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私募股权投资
icon
搜索文档
警惕假冒VC骗局
投资界· 2025-10-27 16:18
诈骗事件概述 - 知名VC机构启明创投被不法分子假冒,推出名为“启明创投 QMVP”的诈骗App,以高收益投资为诱饵实施诈骗 [2] - 诈骗App宣称“4天返利15%”、“活期宝日息2%”,已涉嫌非法集资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涉案金额巨大 [2][5] - 该行为不仅导致大量个人投资者血本无归,也使被冒名机构的商誉受到严重影响 [2][6] 诈骗手法分析 - 不法分子精准选择知名创投机构启明创投作为仿冒对象,组织“资金盘” [5] - 诱导用户通过“欧易”App充值,随后在伪造的“启明创投(QMVP)”App上进行投资,并谎称是私募基金,承诺周期后返还本金和利息 [5] - 冒牌App的名称、Logo与启明创投完全一致,并盗用其网站及投资案例等信息,营造“背靠大树”的假象 [5] - 通过“每日任务”、“欢乐游戏”等形式召集参与者,提供投资建议和服务,进行非法集资获利 [5] 被冒名机构的应对措施 - 启明创投自2025年1月起已连续三次在官方渠道发布声明,表示从未推出任何官方App,并已向相关部门举报申诉 [3][6] - 公司明确表示,作为专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仅向合格投资者提供服务,从未开发过面向大众的App [3][5] - 在过去近一年时间里,公司已尝试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投诉、申诉与报案,并尽力劝阻受骗群众 [6] 行业影响与普遍现象 - 假冒VC/PE行骗的现象愈演愈烈,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20家知名VC/PE机构发布过关于“假冒者”的声明 [8] - 骗局套路普遍是利用知名、正规的VC/PE机构的名誉和光环进行包装,实施精准诈骗 [9] - 这种“李鬼扮李逵”的诈骗手法极具欺骗性,正在潜移默化间影响整个VC/PE行业的声誉,可能导致LP产生刻板印象并远离行业 [9] 对投资者的警示 - 对于任何未经主动核实、来自非官方渠道的投资机会,尤其是承诺高收益的机会,应保持高度警惕 [9] - 建议采取“不轻信、不转账、先核实”的原则保护财产安全,一旦发现可能受骗,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9]
三季度VC/PE报告,投资交易达近两年峰值
投中网· 2025-10-25 13:43
VC/PE市场募资分析 - 募资市场回暖势头强劲,2025年三季度新成立基金数量达1475支,环比增加16%,同比增加18% [8] - 市场参与机构数量增至1107家,同比增加11.7%,其中78.1%的机构成立1支基金 [9] - 浙江省新设基金317支位居全国榜首,江苏省和广东省分别以223支和157支紧随其后,浙苏粤鲁四省新设基金合计占全国近六成 [13] - 企业投资者大举入场,出手次数占比达37.1%,超越国资类平台成为最活跃的LP类型 [18] - 国资类平台LP出资额占比为44.7%居首,企业投资者LP出资额占比18.4%,小幅赶超引导基金 [22] - 头部LP出资额巨大,河钢集团有限公司出资318.99亿元,青岛市引导基金投资有限公司出资299.97亿元 [26] VC/PE市场投资分析 - 投资市场显著升温,2025年三季度投资案例数量3008起,环比增加11.7%,投资规模3466.01亿元,环比增加30.6%,达到近两年峰值 [31] - 江苏省以541起投资交易数量领先全国,上海市以515.42亿元交易规模重回吸金首位 [34] - 电子信息行业持续主导一级市场,投资数量977起,规模959.38亿元,半导体、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领域分别获投414起、261起、194起 [36] - A轮投资案例1117起,市场占比37.13%,早期投资686起,占比22.81%,A轮及早期投资合计占比高达59.94% [38][39] - 亿元级以内的稳健型小额投资占比64.17%,十亿元以内的亿元级交易占比31.89% [42] - 生物医药领域投资活跃度激增,交易数量从2024年一季度的148起增至本期的194起,交易规模从186.25亿元增至238.88亿元 [45] 重点基金与投资案例 - 中金河钢(河北)发展股权投资基金规模达320亿元,基金80%将作为母基金投向子基金 [28] - 信宸资本5号基金募集规模12亿美元,为2025年亚太区规模第二大的美元买断型基金 [29] - 生物医药领域明星项目融资活跃,明慧医药获pre-IPO轮融资1.31亿美元,海昶生物获近5亿元C轮融资 [48] - 大额战略融资案例频现,国网新源控股获365亿元战略融资,内蒙古中广核获118亿元战略融资 [51]
并购市场已从机会驱动向战略驱动转变 “十招”提高并购“胜率”
证券时报网· 2025-10-25 12:51
今年以来,并购市场发展依然备受国内资本市场关注。在政策鼓励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越来越多 的并购重组案例正在浮现。日前,LP投顾发布了《2025中国并购基金研究报告》,报告指出,中国 PE/VC机构参与的并购历程,已完成从机会驱动到战略驱动的关键转变。 具体来看,市场早期聚焦中概股私有化浪潮,PE/并购基金捕捉估值套利机会;随后,跨国集团在华业 务分拆成为市场重点,专业PE/并购基金通过注入本土化管理释放成熟资产潜力;如今,随着经济进入 高质量发展阶段、资本市场IPO阶段性收紧及第一代民营企业家传承需求显现,市场步入以产业整合为 核心的第三阶段。并购交易不再是零散机会型操作,而是服务于产业结构优化、提升行业集中度、培育 龙头企业的战略性举措,底层驱动力发生根本改变。 尽管中国私募股权市场管理规模已位居全球第二,但内部结构与美国成熟市场差异显著,且这种差异贯 穿基金运作全环节,同时也凸显了中国并购基金的巨大上升空间。研究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并购基金 募资额占私募股权市场总额的67%,规模超2700亿美元,投资额占比近70%,交易额约6900亿美元;私 募股权市场通过并购类途径实现退出的案例占比超95%。相 ...
LP投顾发布《2025中国并购基金研究报告》
证券日报网· 2025-10-24 20:40
10月24日,LP投顾发布《2025中国并购基金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立足我国本 土市场,全面解读并购基金生态,深入剖析"募、投、管、退"各环节的核心要素与价值创造路径,并通 过对国内外经典案例的全景式复盘,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一份兼具理论与实操价值的行动参考。 在退出渠道上,美国股权投资市场以并购类方式为绝对主流退出途径,产业资本并购与其他PE二次收 购合计占比超90%。中国长期依赖IPO实现高回报退出,大力发展并购基金对于市场创造流动性、解决 退出"堰塞湖"问题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但也需考虑当前仍存在的一二级估值倒挂等现实问题,合理构建 资本循环路径。 如今,随着中国经济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优化,并购基金以内生性运营改善为核心的价值创造逻辑,在 经济慢周期中为LP提供了更强的确定性与防御性。与此同时,包括上市公司战略整合、跨国公司在华 业务分拆、央国企并购重组及民营企业代际传承等在内的多个机遇窗口正在打开,为专业的并购基金通 过产业整合推动经济结构优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 建设中国特色并购基金生态 LP投顾认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深入研究并借鉴海外成熟市场的并购基金发展经验固然重要,但 ...
隐山资本首只新材料与新能源主题基金完成募集
证券日报网· 2025-10-23 20:16
本报讯 (记者昌校宇)10月23日,普洛斯旗下私募股权投资机构隐山资本宣布,其首只聚焦新材料与新能源主题的私募股 权投资基金——安徽隐山天齐双新股权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双新基金")完成募集,规模为5亿元人民币。该基金将重点投向 新材料和新能源产业链中的创新型企业,致力于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绿色能源转型进程。 双新基金获得了天齐锂业、安徽省新材料产业主题母基金及安徽地方国有投资平台等机构投资者的积极参与。 普洛斯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梅志明表示:"新材料和新能源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将 在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隐山资本将充分依托前瞻性产业投资与全方位投后赋能的优势,发掘具有 高成长潜力的创新型企业并助其成长,为投资人创造长期价值。" 就在10月21日,天齐锂业与普洛斯在成都举行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将围绕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及相关技术应 用、产业链项目投资及场景化运用等多个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旨在通过资源聚合与优势互补,推动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编辑 李家琪 张昕) 天齐锂业董事长蒋安琪表示:"此次合作是天齐锂业首次与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开展深度合作。通过 ...
私募股权投资机构隐山资本首个新材料新能源主题基金完成募集,基金规模5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0-23 19:31
基金募集 - 隐山资本旗下双新基金完成募集,规模为5亿元人民币 [1] - 该基金为首个聚焦新材料与新能源领域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1] - 基金将重点投资于新材料和新能源产业链上的创新型企业 [1] 投资方与合作伙伴 - 基金投资方包括天齐锂业、安徽省新材料产业主题母基金及安徽地方国有投资平台 [1] - 天齐锂业为深交所及港交所上市公司,核心业务为锂相关新能源材料 [1] 基金管理人背景 - 隐山资本人民币与美元基金的资产管理总规模超过300亿元人民币 [1] - 隐山资本已投资企业数量超过110家 [1] 投资策略与目标 - 基金旨在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并加快绿色能源转型 [1]
规模5亿元 隐山资本首个新材料新能源主题基金完成募集
证券时报网· 2025-10-23 19:16
基金募集与规模 - 隐山资本旗下安徽隐山天齐双新股权投资基金完成募集,规模为5亿元人民币 [1] - 该基金为首个聚焦新材料与新能源领域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1] 投资策略与方向 - 基金重点投向新材料和新能源产业链上的创新型企业 [1] - 致力于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绿色能源转型 [1] - 将围绕新材料和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2] 投资方与合作方 - 基金获得天齐锂业、安徽省新材料产业主题母基金及安徽地方国有投资平台等机构参与 [1] - 此为天齐锂业首次与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深度合作,标志公司在产业链关键环节布局深化 [2] 行业定位与管理层观点 - 新材料和新能源被定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 [1] - 行业处在技术革新与市场拓展的关键时期 [1] - 隐山资本将发挥前瞻性产业投资与全方位投后赋能优势,发掘高成长潜力创新企业 [1] - 合作将聚势合力开拓前沿领域,把握产业机遇,助力中国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 [1]
天齐锂业与普洛斯旗下隐山资本组建新材料新能源私募股权基金,规模5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0-23 18:24
10月21日,天齐锂业与普洛斯在成都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10月22日,天齐锂业全资子公司成都天齐参 与投资隐山资本的首支聚焦新材料与新能源领域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安徽隐山天齐双新股权投资基 金。该基金已完成募集,规模为5亿元人民币,成都天齐出资2.5亿元。其将重点投向新材料和新能源产 业链上的创新型企业。 ...
dbg markets:美元疲软,KKR将重心转移到亚洲
搜狐财经· 2025-10-23 11:08
公司战略重心调整 - KKR集团将新增资金的配置重心向亚洲倾斜 [1] - KKR在日本资本部署速度达十年前五倍 日本成为其在美国以外最活跃投资目的地并占据亚洲区域资产规模40% [3] - KKR预计未来三年内在印度基础设施领域投资规模将突破50亿美元 印度将成为其未来基础设施资本投放最大目的地之一 [4] 亚洲市场投资机遇 - 亚洲多数机构另类资产配置比例不足10% 显著低于欧美成熟市场20%以上的平均水平 存在显著提升空间 [3] - 日本家庭财富规模达14万亿美元 其中半数以现金形式持有 为投资市场提供重要资本来源 [3] - 印度年轻人口占比超过60%带来消费潜力 全球供应链调整加速制造业外资流入 对交通能源数字基础设施提出更高要求 [4] 细分市场与资产类别 - KKR重点押注印度收费公路 可再生能源与数字基础设施项目 [4] - KKR在中国市场聚焦国内消费与增值服务领域 如医疗健康服务 消费供应链升级 企业数字化服务 [4] - 日本居民对低收益现金资产配置意愿下降 转向私募股权 基础设施等更高收益资产需求上升 [3] 区域市场动态 - 中国在亚太地区私募股权交易额份额从2020年50%以上骤降至2024年27% [4] - 日本家庭储蓄现金转化机遇是吸引KKR深耕重要原因 [3] - 国内消费与增值服务领域受外部环境波动影响较小 符合中国经济向内需驱动转型长期趋势 [4]
Star Equity Holdings (NasdaqGS:HSON)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10-21 03:32
公司概况 * 公司为Star Equity Holdings 纳斯达克股票代码为STRR和STRRP[1][20] * 公司将自己定位为一家公开交易的私募股权PE公司采用PE模式投资其他微市值公司[5][10] * 公司拥有三个运营业务部门建筑解决方案、商业服务和能源服务[12][14] * 公司已完成一项重大合并并于2025年8月完成最近一次合并[5][20] 财务业绩与展望 * 公司预计2026年营收将超过2.5亿美元调整后EBITDA至少为1500万美元每股收益约为1.50美元[1] * 公司预计当前1500万美元的EBITDA到本十年末将通过有机增长增长至4000万美元[1] * 公司拥有大量净经营亏损NOL可用于屏蔽美国收入所得税[5] * 公司认为其股票估值非常低廉基于市盈率、市净率、自由现金流收益率和EV/EBITDA等多个指标[2][5] 价值创造战略 * 价值创造基于三大支柱现有业务的有机增长、选择性收购和有效的资本配置[1] * 公司计划通过收购实现增长目标包括私人公司或上市公司特别是微市值公司[2][6] * 公司有资产货币化历史计划在未来几年货币化超过2000万美元的非创收资产[3][9] * 公司自2020年以来已执行1000万美元的股票回购内部人士持股约25%[3] 收购策略与标准 * 收购标准包括低维护性资本支出、资产轻型商业模式、处于增长型行业、B2B模式、行业分散且有大量补强收购目标以及拥有或可配备强大的运营管理团队[4] * 公司看到巨大的潜在收购市场美国有44000家EBITDA低于3000万美元的上市公司以及大量营收在500万至1亿美元之间且缺乏继任计划的私人企业[6][7][8] * 收购工具包括现金、债务、不可转换优先股、盈利能力支付计划和卖方票据[14][15] * 公司目前拥有2700万美元现金以及运营子公司层面的约1300万美元债务部分信贷额度尚有可用额度[15] 运营业务详情 * 建筑解决方案部门专注于木结构建筑营收约8000万美元EBITDA约1000万美元并寻求补强收购[12] * 商业服务部门涉及人才获取和咨询客户为财富500强公司品牌名为Hudson[12] * 能源服务部门是公司熟悉的行业特点是卖家多买家少估值倍数低[13] * 公司对增加第四个业务部门持更高标准但未来可能发生[14] 资本结构与工具 * 公司拥有在纳斯达克交易的不可转换永久优先股代码STRRP股息率为10%可作为税收高效的收购货币[3][16] * 公司不愿发行普通股进行融资或收购因认为股价被低估[3][15] * 公司具备内部交易团队包括三名分析师和内部法律团队[8][9]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拥有约10人的小型企业团队处理上市公司事务使运营团队能专注于业务增长[18] * 公司有成功推动微市值公司出售的历史例如一家航空航天与国防公司以47美元价格被收购远高于其12美元的股价[11] * 公司认为许多微市值公司不应上市通过整合可以分摊上市公司成本创造价值[17][18] * 公司有研究机构覆盖但并非主流因目前不寻求融资[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