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

搜索文档
摩根士丹利邢自强: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已有三个明确的脉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9 23:47
0:0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杨坪 深圳报道 "从2018年第一次贸易摩擦以来,中国从政策面到企业自身练内功,呈现了凤凰涅槃的局面。"5月19 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主办的2025全球投资者大会上,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说道。 当前,中国从"1到100"的科技革命迅速走进寻常百姓家,造福了众多的中小企业,推动劳动生产力的提 升。 在AI革命开启之初,部分市场人士担心中国慢了一个身位,因为Open AI初始阶段诞生于美国。但是邢 自强团队分析历次科技革命发现,哪怕有些技术从0到1的发展源于海外,但是在该技术从1到100的发展 阶段中,中国更擅长让其规模化、可负担,"不管是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的移动互联网阶段,再到 现在的AI人工智能革命,无一例外。所以,去年下半年涌现出了中国在人工智能革命方面的弯道超 车。" 2024年9月26日,一揽子增量政策,稳定并激活了金融市场。邢自强认为,当前,国际战略格局的变化 和中国产业的发展现状,为做大、做强中国金融市场提供了很好的机遇。 "在贸易结算上,我们的贸易伙伴越来越多地和中国做生意,他们在获得人民币后,也会投资于中国比 较优质的金融资产债券,尤其是股票。今 ...
【招商电子】地平线机器人-W(9660.HK)深度报告:国内头部智驾解决方案供应商,软硬一体打造智驾生态标杆
招商电子· 2025-05-19 22:05
地平线机器人公司概况 - 公司是中国乘用车高级辅助驾驶(ADAS)和高阶智能驾驶(AD)解决方案的领军企业,坚持软硬结合技术路径,提供芯片+算法+工具链的全栈解决方案 [2] - 成立于2015年,已发布多代征程系列芯片,预计2025年累计出货超1000万件,软硬一体方案已商业化落地 [3] - 客户包括大众集团、比亚迪、理想、奇瑞、吉利等主流车企,2024年在中国OEM ADAS/AD市场份额分别超40%/30%,排名第一/第二 [3] - 2021-2024年营收CAGR达72%,2024年总营收24亿元,产品解决方案/授权及服务业务营收占比分别为28%/69%,毛利率维持在70%左右 [3] 行业发展趋势 - 2025年有望迎来平价智驾元年,高阶智驾将快速普及至10-20万元市场 [4] - 2030年全球高级辅助驾驶和高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市场规模预计达10171亿元 [4] - 目前海外大厂如英伟达、特斯拉、Mobileye等市占率较高,但国内华为海思、地平线机器人、黑芝麻智能等厂商份额正在快速提升 [4] - 全球智能汽车渗透率预计将从2022年的61%增至2030年的97%,2030年全球智能汽车销量预计达8150万辆 [37] 公司技术优势 - 征程6系列芯片可全阶覆盖低/中/高级自动驾驶需求,最高性能版本征程6P算力达560 TOPS [5] - 推出城区辅助驾驶系统HSD,结合J6P芯片打造一段式端到端技术的全栈解决方案,首款搭载车型将于25Q3量产 [5] - 自主研发BPU架构已迭代至第四代"纳什"架构,具备高性能、低延迟、低能耗优势 [72] - 截至2024H1,公司在中国及国际上共获得673项专利和616项商标,构建强大技术壁垒 [32] 商业模式与客户 - 提供四种合作模式:IP授权/计算方案/解决方案/联合开发,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 [77] - 2024年产品解决方案交付量约290万套,累计交付770万套,定点车型超100款,累计超310款 [81] - 已为27家OEM(42个品牌)提供智驾方案,中国前十大车企均为公司客户 [81] - 与大众旗下CARIAD成立合资公司酷睿程,产品将于26年起落地大众旗下多款车型 [5] 财务表现 - 2021-2024年营收分别为4.7/9.1/15.5/23.8亿元,CAGR达72% [17] - 2021-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71%/69%/71%/77%,授权及服务业务毛利率高达92% [19] - 2021-2024年研发支出分别为11.4/18.8/23.7/31.6亿元,研发人员占比73.1% [30] - 2024年汽车产品解决方案/授权及服务/非车解决方案营收占比分别为28%/69%/3% [22] 未来发展前景 - 伴随征程6系列芯片和HSD系统量产,公司有望受益于高阶智驾渗透率提升 [5] - 中长期海外市场成长空间广阔,已与安波福、博世、大陆集团等全球领先Tier1建立合作 [5] - 预计2025年内J6系列芯片交付量将超百万颗,征程系列芯片累计出货量有望突破1000万颗 [54] - 公司解决方案将搭载至比亚迪、奇瑞、上汽MG名爵等旗下多款海外车型,受益于国内车企出海 [87]
未知机构:【狙击龙虎榜】热点快速轮动但个股行情凸显高位抱团再度全线走强-20250519
未知机构· 2025-05-19 12:1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军工、航运、科技(AI、机器人、算力、芯片等)、大消费(食品、影视等)、化工、医药(合成生物、中医药等)、核聚变、农业(养鸡等)、固态电池、光伏、稀土、金霉素、牛磺酸、跨境电商、低空经济、激光反制无人机、数据中心、人形机器人、涨价题材等 - **公司**:雷迪克、利君股份、中毅达、中航成飞、宁波海运、*ST松发、恒力重工、中钨高新、浦发银行、昇腾概念相关公司、奇瑞等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市场行情** - **个股行情凸显**:当前市场热点快速轮动,呈现围绕龙头的个股行情,下周或仍延续该风格,关注各板块龙头[2][8] - **高位抱团情况**:高位抱团再度出现高潮迹象,周五利君股份和中毅达带动高位人气股全线走强,后续关注其反馈情况以确认抱团的分化强度,合理预期是弱分化;此前高位抱团出现过亏钱效应,市场氛围趋于谨慎[2][10] - **指数表现**:指数分化情况常见,如沪指黄白线呈现“喇叭口”,小票相对强势;市场情绪与指数表现相关,午后市场情绪与指数表现有时同步,有时不同步[2][3][8] - **板块动态** - **军工板块**:大环境及政策催化军工方向反复活跃,有望成为5月主线,新质战斗力大背景下AI + 军工是大势所趋;关注中航成飞能否新高,若新高军工有二波预期;军工股走势有起伏,如集体调整后关注回流强度,低开高走确立主线地位等[2][8][11][12] - **科技板块**:科技股反复活跃,机器人概念股集体大涨,可控核聚变概念股再度走强,智能驾驶概念股表现活跃;AI行业全球算力军备竞赛激烈,资本开支大超预期,算力、芯片等方向受关注;DeepSeek持续发展,其下沉有望带动端侧;科技股走势受资金流向和市场情绪影响,如攻守转换下科技股再度走强,也会出现回落调整情况[2][3][8][9][12][13] - **航运板块**:军工的利君股份和成飞集成脱离板块走成抱团后,航运大概率也会有三两只个股脱离板块走个股行情;宁波海运作为航运最强个股周五4板被动放量;后市关注航运概念分化后的回流强度[5][8][10] - **大消费板块**:大消费股有反弹表现,如食品等消费股一度反弹,影视等方向领涨[2][3][10] - **医药板块**:医药逐步活跃,医药分支合成生物概念股逆势大涨,中医药股集体走强[6][10][11] - **其他板块**:核聚变若技术商业化推广,全球钨产量需提升10 - 20倍;机器人、光伏、化工、稀土、金霉素、牛磺酸等板块也有不同程度的异动和表现[8][11][12][13] - **重点公司情况** - **宁波海运**:作为航运最强个股周五4板被动放量,参考成飞集成5月12日的被动开板,航运可能有个股脱离板块走个股行情[5] - ***ST松发**:公司重组置入恒力重工获批,恒力重工具备高端船舶生产制造能力,订单充足,手持订单数量达106艘,交船期排至2029年;叠加重组利好刺激,同时ST板块近期起势,有望持续获得资金关注[5][8] - **中钨高新**:托管五矿集团五座矿山,钨资源储量国内第一,是国内最大的钨制品生产企业之一,拥有完整的钨产业链;钨是核聚变反应堆第一壁材料和偏滤器的核心选择,若核聚变技术商业化推广,全球钨产量需大幅提升[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周末证监会发布《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的决定》,去年已炒过,此次可能不会有太大的板块性动作,算是加分项[2] - 央视证实了歼 - 10CE的实战成果,关注中航成飞能否新高,若新高军工有二波预期[2] - 以ARIES - ST反应堆为例,单堆运行40年需消耗约29,034吨钨,相当于当前全球年钨产量的29%[8] - 在低空经济发展大趋势下,空域管理等挑战持续突出,全球反无人机市场发展迅速,某公司实现从器件到激光器再到整机的全产业链布局,产高功率泵浦源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12] - 丹佛斯磁悬浮压缩机业务总裁表示,未来三年中国数据中心对磁悬浮压缩机的需求至少翻倍,该公司近期发布磁悬浮变频离心式冷水机组,适用于数据中心[12] - 奇瑞人形机器人全球批量交付,某公司深度绑定奇瑞且近年来持续布局机器人业务,或有望成为奇瑞机器人供应链的重要一环[12]
邢自强:中国产业链凤凰涅槃显成效,AI 引领科创重估,产业链集群优势凸显
新浪财经· 2025-05-19 11:26
中国AI产业发展优势 - 中国是除美国外唯一能在AI软硬件全链条实现闭环的经济体,涵盖GPU、算力算法、基础设施到软件应用及企业端生产力提升[1] - 全球AI产业人才近半来自中国,每年有300多万工程师专业毕业生支撑算法研发[1] - 中国绿电比例上升,数据中心和云服务基础设施发电能力领先[1] - 巨量数据资源和市场对新应用场景的积极拥抱为AI发展提供土壤[1] 区域产业链集群效应 - 广东、深圳的人才优势及上下游产业链支持推动以DeepSeek为代表的企业崛起[2] - 深圳在AI制造落地应用中占据核心地位,深交所和深圳市金融办支持摩根士丹利最佳企业推荐会[2] 产业链升级与新兴领域 - 中国产业链在过去七八年实现凤凰涅槃式提升,集群效应和工程师红利显著[2] - 智能驾驶进入更智能阶段,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品逐步走向实际应用[2] - 中国在机器人和智能驾驶等领域具备先发优势,展现强大竞争力[2] 投资者信心与市场重估 - 中国AI产业弯道超车打破全球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担忧[2] - 全球投资者对中国创新能力和市场信心重燃[2]
地平线机器人-W:国产 ADAS 芯片龙头,成长为高阶智驾综合供应商-20250519
国投证券· 2025-05-19 08:2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 - A 投资评级,目标市值 1055 亿人民币,对应 1143 亿港币,目标价 8.66 港币 [4][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国产 ADAS 智驾芯片龙头,凭借本地化服务和价格优势,抓住行业趋势和国产替代机遇成长起来,征程系列芯片出货量可观,2024 年在自主品牌乘用车智驾芯片市场中市占率第一 [1] - 高速及城市 NOA 功能将成为智驾芯片行业发展主要驱动因素,2030 年中国智驾芯片 + 算法市场空间超 600 亿元 [2] - 高阶智驾行业从 1 - 10 阶段,主机厂自研意愿分化,传统主机厂依赖第三方方案,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有望成为第三方高阶智驾方案龙头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地平线:强大的战略能力 + 技术基因成就国产智驾芯片龙头 - 深耕智驾领域 10 年,多次做出正确战略抉择:公司以 AI 芯片起家,2019 年聚焦智能驾驶赛道,陆续发布并量产多款芯片,2024 年营收超 23 亿元,在自主品牌乘用车智驾芯片市场中市占率第一,2024 年发布征程 6 系列芯片及解决方案,产品线全面覆盖不同阶智能驾驶 [13] - 团队:软件基因深厚,股权激励绑定核心员工:创始人余凯软件算法背景深厚,多次做出关键战略决策;公司引进苏箐增强高阶智能驾驶算法团队能力;采用 AB 股双股权架构保证管理层控制权,与多家产业资本绑定;重视员工激励,建立股权激励体系 [29][33][37] 2. 空间:2030 年中国智驾主控芯片 + 算法市场空间超过 500 亿元 - L2 ADAS 渗透率已接近天花板,中高阶自动驾驶打开长期成长空间: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产品定位覆盖 L2 及以上智能驾驶全部细分赛道,L2 ADAS 渗透率接近天花板,未来提升空间有限,高速及城市 NOA 功能将成为智驾芯片行业发展主要驱动因素,预计 2030 年对应智驾芯片市场空间可观 [39][43] - 技术变革驱动高阶智驾体验提升,城市 NOA 开始走向千家万户:智能驾驶技术框架迭代,驱动城市 NOA 体验升级,从先锋早鸟用户向普通大众用户渗透,预计 2025 年和 2030 年国内城区 NOA 芯片市场空间分别为 150 亿、462 亿,软硬一体方案市场空间分别为 211、594 亿元 [47][55] - 内卷背景下主机厂推动智驾平权,高速 NOA 渗透率大幅提升:2020 年以来 10 - 20 万价格带合资份额下降,自主品牌进入内部竞争阶段,以比亚迪为代表的头部厂商推动智驾平权,将高速 NOA 功能下放到该价格带,带动高速 NOA 渗透率大幅提升,预计 2025、2030 年国内乘用车中算力智驾芯片市场空间分别接近 20、50 亿元 [61][63][65] 3. 竞争:主机厂自研意愿出现分化,地平线有望成为第三方高阶智驾方案龙头 - 竞争复盘:行业从 0 - 1 阶段,英伟达一家独大:2022 年特斯拉引领智能驾驶算法变革,英伟达凭借强大的 CUDA 开发生态和高算力芯片,在高阶辅助驾驶行业 0 - 1 阶段获得垄断市场份额 [69] - 从 1 - 10 阶段主机厂自研意愿出现分化,竞争要素转向方案综合性价比:随着行业发展,前期自研积淀有限的主机厂自研意愿分化,依赖头部供应商实现功能上车,第三方方案市占率将提升,不具备自研能力的主机厂更看重整体方案综合性价比 [88][92] - 地平线竞争优势:强大的客户基础 + 软硬一体能力带来综合性能优势:公司抓住时代机遇,从低算力芯片入手,成功导入多家主机厂供应体系,成为国产 ADAS 芯片龙头;征程 6 系列芯片性能强大,J6E/M 已初步获得成功;算法能力强,基于强大的软硬一体能力,HSD 有望实现体验领先 [96][28][33] 4.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 2025 年 - 2027 年营收分别为 35.2、54.8 和 80.2 亿元,增速分别为 47.6%、55.8%和 46.3% [4]
地平线机器人-W:软硬一体,向高而行,开启智驾新征程
中信建投· 2025-05-19 00: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评级为买入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国内第三方智驾芯片及解决方案龙头,具备软硬一体技术、战略及商业模式领先性 [1] - 2025年是征程6系列芯片及高阶全栈智驾解决方案HSD量产元年,实现量价齐升,有望开启新一轮加速成长周期 [1] 公司战略 发展历程 - 2015 - 2018年定位AI软件算法研发,涉及多场景;2019 - 2020年战略聚焦智驾,转向软硬件结合;2021 - 2023年推出中阶智驾芯片及解决方案;2024年至今推出J6系列芯片,发力高阶智驾解决方案并完成港股上市 [17] 团队背景 - 拥有全球顶级创始及高管团队,具备领先的智驾全栈自研能力,股权采用A/B类不同投票权架构 [18][20] - 汇聚数千名各领域优秀人才,智驾软硬件研发人员超1500人,高阶智驾团队超1000人,全球知识产权布局超1900项 [25] - 股东覆盖车企客户、Tier1、生态链合作伙伴及顶级投资机构 [26] 发展战略 - 创业目标是成为机器人时代的Wintel,战略聚焦智能驾驶,使命是赋能智能汽车和机器人,愿景是打造人人爱用的智能驾驶产品 [27][30] - 价值观为“成就客户,耐得寂寞”,战略打法为快人一步、软硬结合和软件牵引 [30] 产品业务 - 具备智驾全栈软硬件产品,业务包含解决方案和技术授权及服务,产品面向乘用车ADAS和AD系统 [32][35] - 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23.8亿元,同比+53.6%,毛利率77.3%,技术授权及服务业务营收及毛利占比分别约69%、82% [36] - 目前解决方案业务以中低阶智驾芯片销售为主,技术授权及服务业务以更高毛利率的IP授权为主 [39][41] 商业模式 - 在智驾产业链定位Tier2,产品技术含量及附加值高,商业模式灵活可拓展 [43] - 客户覆盖一线车企及Tier1,前五大客户营收占比超70%,持续拓展智驾生态价值链,2024年新增100多款车型定点 [45][47][50] 行业趋势 汽车智能化大势所趋,智驾普及与升级并进 - 2020 - 2024年国内汽车电动化推动智能化普及,2025年有望成为AD普及元年 [53] - 国内ADAS已成为主流,AD尚待普及,海外ADAS普及度高于国内,AD渗透率或低于国内 [55][59] 车企智驾平权战略清晰,中高阶智驾全面下沉 - 2025年中低阶智能驾驶全面下沉,成为新车标配元年,核心原因包括技术成熟、成本下降和主机厂竞争焦点升级 [60][63] - 比亚迪、吉利、奇瑞、零跑等车企纷纷发布智驾方案,特斯拉和华为也有智驾系统更新 [63][73][78] 自主可控大势所趋,征程6芯片加速中高阶替代 - 芯片是汽车行业核心卡脖子环节,2021年缺芯加速自主可控进程,汽车智能化+电动化重构产业链,加速国产替代 [82][83] - 地平线2024年ADAS芯片市占率跃居国内第一,AD芯片市场外资主导,国产华为和地平线相对占优 [83][85] - 主机厂高阶智驾芯片自主可控路径为自研+第三方合作,自研或难成主流趋势,开放合作是主流 [90][91][92] - 地平线征程6系列开启国产替代新范式,2025年成为主机厂选择的“最大公约数” [94][97] 竞争优势 智驾软硬一体模式稀缺,向高而行战略清晰 - 践行软硬一体模式,具备高阶智驾全栈解决方案能力,覆盖高价值链环节,综合竞争力强 [100][103] - 打造全栈高阶智驾解决方案战略清晰,成长曲线持续加速 [105] 以全新J6芯片及Nash BPU打造坚实底座 - J6系列芯片可提供中高低阶智驾解决方案,旗舰版J6P对标英伟达下一代Thor系列 [106][107] 投资价值 我们与市场普遍观点的不同 - 市场担心主机厂自研芯片限制公司市场空间,低估公司智驾软件算法能力,忽视海外市场拓展和长期愿景 [8] - 公司智驾芯片龙头地位持续验证,2025年HSD高阶智驾解决方案有望刷新认知,2026年中低阶智驾海外或规模放量,长期愿景潜在拓展空间大 [8] 盈利空间 - 2025年J6M/E芯片放量,中长期HSD高阶方案贡献成长空间,预计2025 - 2026年营收分别达34.1、58.0亿元,同比分别+43.1%、+70.1% [9] - 未来3 - 5年营收复合增速有望达50%,2026年开始减亏,2027年有望季度盈利,2028年总营收有望达120亿元,净利润超10亿元 [9] 投资空间 - 公司作为AI端侧科技创新标杆享受估值溢价,智驾平权打开赔率空间,高阶智驾成胜负手,给予“买入”评级 [10]
安徽+常州汽车产业链调研更新
2025-05-18 23:48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汽车零部件、机器人、客车 - **公司**:拓扑、地平线、德赛西威、华阳、翔宇、季风、新权、江淮汽车、安徽合力、艾弗特、聚积、瑞昱、伯特利、安凯客车、新宇公司、新泉公司、新坐标公司、宇通、CVB金融、中通客车、比亚迪、金龙、北汽祥捷、奇瑞、小米、吉利、极氪、理想汽车、特斯拉、北美福特、欧洲大众、沃尔沃、奥迪、奔驰、宝马、保时捷、捷豹路虎、雷克萨斯、安徽瑞奇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投资主线**:东吴证券团队看好汽车零部件板块结构性行情,核心关注新能源汽车与智能驾驶、智能化增量零部件、业绩出现拐点且估值处于底部的企业三条主线。新能源汽车与智能驾驶领域首选拓扑;智能化增量零部件首选地平线,其次是德赛、非特意华阳等;业绩出现拐点且估值处于底部的企业推荐翔宇、季风和新权[2][3] - **江淮汽车S800**:本月底上市,入门版预售价七八十万,顶配100万出头。2025年月销保守估计1000辆,稳态2000 - 3000辆。与华为合作累计投入几十亿,预计总投入达百亿级别,2027年实现盈亏平衡[1][4] - **安徽区域机器人产业**:与华为合作紧密,安徽合力、艾弗特、聚积和瑞昱等公司在智能物流、焊接自动化及人形机器人领域积极布局,推进工业3.0发展[1][5] - **伯特利**:2025年预计收入增长约30%,EPB增长30%,线控制动增长40%,轻量化增长70 - 80%。墨西哥工厂预计贡献十亿元收入并释放利润,摩洛哥工厂2027年投产,EMB产品今年下半年小批量量产,明年大批量量产,空悬年底量产[1][9] - **安凯客车**:进入利润释放阶段,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出口瞄准东南亚、中亚、中东市场,今年目标盈亏平衡,全年度收入预期约30亿元[2][10] - **新宇公司**:积极转型客户结构,获取吉利、华为、小鹏、奇瑞及北美新能源客户订单,吉利集团内采购份额提升,北美市场成主要增量来源,高附加值车灯渗透率提升,塞尔维亚工厂今年预计收入4 - 5亿元,大规模起量需等待至26 - 27年[2][11] - **新泉公司**:2025年收入指引稳健,预计超170亿,奇瑞和特斯拉是最大客户,并购芜湖力驰巩固市场地位,海外Model Y改款份额提升,墨西哥和斯洛伐克工厂二季度营收环比预计翻倍,北美及欧洲市场将推出廉价车型,并在非特斯拉客户方面取得突破[2][1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新坐标公司**:采用新工艺提高机器人四杠垄断件生产效率,正在进行汽车滚珠丝杠产品送样,7 - 8月设备到位后进行微型丝杠产品试样测试,持续关注磨代车工艺及垄断件等新技术[8] - **2025年部分车企营收预期**:奇瑞收入预计显著增长,特斯拉海外Model Y改款份额和销量提升成重要增量,二者收益预计达44 - 45亿元;吉利营收靠销量提升,理想汽车受益于L6车型增长及纯电车型放量,预计同比大幅增长[13][14] - **新泉公司海外工厂**:2025年一季度产能利用率低,4、5月营收环比显著增长,二季度营收环比预计翻倍以上,二季度海外利润率将明显体现[15] - **新泉公司新产品计划**:2025年三四季度在美国和欧洲推出廉价车型,加长版Model Y今年三四季度在中国和美国推出[16] - **新泉公司全球化战略突破**:在非特斯拉客户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与多个品牌对接沟通,看好未来获更多全球车企项目[18] - **安徽瑞奇座椅业务**:配套客户为奇瑞,正在报价新车型和项目,看好在奇瑞座椅供应链中份额提升,计划提高核心零部件自制比例[19] - **新泉股份新客户开拓**:持续对接现有内饰产品客户的新座椅需求,看好座椅产品做大做强[20]
美股三大指数震荡整理 热门中概股涨多跌少
凤凰网财经· 2025-05-16 22:49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震荡整理 道指涨0.04% 纳指涨0.04% 标普500指数涨0.07% [1] - 英伟达涨0.32% 特斯拉涨0.76% 苹果跌0.46% [1] - 热门中概股涨多跌少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逾1% 唯品会涨逾8% 哔哩哔哩涨超7% 小马智行涨超6% [1] 芯片与人工智能行业 - 美官方将使用华为芯片视作违反美出口管制行为 中方表示坚决反对 [2] - 美方对中国芯片产品和人工智能产业进行恶意封锁和打压 严重扰乱全球产供链稳定 [2] 美联储货币政策 - 美联储主席表示将重新评估货币政策方法中的通胀和就业因素 [3] - 未来几年供应链遭受的冲击和价格上涨可能更为频繁 [3] 中资私募投资动向 - 高瓴、高毅、景林等中资私募机构第一季度大举加仓中概股 [4] - 中资私募巨头们对于中国资产前景持乐观态度 [4] 巴菲特持仓变化 - 伯克希尔哈撒韦一季度减持花旗银行、美国银行和第一资本金融公司 [5] - 主要持仓股依旧是苹果、美国运通、可口可乐、美银、雪佛龙 [5] 智能眼镜行业 - 谷歌暗示将在I/O大会展示搭载Gemini的AI眼镜原型 [6] - 华为、谷歌智能眼镜产品或将正面交锋 [6] 零售行业 - 沃尔玛季度营业收入1656.1亿美元 同比增长2.5% 低于市场预期 [7] - 合并净利润44.87亿美元 同比下降12.1% [7] - 沃尔玛将从本月开始上调部分商品价格 因关税和经济动荡 [7]
龙虎榜复盘 | 题材持续快速轮动,AEBS概念迎来爆发
选股宝· 2025-05-16 17:55
龙虎榜机构交易情况 - 今日机构龙虎榜上榜27只个股 净买入16只 净卖出11只 [1] - 机构买入前三名个股:跨境通(1.06亿) 新瀚新材(7439万) 红宝丽(6861万) [1] - 跨境通获5家机构净买入1.06亿 实时涨幅+2.31% 买卖家数比4:1 [2][3] - 新潮新材(301076)涨幅达16.60% 机构买卖家数比3:3 [2] 跨境通业务概况 - 主营业务涵盖跨境出口电商与进口电商两大板块 [3] - 出口业务助力中国服装 家居 配饰 母婴 保健品等品类通过电商渠道输出海外 [3] - 进口业务将海外优质产品引入中国市场 [3] AEBS概念催化因素 - 《轻型汽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国标由推荐性转为强制性 适用范围扩大 [4] - 豪恩汽电专注L2及以上自动驾驶技术 产品覆盖ACC LKA TJA AEB等功能 [5] 新冠药物市场动态 - 4月全国新冠检测阳性率呈上升趋势 南方省份阳性率高于北方 [6] - 拓新药业子公司具备年产5吨阿兹夫定原料药产能 [6] - 公司同时布局麦角硫因 谷胱甘肽 辅酶Q10等功能食品核心技术 [6]
5月16日连板股分析:连板股晋级率35% 高位股强者恒强
快讯· 2025-05-16 15:51
市场整体表现 - 今日共56股涨停,连板股总数15只,其中三连板及以上个股7只,上一交易日共20只连板股,连板股晋级率35%(不含ST股、退市股)[1] - 全市场超3000只个股上涨,高位股强者恒强[1] 个股表现 - 成飞集成晋级8连板,继续拓展市场连板高度[1] - 渝三峡A走出14连阳,累计涨超170%[1] - 红宝丽、利君股份、红墙股份、中毅达均反包涨停[1] - 中旗新材一度封板再创历史新高[1] 板块轮动 - 市场热点快速轮动,机器人、化工、核电、智能驾驶(AEBS)、PEEK材料、抗流感概念等板块轮番走强[1] - 以AEBS为代表的智能驾驶板块表现亮眼,豪恩汽电20CM涨停,万安科技、路畅科技、亚太股份涨停[1] 行业动态 - AEBS(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强制安装新规进入公开征求意见阶段,拟要求所有M1类乘用车及N1类轻型货车必须标配该系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