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
搜索文档
新进展!央企整合重点项目集中签约
证券时报· 2025-11-21 22:00
新进展。 17家参与集中签约的单位有中关村机器人公司、国机集团、内蒙古乌审旗政府、东方电气集团、中国石化、中国一汽、大疆创新、中国国新、中汽中心、国家绿色 发展基金、中国南水北调、鞍钢、中铝集团、南航集团、招商局集团、中国远洋海运、中国旅游集团等,涵盖了地方政府、中央企业、民营企业和科创产业集群等 多种类型。 据了解,签约的重点项目主要涉及新材料、人工智能、邮轮运营、检验检测、航空物流等关键领域。 11月21日,国务院国资委组织召开中央企业专业化整合推进会并举行重点项目签约仪式。会议总结前一阶段专业化整合工作进展成效,组织重点项目签约,明确当 前阶段新任务新要求。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李镇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8组17家单位分两批进行了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主要涉及新材料、人工智能、邮轮运营、检验检测、航空物流等关键领域。 强调五个"坚持" 要求增强战新整合能力 会议指出,去年以来,中央企业围绕服务国家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持续调整存量、优化增量。通过一系列整合,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提高资 源配置效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今年9月,李镇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 ...
金帝股份(603270.SH):拟与东培股份就人形机器人谐波减速器总成及其关键零部件相关业务进行合作
格隆汇APP· 2025-11-21 20:30
格隆汇11月21日丨金帝股份(603270.SH)公布,公司与东培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培股份")签署 了《战略合作意向书》,本着平等互利、优势互补、诚信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确认双方有意就人形 机器人谐波减速器总成及其关键零部件相关业务进行合作,结合公司在制造与研发领域的能力,以及东 培股份在技术与产品应用方面的经验,共同探讨建立合资或其他合作架构的可行性,并就市场、技术及 投资等事项展开沟通与评估,以推动双方长期稳定的合作发展。 ...
和讯投顾刘昊:止跌企稳还是继续回落?
搜狐财经· 2025-11-21 20:13
美联储的降息路线啊不清晰,美股也没有出现止跌的迹象,哪那么容易见底对不对?让自以为是的人接 盘去吧等,跌到所有人绝望,跌到自媒体同行们都没有声音,甚至开始转空头的时候,差不多就见底 了。在他们还兴冲冲的喊机会的时候,谁会去解救高位科技站岗的散户呢?等喊CPU机器人存储芯片的 这批人被骂到绝望的时候,散户开始底部割肉的时候才是真正的底部,大方向依旧可以期待指数目前在 中期调整区间,黄金坑不远了。 小林老师指数跌破3850,放量下跌是不是可以进场了?和讯投顾刘昊分析,早上指数低开30点,然后出 现了反弹,再次下跌,截止收盘指数下跌了96个点,下午的大盘呢是有反弹,啊主要的话还是一些低位 的科技,AI应用到光刻胶,再到机器人。跌幅收窄之后,会有很多人认为啊下跌结束又乐观起来了, 甚至会有资金呢去补仓加仓。我们不必啊大多数人认为到底的时候通常不是底,底部的话是在绝望中诞 生的,继续静等真正的底部反弹的时候,啊涨的绝对不是低位的科技,真正反弹的时候应该涨,核心科 技啊耐心等待机会都是等出来的。 ...
长盈精密:公司是海外人形机器人品牌一级供应商
全景网· 2025-11-21 19:49
公司市场地位与客户合作 - 公司是海外人形机器人品牌的Tier 1一级供应商,订单接收和交付直接对接终端品牌[1] - 公司深度合作绑定海外头部人形机器人客户,在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初期抢占市场先机[1] - 在海外市场切入两大头部人形机器人企业供应链,批量供应关节齿轮、轴承、灵巧手等关键零部件[2] - 在国内市场对接的国内人形机器人品牌客户已超过30家[2] 业务收入与订单增长 - 公司人形机器人业务销售额从今年开始爆发,上半年海外营收贡献超3500万元人民币[2] - 今年年初到8月底,公司累计交付人形机器人传动件、结构件产品价值已超过人民币8000万元[2] - 第四季度海外人形机器人新订单仍在加速增长,公司正在积极扩产[2] - 2025年增长主要来自对海外头部客户出货量暴增,若国内客户释放订单,收入或将持续高增长[2] 技术能力与产业链布局 - 公司将消费电子和新能源领域积累的微加工、材料工艺等核心能力迁移至人形机器人赛道[3] - 公司能够生产业内最高精度等级的零部件产品,供应给客户的料号超过400个[3] - 公司掌握“小脑+身体”系统集成能力,可提供运动控制算法、反馈系统与机械结构的一体化解决方案[3] - 公司通过增资国森科精密工业有限公司,加强谐波减速器这一关节核心部件领域的核心能力[3] 行业前景与市场预测 - 摩根士丹利预测到2050年全球将有10亿台人形机器人投入使用,年收入达5万亿美元[4] - 毕马威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达20.3亿美元,预计到2029年将增至132.5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45.5%[4] - GGII预测2024-2030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复合增长率将超过61%,2030年市场规模接近380亿元[4] - 摩根士丹利预计中国市场将以每年63%的速度扩张,从2025年的3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34亿美元[4] 产业催化与公司展望 - 特斯拉董事会向马斯克授予股票,解锁薪酬的运营目标之一是要求累计交付100万台人形机器人[5] - 随着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商业化推进,公司的客户与技术优势正加速转化为市场竞争力[5] - 随着遍布全球的生产基地逐步释放产能,人形机器人有望发展成为公司新的增长极[5]
机器人从苏州走到上海 106公里没摔跤 但卡在“规则”与“补给”
第一财经· 2025-11-21 19:30
人形机器人技术里程碑与挑战 - 智元机器人旗下远征A2完成了106.286公里的行走,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人形机器人行走最远距离”世界纪录保持者 [1] - 此次行走是机器人融入人类真实生活的一次尝试,旨在探索真实世界商用部署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1] - 出于安全性考虑,机器人的行走只能在深夜(晚上10点至早上6点)进行 [1] 真实环境下的运营挑战 - 远征A2在户外行走时面临续航挑战,其电池在行走状态下可持续约2小时,需依赖随行补给车进行换电 [2] - 机器人上路需面对不可控的人为因素,本次行走采用“半自主”模式,并额外加装了双GPS定位模块以保障安全 [2] - 人类社会规则成为机器人应用门槛,例如机器人缺乏明确路权,难以判断应走人行道还是非机动车道,且对交通信号(如红灯转绿)的临场反应能力不足 [2][3] 工程化与系统稳定性 - 双足机器人“能走”不难,难点在于各种非标情况下“走得稳、走得久、走得可靠” [3] - 远征A2在实地行走前,已在实验室进行了超过3500小时的可靠性测试,涵盖不同坡度、草坪、碎石路等多种工况 [3] - 全尺寸双足机器人的工程难度远高于小尺寸人形机器人,因其重量更大,对本体的稳定性、结构强度、能耗、散热等系统性要求更高 [5] - 行业面临从演示到稳定交付的鸿沟,已有交付的机器人维修率超过50%,这反映了稳定性和一致性方面的挑战 [5] 行业生态与基础设施 - 行业正通过技术平台降低开发门槛,例如第三方平台可使机器人在3分钟内学会任何动作,智元也发布了0代码机器人动作创作平台 [4] - 机器人稳定融入户外环境需要社会层面的基础设施和规则支持,例如设立机器人专用补给点、身份证以及划定准入范围 [6] - 随着机器人在商演、导览等场景的应用增多,相关基础设施和规则预计将逐步落地 [6]
凯龙高科(300912.SZ):拟对灵掌机器人增资500万元
格隆汇APP· 2025-11-21 19:25
投资事件概述 - 凯龙高科以货币方式对无锡灵掌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增资500万元人民币,其中9.14118万元计入注册资本,490.85882万元计入资本公积 [1] - 增资完成后,公司持有灵掌机器人2.50%股权,灵掌机器人成为公司的参股公司,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1] 战略布局与业务协同 - 本次投资旨在强化产业链协同效应,整合优势资源,深化公司机器人战略布局 [1] - 公司此前已布局灵巧手检测设备业务,目前正在开发灵巧手操作力动态检测智能设备、灵巧手灵巧性与运动角度检测智能设备等 [1] - 投资有助于公司积累并拓展机器人领域客户资源,为灵巧手检测设备的市场推广奠定基础 [1] 行业洞察与发展机遇 - 机器人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迭代升级速度不断加快,技术、产品、供应链和商业模式随之相应革新 [1] - 以灵巧手为产业触点,有助于公司及时洞察灵巧手行业发展趋势,把握行业日益变化的需求 [1] - 投资将为公司后续产品的升级迭代提供支撑 [1]
佛山创新实践:车间里长出未来产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21 19:17
(原标题:佛山创新实践:车间里长出未来产业) 清晨的容奇港码头,一辆载重70吨的嘉腾无人车正平稳地穿梭于集装箱之间。这个看似普通的作业场景,却是佛山未来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在这里,创新不是从实验室开始,而是从真实的产业需求中萌芽。 "我们的机器人是从车间里长出来的。"一位在佛山从事机器人研发十余年的工程师这样形容。这句话道破了佛山未来产业发展的独特路径:让技 术在最真实的应用场景中接受检验,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迭代。 就在今年,佛山企业天太机器人拿下了全球首个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万台订单。这个令人瞩目的成绩,根源可以追溯到像容奇港这样的真实作业 场景。在这里,机器人每天要完成数以千计的搬运任务,这些实战数据为技术优化提供了最宝贵的养分。 同样的创新故事,正在佛山精心构建的氢能产业生态中上演。作为这一生态的关键应用场景,蒙娜丽莎集团成为了技术落地的最佳试验场。站在 全球首条陶瓷工业氨氢零碳燃烧生产线前,工程师指着一台正在运行的窑炉介绍:"这条150米长的生产线,每年能帮助我们减少5200吨碳排 放。"可以说这条生产线的成功投运,不仅是蒙娜丽莎的绿色突破,更是佛山从氢能技术到场景应用闭环打通的有力证明,为 ...
韩大企业将向国内投资超过800万亿韩元以确保韩国未来产业竞争力
商务部网站· 2025-11-21 18:50
据韩联社11月17日报道,三星、SK、现代汽车、LG等韩国四大集团负责人在韩美关税与国安磋商成果 文件《联合情况说明书》后续应对民官联合会议上宣称,将向韩国内投资超过800万亿韩元。三星将在 今后5年向韩国内投资450万亿韩元,SK、现代汽车、LG、HD现代等主要企业也承诺进行中长期投 资。据分析,此次投资是为了消除大规模对美投资最终导致韩国内投资减少的忧虑。 此次投资的宗旨是超越创造就业和扩大投资规模,在韩国内系统培育人工智能、半导体、机器人等增长 动力产业,提高全球竞争力。三星为了扩大半导体投资,将启动全球最大的半导体生产据点三星平泽第 五工厂并在全罗南道建立AI数据中心。SK计划以龙仁半导体集群为中心追加投资,以应对中长期半导 体需求增长。现代汽车将构建机器人工厂,把AI、机器人产业作为集团新事业,围绕绿色能源发展推 进投资。LG计划今后5年向国内投资100万亿韩元,其中60%投入材料、零部件和装备技术开发,为促 进韩国内产业生态系统发展做出贡献。如果这些企业按照投资计划执行,韩国内制造基础和技术生态系 统将得到加强,人才培养的速度也会加快。 ...
机器人租赁造富神话背后:狂热、内卷与中国式清醒
36氪· 2025-11-21 18:47
镁光灯下,雷勇林(业内称「小雷哥」)正分享着他「用一台机器人,月入20万」的创业故事。 他头戴黑色软呢帽,一身笔挺正装,手握麦克风,语气中难掩兴奋。会场之外,一排排「多才多艺」的人形机器人也没闲着。它们有的打鼓,有的唱京 剧,有的套着大褂说相声,还有的展示书法。相较之下,走红大半年的跳舞机器人显得有点过于普通。 简单说,这是一群普通人撞上风口改变命运的故事。 今年2月,宇树机器人登上春晚扭秧歌,其创始人王兴兴还与任正非、雷军等人出席了民营企业座谈会,一时间把人形机器人推到了公众视野。 2月末,90后的小雷哥买下了人生中第一台机器人——价值30万元的高配版宇树G1。他随手拍下开箱视频:七十多斤的「铁疙瘩」竟自行站起,「像是木 偶被注入了生命,从一滩烂泥变成通了电就能行走的钢铁战士」。 QH N-2 >> 移不能把塑料膜先拆掉 把遛控器拿走了i 为什么胸口有个雅迪标志 ○ 8 7 r 4.5万 . . . 5861 视频一夜爆火,这个被他唤作「笨笨」、走起路来摇摇晃晃的机器人,瞬间成为日租八千元的「钢铁员工」。从科技教学到店铺引流,仅用一个多月,他 就收回了成本。此后,媒体报道纷至沓来,越来越多人冲进赛道。 然而 ...
机器人从苏州走到上海,106公里没摔跤
第一财经· 2025-11-21 18:41
" 机器人晚上 10 点才能开始走,早上 6 点前要收工。 " 从苏州金鸡湖到上海外滩,智元旗下的机器人远征 A2 完成了 106.286 公里的行走,也成为了吉尼斯 世界纪录官方认证的 " 人形机器人行走最远距离 " 世界纪录保持者。尽管没有摔一次跤,但机器人进入 真实世界,还是遇到了不小的挑战:走人行道还是走非机动车道?没有补给点设施怎么换电?要不要全 自主?万一碰到了人怎么办? 2025.11. 21 本文字数:2125,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乔心怡 第一财经记者采访了支持本次远征 A2 百公里行走的幕后团队了解到,本次行走是机器人融入人类真实 生活的一个尝试。出于安全性考虑,机器人本次的行走只能在深夜进行。 王闯透露,半自主是团队考虑到实际情况之后的妥协策略。 " 虽然夜间人会少一点,但实际路况还是比 较复杂,而且汽车有规则,有些地方没有非机动车道,机器人没有规则,我们考虑到安全性,就没有选 择全自主方案。 " 实时变化着的真实世界考验机器人背后庞大工程体系的稳定性、鲁棒性与技术边界。 " 机器人已经走出 实验室,开始交付,但在真实世界的商用部署里会遇到什么问题,不去试就不会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