资金用途新增5000万元投入"人形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及整机代工升级项目",研发结构件、关节模组、灵巧手等核心部件 [2] - 已具备头部总成、灵巧手总成、四肢总成等核心硬件供应能力,拥有联合开发和整机组装成熟经验 [4] - 当前拥有约20条机器人手工组装线,计划扩建至数百条自动化线,2024年完成100台机器人产品研发与应用 [5] 产业链合作与场景落地 - 向具身智能头部企业开放全球58个制造基地的工业场景,覆盖搬运、装配、质检等上千细分场景 [5] - 与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战略合作,成立东莞领智创新机器人科技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元)推动生态建设 [6] - 强调不独占市场,通过多场景经验积累赋能客户,采取开放合作模式共建产业链 [5][6] 核心竞争优势 - 依托消费电子领域20年经验,具备研发设计、材料、设备加工到整机组装的产业链整合能力 [3][4] - 四大独特优势:全面工艺制程、深厚自动化积累、丰富应用场景、领先全球化布局 [4] - 2022-2024年研发投入持续高位,分别为20.94亿元、18.08亿元、19.75亿元 [4]
广东上市公司全球化战略提速
中国证券报· 2025-07-03 04:16
● 本报记者 武卫红 今年以来,广东上市公司全球化战略进一步提速,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加速在海外市场布局,以巩固和 提升在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中的地位。 深化全球化战略 6月30日晚间,亿纬锂能发布公告称,公司已向港交所递交了发行H股并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的申 请,中信证券为独家保荐人。亿纬锂能成立于2001年,2009年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经过20多年发展, 公司已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锂电池平台公司,在消费电池、动力电池、储能电池三大业务领域均取得 国际领先地位,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生活、绿色交通、能源转型等领域。 近年来,亿纬锂能国际化战略不断深化。截至目前,公司在全球共有8个生产基地及两个在建生产基 地,销售公司和办公室覆盖全球7个国家及地区,售后服务网点覆盖全球18个国家及地区。按照规划, 亿纬锂能拟将此次IPO募集的资金主要用于海外生产基地建设和全球产能布局等重点项目,提升其国际 交付能力与全球客户服务水平,进一步巩固公司在全球新能源产业链中的地位。 作为锂电池行业的头部企业,亿纬锂能加快布局海外市场,是近年来广东上市公司不断深化全球化战略 的缩影。日前,记者在佛山市走访调研了解到,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变革 ...
丸美生物:创新驱动 向美妆科技企业战略转型
中国证券报· 2025-07-03 04:16
近期,丸美生物成功通过ISO56005《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能力》二级认证。丸美生物董事长兼首席执 行官孙怀庆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公司将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发展引擎,致力于打造具 有国际影响力的美妆科技企业。 创新驱动发展 ● 本报记者 武卫红 据公开资料,《创新管理—知识产权管理指南(ISO56005)》管理体系是我国提出并推动制定的首个 国际知识产权管理标准,适用于企业提升知识产权管理效能和创新能力。该标准以创新价值实现为核心 导向,坚持创新管理与知识产权的深度融合,将知识产权管理活动嵌入创新全过程,通过明确创新过程 中的知识产权管理目标、方法和路径,全面提升创新效率、创新质量和创新效益。 近年来,丸美生物构建了一套以知识产权和大数据分析为核心的系统化创新管理体系,推动公司实现 从"经验式研发"到"系统化创新"的战略升级。据介绍,公司此次获得该项国际标准二级认证,标志着公 司具备将知识产权转化为商业竞争力的系统化能力,并进入全球美妆行业在创新管理与知识产权融合领 域的第一梯队。 作为深耕抗衰老赛道20多年的美妆企业,丸美生物以全球领先技术为基础,以"科技驱动的美与健康"为 使命,坚持"科技+品牌 ...
广州天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提起诉讼的公告
中国证券报· 2025-07-03 04:16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 漏。 1、各方主体 九江天赐成立于2007年10月30日,拥有液体六氟磷酸锂生产工业化技术,为保护公司的商业秘密,九江 天赐建立了完善的保密管理制度和保密措施。 被告九李胜于2017年8月23日进入原告九江天赐工作,与九江天赐签订了《劳动合同》《商业保密、竞 业限制协议》等,于2021年5月20日从九江天赐离职。其在九江天赐工作期间先后担任电池生产部工艺 技术总监、总工程师等职务。为了获取非法利益,被告九李胜违反保密义务,伙同被告人七郑飞龙与被 告一浙江永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被告三何人宝达成合作协议后,被告一至被告五将其通过收买的不正 当手段非法获取的原告液体六氟磷酸锂工艺技术资料运用于被告二邵武永太高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3.4 万吨液体锂盐产业化项目中。该项目由被告四王国超、被告五邵鸿鸣具体负责,并由被告十浙江美阳国 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进行项目产线设计,并由被告六上海桦置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由郑飞龙、被 告八姜存华与何人宝成立,实控人为何人宝)承接项目部分。 特别提示: 3、涉案金额:预期经济损失人民币88,71 ...
黄金多头净仓位降至近4个季度低位
中国证券报· 2025-07-03 04:16
● 本报记者 葛瑶 作为全球主要投资金币之一,美国铸币局发售的鹰扬金币吸引了大量美国散户投资者。伴随金价持续走 高,今年以来金币销量持续下滑,截至4月末累计销量为10.2万盎司,远低于去年同期的18.5万盎司。美 国铸币局的网站显示,2025版一盎司鹰扬金币的官方售价为每枚4220美元。美国贵金属交易所 (APMEX)等主流在线交易平台上的同款金币售价显著低于官方定价,APMEX最低报价仅为3468.29 美元,相当于官方价格的82%。 与此同时,黄金ETF出现资金净流出迹象。世界黄金协会最新数据显示,5月以来,亚洲投资者一改此 前大幅增持态势,开始逐渐减持黄金ETF,5月净卖出4.8吨。进入6月,在有数据统计的三周中,亚洲 资金有两周呈现净流出状态,其中6月20日当周净卖出1.6吨。拉长到上半年来看,随着金价在4月下旬 创下高点后回落,SPDR黄金ETF的黄金持有量同步出现明显回落。 东证期货宏观策略首席分析师徐颖认为,金价近期震荡主要源于地缘风险缓和及美联储政策预期变化。 美国经济尚未进入衰退,通胀预期仍高于目标,美联储维持鹰派立场,市场对年内降息预期集中在9 月,但内部存在分歧。黄金投机净多仓下降4.5 ...
上半年南向资金净流入额已接近去年全年
中国证券报· 2025-07-03 04:16
● 刘英杰 谭丁豪 上半年,港股市场表现亮眼,南向资金加速流入。行业方面,非必需性消费、金融业、医疗保健业等成 为南向资金配置焦点。 分析人士认为,在经历前期调整后,港股市场估值优势逐步显现,恒生指数和国企指数市盈率均处于历 史低位,具备较高的安全边际和配置价值。 南向资金大幅净流入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南向资金今年以来净买入金额达到7311.93亿港元,接近去年全年的 8078.69亿港元。 上半年,从港股通行业资金流向变动情况看,在港股12个行业板块中,南向资金净流入前五的行业分别 是非必需性消费、金融业、资讯科技业、医疗保健业和电讯业。 值得注意的是,南向资金集中抢筹非必需性消费和金融业,净买入金额分别为3159.27亿港元和2788.02 亿港元;资讯科技业和医疗保健业紧随其后,净买入金额分别为1241.85亿港元和1209.22亿港元。 天风证券研究所策略首席分析师、政策研究院院长吴开达表示,近期南向资金表现较为活跃,表明投资 者信心增强,风险偏好提升。外部不确定性因素暂时告一段落,有望提升市场整体风险偏好。美联储年 内利率决议或更早地向市场释放流动性,预计后续市场情绪依然较为乐观。 ...
银行板块年内普涨机构看好中长期配置价值
中国证券报· 2025-07-03 04:16
银行板块表现 - 截至7月2日42家A股上市银行中有40家年内股价实现上涨其中浦发银行青岛银行涨幅超30%江苏银行兴业银行厦门银行中信银行等9家涨幅超20% [1] - 当前申万银行指数股息率超5%仅次于煤炭行业国有大行加权平均股息率远超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 [1] - 2024年A股上市银行现金分红总额将达6319.56亿元相较2023年增幅为3.03%六家国有大行为分红主力2024年现金分红总额合计将超4200亿元 [2] 资金配置动态 - 险资举牌案例中举牌标的多为银行股包括中信银行H股邮储银行H股招商银行H股农业银行H股以及杭州银行 [2] - 中央汇金等机构增持以沪深300ETF为代表的指数型产品高权重的银行板块持续受益 [2] - 险资加大对银行股配置力度受政策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推动也源于保险机构负债端余额快速增长与资产端非标到期导致资金欠配的压力 [2] 行业前景展望 - 下半年险资对高股息银行股的配置意愿或持续指数型基金规模或从快速增长转为稳健增长公募基金改革方案落地后主动权益类基金料提高银行股持仓占比 [3] - 银行板块估值仍偏低具备配置价值优质地区城商行有望维持高景气度支撑当地城商行信贷投放 [3] - 资产端利率处下行通道负债端成本改善是稳息差的重要抓手定期存款占比高的银行或受益银行中收有望自低基数回稳 [3]
券商上半年股份回购金额同比增超10倍
中国证券报· 2025-07-03 04:16
券商回购动态 - 2025年上半年7家上市券商合计回购1.91亿股,金额达20.28亿元,同比激增1058.86% [1][2] - 东方证券累计回购2670.32万股(占总股本0.31%),支付2.50亿元,系2024年3.11亿元回购后的新一轮动作 [1] - 国泰海通以5922.44万股(0.34%股本)和10.51亿元回购规模居首,回购股份拟用于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 [2] 市值管理举措 - 多家券商发布"提质增效重回报"方案,重点包括加强现金分红预期、制定市值管理制度 [1][2] - 中泰证券等强调以提升业绩和股东回报为核心,规范市值管理行为并与股东分享发展成果 [2] 二级市场表现 - 券商指数上半年累计下跌3.02%,东吴证券、信达证券、中国银河逆势上涨超10% [2] - 板块在2024年9-11月强势上涨后,2025年上半年呈现区间震荡态势 [2] 行业基本面展望 - A股日成交额持续超万亿元,主要指数收涨背景下,券商业绩修复趋势有望延续 [3] - 证监会《证券公司分类评价规定》修订或将促进行业集中度提升,强化机构定价权 [3] 投资机会聚焦 - 龙头券商及牌照丰富、变现能力强的券商被重点看好 [1][3] - 国信证券收购万和证券案例显示,未来券商整合将更关注经营效率提升和业务协同效果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