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低空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1+6”政策体系聚焦硬科技,A股制度红利进一步释放
华西证券· 2025-06-22 20:03
报告核心观点 - 证监会“1+6”政策是资本市场“1+N”体系下聚焦科创板深化改革的落地,释放制度改革红利,提升A股中长期配置价值与国际吸引力 [2] 分组1:政策背景与意义 - 2024年以来“1+N”政策体系持续完善,本次“1+6”政策聚焦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2] 分组2:政策对上市的影响 - 政策提升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和适应性,重启科创板第五套标准、扩大适用行业及创业板启用第三套标准,利于双创板块科技领域IPO提速 [3] - 自2019年科创板开板,20家医药生物企业用第五套标准上市(占3.4%),19家实现核心产品上市,2023年7月至今暂无企业通过此标准上市 [3] 分组3:监管对投资者保护安排 - 存量和新上市未盈利企业纳入科创成长层,股票简称后设“U”标识,强化风险揭示 [4] - 调出条件新老划断,存量企业上市后首次盈利摘“U”,新注册公司需满足两条件之一:近两年净利润均正且累计不低于5000万元;近一年净利润正且营收不低于1亿元 [4] 分组4:IPO预先审阅机制 - 创新推出面向优质科技型企业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借鉴境外“秘密递交”制度,保护企业信息和科技安全 [4]
低空经济行业双周报:天津、南京低空服务平台上线,广汽高域GOVYAirCab新品发布-20250622
西南证券· 2025-06-22 19:3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家战略聚焦低空经济新赛道,地方加速政策配套与资源倾斜,低空物流、低空旅游等应用场景先行,头部厂商订单加速落地,产业链规模化发展态势渐显 [8] - 建议关注零部件、整机、基建配套、空管运营四大主线,相关标的包括上游部件英搏尔、宗申动力等,整机厂亿航智能、万丰奥威等,空管系统莱斯信息、深城交等,配套服务广电计量、华测检测等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回顾 - 本期(6月9日 - 6月22日)低空经济板块跑输大盘,万得低空经济指数下跌3.01%,跑输上证指数2.26个百分点,跑输沪深300指数2.30个百分点,跑输创业板指1.56个百分点;国证通用航空指数下跌1.84%,跑输上证指数1.09个百分点,跑输沪深300指数1.14个百分点,跑输创业板指0.39个百分点 [6][12] - 各细分板块中,材料、上游部件、动力系统、飞控&航电、中游主机厂、无人机、空管、配套服务、低空应用等板块部分个股有不同程度涨跌 [15][17] 政策动态 - 深圳将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集群培育,上线智能融合基础设施,推进全市域空天地一体化低空通感设施全覆盖,加快低空经济产业全链条集聚发展 [6] - 成都印发政策围绕四个方面制定14条措施推动低空经济发展,提升低空飞行服务能力,构建低空经济市场体系 [19] - 十堰印发政策提出加快壮大低空经济,市级财政每年统筹1000万元促进产业发展,明确扩大应用场景等四个方面支持措施 [20] - 北京延庆就《低空飞行服务管理办法(试行)》公开征集意见,规定低空飞行活动禁止行为,规范申报等流程,纳入应急管理体系 [20] 产业动态 - 广汽高域发布首款量产飞行汽车GOVY AirCab并开启预订,指导价不超过168万元,碳纤维使用率超90%,计划今年示范运营,2026年底交付 [6][21] - 天津低空飞行服务平台测试版上线,将建立全国首个省级“天地一体”低空空间三维数据中台 [23] - 南京低空飞行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具备同时保障5万架次低空飞行能力,提供态势监视等服务 [6][23] - 亿航智能与长春净月高新区、安拉科技、阿根廷国家飞机制造公司达成合作,推动eVTOL应用及适航认证等工作 [6][27][28] - 沃飞长空与卧龙电驱成立合资公司,开发适用于倾转旋翼eVTOL的高性能电机及电驱系统 [8][30] - 沃飞长空与东方希望集团签约,布局城市空中载人交通等领域,打造低空经济场景运营示范样本 [8][32] - 零重力飞机工业与江苏金租签署150架采购订单意向协议 [8][34] - 圆通成立圆航无人机公司,注册资本100万元,聚焦物流智能化 [8][37] - 英国拟重构空域体系为AAM及UAS开辟运行空间,“英国空域设计服务”年底投入运行 [8][39]
设置“科创成长层”为哪般
经济日报· 2025-06-22 06:26
科创板科创成长层设立背景 - 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标志着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进入深水区 [1] - 科创成长层重点服务技术有较大突破、商业前景广阔、持续研发投入大但未盈利的科技型企业 [1] - 科创板已累计有54家未盈利企业上市,其中22家已实现盈利,2024年这些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1744.79亿元 [1] 科创成长层的制度创新意义 - 采用"技术价值替代短期盈利"的评估范式,打破传统上市标准对科技企业的限制 [2] - 差异化制度设计引导资源向拥有核心技术的高成长性企业倾斜,实现融资"精准滴灌" [2] - 重启并扩大第五套上市标准适用范围,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前沿科技领域企业 [2] - 采用"增量试点+新老划断"审慎策略,新设企业需满足特定盈利或营收条件方可调出成长层 [3] 科创成长层的市场功能 - 为硬科技企业注入资本活水,锚定新质生产力培育 [2] - 构建"科技—资本—产业"良性循环,引导市场从"唯盈利"转向"重技术含金量" [3] - 集中管理未盈利企业,为增量制度改革提供可控的"试验空间" [3] - 通过特殊标识"U"和风险揭示书等机制保护投资者权益 [3] 科创成长层的实施效果 -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已支持20家生物医药企业上市,其中19家实现核心产品上市 [2] - 制度设计直指我国创新链薄弱环节,在全球科技竞争背景下具有重要意义 [2] - 改革需要平衡"烧钱搞研发"的商业逻辑与防范概念炒作风险 [4]
郜春海:通过场景驱动、AI赋能共筑低空经济新生态
中国经营报· 2025-06-22 06:17
低空经济概述 - 低空经济定义为垂直高度1000米以下空域以民用航空器活动为牵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 核心是释放低空空域作为新型生产要素 相比地面交通显著降低建设和运维成本 [2] - 中国发展路径呈现"自上而下"特征 起步即瞄准垂起化 自动化与无人化 与美国"自下而上"的传统通用航空模式形成对比 [2] 市场规模与前景 - 全球低空经济规模预计2040年达1.5万亿美元(约10.8万亿元人民币) 中国民航局提出2035年中国市场规模目标为3.5万亿元 [3] 技术融合与创新 - AI与低空经济深度融合催生新生产要素与经济形态 中国凭借后发优势与智能化路径有望开辟独特发展道路 [1] - AI技术演进呈现通用大模型与垂直大模型双轨并行 中国企业更适合在垂直行业深耕特定场景应用 [3] - AI赋能低空经济具体路径包括数据决策转化 自主路径规划 多模态垂直大模型开发等 [3] 产业生态结构 - 低空经济分为四大板块:飞行器制造(如eVTOL 无人机) 数字化基础设施(起降场 通导监系统) 空域调度管理(十万架级自动化调度) 场景化运营服务(物流 巡检 载人) [4] - 四大板块相互依存形成完整产业生态 当前存在"热乱并存"现象 2024年各地规划建设上千个起降点但运营规则和安全标准尚未统一 [4] 产业发展挑战 - 当前低空经济各环节(飞行器制造 基础设施 运营服务)如同散落珍珠 需打通从用户需求到执行反馈的闭环形成完整价值链 [5] - 飞行器制造领域已形成"红海"竞争 全国数千家企业涌入 但数字化基础设施严重缺失 [4]
前五月广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5.1%
快讯· 2025-06-21 20:24
消费市场 - 1至5月广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699.9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 [1] - 假期经济热度较高带动消费市场继续回暖 [1] 工业生产 - 1至5月广州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0.7% [1] -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快速成长,液晶显示模组、模拟芯片、工业机器人产量分别同比增长1.5倍、29.2%和9.0% [1] - 低空经济产业布局推进,民用无人机产量同比增长26.8% [1] 固定资产投资 - 1至5月广州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7% [1] - 先进制造业中通用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23.0%和2.5倍 [1] - 社会民生领域投资加快,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体育投资均增长超10%以上 [1]
吴清按下“重启键”恰逢其时 | 经观社论
搜狐财经· 2025-06-21 15:36
科创板政策调整 -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提出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并重启第五套上市标准 允许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且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企业以预计市值40亿元门槛实现IPO [2] - 创业板将启用第三套标准 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 [2] - 此前已有39家硬科技企业使用第五套标准申报上市 其中20家为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 这些企业IPO后累计实现9款新药获批(含5款全球首创一类新药)[2] 硬科技企业发展现状 - Deepseek、宇树科技等企业代表中国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生物科技、量子计算等领域取得关键技术突破 [3] - 这类企业普遍具有投入周期长、前期盈利能力弱但需持续高强度资金投入的特点 若无法获得资本市场支持可能错失发展关键节点 [3] - 全球科技竞争背景下 资本市场支持可改变中外企业竞争态势 此次政策调整将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扩大至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 [3] 资本市场功能拓展 - 上市不仅解决融资问题 还可帮助科技企业整合市场资源、创新商业模式、提升公司治理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4] - 优质科技企业上市有助于改善A股市场结构 为硬科技领域注入金融活水 吸引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 [4] - 建议金融机构开发挂钩科技成长层企业的ETF或指数化产品 分散风险的同时让投资者分享企业成长红利 [4] 全球化竞争视角 - 资本市场竞争已全球化 若A股制度包容性不足可能导致优质企业转向其他市场 影响国内投资者收益和资金流向 [5] - 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开放 提升制度适应性是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生态的必要举措 [5]
A股冲击3400点失败,6月21日,活跃的行情表现何时回归?
搜狐财经· 2025-06-21 11:48
政策调整 - 证监会调整休市安排 允许人工智能 商业航天 低空经济等前沿科技企业采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 [1] - 港股IPO规模接近千亿港币 表现优于A股 [1] - 政策旨在通过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发展 推动"科技-资本-产业"良性循环 实现自主可控 [1] 市场表现 - 沪指冲击3400点失败 全天弱势震荡 银行 保险 白酒护盘但尾盘回落 [3] - 科创板持续阴跌 拖累三大指数 [3] - 成交量缩量至1829亿 接近跌破万亿 港股反弹1.2% [3] - 沪深两市成交量6700亿 较昨日缩量500亿 预计全天不足1.2万亿 [4] 板块动态 - 银行板块平均涨幅接近1% [5] - 创业板指收跌0.84% 白酒 航运股逆势走强 [7] - 大盘低开后窄幅震荡 振幅仅12个点 成交量大幅萎缩 [7] 技术分析 - 沪指回撤至60日线 或回补3186点缺口 银行板块走势起决定性作用 [4] - 下周初关注3316-3324点位置 若走势较强可能在3332点上方出现止跌低点 [7] - 最快下周后半周可能出现止跌大阳线 [7]
科创板深化改革提升制度包容性 第五套标准扩大适用范围 更多“硬科技”企业受益
中国证券报· 2025-06-21 04:47
资本市场改革 -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资本市场将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以适配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 [1] - 证监会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提出新举措加快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资本市场生态 [1] - 科创板迎来新一轮改革,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第五套上市标准并扩大适用范围 [1] - 监管部门将借鉴生物医药行业经验,逐步将第五套标准扩展至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领域 [1] 企业反应 - 星河动力航天等商业航天企业表示将积极制定上市计划,争取通过资本市场获得长期资金支持 [2] - 商业航天、低空经济、人工智能领域企业认为第五套标准扩大适用范围将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2] - 商业航天企业因投入高、周期长,亟需A股IPO政策支持,第五套标准扩大被视为"及时雨" [2] - 天兵科技等企业认为新政策将推动技术转化和规模化生产 [2] 证券机构行动 - 中信建投证券表示将发挥专业优势,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服务更多科创企业上市 [3] - 证券机构将加强项目储备与申报,开发科创属性强的新质生产力企业,履行资本市场"看门人"职责 [3] 第五套标准调整 - 原第五套标准要求预计市值不低于40亿元,主要支持医药企业 [4] - 调整后第五套标准将适用于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前沿科技领域企业 [4] - 商业航天、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行业因前期投入大、周期长,对适用第五套标准需求较大 [4] - 我国在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领域发展迅速,行业成长确定性增强 [4] 商业航天行业 - 商业火箭行业研发周期长,商业发射阶段才能形成规模收入 [5] - 我国航天运力缺口巨大,火箭企业稳定合作后增长预期稳定 [5] - 市场预计2027年我国商业火箭行业市场规模将达数百亿元 [5] - 新政策为有核心技术但短期未盈利的"硬科技"企业打开融资大门 [5] 监管与风险控制 - 允许更多未盈利企业上市不意味放松监管,将继续严把发行上市入口关 [6] - 科创板改革坚持"硬科技"定位,从源头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6] - 改革通过制度优化增强包容性,精准支持优质科技型企业而非追求上市数量 [6] - 改革突出"稳"字,坚持试点先行,设计严格限定条件在小范围试点 [6] - 目前54家未盈利企业在科创板上市,22家已实现盈利摘"U" [6] - 科创成长层强化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 [7]
强化投资者保护 科创板强监管护航科企行稳致远
证券时报· 2025-06-21 02:37
科创板改革核心内容 - 科创板新一轮改革聚焦精准服务优质科技企业,强化信息披露和风险揭示,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注重投融资协调,贯穿防风险、强监管要求[1] - 科创成长层企业具有研发投入大、转盈利周期长特征,需强化信披,及时沟通核心技术进展、研发投入明细及商业化路径[1] - 改革设置科创成长层,对适用第五套标准的未盈利企业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3] 投资者保护措施 - 加强科创成长层企业股票专门风险揭示,投资者需签署专门风险揭示书,了解未盈利企业经营风险及股票投资风险[1] - 未盈利科技企业股票简称后添加"U"作为特殊标识,科创板累计已有54家未盈利企业上市,其中22家已实现盈利,32家尚未摘"U"[2] - 压实证券公司责任,要求构筑投资者进入资本市场第一道防线,建立长期管理机制,多维度强化风险评估[2] 监管与市场发展 - 监管端需动态调层并研究适配退市机制,设置调出条件,对长期未盈利或技术失败企业严格退市[3] - 改革强化从严监管,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建立"黑名单"制度,打击利益输送、商业腐败等违法违规行为[4] - 对上市不满3年的科创板上市公司吸收合并,严格落实限售期监管要求,强化监管执法,从严打击欺诈发行、财务造假[4] 第五套标准扩围 - 本轮改革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前沿科技领域企业适用[6] - 商业航天等行业前期投入大、周期长,市场对适用第五套标准上市融资需求较大,预计2027年我国火箭行业市场规模达数百亿元[6] - 证监会和交易所将借鉴生物医药行业做法,结合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领域特点,成熟一个推出一个[6]
ETF批量上新!航空航天、低空经济、商业航天“三巨头”怎么挑?
市值风云· 2025-06-20 18:03
编辑 | 小白 在技术迭代与政策共振的推动下,航空航天、低空经济和商业航天三大领域正从幕后走向台前,跃升 为备受资本市场瞩目的新增长方向。 未来10年的投资蓝海。 它们不仅承载着国家战略转型的关键使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也孕育着数万亿级的市 场空间。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通过ETF基金来参与这些领域的投资,已成为分享产业红利的重要途 径。 作者 | 紫枫 风云君注意到,今年多家基金公司不约而同地发布多只这3大领域的ETF,今天我们将系统梳理目前 能交易的相关ETF基金,给咱们的老铁们多一些投资这3大新质生产力重要领域的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