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电器

搜索文档
"去代转正”!安徽一老牌上市公司任命新总裁
搜狐财经· 2025-09-15 20:09
公司人事变动 - 汤有道被正式聘任为公司总裁 任期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至本届董事会届满之日止[1] - 汤有道此前已代理总裁职务10个月 于2024年11月22日开始代行总裁职责[5] - 前任总裁钟明于2024年11月因个人工作变动原因辞去总裁职务 但仍保留董事及多个委员会委员职务[4][5] 高管背景信息 - 汤有道持有公司A股股票800,000股 与控股股东四川长虹及其他重要股东无关联关系[10] - 汤有道1970年7月出生 拥有武汉工业大学工业管理工程学士学位 在公司历任驻外营销经理至副总裁等多个职务[9] - 其职业轨迹覆盖营销管理、海外业务和冰洗产品线管理等核心业务领域[9]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83年 是中国最早的家电制造商之一 1993年10月18日在深交所上市[10] - 产业布局覆盖冰箱(柜)、洗衣机、空调、生活电器、生物医疗和商用冷链等产品[10] - 产品销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国内冰箱市场排名前五[10] - 获得国家级绿色工厂、工信部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企业和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等资质认证[10]
格力电器上半年盈利微增1.95% 多品类拓展成效几何?| 财报解读
中国能源网· 2025-08-29 15:14
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973.25亿元,同比下降2.46% [2] - 归母净利润144.12亿元,同比增长1.95% [1][2] - 经营现金流净额大幅增长453.06% [4]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由-23.36亿元降至-342.75亿元,同比降幅1366.95% [4] 业务结构 - 消费电器板块营收762.79亿元,占比78.38%,同比下降2.17个百分点 [2] - 工业制品及绿色能源占比9.85%,智能装备占比0.32% [2] - 消费电器板块毛利率出现小幅下滑 [2] 战略实施 - 已完成超800家"董明珠健康家"门店升级 [3][4] - 境外市场已在香港开设旗舰店 [3] - 公司年内门店升级目标为3000家 [4] - 正持续推进各城市旗舰店建设与筹建 [3] 信息披露 - 公司自2024年年报起将收入构成分类由7大类调整为5大类 [3] - 不再单独披露空调及生活电器业务的营收和毛利率数据 [3] - 半年报未对具体业务的营收、利润及增速数据作出披露 [3] - 多品类战略对经营层面的影响难以从财务数据直接评估 [1][2][3]
万和电气发布“1211”产业战略,新增“全球运营”战略主轴
环球网· 2025-08-28 18:49
战略愿景升级 - 公司宣布未来战略愿景为专注于热水与采暖赛道 立志成为全球热水采暖综合解决方案的集成者 领先者乃至领导者 并向能源管理公司转型 最终成为世界级新能源科技公司 [1] - 目标定位体现公司以创新与全球化驱动转型升级的战略决心 [1] 产业战略升级 - 公司发布全新"1211"产业战略 构建"一体两翼一引擎一底座"产业生态新格局 [2] - "一体"指主业由燃气具升级为多能源布局的采暖与热水 [5] - "两翼"指做大做强厨房电器与生活电器两个核心侧翼 同时发展净水产业 用水家电链接厨房和卫浴空间 [5] - "一引擎"指单列并强化热泵产品的研发与制造能力 [5] - "一底座"指新增工业技术发展底座 为自身产业 机器人 新能源及光伏储能等前沿产业提供解决方案与服务 [5] - 战略升级核心是推动公司从全球燃气具领导品牌向全球热水采暖综合解决方案集成者转型 [5] 运营体系升级 - 在原有三大战略主轴基础上新增"全球运营"战略主轴 构建"四轮驱动"新运营体系 [5] - 国际化被视为最具确定性的增长路径 [5] - 公司已通过泰国 埃及生产基地实现"制造出海" 并借助跨境电商布局海外发达市场夯实"品牌出海"基础 [7] - 未来将择机推动"资本出海" 系统构建海外资本平台 通过强化国际融资 跨境并购与全球化人才激励支撑深度全球化 [7] 管理体系升级 - 公司发布VBS 2.0卓越运营管理体系 包含战略管理体系 增长体系和ESG体系三层架构 [7] - 增长体系覆盖有机增长与无机增长 实现内生能力与外延扩张的双轮驱动 [7] - 通过该体系持续夯实国内与国际双循环运营能力 实现绿色 健康 低碳的高质量增长 [7] 竞争维度转型 - 公司认识到未来市场竞争是生态体系竞争 正从单一产品转向生态体系竞争 [7] - 积极推动以热水和采暖系统为核心 协同厨房 卫浴场景 构建"多场景 全流程"的生态服务平台 [7] 产品研发创新 - 公司与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深度合作推出航天技术新品 [8] - 新品汇聚公司在节能 舒适 安全性及前瞻能源技术上的优势 诠释"向上更可靠"品牌精神 [8] - 公司完成从产品技术到生态布局的全面进化 体现中国制造向高端化 全球化迈进的坚定方向 [8]
格力电器股价微跌0.29% 公司回应空调线上销量争议
金融界· 2025-08-19 04:08
股价表现 - 格力电器股价报47 65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 14元 跌幅0 29% [1] - 盘中最高触及48 25元 最低探至47 51元 [1] - 成交额达17 69亿元 [1] 公司概况 - 公司是国内家电行业代表性企业 主营业务涵盖家用空调 中央空调 生活电器等产品的研发 生产和销售 [1] - 公司总部位于广东珠海 是深成500指数成分股之一 [1] 市场动态 - 公司市场总监朱磊回应"小米空调线上销量超越格力"传闻 表示7月格力空调线上市场份额仍保持领先 [1] - 7月格力空调线上市场份额为17 65% 排名第二 小米市场份额15 73% 排名第三 [1] - 格力空调已连续16年保持顾客满意度第一 [1] 资金流向 - 8月18日主力资金净流入6069 77万元 占流通市值的0 02% [1] - 近五个交易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出5925 54万元 [1]
品牌商家在淘宝闪购扩大生意半径 66个非餐品牌月成交破千万元
证券日报网· 2025-08-12 19:49
淘宝闪购业务表现 - 7月份淘宝闪购月成交突破百万元的品牌商家达395个 突破千万元的品牌商家达66个 覆盖3C数码 美妆个护 运动户外 服饰 百货 母婴 宠物等多个品类 [1] - Apple授权专营店接入超过3000家 屈臣氏门店接入超过3800家 名创优品门店接入4500家 小米门店接入达7000家 [1] - 门店发货与30分钟达的即时消费体验帮助品牌商家扩大生意半径 [1] 品牌商家增长数据 - 小米之家在淘宝闪购的日均订单相比5月份上线之初增长4倍 智能手表 电脑硬件 生活电器等热销品类环比增速翻数倍 [5] - 名创优品接入门店中超半数7月份成交翻倍 1000多家门店成交翻两倍 新客占比达78%以上 重庆 佛山 东莞 珠海 沈阳 长春等城市增长显著 [5] - 7月份新入驻品牌数量增长110% 新上线非餐品牌门店超过12000家 [5] 新商家入驻与战略价值 - 8月份快消品牌联合利华 美妆品牌自然堂 服饰品牌古今 母婴品牌英氏YeeHoO 基诺浦等新商家持续涌入 [5] - 淘宝闪购被品牌方视为实体门店零售数智化升级与线上线下全域数字化的战略举措 提供远场电商与近场零售深度融合的经营阵地 [5] - 平台三大核心价值包括重构消费场景解决突发需求 激活全域会员提升复购率 盘活实体网络降低履约成本开拓近场零售市场 [5] 平台生态建设 - 淘宝闪购在多平台良性竞争格局下构建覆盖全品类 全场景的零售生态 带动品牌商家生意稳定增长 [6]
淘宝闪购:66个非餐品牌月成交破千万
新浪科技· 2025-08-12 11:35
淘宝闪购平台表现 - 395个非餐品牌商家月成交突破百万 66个品牌破千万 覆盖3C数码 美妆个护 运动户外 服饰 百货 母婴 宠物等多个品类[1] - Apple授权专营店超3000家 屈臣氏门店超3800家 名创优品门店4500家 小米门店达7000家接入平台[1] - 7月新入驻品牌数量增长110% 新上线非餐品牌门店超12000家[1] 品牌商家增长数据 - 小米之家日均订单相比5月增长4倍 智能手表 电脑硬件 生活电器等品类环比增速翻数倍[1] - 名创优品超半数门店成交翻倍 1000多家门店成交翻两倍 新客占比达78%以上 重庆 佛山 东莞 珠海 沈阳 长春等城市增长显著[1] - 联合利华 自然堂 古今 英氏YeeHoO 基诺浦等快消 美妆 服饰 母婴品牌8月新入驻平台[1] 商业模式特征 - 采用门店发货结合30分钟达的即时消费体验 帮助品牌商家扩大生意半径[1] - 平台覆盖多个零售品类 聚焦非餐饮品牌商家实现增单增收[1]
品牌商家在淘宝闪购扩大生意半径,66个品牌月成交破千万
观察者网· 2025-08-12 11:00
淘宝闪购平台表现 - 淘宝闪购月成交突破百万的非餐品牌商家达395个 其中66个品牌突破千万 覆盖3C数码 美妆个护 运动户外 服饰 百货 母婴 宠物等多个品类 [1] - 接入平台的品牌门店数量显著:Apple授权专营店超3000家 屈臣氏门店超3800家 名创优品门店4500家 小米门店达7000家 [1] - 7月新入驻品牌数量增长110% 新上线非餐品牌门店超过12000家 8月持续吸引联合利华 自然堂 古今 英氏YeeHoO 基诺浦等新品牌入驻 [5] 品牌业绩增长数据 - 小米之家在淘宝闪购的日均订单相比5月上线初期增长4倍 智能手表 电脑硬件 生活电器等品类环比增速翻数倍 [4] - 名创优品7月超半数门店成交翻倍 1000多家门店成交翻两倍 新客占比达78%以上 重庆 佛山 东莞 珠海 沈阳 长春等城市增长显著 [4] - 屈臣氏618期间单日订单接近5万单 创近年新高 近场订单带动天猫官方旗舰店整体订单相比日常增长5倍 7月获美妆个护行业订单量和成交额双第一 [5] 即时零售模式优势 - 门店发货结合30分钟达的即时消费体验有效扩大品牌商家生意半径 [1] - 近场配送满足用户应急需求(如移动电源 数码配件) 改变消费习惯的同时为门店带来新客和创收 [4] - 平台流量势能与品牌供应链优势结合 扩大线下门店服务人群和商品适配度 实现三方共赢 [4] 平台生态与战略价值 - 品牌入驻后可同步在淘宝 高德地图 支付宝 饿了么等阿里系平台获得曝光 大幅提升销售机会 [6] - 形成"远场旗舰店+近场闪电店"互补模式 打通线上线下零售生态 [7] - 重构消费场景解决突发需求 激活全域会员提升复购率 盘活实体网络降低履约成本 [7] - 构建覆盖全品类全场景的零售生态 在多平台良性竞争格局下带动品牌商家稳定增长 [7]
广东推动超4.4万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中国新闻网· 2025-07-31 17:51
广东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进展 - 广东累计推动超4.4万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1] - 广州、深圳、东莞、中山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 全国率先启动14个省级试点城市建设 [1] - 推动轻工纺织、家电、食品饮料等30多个细分行业加快数字化改造 [1] 传统产业经济地位与结构变化 - 广东制造业31个行业大类、4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大部分来自传统产业 [1] - 该省产量居全国第一的160多种工业产品大部分来自传统产业 [1] - 传统产业正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2] 产业政策与竞争力提升 - 推动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家电、汽车、石化等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1] - 多数产业领域资产及营收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体现较强产业韧性和升级态势 [2] 产业链协同转型挑战与建议 - 美的作为家用制冷设备、厨房电器等产业链"链主"企业 面临上下游数字化水平参差不齐、系统互不兼容问题 [2] - 建议建设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 提供低成本模块化数字化解决方案 [2] - 建议打造产业链协同统一数字化平台 实现信息共享与流程优化 [2]
青岛澳柯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主体等级获“AA”评级
搜狐财经· 2025-07-09 17:35
公司评级与信用状况 - 青岛澳柯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主体等级获"AA"评级,信用水平在未来12~18个月内将保持稳定 [1][2] - 公司优势包括制冷产业链完整、产品市场竞争力强、掌握多项核心制冷技术、商用冷链客户质量优、海澳芯科纳入合并范围改善财务指标、股东背景良好及2024年获得股东股权表决权委托 [1] - 公司劣势包括主业对经销渠道依赖、2024年盈利和经营获现水平弱化、债务接续依赖外部融资、母公司财务杠杆高位、少数股东权益占比高、关联方往来款规模大且账龄长、对外担保余额大带来资产减值及或有风险 [1] 公司背景与股权结构 - 公司由青岛市国资委于2017年1月出资成立,注册资本9.70亿元,2021年2月青岛市国资委将100%股份无偿划转至海发集团,控股股东变更为海发集团 [2] - 公司核心资产为控股上市子公司澳柯玛股份(600336 SH),自2020年11月起对澳柯玛股份实现实际控制 [2] 主营业务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制冷电器、生活电器、洗衣机、空调等产品领域,并开展大宗商品贸易业务 [2] - 2024年全年实现营收132.07亿元 [2]
惠而浦半年预盈2.05亿增559% 加强创新五年研发费7.21亿
长江商报· 2025-07-07 06:40
业绩表现 - 公司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2.05亿元,同比增加559%,扣非归母净利润1.94亿元,同比增加857% [1][2]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2.15亿元,同比增长36.07%,归母净利润1.16亿元,同比增长1029.06%,扣非归母净利润1.11亿元,同比增长1199.87% [1][2] - 2024年营业收入36.5亿元,同比下降8.8%,归母净利润2.02亿元,同比上升148.7%,扣非归母净利润1.79亿元,同比上升74.8% [2] 盈利能力提升驱动因素 - 研发创新带动主营业务增长,优化产品结构、降本增效提升盈利空间 [1] - 2025年上半年高端产品占比从2024年的18%提升至28%,平均单价较行业均值高12% [2] - 2025年一季度销售费用1370.26万元,同比下降59.98%,管理费用2107.12万元,同比下降21.04% [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60亿元,同比增长267.07%,主要得益于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3] 研发投入与创新成果 - 2020年—2024年研发费用累计7.21亿元,分别为1.47亿元、1.14亿元、1.32亿元、1.69亿元、1.59亿元 [1][5] - 2025年上半年新获55项专利授权,同比增长243.75%,涵盖风机系统、集成灶等实用设计 [1][5] - 合肥全球研发中心2025年新增实验室12个,聚焦智能算法、新材料应用,专利申请量同比增长70% [5] 行业与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家电市场零售额同比增长30.2%,公司通过高端化、套系化、场景化需求构建差异化竞争力 [3] - 洗衣机、生活电器、冰箱三大品类收入占比达90% [2] 全球布局与战略 - 公司通过收购合肥三洋拓展中国市场,成立惠而浦(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建设中国总部和全球研发中心 [4] - 在印度、墨西哥新建生产基地,形成"中国+东南亚+美洲"三角供应链 [4] - 合肥全球研发中心及中国总部于2018年启用,具备工业4.0智能工厂、全球研发中心、中国总部三位一体创新平台 [4][5] - 与海尔、美的等头部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针对细分市场需求定制产品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