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CDMO

搜索文档
连涨4天,涨幅超10%。港股创新药ETF(159567)今日盘中强势涨幅超1.5%,逼近上市以来新高。康希诺生物,君实生物,凯莱英领涨
新浪财经· 2025-05-21 10:11
指数及ETF表现 - 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987018)强势上涨2 33% 成分股康希诺生物(06185)上涨8 87% 君实生物(01877)上涨8 16% 凯莱英(06821)上涨7 02% 亚盛医药-B(06855)和晶泰控股(02228)等个股跟涨 [1] - 港股创新药ETF(159567)上涨1 56% 冲击4连涨 最新价报1 3元 近1周累计上涨8 63% [1] - 港股创新药ETF盘中换手10 03% 成交1 71亿元 市场交投活跃 近1月日均成交7 36亿元 [1] - 港股创新药ETF最新规模达16 67亿元 创近1年新高 [1] CDMO行业观点 - 化学大分子及XDC CDMO如多肽、寡核酸、XDC CDMO生产需求有望快速提升 源于下游单品持续快速放量 [1] - 随着全球投融资逐步恢复、前端项目持续向后端延伸 小分子CDMO有望逐步恢复 [1] CRO行业观点 - 海外CPI月度数据虽有波动 但海外有望逐步进入降息节奏 投融资改善预期有望边际向好 部分公司订单已然看到恢复 [2] - 海外收入为主的一体化CRO/CDMO及国内临床前CRO有望迎来估值修复机会 [2] - 国内政策逐步发力 CRO板块有望逐步恢复 持续关注临床CRO投资机会 [2] 相关产品 - 港股创新药ETF(159567) [3]
专家访谈汇总:花旗大幅加仓纳指100看跌期权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5-18 19:43
小米SU7事故与回应 - 小米SU7在安徽高速发生严重碰撞起火事故,造成3人死亡,事故原因尚未公布[4] - 事故使小米意识到公众对其安全和责任的期望远超预期,公司需承担行业领导者责任[4] - 雷军公开讲话显示小米对汽车业务安全问题高度重视,未来安全表现有望提升[4] - 投资者需持续关注小米汽车安全改进进展、市场反馈及销量表现,评估长期影响[4] 汽车零部件板块与政策 - 汽车零部件板块在政策与技术催化下进入估值重构周期,看好"机器人+智能汽车"双轮驱动的零部件企业[3] - 人形机器人与智能汽车在软硬件领域高度共通,包括丝杠、电机、减速器等关键零部件[5] - 新版《轻型汽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技术要求》拟升级为强制性标准,适用范围扩大至N1类轻型货车,预计显著提升AEBS装机率[5] 花旗投资策略与科技股 - 花旗Q1显著增持英伟达(+48%)、苹果(+62%)和微软(+76%),三家公司占投资组合近8%,反映对AI驱动科技板块的看多态度[6] - 花旗重仓SPDR黄金ETF看涨期权和长期美债ETF,显示其对冲宏观风险的意图[7] - 花旗大幅加仓纳指100 ETF看跌期权(QQQ.PUT)超300%,市值达120亿美元,占比6.12%,位列全部资产首位,明确对冲高估值科技股回调风险[7] 京东物流与供应链 - 京东物流全国拥有超3600个仓库,总管理面积超3200万平方米,体现仓储规模壁垒[7] - 重资产+高周转模式下,公司具备"穿越周期"的基础设施属性,技术加持下潜在盈利弹性更大[7] - Q1财报显示外部客户增长、技术能力释放与海外市场拓展并进,强化平台化供应链服务能力[7] 沃尔玛涨价与消费趋势 - 沃尔玛将从5月底起提高玩具、电子产品与食品杂货价格,6月为涨价高峰期[7] - 公司策略可能在高通胀背景下吸引中低收入消费者迁移,短期内提升市占率但带来毛利率压力[8] - 部分大件商品如汽车出现"提前购买潮",其他品类消费观望情绪显现,反映通胀预期影响决策节奏[8] 药明生物资产重组 - 药明生物以1.5亿欧元(约12.1亿元人民币)出售德国勒沃库森生物制剂工厂给日本泰尔茂[8] - 公司资源向新加坡大士工业园大型CRDMO中心倾斜,总投资14亿美元,规划产能12万升,建成后将成为新加坡首个生物药端到端服务平台[8] - 资产重构显示公司对东南亚供应链优化及全球客户近岸服务能力的信心,同时降低欧美政策风险敞口[8]
摩根大通:中国医疗保健行业-关于特朗普美国药品定价改革提案对中国制药行业潜在影响的初步思考
摩根· 2025-05-15 23:2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特朗普政府美国药品定价具体计划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对中国药品行业实际影响不明,如不确定医保药品定价是否受影响、是否开展政策研究或试点项目、政策变化是否需立法等,且类似提案曾被美国法院阻止,实施会面临大量反对 [5] - 美国药品定价变化对中国药品行业有正负两方面影响,一方面美国创新药降价或阻碍中国药品行业国际扩张,另一方面因跨国公司和小公司研发费用压力,中国创新药可能因研发成本和速度优势更易授权出去 [5] - 美国药品定价变化对中国CRO/CDMO公司也有正负两方面影响,一方面客户可能减少研发费用,对其有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外包可节省研发和制造成本,可能增加外包需求,虽美国药品关税使中国CDMO长期需求估计复杂,但已相应调整覆盖的药明系公司模型,亚太医疗团队将举行专家电话会议讨论美国药品关税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背景 - 特朗普预计签署行政命令,按“最惠国”定价模式降低美国药品价格30 - 80% [1] 分析师覆盖范围 - 分析师杨黄覆盖的公司有Akeso(9926.HK)、Ascentage Pharma - H(6855.HK)等多家公司 [10] 评级分布 - 截至2025年4月5日,摩根大通全球股票研究覆盖中,增持、中性、减持比例分别为50%、37%、13%;投资银行客户中,这三类比例分别为51%、49%、37%;摩根大通证券股票研究覆盖中,比例分别为47%、40%、13%;投资银行客户中,比例分别为74%、69%、52% [11]
摩根士丹利:中国医疗保健_中小盘CRO和CDMO_潜在关税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动物试验规则的影响
摩根· 2025-04-27 11:5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Attractive”(有吸引力)[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高关税和不确定性增加导致资金环境变差和研发预算更谨慎,主要中国CRO/CDMO企业直接关税敞口在0%-10%,多数可应对,但宏观不确定性会扰乱资金环境,2025年CRO/CDMO需有强阿尔法和独特壁垒[3][8] - FDA逐步淘汰动物测试提议在2025年对多数临床前CRO影响有限,因替代方案有限,且临床前CRO已在探索替代工具[8][14] - 2025年CRO/CDMO公司整体前景改善,但受宏观不确定性影响弱于年初预期,有独特壁垒、海外设施部署有远见、强阿尔法和估值合理的优质企业可能跑赢同行[2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对最受关注问题的看法 美国关税对CRO/CDMO的影响 - 中国CRO/CDMO企业受美国关税影响不大,直接CMO关税敞口估计在0%-10%,且美国制药关税全球适用,部分中国企业成本效率和技术壁垒高,有额外缓冲[9][10] - 宏观不确定性增加会扰乱全球生物科技资金环境,使生物科技和大型制药公司研发预算更谨慎[11] FDA逐步淘汰动物测试提议的影响 - 只有提供DSA和相关实验室毒性服务、有大量生物资产储备的企业会受直接影响,覆盖的CRO/CDMO中仅药明康德有超5%相关敞口[14] - 该提议短期内对多数从事DSA和实验室测试服务的企业影响不大,但对生物资产储备多的企业影响更直接,且实现可扩展替代尚需时日[14][15] - 临床前CRO已在探索替代工具,只要DSA和实验室测试仍是人体试验前必要步骤,有远见部署的临床前CRO仍将在药物开发周期中发挥关键作用[17] 《生物安全法案》是否会回归 - 由于美国和欧盟合格药品制造产能和劳动力短缺,有坚实2025 - 2026年盈利可见性的中国CRO/CDMO企业近期生物安全风险有限,长期脱钩不确定性已基本反映在股价中[18] 国内生物科技资金复苏前景 - 国内一些支持性政策长期将有利于真正的创新者,改善CRO/CDMO部分国内客户的资金和现金状况,但2025年难有显著转机,以国内市场为主的CRO/CDMO结构性需求复苏可能需多年,2025年国内市场至少上半年将面临行业整合和冗余产能/管线清理[19] 2025年展望与催化剂更新 - 2025年CRO/CDMO公司整体前景改善,但受宏观不确定性影响弱于年初预期,有独特壁垒、海外设施部署有远见、强阿尔法和估值合理的优质企业可能跑赢同行[21] - 各公司2025年营收增长催化剂包括全球生物科技资金复苏、强阿尔法、美国关税影响、订单和盈利可见性、公司特定催化剂等,不同公司具体情况不同[22] 中盘CRO/CDMO盈利更新与目标价变化 泰格医药 - 2025年展望:目标是积压订单两位数增长、营收高个位数增长和利润率恢复,但因2024年上半年基数高、国内生物科技资金疲软和订单定价问题,预计2025年增长略慢于目标,上半年同比表现弱于下半年,第一季度营收负增长[25] - 预测变化:2025 - 2027年营收增长预测调整为3.1%、8.1%和11.6%,毛利率假设分别降至29.8%、32.3%和34.8%,净利润预测分别变化 - 41.1%、 - 26.4%和 - 8.1%,摊薄后每股收益相应减少,持续净利润预测更新为2025 - 2027年分别为5.56亿元、7.25亿元和9.30亿元[26][27] - 估值:A股目标价从57.5元降至37.7元,采用现金流折现法,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和终端增长率假设不变[28] 昭衍新药 - 2025年展望:因2024年第四季度末积压订单和新订单增长受压、2025年第一季度国内资金趋势低迷、2025年可入账的历史高价/高利润率订单减少,预计2025年营收负增长,毛利率持续承压,2025年预计经常性净利润增长主要源于食蟹猴价值上升[35] - 预测和估值变化:2025 - 2027年营收增长预测更新为 - 13%、4%和10%,预计2025 - 2030年毛利率和净利率恢复较慢;2025 - 2027年净利润和每股收益估计分别增长32.9%、48.4%和26.9%;A股目标价从20.3元降至14.5元,H股目标价从12.6港元降至9.0港元,均采用现金流折现法,相关假设部分不变,不同情景下目标价均有下降[40] 2024年《生物安全法案》回顾 - 2023年12月至2024年12月期间,涉及禁止与某些生物技术供应商签约的法案多次提出和推进,涉及华大基因和药明康德等公司,期间相关公司股价有波动,最终2025财年国防授权法案和持续决议均未包含《生物安全法案》或药明康德相关内容,标志着2024年生物安全辩论的最终解决[45][46] 风险回报分析 泰格医药 - 目标价:37.7元,采用现金流折现法,假设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9.0%,终端增长率为2.5%[47] - 不同情景分析:牛市情景下2024 - 2027年营收增长约7.5%,盈利复合年增长率超17%;熊市情景下2024 - 2027年盈利复合年增长率低于0%;基期情景下有一定增长预期[49][53][54] - 投资驱动与风险:投资驱动包括稳健营收增长、稳定利润率、健康现金流等;上行风险有临床研发外包增长加快、国内需求加速复苏等;下行风险有临床CRO需求复苏慢、国内竞争格局恶化等[59][60] 昭衍新药 - 目标价:14.5元,采用现金流折现法,假设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11.5%,终端增长率为3.0%,人民币兑港元汇率为1.1[61] - 不同情景分析:牛市情景下2024 - 2027年预计盈利复合年增长率超95%;熊市情景下2024 - 2027年预计盈利复合年增长率为 - 10%以上;基期情景下预计调整后盈利复合年增长率为80%[64][65][69] - 投资驱动与风险:投资驱动包括在国内DSA市场领先、高进入壁垒等;上行风险有国内需求强劲复苏、订单定价上升等;下行风险有各业务板块营收复合年增长率低于基期情景、核心业务毛利率下降等[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