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XO
icon
搜索文档
创新行情有望延续,底部板块持续复苏
2025-08-05 11:15
行业与公司概述 - 医药板块7月表现强劲,申万生物医药指数上涨13.9%,年初至今涨幅超20%[1][3] - 创新药行情持续扩散,CXO上游产业链及部分医疗器械股强势复苏[1][3] - 困境反转行业中,看好CXO(尤其是国内CRO方向)和高值耗材医疗器械[1][6] 创新药领域 - 恒瑞、石药、三生等达成大额BD合作,交易金额巨大[1][4] - 小核酸、干细胞、AAV等新疗法受关注[1][5] - WCLC和ESMO会议成果及潜在BD交易将催化创新药板块[1][5] - 创新药板块自2025年3月上涨,中期行情未结束,估值合理[1][8] - 和黄医药塞沃替尼大适应症获批,未来利润增速预计维持在20%以上[1][17] CXO领域 - CXO板块业绩拐点已出现,演绎半年多时间[6] - 更关注国内CRO方向,需求端改善带来预期变化[6] - 头部CXO企业2025年PE约20倍,历史分位值10%-20%,有望戴维斯双击[25][26] - 药明生物预计2025年净利润53亿元,2026年近70亿元[27] - CDMO行业2025-2026年商业化项目将提升产能利用率[28][29] 医疗器械领域 - 高值耗材修复机会显著,集采影响趋稳[1][13] - 南微医学海外收入占比超65%,未来三年增速20%+[14] - 心脉医疗新业务(海外主动脉支架和外周介入)增速快,占比将超30%[15][16] - 内镜耗材、主动脉支架及瓣膜等品种估值有望恢复[1][13] 其他公司动态 - 美诺华389项目(合成生物学技术)GLP-1类似物产量显著提升,预计2026年欧洲商业化[2][36][37] - 先声药业失眠药线上销售峰值或达20-30亿,自研管线进展显著[31][32] - 华纳药厂抗抑郁新药ZJ001(VG001)有望成为新增长点,国内销售峰值或达40-50亿[18][22][23] - 国内抑郁症患者存量约9000万-1亿人,重度患者2000万-3000万[19][20] 政策与市场环境 - 特朗普政府新药价政策短期或引发回调,长期是投资机会[16] - 安徽医保局生物类似物集采属预期内,影响有限[16] - 全球降息周期、中美谈判改善、国内经济复苏利好CXO需求[24] - 创新药板块若进入牛市或结构性牛市,仍有上涨空间[1][8] 投资建议 - 建议坚守主流、优质且具增长空间的创新药标的[9] - 8月推荐三生制药、长春高新、先声药业、和黄医药等创新标的[12] - 困境反转方向推荐CXO企业如康德莱生物、康石科技,高值耗材企业如南微医学、金麦医疗[12][13] - 美诺华主业稳健增长,创新管线催化明确,建议积极配置[37]
以前叫面首,现在叫男模
猛兽派选股· 2025-08-04 16:07
市场情绪与投资策略 - 南模生物股价表现突出,单日涨幅达20cm,市场关注度显著提升[1] - 投资需注重公司名称等市场情绪因素,无需复杂公式,但需具备大局观和明确锚点[2] - 量价分析中提到的“独孤三式”和“红肥绿瘦”为关键策略,强调简化选股逻辑[2][3] 行业主线与市场趋势 - CXO行业格局已定,成为新的进攻型主线,具备持续增长潜力[3] - 牛市仍在延续,但需聚焦主线行业,避免偏离核心标的导致收益不佳[5] - 市场节奏加快,建议调整RSR参数以适应变化,具体包括个股和行业的RSV(140)、SSV(140)等指标[5] 技术指标与参数调整 - 参数调整需校对VWAP(成交量加权平均价)和SSV(股价偏离度)公式,确保准确性[7] - 技术指标中情绪相关的TR占比日线数据需重点关注,反映市场短期波动[5]
国信证券:CXO投融资整体呈现回暖趋势 关注新分子产业链投资机会
智通财经网· 2025-08-04 13:52
核心观点 - 临床前CRO、临床CRO、CDMO业务价格止跌回稳 新签订单稳步复苏 行业或将迎来反转 [1] - 国际CDMO业务定价体系维持合理水平 疫情高基数影响已消化 [1] - 中国企业在小分子CRDMO领域具有人才红利、化学能力、合规产能、知识产权保护等综合优势 行业地位中期维度(5年内)难以撼动 [1] - 多肽、寡核苷酸、CGT等新分子业务快速发展 有望进一步打开CXO板块增长空间 [1] 大分子CDMO - 国内主要上市公司包括药明生物、药明合联 海外包括Lonza、三星生物、富士胶片 [1] - 药明生物、药明合联海外收入占比超过70% 通过在美国、德国、爱尔兰、新加坡等地布局产能规避地缘政治风险 [1] - 三星生物2025年收入增速指引19-25% 超过药明生物的12-15% [2] - 药明合联2024年末在手订单9.91亿美元 同比增长71% [2] - 海内外玩家资本开支维持高位 产能有支撑 反映对长期发展信心 [2] 小分子CDMO - 国内主要上市公司包括药明康德、凯莱英、博腾股份、康龙化成、九洲药业、普洛药业 海外包括Divi's、Siegfried、Piramal等 [3] - 药明康德、凯莱英、博腾股份、康龙化成、九洲药业海外占比超过70% 通过在美国、新加坡、瑞士、英国、斯洛文尼亚等地布局研发及产能拓展业务及规避地缘政治风险 [3] - 2025年一季度国内上市公司整体恢复正增长 整体增速优于海外代表性企业 [3] - 药明康德2024年末在手订单同比增长47.0% [3] - 国内资本开支高峰期已过 投入情况呈现分化 部分龙头如药明康德预计持续加大资本开支 国外资本开支基本稳定 [3] 临床/临床前CRO - 国内主要上市公司包括泰格医药、普蕊斯、诺思格、美迪西、昭衍新药 海外包括Fortrea、ICON、IQVIA、Charles River等 [4] - 2022-2023年投融资遇冷反映到临床/临床前CRO企业2024年至今的业绩端 国内外均处于调整期 [4] - 国内订单价格已触底但无明显回暖 2025年以来订单量及金额已呈现增长趋势 国外基本稳定 [5] - 各企业资本开支表现分化 行业供需短期内或存在一定程度的错配 [5]
医药行业周报:持续重视减重方向的授权合作-20250804
华鑫证券· 2025-08-04 09:05
行业投资评级 - 医药行业维持"推荐"评级,基于创新支付体系下部分创新品种实现研发投入回报正循环,海外临床数据发布及对外授权进入高峰期 [1][7] 核心观点 创新药领域 - 全球医药交易活跃度显著提升:2025年上半年交易数量456笔(同比+32%),首付款总额118亿美元(同比+136%),总金额1304亿美元(同比+58%),中国贡献近50%交易金额和超30%交易数量 [2] - 国内政策支持创新药发展:国家医保局推动《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研究新上市药品首发价格机制,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启动申报 [2] - 创新药估值溢价明显:医药生物行业PE(TTM)39.10倍,高于5年历史均值31.99倍,主要因出海打开市场空间,如恒瑞医药与GSK达成潜在120亿美元里程碑合作 [2] 减重药物领域 - GLP-1双靶点药物加速商业化:博瑞医药BGM0504授权华润三九,信达生物玛仕度肽2025年7月商业化,恒瑞医药HRS9531取得Ⅲ期积极结果,众生药业RAY1225完成Ⅲ期入组 [3] - 全球减肥领域交易额创新高:2025H1达2024全年1.5倍,石药集团与Madrigal达成SYH2086(口服GLP-1激动剂)授权合作 [3] CXO行业 - 行业出清后修复迹象显现:2025H1 License-out交易72笔(超2024全年半数),总金额同比+16%,其中16笔单笔超10亿美元,首付款总额首超一级市场融资 [4] - 政策优化临床试验审批:国家药监局试点30个工作日内完成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2025Q1共186款1类新药获临床批件 [4] TCE技术平台 - 三抗药物临床突破:强生BCMA/GPRC5D/CD3三抗JNJ-5322在BCMA naive患者中ORR达100%,三药耐药患者ORR 86% [5] - 国内企业加速布局:先声药业SIM0500(GPRC5D/BCMA/CD3三抗)获艾伯维授权,泽璟制药ZG006(DLL3/CD3三抗)治疗SCLC的ORR达62.5%(10mg组) [5] 自免领域进展 - 荣昌生物泰它西普(BLyS/APRIL双靶点)获Vor Biopharma授权,国内已获批MG/SLE/RA适应症 [6] - 丽珠医药LZM012对比司库奇尤单抗III期达优效标准:治疗12周PASI 100应答率49.5% vs 40.2% [6] 重点公司推荐 - **CXO**:凯莱英、普蕊斯、百诚医药 [7] - **减重领域**:众生药业(RAY1225)、博瑞医药(BGM0504) [7] - **TCE技术**:维立志博、先声药业(SIM0500) [7] - **自免药物**:益方生物、丽珠集团(LZM012) [7] 市场表现 - 医药生物指数近一周涨2.95%(跑赢沪深300 4.70pct),近一月涨13.02%(跑赢10.20pct),子行业中医疗服务月涨幅20.93% [19][22][27] - 个股方面南新制药、辰欣药业周涨幅居前,医疗服务板块PE(TTM)38.50倍 [28][35]
中国银河证券:持续看好医药创新
新浪财经· 2025-08-04 08:07
医药板块估值与趋势 - 医药板块估值经历较长时间调整后呈现显著结构性修复趋势 [1] - 公募基金重仓持仓水平仍低于历史均值 [1] - 2025年支付端有望边际改善 创新药械有望获益 [1] 医药创新领域 - 持续看好医药创新 下半年创新药BD预计持续 [1] - 国内丙类目录及商保政策有望推动估值继续提升 [1] 医药投融资领域 - 二级市场繁荣有望带来一级市场投融资回升 [1] - CXO及上游景气度向好 [1] 医疗器械领域 - 医疗器械有望触底回升 招投标数据已开始回暖 [1] - 以旧换新积压需求逐步释放 [1]
银河证券:医药板块公募基金重仓持仓水平仍低于历史均值
证券时报网· 2025-08-03 13:12
医药板块估值与趋势 - 医药板块估值经历较长时间调整,近期呈现显著结构性修复趋势 [1] - 公募基金重仓持仓水平仍低于历史均值 [1] - 2025年在支持引导商保发展的政策背景下,支付端有望边际改善,创新药械有望获益 [1] 医药创新 - 下半年创新药BD预计仍将持续 [1] - 国内丙类目录及商保政策有望推动估值继续提升 [1] 医药投融资 - 二级市场繁荣有望带来一级市场投融资回升 [1] - CXO及上游景气度向好 [1] 医疗器械 - 招投标数据已开始回暖 [1] - 以旧换新积压需求逐步释放 [1]
华创医药周观点:CXO行业——新周期、新起点 2025/08/02
CXO行业新周期 - CXO行业正迎来新周期起点,全球创新药产业复苏带动行业景气度回升[16][18] - 2025H1中国创新药BD交易总额达608亿美元,超过24年全年总额,全球占比47%[44][46] - 国内CXO企业从成本竞争转向技术溢价,在ADC、基因治疗等新兴领域具备优势[51][53] 全球创新药周期 - 美国创新药临床试验数量2024年同比增长8%,达到近1500项[19][25] - 美联储预计2025年降息75个基点,流动性改善将加速生物医药投融资回暖[25] - TOP20药企研发费用率稳定在20%左右,2023年合计研发投入达1500亿美元[21][23] 国内创新药发展 - 2024年国内受理国产创新药IND数量697个,超过FDA受理数量的60%[31][33] - 2024年国产创新药NDA申报47个,获批39个,均创历史新高[31][33] - 头部药企创新药收入快速增长,百济神州2024年创新药收入269.9亿元(+74.11%)[35][36] 医疗器械板块 - 骨科集采后国产企业恢复增长,神经外科集采推动进口替代加速[61] - 化学发光国产替代空间大(当前市占率20-30%),集采加速进程[62] - 医疗设备招投标回暖,2025年1月市场规模同比增长47.82%[64] 生命科学服务 - 行业需求复苏,供给端出清,龙头公司进入投入回报期[69] - 国产替代空间大,政策支持供应链自主可控[69] - 并购整合成为行业发展主线,上市公司现金充裕[69] 医药工业 - 2019-2026年全球近3000亿美元原研药专利到期,仿制药替代空间298-596亿美元[75][77] - 特色原料药企业向下游制剂延伸,部分已进入业绩兑现期[77] - 成本端改善叠加估值低位,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成长周期[12]
华创医药投资观点、研究专题周周谈第137期:CXO行业:新周期、新起点-20250802
华创证券· 2025-08-02 19:39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CXO行业持乐观态度,认为2025年有望重回高增长车道 [10][12] - 医药板块整体估值处于低位,公募基金配置比例低,对2025年增长保持乐观 [10] 核心观点 CXO行业 - CXO行业面临全球创新药产业周期波动,而非短期地缘政治担忧 [19] - 中美药品产业链脱钩难度大,中国在美国原料药供应链中占据关键位置(2023年占美国市场61.9%份额) [20] - 海外创新药研发活力复苏:2024年美国临床试验数量同比增长8%至近1500项 [23] - 国内创新药产业浪潮开启:2024年国产创新药IND数量达697个,超过FDA受理数量的60% [41] - 2025H1中国创新药BD交易金额达263亿美元,占全球交易总额的33% [53] 细分领域 - **创新药**:国内头部药企商业化表现亮眼,百济神州2024年创新药收入达269.9亿元(+74.11%)[47] - **医疗器械**:影像类设备招投标回暖,2024Q4市场规模环比大幅增长 [79] - **生命科学服务**:行业需求复苏,供给端出清,长期国产替代空间大 [83] - **药房**:处方外流提速,竞争格局优化,估值处于历史底部 [84] - **中药**:基药目录和国企改革是核心主线,独家基药增速显著高于非基药 [85][87] 数据与趋势 全球创新药 - TOP20药企研发费用稳步增长,2024年达1789亿美元 [25] - 2019-2026年全球近3000亿美元原研药专利到期,仿制药替代空间达298-596亿美元 [92] 国内创新药 - 2024年首次申报NDA的国产创新药达47个,获批39个,均创历史新高 [41] - 2025H1中国医药BD交易总额608亿美元,超过2024年全年总额 [62] CXO行业 - 药明康德2025H1小分子D&M业务收入86.8亿元(+17.5%),临床三期和商业化项目增至84个和76个 [31] - Medpace 2025Q2净新增订单达6.21亿美元,创近五年季度新高 [38] 投资建议 - **CXO**:关注药明康德、康龙化成、泰格医药、凯莱英 [15] - **医疗器械**:推荐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开立医疗、澳华内镜 [79][80] - **创新药**:关注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康方生物、翰森制药 [10] - **中药**:推荐昆药集团、康缘药业、康恩贝 [87] - **药房**:关注老百姓、益丰药房、大参林 [84] 行业热点事件 - 恒瑞医药与GSK达成HRS-9821项目全球独家许可协议 [96] - LENZ Therapeutics老花眼治疗药物LNZ100获FDA批准上市 [97] - 博瑞医药与华润三九合作开发GLP-1R/GIPR双重激动剂BGM0504 [98]
医疗“七翻身”!A股最大医疗ETF(512170)7月累涨11.48%跑赢大市!公募提前布局,加配空间仍大
新浪财经· 2025-07-31 17:41
市场表现 - 医疗ETF(512170)在经历10连阳后迎来回调,7月31日收跌1.6%失守5日线,全天振幅2.67%,成交额达10.2亿元 [1] - CXO成份股调整明显,药明康德放量下跌2.61%成交额94.99亿元创近4个月天量,康龙化成跌3.36%,迈瑞医疗、爱尔眼科、爱美客均跌逾2% [3] - 7月医疗ETF累计上涨11.48%,跑赢沪指(+3.74%)和创业板指(+8.14%),月线三连阳 [4] 行业趋势 - 医疗ETF当前价格仍处于历史相对低位,与上一轮大行情启动前水平相当 [6] - 医疗器械、医疗服务、消费医疗等细分板块轮动补涨需求强烈,向上修复空间较大 [6] - 政策层面支持创新医疗器械,医保局明确集采不再简单以最低价为参考,行业或迎来重塑 [6] 资金动向 - 公募基金二季度医药持仓占比提升,A股基金前十大重仓医药板块占比11.51%(环比+1.51%),扣除医药基金后占比5.15%(环比+0.87%) [6] - 中泰证券认为基金医药持仓仍处底部,后续可能持续加配医药医疗资产 [7] 投资工具 - 医疗ETF(512170)聚焦医疗器械+医疗服务,覆盖6只CXO龙头股,场外联接基金(A类162412/C类012323) [7] - 药ETF(562050)聚焦A股50大龙头药企,重仓创新药,不含医疗和CXO [7]
西南证券发布药明康德研报:CXO龙头业绩亮眼,小分子DM双位数增速、TIDES增长强劲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31 17:23
财务表现 - Q2单季度收入同比增速亮眼 [2] - Q2单季度利润同比增速亮眼 [2] 业务板块 - 小分子药物发现(DM)收入增速超预期 [2] - TIDES业务延续强劲增长态势 [2] - 实验室业务保持平稳发展 [2] - 临床CRO市场竞争因素继续消化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