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一代信息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总规模50亿,广西首只工业创投类母基金落地
FOFWEEKLY· 2025-07-21 17:58
来源:广西投资集团 7月18日,由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广投集团联合发起设立的广西兴桂新型工业化创业投资基金 (以下简称广西工业创投基金)完成工商注册,总规模50亿元,首期规模20亿元,是广西首只聚 焦工业领域的创投类母基金。 广西引导基金公司和广投集团旗下专业的基金投资管理平台和市场化股权投资实施主体广投资本作 为有限合伙人,广投鼎新基金公司作为普通合伙人和基金管理人共同出资设立广西工业创投基金, 着力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基金采用"1+N"母子基金模式,聚焦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培育,投向工业领域初创期和成长期科 技型企业,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及储能、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 培育壮大,及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前瞻布局。 据悉,下一步,广投集团将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工作部署,积极发挥国有资本投资公司 的功能作用,坚持市场化运作好广西工业创投基金,探索创新国有资本服务地方经济新模式,吸引 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创业投资,带动优质产业项目落户广西,不断壮大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推动科 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广西工业高质量发展。 对接需求请扫码 每日|荐读 榜单: 「202 ...
2025年安徽省安庆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深化“一十百千”产业培育工程,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21 09:15
新质生产力行业概述 - 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特征,推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3] - 新质生产力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支撑,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2] 安庆市经济运行情况 - 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156亿元,同比增长6%,第二产业增速7.3%领跑,第三产业占比超50% [4] - 2025年一季度GDP实现788.9亿元,同比增长6.3%,第三产业增速提升至6.9% [5] - 2024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9%,汽车零部件及装备制造增长17%,化工新材料及医药增长17.4% [7] 现代化产业体系 - 构建"双核引领、多元支撑"的"2+N"产业体系,聚焦汽车及零部件、化工新材料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16] - 2025年1-4月高技术制造业同比飙升33%,电气机械增长24%,医药制造增长21.1% [7] - 汽车产业营收突破1180亿元,化工新材料产业产值达1060亿元,高端装备制造形成558亿元产值 [23] 科技创新进展 - 2024年科技贷款余额增长31%,高价值发明专利数量激增37%,高新技术企业突破800家 [9] - 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扩容至61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1500家,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3% [9] - 安庆经开区、安庆高新区入选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 [9] 产业空间布局 - 规划"两走廊、一轴带、多组团"布局,形成"一主一副两带"产业格局 [20] - 依托经开区、高新区推动汽车及零部件、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智能化升级 [20] - 前瞻布局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未来产业,打造中国(安庆)航天产业城 [20] 重点产业发展趋势 -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加速5G+工业互联网应用,计划完成亿元技改项目100个以上 [26][27] - 生命健康产业聚焦生物医药、现代中医药、医疗器械等细分领域 [28] - 商业航天产业吸引西安中科西光航天科技等企业入驻 [28] 政策支持 - 出台《安庆市创新驱动发展规划(2022-2025年)》,重点招引哪吒、瞪羚、独角兽等新业态企业 [13] - 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给予50万元奖励,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给予150万元奖励 [13]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推动先进风电、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13]
上半年全省GDP同比增长5.7%
河南日报· 2025-07-19 07:35
宏观经济表现 - 上半年全省GDP达31683 80亿元 同比增长5 7% 高于全国0 4个百分点 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 [1] - 分产业看 第一产业增加值2252 14亿元(同比+2 7%) 第二产业12189 39亿元(+6 0%) 第三产业17242 27亿元(+6 0%) [1] 农业生产 - 夏粮产量750 01亿斤保持稳定 中药材产量20 89万吨(+2 4%) 鲜切花1 31亿枝(+15 0%) 盆栽植物3933 18万盆(+8 5%) [1] 工业制造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 4% 高于全国2 0个百分点 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 8% 贡献率达90 7% [2] - 重点产业链群工业增加值增长9 5% 汽车制造业(+24 5%) 电气机械(+21 2%) 电子信息产业(+11 1%) [2]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 9% 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10 7% 新能源汽车产业(+30 5%) 新一代信息技术(+13 3%) [3] 服务业发展 - 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 0% 影视节目制作企业营收增长89 0% 微短剧产业链覆盖创作至海外发行全环节 [2] 投资与消费 -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 1% 亿元以上项目投资增长9 3% 重点产业链群投资增长25 2% [3] - 民间投资增长8 3% 高于整体投资增速3 2个百分点 [3]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01 55亿元(+7 2%) 网上零售额2441 08亿元(+16 3%) [3] 新兴产业 - 锂离子电池产量增长93 4% 服务器增长48 2% 新能源汽车增长34 9% [3]
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亏损且营收为0也可上市!
搜狐财经· 2025-07-18 21:41
科创板上市标准 - 第一套标准要求公司预计市值10亿元以上,且最近两年净利润合计5000万元以上或最近一年盈利且营收1亿元以上 [1] - 第二套标准允许亏损上市,要求预计市值15亿元以上,最近一年营收2亿元以上且近三年研发投入占比不低于15% [2][3] - 第三套标准要求预计市值20亿元以上,最近一年营收3亿元以上且近三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亿元以上 [4] - 第四套标准要求预计市值30亿元以上且最近一年营收3亿元以上,不要求现金流 [5][6] - 第五套标准不要求盈利、营收或现金流,但需预计市值40亿元以上,且产品需经国家批准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如医药企业需核心产品进入二期临床试验) [7][8] 第五套标准实施动态 - 科创板开板以来已有20家生物医药企业通过第五套标准上市 [9] - 2023年下半年暂停第五套标准审核,2025年6月重启并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 [10] - 适用领域包括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 [11] 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定义 - 需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 私募基金投资的企业近五年有5家以上在科创板上市或10家境内外上市 [12] - 政府基金或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产业投资人 [13] - 持股超两年且持股比例≥3%或投资额≥5亿元,无关联关系 [14][15] 科创板行业要求 - 禁止房地产、金融、投资类企业上市 [17] - 限制金融科技(如蚂蚁金服)、模式创新企业(如滴滴)上市 [18] - 鼓励七大领域: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及其他符合定位的领域 [19][20][21][22][23] 科创属性技术指标 - 需同时满足四项指标: - 近三年研发投入占比≥5%(软件企业≥10%)或累计研发投入≥8000万元 [25] - 研发人员占比≥10% [26] - 主营业务相关发明专利≥7项(软件企业除外) [27] - 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率≥25%或最近一年营收≥3亿元(第五套标准豁免) [27] - 替代条件包括核心技术获国家认定、参与国家级科技奖项、承担重大科技专项等 [28] 其他上市要求 - 需管理规范且股权架构合规,股权问题可能导致上市失败 [24][29] - 常见股权问题包括创始人持股、合伙人纠纷、股权转让瑕疵等 [34][35][36]
雄安高新区新增7个前沿科创项目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18 18:13
雄安高新区科技创新发展大会 - 7家科技企业签约入驻雄安高新区 涵盖低空经济 新一代信息技术 机器人等前沿领域 包括开云智能 中联光网 京谷科技 合众恒跃 鼎杰士环保 天翼红外 强东合亿智慧等 [1] - 大会由京津冀三地政府部门及雄安新区管委会指导 雄安高新区管委会 中关村发展集团 中国雄安集团联合主办 旨在深化创新合作 打造全球创新高地 [1] 雄安高新区空间布局与创新成果 - 雄安高新区采用"一核两翼三支撑"空间布局 遵循"创新要素集聚—产业生态成型—城市功能完善"发展路径 [3] - 通过VR/AR技术展示人工智能 数字科技等领域突破性创新成果 驭势科技 宾果智能等企业分享自动驾驶 AI教育领域实践经验 [3] 专家演讲与金融支持 -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阐述"自主可信计算与人工智能安全产业生态"核心要义 [3] - 中关村发展集团副总经理张国斌提出深化"技术市场互通 成果跨区域转化"机制 助力雄安创新生态建设 [3] - 7家银行发布特色金融产品 包括工商银行科创贷 农业银行"三创一赋能" 中国银行"创新积分贷" 建设银行"开业进阶贷" 交通银行"科创数智贷" 邮储银行科创贷 北京银行"统e融"产品包 依托知识产权等"轻资产"授信 [3] 创新生态与未来产业探讨 - 高端圆桌对话聚焦"创新生态与未来产业" 专家认为雄安高新区需以"一核两翼三支撑"为空间骨架 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核心支撑 政策资本生态为关键保障 构建全链条开放式创新生态 [5] - 大会促进政产学研金多方深度链接 加速集聚高端创新要素 构建国际竞争力全链条创新体系 [5]
雄安高新区举办2025科技创新发展活动
快讯· 2025-07-18 18:10
雄安高新区科技创新活动 - 雄安高新区举办2025科技创新发展活动 主题为"雄安智核创新坐标" [1] - 7家来自低空经济 新一代信息技术 机器人等前沿领域的优质科技企业正式入驻雄安高新区 [1] - 入驻企业标志着相关产业链条进一步完善 创新主体加速集聚 [1] 金融支持措施 - 7家银行代表共同发布"创新积分贷""科创贷"等特色金融产品 [1] - 金融产品旨在精准破解科技企业融资瓶颈 [1] 活动内容 - 活动包括雄安高新区规划与创新成果展示 [1] - 举办院士专家演讲 创新成果分享与高端对话等环节 [1] - 展示区域创新生态建设成果 探讨科技创新前沿议题 [1]
2025年“赢在南京·创业金陵”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在金鱼嘴成功举办
搜狐财经· 2025-07-18 13:43
大赛概况 - 2025年"赢在南京·创业金陵"科技创新创业大赛暨第十三届"创业江苏"科技创业大赛南京赛区"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赛在金鱼嘴基金大厦举办 [1] - 活动由南京市科技局主办,南京市国际人才交流中心、南京市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南京建邺高新区、南京广播电视集团共同承办 [1] - 建邺区科技局、南京金鱼嘴基金街区发展中心、南京金鱼嘴每日路演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协办 [1] 大赛目的与形式 - 大赛响应国家战略需求、服务数字经济发展,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紧扣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落地 [3] - 吸引全国54个优秀项目参与角逐,分为团队组、初创企业组、成长企业组三大类别 [3] - 采取"7分钟项目路演+5分钟评审提问"的互动答辩模式,现场实时打分并公布成绩 [3] 参赛项目与评审 - 参赛项目涉及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智慧通讯等前沿领域,展现技术驱动下的产业创新活力 [3] - 10位来自高校、投资机构的技术及投融资专家组成评审团,围绕产品技术、商业模式、团队能力、行业及市场分析等维度进行综合评价 [3] 支持与资源整合 - 金鱼嘴基金街区发展中心通过"每日路演"平台为企业孵化与资本对接提供资源整合、技术支持、投融资服务等支持 [4] - 金鱼嘴作为南京重点打造的资本要素撮合平台,持续通过品牌活动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助力科技企业快速成长 [4] - 未来将持续聚焦重点产业赛道,深化与政府、投资机构、创业企业的多方协同,打造覆盖项目孵化、成果转化、投融资服务于一体的全链条支持体系 [4]
28家科创板公司上半年业绩预增 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占近半数
快讯· 2025-07-18 09:01
科创板公司业绩预增情况 - 截至7月17日,科创板共有37家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1] - 披露净利润的32家公司中,28家预增,2家扭亏为盈 [1] 行业分布特点 - 半导体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企业占比接近半数 [1]
郑州决出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省赛晋级“选手”
郑州日报· 2025-07-16 09:01
大赛概况 - 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河南郑州分赛区暨2025"郑创汇"国际创新创业7月份大赛决赛成功举办,成长组11个项目、初创组5个项目晋级省赛 [1] - 大赛由河南省科技厅指导,郑州市科技局主办,中原区政府、郑州人才发展集团等承办,主题为"因创而聚,向新同行" [1] - 经过初赛选拔和专业评审,80个项目进入决赛,聚焦智能制造、绿色低碳、现代农业等重点领域,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1] 郑州科创发展 - 郑州正全面落实"两高四着力"重大要求,锚定"科创强市"奋斗目标,努力在全省科技创新中"挑大梁、走在前" [1] - 承办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是郑州落实重大要求、激发创新活力、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实践和平台 [1] 大赛影响力 - 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是全国创新创业领域的年度盛会,汇聚众多创业精英、学者和企业家 [2] - 历届大赛成功培育了中科清能、灵希生物、东微电子等一批明星企业,建成各级孵化载体300余家,构建起多层次、全链条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2] - "郑创汇"赛事已持续十余年,成为创新创业项目加速成长的"孵化器",技术与市场精准对接的"金桥梁",驱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 [2] 本届大赛特色 - 相比以往赛事,本届大赛更加突出服务创新,通过组织赛前和赛后辅导、投融资对接等一站式服务,提升大赛软实力 [2] - 郑州将全力营造"鼓励创新、支持创业、成就梦想"的一流生态,助力参赛选手取得好成绩,赋能企业发展 [2]
第十七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圆满收官
苏州日报· 2025-07-15 08:08
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活动成果 - 本届创业周市县两级意向合作项目达2388个 其中创业投资项目2267个 创新合作项目121个 [1] - 意向合作项目中高端装备占比19.4% 新一代信息技术占比18.5% 新材料占比11.9% 软件与信息服务占比9.9% 新能源占比6.2% [1] - 公共服务平台征集人才项目量质齐升 全市300余家载体提前线上对接 [1] 高校技术转移与人才对接 - 高校技术转移转化成果对接展集结24所高校 41家企业 展出超1300项科技成果 吸引4200余人观展洽谈 [2] - 首届"春晖创新训练营"吸引百余名海外人才线下参与对接 [2] - 中外院士前沿科技论坛汇聚30余名顶尖院士 60余名AI领域学者探讨科研范式变革 [2] 科创大会与人才基金 - 主会场开幕式合并举办高校技术转移转化大会 国际科创大会 超1700名海内外嘉宾参会 [3] - 苏州市"百亿人才基金"成立 设立人工智能 低空经济 生物医药等子基金 重点投向硬科技领域 [3] - 发布全流程智能招聘平台 人才政策智能匹配平台等3个"AI+"工作平台 [3] 产业与人才集聚效应 - 活动推动苏州"1030"产业体系建设 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 新能源等战略领域 [1] - 科学家日活动吸引14名院士 54名教授 81名企业家共议人工智能产业机遇 [2] - 4000余名苏州学子参与观摩学习 强化本地人才储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