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

搜索文档
2省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不力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公开通报
新华网· 2025-06-23 14:11
大气污染防治不力 - 内蒙古乌海市PM10、PM2 5浓度在自治区12个盟市中排名垫底 [1] - 乌海市2021年以来违规新增焦化产能220余万吨 其中君正化工公司擅自投产300万吨/年焦化项目 仅落实96万吨产能指标 [1] - 乌海市仍有1030万吨焦化产能的干熄焦、超低排放改造任务未按时完成 [1] 企业违法排污问题 - 乌海市焦化企业2022年以来因超标排放等涉气环境违法行为累计被处罚64次 华信煤焦化公司被罚20次 鑫华凯焱城煤焦化公司被罚10次 [1] - 淄博市亨禄建材、金石矿业等石灰生产企业烟气污染治理设施运行不正常 大量烟尘从窑顶直排 [2] - 德州市陵城区卓尔科技公司熔炼、落砂工序废气收集处理不力 烟粉尘污染严重 [2] 固废扬尘治理问题 - 乌海市万企景华煤业、恒实能源等企业露天矿山扬尘污染突出 各环节扬尘失管失控 [2] - 美方煤焦化、赛思普科技等企业堆弃大量矿渣未采取三防措施 气味异常尘土遍地 [2] 重点任务落实不到位 - 德州市锦冠冶金公司未经审批建成投运2台50吨和1台80吨炼钢电炉 新增137万吨/年炼钢产能 2022年以来违规生产粗钢67万余吨 [3] - 淄博、德州市2024至2025年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部分企业减排措施落实不到位 [3] 检测机构数据造假 - 淄博华瑞机动车检测公司2025年4月以来出具16份虚假检验报告 其中6份为督察进驻期间出具 [3] - 德州鹏鸿汽车检测公司使用作弊器篡改检测信息 现场发现7份虚假检验报告 [3]
如何强化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规范运营?来自天津市津南区的一线调研及思考
中国环境报· 2025-06-23 07:09
行业现状 - 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存在数据造假、操作不规范等问题,直接影响机动车污染防治成效 [1] - 津南区7家检验机构在2024年4月-6月专项调研中均被发现存在违规操作,包括篡改数据、人为干扰设备等行为 [2] - 行业面临技术性造假手段隐蔽化挑战,如使用作弊软件篡改OBD参数、伪造检测过程等 [2] 具体问题 - 检验机构违规操作多发:包括取样探头插入深度不足、双排气管车辆仅单管取样、用风扇吹散尾气等 [3] - 部分机构随意放宽检验方法,如对适用加载减速法的车辆改用自由加速法以降低成本和提高通过率 [3] - 设备与技术短板明显:检测设备老化未校准、软件未更新导致数据缺失、视频监控覆盖不全 [3] - 基层监管力量薄弱:2024年津南区检测汽油车16 5万辆次、柴油车2 8万辆次,但专业监管人才不足 [4] - 信息化监管平台功能不完善:无法显示检测过程曲线,视频审核需后台下载导致效率低下 [4] - 行业恶性竞争:部分机构通过价格战吸引客户,验车费用一度低至每辆40元 [4] 改进措施 - 加强常态化检查:每季度对7家机构全覆盖检查,重点查处数据造假行为,严重违法者取消资质 [6] - 科技赋能监管:推动检测数据实时上传至监控平台,利用AI分析异常数据,实现全过程远程监管 [6] - 强化设备标准化:要求配备720p以上视频监控,重型车检测线加装移动摄像机确保可追溯 [7] - 修订操作规程:制定统一服务规范,定期开展业务培训,重点提升尾气采样和OBD诊断技术能力 [7] - 推动公众监督:建立信息公开平台,开通扫码评价渠道,设立举报奖励机制鼓励公众参与 [8] - 实施人员考核:检测人员需持证上岗,引入第三方考核淘汰不合格人员 [8]
机械行业周报(20250616-20250622):关注AI相关机械设备及耗材-20250622
华创证券· 2025-06-22 19: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机械行业“推荐”评级 [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AI催生机械设备及耗材需求,关注PCB专用设备、钻针、锡膏印刷设备等相关企业 [6] - 机器人关注主链边际变化、产品到客户到场景的演进、从1到10的三大板块三个方向 [6] - 货币及财政政策加码,内需提振,“两新”政策扩围,装备行业有望开启复苏周期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回顾 板块行情回顾 - 本周上证综指涨幅-0.5%,深证成指涨幅-1.2%,沪深300涨幅-0.5%,机械(中信)板块涨幅-1.6% [11] - 机械各子板块中,锅炉设备涨幅最大为8.3%,工业机器人及工控系统涨幅最小为-4.6% [11] - 全行业中本周银行涨幅最大为3.1%,医药涨幅最小为-4.2% [15] 个股行情回顾 - 本周涨幅前五名依次为山东墨龙(61.4%)、捷强装备(50.9%)、通源石油(42.1%)、科恒股份(30.3%)、赢合科技(25.9%) [17] - 本周涨幅后五名依次为哈工智能(-84.9%)、金鹰股份(-30.8%)、合锻智能(-21.5%)、哈焊华通(-15.7%)、凯迪股份(-15.6%) [19] 行业与公司投资观点 博众精工(688097)深度研究报告 - 博众精工是3C自动化设备领先企业,2018 - 2024年营收CAGR为11.94%,归母净利润CAGR为3.54% [21] - 消费电子业务纵向延伸,受益创新周期;新能源布局锂电设备、充换电站等业务;半导体积极布局封装领域;其他业务布局核心零部件、低空经济等 [21][22] - 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分别为57.51、70.04、83.9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17、6.36、7.67亿元,给予2025年30倍PE,目标价34.80元,首次覆盖给予“强推”评级 [23] 思看科技(688583)深度研究报告 - 思看科技是三维视觉数字化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2020 - 2024年收入CAGR为37.9%,归母净利润CAGR为41.7%,2020 - 2025年Q1毛利率保持在75.5%以上 [24] - 三维视觉数字化产品渗透率提升,公司立足工业级拓展商业级消费级下游,核心软硬件自主研发 [25][26] - 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4.21、5.34、6.7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4、1.73、2.09亿元,给予2025年70倍PE,目标价148.35元,首次覆盖给予“强推”评级 [26] 重点数据跟踪 宏观数据 - 报告展示了制造业PMI指数、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速、全部工业品PPI当月同比、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同比等宏观数据图表 [29][31][32] 中观数据 - 报告展示了我国挖掘机月度销量及同比变化、中国小松开机小时数、我国挖掘机当月开工小时数、我国叉车销量、我国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及利润同比、我国工业机器人月产量、OPEC原油产量及同比变化、美国活跃钻机数、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及同比变化、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及同比变化、我国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及同比变化、我国金属成形机床产量及同比变化、日本出口中国大陆机床金额、我国铁路客运量累计值及当月值、我国铁路货运量累计值及当月值等中观数据图表 [35][40][42]
天开高教园团泊园揭牌,天津静海大健康产业再添“新引擎”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21 16:51
天开团泊园开园及发展规划 - 天开团泊园占地10 9平方公里,定位为"医、教、研、产、才"协同发展的大健康产业高地,旨在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科创新动能 [2] - 静海区推出"天开团泊园10条"政策,覆盖资源共享、成果转化、载体利用等关键领域,并配套总规模20亿元的团泊创新产业发展基金和1亿元科创专项资金 [2] 大健康产业创新生态 - 园区聚焦9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包括中国医学科学院天津医学健康研究院、现代中医药海河实验室等,联动天津中医药大学等5所高校及北京协和医学院天津校区 [3] - 已建成留创园北园、留创园西园等科创载体9 3万平方米,产业化基地6万平方米,在建孵化载体8 2万平方米,吸引鹳巢科技孵化器等机构入驻 [4] 科技成果转化与专利布局 - 筛选出50个技术领先的高价值专利成果,落地全国首个中医药"专利池"和中医药类全国重点实验室,已转化33项专利 [6] - 重点研发领域包括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新型药物研发、肿瘤治疗与医疗器械、运动医学及装备材料 [6] 金融支持与产业基金 - "团泊创新产业发展基金"总规模20亿元,由静海区华海国投联合海河基金等社会资本发起,重点投资医学检测、医疗器械等大健康领域 [7] - 基金已储备6家子基金合作方和26个项目,采用"项目储备+产业培育"模式推动产业升级 [7] 校企协同与国际化发展 - 天津健康产业国际合作示范区计划未来5年构建"医、教、研、产"四维协同模式,整合中西医优势并导入国际化服务 [7] - 天津协华创协医疗科技等企业将协助入驻企业突破技术转化壁垒,实现从科研到产品的快速转化 [5]
多次冲刺IPO后巴兰仕在北交所过会,业绩增长稳定性受监管关注
新京报· 2025-06-20 21:21
公司上市进展 - 公司成功通过北交所上市委员会审议 符合发行条件 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 [1] - 上市委员会重点关注业绩增长稳定性 要求说明2023-2024年增长驱动因素及风险应对措施 [1] - 公司历史上两次IPO失利 2017年撤回上交所申请 2022年终止辅导 2023年挂牌新三板 2024年转创新层后申报北交所 [1] 募资计划 - 本次IPO拟募资3亿元 其中9934.5万元用于汽车维修保养设备智能化改造 1.36亿元用于举升设备智能化工厂 6485.08万元用于研发中心建设 [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43亿元 7.94亿元 10.57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3003.55万元 8055.36万元 1.29亿元 [3] - 同期主营业务毛利率持续提升 从23.87%增至28.81% [3] - 2024年上半年预计营收5.13-5.3亿元(同比+0.36%-3.68%) 净利润7050-7400万元(同比+1.65%-6.70%) [3] 业务模式与风险 - 公司主营汽车维修检测设备 产品包括拆胎机 平衡机 举升机等 [3] - 外销采用贴牌模式 境外客户为当地品牌商 存在客户集中风险及品牌认知度不足问题 [4] 公司治理 - 历史上存在11次股权代持(公司层面5次 员工持股平台6次) 2024年因未披露代持事项被全国股转公司口头警示 [5] - 招股书声明所有代持关系已解除 无潜在纠纷 [6]
睿昂基因: 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关于上海睿昂基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的法律意见书
证券之星· 2025-06-20 20:13
股东大会召集及召开程序 - 股东大会由公司董事会召集召开 会议通知于2025年6月20日前20日在上交所网站公告[4] - 会议采用现场投票与网络投票结合方式 现场会议于2025年6月20日在上海公司会议室召开 网络投票通过上交所系统进行 时间覆盖当日9:15-15:00[5] - 召集程序符合《公司法》《上市公司股东会规则》及《公司章程》规定[6] 参会人员构成 - 出席股东及代理人共33人 代表有表决权股份17,949,661股 占总股本32.5256%[6] - 现场参会股东3人 代表股份10,804,197股 占比19.5777% 网络投票股东30人 代表股份7,145,464股[6] - 中小投资者股东30人 代表股份848,541股 占总股本1.5376%[6] 议案表决结果 - 全部10项议案均获通过 同意票比例均超99% 其中《2024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同意票占比99.3652%[7] - 中小投资者对核心议案支持率86.5726% 反对票集中在薪酬方案 最高达11.3142%[7][11][12] - 财务预算议案获99.3391%同意率 利润分配议案获99.3652%同意率[10] 法律合规性结论 - 会议程序符合《公司法》《证券法》及《公司章程》规定 召集人及参会人员资格有效[14] - 表决程序及决议结果合法有效 未出现临时修改议案情形[13][14]
国检集团: 中国国检测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跟踪评级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20 19:29
评级结果 - 维持中国国检测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体长期信用等级为AA+ [1] - 维持"国检转债"信用等级为AA+ [1] - 评级展望为稳定 [1] 公司概况 - 公司为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单位,是全国领先的大型综合性检验检测认证服务机构 [4] - 服务领域涵盖建筑材料与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医学检测、食品检测、环境监测与检测、计量校准等 [10] - 截至2024年底,公司合并资产总额56.36亿元,所有者权益27.71亿元 [10] 业务表现 - 2024年检验检测服务收入18.67亿元,占比71.48%,毛利率44.71% [24] - 认证服务收入1.08亿元,占比4.12%,毛利率44.64% [24] - 检测仪器与智能制造收入3.88亿元,占比14.86%,毛利率33.08% [24] - 2024年公司出具检测报告数量112余万份 [19] 财务指标 - 2024年营业总收入26.17亿元,利润总额3.21亿元 [10] - 截至2024年底,资产负债率50.83%,全部债务资本化比率40.84% [36]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69亿元 [39] - 应收账款13.37亿元,较上年底增长10.75% [32] 研发能力 - 2024年研发投入占比维持在8%以上水平 [6] - 截至2024年底,拥有有效发明专利242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590项 [19] - 2024年发布国家标准50项,授权国际专利1项,发明专利53项 [6] 股东支持 - 中建材集团下属财务公司为公司提供授信金额合计8.00亿元 [6] - 2022-2024年获得政府补助分别为0.66亿元、0.55亿元和0.51亿元 [43] 行业情况 - 2023年中国检验检测机构共有53834家,同比增长约2% [16] - 全行业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约4700亿元,同比增长超9% [16] - 行业集约化趋势显著,2023年底有685家机构营收上亿元 [16]
国检集团: 国检集团关于可转换公司债券2025年跟踪评级结果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0 19:29
评级结果公告 - 公司委托联合资信对"国检转债"进行跟踪信用评级 [1] - 前次评级时间为2024年7月5日,"国检转债"和公司主体信用评级均为"AA+",展望"稳定" [1][3] - 2025年6月19日最新跟踪评级维持"AA+"评级和"稳定"展望,结果无变化 [2][3] 评级信息 - 前次评级结果:"国检转债"AA+ 公司主体AA+ 展望稳定 [3] - 本次评级结果:"国检转债"AA+ 公司主体AA+ 展望稳定 [3] - 两次评级结果保持一致 [3]
信测标准: 关于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三个解除限售期解除限售股份上市流通的提示性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0 19:22
股权激励计划执行情况 - 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三个解除限售期解除限售条件已达成,143名激励对象可解除限售1,787,948股,占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总数的39.51% [6][7][12] - 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数量从初始166.22万股调整为164.77万股,激励对象人数从202人调整为173人,因29名激励对象放弃认购14,500股 [13] - 预留部分限制性股票授予53人共493,360股,占当时总股本0.43%,授予价格12.49元/股,上市日期为2022年9月30日 [3] 股份变动及回购注销 - 因激励对象离职及绩效考核未达标,累计回购注销限制性股票428,970股(首次授予部分174,250股+254,720股)[3][5][16] - 本次解除限售后公司总股本保持228,988,179股不变,有限售条件股份比例从33.66%降至32.88%,其中股权激励限售股占比从0.94%降至0.16% [18] - 2022年实施每10股转增4.5股,2024年实施每10股转增4股,导致首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数量从初始164.77万股增至461.54万股 [16][17] 业绩考核达成情况 - 第三个解除限售期业绩目标为以2021年净利润为基数,2024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120%,实际达成增长率119.81% [11][12] - 2021年归母净利润为8,156.03万元,2024年未扣除激励成本的净利润为1.76亿元,达到公司层面考核要求 [11][12] - 个人层面绩效考核结果A-D档对应解除限售比例分别为100%/80%/60%/0%,本次143名激励对象均符合100%解除限售条件 [12] 激励对象结构 - 首次授予激励对象中3名董事/高管合计解除限售462,435股,140名核心技术/中层管理人员解除限售1,325,513股 [12] - 预留部分第二个解除限售期43名激励对象可解除限售187,467股,首次授予部分第二个解除限售期152名激励对象可解除限售996,583股 [6] - 激励对象人数从初始202人降至当前143人,主要因离职及绩效考核未达标导致 [13][16][17]
IPO审2过2!
梧桐树下V· 2025-06-20 17:33
IPO审核结果 - 6月20日IPO共审核2家公司(沪主板、北交所各1家),2家均获通过 [1] 上海友升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基本信息 - 公司是专业铝合金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专注于轻量化汽车零部件领域,产品聚焦新能源汽车领域,包括门槛梁系列、电池托盘系列、保险杠系列、副车架系列等 [5] - 公司前身成立于1992年12月,2020年9月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发行前总股本为14,480.1333万股,拥有11家一级全资子公司、1家二级全资子公司、2家三级全资子公司,员工总计3,465人 [5]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 泽升贸易系公司控股股东,持有61.99%股份 [6] - 罗世兵及其配偶金丽燕系公司实际控制人,合计控制70.44%股份 [6] 报告期业绩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35,012.29万元、290,485.81万元和395,016.08万元 [7] - 2022-20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434.87万元、31,907.34万元和40,115.90万元 [7] 上市委问询问题 1. 经营业绩增长的可持续性 [8] 2. 募集资金用于补流资金测算的合理性及与主营业务的关系 [9] 3. 前期会计差错更正及相关内控问题的整改情况 [10] 上海巴兰仕汽车检测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基本信息 - 公司专注于汽车维修、检测、保养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拆胎机、平衡机、举升机等 [11] - 公司前身成立于2005年1月,2013年10月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发行前总股本为6,300.00万股,拥有9家控股子公司、1家参股公司、1家分公司,员工总计917人 [11]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 公司无控股股东,前三大股东持股比例相近 [12] - 蔡喜林、孙丽娜夫妇为共同实际控制人,合计控制46.66%股份 [12] 报告期业绩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4,263.82万元、79,425.97万元和105,712.79万元 [13] - 2022-20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53.44万元、7,918.77万元和12,753.52万元 [13] 上市委问询问题 1. 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及持续稳定增长的主要风险因素 [14] 2. 产品在欧洲、亚洲、南美洲市场的竞争优势及客户流失风险 [14] 3. 境外客户的稳定性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