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动车检测
icon
搜索文档
300572,实控人拟变更,复牌!
中国基金报· 2025-08-05 21:10
控股股东变更 - 矽睿科技拟收购安车检测控股股东贺宪宁持有的6.43%股份(第一期标的股份)[4] - 贺宪宁将13.57%股份对应的表决权委托给矽睿科技行使,并在限售解除后转让该部分股份(第二期标的股份)[6] - 权益变动后,贺宪宁持股比例从25.72%降至19.29%,表决权比例从25.72%降至5.72%;矽睿科技持股6.43%但表决权达20%[7] - 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矽睿科技,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8] - 公司股票自2025年8月6日起复牌[9] 矽睿科技背景 - 成立于2012年,专注传感器产品设计、制造及增值服务,覆盖智能汽车、先进制造、消费电子三大领域[11] - 产品包括MEMS传感器(如六轴IMU、加速度计等),并布局智慧医疗、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11] - 股东包括上海联和投资(9.6897%)、国投创业(8.1234%)、小米长江产业基金(5.183%)等机构[12][13] 安车检测业务 - 主营机动车检测系统及联网监管系统,为检测站上游供应商[14] - 通过收购和新建检测站切入下游运营服务,优化收入结构[14] - 停牌前股价大涨11%,总市值60亿元(股价26.01元/股)[15]
集信国控(08629.HK)拟1257.09万元收购一间机动汽车检测检验服务供应商
金融界· 2025-08-05 17:28
收购交易 - 公司收购信宜市荣利机动车检测全部股权 总代价为人民币1257.09万元 [1] - 交易对手方为信宜市财政局 交易通过股权转让协议完成 [1] - 交易时间为2025年8月5日 交易附有条件 [1]
出具400余份虚假汽车尾气排放合格证明,检测机构责任人领刑
新京报· 2025-07-15 15:24
案件概述 - 湖南省新化县某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通过使用OBD模拟器和尾气排放作弊软件,使400余辆本应无法通过尾气排放检测的车辆通过检测 [1] - 公司法定代表人陈某某安排购买作弊设备,管理人员陈某、黄某某参与实施 [1] - 公司在二年内曾因提供虚假证明文件受过两次以上行政处罚 [1] 法律判决 - 被告单位构成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被判处罚金人民币三十万元 [2] - 被告人陈某某、陈某、黄某某分别被判处一年六个月至八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 - 被告人陈某某、陈某适用缓刑,黄某某因系累犯从重处罚 [2] - 公司已在审理期间全额缴纳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16万余元 [2] 行业影响 - 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作为"守门人",对推动移动污染源减排和改善空气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2] - 本案判决将有力打击机动车检验行业违法犯罪乱象,净化第三方环保服务市场秩序 [2] - 最高法强调依法追究刑责彰显了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决心 [2]
严惩车检造假!最高法发布人民法院依法审理涉机动车环境监管典型案例
央视网· 2025-07-15 10:33
人民法院依法审理涉机动车环境监管典型案例 - 文章核心观点:人民法院通过发布3件典型案例,展现对机动车环境监管领域违法行为的严厉打击态度,旨在规范行业行为、增强公众环保意识、推动绿色发展[1] 案例1:湖南省新化县某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陈某某等人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案 - 基本案情:检测公司购买OBD模拟器和作弊软件,为400余辆不合格车辆出具虚假排放检验报告,两年内曾两次受行政处罚[5] - 裁判结果:公司被判罚金30万元,相关责任人获刑1年6个月至8个月并处罚金[7] - 典型意义:严惩排放检验机构造假行为,净化第三方环保服务市场秩序[8] 案例2:浙江省衢州市人民检察院诉龙游某汽车租赁服务部、李某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 - 基本案情:李某改装12辆租赁车三元催化器并销售牟利,租赁部知情后仍继续出租,造成氮氧化物排放227.115Kg,生态环境损害6928元[9] - 裁判结果:经调解,租赁部与李某各承担一半生态环境损害费用[10] - 典型意义:通过民事公益诉讼追究大气污染责任,警示修理租赁行业合规经营[12] 案例3:湖北省襄阳市生态环境局申请强制执行行政处罚决定案 - 基本案情:检测公司违规对5辆车出具虚假排放报告,被处没收违法所得并罚款10万元后拒不缴纳[13] - 裁判结果:法院裁定准予强制执行,罚没款已全额执行完毕[14] - 典型意义:司法强制力支持行政处罚,遏制检验机构造假行为[15]
周乃翔在淄博调研督导时强调 扛牢政治责任 采取有力措施 全力推动督察问题整改见底到位
大众日报· 2025-06-24 09:02
大气污染防治整改 - 淄博华瑞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和山东福悦检测有限公司淄川分公司存在违规操作和人为干扰检测数据行为 [1] - 要求对机动车检测行业开展专项整治 加强监管和宣传教育 严厉打击弄虚作假行为 [1] - 淄博亨禄建材销售有限公司 山东赢正纳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淄博金石矿业有限公司烟气污染治理设施运行不正常 [2] 行业整改措施 - 对石灰行业采取"一企一策"整改方案 压实企业主体责任 落实整改措施 [2] - 加强日常监管 对超标排污行为实时预警和快速处置 [2] - 推动石灰行业转型升级 改进生产工艺 淘汰落后产能 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2] 大气污染综合治理 - 深化传统产业集群升级改造 推进能源低碳转型 [2] - 加强移动源综合治理 提升面源污染管理水平 [2] - 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治理 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2]
违法排污、检验造假,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曝光多市大气污染乱象
南方都市报· 2025-06-23 18:00
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大气污染问题 - 乌海市工业园区和矿区污染严重 2022年以来PM10 PM2 5浓度在自治区垫底 2024年多个辖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倒数 [1] - 煤焦化产业升级改造滞后 2021年以来违规新增焦化产能220余万吨 君正化工公司擅自投产焦化项目300万吨年 仅落实96万吨产能指标 [1] - 1030万吨焦化产能干熄焦和超低排放改造未按时完成 西来峰公司200万吨年干熄焦项目尚未开工 [1] - 企业违法排污问题突出 2022年以来焦化企业因超标排放被处罚64次 华信煤焦化公司被罚20次且烟气直排 鑫华凯焱城煤焦化公司被罚10次且氮氧化物排放超总量 [2] - 2024年广纳公司焦炉二氧化硫超标排放800余小时 [2] - 园区矿区固废扬尘治理不力 多个露天矿山扬尘污染 五虎山井田南部采空区抑尘设施弃用 万企景华煤业 恒实能源等企业各环节扬尘失控 [2] - 鑫华凯焱城煤焦化公司等乱倾固废 煤粉积尘污染绿化带和道路 美方煤焦化 赛思普科技等堆弃矿渣未采取防护措施 [2] - 6月7日督察组发现鑫华凯焱城煤焦化有限责任公司超低排放改造土建施工 [2] - 2月20日暗查发现乌海市恒实能源公司煤矿装卸 运输过程产生大量扬尘 [2] - 6月6日发现美方煤焦化公司固废随意堆弃 扬尘污染严重 [2] 山东省淄博 德州市大气污染问题 - 淄博 德州作为京津冀及周边重点城市 2023年和2024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全省排名靠后 德州市2024年重污染天数比例全省最高 [1] - 淄博市淄川区部分石灰生产企业如亨禄建材 赢正纳米新材料 金石矿业烟气污染治理设施运行不正常 大量烟尘从石灰窑顶部直接排放 [3] - 德州市陵城区卓尔科技公司熔炼 落砂工序废气收集处理不力 禹城市华金缸套厂浇注工序废气无组织排放明显 [3] - 德州市锦冠冶金公司未经审批和产能置换 违规建成投运炼钢电炉 新增炼钢产能137万吨年 2022年以来违规生产粗钢67万余吨 [3] - 燃煤锅炉淘汰滞后 全市仍运行3台每小时20蒸吨燃煤锅炉 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企业减排措施不落实 [3] - 3月18日暗查发现淄博市亨禄建材石灰窑烟气直排 [3] - 两地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弄虚作假严重 随机抽查10家机构多数违规 淄博华瑞机动车检测公司使用作弊器篡改检测信息 2025年4月以来出具16份虚假报告 [3] - 淄博福悦检测公司淄川分公司对冒黑烟车辆出具合格报告 德州临邑恒森机动车检测公司和鹏鸿汽车检测公司人为干扰检测数据 [3] - 3月26日暗查发现淄博福悦检测公司淄川分公司在车辆明显冒黑烟的情况下仍然出具合格检验报告 [3] 督察组总体结论 - 乌海市和淄博 德州等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不够有力 责任落实不到位 日常监管不严 [4]
实行双主营业务发展!南华仪器并购嘉得力再迎新进展
仪器信息网· 2025-06-23 16:18
并购重组背景 - 南华仪器通过并购嘉得力实现从传统机动车检测向"环保+智能清洁"双赛道跨越的战略转型 [1] - 嘉得力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商用清洁设备领域的隐形冠军,主营业务包括智能洗地机、扫地机等高端清洁设备 [3] 嘉得力业务与技术优势 - 公司产品已完成数字化和智能化迭代,具备远程监控与数字化管理的智能服务体系,并通过物联网终端提升客户管理效率 [3] - 大型工商业无人洗地机产品完成多次迭代,内置污水循环系统、自动控水系统等自动化节水功能进入测试阶段,关键指标对标国际先进水平 [3] - 2023年、2024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33亿元、1.28亿元,归母净利润2198.55万元、1766.04万元,毛利率稳定在39.53%、38.39% [3] 市场前景与战略规划 - 全球B2B清洗设备市场2023年销售额达283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达475.2亿元人民币,2024-2030年CAGR为7.7% [5] - 南华仪器将依托嘉得力技术积累抢占智能清洁设备市场,清洁设备业务将成为核心增长引擎,响应国家"双碳"目标与智慧城市建设需求 [5] 业绩承诺与整合计划 - 嘉得力承诺2025年净利润不低于1800万元,2026年不低于2000万元或2025-2026年累计不低于3800万元,2027年不低于2100万元或2025-2027年累计不低于5900万元 [6] - 南华仪器将保持嘉得力团队稳定性,整合其业务与研发能力至上市公司体系,借助平台资源提升标的公司盈利能力 [4][6]
2省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不力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公开通报
新华网· 2025-06-23 14:11
大气污染防治不力 - 内蒙古乌海市PM10、PM2 5浓度在自治区12个盟市中排名垫底 [1] - 乌海市2021年以来违规新增焦化产能220余万吨 其中君正化工公司擅自投产300万吨/年焦化项目 仅落实96万吨产能指标 [1] - 乌海市仍有1030万吨焦化产能的干熄焦、超低排放改造任务未按时完成 [1] 企业违法排污问题 - 乌海市焦化企业2022年以来因超标排放等涉气环境违法行为累计被处罚64次 华信煤焦化公司被罚20次 鑫华凯焱城煤焦化公司被罚10次 [1] - 淄博市亨禄建材、金石矿业等石灰生产企业烟气污染治理设施运行不正常 大量烟尘从窑顶直排 [2] - 德州市陵城区卓尔科技公司熔炼、落砂工序废气收集处理不力 烟粉尘污染严重 [2] 固废扬尘治理问题 - 乌海市万企景华煤业、恒实能源等企业露天矿山扬尘污染突出 各环节扬尘失管失控 [2] - 美方煤焦化、赛思普科技等企业堆弃大量矿渣未采取三防措施 气味异常尘土遍地 [2] 重点任务落实不到位 - 德州市锦冠冶金公司未经审批建成投运2台50吨和1台80吨炼钢电炉 新增137万吨/年炼钢产能 2022年以来违规生产粗钢67万余吨 [3] - 淄博、德州市2024至2025年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部分企业减排措施落实不到位 [3] 检测机构数据造假 - 淄博华瑞机动车检测公司2025年4月以来出具16份虚假检验报告 其中6份为督察进驻期间出具 [3] - 德州鹏鸿汽车检测公司使用作弊器篡改检测信息 现场发现7份虚假检验报告 [3]
如何强化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规范运营?来自天津市津南区的一线调研及思考
中国环境报· 2025-06-23 07:09
行业现状 - 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存在数据造假、操作不规范等问题,直接影响机动车污染防治成效 [1] - 津南区7家检验机构在2024年4月-6月专项调研中均被发现存在违规操作,包括篡改数据、人为干扰设备等行为 [2] - 行业面临技术性造假手段隐蔽化挑战,如使用作弊软件篡改OBD参数、伪造检测过程等 [2] 具体问题 - 检验机构违规操作多发:包括取样探头插入深度不足、双排气管车辆仅单管取样、用风扇吹散尾气等 [3] - 部分机构随意放宽检验方法,如对适用加载减速法的车辆改用自由加速法以降低成本和提高通过率 [3] - 设备与技术短板明显:检测设备老化未校准、软件未更新导致数据缺失、视频监控覆盖不全 [3] - 基层监管力量薄弱:2024年津南区检测汽油车16 5万辆次、柴油车2 8万辆次,但专业监管人才不足 [4] - 信息化监管平台功能不完善:无法显示检测过程曲线,视频审核需后台下载导致效率低下 [4] - 行业恶性竞争:部分机构通过价格战吸引客户,验车费用一度低至每辆40元 [4] 改进措施 - 加强常态化检查:每季度对7家机构全覆盖检查,重点查处数据造假行为,严重违法者取消资质 [6] - 科技赋能监管:推动检测数据实时上传至监控平台,利用AI分析异常数据,实现全过程远程监管 [6] - 强化设备标准化:要求配备720p以上视频监控,重型车检测线加装移动摄像机确保可追溯 [7] - 修订操作规程:制定统一服务规范,定期开展业务培训,重点提升尾气采样和OBD诊断技术能力 [7] - 推动公众监督:建立信息公开平台,开通扫码评价渠道,设立举报奖励机制鼓励公众参与 [8] - 实施人员考核:检测人员需持证上岗,引入第三方考核淘汰不合格人员 [8]
南华仪器并购嘉得力再迎新进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6-13 20:28
并购重组进展 - 南华仪器披露关于深圳证券交易所重组问询函回复的公告,就交易所提出的问题逐一答复 [1] - 此次并购重组被视为南华仪器从传统机动车检测向"环保+智能清洁"双赛道跨越的重要一步 [2] 嘉得力业务与技术 - 嘉得力主营业务涵盖智能洗地机、扫地机等高端清洁设备,已完成产品向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迭代 [1] - 大型工商业无人洗地机产品已完成多次迭代更新,在万科等多个大型物业现场测试并成功落地 [1] - 产品内置污水循环系统、自动控水系统等自动化节水功能已进入测试阶段,关键指标对标国际先进水平 [1] - 通过物联网终端管理提高客户生产与管理效率,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品类不断拓宽 [1] 财务表现 - 嘉得力2023年、2024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33亿元、1.28亿元 [1] - 2023年、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98.55万元、1766.04万元 [1] - 2023年、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39.53%、38.39% [1] 市场前景与行业数据 - 2023年全球B2B清洗设备市场销售额达283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将达到475.2亿元人民币 [2] - 2024年至2030年全球B2B清洗设备市场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7.7% [2] 业绩承诺与整合计划 - 嘉得力承诺2025年净利润不低于1800万元,2026年不低于2000万元或2025-2026年累计不低于3800万元 [3] - 2027年净利润不低于2100万元或2025-2027年累计不低于5900万元 [3] - 南华仪器将整合嘉得力业务与研发能力至上市公司体系,提升盈利能力并赋能业务发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