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芯片半导体
icon
搜索文档
有低点,开始分批进场!
和讯网· 2025-07-01 15:44
稳定币/数字货币 - 香港批准40家港股券商从事虚拟币业务 [1] - 央行有望加快在港布局离岸人民币稳定币助推国际化 [1] 有色金属 - 美元贬值利好有色等 有色反弹可关注钴 黄金关注金矿品种 [1] 金融IT - 金融IT等有分化 未跌破10日线持股 [1] 小米汽车/汽车零配件 - 小米汽车高开低走 [1] 军工新质战斗力 - 军工新质战斗力概念走高 [1] 芯片半导体 - 科技板块中 存储芯片 龙芯新款CPU受关注 [1] AI产业 - AI产业受关注 [1] 市场整体表现 - 今日市场普涨 上涨3800多家 [1] - 早盘冲高回落 小时级别调整低点或在下午盘中 今日收带上下影线小K线 [1] - 调整最多5 - 8小时 快则今日下午完成 慢则下周一上午 之后仍会震荡拉升冲击3500点 [1][2] - 建议下午有低点可分批低吸 [1][2]
和讯投顾刘豪:五大热点发酵,事关周一多个板块
和讯网· 2025-06-30 08:28
芯片半导体行业 - 政策层面强调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大基金三期策略调整将重点投向光刻机领域 [1] - 紫光斩月完成上市辅导备案登记 该公司主营业务为芯片设计 行业近期反复异动但未形成持续题材效应 [1] 充电宝行业 - 民航局新规禁止无3C标识/标识不清/被召回型号充电宝登机 6月28日起实施 预计影响全国90%存量产品 [1] - 新规或引发替代性购买需求 维科技术周五尾盘涨停 需观察周一市场前排表现 [1] 数字货币与稳定币 - 香港升级数字资产框架 重点发展稳定币和数字人民币 上海轨道交通6月28日试点数字人民币"碰一碰"过闸 [1] - 稳定币板块仅剩恒宝股份活跃 题材炒作进入尾声 市场对消息催化反应减弱 [1] 固态电池技术 - 全固态电池首次应用于电动自行车领域 6月27日亦庄启动换电试点项目 [2] - 板块周五延续分歧 短期修复存在诱多风险 不宜追高 [2] 脑机接口技术 - 马斯克公布技术进展 脑机接口受试者增至7人 未来或实现对人形机器人的控制 [2] - 板块近期异动但未形成明显题材效应 [2]
每周主题、产业趋势交易复盘和展望:“科技自立自强”,重视自主可控-20250628
东吴证券· 2025-06-28 19:50
本周市场回顾 - 全A日均成交1.49万亿,较上周放量超2700亿[8] - 小盘风格、成长风格占优,北证50周涨跌幅6.84%,万得微盘6.18%,创业板指5.69%等[11] - 活跃资金持仓表现最佳,市场情绪指数周涨跌幅5.94%,私募重仓指数4.45%等[22] - 两融余额增加至接近1.84万亿,跌停数量基本减少至单日小于10只[31] 产业趋势交易 - 本周强势方向有稳定币、非银,固态电池,芯片半导体,军工等[42] - 下周有荣耀发布新机、动漫游戏博览会举行、科创板IPO企业审议等产业事件[45] 产业趋势中期配置 - 活跃内循环关注“两重、两新”、“化债”和消费领域新增长点[46] - 科技自立自强关注人工智能产业、自主可控、新型能源科技等[46] - 扩大对外开放关注跨境电商、数字贸易、免税、入境旅游等[46] 风险提示 - 存在国内经济复苏节奏不及预期、海外降息及政策不确定性等风险[49]
和讯投顾高璐明:市场仍在有效突破范围内,整体策略以持有做多为主
和讯网· 2025-06-27 08:30
芯片半导体行业 - 我国自主研发的龙芯三C6000处理器发布,性能比肩2023-2024年主流产品,采用自主设计的龙架结构系统,不依赖国外技术与境外供应链 [1] - 该进展代表国产替代及CPU等相关方向取得重大进步,有助于推动该方向短期反攻 [1] 美联储政策 - 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预测今年可能降息三次,最快或在9月 [1] - 此消息推动美股强势反攻,若美联储持续降息,对全球市场是利好 [1] 新能源汽车行业 - 小米发布最新款汽车U7,三分钟订单破20万 [1] - 小米还发布一系列AR眼镜,美股相关板块也上涨 [1] 市场走势 - 外围市场表现力度一般,对A股影响较弱,大宗商品维持震荡,汇率在7.16附近,A50小幅震荡 [2] - A股技术面显示市场有震荡需求,周三尾盘出现分歧信号,加重短期震荡预期 [2] - 市场连续反攻后远离5日均线,乖离率过大,有震荡要求 [2] - 昨日市场虽超3600只个股下跌,但未出现极端恶劣情况,属良性震荡 [2] 操作策略 - 市场仍在有效突破范围内,整体策略以持有做多为主 [2] - 短期涨幅较高的品种可高抛,如近期热门的数字货币、固态电池、军工及部分大金融板块 [2] - 回调后中期可关注低位方向机会,整体保持中度偏重度仓位 [2] - 若回踩不破5日均线,是重要上车机会 [2]
关注半导体,脑机接口,深海科技
2025-06-23 10:09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芯片半导体、新消费、创新药、油气、油运、银行、保险、算力通信、新能源、白酒、稳定币 - **公司**:摩尔线程、盛合晶微、新易盛、世佳光子、沪电股份、小米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A股市场表现及影响因素**:本周A股市场整体缩量回调,成交额回到周均值1.22万亿元,较上周减少1500亿元,港股跌幅更大 影响因素包括中伊冲突升级致风险偏好下降、陆家嘴论坛政策博弈、沪指技术阻力位、宏观经济基本面复苏乏力、市场内生结构问题、季末及中报期资金切换、港股调整联动等[1][2] - **各板块表现** - **抗跌板块**:红利或蓝筹价值板块相对抗跌,资金流向银行和保险板块避险,地缘事件驱动油气、油运板块走强[1][5] - **强势板块**:芯片半导体行业表现较强,科创板分层政策支持未盈利硬科技企业上市,中美博弈加速芯片制造材料设备国产化,存储领域国产化预期提升[1][12] - **调整板块**:新消费和创新药板块拥挤度高,对利空敏感利好钝化,港股新消费和创新药板块拥挤度高且新股破发[1][5] - **轮动反弹板块**:稳定币因美股映射及政策催化持续超预期,推理算力通信防线、海丰业绩预期方向、军工、新能源等低位方向及科创芯片有表现,市场轮动方向多且速度快[9] - **创新药政策影响**:创新药临床试验申请期缩短至30天政策超出多数投资者预期,但因行情阶段性尾声,政策提振效果较弱[6][7] - **市场情绪指数**:本周市场情绪指数明显比大盘表现更弱,下跌超2.6%,涨停个数减少,市场活跃度下降[8] - **算力通信产业链**:6月初反弹,上周不佳,因北美算力叙事承压、美国大厂业绩验证推理景气度上修,临近中报资金关注业绩能见度高的方向而补涨,部分标的赔率收缩[10][11] - **新能源板块**:整体位置不高,本周光伏、固态电池和海风反弹,固态电池产业将进入中试阶段,光伏有供给侧产能调整预期[13] - **白酒行业**:本周反弹,官媒发文纠偏修复过度悲观情绪,但暂不看反转[14] - **稳定币领域**:本周表现超预期,周四、周五补跌,受中美政策共振及美股映射影响,跨国巨头和国内企业入局,美国参议院通过稳定币法案,对A股基本面影响尚不明显但具交易性特征[1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投资建议**:关注芯片半导体、算力通信核心公司、AI端侧、深海科技、脑机接口、泛科技方向如商业航天和低空飞行器等[16][18] - **重要产品或事件**:下周小米YU7发布会受关注,需密切跟踪相关动态[18]
早盘直击 | 今日行情关注
从热点看,继续快速轮动。周三芯片半导体、消费电子等震荡走强,涨幅居前。而近期一度拉高的 美容护理、盲盒概念等冲高回落,和港股市场中数只网红个股冲高回落表现同步。总体看,热点"短平 快"轮动的风格没有改变。总体风险偏好较低。 由于近期市场持续窄幅整理,多空双方都缺乏一锤定音的"杀手锏",因此行情在现有区间相持已 久,反复拉锯。一方面,大盘多次探底不下,韧性十足,包括周三上午,行情也一度向下试探,但随后 就企稳回升,甚至小幅翻红。另一方面,多方也没有很强的上攻愿望,迟迟未能发动有效攻击,致使大 盘盘整复盘整。表现在盘面,沪深两市成交量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显示市场参与意愿不强,观望气氛 浓重。从目前看,在缺乏新的变量因素之前,维持盘局概率较大。 展望后市:短线继续温和盘整,6 月下旬可能面临资金面的阶段性分流,关注盘中成交量能变化。 根据技术分析法则,只有出现持续放量,行情才有选择方向的机会。 风险提示:消息面或海外市场表现超预期,流动性的不确定性。 ...
5月份近七成股基上涨 鹏华医药科技股票涨12.4%
中国经济网· 2025-06-04 07:34
基金业绩表现 - 2025年5月有可比业绩的1025只普通股票型基金中,696只实现上涨,占比68%,327只下跌,2只持平 [1] - 医药主题基金领涨,15只单月涨幅超10%的普通股基均为医药主题,安信医药健康股票A/C、红土创新医疗保健股票涨幅分别为15.35%、15.31%、15.01% [1] - 鹏华医药科技股票A/C分别上涨12.44%、12.40%,建信医疗健康行业股票、景顺长城医疗产业股票等医药主题基金涨幅紧随其后 [2] - 科技主题基金表现落后,汇安趋势动力股票C/A跌幅达9.74%、9.69%,广发先进制造股票、创金合信芯片产业股票等跌幅在8.56%-7.09%区间 [2][3] 医药主题基金持仓 - 安信医药健康股票重仓一品红、阳光诺和、华海药业等医药股,基金经理池陈森有多年证券研究经验 [1] - 红土创新医疗保健重仓益方生物、泽璟制药、奥赛康等创新药企 [1] - 鹏华医药科技股票持有诺诚健华、百济神州、荣昌生物等生物科技公司,基金经理金笑非有9年从业经验 [2] 科技主题基金持仓 - 汇安趋势动力股票重仓恒玄科技、北方华创、韦尔股份等半导体企业 [2] - 广发先进制造股票持仓领益智造、震裕科技、中芯国际等高端制造企业 [3] - 创金合信芯片产业集中投资中芯国际、海光信息、恒玄科技等芯片半导体公司 [3] 基金规模数据 - 工银前沿医疗股票A规模达90.81亿元,中欧医疗创新股票A规模46.75亿元 [5][6] - 鹏华医药科技股票A规模19.49亿元,交银医药创新股票A规模20.39亿元 [4][5] - 宏利转型机遇股票A规模30.18亿元,富国消费精选30股票A规模22.63亿元 [6][7]
单日“吸金”1.81亿元,科创芯片ETF(588200)近1年累计上涨超60%,同类居首!
新浪财经· 2025-06-03 11:06
市场表现 - 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强势上涨1 70% 成分股澜起科技上涨7 46% 思瑞浦上涨6 81% 中科飞测上涨6 19% 复旦微电 华峰测控等个股跟涨 [1] - 科创芯片ETF(588200)上涨1 70% 近1年累计上涨60 52% 涨幅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1][4] 流动性及规模 - 科创芯片ETF盘中换手2 89% 成交7 30亿元 近1年日均成交22 49亿元 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4] - 科创芯片ETF近2周规模增长7649 74万元 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份额增长5 31亿份 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4] - 科创芯片ETF最新资金净流入1 81亿元 [4] 行业动态 - 中科曙光与海光信息宣布战略重组 为《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公布后首单上市公司吸收合并交易 [4] - AI渗透与国产化替代趋势明确 芯片半导体板块自2023年下半年进入景气复苏周期 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营收 净利润维持增长 [4] 指数构成 - 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前十大权重股为中芯国际 海光信息 寒武纪 澜起科技 中微公司 芯原股份 沪硅产业 恒玄科技 思特威 华润微 合计占比57 93% [5] - 场外投资者可通过科创芯片ETF联接基金(017470)布局国产芯片投资机遇 [5]
和讯投顾文太彬:市场缩量阴跌,止跌需要什么条件?
和讯财经· 2025-05-28 21:05
市场走势分析 - 股指连续下跌11个交易日,成交量回落至1万亿左右水平 [1] - 科创50指数从高点累计下跌16个交易日,呈现小阴线阴跌形态,累计跌幅显著 [1] - 芯片半导体板块缺乏主攻行情,阴跌态势可能传导至其他股指 [1] 止跌条件 - 市场有效反转需满足两个条件:成交量放大至1.3万亿以上,权重股与科技股合力上涨并形成赚钱效应 [1] - 即便出现上涨,波段性压力仍存,不宜过度乐观 [1] 板块与操作策略 - 当前板块持续性差,操作难度大幅增加 [2] - 未进场投资者建议保持观望,等待趋势明确 [2] - 已操作投资者应坚持轻股指重个股策略,控制单次操作目标,密切跟踪市场动向 [2]
刚刚!世界500强突然集体转向,这一行业正重塑全球经济版图
搜狐财经· 2025-05-26 10:22
世界500强企业投资分析 1 产业重心转向"轻资产、高附加值" - 2018-2024年世界500强总营收从30万亿美元增长至41万亿美元,年复合增速5.3%,净利润总额从1.88万亿美元增长至2.97万亿美元,年复合增速7.9% [2] - 金融行业利润总额9342亿美元占整体31.5%,高科技企业平均利润89亿美元/家,工业获利能力仅为高科技企业的1/3 [3] - 全球产业价值重心向"轻资产、高附加值"领域迁移,反映技术革命与产业链重构趋势 [5] 2 中美主导的全球竞争格局 - 2024年世界500强中中美企业占比54.4%,美国主导基础创新+标准制定,中国侧重应用创新+供应链整合 [7] - 沃尔玛连续11年蝉联榜首(2024年营收6481亿美元),亚马逊通过AWS云服务稳居第二,反映数字经济对传统零售的颠覆 [8][11] - 能源行业结构性调整:壳牌2021年跌出前十,被沙特阿美和中国石化取代,体现"数字资本+消费规模"对传统资源的替代 [12] 3 芯片半导体与AI成为投资核心 - 2021年世界500强投资达2339件峰值(同比+71%),2024年收缩至941件,投资逻辑从"规模竞赛"转向"质量博弈" [13][14] - 2024年投资热点前三位:AI(137件)、芯片半导体(82件)、新能源(67件),新能源投资增速最快 [19][21] - 预计2029年全球AI市场规模超15000亿美元,2024-2029年复合增长率18.9% [23] 4 区域投资偏好与战略差异 - 2018-2024年世界500强对美投资1322件(占全球60%),聚焦AI、企业服务、医疗和芯片半导体 [31][36] - 东亚地区印度最热门(占43%),受益人口红利与产业链重构,AI投资占比24%(单笔超1.3亿美元) [38][39] - 软银、腾讯为最活跃投资机构:软银侧重美国科技领域,腾讯以"国际化+AI"驱动覆盖游戏、云计算等 [16][18][43] 5 未来投资趋势 - 投资策略转向技术壁垒构建:AI、半导体、新能源、机器人等领域获"确定性溢价" [22][27] - 安全逻辑压倒效率逻辑:芯片、新材料等"卡脖子"环节成投资刚需,传统行业资本流入下降 [27][28] - 跨国投资风险加剧下,企业将增强本土投资粘性,同时加码熟悉市场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