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
搜索文档
民营火箭公司星河动力航天完成IPO辅导备案
经济观察网· 2025-10-23 11:45
经济观察网10月22日,证监会官网显示,北京星河动力航天科技(000901)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河动力航天")启动上市辅导,辅导机构为华泰联合证 券有限责任公司。 据上市辅导备案报告,星河动力航天成立于2018年2月6日,注册资本4.33亿元,法定代表人为刘百奇。控制权方面,刘百奇与刘建设为一致行动人,两人直 接持有及间接控制公司32.36%股份,为公司共同实际控制人。 资料显示,星河动力航天是国内领先的商业航天技术公司,公司主要为国内外航天领域客户提供高效、可靠的航天发射服务、先进的航天装备制造、高性能 产品配套,和广泛的工程、技术、安全、系统集成等领域系统化解决方案。 | 辅导对象 | 北京星河动力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 | --- | --- | --- | --- | | 成立日期 | 2018 年 2 月 6 日 | | | | 注册资本 | 43,287.0854 万元 | 法定代表人 | 刘百奇 | | 注册地址 | 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荣华南路 15 号院 2 号楼 15 层 | | | | 控 股 股 东 及 持 股 比 | 刘百奇与刘建设为一致行动人,两人直接持有及间接 ...
祥和实业:关于获得专利的公告
证券日报· 2025-10-22 21:10
证券日报网讯 10月22日晚间,祥和实业公告称,公司及子公司浙江天台祥和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于近日 收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若干项专利证书。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
前三季度上海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5%
中国经济网· 2025-10-22 17:07
记者10月22日从上海市统计部门获悉,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前三季度上海全市实现地区生 产总值40721.1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4.26亿元,增长0.9%;第二产业增加值8448.67亿元,增长3.9%;第三产业 增加值32208.24亿元,增长5.9%。 工业生产保持增长态势,先导产业制造业较快增长。 前三季度,上海全市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7%,增速比上半 年提高0.1个百分点。从行业产值完成情况看,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 15.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4.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2.1%。 前三季度,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8.5%,增速快于上海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个百分 点。其中,人工智能制造业增长12.8%,集成电路制造业增长11.3%,生物医药制造业增长3.6%。 前三季度,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总产值同比增长7.3%。其中,新能源产业增长19.6%,新一代信 息技术产业增长10.9%,高端装备产业增长10.3%。 第三产业增势向好 ...
FICC日报:A股飘红迎反弹,贸易变量扰动市场情绪-20251022
华泰期货· 2025-10-22 10:58
FICC日报 | 2025-10-22 A股飘红迎反弹,贸易变量扰动市场情绪 市场分析 国内强预期弱现实割裂加剧。国内8月经济压力边际增加,一是中国8月经济数据有所转弱,显现"工业缓、投资弱、 消费淡"等特征,9月出口具有韧性,M2-M1剪刀差刷新年内低值;另一方面是外部关税压力有所增加,美国以及 墨西哥、印度等国家纷纷加征关税。为了应对边际增加的外部压力,国内近期频提稳增长政策。国家发改委表示, 经济运行仍存挑战,将适时加力实施宏观政策,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规模共5000亿元。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于10 月20日至23日在京召开,研究关于制定"十五五"规划的建议。中国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8%,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 总额同比增长较8月放缓至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加快至6.5%。中国9月70城房价环比下降,二三线城 市二手房环比跌幅0.7%和0.6%。关注政策预期,以及当下旺季不旺预期的修正可能。10月21日,A股全天震荡走 强,沪指重返3900点上方,创业板指涨超3%。AI算力硬件方向爆发,煤炭、燃气、贵金属等板块逆势下跌。 中国关税摩擦加剧。随着11月10日中美关税延后执行又将到期,近期中美关税摩擦 ...
GDP同比增长5.5%!上海前三季度成绩单出炉
第一财经· 2025-10-22 09:32
宏观经济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上海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721.1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 [1] - 第三产业增加值32208.24亿元,增长5.9%,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1] - 第二产业增加值8448.67亿元,增长3.9% [1] 工业生产与制造业 -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7%,增速较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2] - 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8.5%,其中人工智能制造业增长12.8%,集成电路制造业增长11.3%,生物医药制造业增长3.6% [2] - 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总产值同比增长7.3%,新能源产业增长19.6%,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长10.9%,高端装备产业增长10.3% [2]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15.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4.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2.1% [2] 服务业发展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5277.43亿元,同比增长15.5%,是服务业中增长最快的领域 [3] - 金融业增加值6965.27亿元,增长9.8% [3]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476.75亿元,增长5.2% [3] 投资与房地产 -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0%,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0.3%,显著快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4] - 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1.7%,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2% [4] - 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1202.4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0.3% [4] 消费市场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302.77亿元,同比增长4.3%,增速比上半年提高2.6个百分点 [5] - 限额以上单位中,体育和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增长27.7%,家具类增长22.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8.2% [5] 金融市场与财政 - 全市主要金融市场成交额同比增长12.7%,上海证券交易所有价证券成交额增长38.4%,上海黄金交易所成交额增长40.2% [6] - 9月末全市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3.84万亿元,同比增长8.4%,贷款余额12.89万亿元,增长7.1% [6] - 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555.68亿元,同比增长1.0%,支出6876.39亿元,增长8.0% [6] 价格指数与居民收入 -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与上年同期持平,核心CPI上涨0.6% [7] -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6%,购进价格同比下降1.1% [7] - 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220元,同比增长4.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4% [7]
存储芯片强劲需求抵消关税压力 韩国10月前20天出口大幅回升
智通财经· 2025-10-21 14:41
受益于半导体产品需求持续强劲态势,韩国在10月的前20天实现出口意外大幅增长,尽管美国关税政策 拖累了增长势头、且假期导致数据被扭曲。周二公布的数据显示,韩国10月前20天未经调整的出口同比 下降7.8%,进口同比下降2.3%,导致了28亿美元的贸易逆差。不过,经工作日数量调整后的出口同比 大幅增长9.7%。 值得注意的是,韩国此次出口反弹发生在10月前20前工作日少于去年同期的情况下,10月3日至9日的假 期导致工厂活动的出口量减少。具体来看,半导体出口同比大增20.2%,船舶出口同比增长11.7%。与 此同时,汽车出口同比大幅下滑25%,因为美国提高汽车关税开始对该行业造成冲击。 在美国总统特朗普于8月对韩国商品征收15%关税后,美国更高关税的影响仍在持续发酵,而针对汽车 的25%关税仍在执行,因为削减关税的行政命令尚未签署。一些出口商今年早些时候在关税上调前抢先 出货,这种暂时性提振目前正在消退。 韩国与美国就7月达成的贸易协定进行的最终谈判因涉及与协议挂钩的3500亿美元投资基金的细节问题 而陷入停滞。韩国方面正寻求办法缓解潜在资金外流对汇率的影响,而缺乏正式贸易协议也加剧了对未 来对美出口的不确定性 ...
2025年9月进出口数据点评:进出口同比数据双增超预期
中航证券· 2025-10-20 09:19
进出口总体表现 - 2025年9月出口总值3258.70亿美元,同比增长8.30%,大幅超出市场预期的5.65%[2] - 2025年9月进口总值2381.20亿美元,同比增长7.40%,增速较上月提升6.10个百分点,远超市场预期的1.37%[2] - 2025年9月贸易顺差904.50亿美元,同比增长10.63%[2] 出口结构与拉动因素 - 机电产品是出口核心支撑,拉动出口增速7.68个百分点[2] - 集成电路、液晶平板显示模组、船舶、汽车和汽车底盘四类商品对出口增速拉动作用较大[2] - 肥料、集成电路、船舶和液晶平板显示模组实现量价齐升,其中肥料出口数量同比增超68%,船舶出口均价同比增21.9%[3] 出口目的地分析 - 对非洲、东亚和欧盟的出口金额对总出口同比拉动力位列前三,分别为2.66%、2.39%和1.97%[3] - 对美国出口已连续6个月同比负增长,9月拖累总出口增速4.19个百分点[3] - 2025年前9个月,东盟为第一大出口目的地,累计出口金额5366.07亿美元[3] 市场多元化成效与风险 - 非洲、东盟、欧盟等市场成为核心增长引擎,非洲对前9个月总出口拉动力最高达0.68个百分点,而对美出口拖累最大为3.78个百分点[7] - 贸易多元化战略有效对冲单一市场风险,但特朗普政府威胁对华加征100%额外关税,为11月1日后的贸易增添不确定性[9] - 中方已通过稀土管制、船舶收费等措施展开对等反制,但关税威胁可能削弱多元化战略效果并干扰企业预期[9]
高端装备半月谈-10月份热门板块汇报
2025-10-19 23:58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行业包括:人形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工程机械、TIC(测试、检验、认证)、煤炭及煤机设备、航运与船舶制造[1][3][4][6][10][14][15][16][21] * 具体提及的公司包括:特斯拉、智元(精灵G2)、优必选、隆祺科技、均胜电子、博众精工、中核工业、德国Neural Robotics、越江、杰卡、双环传动、精沃股份、君普智能、卡特彼勒、小松、华测检测、中创智领、中国中船集团[1][4][5][7][9][10][13][15][21] 核心观点与论据 人形机器人 * 海外方面,特斯拉第三代人形机器人方案的定点和2026年量纲预期仍在调整,四季度关注点在于三代设计冻结及2026年一季度订单发放[4] * 国产方面,智元发布精灵G2产品,相比G1在硬件设计上有显著改进,如腰部自由度增加至三个,更适合工业场景应用[7] * 智元G2搭载英伟达Jetson系列芯片,并支持其训练的大模型云端调取,发展方向侧重工厂实地性的落地操作[7] * 已有下游企业如隆祺科技、均胜电子采购G2订单,规模上亿元[7] * 国内投资者对人形机器人板块兴趣浓厚,预计2025年四季度及2026年会有新标的出现,是值得跟踪的科技成长主题[8] 协作机器人 * 协作机器人增速快于工业机器人和移动机型,得益于其人机交互属性和生成AI驱动的技术迭代加速[6] * 中国协作机器人厂商已具备不亚于外资企业的产品技术能力,并已将技术复用给海外,在工业场景中的应用将进一步扩大[6] * 德国Neural Robotics在杭州成立子公司,注册资本4500万欧元,与中国厂商合作将协作臂用于工业焊接等领域[5] 工程机械 * 工程机械行业全球巨头估值系统性上升至历史最高水平,目前估值合理[11] * 中国企业收入高度国际化后波动下降,风险折价收敛,估值抬升基础在于多元化海外市场[11] * 矿业投资、制造业转移和政策周期等因素独立于利率周期,对海外收入增速做线性外推是理性保守预期[10] * 不同公司在出海初期阶段有不同主要矛盾及催化剂,需要具体把握节奏[12] TIC行业与华测检测 * TIC行业正从增量逻辑向存量逻辑转变,机构数量减少并向头部集中,品牌精细化运营和并购仍有红利[14] * 华测检测三季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超预期,为8个季度以来最快增速,传统优势业务保持增长,工业测试提速,医学医药订单好转[13] * 公司积极推进国际化战略并购,四季度并表贡献利润,预计明年医药医学、芯片检测等业务将逐步扭亏为盈[13] * 公司目标未来三年收入和利润保持两位数增长,希望未来5-10年海外收入占比达到20%以上[14] * 通过精益管理,公司每年实验室效率提升15%,预计2026年覆盖率达52%,2027年达70%[14] 煤炭及煤机设备 * 煤炭板块具有低估值、高股息特点,对应整体估值约10倍左右,股息利润超过5%[15] * 政策端加强产量调控,今年煤炭产量预计与去年持平或略降至48亿吨左右[15] * 本轮煤机周期下行可能不同于上一轮,预计2025-2027年产能利用率维持在70%以上,支撑更新需求稳定释放[15] 航运与船舶制造 * 美国对中国船舶301调查调整汽车运输船计费方式,从每车位150美元改为每净吨46美元[16] * 美国取消LNG出口许可证限制,并对港口起重机及货物装卸设备征收100%关税[17] * 中国同步发布对等反制措施,按每竞争计价收取400元人民币,并覆盖美资持股超过25%的相关企业[18] * 替代燃料订单占比显著提升,今年1至7月,LNG和绿醇订单分别占总订单量40%和12%[20] * 中国中船集团子公司自第二季度起进入业绩释放通道,三季报将体现与重工并表后的财务状况[21] 其他重要内容 * 近期机械设备板块整体呈现调整态势,跑输大盘,原因包括锁盈趋势和中美经贸博弈的扰动风险[2] * 全球AI创新周期、新兴市场工业化和外部贸易改善是今年第四季度及2026年的重要驱动因素[1][2] * 在标的选择上,建议关注第三季度业绩环比提升且2026年业绩有望提速的大龙头企业[9] * 华测检测对应2026年的PE约为20倍,EV/EBITDA估值约为15倍,管理优质且业绩稳健,被视为当前市场波动时期的防守型标的[14]
如何认识最新的出口数据和出口形势|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10-19 16:50
9月出口表现与韧性分析 - 9月出口同比增长8.3%,维持高位,部分受去年同期基数偏低影响 [2][3] - 9月出口环比增长2.1%,与过去5年及20年9月的环比季节性均值(分别为2.2%和2.1%)基本持平 [2][3] - 出口韧性表现与高频数据吻合,9月集装箱吞吐量同比较高,PMI新出口订单指数环比上行 [2][3] 2024年及未来出口增速展望 - 2024-2025年被定义为出口增长的新阶段,整体增速偏高 [2][6] - 2024年中国出口同比增速为5.8%,预计2025年全年同比增速为5.5% [5][8] - 2024年中国出口增速快于全球1倍以上,全球出口同比增速为2.3% [6][8] 出口增长的驱动因素分析 - 欧美“财政扩张+货币降息”政策支撑增量需求 [6] - 关税风险导致微观上出现加快备货和“抢出口”现象 [6] - 汽车、船舶、锂电池、集成电路等新产业相关产品全球需求增长较快,中国制造优势明显 [6] - 东南亚等新兴制造业基地的上游产业链需求以及非洲部分国家(如坦桑尼亚、肯尼亚等)需求上升构成支撑 [6][10] 出口国别/地区结构变化 - 9月对美出口同比负增长约-27%,但对欧盟、东盟、拉美、非洲出口增速均为双位数,其中对非洲出口同比高达56.4% [10] - 今年前9个月,对东盟和非洲出口的累计同比分别为14.7%和28.3%,合并占中国出口总额的23.4%,高于2018年底的18.1% [10] - 对非洲出口成为结构性亮点,前8个月累计占比达5.7%,8月同比增速为25.9% [10] 出口产品结构变化与产业升级 - 传统产品出口疲软:9月四大劳动密集型产品合并出口同比-5.8%,电子产品合并出口同比-1.0%,家电出口同比-9.7% [11] - 高端装备出口高速增长:9月通用机械设备出口同比增长24.9%,集成电路出口同比增长32.7%,汽车出口同比增长10.9%,船舶出口同比增长42.7% [11] - 高技术产品出口表现亮眼:前三季度高技术产品出口额3.75万亿元,增长11.9%,对整体出口增长贡献率超30%,其中电动汽车自主品牌出口占比达59.5% [11] 历史出口增速阶段回顾 - 2000-2011年(全球化加速阶段):中国出口年均增速21.8%,全球出口年均增速11.0%,中国增速高于全球近1倍 [6] - 2012-2019年(“双低”阶段):中国出口年均增速3.7%,全球出口年均增速0.7%,其中2016-2018年中国增速慢于全球 [6][7] - 2020-2023年(高波动阶段):受特殊贸易环境影响,中国与全球出口增速波动较大,例如2021年全球出口增26.3%,中国出口增29.6% [7] 进口增速变化及潜在含义 - 9月进口同比增速显著提升至7.4%,高于前值1.3% [12] - 主要进口商品中,铁矿砂进口同比13.4%,铜进口同比8.3%,集成电路进口同比14.1%,增速均较前值加快 [12] - 进口加速可能与政策性金融工具及“两重”项目开工带动有关,若持续可能预示四季度投资好转 [12]
前三季度大连市出口大幅增长 船舶、汽车等优势产业出口表现亮眼
中国新闻网· 2025-10-18 00:10
总体外贸表现 - 前三季度大连市进出口总额3491.4亿元,同比增长3.9%,增幅高于全省水平5.1个百分点 [1] - 前三季度大连市出口额1855.8亿元,同比增长16.4% [1] 贸易方式分析 - 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752.9亿元,增长21.7%,占进出口总值21.6%,拉动外贸增长4个百分点 [1] - 跨境电商进出口27.1亿元,增长2.3倍 [1] - 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1854.2亿元,下降2.3%,占53.1% [1] - 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852.5亿元,增长4.9%,占24.4% [1] 企业主体表现 - 有进出口实绩企业8946家,增长6.5% [1] - 民营企业进出口1930.8亿元,下降0.5%,占比55.3% [1] - 外资企业进出口1206.3亿元,增长11.1%,占比34.6% [1] - 国有企业进出口350.4亿元,增长5.8%,占比10% [1] 国际市场分布 - 对东盟进出口704.8亿元,增长44.3%,占20.2%,拉动外贸增长6.4个百分点 [2] - 对南美洲进出口106.1亿元,增长5.9% [2] - 对非洲进出口92亿元,增长60% [2] 优势产业出口 - 机电产品出口1089.4亿元,增长15.3%,占全市出口总值58.7%,拉动出口增速9.1个百分点 [2] - 船舶出口178.3亿元,增长32.8% [2] - 汽车零配件出口49.1亿元,增长30.4% [2] - 汽车出口36.7亿元,增长241.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