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软件和信息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2025穗企赴港发展新机遇活动”成功举办
证券时报网· 2025-05-23 19:58
穗企赴港上市发展 - 广州市举办"2025穗企赴港发展新机遇活动",近70家有意赴港上市企业参与,涵盖生物医药、软件和信息服务、消费品和化妆品等行业 [1] - 广州市现有76家企业在港交所上市,总市值约8000亿元 [1] - 广州市政府与港交所签订合作备忘录,深化培育穗企赴港上市、加强期货产品合作、推动跨境投融资风险评估等合作 [1] 政策与市场环境 - 中国证监会发布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港交所推出"科企专线",为内地企业赴港上市提供便利环境 [1] - 广州市实施企业上市"领头羊"行动计划,重点辅导意向赴港上市的后备企业 [1] - 港交所持续优化市场结构,改革上市制度,加强与大湾区金融合作,巩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3] 金融机构支持 - 交通银行广东省分行提供"融资+融技+投资"全生命周期服务,支持企业国际化布局 [2] - 交银国际为企业提供港股上市保荐承销、境外债承销、资产管理等全方位跨境金融服务 [2] - 交通银行集团打造"四大产品体系+三种场景生态"专案,为科技型企业提供贷款、股权投资、债券融资等多层次服务 [3] 香港资本市场优势 - 港交所拥有多元化产品及客户生态圈,满足新经济市场要求 [3] - 香港投资推广署和普华永道香港详细介绍香港营商环境、资本市场规则及税收优惠 [3] - 香港作为全球投资者进入内地的门户,发挥连接中国与世界的独特优势 [3] 未来合作方向 - 广州市将深化与香港资本市场合作,支持企业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赴港发行证券、二次上市等 [4] - 加强政府与交易所、银行机构、证券公司联动,提升企业规范管理水平以满足国际投资者要求 [4]
青岛以“10+1”创新型产业体系 细化产业招商
青岛市产业招商方向优化 - 青岛市重点围绕"10+1"创新型产业体系、"4+4+2"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十大现代服务业三大领域优化产业招商方向 [1][2] "10+1"创新型产业体系 - 先导产业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产业 突出数字化、智能化、跨界化、融合化发展 依托青岛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等专业园区招引设备制造商、材料供应商、技术服务提供商 [1] - 五大新兴产业包括生命健康、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绿色能源、智能装备产业 重点招引研发中心、核心部件和关键配件生产基地 推动制造业高端化、绿色化、生态化发展 [1] - 三大优势产业为智能家电、高端化工与新材料、现代轻工 鼓励海尔、海信、青啤等本土龙头企业开放应用场景 以订单和市场促进投资 [1] "4+4+2"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 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包括现代渔业转型升级、海洋化工产业高端绿色化、高端港航服务业、海洋文旅品质提升 [2] -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涵盖总部型海洋装备制造、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创新、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全产业链、海洋新能源产业突破 [2] - 布局未来产业聚焦深海开发、海洋电子信息 打造全球竞争力海洋产业集群 [2] 十大现代服务业发展 - 重点发展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现代商贸、软件和信息服务、科技服务、文化旅游、会展、商务服务、人力资源服务、检验检测认证十大领域 [2] - 以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为契机对接国际经贸规则 形成优质高效服务业新体系 [2] - 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为跨国公司提供全要素保障和全周期服务 [2]
搭建国际平台 探索数字企业国际合作新模式
中国经济网· 2025-04-30 11:27
数字企业国际合作平台搭建 - 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协会国际合作工委会联合博彦科技、广联达、百川智能等企业组成考察团,亮相新加坡GITEX Asia2025科技展,并举办数字经济国际合作专题研讨会 [1] - 论坛主题为"数字丝路·智联未来——共建数字经济国际合作新生态",由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协会国际合作工委会、博彦科技等承办,得到新加坡中小企业商会、通商中国支持 [1] - 发起成立"数字经济国际合作促进联盟(IDEA)",成员包括博彦科技、广联达、百川智能、鸿信国际等,旨在深化中国与东盟、亚太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数字经济协作 [1] 中新数字经济合作深化 - 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协会国际合作工委会新加坡联络处挂牌成立,促进北京与新加坡及东南亚地区技术、资本、人才等要素流动 [2] - 中新贸易合作已拓展至金融、科技、数字经济等领域,中国连续11年保持新加坡第一贸易伙伴地位 [2] - 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协会发起"数字服务国际合作领雁行"专项行动,借助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服贸会等平台推动会员企业国际交流 [2]
南京市长以“五图”向全球推介南京:期待大家与“宁”同行
澎湃新闻· 2025-03-26 21:29
南京产业科技创新与投资促进大会 核心观点 - 南京市长通过"五图"(坐标图、全景图、矩阵图、路线图、热力图)系统展示城市综合竞争力与产业规划,强调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与营商环境优化 [1][3][6][8][12][14][17][19] 坐标图(城市定位) - 经济总量1.85万亿元,保持全国城市十强 [3] - 在校大学生超100万人,"双一流"高校数量全国第三 [3] - 与全球21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经贸合作 [3] 全景图(产业布局) - 四大支柱产业升级:石化、钢铁、汽车、电子 [6][8] - 八大新兴产业目标:软件和信息服务(万亿级)、智能电网(五千亿级)、智能制造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型材料(三千亿级) [8] - 成立4个产业攻坚办,重点突破人工智能、机器人、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通信 [6][8] 矩阵图(科技创新) - 高水平实验室:紫金山实验室(网络通信)、钟山实验室(生物育种)及34家全国重点实验室 [12] - 4家国家创新中心:第三代半导体、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高性能膜材料、油气地球物理勘探 [12] -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已竣工)、原子极限微制造实验设施(预研) [12] 路线图(成果转化) - 建立全国首个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聚焦生物医药、信息通信 [14] - 支持10家概念验证中心、20家中试平台、30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40家新研机构 [14] - 构建"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协同创新链条 [14] 热力图(营商环境) - 组建总规模超2000亿元的"4+N"产业基金,设立300亿元股权投资基金(与五大AIC合作) [17][19] - 政务服务覆盖325个利企便民事项,集成式服务矩阵全国推广 [17][19] - 建立"部门+中心+公司"应用场景推进体系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