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消费
icon
搜索文档
白酒为何持续走低,消费时代变天了?
搜狐财经· 2025-06-10 16:08
A股即将突破3400点之低,给人感觉个股的活跃度已经大大的提高了,已经有人说了个股开始普涨了,然而就在这种情形下,过去市场比较喜欢的白酒指 数,近期却反其道而行,并没有跟随市场的这种个股持续向上的节奏,反而在不断的走低,感觉中证白酒指数已经逼近924行情的起点了。 为什么白酒指数逆势向下呢? 当然了有一点必须得承认,那就是消费时代变天了,如今市场有个新概念,那就是新消费时代,港股的代表比如说泡泡玛特、老铺黄金以及蜜雪集团等,这 些是新消费概念,在消费市场低迷的情形下,这新消费模式的业绩却在持续走高,这就是新时代背景下的消费模式,可以说对过去白酒的消费模式是一个颠 覆。 我觉得主要还是消费市场的活跃度降低了,因为从昨天发布的5月份的CPI看,并没有持续太明显的变化,还是在上下0.1%之间波动,从过去一年的CPI走势 看,整体处在一个横向震荡的过程,这就说明消费信心似乎并没有崛起,这种情况白酒作为大消费的代表,当然无法提振市场人气了。 我一直在想,历史的车轮是持续的在转动,或许过几年,大概率要不了几年,如今的新消费概念或许又会被新的理念所替代,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出现的消费 场景大不相同,所以白酒既然是代表过去式的消 ...
港股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机构称南向资金全年累计流入可能超万亿港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0 13:23
港股市场表现 - 6月10日港股三大指数悉数下跌 恒生科技指数盘中一度跌近1% [1] -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小幅下跌 腾讯音乐、蔚来、哔哩哔哩、小鹏汽车、比亚迪股份涨幅居前 金蝶国际、华虹、理想汽车跌幅居前 [1] - 港股通汽车ETF(159323)午后转跌 比亚迪股份、小鹏汽车涨幅收窄 理想汽车、吉利汽车下跌 [1] 南向资金动向 - 截至6月9日 年内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港股6665.87亿港元 达2024年全年净买入额8078.69亿港元的82.5% [1] - 中金测算年内南向增量资金为2000-3000亿港元 全年累计流入可能超万亿港元 [1] 港股投资逻辑 - 中国宏观与市场环境更有利于港股 因港股在分红稳定回报及新消费、AI科技、创新药等结构性机会上更具优势 [1] - 国内过剩流动性叠加资产荒矛盾推动南向资金持续涌入 长期配置需求强劲 [1] 港股投资主题 - 港股消费ETF(513230)聚焦电商+新消费赛道 覆盖A股稀缺的新消费标的 [2] -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涵盖中国核心AI资产 包含A股稀缺的科技龙头 [3]
恒生科技指数跌幅扩大至1%。新消费股多数下跌,布鲁可跌约8%,古茗跌约6.5%,蜜雪集团跌约6%。
快讯· 2025-06-10 13:22
恒生科技指数表现 - 恒生科技指数跌幅扩大至1% [1] 新消费股表现 - 布鲁可股价下跌约8% [1] - 古茗股价下跌约6.5% [1] - 蜜雪集团股价下跌约6% [1]
摩根士丹利重磅发声!
天天基金网· 2025-06-10 13:02
上天天基金APP搜索【777】注册即可 领98元券包 , 优选基金10元起投!限量发放!先到先 得!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股票策略师王滢(Laura Wang)在6月8日发布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全 球投资者对中国的情绪改善,相较于过去,他们增配中国的意愿增强,对科技和新消费行业 的信心增强。在中国股票内部,她重申相对更看好港股和ADR(美国存托凭证)的观点。 全球投资者配置意愿增强 上述条件依然成立,其表示,继续偏好港股和ADR。 谈及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王滢在报告中指出,到2026年底,人民币兑美元较目前或呈现升值 趋势。这背后的主要原因是美元走弱。据摩根士丹利预测,2026年底,美元指数(DXY)点 位将走弱至89(截至记者发稿,美元指数点位为99.03)。期间,主要发达市场货币如欧元 和日元兑美元的升值幅度将超过10%。同期,人民币兑美元也呈现一定幅度的升值。王滢表 示,尽管面临关税压力,但是人民币大幅度贬值或不是中国政策制定者的目标。 首先,受全球多元化需求推动,客户较以往更愿意增加中国股票头寸。"我们接触的大多数全 球投资者都明确表达了重新增加对中国的敞口的兴趣。"她在报告中表示。 王滢表示,截至目前,整 ...
港股新消费概念股走势分化,泡泡玛特(09992.HK)一度涨超4%再创历史新高,锅圈(02517.HK)涨近3%,奈雪的茶(02150.HK)、名创优品(09896.HK)均涨近2%;古茗(01364.HK)、蜜雪集团(02097.HK)均跌进4%,茶百道(02555.HK)跌超3.6%,布鲁可(00325.HK)跌2.2%。
快讯· 2025-06-10 10:09
港股新消费概念股走势分化 - 泡泡玛特(09992.HK)一度涨超4%再创历史新高 [1] - 锅圈(02517.HK)涨近3% [1] - 奈雪的茶(02150.HK)和名创优品(09896.HK)均涨近2% [1] - 古茗(01364.HK)和蜜雪集团(02097.HK)均跌近4% [1] - 茶百道(02555.HK)跌超3.6% [1] - 布鲁可(00325.HK)跌2.2% [1]
港股新消费概念股走势分化 泡泡玛特一度涨超4%再创历史新高
快讯· 2025-06-10 10:09
无需港股通,A股账户就能T+0买港股>> 港股新消费概念股走势分化,泡泡玛特一度涨超4%再创历史新高,锅圈涨近3%,奈雪的茶、名创优品 均涨近2%;古茗、蜜雪集团均跌进4%,茶百道跌超3.6%,布鲁可跌2.2%。 ...
中金2025下半年展望 | 港股市场:资金盛与资产荒
中金点睛· 2025-06-10 08:21
中金研究 回顾2025上半年,港股的表现"可圈可点",不仅明显跑赢A股,在全球市场中也毫不逊色,即便面对大超预期的"对等关税"的冲击,也呈现出了超预期 的韧性。但港股也有自己的"问题 " : 一是从2024 年初以 来 ,每次反弹都是脉冲式的冲高回落,二是表现过于集中在少数行业甚至个股, 例如 年初以来跑赢指数的个股占比只有35%。 近期市场再度有 些"后劲 不足",且与大家印象不同的是, 对等关税后反而是跑输全球主要市场的 。 在 经 历了从去年以来的三大波起伏后,展望 2025年下半年,面对关税的变数和并不低的情绪,市场能否维持韧性?机会又来自哪里? 点击小程序查看报告原文 *本文为报告节选,全文请参考 报告原文 。 Abstract 摘要 下半年展望:信用周期从修复到再度停滞,从"去杠杆"到"稳杠杆" 过去几年,我们对港股几个关键节点的判断之所以能取得不错效果(如对2024年10月高点,2025年初高点,对等关税后底部等),主要是得益于牢牢抓 住"信用周期"这个决定经济和市场趋势的抓手,判断哪些因素对信用周期更重要,以及不断涌现的宏观政策、产业趋势与外部变化能否及如何影响信用周 期走向。 中国经济目前面 ...
蜜雪集团等消费股昨日大涨,限售股解禁才是考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9 22:43
蜜雪集团股价波动与评级调整 - 蜜雪集团上周被美林和瑞银下调评级,美林下调至"跑输大市",瑞银下调至"卖出",主要因估值过高和海外业务负增长 [2] - 蜜雪集团当前动态市盈率44倍,市净率2.2倍,超过行业平均1.9倍水平 [2] - 海外业务表现不佳,2025年海外门店净开设数量为负,同店销售增长2024年下降35%后未见复苏 [2] - 内资券商国信证券给予"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603.3-635港元,预计未来5年门店规模达10万家 [3] 港股通纳入与短期市场反应 - 蜜雪集团、古茗和布鲁可6月9日纳入港股通标的,南向资金可买入 [1] - 纳入后首个交易日蜜雪集团早盘涨超9%,收盘涨5.41%,古茗涨4.34%,布鲁可涨22.34% [1] - 泡泡玛特2021年纳入港股通后股价仍长期回落,显示中期走势仍取决于市场环境和基本面 [4] 限售股解禁时间表 - 毛戈平限售股6月10日解禁,为板块中最早解禁公司 [5] - 老铺黄金限售股6月28日解禁,布鲁可7月10日解禁,古茗8月12日解禁,蜜雪集团9月3日解禁 [5] 公司估值与市场表现 - 蜜雪集团上周三盘中触及618.5港元,较202.5港元招股价涨幅达205% [2] - 最高市盈率超过46倍,当前市值2147亿港元 [1][2] - 古茗市值657.57亿港元,布鲁可市值481.80亿港元,泡泡玛特市值3368亿港元 [1][4]
个股普涨!牛市已来?!
格兰投研· 2025-06-09 22:30
市场表现 - A股市场6月走出5连阳,累计上涨52点,盘中一度触及3400点,距离关键点位3417仅一步之遥[3] - 个股表现强劲,4121只个股上涨,平均股价月涨幅接近3%[4] - 恒生指数收于24181.43点,创4月中美贸易摩擦以来新高[8] A股与港股驱动因素差异 - A股上涨引擎为市值效应,小市值股票回报显著高于大市值股票,微盘股指数持续创新高[11] - 港股上涨核心逻辑为估值修复,调整充分且跌幅达60-70%的个股(如创新药)更具吸引力[12][13] - 港股稀缺性优势突出,互联网、新消费、创新药等板块在A股无法直接配置[18] 资金流向分析 - 港股资金主要来源于中国机构及个人的境外资金,外资因配置中国资产比例偏低尚未大规模介入[14][15] - 港股流动性主力已转为内资机构,若中美谈判达成外资进场将进一步提升港股流动性[18] 行业板块动态 - 固态电池发展超预期,2024年半固态电池装机量预计达7吉瓦时(2023年仅0.8吉瓦时)[23][24] - 固态电解质为技术核心,国内企业现阶段以氧化物+聚合物路线为主,硫化物路线具长期潜力[25][27] - 创新药和固态电池成为近期领涨板块,后者已从萌芽阶段进入放量期[22][24] 政策预期 - 6-7月可能出台的增量政策涵盖货币(重启国债买卖、5千-1万亿政策性金融工具)、财政(扩大以旧换新)、外贸(提高出口退税率)及地产(放宽一线限购)等领域[29] - 资本市场改革措施包括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扩大保险资金投资试点等[29]
港股进入牛市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6-09 21:32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恒生国企指数较4月低点反弹超20%,进入技术性牛市,年初至今涨幅分别为20.55%、21.6%、20.44% [1][2] - 此轮行情与2019-2021年恒生科技单边牛市不同,三大指数表现均衡,叠加低利率、险资南下、新消费及创新药周期共振 [6][7] 驱动港股的核心周期 - **平台经济松绑周期**:国补政策推动小米、京东等互联网巨头一季度业绩增长,拼多多及线下商铺表现相对弱势 [4] - **行业景气周期**:恒生28个行业指数中,医药、科技、新消费占据涨幅上半区,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数年初至今涨55.17% [4][5] - **低利率与险资配置周期**:平安资管持续增持农行H股至15.09%,险资对高股息资产加仓趋势明显 [6] 行业与主题指数表现 - 涨幅前列指数: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数(+55.17%)、恒生港股通新经济指数(+28.28%)、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21.77%) [5] - 创新药与科技主题强势,恒生沪深港创新药精选50指数涨20.29%,恒生科技指数涨21.6% [5][7] AI主题投资差异 - 创业板人工智能ETF(159363)近5日涨8.76%,重仓算力;科创人工智能ETF(589520)涨4%,侧重国产芯片与应用 [22][24][25] - 两者持仓方向分化,反映市场对AI产业链不同环节的偏好 [26] 政策与市场共振逻辑 - 政策有效性取决于与市场趋势的协同,如低利率环境下稳股市政策效果显著,而稳楼市需对抗人口周期压力 [17][18][19] - 创新药板块大涨与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政策推进相关,显示政策与行业需求共振 [27] 海外市场动态 - 中美谈判进展聚焦稀土,5月出口量环比增23%,同比降6%,出口审批趋势明确 [29] - 全球风险偏好提升,标普500达6000点,非美市场及黄金、美债配置价值凸显 [30] 其他市场观察 - 私募投资策略分歧体现在对工业商品及政策落地的误判,强调投资需基于可靠假设而非归因单一因素 [13][14][19] - 权益类配置建议关注黄金与红利回调机会,量化策略适时调仓 [31]