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

搜索文档
中创新航(03931.HK)将取得苏奥传感控制权
格隆汇· 2025-05-06 23:12
收购与认购协议 - 公司同意收购江苏奥力威传感高科股份有限公司87,620,380股A股股份,占目标公司已发行总股本的11.00%,每股价格为人民币5.83元,总代价为人民币510,826,815.40元 [1] - 卖方同意放弃155,725,311股A股股份对应的表决权,占目标公司已发行总股本的19.55% [1] - 公司同意认购目标公司不超过119,482,337股配售A股股份,每股价格为人民币5.63元,总金额不超过人民币672,685,557.31元 [2] - 收购和认购完成后,公司预计持有目标公司约22.61%的已发行股份 [2] 目标公司概况 - 目标公司为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公司(证券代码:300507),属于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细分行业为汽车核心电子行业 [2] - 目标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感测器及配件、燃油系统附件、汽车内饰件、新能源部件,其控股子公司博耐尔汽车电气系统有限公司主要产品为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 [2] 战略意图 - 公司拟通过本次收购获得目标公司的控制权,目标公司财务业绩将并入公司的合并财务报表 [1] - 公司认为本次收购及认购有利于落实发展战略,将充分发挥自身在新能源及汽车产业链等方面的资源和优势,为目标公司业务发展赋能 [3]
中创新航拟斥资近12亿元收购及认购苏奥传感22.61%股权
智通财经· 2025-05-06 23:11
交易概述 - 中创新航拟以每股5 83元人民币收购苏奥传感8762 038万股A股股份 占总股本11 00% 总代价约5 11亿元人民币 [1] - 交易同时附带表决权放弃条款 卖方将放弃1 557亿股A股对应的表决权 占总股本19 55% [1] - 公司同日签署配售协议 拟以每股5 63元认购不超过1 195亿股苏奥传感A股 总金额不超过6 73亿元人民币 [1] - 交易完成后预计持股比例将达22 61% 成为控股股东 [1] 目标公司背景 - 苏奥传感属于汽车核心电子行业 主营汽车感测器 燃油系统附件 内饰件及新能源部件 [2] - 控股子公司博耐尔专注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 产品覆盖空调 发动机 三电模组等场景 [2] - 实控人李宏庆现持股36 55% 本次交易后控制权将转移 [1][2] 战略动机 - 交易旨在获取苏奥传感控制权 整合新能源及汽车产业链资源 [2] - 中创新航计划通过产业协同提升目标公司业务价值 强化在汽车电子领域布局 [2] - 标的公司技术积累与新能源部件业务符合收购方战略发展方向 [2]
上海岱美汽车内饰件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4-30 19:4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主要从事汽车内饰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遮阳板、头枕、顶棚、顶棚中央控制器、扶手等,属于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 [8] - 公司在上海、浙江、美国、法国、墨西哥、越南等地建有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并在日本、韩国、德国等国家设立销售和服务网络 [8] - 客户包括宾利、保时捷、奔驰、宝马、奥迪、通用、福特、特斯拉等国外主流整车厂商,以及上汽、一汽、东风、长城、蔚来、小鹏等国内优势汽车企业 [8] 行业概况 - 2024年全球汽车销量达8,900万辆,同比增长2.1%,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823.6万辆,同比增长24.4% [5] - 中国市场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增长3.7%和4.5%,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增长34.4%和35.5% [6] - 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1,797万辆,同比增长23.1%,市场份额提升至65.2%,汽车出口585.9万辆,增长19.3% [7]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总资产73.73亿元,同比增长6.46%,总负债25.58亿元,同比增长6.26%,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48.15亿元,同比增长6.57% [16] - 2024年营业收入63.77亿元,同比增长8.8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02亿元,同比增长22.66% [16] - 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3.50元(含税),合计5.78亿元,同时每10股派送红股3股,合计4.96亿股 [3] 经营模式 - 研发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ISO/TS 1694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产品开发分为报价与立项、产品设计、过程开发、量产准备四个阶段 [9] - 采购模式:对原材料供应商设置严格评审程序,根据客户要求采取定点采购或择优采购方式 [10] - 生产模式:根据整车厂商框架性销售协议安排生产计划,部分工艺采用外包方式 [11][12] - 销售模式:主要面向整车配套市场(OEM),采用自主品牌"Daimay",与客户合作关系稳固 [13][14] 重要事项 - 公司拟使用不超过3亿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使用期限不超过12个月 [33][38] - 2025年度公司拟为子公司提供预计不超过1.97亿元的担保额度 [44][45] - 公司将于2025年5月20日召开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利润分配等议案 [18][19][20]
泰鸿万立(603210) - 泰鸿万立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主板上市公告书
2025-04-08 04:01
上市信息 - 公司股票于2025年4月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证券简称“泰鸿万立”,证券代码“603210”[3][30] - 本次发行股数85,100,000股,发行后总股本340,400,000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73,587,566股,占比21.62%[8][9] - 发行价格8.60元/股,对应2023年扣非前/后不同计算方式市盈率分别为13.66倍、13.95倍、18.21倍、18.60倍[10] 业绩数据 - 2021 - 2023年公司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202.05万元、12636.47万元和15738.07万元,三年累计36576.59万元[36] - 2021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01128.89万元、14776.70万元和154430.16万元,三年累计40.33亿元[36] - 2024年度营业收入168,864.69万元,较上年度升9.35%;扣非前后归母净利润分别升9.93%和8.03%[79] 客户与采购 - 报告期内公司对前五大客户主营业务收入金额占比分别为97.01%、95.37%、94.36%和89.02%[18] - 报告期各期钢材、铝材采购金额占整体原材料采购金额的比例分别为82.21%、83.00%、81.27%和80.30%[20] 股东结构 - 应正才直接持有公司7784.39万股股份,占公司股本总额的30.49%[38] - 应灵敏直接持有公司1747.86万股股份、占6.85%股权,通过台州元润间接持有0.01%股权[38] - 应正才与应灵敏直接或间接持有的股份合计占公司总股本的37.35%[39] 发行情况 - 初始战略配售发行数量为1702.00万股,占本次发行数量的20.00%;最终战略配售数量为970.9302万股,占比11.41%[59][60] - 网下最终发行数量为18002198股,网上最终发行数量为57388500股[68] - 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73,186.00万元,净额为62,878.31万元[70] 财务指标 - 2024年末流动资产97,869.14万元,较上年末增4.42%;流动负债88,665.67万元,较上年末降6.42%[78] - 2024年末总资产211,877.32万元,较上年末增8.2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105,240.84万元,较上年末增20.18%[78] - 2024年母公司资产负债率48.83%,较上年末降6.96个百分点;合并资产负债率49.39%,较上年末降4.89个百分点[78] 未来展望 - 公司将加强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和市场开拓提升竞争力[122] - 公司将加强内控、人才建设和预算管理提升经营效率[123][124] - 公司将严格管理募集资金,推进项目建设争取早日实现效益[125]
浙江丰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_招股说明书(注册稿)
2023-06-15 17:53
发行信息 - 公司拟发行不超过2000.00万股人民币普通股(A股),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不低于25%,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8000.00万股,拟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12] - 保荐人(主承销商)为东方证券承销保荐有限公司,发行人律师是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33] 业绩数据 - 2020 - 2022年新能源汽车领域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895.02万元、808.90万元和778.96万元[29] - 2020 - 2022年境外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0.63%、36.73%和45.09%[30] - 最近三年(2020 - 2022年)研发投入累计为6755.34万元,2022年营业收入60803.43万元[39][50] - 2023年1 - 3月营业收入17657.4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5.51%;净利润3269.4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7.46%等多项财务指标增长[55] - 2023年1 - 6月预计营业收入36000 - 38000万元,同比增长33.84% - 41.28%;预计净利润6000 - 7000万元,同比增长32.26% - 54.31%[65]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2年7月30日,法定代表人是蒋春雷,控股股东为宁波丰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33] - 公司是专业从事精密橡胶零部件研发及产业化的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35] 风险提示 - 新能源汽车发展可能对公司主营产品需求造成不利影响[29] - 公司面临境外市场销售风险,原材料采购价格波动上涨影响盈利[30][31] 研发与荣誉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参与制定或修订国际标准2项、国家标准33项、行业标准11项和团体标准1项[4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共拥有专利51项,其中发明专利17项(含境外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34项[40] - 2021年在传动带、橡胶履带子行业中排名第三,汽车多楔带产品2018 - 2020年连续三年市场份额排名第一[38][43] - 乘用汽车多楔带荣获2022年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称号[38][43] 股权结构 - 公司实际控制人蒋春雷、王静及蒋淞舟合计持有公司98.40%的股权[83] - 本次发行前,丰茂控股持股4800万股,占比80.00%;蒋春雷持股910万股,占比15.17%等[133] 组织架构 - 公司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其中3名独立董事;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1名为职工代表监事;有5名高级管理人员[135][143][145] 人员与薪酬 - 2020 - 2022年末员工总数分别为767人、822人、833人[181] - 2022年薪酬总额384.47万元,利润总额11395.09万元,薪酬占利润总额比例3.37%[170] 业务情况 - 产品主要为精密橡胶零部件,包括传动、流体管路、密封系统部件等,采用“以销定产”生产模式和“以产定购”采购模式[196][36][37] - 2021年下半年接受米其林委托,2022年5月获其进一步品牌授权[36][192]
溯联股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意向书
2023-06-01 20:40
业绩数据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58,499.10万元、72,579.72万元和84,918.15万元,复合增长率为20.48%[33] - 报告期内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324.10万元、10,661.82万元和15,094.06万元,复合增长率达34.66%[33] - 2020 - 2022年公司向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分别为43,172.73万元、54,196.11万元和58,400.72万元,占当年营收比例分别为73.79%、74.67%和68.77%[34] - 2023年1 - 3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137.59万元,同比增长19.95%[110] - 2023年1 - 3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023.89万元,同比上升6.28%[110] - 2023年1 - 6月预计营业收入40,109.61 - 42,386.07万元,较2022年1 - 6月增长10.99% - 17.29%[115][116][117] - 2023年1 - 6月预计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385.41 - 6,995.68万元,较2022年1 - 6月增长1.19% - 10.86%[115][117] - 2023年1 - 6月预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337.96 - 6,948.23万元,同比增长1.90% - 11.71%[115][117] 用户数据 - 截至2022年末,公司已布局30多家新能源产业链客户[26] - 公司已成为30余家整车制造企业的一级供应商[58] - 公司行业客户超100家[103] 未来展望 - 募投项目投资总额39,542.00万元,使用募集资金数额39,220.36万元[123][124]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新能源汽车冷却管路快速接头产品体积较其他同类产品减小10%[78] - 报告期内研发费用分别为2,086.11万元、2,786.32万元和3,841.71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3.57%、3.84%和4.52%[93] - 报告期内研发人员分别为81人、76人和90人,占公司员工比例分别为8.64%、8.03%和7.76%[94] 市场扩张和并购 -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客户家数分别为44家、58家和23家,新增客户销售收入分别为2,061.34万元、443.91万元和1,379.43万元,占当年营收比例分别为3.52%、0.61%和1.62%[37] 其他新策略 - 公司建立专门项目开发部门开拓新能源业务,与国内多家动力电池制造商展开合作[83] - 公司在生产和交付中应用智能化和大数据新技术,实现制造过程自动化升级和产品质量改进[84]
重庆溯联塑胶股份有限公司_招股说明书(注册稿)
2023-03-01 15:12
业绩数据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7000.55万元、58499.10万元、72579.72万元和36138.68万元,复合增长率为25.01%[32][112][132] - 报告期内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77.97万元、8324.10万元、10661.82万元和6219.68万元,复合增长率达50.11%[32][132] - 2022年度,营业收入84918.15万元,同比增长17.00%;扣非归母净利润14658.83万元,同比上升37.49%;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2142.42万元,同比增长1.20%[56] - 2022年度,营业收入94918.15万元,较2021年度增长30.78%;归母净利润15300.20万元,较2021年度增长38.58%;扣非归母净利润14658.83万元,较2021年度增长37.49%[57] - 2022年度,毛利率为32.72%,同比微增2.19%[59] 用户数据 - 截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已布局30多家新能源产业链客户[25][126] - 2019 - 2022年1 - 6月,公司向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占当年营收比例分别为75.01%、73.79%、74.67%和69.74%[33][133] - 报告期内新增客户家数分别为42家、44家、58家和22家,新增客户销售收入分别为1091.59万元、2061.34万元、443.91万元和1571.46万元,占当年营收比例分别为2.95%、3.52%、0.61%和4.35%[36][37][137] 未来展望 - 公司拟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2501万股,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10004万股[9] - 本次募集资金拟投资于“汽车用塑料零部件项目”和“汽车零部件研发中心项目”[46][48][49]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报告期内新产品在研项目转化收入分别为24335.92万元、43842.74万元、59842.21万元和34712.79万元[40][147] - 公司2003年研发出第一款快速接头并获专利,2018年研发出第一款动力电池包专用水管接头[78] - 公司于2018年完成新能源汽车电池冷却管路系统的研发及小批量生产[84]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客户结构优化,开拓了上汽通用、长安福特等品牌客户[34] - 公司以长安汽车、上汽通用五菱等为根基,拓展了宁德时代、吉利汽车等重要客户[73] 其他新策略 - 公司建立专门项目开发部门开拓新能源业务[91] - 公司坚持以核心技术能力为前提,项目开发为龙头的市场开拓模式[92] - 公司实现制造过程自动化升级和定制化零部件产品智能制造升级[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