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氢能
icon
搜索文档
第十五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闭幕 为各方深度合作搭台
中国新闻网· 2025-08-31 22:29
本次共有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的20733名嘉宾参会参展。44家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中国民营500强、 大型跨国公司高管,以及国际组织、中外知名商协会、采购商代表等参会,国际化水平持续提升。 在长春东北亚国际博览中心,中外汽车及零部件、石化、轨道交通等领域最新发展成果,卫星、碳纤 维、生物制药、氢能等领域最新产品,人工智能全生态链、智能机器人、航空材料及零部件、智能控制 系统、低空经济等领域最新技术集中亮相,为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东北亚博览会执委会副主任、吉林省政府副秘书长马坚介绍,博览会秉持"以展促贸、以会促投"办会理 念,聚焦产业和项目对接,注重经贸与人文交流,共举办主体活动、主题活动和系列活动34场,构建多 层级、宽领域的交流机制。 其间,成功举办的俄罗斯商务日、中日经贸交流活动暨氢能产业对接会、中国(吉林)与韩国经贸交流会 等,深入开展项目推介和产业对接,进一步提升了氢能等领域的合作水平。 马坚介绍,第九届东北亚智库对话会、2025吉遇浙里—长三角知名企业家走进吉林暨吉林省冰雪装备产 业发展科技创新对接活动、第八届长白山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对接会等,形成一系列合作成果。"我们将 持续巩固和拓展大会 ...
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深耕四载 推动氢能全产业链发展
证券日报网· 2025-08-31 22:05
近日,由中国氢能联盟、国家能源集团联合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决 赛"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落下帷幕。 现场多位评委指出,此次路演企业展现出卓越的创新能力、强大核心竞争力及巨大发展潜力,反映出氢 能产业创新势能正喷薄迸发。 大赛自今年3月份启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创新企业、项目踊跃参赛,助力促进科技链、产业链与金 融链深度融合,激发"以赛引企、以赛引才、以赛引资、以赛兴产"的氢能新质生产力新动能,强化氢能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培育专精特新明星企业,并发布了由专精特新企业技术路演赛、氢能场景仿真 技术应用赛、科技成果项目转化赛三项赛事组成的大赛30强榜单。 作为全国首个氢能领域的创业大赛,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已成功举办四届,是推动氢能领域科技创 新、产业协同和国际合作的重要国家级"实践场"。 中国氢能联盟副秘书长、同济大学教授、国家燃料电池汽车及动力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马天才 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大赛新赛道的设置,推动产业视角实现了全面升级。过去,我们的目光多 聚焦在关键材料和装备上;现在,借助大赛的引导,产业关注范围已拓展到行业发展的全链条、全生命 周期 ...
国富氢能:拟配售173万股H股,净筹9099万港元
新浪财经· 2025-08-31 21:25
8月31日,国富氢能在港交所公告,拟配售173万股H股,配售价格为每股54.03港元,预计配售事项所得 款项净额约为9099万港元。此次配售所得款项拟用于中国及海外氢能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制氢工厂、加 氢站及氢气液化工厂)的投资与合作。 ...
国富氢能拟按每股54.03港元配股 最多净筹约9099万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8-31 18:13
国富氢能(02582)公布,于2025年8月29日(交易时段后),该公司与配售代理订立配售协议,该公司拟透 过配售代理以每股配售股份54.03港元的配售价,配售最多173万股配售股份。预期配售事项最多净筹约 9099万港元,拟用于为中国及海外氢能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制氢工厂、加氢站及氢气液化工厂)的投资与 合作拨付资金。 ...
广东海洋能源产业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深举行
中国新闻网· 2025-08-31 16:53
据了解,广东产学研协同发展、深度融合,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 广东海洋能源产业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深举行 中新网深圳8月31日电 (索有为 朱丹)广东海洋能源产业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研讨会31日在深圳举行,研 讨会以"向海图强 能创未来"为主题,研究探讨海洋能源发展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 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虎表示,广东正加快把海洋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打造"海上 新广东"、推动广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广东愿携手各方,充分发挥海的优势、挖掘海的 潜力,推动蓝色经济高质量发展、海洋文化深度交融、海洋生态持续改善。 国家能源局总经济师鲁俊岭表示,"十五五"是中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关键时期,大力发展海洋能源 将是保障能源安全、促进能源转型的重要方向,要加快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持市场化发展,推动 中国海洋能源产业迈上新台阶,为筑牢国家能源安全屏障、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研讨会由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能源局指导,中国广核集团主办。(完) 海上风电领域,中广核阳江500千伏海上风电无功补偿站、南方电网三山岛海上风电柔直输电工程、明 阳智慧能源集团" ...
稳中求进每月看|踔厉奋发绘新篇——8月全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观察
新华社· 2025-08-30 15:03
绿色底色愈发鲜明、消费新动能持续壮大、人工智能快速发展、民生举措为百姓添福祉……8月以来,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取 得新成效,经济社会发展信心和动力不断增强。 观察之一:发展"含绿量"持续提升 处暑时节,步入浙江嘉兴港乍浦港区,一辆辆车身覆盖着白、蓝、绿三色涂装的氢能集卡穿梭于堆场与码头之间,构成一道清新的风景线。截 至8月,已有100辆氢能集卡投入日常集装箱作业,占全港集卡总量的80%。 【记者观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谱写美丽中国多彩篇章,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多方发力、形成合力,锚定目标,久久为功。 观察之二:消费新业态不断涌现 "这条由百辆氢能集卡构成的'零碳物流动脉',每年可为港口节约燃料成本约300万元,减少碳排放近10000吨。"浙江海港嘉兴港务有限公司乍 浦分部副经理钟亮亮说。大规模应用氢能集卡、探索"以废治污"新模式……嘉兴港区绿色发展稳步向前。 8月15日是第三个全国生态日,也是"两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的日子。得益于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我国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绿 色发展底色鲜明。 8月以来,各地多措并举推动绿色发展。内蒙古出台方案支持可再生能源项目开发生态产品价值,进一 ...
能源消费体系向“绿”而行 2035年我国电能消费比重将达40%以上
央视网· 2025-08-30 14:46
央视网消息:8月29日,《新型能源体系发展研究蓝皮书》《能源科技创新蓝皮书》《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25》等6本智库报告在京发布。 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已达30%,显著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预计到2035年,这一比例将提升至40%以上。 报告预测,我国非化石能源在2045年之前成为主体能源,2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以上。到2060年,在工业终端用能结构中, 电能占比达到60%,交通领域终端用能中,电能、氢能分别达到50%、20%左右;建筑领域终端用能中,电能达到80%左右。 《新型能源体系发展研究蓝皮书》指出,我国正推动形成绿色弹性的能源消费体系,以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预计 2035年全国能源消 费总量将超过72亿吨标准煤,此后进入缓慢增长的"饱和阶段", 电能占终端用能比例达到40% 以上,氢能在终端实现规模化利用。 ...
首场开赛!8月京津冀预选赛圆满举办 | “绿能智创 驱动未来”2025第三届零碳技术专精特新创业大赛
势银能链· 2025-08-30 10:03
"宁波膜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为势银(TrendBank)唯一工商注册实体及收款账户 添加文末微信,加 绿氢 群 2025年8月26日,由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作为指导单位,水木易德投资、势银(TrendBank)、GI绿能先锋实验室 及水木兴创共同发起的"绿能智创 驱动未来"2025第三届零碳技术专精特新创业大赛京津冀赛区首场预选赛,在北 京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A区的氢能交流中心成功举办。 本次赛事同时作为2025第十三届"东升杯"国际创业大赛第三赛季季度决赛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氢能专场,实现"双 赛联动",吸引了8家优质零碳技术企业同台竞技,众多项目路演者、评审专家、投资机构代表及氢能产业从业者 现场参与,通过"兴氢园"、"势银能链"的视频直播,线上同步汇聚众多行业关注者,共同见证零碳技术领域的创 新活力。 双赛联动,搭建零碳创新生态平台 作为 "东升杯" 国际创业大赛与零碳技术专精特新创业大赛的双重落地专场,本次活动延续两大赛事的核心优势, 为创业者打造 "展示 + 孵化 + 资源对接" 的全链条服务平台。自 2013 年启动以来,"东升杯" 国际创业大赛已成功 举办 12 届,累计吸引 16399 个国内外优秀 ...
陕西西咸新区“十四五”:锚定千亿级产业冲刺发展新高
中国经营报· 2025-08-30 03:37
中经记者 王登海 西安报道 作为国家级新区,陕西西咸新区在"十四五"期间以创新驱动发展,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亮眼答卷。 2024年西咸新区GDP突破1030亿元(含共管区),较"十三五"末增长68.4%,人均GDP从4.71万元跃升 至7.54万元,常住人口增至136.66万人,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福祉的同频共振。2025年,作为"十四 五"收官之年,西咸新区更是锚定"GDP超千亿、工业总产值超千亿、固定资产投资超千亿"的"三个千 亿"目标冲刺。 《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了解到,在经济总量突破的背后,科技创新的强劲动能成为关键支撑。"十四 五"期间,西咸新区通过创新投融资模式、改革人才评价体系,破解科技成果转化痛点,一系列举措推 动科创生态持续繁荣,不仅培育出大批科创型企业,2024年年底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更达4100家,较"十 三五"末增长17倍,累计引进各类人才11.4万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格局加速成型。 与此同时,西咸新区围绕"4+1"主导产业方向持续发力。氢能产业聚集87家企业,占陕西省半数以上, 完整产业链雏形初现。光伏产业更成长为"百亿级支柱",今年上半年产值达197.3亿元,同比增幅65% ...
从“煤都”到“氢谷”:“风光”内蒙古华丽转身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9 17:58
为何内蒙古如此重视氢能,大力建设产业集群? 年中能源观察之三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林典驰 2025年上半年在建氢能装备项目总投资28.02亿元,绿氢产量3659吨,绿氨产能达到32万吨/年······ 一连串数字的背后,曾经有着"煤都"之称的内蒙古,正在加速向"氢谷"转型。 今年7月14日,一份重磅文件发布为内蒙古氢能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内蒙古自治区推动氢能装备 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正式落地,《行动方案》明确定位了内蒙古四座 城市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乌海的氢能产业发展定位,打开了一幅氢能经济新蓝图。 《行动方案》中提到,呼和浩特扛起研发大旗,作为氢能装备研发基地,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包头 市变身"氢能充电宝工厂",布局固态储氢和燃料电池重卡生产基地;鄂尔多斯主动电解水制氢和输氢设 备,抓住产业链的命脉;乌海则把焦化厂副产物氢直接提纯,变身清洁能源。 这得从内蒙古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说起。长期以来,这片广袤的土地作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基 地,以"煤炭大区"的形象深植人心。 但在"双碳"目标的驱动下,内蒙古需要逐步摆脱对传统的化石能源依赖,转向新能源战略,尤其是绿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