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属新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金属新材料板块9月17日涨1.95%,惠同新材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2.87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17 16:42
板块整体表现 - 金属新材料板块当日上涨1.95% 领涨个股为惠同新材(收盘价25.15元 涨幅7.16%)[1] - 上证指数上涨0.37%至3876.34点 深证成指上涨1.16%至13215.46点[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2.87亿元 游资净流出5226.95万元 散户净流出2.34亿元[2] 个股涨幅表现 - 金力永磁涨幅6.49% 成交34.43亿元 主力净流入2.21亿元(占比6.42%)[1][3] - 图南股份涨幅4.63% 成交2.35亿元 主力净流入1440.57万元[1][3] - 博威合金涨幅3.76% 成交8.12亿元 主力净流入4673.33万元(占比5.76%)[1][3] 个股资金流向 - 正海磁材主力净流入4597.77万元(占比4.69%) 散户净流出4516.21万元[3] - 铂科新材主力净流入4386.85万元(占比5.77%) 游资净流出792.54万元[3] - 中科三环主力净流入4347.85万元(占比7.66%) 散户净流出3981.60万元[3] 跌幅个股情况 - 深圳新星下跌3.93%至20.51元 成交3.33亿元[2] - 有研粉材下跌3.83%至51.93元 成交2.00亿元[2] - 云路股份下跌1.72%至115.18元 成交9667.32万元[2]
博迁新材股价涨5.01%,长盛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15.68万股浮盈赚取42.4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7 10:13
股价表现与公司概况 - 9月17日公司股价上涨5.01%至56.85元/股 成交额2.51亿元 换手率1.73% 总市值148.72亿元 [1] - 公司主营电子专用高端金属粉体材料 镍基产品占比76.28% 铜基产品10.27% 银粉4.95% 合金2.16% [1] - 公司成立于2010年11月 2020年12月上市 注册地址江苏省宿迁市高新技术开发区 [1] 基金持仓情况 - 长盛转型升级混合基金(001197)二季度持有15.68万股 持股数量环比持平 占基金净值3.14% 位列第二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当日浮盈约42.49万元 最新规模1.92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率29.49% 近一年收益率44.46% [2] - 基金经理王柄方任职3年59天 管理规模3.7亿元 最佳回报-9.62% 最差回报-47.99% [3] 产品结构与业务聚焦 - 公司收入高度集中于金属粉体材料 镍基产品贡献超四分之三营收 铜基产品占比约10% [1] - 银粉与合金产品合计收入占比7.11% 其他业务收入占比6.34% [1]
研报掘金丨东方证券:维持楚江新材“买入”评级,看好下半年复材板块高增长
格隆汇APP· 2025-09-16 17:11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51亿元 同比增长48.83%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1.19亿元 同比增长80.49% [1] 业务板块运营 - 天鸟高新工厂生产线满负荷运转 产能规模显著提升 [1] - 复材板块生产人员数量及工时同比增长 [1] - 上半年末合同负债达3.43亿元 同比增长22.16% [1] 战略发展 - 特种装备与材料业务赋能国家战略需求 [1] - 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1] - 铜业务转型升级逐步推进 盈利水平有望提升 [1] 行业前景 - 国防需求持续放量为复材板块带来增长动力 [1] - 下半年复材板块预计实现高增长 [1] 估值分析 - 采用分部估值法对应目标价10.92元 [1] - 参考2026年可比公司平均估值 [1]
【光大研究每日速递】20250916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9-16 07:04
宏观财税体制改革 - "十五五"时期财税体制改革旨在破解财政紧约束并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通过预算制度革新释放资源潜力 税制优化调节分配格局 央地关系重构激发治理活力 债务全口径管理扩大财政效能 [4] 金工基金市场表现 - 国内权益市场指数普遍上行 债市回调 新基市场热度持续 [4] - 除医药主题外其余行业主题基金净值上涨 TMT主题基金净值涨幅优势显著 [4] - 被动指数基金中芯片等TMT主题产品净值表现占优 [4] - 国内股票ETF资金延续净流出 被动资金持续减仓科创板等宽基主题ETF [4] - TMT主题ETF受资金减仓 金融地产 新能源等行业主题ETF资金净流入显著 港股ETF资金维持大幅流入 [4] 有色金属铜行业 - 市场预计美国9月降息概率为100% 美元指数偏弱 [5] - 8月国内下游消费商电解铜库存创近6年同期新低 [5] - 矿端 废铜后续维持紧张 8月电解铜产量环比微降 [5] - 电网 空调需求Q4环比回升以及贸易冲突逐步消化 铜价后续有望上行 [5] 金属新材料板块 - 多晶硅价格连续2个月上涨 钴类品种价格全面上涨 [5] - 锂价达7.5万元/吨 在藏格矿业等矿山停产扰动下短期锂价有望抬升 [6] - 钨价维持2012年以来高位 氧化镨钕价格处于19个月高位 [6] - 锂矿板块建议关注成本具有优势且资源端存在扩张的标的 [6] 医药生物创新药 - 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 创新药IND审批缩短至30天 [6] - 相较于2024年7月试点方案 此次公告进一步放宽试点项目和试点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质 [6] - 精准支持重点领域 鼓励全球同步研发 提升临床研发效率和可预期性 [6] 康耐特光学公司 - 公司为国内领先树脂镜片制造商 按2023年树脂镜片销售额计位列全球第五 按2024年出厂销售量计中国排名第一 [6] - 公司成立于1996年 总部位于上海 在上海 江苏 日本鲭江设有三大生产基地 产品远销全球90多个国家 [6] - 2024年公司收入20.6亿元 同比增长17% 长期关注AI眼镜业务进展 [6] 越秀地产销售表现 - 2025年8月公司销售金额55.1亿元 同比下降45% 销售面积16.94万平方米 同比下降40.2% [7] - 2025年1-8月公司销售金额730.1亿元 同比上升3.7% 销售面积180.6万平方米 同比下降24.1% [7] - 公司商住并举稳健发展 销售表现优于大势 [7]
AI浪潮下的上游材料机会:重点汇报铂科新材和博迁新材
2025-09-15 22:57
**AI算力驱动下的上游材料投资机会分析**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聚焦于AI算力产业链上游的被动元器件及关键材料领域 包括电容 电感及其核心材料(如软磁粉芯 MLCC镍粉)[1] * 核心涉及两家上市公司:铂科新材(合金软磁粉芯 芯片电感)和博迁新材(MLCC镍粉)[1][10] * 产业链下游客户包括北美四大云厂商 英伟达 博通(获得超100亿美元AI芯片订单) MPS 英飞凌 三星 华为 阳光电源 比亚迪等龙头企业[2][4][6][11] **核心观点与论据** **AI算力需求激增推动材料市场** * AI产业保持超高增速 尤其海外算力链(AI硬件芯片 PCB 光模块 液冷)驱动明显 北美主要云厂商给出乐观资本开支指引[2] * 算力要求提升对元器件提出耐大电流 耐高温 小型化 大容量需求 为被动元器件及材料带来投资机会[1][2] * 博通获得超过100亿美元的AI算力芯片订单印证行业高景气度[1][2] **铂科新材:受益芯片电感新业务** * 公司传统主业合金软磁粉芯应用于光伏逆变器 储能 新能源车DCDC升压电感 空调 UPS领域 曾受益于华为 阳光电源 比亚迪等驱动[4] * 新增长点芯片电感(贴片电感)采用自研铜铁共烧工艺 下游用于CPU GPU及HBM商业芯片[5] * 北美云厂商布局HBM芯片为其新产品提供应用空间 AI高算力需求(高功率 小型化 高性能)使传统铁氧体电感难以满足 软磁粉芯更适配高频高功率场景[1][5] * 未来低功率端侧应用(AI PC AI手机)也将提供空间[5] * 公司市值突破220亿 虽短期业绩增速不高 但产能与案子储备充足 明年业绩弹性较大 行情提前启动[1][7] * 分业务估值:主业软磁粉芯预计明年营收14亿 净利3.5亿 予25倍估值对应90亿市值 芯片电感业务明年预计营收10亿(英伟达B系列供货约3亿 MPS订单预期7亿) 净利率30%约3亿净利 予50倍估值对应150亿市值 粉末业务明年预计营收1.5亿 予25倍估值对应10亿市值 综合看合理市值可达250亿[9] **博迁新材:高端镍粉龙头独占鳌头** * 核心产品MLCC镍粉用于陶瓷电容器内电极 下游应用包括3C 通讯 汽车 工控等[10] * 全球仅博迁 金海 日本昭荣化学三家能通过物理气相沉积法工业化生产小粒径MLCC镍粉 其中博迁技术更优[11] * 其80纳米镍粉为全球独家产品 已应用于AI服务器(三菱电机使用)并快速起量 持续满产[1][11] * AI服务器用MLCC电容需求比普通电容更大(同样尺寸容量更高或同样容量尺寸更小) 推动高容量高性能需求增长[11] * 镍粉粒径越小(如80纳米)体积越小(约为300纳米的1/64) 可平铺更多层于内电极 使导电性更好 电容值更高 体积更小[12] * 产品结构改善驱动均价与毛利率显著提升:上半年镍粉销售均价约63万元/吨(去年同期48万元/吨) 毛利率37.5%(同比提升近15个百分点) 二季度近40% 三季度预计超40% 上半年毛利同比增加约7000万 主要来自80纳米镍粉贡献[3][14] * 扩产计划:IPO后首次大规模扩产 新增1800吨原粉产能(其中600吨2025年三季度末投产 宁波600吨年底投产) 有订单支撑(主要来自三星)[15] * 利润与市值展望:2025年预计净利润2.5亿 新增高端产品满载对应利润4-5亿 未来市值有望达250-300亿[3][16] **其他重要内容** * 博迁新材提供模组电感与分立式电感 模组式价值量是分立式2-3倍(每颗约6-8元 vs 3元)[6] * 目前营收中分立式与模组式比例约为7:3 预计模组占比将提升 因复杂性及小型化优势更适配AI领域半导体厂商需求(如MPS Flex 英飞凌 TI)[1][6] * 预计从2026年起 博迁新材的新业务(模组电感?)可能超过主业粉芯成为第一大业务[1][6] * 除博迁和铂科外 AI算力浪潮也为其他材料厂商如豫安新材 汤尼铁粉(供给台达等)带来发展机遇[3][17] * 博迁新材在光伏材料(BC铜粉)研发力度加大 与光伏厂合作产业化 隆基规划明年底BC铜粉单耗40吨 对应利润空间约5亿[16]
东盛金材IPO:今年上半年净利下滑超30% 研发费用率低于可比公司被关注
搜狐财经· 2025-09-15 17:52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67亿元同比下滑0.35% 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净利润2021.26万元同比下滑34.15% [2][14][15]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7.45亿元同比增长13.17% 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净利润5569.26万元同比增长7.60% [13] - 2023年营业收入6.58亿元同比下滑37.1% 净利润5175.88万元同比下滑57.51% [6][7][8] 财务数据趋势 - 2021-2023年营业收入从9.30亿元降至6.58亿元 净利润从9469.77万元降至5175.88万元 [6][7] - 2024年上半年毛利率16.62%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降至11.10% [7][15] - 2023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1.34% 2025年上半年降至3.67% [14][15] 交易所问询重点 - 问询涉及业绩波动 研发投入偏低 供应链风险等核心问题 [5] - 具体关注技术先进性 市场空间 原材料供应稳定性等11类问题 [6] - 要求说明2023年业绩下滑因素是否消除 持续经营能力是否受重大影响 [10] 业绩波动原因分析 - 2023年业绩下滑主因海外客户去库存及原材料价格下降 [8][11] - 2022年净利润1.22亿元同比增长28.63% 主因毛利率提升及汇兑收益1847.81万元 [7] - 2024年1-6月扣非净利润同比上升36.10% 呈现回暖态势 [8] 研发投入情况 - 2023年研发费用率1.66% 显著低于同业2%-5%水平 [16][17][18] - 2024年研发费用率1.41% 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降至1.11% [21][25][27] - 公司解释未将外试阶段试制品成本纳入研发投入导致数据偏低 [20] 募投项目规划 - 拟募集资金3.50亿元 用于年产6万吨合金添加剂等产能扩建项目 [27][28] - 其中2.66亿元投向安徽东博生产基地 8403万元用于研发中心建设 [28] - 项目总投资6.38亿元 募集资金覆盖54.9%的投资额度 [28]
金属新材料板块9月15日跌0.99%,斯瑞新材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3.68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15 16:43
板块整体表现 - 金属新材料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下跌0.99% [1] - 上证指数报收3860.5点下跌0.26% 深证成指报收13005.77点上涨0.63% [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3.68亿元 游资资金净流入3.61亿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703.94万元 [2] 个股涨跌表现 - 斯瑞新材领跌板块 收盘价15.70元下跌3.38% [2] - 深圳新星涨幅居前 收盘价21.71元上涨3.14% 成交额5.45亿元 [1] - 中洲特材上涨2.53%至19.06元 云路股份上涨2.52%至117.82元 [1] 资金流向特征 - 正海磁材获主力资金净流入2089.58万元 占比2.89% [3] - 深圳新星主力净流入1654.47万元 但游资净流出1860.76万元 [3] - 云路股份获主力净流入540.16万元 游资净流入791.05万元 [3] - 斯瑞新材虽股价领跌 但未出现在资金流向前十榜单中 [2][3] 交易活跃度 - 宁波韵升成交46.40万手居首 成交额7.06亿元 [1] - 正海磁材成交42.20万手 成交额7.24亿元 [1] - 博威合金成交31.36万手 成交额7.76亿元 [2] - 天力复合成交1.16万手 交易活跃度相对较低 [1]
深圳新星股价涨5.42%,宝盈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9.55万股浮盈赚取10.8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5 13:55
股价表现 - 深圳新星9月15日股价上涨5.42%至22.19元/股 成交额达3.97亿元 换手率8.78% 总市值46.84亿元[1] 公司业务构成 - 公司铝箔坯料业务占比53.96% 铝晶粒细化剂业务占比33.53% 其他产品占7.92% 六氟磷酸锂业务占比4.19%[1] - 公司主营业务为铝晶粒细化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成立于1992年7月23日 2017年8月7日上市[1] 基金持仓情况 - 宝盈新锐混合A基金持有深圳新星9.55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1.04% 为第六大重仓股[2] - 该基金9月15日浮盈约10.89万元 今年以来收益33.79% 近一年收益79.38% 成立以来累计收益200.1%[2] - 基金经理蔡丹管理规模18.02亿元 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93.45%[2]
金属新材料高频数据周报:多晶硅价格连续2个月上涨,钴类品种价格全面上涨-20250915
光大证券· 2025-09-15 13:07
根据研报内容,以下是关于有色金属行业金属新材料板块的详细总结: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5] 报告核心观点 - 多晶硅价格连续2个月上涨,钴类品种价格全面上涨[1] - 继续全面看好金属新材料板块,锂价在供给端扰动下短期有望抬升,钴类、钨、稀土等品种存在投资机会[4] 分板块总结 军工新材料 - 电解钴价格27.10万元/吨,环比+3.0%[1][8] - 电解钴和钴粉价格比值0.87,环比+1.4%;电解钴和硫酸钴价格比值4.70,环比-3.5%[1][10] - 碳纤维价格83.8元/千克,环比+0%,毛利-8.59元/千克[1] - 0级与4级海绵钛价差0.9万元/吨,反映军品与民品钛材相对强弱[8][15] - 国产99.99%铼粉价格32,480元/千克[8] - 铍价格841.00万元/吨,环比-0.7%[19] 新能源车新材料 - Li2O 5%锂精矿中国到岸价700美元/吨,环比-3.58%[1] - 电碳、工碳和电池级氢氧化锂价格分别为7.46、7.24和7.49万元/吨,环比-4.3%、-4.61%和-1.6%[1] - 电碳与工碳价差为2024年11月以来新低,反映锂电景气度相对工业领域减弱[1] - 硫酸钴价格5.38万元/吨,环比+1.13%[1] - 磷酸铁锂、523型正极材料价格分别为3.43、11.47万元/吨,环比+0%、+1.2%[1] - 氧化镨钕价格572.63元/公斤,环比-1.2%[1] - 2025年7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139.10万辆,环比+11.9%,渗透率达48.0%[23] 光伏新材料 - 光伏级多晶硅价格6.45美元/千克,环比+4.0%[2] - EVA价格10,800元/吨,环比+0%,处于2013年来较低位置[2] - 3.2mm光伏玻璃镀膜价格24.0元/平米,环比+0%[2] - 2025年7月多晶硅产量107,300吨,开工率39.23%[55] - 光伏玻璃毛利-253.34元/吨,毛利率-10.88%[57] - 金刚线价格0.83元/瓦,环比+0%[60] 核电新材料 - 氧氯化锆、海绵锆、氧化铪、硅酸锆、锆英砂价格分别为14,250元/吨、145元/千克、9,000元/千克、13,313元/吨、14,012.5元/吨[2] - 2025年6月铀价59.58美元/磅,环比+4.0%[2][72] - 海绵锆和硅酸锆价格比值10.89,环比+1.8%,反映核电与家装建材相对强弱[70] 消费电子新材料 - 四氧化三钴价格21.42万元/吨,环比+0.56%[3] - 钴酸锂价格175.0元/千克,环比+0%[3] - 碳化硅价格5,300.00元/吨,环比+0%[3] - 高纯镓、粗铟和精铟价格分别为1,780.00、2,425.00、2,525.00元/千克,环比+1.4%、-0.8%、-0.8%[3] - 二氧化锗价格9,550元/千克,环比+0%[3] 其他材料 - 99.95%铂、铑、铱价格分别为331.00、1,875.00、1,195.00元/克,环比+1.5%、+3.3%、+0%[3] - 钨价维持2012年以来高位[4] 建议关注标的 - 锂矿板块:盐湖股份、藏格矿业、中矿资源、天齐锂业、赣锋锂业、西藏矿业[4] - 钴类:华友钴业[4] - 钨:章源钨业、中钨高新、翔鹭钨业[4] - 稀土:北方稀土、盛和资源、广晟有色[4]
金属新材料板块9月12日涨0.81%,银河磁体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3.19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12 16:31
板块表现 - 金属新材料板块当日上涨0.81% 领涨个股为银河磁体 [1] - 上证指数收于3883.69点 涨幅0.22% 深证成指收于12996.38点 涨幅0.13% [1]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入3.19亿元 游资资金净流入1.39亿元 [2] - 散户资金净流出4.59亿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