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化妆品
icon
搜索文档
植物医生冲击主板,单店模式能否撑起未来?
中国基金报· 2025-07-01 21:55
IPO概况 - 北京植物医生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主板IPO获受理,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预计融资金额9.9828亿元 [2][3] - 公司2023年签署IPO辅导协议,2025年6月27日获深交所受理,审核状态为"已受理" [3] - 公司定位为"美妆单品牌第一股"竞争者,拥有超4000家线下门店 [4] 业务模式与渠道结构 - 公司以线下渠道为主,2024年线上直营电商平台收入占比仅9.3%,显著低于同行(珀莱雅线上占比超75%,丸美生物超80%)[4][6] - 经销模式收入占比连续三年超63%,直营模式占比约36% [7][8] - 2024年总门店数从4664家降至4328家(净减336家),公司解释为"优化低效门店",但同期营收仅微增0.03%至215.57亿元 [7][8] 财务表现 - 2024年综合毛利率58.9%,低于同行(珀莱雅71.41%、贝泰妮/丸美生物超73%),主因经销模式需为经销商预留利润空间 [9] - 存货周转率从2022年4.96次降至2024年4.27次,存货余额2.23亿元占流动资产16% [10] - 2024年归母净利润2.43亿元,流动比率2.21倍,资产负债率(合并)44.97%,较2022年改善 [11] 行业竞争与挑战 - 2024年中国化妆品市场线上渠道份额52.45%,线下47.65%,公司线上布局滞后面临转型压力 [8] - "小植商城"私域平台收入连续两年下滑(2022年8.39亿元→2024年6.23亿元),与公司宣传的私域流量成效形成反差 [6][12][14] - 32家直营门店未取得卫生许可证,经销模式存在管理独立性风险 [9]
植物医生冲击主板,单店模式能否撑起未来?
中国基金报· 2025-07-01 21:37
IPO详情 - 北京植物医生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主板IPO已获深交所受理,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预计融资金额9.9828亿元 [1][2] - 公司早在2023年签署IPO辅导协议,近期才获交易所受理 [2] - 植物医生拥有超4000家线下门店,被视为"美妆单品牌第一股"的有力竞争者 [3] 业务模式与渠道表现 - 公司线下渠道显著强于线上,2024年线上直营电商平台收入仅占9.3% [3][6] - 线上布局落后于同行:珀莱雅2024年线上直营收入占比超75%,丸美生物2023年线上销售占比超八成 [6] - 2024年总门店数从4664家降至4328家(净减336家),直营店减少42家,经销店减少294家 [7] - 同期营收仅从215.5亿元微增至215.57亿元,优化措施未带来显著增长 [7] 经销模式与财务表现 - 公司以经销模式为主,经销收入占比过去三年均在63%以上,2024年综合毛利率58.9%,低于同行(珀莱雅71.41%,贝泰妮和丸美生物超73%) [9] - 存货周转效率下滑,从2022年4.96次降至2024年4.27次,存货余额2.23亿元占流动资产16% [10] - 2024年流动比率2.21倍,速动比率1.85倍,资产负债率(合并)44.9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3亿元 [11] 私域流量与战略布局 - 公司强调私域流量布局,通过"小植商城"将线下流量延伸至线上,但该平台收入连续两年下滑(2022年8.39亿元降至2024年6.23亿元) [13][14] - 私域团队宣称3人小组可撬动300万+营收,平均人效每年100万+,但招股书数据与宣传存在差异 [14] 行业对比与挑战 - 2024年中国化妆品市场线上渠道份额52.45%,线下47.65%,公司面临线上转型压力 [7] - 行业人士指出过度依赖线下可能导致成本高企,挤压利润空间,影响线上转型和研发投入 [7]
贝泰妮(300957) - 2025年6月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01 21:36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分析师会议、路演活动、现场参观 [2] - 参与单位有 Morgan Stanley、Goldman Sachs 等 120 家机构 [2] - 活动时间为 2025 年 6 月,地点为线上、线下交流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副总经理等 3 人 [2] 公司产品相关进展 - 近期 3 款原料成功备案,分别是滇牡丹籽油提取物、马兰提取物和长梗冬青苷,公司已成功备案 16 款化妆品新原料 [3] - 薇诺娜、瑷科缦等品牌产品上架 618 大促李佳琦直播间 [3] - 薇诺娜宝贝“小冰吨”有降温等功效,薇诺娜“清透美白防晒乳”有防晒等三合一功效 [3] - 瑷科缦“白月光系列”有精华液和面霜等产品,各有淡斑等功效 [3] 品牌活动相关情况 - 瑷科缦联合主办 2025「Blue UP 蔚蓝力量」沙龙,聚焦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 [3] - 公司代表介绍依托“植愈科技”深耕生态守护,瑷科缦“小金刚”体现环保承诺 [3] 公司业务数据情况 - 2024 年境外收入同比增长超 550%,占营业收入比重为 1.37% [4] - 2024 年底前五大线上自营店铺销售占线上渠道销售收入比例约为 58.15%,占线上自营渠道销售收入比例约为 78.39% [4] - 某天猫店铺两年复购率为 38.76%,某抖音店铺两年复购率为 31.13% [4]
巨子生物承认检测方法有局限,华熙生物发文暗指其“伪科学”
南方都市报· 2025-07-01 20:11
行业争议焦点 - 华熙生物公开指责部分企业以"检测方法不统一"为由逃避科学检验,认为这是"伪科学"策略 [1][7] - 巨子生物承认现有质量标准、检测方法和标签标识存在局限性,需优化迭代 [5][6] - 行业缺乏重组胶原蛋白含量的统一检测标准,巨子生物参考YY/T 1947-2025行业标准进行检测 [6] 企业技术论证 - 华熙生物通过润百颜产品验证HPLC-HRMS技术可精准检测重组胶原蛋白含量,并完成方法学验证 [8] - 公司强调其检测方法能避免复杂基质干扰,保证检测准确性 [8] - 华熙生物呼吁行业共同开发更精确、普适性的检测标准而非回避验证 [7] 舆论战发展 - 美妆博主"大嘴博士"郝宇持续质疑巨子生物产品含量真实性,引发长达十几日的公开争论 [1][12] - 华熙生物公开表态支持郝宇维权,将争议推向白热化 [1] - 郝宇公众号最新文章未直接评论事件,但引用卡尔·波普尔等科学哲学观点与华熙生物立场一致 [9][12] 企业立场声明 - 华熙生物强烈谴责个别企业打压专业人士的科学讨论行为,威胁向监察部门举报 [8] - 巨子生物在争议中出示检测报告自证,但承认现行标准存在适配性问题 [5][6] - 华熙生物与郝宇存在股权投资关系(华熙占比32.4%),被质疑为利益共同体 [12]
金山上海湾区,闵行大零号湾,奉贤东方美谷,宝山该出啥牌?
经济观察网· 2025-07-01 17:36
上海区域品牌IP建设案例 - 金山通过"上海湾区"品牌实现转型,依托长三角地理中心区位优势和海洋资源禀赋,形成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集群[12][13] - 闵行"大零号湾"以上海交大、华东师大为科研支撑,构建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产学研一体化生态,2023年成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22][25] - 奉贤"东方美谷"聚焦美丽健康产业,6年内实现品牌价值280亿元,集聚全市1/3化妆品企业,2023年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25][29][30] 宝山区现状分析 - 拥有邮轮旅游、机器人等六大产业基础,以及罗泾十字挑花等非遗文化,但缺乏核心品牌认知[35][36][38] - 当前"文明滨江,花开宝山"等口号通用性强,品牌符号设计感不足,活动影响力有限[49][50][51][53] - 产业布局分散,南大智慧城、机器人产业园等园区尚未形成协同效应[47][54] 品牌建设方法论 - 需遵循"一牌两基三号四品五超"体系:明确核心品牌定位,融合产业基础与文化基因[42][43] - 建议围绕邮轮旅游打造超级IP,建设"海上世界"等50万方滨江载体形成示范项目[56][58] - 需建立差异化品牌口号和视觉符号,策划具有区域特色的品牌活动矩阵[49][53] 产业发展路径 - 重点培育邮轮旅游、生物医药、智能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强化环上大科技园等载体功能[36][47] - 推动上海机器人产业园等特色园区品牌化运营,形成产业集群效应[54] - 通过国际邮轮试点复航等举措提升产业能级,构建长三角一体化节点优势[58]
医美化妆品5月月报:美丽田园股东CPE退出主要股东,618强品牌美妆龙头和新锐功效品牌脱颖而出-20250701
开源证券· 2025-07-01 17:0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看好头部国货美妆品牌份额持续提升,医美新品问世带来增长新动力,化妆品看好综合实力强劲的国货龙头及受益细分赛道高景气的品牌方[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回顾 - 5月美容护理指数上涨2.55%,位列第14位,表现弱于大盘(上证综指上升2.09%)[16] - 5月医美板块涨幅靠前的为科笛 - B(+61.3%)、四环医药(+36.1%)、华东医药(+15.1%);1 - 5月涨幅靠前的为锦波生物(+127.8%)、四环医药(+48.5%)、科笛 - B(+36.7%)[21] - 5月化妆品板块涨幅靠前的为拉芳家化(+28.0%)、水羊股份(+24.5%)、芭薇股份(+19.1%);1 - 5月涨幅靠前的为上美股份(+90.6%)、拉芳家化(+81.0%)、润本股份(+67.6%)[27] 医美 - 2025年6月迈诺威医药研发的去氧胆酸注射液“纤塑®”获批上市,为国内首款合规溶脂针产品,该赛道有望释放市场潜力,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增至8.05亿元,2030年突破39亿元[7][31] - 美丽田园股东CPE拟减持约5133万股(约21.77%)退出主要股东,有助于优化公司治理结构;5月公司增持奈瑞儿20%股权,持股比例升至90%,“生美 + 医美 + 亚健康”商业模式持续验证[7][32] 化妆品 - 2025年618大促综合电商销售总额8556亿元,同比增长15.2%,各平台以官方立减替代复杂满减,提高增长质量[8][36] - 618全周期四大平台美妆类目总GMV达659.09亿元,同比增长超10%,淘系以41.3%的份额居首,GMV同比增长11.1%[41] - 国际高端美妆回暖,兰蔻等品牌稳居前列;国货品牌中珀莱雅、韩束分别居天猫、抖音美妆第一,毛戈平、双妹、绽媄娅等增长显著[8][44] 投资观点 - 医美关注差异化布局的上游厂商,重点推荐爱美客、科笛 - B,受益标的锦波生物等[9] - 化妆品看好综合实力强劲的国货龙头及受益细分赛道高景气的品牌方,重点推荐上美股份、毛戈平、珀莱雅等,受益标的若羽臣、上海家化等[9]
轮台县市监局“利剑”出鞘 为农村市场安全用妆保驾护航
中国食品网· 2025-07-01 15:41
本次专项行动有效净化了农村化妆品市场环境,显著提升了经营主体的守法责任意识和消费者的安全用 妆及维权能力。下一步,轮台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将持续加大对农村地区化妆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力度,不 断完善常态化巡查检查与精准化普法宣传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坚决筑牢农村地区化妆品安全防线,为乡 村消费者营造安全、放心、满意的用妆环境。(通讯员:陈婧) 行动聚焦风险隐患,严查市场乱象。 执法人员对集贸市场内的化妆品经营摊点、小型商铺等重点场所 进行了拉网式排查。检查内容重点突出三个方面:一是严查产品合法性,重点核查国产化妆品是否持有 有效备案凭证、进口化妆品是否具备批准文号或备案凭证;二是严查标签标识,仔细检查产品标签是否 规范标注全成分、生产日期与保质期(或限期使用日期)、生产企业名称地址等信息,严厉打击销 售"三无"产品、过期化妆品以及擅自配制化妆品等违法行为;三是严查储存条件,确保产品存放环境符 合安全要求,杜绝因储存不当引发的质量风险。此次行动共检查化妆品经营单位10家,现场监督下架问 题产品4批次。 执法人员将普法宣传深度融入检查过程,在市场人流密集处设立咨询台,现场发放《化妆品监督管理条 例》、安全用妆科普手册等宣传资 ...
全国首个化妆品产业贸易便利化措施落地上海
新华财经· 2025-06-30 21:52
化妆品行业贸易便利化措施 - 全国首个化妆品产业贸易便利化措施落地上海奉贤 包含11条具体措施 [1] - 措施主要涉及三方面:优化检验流程 创新监管模式 助力进口化妆品检测研发 [1] - 优化检验流程包括对出口化妆品实施抽样后即放行 科学调整小规格出口化妆品取样策略 [1] - 创新监管模式包括简化专业展会参展化妆品入境手续 优化进口复出口化妆品检验要求 [1] - 助力进口化妆品检测研发包括降低高级认证企业出口化妆品抽检比例 探索远程作业方式 [1] 上海化妆品产业现状 - 上海是全国最大的化妆品进出口口岸 前5个月进出口总值达253 2亿元人民币 占全国35 6% [4] - 上海市前5个月化妆品类商品零售额达562 46亿元 同比增长3% [4] - 奉贤区"东方美谷"集聚上海超三分之一化妆品企业 2024年产值145 3亿元 同比增长13 7% [4] - 上海创元化妆品每年出口眉笔 眼线笔 口红等商品多达6亿支 [4] 政策影响评估 - 上海创元化妆品预计新措施可节省三分之一成品抽样量 检验批次放行时间节省90%以上 [4] - 措施有助于中国化妆品企业在国际产业链中快接单 多接单 提升信用与竞争力 [5] - 奉贤海关2023年9月以来累计举办41场关企沟通会 了解上千家企业"痛点"和"堵点" [8] - 措施增强了国际化妆品领军企业在华投资信心 支持本土企业国际化发展 [8]
一场大会,揭秘鲁妆300亿产值背后的“新质生产力”
FBeauty未来迹· 2025-06-30 20:45
山东省化妆品产业发展现状 - 山东省化妆品产业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2022-2024年产值从200亿增长至300亿 [28] - 北方美谷作为产业核心枢纽,整合地理标志资源、科研力量与文化底蕴,形成"一核多点、全域协同"的产业版图 [28] - 行业面临挑战,需通过科技力和品牌力重塑格局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2][3] 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 - 合成生物学技术取得突破:王瑞明团队通过基因编辑破解王浆酸产业化难题 [11],张海波团队利用纳米纤维素等原料降低生产成本 [13] - 透皮吸收技术革新:润辉生物开发"透美诺™平台",解决活性成分吸收率低的问题 [15] - 中医理论与现代技术结合:张贵峰团队筛选出抗皱与修护功效的草本活性物 [17] 原料创新与资源整合 - 山东省发布首批《特色化妆品原料目录》,涵盖73款合成生物技术、海洋活性等四大类原料 [19] - 北方美谷智库汇聚80位跨学科专家,覆盖生物药递送、微生物工程等领域 [28][29] - 产学研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政府、企业、高校协同推动关键技术突破 [29] 品牌建设与营销策略 - 颐莲品牌通过"科技+文化"双驱战略实现增长,2025年Q1营收2.5亿(同比+25%),占公司化妆品业务的47.5% [21][23][24] - 华熙生物构建"素人体验+达人种草+医生背书"的内容矩阵,强化专业信任链条 [24] - 玫瑰颂品牌以平阴玫瑰文化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提供区域特色品牌突围路径 [26] 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 山东省将依托科研优势和文化底蕴,打造差异化产业集群 [31] - 北方美谷战略蓝图聚焦"科技赋能、文化铸魂、产学研协同",目标成为全国化妆品产业创新样本 [31] - 行业需平衡实验室技术与消费潮流,强化国际竞争力 [31]
商品下架,创始人删文! 网红品牌道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30 18:58
品牌舆情事件 - 新锐护肤品牌"逐本"因产品成分备案与实际不符、创始人直播涉嫌虚假宣传陷入舆论风波 [1] - 消费者反映"墨红"系列产品使用月季净油冒充玫瑰精油备案 "不染茉莉白茶"等系列涉嫌添加未收录新原料并套用备案 [2] - 创始人刘倩菲在直播中宣称香薰产品具有育发、调节月经、抗病毒等功效 但产品执行标准显示仅为普通香薰 [4] 公司应对措施 - 品牌方发表声明否认成分宣传不当 强调所有产品不涉质量安全问题 [6] - 公司成立专项工作组展开全面检查 承诺公开检测报告并接受社会监督 [10] - 将完善内部审核机制 规范创始人及管理层公开表述 加强客服团队培训 [11] - 建立常态化自查监督机制 优化产品研发备案流程 [12] 品牌发展历程 - 逐本2016年创立 采用"自研+自控供应链"模式 2018年入驻淘系分销 [14] - 2019年与李佳琦合作34场 创下单场1分钟卖出5万瓶卸妆油纪录 [14] - 2020年全网GMV超2亿元 同比增长450% 80%以上营收来自卸妆油 [14] - 2022年双11期间全网销售额达3.4亿元 卸妆油销量近350万支 [14] 资本运作 - 母公司杭州舒彩网络注册资本489万元 参保人数71人 [15] - 2020年12月完成A轮融资 2021年3月完成5000万美元B轮融资 [14] - 投资方包括五源资本、元璟资本、元生资本等知名机构 [14] 创始人情况 - 创始人刘倩菲积极打造个人IP 2024年8月首场直播GMV超149万元 [6] - 目前小红书粉丝数达11.5万 但已删除多篇涉事产品相关笔记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