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私募股权投资
icon
搜索文档
外资PE入华新浪潮:争相设立人民币基金
FOFWEEKLY· 2025-07-22 18:01
外资巨头抢滩人民币基金 - 全球PE巨头KKR在中国完成开德时璞(上海)私募投资基金备案,管理人为其香港全资子公司开德私募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7] - 该基金LP包括平安资本(出资3.27亿元占比79.79%)、新加坡曹宝记集团和施罗德资,显示豪华阵容 [8] - KKR此前已在海南布局,2022年登记开德私募基金管理(海南)有限公司并成立开德海外一期基金,与五矿信托合作 [8] 外资加速布局中国市场的趋势 - 华平投资、汉领资本、路威凯腾等全球PE巨头均在加码中国市场,形成"东升西落"的资本流动格局 [11] - 凯德投资设立50亿元在岸母基金,淡马锡旗下淡明资本、安耐德资本完成私募管理人登记 [11] - 2025年被行业视为外资入华关键转折点,外资LP对中国硬科技(AI、机器人等)关注度显著回升 [11][12] 政策与技术驱动的市场回暖 - 政策红利释放与本土技术创新推动外资对中国市场"再认识",2025年以来外资LP配置兴趣强劲反弹 [12] - 淡马锡中国区主席吴亦兵明确表态长期看好中国经济韧性与潜力 [12] - 外资行动从"认知重估"转向"配置加码",如光速光合、砺思资本完成美元基金募集 [13] 人民币基金的本土化战略价值 - KKR人民币基金采用更贴近本土市场的模式,区别于过往美元基金或QFLP形式,为外资GP提供新思路 [9] - 新质生产力驱动的增长机遇正吸引外资深入布局,未来投资有望更广泛覆盖中国资产 [13]
中正金通公司:私募股权投资服务的专业典范
搜狐财经· 2025-07-22 14:33
行业趋势 - 私募股权(PE)投资正从"边缘选项"转变为高净值人群资产配置的"核心选择",反映资产多元化配置需求增长 [1] - 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制造、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国家战略扶持行业成为PE投资重点赛道 [3] 公司核心能力 - 采用"政策引导+产业趋势"双重研判机制筛选项目,确保标的具备"赛道优+天花板高+政策支持强"特征 [3] - 建立六维度尽调体系:商业模式验证、管理团队背景、技术壁垒、行业格局、财务数据、退出路径 [5] - 偏好成长期和Pre-IPO阶段项目,已完成商业模式验证且具备上市路径,风险可控性更高 [5][6] 投后管理 - 设立专职投后小组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包括运营数据跟踪、战略会议参与、退出时机评估 [6][7] - 对偏离预期的项目启动专项风险提示机制,提供止损建议 [7] 国际化布局 - 拓展美元基金业务,与美国、新加坡等地机构合作投资医疗科技、ESG等全球主题项目 [8] - 通过跨境投资优化客户资产的地域与币种结构 [8] 客户服务理念 - 采用"教育先行"策略,通过私享会、专家研讨等形式建立客户风险共识 [9] - 定位为"股权投资合伙人",提供全流程资源对接与策略支持 [9] 竞争优势 - 构建"一级+二级"联动模式,利用定增、并购基金等通道增强退出灵活性 [6] - 投研、法务、投决委员会三重审核机制保障项目质量 [5]
一个IPO,小赚170亿
投中网· 2025-07-22 14:13
核心观点 - 黑石集团通过教科书式的并购和运营策略,在7年内实现对西班牙博彩公司Cirsa的4倍回报,总回报超过21亿欧元 [4][8] - Cirsa的成功IPO为低迷的欧洲IPO市场注入信心,首日市值达27亿欧元,股价大涨6.7% [3] - 黑石通过杠杆融资、股息资本重组和战略并购等金融工程手段,在上市前已收回全部投资成本 [5][7] 交易结构分析 - 2018年收购采用杠杆融资:21亿欧元估值中股权投入仅5亿欧元,15亿欧元为债务融资 [5] - 2019年通过"股息资本重组"收回3.75亿欧元,占股权投资成本的过半 [5][6] - 上市前"突击分红"2.3亿欧元,完全覆盖初始投资 [7] - 上市后持股市值20亿欧元,总回报超21亿欧元,DPI超过1,总回报接近4倍 [7][8] 运营改善措施 - 疫情后EBITDA几乎翻倍至6.99亿欧元,债务/EBITDA比率从5.5倍降至2.8 [10][17] - 推动数十笔跨境并购,成为欧拉美市场整合者,包括墨西哥Winland Casino等 [16] - 线上业务占比从16.7%提升至22.7%,成为新增长引擎 [16] - 改造实体赌场为综合娱乐空间,最大化客户价值 [17] 行业背景 - Cirsa为西班牙最大博彩运营商之一,拥有150家赌场+180家游戏厅,2017年EBITDA 3.5亿欧元 [5][11] - 黑石具有丰富博彩行业经验,曾以56.5亿美元出售拉斯维加斯大都会酒店 [15] - 欧洲IPO市场持续低迷,Cirsa超额认购成为罕见成功案例 [3] 未来展望 - 公司计划3年内投入4-5亿欧元进行并购,已锁定100个潜在目标 [17] - 当前27亿欧元市值未达黑石30亿欧元预期,仍有增值空间 [17] - 黑石暂未减持,持股比例仍达78% [7]
基小律观点 | 私募股权基金所投资产的七条退出路径
搜狐财经· 2025-07-22 07:49
私募基金退出路径分析 核心观点 - 私募基金管理人在基金清算期需高效处置底层资产,重点梳理未退出项目的交易文件及现状,针对不同退出路径进行排序和策略选择[2] - 七种主要退出路径按优先级排序为:上市退出、并购/转让退出、非现金分配、创始人回购、被投企业清算、股权拍卖、超低价回购或核销[8] 上市退出 - 境内上市为理想选择,但A股审核趋严促使部分企业转战港股/美股,需注意境内外架构重组及审批流程延长可能导致与基金清算期冲突[2] - 需关注股票限售期与基金清算期的匹配,若限售期晚于清算日需协调延长基金存续期[3] 并购/转让退出 - 对无明确上市计划但具市场价值的项目,可通过上市公司或国企并购实现溢价退出,估值通常低于IPO[4] - 老股转让是阶段性退出方式,建议通过FA、同行推荐或产权交易所(如上海联交所)寻找受让方[4] 非现金分配 - 证监会2022年试点允许私募基金向投资者实物分配股票,中基协细化与减持规则衔接[5] - 适用于不动产/基建类资产,需取得其他股东同意并协调权利义务[5] 创始人或公司回购 - 触发回购条款时需注意创始人资金能力有限,可能引发被投企业现金流危机[6] - 最高法2024年明确回购权为形成权,无约定期限时行使权不超过6个月[9] 被投企业清算 - 无回购条款时需考虑清算,分为一般解散(股东会决议)、强制解散(吊销执照)和司法解散(股东诉讼)三类[11] - 清算分配顺序中基金股东劣后于债务清偿,但优先清算权可优于后轮投资人[11] 未上市企业股权拍卖 - 适用于企业停业/失联情形,需处理其他股东优先购买权及工商变更配合问题[14] - 起拍价参考净资产或评估价(涉国资),流拍后需降价重拍[15] 超低价回购或核销 - 美元基金常见最终手段,人民币基金需获全体合伙人同意[16] - 建议通过诉讼获得终本裁定后再核销[16] 行业趋势 - PE/VC基金进入集中清算期,管理人需在投后阶段投入更多精力完成退出闭环[17]
九鼎投资: 北京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昆吾九鼎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回复
证券之星· 2025-07-22 00:34
私募股权投资业务表现 - 2024年度私募股权投资业务营业收入1.60亿元,同比减少41%,归母净利润-2.68亿元,同比由盈转亏,主要受管理费收入减少、项目退出收益下滑及公允价值变动综合影响 [2] - 金融资产投资相关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投资收益合计-1.00亿元,损失同比扩大0.37亿元,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余额5.18亿元较期初下降23%,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6,441万元同比增长13% [2]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9,781.68万元占全年总额61.23%,且皆为关联方销售 [2] 收入下降原因分析 - 管理费收入减少主要由于基金募集规模下降导致增量来源缺乏,以及行业惯例7年经营期限(5年投资期+2年退出期)到期后进入延长期不再收取管理费 [6][7] - 管理报酬收入同比减少32.78%至8,411.24万元,主要因资本市场波动导致项目退出周期延长,全年项目回款14.75亿元较上年减少35%,退出回报显著降低 [7] - 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4年私募股权市场退出案例数量同比下降15%,与公司业务变动趋势一致 [7] 投资损失构成 - 公允价值变动损失8,664万元,主要来自闪送项目因上市后估值方法调整为市值法导致估值下调60.98%,以及MHJD项目因无可供执行财产估值归零 [9] - 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收益亏损1,286万元,主要系九泰基金持续亏损所致,受市场竞争加剧、投资研究能力不足及监管趋严等多重因素影响 [10] - 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收益亏损120万元,反映基金处置项目整体亏损情况 [11] 资产构成与估值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中自有资金出资对应底层资产剩余成本2.12亿元,公允价值4.07亿元,主要项目包括采用PE法估值的GXHJ(整体估值5.4亿元)和DGHT(整体估值9.8亿元) [12][13] - 估值方法依据项目状态差异化处理:已上市项目采用市值法,拟IPO项目采用PE/PB法并考虑流动性折扣,无退出计划项目采用净资产法或预计可收回金额法 [15][16][17] - 截至2024年末PE业务未退出项目95个,对应在管基金未退出投资本金69.27亿元,公司对在管基金剩余出资本金4.86亿元对应公允价值5.83亿元 [12] 关联交易情况 - 关联共同投资涉及25只基金,公司原始出资金额6,443.84万元,剩余出资金额2,313.71万元,最大单笔为Jiuding China Growth Fund II, L.P.(剩余出资1.72亿元) [18][19] - 与关联方共同投资的4个重点项目包括优科生物(最高估值18亿元)、康宝药业(投资估值19.2亿元)、巴中优博创(拉萨产业收购)和天煌药业(最高估值4.5亿元) [20][21] - 5只在管基金投资了控股股东九鼎集团,包括九鼎投资定向增发1号基金(剩余投资金额5.21亿元) [21]
KKR募集人民币了
投资界· 2025-07-21 15:43
KKR人民币基金备案 - KKR管理的开德时璞(上海)私募投资基金完成备案,基金规模4.1亿元人民币,注册于上海市[1][3] - 基金三大出资方为平安资本(出资3.27亿元占比79.79%)、新加坡曹宝记集团中国实体、施罗德资本中国基金[3] - 基金管理人为KKR香港公司控制的开德尚璞(上海)企业[3] KKR在华投资动态 - 2023年参与珍酒李渡港股IPO和乖宝宠物创业板IPO项目[4] - 相比黑石、凯雷等同业,KKR近年在中国保持相对活跃的投资节奏[4] - 公司全球资管规模达6640亿美元(约4.8万亿元),业务覆盖私募股权、信贷、基础设施等六大板块[5] 美元基金市场变化 - 2025Q1人民币基金募资3426亿元占比98.7%,外币基金仅募资44.7亿元[7] - 政策面出台《2025稳外资行动方案》,取消外资股权投资境内贷款限制等利好措施[7] - 凯德投资设立50亿元在岸母基金,将通过子基金投向中国资产[7] 美元募资回暖迹象 - 6家中国VC机构同步启动美元募资,总目标规模20-22亿美元,主要面向海外主权基金和家族办公室[8] - 具体包括:光速光合募资≥4亿美元、砺思资本≥2.65亿美元、黑蚁资本1.5亿美元、渶策资本2亿美元等[8] - 启明创投2025年初启动8亿美元募资,显示外资LP对中国资产热情改善[8]
【重磅发布】来觅研究院2025年上半年PE/VC市场报告
Wind万得· 2025-07-18 06:30
PE/VC市场募资情况 - 2025年上半年新设私募股权、创投基金3050支,同比增加5.8%,认缴规模898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18.2% [2] - 中基协备案基金1728支,同比减少3.2%,备案规模1120.7亿人民币,同比减少1.2%,降幅明显收窄 [2] - 浙江、江苏、广东为第一梯队,新设基金均在410支以上,省市集中度小幅提升 [2] - 小规模基金占比触底回升,认缴规模1亿以下基金1926支,同比增加94支,规模占比提升1.3个百分点 [2] - 国资效应凸显,10亿以上基金中国资背景LP出资占比超90% [2] - 新设基金平均单笔认缴规模2.95亿元,同比增长11.7%,反映机构募资信心提升 [12][13] 政府引导基金与创新融资工具 - 2025年上半年省市合计设立政府引导基金超40支,呈现精细化管理和市场化运作趋势 [3][25] - 政府引导基金返投比例降低至0.4-0.6倍,容错机制完善,允许单项目最高100%亏损 [25] - 科创债成为募资新解法,近30家投资机构发行科创债,总规模突破200亿元 [3][26] - S基金市场加速规范化发展,上海份额转让平台成交121笔,总额252.4亿元 [3][27] PE/VC市场投资分析 - 2025年上半年融资案例4523起,同比下降2.6%,融资金额1523.6亿元,同比下降15.7%,降幅收窄 [3][29][30] - 早期投资占比68.3%,电子、信息技术、装备制造和医药健康行业融资案例占比63.5% [3][36] - 人工智能融资案例662起,同比增加34.6%,融资金额377.2亿元,同比减少4.9% [3] - 专精特新企业获投活跃,655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获投,占比15.6% [3][41][42] 行业细分投资动态 - 信息技术行业融资762起,IT服务和应用软件为主要构成,AI大模型热度降温 [49][51] - 电子行业融资773起,半导体领域占比72.2%,芯片设计最受资本关注 [55][56] - 医药健康融资618起,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为主要投向,创新药械受青睐 [63][64] - 绿色投资持续获政策支持,融资案例901起,江苏、广东等地热度较高 [43][44] 市场参与主体特征 - 参与一级市场投资机构2579家,同比增长6.7%,投资头部化趋势明显 [45][46] - 高新技术企业融资占比37.2%,平均每家82.2件专利,单笔融资超4800万元 [39][40] - 深创投、元木控股等机构投资活跃,重点布局信息技术、电子、医药健康等领域 [47]
今年,投资人都去浙江找钱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7-17 16:49
浙江省母基金发展概况 - 浙江成为VC/PE募资高光区域,省级与地市级母基金动态频繁[1][2] - 杭州三大千亿母基金(科创/创新/并购基金)差异化运作,湖州设立300亿元产业母基金,温州/宁波/台州/绍兴等地母基金活跃[4] - VC机构评价浙江母基金布局清晰,各地市专属产业基金形成优势赛道锚点[5] "4+1"专项基金群运作 - 浙江省2009年设立首只创投引导基金,2023年创新推出"4+1"专项基金模式,形成725亿元先进制造业基金群[6][7] - "4"对应四大万亿产业集群(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现代消费与健康/绿色石化与新材料),"1"为专精特新母基金和科创母基金[7] - 截至2025年4月,基金群累计投资279个项目,基金投资270.69亿元,撬动总投资1881.94亿元[7] 科创母基金体系 - 浙江省科创母基金三期总规模达110亿元,已投决37支子基金和4个直投项目,签约子基金23支[8] - 三期分工明确:一期聚焦"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二期侧重"智能物联/人工智能/机器人";三期主攻"人工智能+制造/能源/医疗等"交叉领域[9] 政策与制度创新 - 浙江省2022年出台首份产业基金尽职免责指引,破解"不敢投"问题[11] - 2025年《实施意见》设定产业基金存续期上限15-20年,培育"耐心资本"适应硬科技长周期[15][16] - 政策强调市场化运作,不行政干预投资决策,建立容错机制与免责流程[17] 行业影响与评价 - 母基金研究中心认为浙江模式形成全省合力,具有全国示范效应[10] - GP机构肯定浙江未限制管理费收取规则,有利于市场化运作和长期投资[19][20] - 《实施意见》推动政府投资基金向规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21] 全球行业动态 - 第四届达沃斯全球母基金峰会将于2026年1月举办,发布2025全球最佳母基金榜单[22][24]
“1.5%成标配,1%已出现”,VC/PE管理费进入“绩效挂钩”时代
中国基金报· 2025-07-17 12:11
行业收费模式变革 - 创投行业管理费体系从"2%管理费+20%业绩分成"的标配模式转向多元化、浮动化收费方案 [1] - 政府引导基金管理费普遍压降至1.5%,个别地区出现1%超低费率 [3] - 计费方式从按认缴规模转向实缴规模计算,极端情况采用"按项目扣款"模式 [5] 管理费调整驱动因素 - 机构LP出资连续四年下滑,2024年出资1.27万亿元仅为2020年六成,国资占比达88.8% [8] - 政府及国资LP主导市场,要求兼顾社会效益与审计风险,推动管理费多元化演变 [9] - 单只基金规模膨胀(如20亿元基金1.5%费率仍可获3000万年管理费)增强GP对降费容忍度 [10] 绩效挂钩机制创新 - 部分基金将管理费与投资进度、回报、政策目标全面挂钩,未达标需退回已收费用 [5] - Carry计提门槛提高,部分基金要求年化收益超6%-8%才能提取20%业绩分成 [5] - 广东省政府规定管理费需从基金收益支付,未产生收益时仅可预支本金 [9] 行业生态重构措施 - 政府引导基金通过收益让利(如广西引导基金净收益最高100%让利)、放宽返投标准(长沙科创母基金返投要求0.4倍)、风险补偿(深圳南山区设5亿元容错基金)激励GP [13][14] - 国务院提出建立容错机制,不简单以单项目或年度盈亏考核 [13] - 头部GP中国有全资或控股管理人增多,市场化LP收缩削弱GP议价能力 [9] 行业影响与趋势 - 降费加速行业出清淘汰非专业机构,但过低费率可能伤害GP积极性 [13] - GP与LP建立新平衡,服务与收益捆绑成为发展方向 [15] - 早期基金因规模小仍维持2%费率,成熟期基金1.5%费率已成普遍现象 [5]
2024投中私募股权基金业绩基准(Benchmark)
投中网· 2025-07-17 11:34
行业现状与挑战 - 私募股权市场缺乏统一透明的业绩评价基准,导致LP难以系统性评估基金表现,GP面临劣币驱逐良币风险 [2][3] - 公募基金有净值披露与排名机制,而私募股权基金信息不公开加剧了出资人决策难度 [2] 投中业绩基准报告 - 投中自2022年起连续三年发布私募股权基金业绩基准(Benchmark),推动行业透明度提升 [4] - 2024年报告覆盖2323只基金,以人民币基金为主,包含部分以中国为主要投资目的地的美元基金 [11] - 报告创新性运用K-Means聚类算法,对IRR、TVPI、DPI指标进行二维分析,穿透单一指标局限 [5] 关键业绩指标数据 Gross IRR(2008-2023) - 2009年表现最佳:上四分位数25.46%,中位数18%,算术平均数18.49% [15] - 2023年表现最差:中位数0%,下四分位数0%,标准差达36.84% [15] TVPI(2008-2023) - 2009年TVPI最高:上四分位数3.53,中位数2.27,算术平均数2.92 [19] - 2023年TVPI最低:中位数1,下四分位数0.96,算术平均数1.22 [19] DPI(2008-2023) - 2009年DPI峰值:上四分位数3.34,中位数2.27,算术平均数2.74 [22] - 2021-2023年DPI持续低迷:中位数均为0,算术平均数低于0.1 [22] 聚类分析结果 Gross IRR与DPI聚类 - 簇4表现最优:平均IRR 35.6%,平均DPI 3.42,成立时间最长(9.21年),信息技术占比26.52% [25] - 簇0表现最差:平均IRR -14.1%,平均DPI 0.2,信息技术占比40% [25] Gross IRR与TVPI聚类 - 簇2回报最高:平均IRR 67.22%,平均TVPI 5.04,能源资源占比24.51% [31] - 簇0回报最低:平均IRR 3.27%,平均TVPI 1.05 [31] DPI与TVPI聚类 - 簇2综合最佳:平均DPI 3.2,平均TVPI 6.06,医疗健康占比26.19% [35] - 簇0综合最弱:平均DPI 0.06,平均TVPI 1.13 [35] 投中信息背景 - 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中国私募股权投资行业领先的金融服务科技企业,致力于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7][36] - 业务涵盖内容平台、研究咨询、数据产品等,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设有办公室 [36] - 投中嘉川专注为国有资本、社保基金等提供基于出资人视角的专业研究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